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 现代足球发源地

(题图: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但英国政党从开始出现,到进化为现代选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今日人们司空见惯的政党,在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世界,都是与“阴谋”、“一小撮”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古代中国严禁结党,设有“朋党之罪”;西方则直到华盛顿时代,还认为政党是影响社会安宁的“纵火犯”。因此,容许政党存在本身,就可以看出英国人的智慧与容纳力。当然,这首先要得归功于英国不断完善的议会制度,只有在完善的议会制度下,政党才有可能合法存在,公平竞争,从而起到凝聚不同利益、表达选民诉求、组织动员选举、提供政治骨干的功能,使选举机器能够正常运转。由于又是洋洋一篇长文,担心自己会“见字头晕”的同志们,就请以休闲的心情,简单看一看我们到温莎古堡游览的图片吧。这是我们在英国正式游览的第一站,从1066年诺曼人入主英国以后,这里一直是王室的宫殿。文中提到的许多国王,在世时经常到这里居住,死后也多数埋葬于此)

前几年,曾一度在工作中涉及到有关政党的内容,所以在有闲暇的时候,就翻阅一些有关世界上政党的资料,想写一点与政党相关的东西。但是由于在北京工作实在太繁忙,心情也容易浮躁,这一“研究”也就半途而废了。

但也留下了一些成果。比如,其中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今日在世界上大出风头的“政党”,在古代无论中西方,都是一个贬义词。在中国古代自不必说,凡与“党”相联系的,都被染上了“阴谋”的色彩,甚至专门设有“朋党之罪”,最重的处罚是可以砍头大辟、抄家灭族。“党”在古汉语中的本义,是指一种户籍编制单位,所谓“五百家为一党”。依此推演,“同党”也就是同乡,同乡自然会结成小团体,互相照顾进而可能包庇、袒护,所以又引申出“结伙”、“偏袒”的意思。所以难怪“党”就成了贬义,正人君子都避免与“党”有什么联系。古人认为,“君子不党”,只有“不偏不党”才算美德。时至今日,什么“死党”、“余党”、“党羽”、“党徒”以及“党同伐异”、“结党营私”等等,仍然不是什么好听的词儿。

而在西方的政治斗争中,指责对方为“党”,那就等于给对方扣上了阴谋家的帽子。这也难怪,在西方的主要语言中,“政党”一词均来自拉丁语“parti”,本义就是“部分”、“小集团”的意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所谓“党派”之争,什么“海岸派”、“山地派”等等,分别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把城邦搅得天翻地覆。在英国历史上,也有什么“长老派”、“独立派”、“平等派”等等,打得不可开交。所以直到18世纪,西方仍然认为政党是政治祸害,认为它会“颠覆政府,使法律失效,并在同一国家的人们中间造成最强烈的敌意”,进而把“政党”与“分裂、瓦解以及阴谋反对政府”等同起来。甚至美国总统华盛顿(1732-1799年)在离任之际,还忧心忡忡地警告,要防止政党的出现,认为政党就是要用少部分人的意志,代替国家的意志,所以会毒害人们的思想,挑起人们的不满。他把政党看成是“破坏公众安宁的纵火犯”。他甚至认为,两党轮流执政,也是可怕的专制,因为,“一派轮流对另一派进行的统治,会因政党间不和而自然产生的复仇心成为苛政”。——这一点我们在今天的台湾和韩国倒也能看出几分,那里至今仍有政党轮替后的“反攻倒算”。

然而,被古代中西方人们一致不看好的政党,却最终成了现代民主制度的支柱。在西方的选举制度下,政党已成为最重要的具有政治凝聚力和利益表达功能的组织和结构。它既可执政又可在野,从而为公民与政府之前提供持久的联系;它可以提供不同的政策,供公民选择,一旦被选择它就可以掌控政府,对公民认可的政策进行贯彻,从而达到“民治”的目的;它可以“免费”为公民提供能够担任公职的政治家。因此,现代民主政治中的政党,虽然仍是代表“一部分”利益的组织,但通过公民自由投票的选择机制,却可以超越“一部分”的利益,代表“全民利益”去执政。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有现代政治制度做后盾。其中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要有利益表达的自由,二是要有公民选举的自由。英国的议会制,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最终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从而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现代政党制度的发源地!

