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解穴秘诀 中药治疗骨伤外敷秘方

Earls360

返回首页

意 圣 堂 章 意 推 拿



资料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意聖堂章意推拿》





点穴解穴秘诀



作者:狗不理传人李邦尧

本人是武术爱好者,整理于民间手抄本,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武林同仁指正!!!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文能修性武能养身

——点穴术理论——

拳家言:夫点穴术具闭交通之通,断运输之功。人之一身,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皆以筋络为线索,血脉为灌溉。经络断,则缺乏活动之能;血脉停,则间其知觉之效。

①、为什么(me)用点穴术击人体某些穴位会致人于死晕或伤残呢?

在经络的意义上,古人说得很明白,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人体各个部位之间互相连结的途径。它遍布于全身。如《难经》说:“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就是依靠经络luo的沟通和联系,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筋络二由表入里,传入内脏。如《素问·缪miu刺论》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去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舍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五脏即五脏。中医学中脏腑的理论将人体分成脏与腑两大类: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化生和贮藏精气是五脏的功能;腐熟水谷、传化糟粕po是六腑的功能。《素问·五脏别论》载:“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脏腑功能的产生,主要赖于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即是真气通过经络输送至脏腑而发生作用时,称为脏腑之气。假如一个人的真气不足,则脏腑之气也就随之虚弱,而脏腑的功能必然相应地减退。而武林中的点穴术恰利用了这一原理。在人体经络通路上,散布着若干脏腑经络气血出入汇合的“处所”,或称人体内脏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这些“处所”,“部位”就是人门所说的“穴位”,或“气血”,其学名为“ 腧shu穴”。腧是输送的意思,就是可以于一定脏器具有连系的意思;穴是说治疗穴位都有孔隙的样子。武术中的点穴术则是将人体力量(施予物理刺激的劲力)或体内内气(通过气功发放的外气)通过点穴者手指部(另外也有用手掌、肘拐、膝(xi)盖或脚尖,但属少数)快速猛烈的点击对手的穴位,刺激感由此进入经络后,呈双向性的线状或带状传导,影响(阻止或紊乱)人体经络中气血运行转注的动力——“经气“,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经气”由此而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经气(沿着经络途径运行的气)不通或阻滞---气血运行受阻或逆乱(根据中医学气行血也行,气滞血也滞的原理)——人体真气(又名元气、正气、精气、真元之气)不足——脏腑之气虚弱ruo(根据中医学脏腑理论)——人身动作机能失调(产生痛疼、酸软、麻木,昏晕乃至死亡等一系列症状)——丧失反击能力。所以,点穴术实具有”隔气穴之运转,使不流通”。

②、点穴术中人体穴位为什么有麻穴、哑穴、死穴及晕穴之分呢?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各个穴位均分属于各条经络,而经络又属于一定的脏腑,所以,某个穴位受伤后势必影响到某条经络,某个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病症。

如用点穴术点伤少海穴后。因少海穴属手少阴心经,势必导致心气不足,影响心脏功能,就会出现心烦、惊悸、少寐、多梦等心神不宁ning的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出现昏睡、昏迷、痴呆、谵zhan妄、狂躁等精神失常的症状。另外心气不足时可使穴行淤滞zhi,出现面色青紫发绀gan(微带红的黑色)、四肢不温,甚至出现眩晕、神疲、气短、汗多等症状。

如用点穴术点伤天鼎穴后。因天鼎穴属手阴肺经,势必导致肺气不足,影响肺功能,引起呼吸功能减弱,而且qie也会影响真气的生成,从而导致全身气虚,出现体倦无力、气短、自汗等症状。如果肺气在水液调节方面失于宣散,就会形成腠cou(肌肤上的纹理)理闭塞无汗等症状;失于肃降,就会出现水肿、小便不利或尿少等症状。

如用点穴术点伤乳根穴或腹结穴后。因乳根穴属足阳明胃经,腹结穴属足太阴脾经,因脾升的是清气(水谷精气)胃降的是浊zhuo气。清气不升,可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会影响清气的上升。因此,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嗳ai气、消化不良,腹泻、舌苔厚腻等症状。正由于点穴术所击之穴位不同,所造成的一系列病症和后果也就不同。这就是武术点血中麻穴、哑穴、死穴及晕血区别划分的原理所在。

