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怀才不遇者的忠告——《贾谊论》赏析 贾谊论阅读答案

《贾谊论》是苏轼对著名政治家贾谊的一篇评论。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汉文帝时任太中大夫,后为大臣周勃、灌婴所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曾多次上疏汉文帝,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但都不能实行,三十二岁时抑郁而死。有今人辑《贾谊集》行世。历代文人对贾谊的怀才不遇,最后英年早逝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苏轼对此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贾谊有卓越的才能,又适逢一个最贤明的君主,他所以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竟一生失意,其根本是他不能自用其才,一切都操之过急。

《贾谊论》共分五段。

第一段,开门见山说明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发挥,却是很难的事。贾谊正是具有辅助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发挥。文章用一个“惜乎”的深沉感叹句,以贾谊其人其事,紧紧印证所提观点,而且紧扣文题。

第二段,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古代君子和贤人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进程,而古代贤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当时君主不识贤才,或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言外之意,你贾谊就因为这方面没有做好,所以才招致失败。

第三段,写贾谊自身才华出众,又有幸获得明君汉文帝的赏识,按常理,他完全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事实却是“以不用死”,导致如此巨大反差的结果,原因的确引人深思。接下来,作者又放下这个刚刚打开的话题,而是举例说明贤人与帝王之间的关系是希望获得理解,不忍相离的。乍一看,这似乎与论述贾谊无关,实则是明确针对他而来。文中提及了孔子、孟子这些圣贤对自己才能的爱惜与自信。同样的,孔子与孟子都希望得到君主的赏识,得以施展抱负。他们对君主的不舍和期许,也是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像孔孟这样尽力而为,还不能够为君王所用,这是君王的疏忽,只要自己不轻易放弃,那也无所感憾了。最后一句,“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明确地说出,贾谊的失意,和孔子、孟子的失意不同,并不是汉文帝不能重用他,而是他自己不懂得如何才能效力于汉文帝。

第四段,以当时历史背景出发,说明当时为何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大力培植吕氏势力,分封诸吕为王侯。吕后一死,诸吕企图叛乱,为周勃等老臣平息,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周勃在刘恒回京途中向他献上了天子玉玺。灌婴连合齐兵,与周勃共谋平定诸吕,拥立汉文帝。这是两位与汉文帝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而此时的贾谊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两者的政治能量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权衡利弊,汉文帝作出不重用贾谊的决定在当时形势下看来并没有错。而贾谊在政治上失意之后,自伤自怜,郁郁寡欢,不能够趁此机会修养其身,注意和周勃、灌婴这些旧臣们搞好关系,事情还是有转圜的余地。暂时不用,不等于终身不复用。作为此时贾谊来说,还正年轻,还有充分的时间静待其变,怎么能采用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对待自己呢?这也是苏轼对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批评。

第五段,结尾。苏轼在此讨论君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同样的贤人也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自古以来,凡是有卓越才能的人,都自然要受到世俗遗风的伤害。而人君获得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爱惜人才,要了解,他们的个性若不被见用则会自伤不振,对此要作出适切的考虑,保护他的积极性,否则便是折损一名人才。然而站在贾谊方面来说,自己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对自己,对这个世界始终有信心,凭着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对现状有所改变。不能“谋之一不见用”,就牢骚满腹,自怨自怜,最后落得个忧伤病沮的结局。这也不能不说是贾谊自身的性格屈陷所致啊!