英国1640年革命之后,由于“革命家”、“护国主”克伦威尔死后,他的儿子没有能力继续统治英国,所以英国议会与被处死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1630年-1685年)协商,在查理二世同意保证大赦政治犯、保持革命期间所获得的财产所有权不变、国王与议会共同治理国家、国王不设常备军等条件后,于1660年5月回到伦敦,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查理二世时期,困扰英国的一大难题,仍然是天主教问题。占英国人口绝对多数的英国国教徒和新教徒,都反对在英国恢复天主教。而一个现实的威胁,是查理二世虽然风流成性,情人多多,据说有14个私生子,但却没有合法的子嗣,死后很可能由他信奉天主教的弟弟詹姆士(史称“詹姆士二世”)继位。

于是,围绕詹姆士二世是否有权继承王位的问题,议会内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他无权继承王位,这些人被他们的政敌讥称为“辉格派”(Whigs)。——“辉格”源于苏格兰的盖尔语,意为“盗马贼”。另一派认为詹姆士有权继承王位,被讥为“托利派”(Tories)。——“托利”源于爱尔兰语,原意为“不法之徒”。这两派,是英国议会两大政党的雏形,但它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因为它们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和纪律,甚至不是为选举而组织起来的。它们只是就某一政治问题、或者因裙带关系,在议会中结成时分时合的小集团,只可以称为“辉格派”和“托利派”。

詹姆士二世最终还是当上了英国国王。但他在英国推行天主教的行为实在是过火,把支持他的人也惹急了。于是,辉格派与托利派联合起来,请来他信奉新教的女儿、女婿来替代他,终于实现了“光荣革命”的目标,在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688年)。

这以后,议会成了英国的“老大”。根据1701年议会通过的“嗣位法”,即“王位继承法”,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三世故世后,由詹姆士二世信奉国教的小女儿安妮继位。由于安妮也没有子嗣,法案规定,王位要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汉诺威选帝侯是詹姆士一世之女索菲亚的后代。由议会决定谁来当国王,显见议会已成为英国最高权力机构。

在这期间,英国政治制度的另一重要事件,是“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的前身,是都铎王朝(1485-1603年)时的“枢密院”(Privy Council),本义是“私人理事会”。这是一个国王的私人顾问机构,成员主要包括国王的佃户总管、宫廷官员和国王选定的其他人。这一机构目前仍然存在,名义上仍然是英国最高政府机构,负责主持王室典礼、内阁宣誓就职仪式等,还会以“枢密院令”的形式,宣布议会的召开、休会和解散,甚至包括对外宣战。成员主要包括:全体入阁大臣、大主教2人、驻外全权大使、下院议长、大法官以及英国和英联邦的著名人士等,人员达300多人!所以它很少召开全体会议。

在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成员就已有20多人。到了斯图亚特王朝,人员增加得更多,操作起来自然十分不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枢密院改开大会为“开小会”,院内最有势力的人物形成了一个小集团,人称“Cabal”。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秘密结社”,尤指政治上的“阴谋”,后来用以专指枢密院内的这个“阴谋小集团”。枢密院慢慢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机构。

威廉三世当政时期,他常常与这个“小集团”聚会,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尤其是比较专业的一些外交问题的看法。因为会议常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所以人们就把这些会议称为“内阁会议”。“Cabinet”今天多数专用以指“内阁”。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今天英国的内阁会议,也不做记录或投票做决议,讨论过程更不向外界公开,只是内阁成员关门进行秘密讨论,最后由首相汇总阁员意见,就算是形成了决定。阁员在秘密讨论中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不得向外界表达对内阁决定的不满。如果阁员不能认同内阁会议的决定——严格说来,是首相的决定,他就只能辞职。

到了安妮女王时期,这种内阁会议有了固定的召开日期,一般是在星期六举行,参加人员也慢慢固定为少数几个国务大臣,于是“内阁”就逐渐成形了。但在1714年以前,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内阁中也没有“首相”。——直到1906年,在任命亨利·坎贝尔-班纳曼(1836-1908年)的英王敕令上,才首次使用了“首相”(Prime Minister)一词,首相才算正式成为一个英国官衔。