③、 遇时遇穴如损伤,一切不治命要休

武术中的点穴术,十分强调按时点穴,按照我国古代经络学说,人体一身的筋骨,都有一定的部位,所属的经络,也是丝毫不紊,而气血的流行更有一定的途径和时间,即什么时候气血流至哪一经络,都有一定的顺序。人体血液的循环及内气的运行,均发源于心脏,从子时起,按照日夜十二时辰周流于十二经内(任督二脉则不分时辰),首尾相贯,循行不已,阴经阳经互相连接,一脏一腑互相络属。如此,循环,周流不息,以调节、营养、联系周身。而人体的穴位在一天中随着气血的循环(即时间的变化)或打开(开)或关闭(阖he:关闭 )。比如辰时(为北京时间七点至九点)人体气血走阳明胃经,胃经上的穴位如乳中穴、人迎穴就按着规律而打开,被称为“实穴”(所谓实穴,即指气血刚到达之穴)而此时其它十一经的穴位则,被称为“空穴”(所谓空穴,即指气血未达。或气血已过之穴)。若此时用点穴术点击乳中穴或人迎穴,此两穴就由本来“开”转为“阖”,气血因受压刺激而停顿阻滞,不能流行,从而引起全身各部位麻木,不能动弹。因此,在子时点击乳中穴或人迎穴比在其它时间点击此两穴技击效果就会明显得多。这就是点穴术中“按时点血”的原理。这在《点穴歌决》中也有类似说法:“人身之穴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如损伤,一切不治命要休”。

④、 点穴术的救治原则

在点击某穴后可用手法将所闭之穴开启使受阻经络畅通,阻滞气血循行。中医学认为,人体平时营(指营养物质)、卫(指有卫外的作用)、气(就是人的真气)、血(指由水谷之精微变化而成的物质)保持着平衡,周流全身,循环不息,营养和护卫着人体,维持着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果营、卫、气、血发生了偏盛偏衰,或者循行发生障碍,就可以发生疾病。如《内径》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即卫气虚弱的时候,人体容易被邪侵袭。又说:“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里指营、卫、气、血循行发生障碍时,产生痛的道理。针对这些疾病原因,中医按摩手法就应用各种手法,如:补虚、泻实、祛邪、扶正,以使营、卫、气、穴的偏胜得到纠正,循行得到畅通。

所以在点穴术按摩(也称解穴手法)时,首先辨别出哪个穴位被点,哪条经络受阻,哪个脏腑受损。然后,随着经络的顺逆方向,应用各种补泻手法,推经络,走穴道,进行按摩,使经络畅通功能恢复,而调整人体内部脏腑的功能。

如用点穴术点伤左阳明胃经的乳根穴或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后,如在其背部用按摩法按脾愈和胃愈,掐足三里穴,可使胃经小肠经络畅通,胃肠肌能得到调整。

按点穴术中“闭穴过火”之说,被闭塞之穴道经按摩手法解开之后,人体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穴位经络闭塞时间长久的缘故,气血离开它本来应该到达的部位(经络)太远,势必影响其每天固定的时辰运行。这样,难免对人体各个部位有所损害。所以,在用一系列按摩手法解开被闭之穴道后,还必须取用一些药物,使调和人体气血,按时到达某部,不致有损伤之患。

——点穴基本功——

一、练眼功法

① 水击法:

两脚分开,身体直立,目视盆水3分钟后、双脚蹲下,用右手招水击打双眼,待双眼不感觉发胀时,即此功练成。

② 视香法:

身体平坐在椅子上,两眼平视,离身体10米正前方点上一炷香,眼直视香火,待双眼能视香火10分钟,即此功练成。

③ 看日月法:

每天清晨日出之时,双眼直视太阳,待月出之时,双眼直视月亮,直至双眼视太阳、月亮数分钟时都不感觉眼睛发胀时,即此功练成。

二、铁牛耕地功法:

双手伏地,两脚并立,臀部撅起,头相、身体向前方伸直,同时,身体向前方伸直时呼气,身体向上弯曲时吸气。周而复始,反复练习(练到最高境界时,只吸气、不呼气)。

动作:

① 两手距离与肩同宽,掌心朝下撑地,掌指朝前,两背伸直,两腿伸直并拢,勾脚以前脚掌着地,腰、胯部尽力向后弓起,腹部内收,比一般俯卧撑手脚之间的前后距离略近,臀部隆起,头部置于两手背内侧,下颚内收。眼看前下方。