贾谊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怀才不遇、郁郁而终的青年才俊,对此,前人大多惜贾谊之才,而斥文帝误才之庸。在本文中,苏轼却自出心裁,语出惊人,一反历来人们对贾谊的同情态度,反驳了传统认为贾谊不得志,主要是汉文帝不善用人才的成见。苏轼认为,能够开创历史上“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在历史上应该算是一个明君。贾谊的不得志,从贾谊自身的角度来说,他的性格缺陷有其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并对贾谊的个性进行深刻的解剖,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从客观上来分析,这点挫折根本算不了什么,改革遭到权贵们的排挤,这是必然的,但不能说明事不可为,只要自己不轻言放弃,还是有机会的。

本文与其说是论述贾谊,倒不如说是论述为人处世之道,论述成才之道。贾谊其人只是作为一个例证和一个话题的由头,在作者看来,一个人具备足够的才华之后,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会处理好与上司、同事等方方面面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会忍耐,学会大度,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宜成长的环境,然后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在这方面,古代的圣贤,如孔子与孟子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否则,便难免称为不能自用其才。古往今来,自命不凡,怀才不遇者不计其数,这些人中,固然因为没有遇上伯乐,没有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更多的恐怕还是人才自身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懂得审时度势之理,不懂得韬光养晦之策。或者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

在古代社会那种环境下,等级森严,对人才的脱颖而出,更为不利。苏轼能够如此清醒地认识并指出贾谊的问题,为后世有如此类似者提出借鉴,确实显示他独到的眼光。文章最忌人云亦云,此文见解新颖,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现实的意义,至今没有过时。现代知识分子个人操守高洁自不必说,同时也要搞好人事关系——不要不合群,太狷介,有才还要有度量,有气魄,先要做到自用其才,才能做到人用其才。

本文的艺术特点:一、自出心裁,借事说理。贾谊年少即以诗文闻名于世,是一个“王佐之才”,他的英年早逝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他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作者就此说理,指出贾谊自身性格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者高屋建瓴,切中问题要害,自然会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宕开一笔,别开生面。文章谈到某个问题时,表面上暂时先放开这个谈题转而谈论他人他事实则仍围绕中心话题,一旦时机成熟,很快又重新扣回前面话题,此即收。例如苏式谈到贾谊才华横溢,又获得明君汉文帝的欣赏,但结局却是以不用死。作者放下这个巨大反差的话题,用“然则”岔开,却列举孔、孟两位古之圣贤“所待”、“所忍”的具体事迹。这种宕开一笔,看似岔开话题,实则是明确针对贾谊而来,紧紧扣住他而引发。这样文章前后相顾,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不至于使文章的论述分析仅仅停留在同一层面上,让人感觉缺少波澜变化,显得单调乏味。

三、对比论证,详略分明。如通过贾谊与孔子、孟子的对比,在“所待”和“所忍”上,孔子和孟子做到仁至义尽,但贾谊一旦不见用,郁郁寡欢,不能自用其才。孔孟事详尽,贾谊事简略。属于旁(孔孟)详本(贾谊)略。而接下去,因为贾谊的不用与周勃、灌婴两位老臣的排挤有关,并为贾谊开出一剂良方,“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臣”;“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写法上采用周勃、灌婴事略,贾谊事详,属旁略本详。这样同样是对比使文章富于变化而避免了写法重复和简单化。至于何事详,何事略完全是文章需要,该详则详,该略则略。

总的看来,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正反结合,议古论今,说理性很强。

附录:《贾谊论》 北宋: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yuè)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翻译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它?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象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对怀才不遇者的忠告——《贾谊论》赏析 贾谊论阅读答案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闷,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象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8373.html

更多阅读

大雁蛋的吃法---《五香雁蛋》 大雁吃法

大雁蛋的吃法---《五香雁蛋》大雁蛋可以像做鹌鹑蛋一样做成五香的,叫《五香雁蛋》材料: 大雁蛋,盐,五香粉.做法:先将大雁蛋洗洗,用超咸的盐水泡两三个钟.把大雁蛋取出,将泡蛋的盐水(不要浪费哦!)加入适

老套而虚假的小品《吉祥三保》 虚假合同套现

吹毛求疵评春晚之五:老套而虚假的小品《吉祥三保》春晚被称为全国人民、全球华人的春节文化大餐,自然得努力作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艺术形式上要多样,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内容上要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基层群众或者说是

声明:《对怀才不遇者的忠告——《贾谊论》赏析 贾谊论阅读答案》为网友晚点在动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