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福:好风长吟

—深切怀念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江南一棵树

·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

·人生,也可以有这样的选择

·一以贯真,您是这样的人

·在路上,总长吟着这样一股清风

序:

再过两天,宋德福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两个月了。

这些日子,有的人,到图书馆翻阅复印他公开发表的讲话和文章,有的人,到书店自购他写过的八本书,细细品读、悉心体会;有的人,在网上收集评论、撰文纪念;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但用同样尊敬的心体会着一位德者、智者和长者——高尚纯真的品格与情怀,一以贯之的真切与挚爱,始终如一的从容与豁达,体悟着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胸怀与气度,一位真诚共青团人的真心与真情,接受着一次没有终点的精神洗礼与升华,努力着内化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贯穿到工作、学习、生活的点滴行为之中。

化悲伤以力量,以作为续怀念。新一代的共青人与共产党员当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位令人尊重与景仰的老军人、老团干、老领导,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务实的作为,延续和接力这份对党的事业、对人民、对纯真的热爱与忠诚。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总有一份事业感召着我们,总有一些人物激励着我们,总有一种力量鼓舞着我们,在我们的身边总涌现着这样可亲、可敬、可爱的中国人,民族脊梁也总在这样的次次接棒中坚挺屹立。

怀念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承继这份共同而永恒的理想,许是我们最好的纪念。

是以序。

爱,用这样的方式表达

“我要向那位把青年比喻成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伟人提出一个请求:为了表述自己的工作志愿,我将在表格的第一栏至最后一栏填满,在那上面我只重复地写三个字--共青团。”

“我走了,共青团。带着几条皱纹、几根白发,也带着疲劳。我不能说有几多成绩、几多贡献,这要留给别人,留给后代,留给历史去褒贬。但是我敢说,在艰辛的历程中,我坚持基本路线的决心,进取的观念,负责的精神,讲话的风格始终一贯,没有懈怠团的工作,没有忘记基层的沃土,没有脱离青年。”

“我的体会是:不是自己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只能扎实工作,拼搏奉献,让组织上安排,哪里需要哪里搬。”

“我走了,人事部。我尽力了,人事战线。再过几十年,如果有人记得有一个个子高高的同志,曾在这里主持、研究、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多年,只要记住改革,哪怕忘了我的名字,我也感到心安。”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比较了解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我曾多次讲过,大家都不容易,但是最不容易的是城乡的普通老百姓。因此,我们‘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作为座右铭。其道理简单,其意思明了,举过头顶就是高过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高,心里就会想老百姓,遇事就会关心老百姓,从政就会不脱离老百姓。”

“各项工作理顺了,我也累病了。能放心去看病了,病也重了。但是,我无愧、无悔、无怨。我不论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还是生病的情况下,我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了。因为我是从军营里成长的转业军官,因为我是从共青团队伍中的老团干,因为我工作、生活在你们身边用言行来证明:我是共产党员。”

上述几段,分别摘自宋德福同志在团中央、人事部、中共福建省委离职时讲话的原话。寥寥数语,不仅看到一位共产党人一颗真诚而坦然的心,更让我们看到他对事业与人民的热爱,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对真情与真理的热爱。

这份爱,他用鞠躬尽瘁来表达。他,满腔热情、义无返顾地把全部生命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从军营到团旗,从京城到八闽,军人、团干、公务员,少将、书记、部长、主官,无论职位如何变迁,无论担负什么职责,始终一以贯之、表里如一地践行这份深沉而真挚的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004年3月5日晚6时30分,病中的他不顾医生的劝阻,特地来到北京福建大厦与出席全国两会的五十多名港澳代表、委员见面座谈。在短短五分钟的讲话中,会场响起了六、七次掌声,大家为他的心系福建的真心真情所感动。2006年12月,由于健康原因,他已经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当得知厦门日报是为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5周年专程前来时,尽管仍在住院治疗,他欣然应允。“对特区最好的纪念是什么,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厦门建设好,要有信心和决心,有智慧和能力,把厦门特区建设得更快、更好、更美。”据省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回忆,他在住院后期,已是昏迷多于清醒。然而,就是在少数清醒的时候,他拼尽力气讲出的是:“大家工作这么忙,别来看我。”生怕耽误大家工作,即使是在病情恶化的时候,他考虑最多的仍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是个己安康。