② 上动不停,两背曲肘,两掌用力撑住地面,身体向下、向前以面部略近地面“擦地”而过,两足同时助力前蹬,塌腰,头部略抬起,眼看地面。

③ 上动不停,身体继续向下,向前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擦地”而过,头部昂起,挺胸,腰胯顺展、伸平,臀部内敛,腿部伸直,身体重心略前移,两背随式挺直,眼看前方,上动完成后,中间不停,仍恢复原动,周而复始、反复练习。

要点:

① 动作要连贯、协调、灵活、有力。

② 初学此功时,也可以做原地俯卧撑上下曲肘“推起功”的练习,并同时将脚位逐步增高,增加其难度。为了进一步增强“掌指功”的劲力,根据需要可配合各种手型的练习,如双拳面、掌背、虎爪、手指(四指、三指、单指)等针对性和交替性练习,以锻炼各种手型的力量和硬度。

③ 功法练习中,动作的伸展幅度要尽量做到“极限度”,同时肩、肘、腕关节要求灵活、有力,这样在练习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④ 呼吸方法是采取腹式逆呼吸。及身体向后缩身动作时吸气,身体向前、向下俯身前伸动作时呼气。

三、拈花功法:

功法一

每天用双手拇指托住桌沿下方,食指、中指按在桌沿上面,作来回运动状,用力恰到好处,练到双手拈住筋脉不敢觉到筋痛,即此功练成。

功法二

用毛竹一根(约20公分长、50公分粗),粗细均匀,用刀刮光,每天用双手,母指托住毛竹背面,食指、中指按住毛竹正面,作来回运动状,用力恰到好处,练到双手拈住筋脉不敢觉到筋痛,即此功练成。

四、三指插:

①、每日用双手十指插大米数次,满百日为止。

②、改用双手十指插黄豆数次,满百日为止。

③、改用双手十指插沙子数次,满百日为止。

五、瓦楞拳:(手指握拳似瓦楞状,故瓦楞拳)

①、双手每天用瓦楞拳在软物体上击拳数次,满百日为止。

②、双手每天用瓦楞拳 改在相对硬度的木板上击拳数次,满百日为止。

③、双手每天用瓦楞拳改在一定硬度的木板上击拳数次,直至双拳能击断方砖时,即此功练成。

六、姜子拳:(手指握拳似姜子状,故姜子拳)

①、双手每天用姜子拳在软物体上击打数次,满百日为止。

②、双手每天用姜子拳改在相对硬度的木板上击打数次,满百日为止。

③、双手每天用姜子拳改在一定硬度的木板上击打数次,直至双手姜子拳能击打自如时,即此功练成。

七、一指点:

身体面对某物体,站立成三七步,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拳,拇指靠在双手拳眼上,由腰带动手背用一指向一定硬度物体点击,双手轮流点击数次,直至双手一指能击穿一定厚度的木板时,为此功练成。练功时要用洗手药方辅助练功,以防手指僵硬。

八、二指点:

身体面对某物体,站立成三七步,双手无名指、小指握拳,拇指弯曲,由腰带动手背用二指向一定硬度物体点击,双手轮流点击数次,直至双手二指能击穿一定厚度的木板时,为此功练成。练功时要用洗手药方辅助练功,以防手指僵硬。

九、菜刀手:

①、(实劲):在屋内掉一只沙袋,每日双手在沙袋上,上下来回搓数次,百日为满。

②、(虚劲):每日双手用意、用气作上下、左右砍手数次,百日为满。练到双手能砍断方砖,即此功练成。

十、实、虚、透劲练法:

凡习武之人,待有一定功力时,须要将实、虚、透三劲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实战应用技击时,才能应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辅助练功药方

①铁砂掌洗手方:

川乌3克,草乌3克,百部3克,天南星3克,半夏3克,透骨草3克,龙骨3克,海牙3克,蛇床子3克,刘寄奴30克,黎芦30克,地骨皮30克,紫花30克,地丁30克,狼毒30克,硫磺30克,精盐120克,花椒3克。

功效:舒筋活血,散瘀止痛,辅助练功

制法:将以上药物倒入锅内加上醋5碗,水5碗,熬至7碗即可。

用法:每天练功之后,将药方加热(40度)后洗手即可。

②外用洗手方:

川乌10克,草乌10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归尾15克,苏木10克,细辛10克,半夏10克,香附15克,八百力6克,透骨草10克,天南星15克,闹阳花6克,马钱子6克,猛力将军10克,狼毒3克,散血飞10克,

制法:将上述药物装进玻璃瓶里加上1000克的高粱酒炮制一个月即可。

用法:只能外用洗手,不能内服,有毒性。切记、切忌!!!