1714年,汉诺威王朝(1714-1901年)的乔治一世被迎到英国,继位为英国国王。但有趣的是,这位乔治一世与他的儿子乔治二世都是外国人,不会说英语。在内阁开会时,他们只能用拉丁文与大臣们交换看法,——那滋味就像你得用不流利的英语与别人讨论国家大事一般。所以他们都把参加内阁会议,看成是一个很乏味的事情,简直是一个负担,想方设法找借口不参加。那些在内阁会议中掌权的大臣们,也乐得“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把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久而久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就成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的情况向国王通知即可,国王也很少对会议的结果表示异议。

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但总得有个会议主持人和召集人啊!于是,内阁大臣中就自然产生了这样一个人物,负责协调各种意见,并把会议结果报告国王。但那时不称其为“首相”。安妮女王时期,有时也称“首相们”,那是一个复数名词,泛指内阁中那些举足轻重的大臣。

由于托利派或称“托利党人”与斯图亚特王朝关系暖昧,在汉诺威王朝初期,一些托利党人还参与了企图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活动,失去了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的信任,社会声誉也大为下降。因此,从1714年辉格党人在大选中获胜后,这些“盗马贼”(whigs)就在很长时期内,在议会和内阁中占有优势。

——这时候英国的议会选举,严格说算不上“大选”。因为仍然沿用着古老的选举制度,选区的分配与各地区的人口多少几无关联。下议院约有1/4的议员,是由康沃尔、德文等5个古老的郡中选出来的。有些选区的人数极少,比如萨里郡的“伽通”(Gatton),只有6间房子和一个选民,却享有一个议席!所以议席极易被少数人所掌握。有的地主为了增加选民人数,在选举前可以临时把一部分地产分割成若干份给其下属,——当时一般规定有一定地产者才有选举权——让他们临时获得选举的财产资格,好来投他的票。尤其是当时选举,不是秘密无记名投票,贵族们让投谁,谁敢不投?在这种选举制度下,所谓提出竞选纲领啊、组织竞选啊,都没有什么意义。直到经过1832年、1867年等历次议会改革,选民人数急剧增加,为了选举需要,政党才开始设立地方选举机构、完善政党制度,逐步转化为现代意义上的政党。

辉格党在1714年选举中胜出后,其领导人罗伯特·沃波尔(Robert Walpole)很快就成了内阁的头儿。他在1715年入阁后,被任命为财政大臣。当时,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因为政府的各项活动与议会的各项立法,多数都与财政有关。所以内阁中的那个主持人与召集人,多数是由财政大臣担任。在内阁中,虽然他与其他大臣名义上都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实际权力主要来自下院辉格党人的支持,而阁员们则依赖于沃波尔的支持。因此,一般认为沃波尔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这一时期,法国与西班牙结成同盟,与英国在海上争霸。西班牙禁止英国人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因而经常引起英国船只与西属殖民地当局的冲突。1731年(清雍正九年),英国一艘走私船船长詹金斯(Jeakins)被西班牙人掳获,割去耳朵,吊在桅杆上。多年之后,英国一些主张用强硬手段扩张殖民地的人,就利用这一事件,鼓吹对西班牙作战。1739年10月,沃波尔被迫向西班牙宣战,是谓“詹金斯耳朵之战”。战争开始后,由于英军不断失利,在议会讨论并表决时,沃波尔失去了议会多数的支持,这位英国第一位“首相”只得宣布辞职。这一举动,开创了内阁首脑得不到议会多数支持,就必须辞职的先例。——英国人非常尊重传统,所以许多议会、政党制度,都是从这些惯例中,慢慢积累下来的。