这份爱,他用矢志发展来表达。他,思发展、忧发展、谋发展。到闽伊始,在充分调研厦门、龙岩、泉州、福州等地的基础上,提出福建的首要任务是发展。从“四个专题”到“五个形象”,合起来九条,九九归一,第一条都是讲发展。他认为,在发展上,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他曾说,“福建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竞争。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落后。”当时,他还脱稿讲了一则故事:两个旅游者结伴出游,在外宿营。一只冬眠后醒来的熊走过来。一个人赶紧穿起跑鞋,另外一个人大笑:“你穿跑鞋有什么用?你能跑得过熊吗?”这人回答:“我跑不过熊,但要跑得过你!” 在厦门、泉州、福州这些沿海发达地区调研时,他认为这些地区基础好,有潜力可挖,发展上要加压。比如,他在与厦门市领导探讨要吸引更多外资时,开玩笑地说:“厦门今年如果引资能恢复到十一亿的水平,我就豁出去,喝一杯白酒;再增一亿,再喝一杯;到了十五亿,喝五杯!你们要知道,我这人不会喝酒,滴酒不沾。要是到时候兑现,我肯定要醉倒,但是,为了福建的发展,值得!”他还曾说:“几年来,我想的最多、讲的最多、抓的最多的是发展。‘论发展、抓发展是福建走出困难的主线。’会见外宾时讲,会议致信中讲,出访香港讲,从来了就讲,讲到离任,也没有讲完。先后从不同侧面讲述了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感,讲述了发展思路、重点、难点,讲述了当前发展、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讲述了分类推进、分别指导、分段发展,讲述了发展的定位、环境、注意问题。集中我的所有讲话,其关键词是讲发展。观察我的所有行动,其基本功是抓发展。”即使在病中,他亦深情寄言:“悠悠万事,发展为大。发展经济是始终要坚持不放的”。

这份爱,他用爱民为民来表达。在闽工作期间,他曾到龙岩调研并瞻仰了古田会议旧址。他说:“我从当兵时起就学习古田会议决议,知道它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分量。今天,我来到了古田会议精神的诞生地,更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前辈、老同志们一心为人民、一切为人民、一生为人民的宝贵精神,使自己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决心不忘本、不忘根,增强了建设好、发展好福建的责任感。”在省委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深思了整整一个晚上,就想了一句“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并作为座右铭。他说,举过头顶就是高过自己,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高,心里就会想老百姓,遇事就会关心老百姓,从政就会不脱离老百姓。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年福建遭受正面台风和洪水袭击是,都能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昼夜坐镇指挥的高大而单薄的背影,直至台风过去、洪水退去。每次下基层调研时,他走得最多的是车间、农户、村镇,交谈最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基层干部,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促膝交谈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难。

小平同志曾讲过: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因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许,这正是众多象宋德福同志这样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前仆后继的最好注解。

人生,也可以有这样的选择

“关系多不去跑,上面熟不去找,资历深不去伸手要。”

“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

“我是2000年的11月份接到任职通知的,“一二九”运动那天,奉中央之命,任七年多人事部长、编办主任的我运动到福建,军人出身只有一条选择:听从党的召唤。”

从这些朴素语言的背后,我们看到是一位可贵的共产党人对纯洁情操的坚守,对崇高理想的坚守,对光荣使命的坚守。他,出身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小时候挨过饿,拣过煤渣,挖过野菜,吃过榆钱,上职中时打过工。当兵时站岗放哨,摸爬滚打,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他没来头、没背景、没靠山,靠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磨练、踏实工作,靠自己对党对人民事业的忠诚,1965年入伍,从一名海岛雷达站的普通战士起步,从战士、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科长、处长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少将,团中央第一书记、国家人事部长、中央编办主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他的成长路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成长史,步步执着,声声铿锵,以平常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以贯之着对事业的挚爱,对理想的坚守,对生活的情怀,对人民的真切,书写着一种坚持、从容、淡定的人生选择。

