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滚轮位置上,
“
藏
”
有一对光电
“
发射
/
接收
”
装置
(如图
9
)
。
“
滚轮
”
上带有栅格,由于栅格能够间隔的
“
阻断
”
这对光电
“
发射
/
接收
”
装置的光路,这样便能产生翻
页脉冲信号,此脉冲信号经过控制芯片传送给
Windows
操作系统,便可以产生翻页动作了。
图
9
光电
“
发射
/
接收
”
装置
除了以上这些,
光电鼠标还包括些什么呢?它还包括连接线、
PS/2
或
USB
接口、
外壳
等。由于这几个部分与机械式鼠标没有多大分别,不做详细介绍
.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你的鼠标了解了吧,如果坏了是不是可以动手维修了吧?
图
7
光电鼠标内部的发光二极管
通常,光电鼠标采用的发光二极管(如图
7
)是红色的(也有部分是蓝色的),且是高亮的(为了
获得足够的光照度)。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色光线,一部分通过鼠标底部的光学透镜(即其中的棱
镜)来照亮鼠标底部;另一部分则直接传到了光学感应器的正面。一句话概括来说,发光二极管的
作用就是产生光电鼠标工作时所需要的光源。
鼠标在移动的时候底部的发光二极管是高亮的,
如果
鼠标不动发光二极管是低亮,
这一过程是靠其附近的一个三极管来实现的,
如果发光二极管一直是
低亮,当你移动鼠标的时候没有高亮,也就是鼠标移动而指针不动,其他的各个按键都可以使用,
说明你的鼠标的这个三极管烧了,这种现象很多,一般都是这个坏了,你可以动手自己更换一个同
等型号的换上。
第五部分:轻触式按键
没有按键的鼠标是不敢想象的,因而再普通的光电鼠标上至少也会有两个轻触式按键。方正光
电鼠标的
PCB
上共焊有三个轻触式按键(图
8
)。除了左键、右键之外,中键被赋给了翻页滚轮。
高级的鼠标通常带有
X
、
Y
两个翻页滚轮,而大多数光电鼠标还是像这个方正光电鼠标一样,仅带
了一个翻页滚轮。翻页滚轮上、下滚动时,会使正在观看的
“
文档
”
或
“
网页
”
上下滚动。而当滚轮按
下时,则会使
PCB
上的
“
中键
”
产生作用。注意:
“
中键
”
产生的动作,可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
定义。

图
8
方正光电鼠标的
PCB
上共焊有三个轻触式按键
光电鼠标原理与电路图
电脑相关
2009-04-1521:09:58
阅读
2266
评论
1
字号:大中小
传统光学鼠标的工作原理
传统光学鼠标工作原理示意图
光学跟踪引擎部分横界面示意图
光学鼠标主要由四部分的核心组件构成,分别是发光二极管、透镜组件、光学引擎(
OpticalEngine
)以及控制芯片组成。
光学鼠标通过底部的
LED
灯,灯光以
30
度角射向桌面,照射出粗糙的表面所产生的阴影,然后再通过平面的折射透过另外一
块透镜反馈到传感器上。
当鼠标移动的时候,成像传感器录得连续的图案,然后通过
“
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
对每张图片的前后对比分析处理,以判断鼠
标移动的方向以及位移,从而得出鼠标
x,y
方向的移动数值。再通过
SPI
传给鼠标的微型控制单元(
MicroControllerUnit
)。鼠标的处理
器对这些数值处理之后,传给电脑主机。传统的光电鼠标采样频率约为
3000Frames/sec
(帧
/
秒),也就是说它在一秒钟内只能采集和处
理
3000
张图像。
根据上面所讲述的光学鼠标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鼠标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成像传感器。成像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下面的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处理。
第二,
DSP
处理器。
DSP
处理器输出的
x
,
y
轴数据流,影响鼠标的移动和定位性能。
第三,
SPI
于
MCU
之间的配合。数据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时间周期性(称为数据回报率),而且它们之间的周期也有所不同,
SPI
主
要有四种工作模式,另外鼠标采用不同的
MCU
,与电脑之间的传输频率也会有所不同,例如
125MHZ
、
8
毫秒;
500MHz
,
2
毫秒,我们
可以简单的认为
MCU
可以每
8
毫秒向电脑发送一次数据,目前已经有三家厂商
(罗技、
Razer
、
Laview
)
使用了
2
毫秒的
MCU
,全速
USB
设计,因此数据从
SPI
传送到
MCU
,以及从
MCU
传输到主机电脑,传输时间上的配合尤为重要。
光电鼠标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