③跌打万丸酒(内服):

大朗伞12克,小朗伞12 ,散血丹12克,铜钻12克,两面针12克,过山风10克,钻骨风,五味香8克,鸡骨茶10克,牛膝10克,五加皮10克,拐子豆8克,雷公子10克,元胡10克,桃仁8克,灵仙8克,红花20克,血竭20克,自然铜20克,闹阳花5克,

功效:舒筋活血,散瘀止痛,辅助练功。

制法:将上述药物装进瓶内加上1000克高粱酒炮制一星期后方可服用。

用量:练功后每次只能服9克,切记!!!

④沙包加放药物:

绿豆、红花、桃仁、桂皮、乳香、没药、五加皮、续断、花椒、只壳、全当归。

配制法:50公斤重的沙包,以上药物一般各加放20克或50 克,将药物碾成粉末加入沙包内即可。

——穴位、经络详解——

一、经络及穴位

(一)、经络系统表(略)

(二)、三十六要穴

三十六要学实际分布在手太阳阴肺经:

1、太渊穴(三关捷jie绝穴)。

手少阳三焦经:

2、耳门穴(雨饭匙穴)。

足太阴脾经:

3、三阴交穴足厥阴肝经4、期门穴5、章门穴。

足少阴肾经:

6、涌泉穴7、商曲穴。

足阳明胃经:

8、乳中穴(乳头穴—男左女右)9、乳根穴10、人迎穴穴11、足三里穴12、赝窗穴。足少阳胆经:13、肩井穴(净瓶穴)14、风池穴。

足太阳膀胱经:

15、心俞穴16、晴明穴17、肺俞穴18、厥阴腧穴19、肾俞穴20、志治穴21、气海腧穴。

任脉(在前):

22、膻中穴23、神阙穴24、气海穴25、关元穴26、鸠尾穴27、巨阙穴28、中极穴29、曲古穴。

督脉:(在后)30、百会穴(天门穴)31、神庭穴32、人中穴33、哑门穴(脑后穴)34、尾闾lv35、命门穴(小腰穴)36太阳穴(二仙传道穴—奇穴)

(三)、三十六要穴部位

一、手太阳阴肺经要穴:

1、太渊穴

部位:在碗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处。

经属:手太阴肺经。

二、手少阳三焦经要穴:

2、耳门穴(雨饭匙穴)。

部位: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颚骨突后缘,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手少阳三焦经。

三、足太阴脾经要穴:

3、三阴交穴(上弯穴)。

部位:位于小腿内则,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则缘后方

经属:足太阴脾经。

四、足厥阴肝经要穴:

4、期门穴。

部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经属:足厥阴肝经。

5、章门穴。

部位:位于液中线当第11浮肋游离端下缘,屈肘合液时正当肘尖尽处。

经属:足厥阴肝经。

五、足少阴肾经要穴:

6、涌泉穴。部位:位于足底心当曲足卷趾时出现澳陷,当即在足掌心前1/3处,当曲足趾时出现凹陷处。

经属:足少阴肾经。

7、商曲穴。部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当脐中上2寸。经属:足少阴肾经。

六、足阳明胃经要穴:

8、乳根穴(左血穴、右气血)

部位:在胸部,乳头直下,第5 肋间隙,乳房根部,距前正中线4寸,亦即乳头中央直下一间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左则内为心脏)

9、乳中穴(属死穴)

部位:位于乳头中央。

经属:足阳明胃经。

10、赝窗

部位:位于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

11、人迎穴(井栏穴)

部位:位于喉结旁,当胸锁骨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博动处,亦即喉结旁开0.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

12、足三里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才寸,距胫jing骨外侧1横指处。

经属:足阳明胃经。

七、足少阳胆经要穴:

13、肩井穴(胀疼很敏感)

部位: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肩部最高处。

经属:足少阳胆经。

14、风池穴

部位:位于颈部,当枕骨之下,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胸缩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

15、晴明穴

部位:位于面部,在眼内眦zi角稍上方凹陷处,即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16、肺俞穴

部位: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ji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17、厥阴腧穴

部位: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18、心俞穴

部位: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19、肾俞穴

部位: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20、志室穴

部位: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命门穴旁开3寸。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

21、气海腧穴

部位:位于腰部,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八、任脉要穴(在前):