在任团中央书记时,针对学潮中有些学生误认为他是高干子弟时,他就萌生了把自己的成长历程写出来的心愿。他想告诉年轻人,他是怎样从一个平民的孩子,经过党的培养,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人生是靠对事业的挚爱、对人民的真诚、对良心的坚守,用汗水与努力一步一步走出来的。2006年9月,作为老院长出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建院20周年座谈会时,他饱含深情地首届毕业生说:我们都不要忘记,做人要有良心,做事要讲良心。良心是人性、党性的基础。良心集中表现在正义感、同情感、责任感上,我们要共同努力,增强“三感”,为树立新风正气贡献绵薄之力。

同年12月,他在接受《厦门日报》采访时说,“许多跟我共事过的人,会觉得我一是经常讲发展,再一点我很重视风气”。他认为,党风、行业风气、社会风气都必须搞好。“风气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是良心”。他说,“我们应该提倡良心、赞美良心,人人都有良心,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在他看来,良心再上一个层次,就是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他回忆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那几个小提琴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坚守和履行自己的职责:演奏乐曲。他说,这就是一种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让我最感动。”“我希望厦门的市民人人都要讲良心,树立同情感、正义感、责任感,把厦门建设得更快、更好、更美”。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带来的种种诱惑,他曾语重心长地说过:“这个世界已经变了,这我心里很明白,我也不是刻板的人。但我一辈子培养形成的信念,我不愿再改变了。人总要有点精神。要想做一个好党员,做个男子汉,总要有所坚守,有所舍弃”。

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始终坚守着理想的高度,葆持着事业的热度,持续着为民的温度,呵护着心灵的净度。他走了,带着几条皱纹、几根白发,也带着疲劳,更带着几分留恋、几分热爱。无怨无悔、坚定执着,这就是他人生永恒的选择。

一以贯真,您是这样的人

讲真情。从两则参加共青团活动的小故事,显现其真挚的情感。2001年4月,福建省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和团省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小组讨论时,他特地前来看望与会全体新老团干,一间一间的走,一个一个一握手,依次看望了参加会议分组讨论的各市及省直、企业、高校的团干部。他说:“我是个老团干,对团有感情,知道大家在开会就来看看大家。”在漳州组,他与老团干愉快地回忆起十几年前在龙海召开全国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场会的情景,他说当时开会主要讲三点:第一找缺点,第二挤水分,第三看实际。他强调团的工作要讲求实效,不要因为上级有领导来参观而摆花架子。在看望泉州市团干部时,宋德福联系实际说,泉州市场发育较早,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他希望团组织配合当地政府整顿市场秩序,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与高校团委书记交谈时,宋德福说,青年是社会的晴雨表,高校是青年最主要的显示器,团干部要注重研究时代的变化,一定要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他强调,时代越发展,越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主政一省,还特地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跟新老团干们见面,这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啊。以小见大,足见其真诚与真情。还有一次,是在2002年在福建省纪念建团80周年大会上,他在致辞时,第一部分讲完后,部分学生在掌声响起后,以为正式的晚会就要开始了,却不想还听得宋先生继续讲话,发了一小声的“唉哦”之音。他听得入耳,淡淡地说了句:“把时间留给大家看精彩的晚会吧,把我的讲话稿后期下发即可。”顿时,场内一片热烈的掌声。这中间,更多的凸显是对他的胸襟、气度的由衷敬佩之情。

