关于《刀锋乱世情》 刀锋乱世情爱奇艺

《刀锋乱世情》创作谈片

崔 波

笔下畅流出电视连续剧《刀锋乱世情》文学本,不是因为对这座古城的眷恋,也不是因为我对扬州情有独钟,倒是为了揭示三十多年前对扬州城的那份向往。

其实我并不是扬州人,在写这部电视剧之前没有去过扬州,甚至我也没有一个扬州的亲戚,让我一直向往扬州的是我一位早年的朋友。他父亲曾经在1957年轰轰烈烈地向党交心的运动中,跟着大家热泪盈眶地、诚恳地给领导提意见,结果荣幸地被抽中当上了右派,从此厄运就盯上了他的一家。本来祖祖辈辈在扬州古城安逸过活,却因之被贬至偏僻的淮北乡下,监督劳动。我这个朋友天资聪明,诗歌写得好,中学时代的诗作就常常在省里的报纸上发表,令人好生羡慕。这个时候我在阜阳地区文工团工作,地委要在一台歌舞晚会上做一个朗诵节目,我推荐了他。团里把他请过来,跟我同吃同住,陪他作诗。朗诵非常成功,全场观众为之起立鼓掌。我佩服他的同时,对他的名字也好奇,维扬二字,作何解释?他笑而不答。

几年后,我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关于扬州的辞条,说扬州古称“维扬”,维扬之名最早载于公元前约五世纪由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里。隋、唐时期,维扬历史空前辉煌,美誉九州,而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即诞生在今天维扬区的土地上。我突然明白,那位朋友的名讳自然是取自生长于斯的缘故了。

再见到那位朋友的时候,他已经是全国有名气的诗人,主办省里的一份诗的刊物。我也已经调入市文联工作,我们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开会的闲暇,饭后吃茶,我讲淮北往事,相识人等的悲欢,他也津津有味地讲他小时候在扬州生活的故事。品茗对饮,班荆道故,其言凿凿,其乐盈盈。他给我讲了几个扬州古老小巷里的传说,而让我一直记在心里的却是一个小修脚匠满生的故事:满生的父亲被土匪杀害,未婚妻也被掠走,生死不明。满生怀揣修脚刀一路寻找,竟然在一小镇浴池偶遇,他一眼就认出那个杀他父亲的土匪,因为那人嘴角有个痦子。他知道当时打不过彪悍的土匪,就假意殷勤,修脚修得特别仔细。土匪一身抖擞地刚刚出门,满生就急忙报警,警察来追,那土匪没跑几步就脚疼钻心,倒地就擒。杀父之仇报了,然而他的未婚妻却已被土匪霸占,当她和满生见面的时候,终于没有勇气活下来。警察后来惊讶为什么土匪当时倒地,满生告诉他们,他在土匪脚上做了手脚。

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一直想以此为题材做个电视剧。正好著名编剧朱昭宾打来电话,说扬州同道约他为三把刀写点东西,电视剧的形式最好,让我先看看有关资料。真个是英雄所见略同,我自然喜不自禁,开始做准备。可资料看了不少,却迟迟打不开思路。扬州三把刀闻名于世,历史悠久,单就修脚刀,就有不少传奇故事。但是,你可以把锋利的修脚刀写得神乎其神,寒光一闪,飞刀穿透敌人喉咙;使个暗招,可以让敌人一上战场寸步难行;也可以使出本事,让我们的战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故事是玄了,可是魂在哪里?不把人性写透,任何神奇的故事都是苍白的。

也是合该成事,一天翻看朋友从扬州带给我的资料,突然看到在抗战时期扬州绿杨旅社发生的两桩离奇的事件,让我茅塞顿开:其一是一名被抓来充当日军慰安妇的中国妇女在绿杨旅社二楼杀死一名日军军官,于凌晨悄然逃去,不知所终。事后有诗人赞曰:“四亿同仇杀寇心,绿杨竟毙一倭军。风尘侠女知忠义,可惜传闻未记名。其二是有位日军年轻士兵要慰安所提供一名军妓,晚上,当这位士兵和慰安所提供的军妓见面时,相互惊呆了,原来这名军妓是这位士兵的未婚妻子。就在这位士兵征召入伍充当侵华工具来到中国时,他的未婚妻也随之被征为慰安妇来到中国,想不到竟在扬州绿杨旅社见面,彼此悲喜、愧悔交加,抱头痛哭,各自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因反对这场惨无人道的侵略战争,最后,双双自杀于绿杨旅社。

