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便已死寂:《阿飞正传》影评

一、绪论:电影与其自身独立性

一部电影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电影导演的“消失”。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自身的独立性。电影早在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已成为独立评论的对象,也即再创作的对象。在此意义上电影发行后多半与导演无多大关系。我们可以把诠释这个词等同于评论。

电影讲述了什么,多半是所有观者关注的主题。当然任何电影,除开那些狗血的不值一提的烂电影,都可以问出这个问题:电影在表达什么?这种观察的角度是近几十年,特别是现在较为流行的切入口。它的内在依据是把电影当作一个多维视角的“文本”,一个可解读的映像、声音、文字载体。然而这种解读方式兴许没有错,但它并不触及电影的“源初”,即作为纪录形式的映像。电影原来是“无作者的”,它仅仅是让映像自己说话,让现实呈现在胶片里。如果说作者真的有所表达,那也仅限于选材、定场景、调明暗、接胶片,然而这只不过是最初不得不履行的技术活。由纪录片的原始形式发展到独立电影的创作形式,当然意味着电影行业的发展。但是电影自述的形式永远没有在“创作”中消失,如果消失了,便不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只是变成毫无意义的伦理说教、意识形态反抗、矫情的抱怨。也就是说,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电影自说自话的,它看不到,至少不是很清晰地看到作者的影子,它成为了普遍的东西。这个普遍者成了所有观众的心声,好似“我”也是如此过活的。这种状态称之为:同感,饱有你当下独立性的共通感受。一言以蔽之,电影的目标在于消融创作主体,让电影自己呈现自己。鉴于对电影这样的前见,我对《阿飞正传》作如下的评论。

二、主题摘要:“看见”死亡?

《阿飞正传》讲述了以旭仔(张国荣饰)为核心的四位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这种纠葛伴随着年轻的心对生命原始的理解、叛逆、追寻。这部电影的主题看似是爱情,其实是关于生死的,关于生命意义的,尽管王家卫的初衷并不是如此。电影自1990年发行后,它一直在自我生长。时光网这样介绍此部影片:

电影以1960年代初期为背景,英俊不凡的旭仔(阿飞)(张国荣饰)是上海移民,他从未见过生母,自小由养母(潘迪华饰)养大,因此长大后他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女人都冷酷无情。放荡不羁的他先后与南华体育会售票员苏丽珍(张曼玉饰)和舞女咪咪(刘嘉玲饰)同居,但后来又相继抛弃了她们。旭仔从养母处得知,自己原是混着西班牙和菲律宾贵族血统的私生子旭仔决要找到生母,为此他只身前往菲律宾,可是生母拒见,带着怨恨离开。旭仔在离开香港前,将车子给予歪仔(张学友饰)。咪咪发现旭仔走了,问歪仔知不知道他在那里,歪仔告诉她旭仔去了菲律宾,并将旭仔的车子卖掉,将钱给她去菲律宾找旭仔。

一直暗恋苏丽珍的警察超仔(刘德华饰)目睹了苏丽珍与旭仔的决裂,并在母亲死后,决定改行去跑船。超仔在菲律宾唐人街又遇上了旭仔,不过他假装自己不认识他。不久,旭仔因为买卖假护照而在一场殴斗中身负重伤,超仔问他记不记得某年4月16日下午3时他在做什么,旭仔说要记得的他永远记得,但是他叫超仔告诉苏丽珍他已经不记得了。最后他守着死在一列异国火车上的旭仔。(时光网:http://movie.mtime.com)

其中最为核心的思想是在阿飞临死之际的话语表现出来:

我最想知道的是我这一生,人最后一刻会看见什么。所以我死的时候,一定不会阖上眼睛。

而相反有另外一种声音:

一辈子那么长,好多东西我也没见过。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最想看见什么!

一开始便已死寂:《阿飞正传》影评

阿飞正经验着死亡,并在“领会”里期待:

想想吧!反正你跑船那么闷。一辈子不会太长的,想得来也该是时候了。以前,以为有一种雀鸟,一开始飞便会飞到死才落地。其实它什么地方也没有去过。那只雀鸟一开始便已经死了。我曾经说过,未到最后也不知道我最喜欢的女人是谁。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死亡之际,留念着视线里的“物”:

啊……天开始亮了,今天的天气看来很好。不知今天的日落会是怎样的?