说真话。无论在部委,还是在地方,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对百姓,惟求本真是他一贯作风,尤其是几十多年军旅与共青生涯的锻造,形成了他的“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品性,锤炼了他说真话、做实事的品格。“有话就说,不憋在心里。有啥说啥,不隐瞒观点。这是我的性格特点和弱点。我虽然生病了,我还是那个一贯的我。至于我讲的对不对,好不好,可信不可信,则全由尊便。”“我敢说,在艰辛的历程中,我坚持基本路线的决心,进取的观念,负责的精神,讲话的风格始终一贯,没有懈怠团的工作,没有忘记基层的沃土,没有脱离青年。”“我有许多缺点,霸气,但不个人说了算;严格,但与人为善;急躁,但不在大事中表现。这构成了我个性的特点,也形成了性格的弱点。”他说过,做人要坚持“六不”:一是不能做变脸大师多面人。不能怕得罪人,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不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了。我从来不赞成唯唯诺诺、见风使舵、常变脸谱。遇到喜怒哀乐,我仍是那个一贯的我。被任用,不说过头话;遭冷遇,不减当年勇;挨批评,没错不认错。二是不能投机钻营找靠山。中国的文化是道德的文化,中国圣贤人物是道德的典范。不论说得多么动人,唱得多么好听,拉关系、走门子、找靠山和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不仅政治道德所不容,而且也为优秀传统文化所不齿。我要:读书、懂史、修身,道德为先,与人为善,严之有据,公正对人,绝不整人。三是不能做卑躬屈膝软骨汉。刘邦笑对项羽烹其父、质其妻,却是背离人之常情的奇耻大辱。后人学此,不仅不能成就大业,还会留下千古骂名。不能把这种丧失人格的东西说成是“能忍”,不要把能忍作为卑躬屈膝的遮羞布。其实,这种最能忍的人也许是最能变的人。四是不能做见钱眼开谋私官。立党为公,不是为私;执政为民,不是为己。任何国家、任何朝代,当官当兵好,是百姓的福分。指战员不惜命,公务员不贪财,乃是当今民族的幸事、现代国家的希望。五是不能做冷血动物薄情郎。没有同情心,回头就忘;缺乏责任心,没骨气。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薄情郎。有时几年、十几年看不透一个人,但在决定个人利益的关键时期,只需一个月就暴露无遗;有时几件、几十件事说不清一个人,但决定个人利益的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就足以说明问题。做人要有锐气、骨气、大气。军人经常用“马革裹尸还”以示决心。他是满腔热血的战士,是满怀情感的将军,是真正的大丈夫,男子汉。这种人即使不能升官,即便没有发财,他也顶天立地,让我佩服。六是不能小肚鸡肠泄私怨。今天,不少人却与之相反,包括有的共产党员。对批评过自己的人怀恨在心,对阻碍过自己的人寻机报复,对得罪过自己的人耿耿于怀。这些肺腑之言,句句真性情,句句警人心。

用真心。他说,面对一个多诱惑的年代,一些人越长越大,却越长越不知,也越来越不会做人了。因此,自身修养的关键是如何做人。做人总得有点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股气,人活一股气。什么都离不开气,尚气在节。有了气才能上档次,比如志气、勇气、锐气,骨气、侠气、豪气,和气、正气、大气。都与气连在一起。有这种气,才能站住脚,挺起腰;才能做人做到家,做人做到底。人要活得仗义。他还说:“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种好风气,这是我们宝贵的财产,巩固、用好、发展这些财产,受益更加长远,这种财产不是给一个人带来好处,而是普济众生,群体成为受益面。我坚信人格的力量,我相信团结的召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在一起工作,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工资改革、大学生分配、离退休工作、安置军转,取得了明显成效,又都十分敏感,什么时候出台,做到什么程度,只要党组织定了,大家顾全大局,听从召唤,团结一致,加班加点,埋头实干。我们一起经受了锻炼和考验,一起奋战挑重担,共同担风险,把工作的重点、问题的难点、关注的热点,做得积极、稳妥、平缓,这也是时下需求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他十分反对弄虚作假,他在公开场合讲过这么一个笑话:有个县办了一个养牛场,每逢有客人来,县委书记就带客人去参观。久而久之,那些牛们都认得这个书记了,一见他就哞哞叫。德福对基层官员说,希望别给我看门面上的事,别让牛认得我。