这两则故事似乎与我们要创作的剧本思路不好对接,但把修脚刀和未婚妻,风尘女,抗日战争,邂逅相遇,复仇……等等片段联系起来,隐约的故事线索就出来了,一个修脚刀衍生出的年代爱情戏有了零星的想法。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昭宾先生,他抚掌大笑,于是我们便开始了故事大纲的讨论。我们之间的数度合作已经很是默契,他双眼皮的眼睛一闪,刁钻的点子就出来了,脑袋一亮,便蹦出新鲜的桥段。他那一闪一亮之间,我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我们时而激烈,时而平缓地争论了三天,《刀锋乱世情》的故事大纲就出来了:修脚小神刀华扬生飞刀杀死两个日本兵,竹内之助追捕时杀害了他的父亲。华扬生携秋兰出逃途中住房被炸,误以为秋兰已死,遂流落到南禾镇,意外与曾经在扬州搭救过他的桂昱蓉相见。桂昱蓉遵从父命嫁给国军团长安一雄,桂昱蓉却暗中爱着华扬生。安一雄妒忌华扬生和桂昱蓉的关系,尽管得知华扬生就是救过他的小神刀,依然多次设计暗害;驻守南禾镇的竹内之助怀疑化名常顺的华扬生是杀了日本兵的凶手,但华扬生总是死里逃生。秋兰没死,他寻找到华扬生,却被安一雄强奸,她带着屈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华扬生用断魂刀杀死竹内之助为父报了仇,企图炮轰桂家大院的安一雄也死在华扬生的刀下……解放后,华扬生失踪了三十年,桂昱蓉苦苦等待了他三十年。竹内之助的女儿竹内樱子重返南禾镇,帮助华扬生和桂昱蓉相见。华扬生终于再次拿起修脚刀,和桂昱蓉一起走进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写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描绘他们的心理纠结,我自愧弗如,我不熟悉80后或者90后。但是写过去式的情节和生活,特别是50年代至今的社会万象,民生状态,我自以为驾轻就熟。50年代之前的人和事是听来的,50年代之后是我经历的,此间的时代背景,人文习俗,风云变幻,诸多事端,都在我身边发生过。比如写解放后的桂家大院被收归政府,我在剧本中设计了这样的画面:随着时代政治的需要,桂家大院墙上的宣传画不断增加着,先是抗美援朝,画的是志愿军的刺刀穿过美国鬼子的胸膛;大跃进画的是一个农民坐在棉花垛子上对着太阳点烟袋;文化大革命则是铁拳头打向“牛鬼蛇神”……这样的设想,源于我在90年代中期下派到农村当村干部的时候看到的真实场景,一个50年代就是村支书的老人,他居住的破房子里四面画着不同时期的宣传画,十几幅的样子,整个一个历史缩影。而日本大佐竹内之助在南禾镇为了女儿开设“永兴堂”药铺,这个名号是真的,我姥爷解放初期在界首城开设的药铺就叫“永兴堂”,到现在我老家里还珍藏着一个矮方凳,背后写着永兴堂三个大字。剧中桂之章为戏弄竹内之助,永兴堂开业之时撰写的对联,全是中草药名凑起来的。这样的桥段灵感来自我父亲,他在世的时候常常写一些关于中草药名的民间故事,里面就有不少这样的对联。

在创作中,我们力求性格的特异性,塑造毫不脸谱化的人物。比如主人公华扬生,他在剧中静若处子,动如脱兔。他可以在危急中飞刀割断对手的喉咙,也可以在初识桂昱蓉时腼腆得不敢抬头。他为复仇时时想抖出袖里的修脚刀,却为了隐藏身份假意殷勤地为竹内之助修脚。无论他在不同环境里怎样寻找适应点,但复仇和寻找爱情的线索始终不变。那位道貌岸然的日军大佐竹内之助,也许真的讨厌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无情的杀戮,他每天都焚香净手,捧读《道德经》,满口仁义道德,进入南禾镇警告部下不得扰民,甚至要士兵为乡民担水劈柴。他在进攻南禾镇的时候,下令不用炮火,担心毁坏了桂家大院。对桂之章他更是大礼拜访,敬重有加。但是当民族矛盾上升到极端的时候,他终于本性暴露,对华扬生和桂之章等人举起了滴血的屠刀。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谓的时代,都化作过去的符号。生活正在螺旋式的不断反复,世间发生的故事也在不断重复。眼下荧屏上各色电视剧情节和人物命运经常撞车,都是在重复中不可自拔的结果。这样一来,要写出好看的电视剧,就必须具有创作的“先锋意识”。这里的先锋,应该和
同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及其理论区别开来。先锋派崇尚者及实践者们尽管所持具体观点各异,哲学流派背景错落纷杂,但在求奇索怪这一层面上却殊途同归,他们对一切传统模式的极端反叛构成了他们"独创性"的主要艺术趣味。我们所说的"先锋意识",指的是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对时代现象的描述,以及情节发展和历史背景融汇的手段,要有比别人超脱的意识,对重复生活的崭新认识。在《刀锋乱世情》里,我们努力寻找先锋意识的创作思想,至于成功与否,那就是观众说话了。



关于《刀锋乱世情》 刀锋乱世情爱奇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894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骑士与商人》 骑士与商人

---为什么要打《骑士与商人》以及如何打好《骑士与商人》这是一篇写给天一的文章,天一爸可以让天一学习一下。这不是一个曾经非常流行过的游戏,但是天一妈挺喜欢的。这是一个“战略”游戏,但不是“即时战略”游戏,“即时战略”是指《

关于《高一零班》系列 高一零班

《高一零班》已上市!请关注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qigenhu《高一零班》出版信息封面封底: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355bf01009ksv.html《高一零班》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6355bf01009s

言论:关于《撒贝宁时间》

关于《撒贝宁时间》《撒贝宁时间》是CCTV1《今日说法》一个改版节目,每周日播出,占用《今日说法》的时间。主持人撒贝宁成为案件侦破中的侦探,利用影视手法表现破案过程。看得出策划人希望追求新颖,悬念。但我不喜欢这个节日,它在浪费观

关于《礼记·礼运》里“大同”那一段 大同 礼记礼运

关于《礼记·礼运》里“大同”那一段作者:凹凸天空提交日期:2009-11-17 11:01:00 访问:1095 回复:33关于《大同》《礼记•礼运》里关于大同、小康的那几百字,是名段,各种教材里常选的。这学期讲大学语文,讲到了,于是有些想法。一、关于

声明:《关于《刀锋乱世情》 刀锋乱世情爱奇艺》为网友排骨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