《阿飞正传》的精华尽在这最后两人的对话里。火车不停息地穿行在菲律宾的蕉叶丛林,所有的植被泛着绿光,湿漉漉的,看似生命的颜色,却在流动的镜头里显得有些颓败。至少窗外的生命已不再与“我”相干。暗黑的火车厢,一个将死的男人与另一男人在有气无力的对话。他们看似构成对话与交流,实则都是每一个人都在自说自话,在独白。镜头很少把两个人同时纳入,听见有人在问,却看不到他的脸庞。多么孤独的个体!“他们”在死的时候,孤独还伴随着,还在与孤独为友,还在与此挣扎。阿飞最后死去了,死在了行进的路上。这条路是一条渴望去“看见”生命的“最终”的路。而看见“最终”意味着不可再见。“最终”被看见,也就意味着“最终”的消亡,自我的消亡。

三、理论:死亡为生命的显现方式

整部《阿飞正传》的内容全包含在它的英文译名Days of Being Wild里了,即:成为蛮荒的时日。Wild既是开拓的对象,也是死亡之墓地的最后形态。它杂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罕至,却又诱惑满溢、放荡不羁、没有规制的自由自在。它是生的希冀,也是死的归宿。快乐与痛苦在这里,生与死也一并在这里。正如旭仔在那辆火车——行进在雨林中,所说“以前,以为有一种雀鸟,一开始飞便会飞到死才落地。其实它什么地方也没有去过。那只雀鸟一开始便已经死了”。“一开始便已经死”意味着什么?它与“成为蛮荒”、“(废尽)时日”有何关联呢?成为蛮荒是因为不加照料之故,还是自我放逐之故?也就是说,成为蛮荒到底是有意为之,即把原始的野蛮自在当作追求目标;还是不得已而使有秩序化的心灵成了荒芜,即不再有能力经营自己这块精神田地而造成荒废。

在自我的蛮荒里追逐,实则是放逐。“追”和“放”的本质并不在于是“我”的主动与被动,一旦“追逐”、“放逐”与蛮荒系在一起,它本质上就成了荒蛮原野中的一部分。“我”必然消融在这种无垠的原始性之中,这种消融在视觉意义上的体现,即沉沦于时间(沉沦于无目的性、无秩序性的自我,自我=空洞的时间=虚无);在人自身价值上的显现,即在生命里死去。原则上或者实际中,任何人的死都是在生的前提下才可能发生的。也即我们都是在生的时候,去死的。也就是说,“生”是“行…死”的必要前提。然而“在生命里死去”却并不表达一种时间流的观念,也不表达“生”是“死”的前提性。它仅仅表达一种原始的同一性,毋宁更深层次地讲来:它体证的可能以及表达的可能才使得它的实践成为可能,反之亦然。旭仔最后的“遗言”(如果遗言被理解成:一个即将死去之人最后的话语)似乎表征了他在生命最终时刻的体味,但是这种体味恰恰是建立在“在生命里死去”这种表达的可行性上的。这种表达的可行性,不仅体现在这一单一的语词结构里,而且更显现在主人公所有的“成为蛮荒的时日”里。他时刻领会着这种生死交贯,蛮荒与秩序的冲突,也就时刻领会着“在生命里死去”的煎熬。领会和表达互证着彼此。它们得以成立,是因为它们得以嵌套。它们得以嵌套,却成了“我”得以理解的理由,而非相反,嵌套之下还有一个必须给出的最终原因。嵌套如果说得上是一种原因的话,那它仅仅出于自身是一种存在的结构和方式。方式并不因出自或不出自而瓦解,它仅仅因显和隐、明和晦而被触及、观察、操作。一种“方式”是不能像纸币那样从口袋里拿出来,而只能以事物特有的形式显现给你。正如“方式”从口袋里拿不出来,但无论你如何拿,总显现出一种拿的方式。死亡也是这样?