那时候,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时期。英国与西班牙和法国在全球展开了激烈争夺,争夺的焦点是印度和北美。此时,英国国内政局出现了一个新的“变数”。1760年,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年在位)即位。他是乔治二世的孙子,因为他的父亲威尔士亲王在1751年突然身故,他才继位为国王。他与不懂英语的乔治一世、乔治二世不同,从小在英国长大,对英国的政治内幕有一定了解。即位之后,他不甘心英国立宪君主制度下,国王无权的现状,一改前任国王的做法,经常亲自主持内阁会议,亲理国务。他还利用国王仍享有的任用大臣的权力,专门挑选听他摆布的人,即所谓“国王之友”,到内阁担任重要职务。他甚至不惜运用金钱来收买议员,在议会对他投赞成票者,都会得到他的赏赐!他也镇压言论自由,在有名的“威尔克斯案”中,政府封闭报社、逮捕身为议员的记者威尔克斯,激起了民众与国王政府的激烈敌对与冲突。

1770年,乔治三世任用托利党人诺斯,建立了所谓“国王之友”内阁。然而就在诺斯长达12年的任期内,英国的北美殖民地打败英军,彻底独立(1783年)。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失去了,乔治三世直接统治英国的企图也寿终正寝了。晚年的乔治三世,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从经常发作到完全精神失常,同时失明、失聪,甚至失去了行走的能力。但他在位一直到1820年,也算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之一。在他任内,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取得了反击法国革命军的胜利,英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急剧增加。1793年,他遣往中国的特使到达北京,觐见了乾隆帝,并参加了在承德避暑山庄举办的乾隆80大寿庆典。乔治三世还在1762年购买了白金汉府作为家庭静养之用,这就是今天伦敦最有名的王宫——白金汉宫。不过国王的正式宫殿是温莎王宫,他也是在那里去世的。

乔治三世利用国王可以任命大臣的权力,试图使国王专制“回光反照”,引起了议会的警惕。在诺斯的“国王之友”内阁垮台后,议会取消了国王任命内阁大臣的权力,确定了今后由下院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推举大臣的原则,断了国王插手内阁事务的“后路”,英国的内阁制又有了进一步完善。——不过,大臣的任命名义上仍由国王来发布。甚至在1963年,保守党首相麦克米伦因病辞职,还是由英女王指定了贵族霍姆伯爵任首相。这是最后一位由英国君主指定出任首相的人。

在乔治三世之后,英国议会由托利党与辉格党轮流主政。只是两党的分界并不十分明显。因为当时政党没有严格的组织,所以谁属于哪个政党,往往是从政见中看出来的。而一个人对不同问题的政见,往往会有所不同。在这一问题上他偏向托利党,在另一个问题上,他可能更倾向于辉格党。当时的入阁大臣,并非清一色某党成员。吸收对方政党的人入阁,也比较常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被选入议会的人,多数是土地贵族,都是旧选举制度的受益者,出身相似,在许多问题上政见也难免趋同。尤其是在对待议会改革这一焦点问题上。

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英国社会要求议会改革、实行普选权的呼声日益高涨。许多人认为,要避免出现法国那样的人民革命,就必须对中产阶级让步,使更多的人拥有选举权。实际上,要求议会改革的真正原因,是工业革命使许多资产阶级富了起来,中产阶级也大量涌现,而这些人在传统的议会选举制度下,却没有选举权!

当时,一些新工商业中心,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地,人口急增。而农村人口却大幅下降。到1841年,整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已从18世纪初的70%,下降到了22%。——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仍占全国总人口的60%,所以工业化的路子还很漫长!而英国在19世纪,农村人口比例已下降到了一半以下。

虽然人口向城市集中,但是英国当时的选举制度,仍然沿用的是古老的、中世纪的选举法。上议院都是国王任命的贵族,不需选举,属于守旧的堡垒。而对下议院议员有选举权的人,大部分在农村。英国议会选举,一直划分为郡选区和市镇选区。在郡选区,选举权完全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必须享有40先令租金的田宅所有者、男性自由农民,才有选举权。在市镇选区,各地财产规定有所不同,但主要是交纳地方税的男性户主、有土地产权的人和地方自治团体,才能有选举权。这就使议会选举权操纵在少数土地贵族、金融资产阶级手中,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被排斥在政权之外。