有网友这样评论:“用真情而不讲套话,凭实干而不图虚名,为百姓而不谋私利,干事业而不谋官职,宋书记是省部级干部的楷模。若我们的高级干部都象宋书记那样,则人民幸甚,中国幸甚!”更有网友直言:“这是中国的财富。”这当是众多百姓的心声与代表吧。

风雨无阻,一以贯真,他就是这样一位开朗、豁达、从容、坚定的男子汉。

在路上,总长吟着这样一股清风

好人常思在,好风长相吟。有人写下长诗来表达怀恋:你要去山高云深处宁思静想了,苍野天地间,你是一座兀立的高峰,挺拔、刚毅、伟岸,巍然屹立,又气象万千,你以你淡定从容的神情,以时间为火,以道义为质,铸就不可动摇的骨气、正气、大气。……”。我也曾写下这样的短诗来纪念他:“四海为家民惟先,三条通道连云天。两袖清风一缕烟,一身布衣在人间”。他逝世后,党组织也对其生平作了高度评价,肯定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工作,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指出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坚持原则,刚正不阿。认为他“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群众和干部中具有很高的威信。他的清正廉洁,有口皆碑,堪为楷模。”

清廉,清醒,清正,清新。是的,无论是老百姓,还是曾经的同事,无论是组织,还是下属,在他们心中,您就是这样的人。

他曾说过,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的形象,不在长得怎么样,也不在穿着打扮。真正的形象,不是靠包装,而是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行、操守、举止和作风,在于群众中的威望,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树立清正廉洁、奋发有为的形象。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清廉。“我敢保证一点,我没有以权谋私,没有留下积怨,我坚持了勤政廉政、改革发展,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部内建设,特别是干事、用人,我很在意群众的利益,很在意群众的心愿,也很在意群众的意见。”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了金钱上的廉洁,也就导致了道德上的堕落。因此,人们赞美为官需要无所求,从政需要一身廉。在《只留清风在人间--记宋德福同志在福建二三事》一文中,作者写道:“唯一的儿子结婚,他不让办酒席,连女方也不能办,担心别人利用这个机会送红包。”“可以肯定地说,宋书记一辈子,包括在最后病重住院期间,他没有收过别人一分钱!”“包括兄弟姐妹在内,宋书记一家人没有一个经商的。”“在福建工作期间,除公务之外,他的秘书从来没有与别人出去吃过一餐饭。”生活方面,他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出去总是轻车简从,接待如果奢侈浪费,他会拂袖而去。他住在省委温泉宾馆,他嘱咐过好几次让秘书一定不要忘交了伙食费,吃饭也非常简单。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按规定像他这样级别的领导,家里可以配一名公务员、一名炊事员,但他从来不要,就是在生病治疗期间,也是这样。家里卫生包括洗衣服等,都是自己利用周末与警卫员、司机一起做。秘书本来也可以配两个,但他只要一个。平时在食堂吃饭,他也都按标准交纳伙食费。他不仅严于律已,而且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他夫人金萍从北京到福州和他团聚,为了节省,几次都是坐火车来;去厦门看看,也是自己买票坐大巴,自己掏钱住普通的宾馆。