死亡这个词有其对象吗?死亡仅仅是生命的边界吗?死并不指示一种具体的对象,像普通意义上意谓的“生命的消失”,即死是对生命的否定。诚然这种理解会被广泛的日常经验所验证,但它却意味着一种空洞、抽象的常识。这种理解除了带来恐惧情绪以外,并不能增加任何对生命有所裨益的东西。死毋宁且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展现方式,即显现生命真谛的方式,它才取得了它应有的崇高和神圣之感。也正因为如此,死才不是什么秘密,而只是人人都会经历的经验,不是听从于别人的经验,而是可成为自我经验的东西。这里的“经验”,不是“经过验证”,而是历经体验,并且是历经生命煎熬的考验。死是不需要经验的,它是经验的边界。“在生命里死去”向我们讲述的就是生命自身煎熬的过程。死亡不是对象化的活动,它是一种生命的自我展现方式。旭仔他采取了满足肉体欲望的形式(与两个女人同居做爱,最终“抛弃”她们)来破除这种煎熬或准确地说是实现这种煎熬(尽管并不出于他的初衷,从生命自身的形式立场上看是“实现”的)。当然阿飞到底是不是在满足自我的欲望,这一点很难说,也许他只是想找些事来做,好不让自己显得无聊、空乏。做爱仅仅是他要做的事而已,无事做便生空寂。在这种意义上放逐自我,与性爱、欲望无关,它仅仅关乎自我沉沦于时间之流。也就是说,它跟一个女人,两个女人,三个女人,甚至女人都无多大关联。在女人那里产生不了拯救,那里只有创生。旭仔所要试图指示自己的是:源出与最终。他努力探寻自己的生生母亲和想要知道自己最后一刻“看见什么”证明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的关键词有五个:时间、自我、欲望、爱情、死亡。其中最主要的是自我如何消沉,并走向它的终点,即死亡。自我的消沉和解脱往往系在一起,同属于同一颗煎熬着的心灵。电影的胶片放映长度不过94min,故事时间跨度不到1年(1960年4月16日-1961年4月12日)。然而经历的时间似乎是整整一生。时间不存在于胶片的长度里,也不存在于墙上所挂的闹钟里,它仅仅存在于自我的挣扎中,存在于死亡的领会中。我们只要稍微用点神,就能注意到王家卫的众多电影都在讲述一个主题:什么是时间?如《东邪西毒》(英文译名:时间的灰烬∕AshesOf Time)特为典型。爱情、功夫只是表象,真正显现的是:人如何在当时、当境处理他的一生,处理他所拥有和所失去。鉴于以上的所有“理论”铺垫,我试图回答上面提及的三个问题:1、“一开始便已经死”意味着什么?2、它与“成为蛮荒”、“(废尽)时日”有何关联呢?3、成为蛮荒是因为不加照料之故,还是自我放逐之故?

四、评论:何以一开始便已死去及其它?

“一开始便已经死”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人未曾真正地活过。旭仔的生活里始终有两个内面牵引着他:自己的源和自我的意义。他的生活表象是:与两个女人(也许更多)做爱。然而在这里,或者这种论说里只能看到两个端——始、终,而看不清任何与“成为蛮荒”、“(废尽)时日”相关的东西。两个端,即始、终构成了线性时间的必备要素,却没有构成自我的内在时间。有了对原始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终点的探寻,便有了物理意义上时间的规范和边界。在这样的范围里,我们变得可以诉说和表达,死亡的方式才能向语义开启。

自我生成于厌倦。“我”向内“看”的时候,自己成为自己的对象时,自我便生成了。自我既成了对象,更成了本质。这带有黑格尔的思维倾向和观察角度。然而“我”之所以向内察“看”,一定是建立于某种区别之上。一种“我”与世界的隔阂之上的。与世界大同,是没有思虑之心的。能很好地起到建构作用的是人的生存本身状态,即厌世。旭仔心里始终装着这两个端的问题,时有模糊,时刻为之折磨。他需要找到具体的解救之方,找到具体的实践途径——付诸行动。这条路便是从女人的温柔,不值一名的柔情里剥落出来,去寻找更为普遍的普遍者——他的生命之源。旭仔说“我只不过想看看她,看看她的的样子。(见见生我那个人的样子而已)”。这是原始的诉求,寻根的需要,它与欲望无关,即不被欲望牵引,但它却是欲望本身,常伴人的一生。自我的疲倦可以通过性来发泄,但绝不能通过性来拯救。自我的追根不是欲望的发泄,却是欲望之光,时刻照耀着冲动与克制的自我,毋宁说自我就是这光本身。旭仔想在死亡之际,明白自己“最后一刻会看见什么”。会“看见”什么?人存在在光里,什么也不会看见的。自我化身成欲望之光,那里没有黑暗、光明的对比,没有深渊,有的只是空洞的永远的一刹那。绝对的光明,也是绝对的黑暗,无所见,无所不见。旭仔“看不见”自己的“死”,也看不到任何东西。空洞的永远的一刹那,只是陨落。在我们看来是陨落,他却认为是解脱,一刹那即为永恒。看来无法对此给予价值评价,有的只是看清它曾经在时间里驻留、存在着。谁能说清它的本质呢?

厌倦造就了时间。既然时间不是悬挂在墙上钟表里的时间,时间会是什么呢?不,不能如此粗暴地对待时间,不能如此地向时间发问。时间不是“什么”,时间只是如何地去存在,并且存在于何处。旭仔何时意识到时间的呢?是在楼底与丽珍进行调情的时候吗?因为那场景里明确提到了时间,一个个仰视镜头拍打着墙上的钟表,滴答…滴答……并且旭仔和她在直愣愣地盯着手表,默数着一分钟六十秒。

苏:你到底想要怎样?