在选区的划分上更不合理。传统上,郡选区与市镇选区,不论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基本上都向议会选派两名议员(个别地区有例外)。由于英国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在中世纪贸易兴旺、人口众多,所以确定的选区多,选派的议员数目也多。但到了工业革命之后,经济中心与人口聚集地,早已向英国西北部转移了,但选区划分仍然沿用中世纪的标准。有的市镇由于人口大量北移,早已成了无人区,却仍然可以选派议员。这些被称为“腐朽选区”的地方,如老隆萨姆,已经变成了一片荒凉的山岗,居民只有12人,却可以按例向议会派两名议员。更可怕的是一个叫“丹尉茨”的地方,早已沉没到北海里了,议员名额却没有取消。选举时,地主派3名选民乘船到那里投票!而一些有几十万人口的新兴城市,如曼彻斯特,只因中世纪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现在居然连一个议员名额也没有!

从法国大革命开始,英国议会改革的声浪就此伏彼起。但由于议会里土地贵族的阻挠,改革一直没有进展。到了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胜利——这次革命是由于法国国王查理十世取消新获得选举权的选民资格而引起,最后国王下台,议会胜利——再次燃起了英国人进行议会改革的激情。面对汹涌的革命形势,为了增强辉格党人的支持度,1831年3月1日,辉格党领袖约翰·罗素在下议院提出了一个温和的议会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取消“腐朽选区”:市镇在2000人以下的60个市镇的119个议席全部取消,给予没有议会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以代表名额。

尽管法案极其温和,但执政的托利党人却极力反对。首相威灵顿——在滑铁卢领军打败拿破伦者——就公开声称,英国的选举方式,已经比人类智慧所能拟定的任何方式都更完善。虽然在1830年议会选举中,得胜的辉格党人在下院通过了这一法案,却又被土地贵族占多数的上院否决。

英国人暴怒了。伦敦等地举行了大规模游行示威,群众用石子袭击警察,打碎托利党贵族家的玻璃,有些城市甚至已武装起来,准备暴动。由于当时英国正值灾荒年头,缺衣少粮的农民也趁乱行动起来,捣毁农机具、烧毁粮仓谷垛,无意中也给土地贵族以极大震撼。辉格党首相格雷为了通过这一法案,请求国王加封更多同情改革的贵族进入上院,希图以增加开明议员的办法,使上院能通过这一法案。国王起初不同意,而是请出威灵顿再次组阁。但看到全国罢工与全面抗租计划已定,资本家也纷纷到银行挤兑存款,威灵顿只好离职。格雷再次组阁后,国王同意增补上院议员,保证通过法案。于是,历经风风雨雨,议会改革法案终于在1832年6月7日在两院通过,经国王批准,成为法律!这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832年议会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剥夺了人口在2000以下的56个市镇选区的席位,人口在2000-4000的31个市镇,议席则从两个减为1个。这空出的143个席位,多数送给了新兴工业城市。同时,降低选举权财产资格:各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50镑以上租金的租地经营者,均为选民;城市房租收入每年达10镑以上的房主及每年交纳10镑以上房租的房客,都享有选举权。这样一来,选民大量增加,16%的成年男子拥有了选举权。不过,工人及农村劳动者仍没有选举权。妇女也整体被排除在选民以外。

但是,万事开头难,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改革既然开了头,此后的议会改革虽也有波折,却越来越势不可挡。

1867年改革,基本上取消了“腐朽选区”,选民财产资格标准进一步降低,选民总数由135万增加到225万;1872年改革,将公开投票变为秘密投票;1883年改革,规定了选举费用限额和选举舞弊的刑罚;1884年改革,使城市与农村的选举资格统一,英国选民总数增加了一倍,达到450万人;1885年改革,大体按照每5.4万人分配一个议席的标准,将全国统一划分为617个选区,除22个城市和牛津、剑桥两个大学选区外,其它选区均实行“单一选区制”,即一个选区只选1名代表,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即每张选票的分量接近于相同;1918年改革,妇女在经过多年艰苦斗争后取得了选举权,男子21岁以上、妇女30岁以上,都有选举权;1926年改革,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改革,妇女与男子一样,取得了满21岁就有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改革,废除了伦敦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即原先的一个人可以在居住地选区投一票,还可以在行业选区或大学选区投一票的制度,全国实行“一人一票”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改革,将选民年龄资格降为18岁!至此,自由、平等、普遍的选举制度在英国完整确立。