清醒。早在1996年2月14日,他在人事部机关上党课时,讲的就是《清醒》。他提出,讲政治,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讲正气,要从内部风气抓起;讲学习,要从业余时间学起。”在人事部,他说,“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也遇到了新的麻烦。无论是顺利时、困难时,不论说留也罢、说走也罢,对工作我总是保持一股劲头,一年又一年。之所以,能够把改革坚持下去,多年一贯;能够在困难面前不愁容满面;能够大义凛然,像个男子汉。因为,我想到责任重于泰山,改革弊端的决心不能摇撼。因为,我对工作有着深深的情感。而且,大家的理解是力量的源泉,比如,没有你们的理解,电子政务怎能开办,人才战略怎能发展,社区服务怎能试点?是群众为我壮胆。和平时期的理解,不亚于战争年代为战友挺险。”对于工作,他说“我以前主持决定的事情、做出的决策,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而言,如今,形势在发展,情况也有变,你们及时调整改正,与时俱进,这在情理之中,我心地坦然。你们不必顾虑多端,照顾情面。我会像当初你们理解我一样理解你们的决断。”主政福建时,他说:我到福建后的第一次讲话,讲的第一条就是发展经济;当时搞“四个专题”调研,第一个专题调研就是“经济发展后劲”。“在我看来,首先一定要抓住发展。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最终解决问题一定要靠发展”。关于诱惑,他曾讲过“温水青蛙”的经典故事。那时他刚到福建,正值查处厦门特大走私案的重要时刻。他在多个场合,反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慎交友,攀穷亲,不要整天和大款在一起。”他说:“把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一下子就会蹦出来,而把青蛙放在温水里,给它“洗桑拿”,然后慢慢加热,它就会越来越适应,最后被煮熟了还不知道。“这是说,干部变坏都有个过程,如果组织上一开始就严格教育他,监督他,就能够及时地挽救他。”在分析犯罪分子的特点时,他说:“你有权力时,犯罪分子要利用你时,他就吹捧你,讨好你;一旦把你拉下水,掌握了你的把柄,他就不把你当人看。最后的下场是很可悲的。”“一个赖昌星,拉下了多少干部。红楼每上一层,与他的关系就更进一步,警惕性也就丧失一分,同时离错误也就更近一步。”政治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工作上的清醒,成绩后的清醒、困难中的清醒、诱惑前的清醒,就是这样一种时时刻刻的清醒,刻画着一个坚定共产党人的优秀底色与纯真本色。

清正。“我主张,党员要有党性,公民要有公德,人要有良心。”追求公正,是他从小的梦想。参加工作后,他也努力为此奔忙。一到任福建就组织建立公正机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干部的希望,不断提出用人主张:茶文化中体现了公正;在多数人中选人,让多数人选人;让敢抓敢管、埋头干活的老实人少吃点亏。对干部要严格要求,热情关心,实事求是,爱护保护。这些,他说到也做到了。不因为自己要避嫌,该用的不用;也不因为自己不满意,就不尊重群众的意愿和班子多数人的意见,搞一个人说了算。“茶文化中有公正。泡茶的人总是将第一泡茶和第二泡茶轮流分别倒入客人杯中,以保证每个人喝到的茶浓淡一样,这就是公正。” 用人关键是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让人服气。”“对人才,要在他精力最旺盛、最想干事业的时候使用。在使用上不能等,不能论资排辈。自然资源像煤、石油等,晚开发几年它还在;人才资源晚开发几年就被耽误了。”他说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赢得竞争的关键资源。特别是福建人才总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将来是个大问题。所以,全省都要加大力气,解决人才问题。”对于引进外来人才,他曾风趣地说,“要注意合理制定优惠政策,别做招来女婿气走儿的事。”关于用人,他把领导干部分为小智、大智和明智三种。他说,“一个领导干部,一个班子的负责人,小智是自己直接去做事;大智是用人,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明智是建立规范的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处理事。”对选人用人,他一贯要求努力做到:一要实事求是,谓之实;二要多问多思,谓之聪;三要公道正派,谓之正;四要刚直不阿,谓之硬;五要不营亲疏,谓之德。对干部和事物,他坚持:不看势头,看实际;不看来头,看真理;不看风头,看对否。对自己,他作到:关系多不去跑;上面熟不去找;资历深不去伸手要。倡导清风正气,实践清风正气,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建立选人用人公正机制,保持用人的连续性,形成清风正气的氛围,为干部成长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