旭:没有,我想跟你交个朋友而已。

苏:我为什么要给你做朋友?

旭:看着我的表。

苏:干嘛要看着你的手表?

旭:一分钟吧!

(滴答…滴答……)

苏:时间到了,说吧。

旭:今天几号了?

苏:十六号咯。

旭:十六…四月十六日。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时之前的一分钟,你跟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得那一分钟。由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一个事实,你不容否认的。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苏:他有没有因为我而记得那一分钟?我不知道。但我一直都记住这一个人。后来,他真的每天都来。我们就由一分钟的朋友,变成两分钟的朋友。没多久,我们每天最少见一个小时。

(……缠绵于床上)

记得“时间”。时间本身成为对象?时间是不能单独地成为对象的。或者根本说来,时间不能通过对象性得到理解和领悟。时间只有与物相连才能被记忆、回想。毋宁说,记得的是物与时间的关联性。如果我们仅仅在:我记得“床前明月光”是出自李白《静夜思》一诗上使用“记得”这个词。如果出于知识论的立场,那么“记得”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身居时间,才能让我们去记得,而非相反。谁能把时间本身当作对象,而不添加丝毫事物呢?谁能说我要“征服明天”,而从不涉及明天之所行呢?

可问题恰恰在于:处在时间之中所谓谓何?正是孔子一句话点明了旨意,“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全体,而全体又被贯通在一起,彻头彻尾,彻上彻下。我以为“在川上”是整句话的重中之重,最为核心的东西,而非“逝者如斯”或“不舍昼夜”,抑或两者之关联。“在川”之“在”不仅是时间之“在”,更是整个此在之“在”,整个生命历程的全部浓缩之“在”。因而这一个“在”字,不仅被形象表征为时间:逝者;而且被表征为空间:“川上”之“不舍昼夜”。记得时间是一个错误的表达,却表达了一个错误的真理,即深深地被时间缠绕,会造成人的厌倦和失落。

旭仔在与女人交往中是没有时间性概念的,他难以在时间上或者没有在时间里谋划。他只是看似在时间里消费自己的身体。当身体走在了领会根源性的前面,反叛往往会爆发。他会出走,游离,逃逸,甚至自杀。必须结束这个身体,似乎才有所安顿。这就是承担错误的真理必须付诸的代价。厌倦不是厌倦时间,时间不会被卷起,时间只会从你身体里穿过。厌倦的是无序的自我,没有被时间格式化的自我。

以上便是“一开始便已死”在时间意义上的涵义。

“一开始便已死”与“成为蛮荒”、“(废尽)时日”有何关联呢?这个问题就决定了应当如何度日。度日如年、光阴如梭,都在某方面道出了时间在节奏、缓急上的含义。它其实与时间本身没有多大关联,更为相关地被认作是心理学范畴。持这样的观点,是在客观立场上看待时间,认为它是独立自存的现象。旭仔最后的死,是偶然,但同时也是必然。也可以说是,在偶然的不确定性中必然地爆发了。偶然只是陈述着事件可以复杂多样,也可单纯不变;但事实却是必然如此发生。这就像在舞台上舞蹈,舞起生命之殇。舞台便是偶然,起舞则是必然。我们通过这些事实的理据,看到了生命某种轨迹式的东西——挣脱不确定的自我。在不确定里挣脱,无所谓挣脱;在确定里挣脱,是不必要的挣脱。

“成为蛮荒”、“废尽时日”只是一种现象之表征的语词表达,然而这种表征并不诉求一种所谓背后的本质,它不能。表征表达出一种理解的结果,却不能自行表达出自己。“成为蛮荒”、“废尽时日”表征着放荡、堕落、颓废如此等等,然而处在关联性之中的中介——表征却没有表征出自己来。毫无疑问,“成为蛮荒”、“废尽时日”都需要“荒唐”的行动来完成,然而“表征”却没有一种行动。它存在于理解里。说旭仔是按照理解去活着,必然也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因为这种理解,理解不了旭仔的“想”和“行”有什么具体的事实相关。这种理解背后的观念,毋宁是以这样的支撑为根据的,即认为“想”指导并且通过“行”得到释放。如果这样的话,理论永远跨越不了现实的鸿沟。