自从1832年改革、选民人数扩大,传统的政党就开始了向现代政党的转变。以往的议会选举,选民范围小、实行公开投票,易于被地方势力人物掌控,实际上只是走走形式。所谓的政党,仅仅在议会中活动,严格说只是议会中的两派。但1832年议会改革后,选民范围扩大,掌控已不可能,政党必须走出议会,形成全国性、永久性的组织机构,组织和吸引选民,争取选票。

1832年以前,托利党在伦敦没有固定的集会场所。1832年3月,党的领袖皮尔和威灵顿接受了霍尔姆斯的建议,在伦敦卡尔顿巷的肯星顿勋爵宅邸中,建立了“卡尔顿俱乐部”,俱乐部会员每人需交纳会费10镑。成立当月就有500多人加入,以后人数剧增,卡尔顿俱乐部遂成为托利党、后来称为“保守党”的活动中心和总部,直至今日。——“保守党”一词最早是在一家名叫《季刊评论》的杂志上使用的,时在1830年1月。以后这个名词逐渐传开,代替了原来的“托利”。取用“保守”一词,是指他们要维护传统的、正统的原则。不过,至今仍有人在用“托利”称呼保守党。

俱乐部成立后,保守党的活动分子和议员可以经常在这里集会,听取党魁指示,协调保守党在各地活动。地方保守党负责人来伦敦,也可以在这里会见保守党领袖。后来地方容纳不下,又建立了“小卡尔顿俱乐部”,并在帕尔梅尔成立了新的保守党俱乐部,即“宪政俱乐部”。保守党还在各选区建立了登记协会,1833年在达勒姆郡成立了第一个郡的保守党协会。到1837年,登记协会在全国已极为普遍。保守党还设立了总督导员、总选举代理人和选举委员会,协调保守党人在下院的活动,实际是执行“党纪”,并帮助候选人在各地竞选。

辉格党也在1834年前后转化为“自由党”。当时,“自由党”一词并不专指辉格党,而是指所有的“改革派”。这改革既指议会改革,也具体指对“谷物法”的废除。——1815年,英国制订了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格要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才可以进口别国的谷物。这一法案的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但却造成了谷物价格久涨难降,工人生活成本增加;外国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进行报复,也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英国许多人,包括各地“反谷物法同盟”成员、辉格党中的激进派、保守党中的皮尔派等,都希望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

1836年,辉格党激进派的摩尔斯沃思,受保守党“卡尔顿俱乐部”的启发,成立了“改革俱乐部”。许多辉格党人都纷纷加入,改革俱乐部成为辉格党的重要组织。

不过,在1846年谷物法被执政的保守党首相皮尔废除后,两党却发生了很大的混乱。首先是保守党分裂了。皮尔一派废除了谷物法,而反对废除谷物法的保守党人,重新聚集在迪斯雷利旗下,将“皮尔派”踢出保守党。辉格党突然失去了借谷物法攻击政敌的目标,内部矛盾也日益显露,分裂成了贵族集团、激进派、自由党人、爱尔兰议员等小集团,各集团的共同目标是主张自由贸易。但除了这一目标,在其他主张上都相距甚远,甚至不少人否认自己是辉格党人,而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因此,在1846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一个“无党时代”,议员不是按政党界线,而是按个人政治见解在投票。

为了联合起来,获得执政权,1859年6月6日,当时在野的原辉格党中的贵族集团、自由主义者、激进派与从保守党中分裂出来的皮尔派,在圣詹姆士街的威利斯大厅(Wiills Room)举行集会,联合组成自由党。当时,许多人厌弃“辉格”这一名字,因为它与过时的贵族政治连在一起。有不少人虽然支持自由贸易,但拒绝加入辉格党。因此,需要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党。于是,“自由党”正式产生。自由主义从此成为党的原则,它使自由党在英国国力强大、产品有绝对竞争优势的20世纪以前叱咤风云,也在英国国力衰落、产品竞争力下降、保护主义政策成为必然的20世纪,导致了自由党的一蹶不振,直至今天。