清新。他说: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有锐气,有骨气,有大气。要有一股子劲,始终保持向上的进取态势、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工作韧劲。成绩面前不忘乎所以,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有锐气,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要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不为“五斗米”折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名利、金钱、美色等诱惑,坚决抵制;在歪风邪气面前,大义凛然,敢于斗争;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于解剖,及时纠正。有骨气,才能不为财迷,不为物惑,不为名累,不随大流,一心为公,一切为民。要虚怀若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容人容事的雅量。涉及到自己利益时,能够平衡心态,不斤斤计较,不患得患失;对不同意见,能够正确对待,不压制批评,不打击报复。有大气,对人对事才能海阔天空,多数人能够向之聚集。在现实中,他没拿过人家一整包的烟,没有以权为已谋过一份私,写的稿子发表了,居然一分稿费不拿,而给工作人员作加班补贴,就连儿子结婚,也怕人家送礼,干脆连婚礼婚宴都不办了。在下基层调研中,他反对那种基层单位在零公里交接处迎接领导的做法。他幽默地说:“这种做法没有实际意义。我是军人出身,在零公里处迎送领导,我看就像交换战俘一样。订个规矩,以后都不搞零公里处交接。”就是这样的点点滴滴细节,勾勒着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清新而高大、可亲而可敬的形象。

……,……

挚爱、坚守、情怀、真切,我们想说的还有很多很多,而此时也只能迸出一句话:一路走好,我们永远爱戴的老团干、老领导。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比你们当中有的人先走到了人生的终点,我相信一定会有同志还记得团中央机关有过那么一位老团干,赶着去看一眼。不过,我不要眼泪,不要花圈,不要大的场面,只希望穿上军装,盖上一面团旗,再把一条红领巾系在胸前。”

“我走了,带着同志们的鼓励,带着朋友们的祝愿,带着信念,也带着尊严。”

逝去的是生命,永恒的是精神,他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精神财富也必将伴随一茬又一茬的共青团人、共产党人一路偕行,一程又一程,一棒又一棒。

追求理想的人,永远在路上,无论活着,还是走了。

宋德福:好风长吟
后记:

看过宋先生写的《我走了,共青团》、《人事战线,我留恋》、《我尽力了,福建》三篇文章,我深深地被感染和感动着。因此,我更急切地想读到他写的《情趣·情思·情怀》、《和谐·公正·清醒·进取》、《我尽力了,福建》、《八年人事制度改革行》、《友好情谊》、《实用写作的情感》、《共青团自身改革理论初探》等书。朋友,一个一个地托;电话,一个一个地打;书店,一家一家地找。苍天不负有心人,加上原先复印的《共青团工作纵横谈》一书,我算是收齐了宋先生的凝固下来的精神财富。买到一本,连夜看完;再来一本,悉数看完。内心的情感波澜此起彼伏、喷薄欲出,故秉笔直书,长抒胸臆,把这种尊敬、爱戴、感动与景仰的读后感,悉数捧出与同路者共分享。

一个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与信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与理想。很多人,喜欢追文艺明星。我思量着,追星的背后是兴趣与爱好,更多的是追求与信仰。我并不反感那些追星族,但我觉得追星就要追这样有思想、有境界、有品格的恒星,用他朴实的光线照亮前行的道路,也许这样的人生,才是更有意义的人生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7509.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李德福和中源协和的那些事 李德福 中源协和

原文地址:李德福和中源协和的那些事作者:伍家的永泰红磡集团董事长、中源协和实际控制人李德福从1992年至今,永泰红磡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大型产业投资集团,形成了“两主一翼”的产业格局,即“两主”为生命科技产业和养老产业,“一翼”

纪念杨德昌:《一一》

纪念杨德昌:《一一》2007-07-1623:32:15回家以后看报,才知道杨德昌已经过世了。杨德昌是台湾的导演,他同时有着另外一个身份:蔡琴的前夫,媒体曾翻出他与蔡琴的“十年无性婚姻”来作为话题,后来又更正说,事实上应该是八年,在婚后的前两年,

转载 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

原文地址: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作者:nanjiao666768宋培人:三原南郊中学往事目 录社会主义建设前期(1956年—1964年)一、互揪领口见校长二、王玉龙学外语三、陈士泰的公开观摩课四、为人师表的“陈大代”五、堪为“活雷锋”的好

声明:《宋德福:好风长吟》为网友余温里的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