在这个问题上,“一开始便已死”既不是所谓的“想”的价值原则,成为了某种理论指导的东西;也不是单纯地某种情绪化的焦虑之感,成为了某种驱使的心理学动力。它毋宁是存在的现实状态,我们不知道它怎么来的,但理解它如何发生。它的存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但使得我们能被理解,包括旭仔的行迹。凡事都需要点切己的工夫。而“成为蛮荒”、“废尽时日”既不是所谓的在“想”的前提下“行”的结果,成为了价值观的牺牲品的东西;也不是单纯地个人人格化的表征,成为了反面典范的人物特征。它毋宁是一种指示和路标,逼迫旭仔在路上去表达自身,他试图尝试着突破受限制的自我。只是他不知道在蛮荒之地,本无路标,走过人生之路,才发现自己就是那路标。路标需要以死亡来换取。

以上便是“一开始便已死”与“成为蛮荒”、“(废尽)时日”不可能有的关联。说不可能有的关联,只是道明这种关联的天然性,而非存在着一种待评论者揭示的关联。

成为蛮荒是因为不加照料之故,还是自我放逐之故?都不是。“成为蛮荒”本就是一种自我照料;而“放逐自我”本就是一种自我放逐。这不是A=A,而是人=世界。至少这个“=”是盲目的勇敢。盲目是在观者眼里看来如此,勇敢是指我们绝不可能如此效仿。

我最想知道的是我这一生,人最后一刻会看见什么。所以我死的时候,一定不会阖上眼睛。

“我”一定不会阖上眼睛,他真的没阖上眼睛——直到死去。到死,都还要在生的余烬里奋力地抗争。这种抗争是温柔的,既不见血,又不见挣扎。他对生命有所认同了,因为他的生命本无任何认同。有很多诠释者把《阿飞正传》这部电影看做反映90年代香港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迷惘、浮华、躁动不安,不一而足。然而,并未诠释出迷惘、浮华、躁动不安是谓何?把电影看做“反映”式是思维最初级的阶段,是慵懒者的思考,因为他们只是在“看”电影。“成为蛮荒”不是因为不加照料自我、自我放逐造成的。这不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而是人的生存结构如何搭建的问题。木头和砖瓦必然能造房子,但永远不是房子本身。可木头和砖瓦,却能独立成为房子本身,如一块大木之下就可蜗居,一批土砖之下即能开灶。这就是“反映”式解读所达不到的地方。也是把成为蛮荒理解为不加照料和自我放逐之故的思考形式。然而这样的理解根本上是错误的。旭仔虽走在了一条错误的解脱之路上,但他的错误本就是真理,因为他用死换来了路标。尽管他自己没有看到。超仔其实不是不知道他自己最想看见什么(当然他不会知道),实则是他不想去看。

附影评稿:

时间、自我、记忆、回忆。死亡。静物书写、镜头跟踪、长焦纵贯、短距晃动。偶然、不确定性、意义、虚无。爱情。影子。拯救。逍遥。身体。存在。欲望の翼(日本译名)。

超出原有的表达。

野蛮。蛮荒。开拓。降服。屈从。挣脱。再创作。死寂。羽翼。话语与表达。死亡与方式。语义开启。表达领会。殇。

之昶书畅春新园

2013年11月21日深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7519.html

更多阅读

影评 :评张国荣电影《阿飞正传》

无根的痛楚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飞呀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才下第一次那就是在它死的时候。---电影《阿飞正传》在香港电影史上,《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

根据古诗编故事:《鸟鸣涧》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天的夜晚,我坐在一棵小树下,歇歇脚。一阵微风掠过桂花林,一些星星点点白色的花瓣被带到我的身边,落在我的头上、脚上,有的还在空中飞舞着,不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

余秋雨经典散文:《笔墨祭》(附:读余秋雨《笔墨祭》有感)来源: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网论坛等 中国传统文人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这个问题,现在已有不少海内外学者在悉心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时时遇到麻烦。

原创:《中国电视报》2012年01月12日第2期中的错别字

原创:《中国电视报》2012年01月12日第2期中的错别字说明:1.粗体字是有差异的部分,请重点关注。2.括号里面的一般为正确和规范的读音、用字或用词。A3版(责编:徐凯旋)《龙腾盛世》一文中,“今年的戏曲春晚梨园名家汇聚(会聚)一堂”一句中,应

2015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每课一练:《沁园春长沙》

2015年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每课一练:《沁园春长沙》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寥廓(liáo)(kuò) 分外(fēn) 激扬文字(jī)B.苍茫(cānɡ)(mánɡ)携来(xié)挥斥方遒(qiú)C.逶迤(wěi)(yí)清澈(ch

声明:《一开始便已死寂:《阿飞正传》影评》为网友一别便不再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