但在19世纪,自由主义在英国却是大势所趋,所以保守党也放弃了保护主义政策,并开始从内部健全组织,进行政党重建。党的领袖迪斯雷利认为,“要更多地考虑策略,更少地考虑原则”,不再死守保护主义地盘。为了执政,保守党在受挫时准备与任何一个派别联合,以保证保守党在下院的多数。1853年迪斯雷利着手建立党的“超议会组织”,他选择了威廉·乔利夫为党的新任组织秘书,菲力浦·罗斯担任党的总执行书记。他还整顿党的地方组织,在乡村市镇以地方的律师或知识界人物,作为党在地方的代理人。1853年保守党出版了《新闻》报,作为党的喉舌。保守党在信仰上的转变和组织上的努力,使其议员数增长,并转向城镇和工商业界发展组织。

至此,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两党制开始在英国形成。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两大党在议会内外、中央和地方,都有永久性的组织,这些组织与选民形成持久互动;两大党承认英国宪法并以通过议会选举上台执政为活动目的;反对党得到宪法的承认并成为国家机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英国,反对党不仅合法存在,而且有国家拨出的一定活动经费做保障。

不过要知道,在英国,合法存在的政党可不是只有两个。那么,为什么会形成只有两大政党才能轮流执政的局面呢?这与英国独特的选举制度——“简单多数制”,有密切关系。

(下图:从伦敦出发,出城向西不久,就到了伯克郡(Berkshire)的温莎小镇。沿路可以看到许多富有特色的民居,还有一些公共建筑物。这里是一处社团会所。可能是受了希腊文化要求公民关心政治的影响,英国人对政治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这也是英国能够产生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的重要土壤)

(下图:温莎小镇街景。小镇上的人口不多,但都很富裕,据导游说,这里主要的生财之道,就是火爆的旅游。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开小旅馆,外来客随便找到一家,谈妥价格,就可以入住了。不过,在旺季或者温莎城堡有节庆活动时,你很可能无法找到住处)  (下图:从步行桥上看小城的景色,远处就是温莎城堡了。英女王从小在温莎城堡长大,对这里很有感情,所以周末一般都要回到温莎小住。据说这里的居民经常能够看到那个“遛狗的老太太”。镇上的居民,见过女王的不算稀奇,没有见过的倒算是新闻了)  (下图:游览城堡的车辆,都集中停在一个停车场。这附近有一个带有玻璃罩的步行桥,从步行桥过去,就可以直通去往城堡的路)    (下图:过了步行桥,是一个小火车站。这小小的温莎镇,居然有两个火车站,一个叫中心火车站,一个就是我们经过的这个“河畔火车站”(Riverside Station)了。从伦敦的滑铁卢火车站,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前往温莎,如果你是自助游,想到温莎的话,坐火车也是不错的选择。总行程只用50分钟,车费是6.5镑。火车站附近有许多吃饭与喝咖啡的好去处)    (下图:火车站靠近温莎城堡的地方,是一个旧火车站改造成的商业街,叫做“温莎皇家购物街”,很富有特色)  (下图:站内还展有一节小火车头,上面还有皇家的徽章,因为时间匆忙,没有问清楚是哪个年代生产的,估计年头不短。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地方,而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蒸汽机的出现,随之使动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以工业革命的时代,也被称为“蒸汽机时代”。这一时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发明,自然非火车莫属。当然,工业革命不光是经济意义上的。由于工业革命造就了大批工人,遂使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这也促进了政党的充分发展)  (下图:从火车站出去,就可以看到雄伟的温莎城堡。一般人认为,温莎城堡只是国王的“行宫”,国王真正的宫殿是在伦敦城区内的白金汉宫。其实不然。温莎宫从今日英国国王的祖先诺曼人威廉时代,就在古英格兰国王的古堡上兴建,历代国王在这里生活,死后葬于这里的教堂,远比乔治三世时代才购买作为皇室静养之地的白金汉宫古老。所以说温莎古堡才是王室的“正宫”,而白金汉宫只是“行宫”。在一般意义上说,白金汉宫是国王工作的官邸,而温莎宫才是国王的家)  (下图:古堡与小镇民居只隔一条街道。最有趣的是围绕古堡的是一圈长椅,正可供游人休憩。我想如果北京故宫周边也有这样的长椅,皇宫与人们的距离可能就更接近了)  (下图:正是景点开放时间,在长椅上休息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在走向进入古堡的入口处,边走边拍照,移步都是景啊)  (下图:在入口处等候进入古堡参观的人群。到这里参观的西方人居多,许多来自欧陆国家。英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有不少经验可以供各国人民学习,更重要的是它的现代民主制度,更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师”。即使对许多西方国家的人来说,英国也是有许多待解之谜,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    (下图:入口处的标牌。戴着熊皮帽的卫兵,是典型的皇家卫兵的装束。旁边的说明上写着,“欢迎到温莎城堡,——900多年的君王之家”。900多年时间不长,但确乎比我们的明朝重修的古宫时间还要长一些呢)  (下图:入口处有个房子,游客入内以后,按照前面号码标明的区域,排队等候安检。这个地方,相当于故宫午门前的售票处,但是不同于午门已在紫禁城中,这所房子仍在古堡之外。这样,一些旅游服务设施不会破坏古堡本身的整体性)  (下图:过了安检区,进去就是一个提供耳机讲解器的地方,再旁边是出售导游手册和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大英帝国曾经雄霸世界,现在国力不再、地位下降了,好在帝国的历史还是那么诱人,吃老祖宗留下来的老本,也够英国人享受的了。何况英国人善于开发,把旅游搞得有板有眼,非常方便,所以虽然到英国旅游不便宜,却也能吸引来无数全球游客)    (下图:这种耳机景点讲解器,需要手持,如同打手机一般,许多游客集中在一起,备感滑稽。另外,虽然英国人把旅游的配套设施搞得很完善,但也有一些瑕疵。比如这种耳机,需要用一只手拿着,这就给喜欢拍照的人们添了麻烦。在拍照时,我只能歪着脑袋,用下颏把耳机夹在肩上,一边听着景点介绍,一边腾出两手拍照。这一圈下来,脖子僵得不得了)  (下图:过了入口和安检门,游客实际上仍在古堡外面的通道上。真正要进入古堡,还要向前走,一直走到接近古堡内那座标志性建筑——圆塔的地方。好在这一段长长的坡道,风景也很美丽,在入堡参观以前,能让你酝酿出一种愉悦的心情。不知这是否也有点中国园林那种半遮半掩、欲拒还迎的韵味?)  

(下图:终于到了古堡的真正入口了。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去细细看一看,这座英国王室经营与居住了近千年的大本营)  我是美丽签名档http://duojichijie.blog.sohu.com
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 现代足球发源地

在西藏的所思所感

分享到微博 投诉与举报专区>> 崇拜楼主 | 分享 | 引用 | 回复 | 发表时间:2009-07-11

看好该帖的朋友们:

查看全部>>

多吉赤烈

积分:8696 体力:350 头衔:6级 池畔闲人 加为好友 向他打招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816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后健翔时代,我眼中的十大足球解说员与评论者 健翔

原文地址:后健翔时代,我眼中的十大足球解说员与评论者作者:三木一南1.周枫(英超)1995年起担任北京电视台英超直播嘉宾顾问的周枫周枫老师的评论风格属于朴实一派的,良好的修养总是能够让他把比赛的脉络解释得很清楚!他的解说一般会先

英国是如何越过马尔萨斯陷阱的? 马尔萨斯陷阱

易富贤博士在人民网两会提案中除了呼吁停止计划生育之外,还提到:“通过改善民生以让老百姓养得起三个孩子。”我很欣赏和支持易富贤先生的人口观点。我愿意从专业的角度给他提供一点作参考的材料。英国是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

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地

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从空中遥望地球,中国西部那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为中国内陆竖起了一道天然屏障,它遮挡住了沙,遮挡住了干旱。温和湿润的江南水乡才会有今天如此绮丽的风光。喜马拉雅山孕育了中国三条大河:长江、黄

声明:《英国是现代政党的发源地 现代足球发源地》为网友温暖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