22膻中穴

部位:位于胸部,体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

经属:任脉。

23、鸠尾穴

部位:位于上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上7寸,剑突下0.5寸。

经属:任脉

24、巨阙穴

部位:位于上腹部,体前正中线,当脐中上6寸处。

经属:任脉

25、神阙穴(丹田穴、六宫穴)

部位:位于脐窝正中,在腹中。

经属:任脉

26、气海穴

部位:位于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3寸处。

经属:任脉

27、关元穴

部位:位于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处。

经属:任脉

29、曲骨穴

部位:位于下腹部,体前正中线,脐下5寸处,当耻骨联合上方中点凹陷处。

经属:任脉

九、督脉要穴(在后):

30、百会穴(脑门穴—死穴)

部位:位于头顶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亦即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经属:督脉

31、神庭

部位: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经属:督脉

32、人中穴(又名水沟穴)

部位:位于面部,当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处,亦即从沟下沿往上量2/3处。

经属:督脉

33、哑门穴(脑后穴—死穴)

部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与第2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亦即后发际正中上0.5寸处。

经属:督脉

34、命门穴(小腰穴—死穴)

部位: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经属:督脉

35、尾闾lv穴(铜壶滴漏穴 — 死穴)

部位:位于尾骨端下,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经属:督脉

十、经外奇穴

36、太阳穴(二仙传道穴 — 死穴)

部位:位于颞nie部,在眉mei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经属:属十二经及任督脉之外的奇穴。

(四)、新老穴位对照

一、天门穴(百会穴)

二、二仙传道穴(太阳穴)

三、对口穴(天突穴—喉结)

四、正心穴(心窝处)

五、左边穴(左乳根穴—左血穴)

右边穴(右乳根穴—右气穴)

六、乳中穴(乳头正中)

七、左期门

八、右期门

九、膀胱穴。

十、铜壶滴漏穴(阴根部)

十、雨饭匙穴(耳穴)

十一、蛤蟆落井(锁骨窝穴)

十二、脑后穴(哑门穴)

十三、八卦穴(卦膀穴)

十四、右肋穴

十五、净瓶穴(肩井穴)

十六、净瓶下穴

十七、小腰穴(命门穴)

十八、左曲车穴(左曲池)

十九、右曲车穴(右曲池)

二十、背心穴。

二十一、背脊穴。

二十二、丹田穴(六宫穴、神阙穴)

二十三、腋下双燕洞穴(左右液窝凹陷处)

二十四、左井栏穴(人迎穴)

二十五、右井栏穴(人迎穴)

二十六、上弯穴(委中穴)

二十七、下弯穴(三阴交穴)

二十八、脚眼穴

二十九、鸡眼穴(大敦穴)

三十、

三十一、脚底穴(涌泉穴)

三十二、

三十三、关门(内关穴)。

三十四、虎口(合谷穴)。

三十五、命关(内劳宫—三关捷绝,首为疯关、次为气关、末为命关 )

三十六、

(五)、三十六穴位考问

江考卿在《江氏伤科穴》中提出:“凡人周身,一百零八穴,小穴七十二处,大穴三十六,打中小穴,重也无妨,打中大穴虽轻也死”。三十六穴位除个别穴位之外,主要是在人体的颅脑及重要脏器所在处,如受重伤则可危及生命,故称之为三十六要穴,应予重视。三十六大穴分属头面部四个穴名七个穴位,胸腹部十四个穴名,二十个穴位;背部六个穴名九个穴位。除两涌泉穴在足底心外,其余均在头、面、驱干部,兹参照针灸学俞穴结合现代解剖pou学知识分述如下:

①、 头面部重要穴位

一、眉mei心穴:

在两眉中间,针灸穴称为印堂穴,属经外奇穴。位于额骨与鼻骨交界处,其深面为筛骨,它是一含气骨,故质地脆弱,重损者易造成骨折,发生眼眶,鼻腔出血。

二、太阳穴(二仙传道):

(左、右)位于头额二侧颈部。针灸学与其同名。属经外奇穴。其深面为脑膜中动脉行走处,并且又是额骨,骨,顶骨,蝶骨四骨交界处,故受重打击,很容易发生骨折,造成脑膜中动脉破裂,而大量出血。

三、头额前属心经:

位于额骨前方正中。相当于针灸学中上星穴下方。此处为额骨水平位的眶部,此部较薄,外伤后也易发生骨折,影响脑组织。

四、脑后属枕骨穴、厥阴穴,藏血穴:

分别位枕骨粗隆上方,其右侧为藏血穴,左侧为厥jue阴穴。相当于针灸学中强间穴及其二侧。此内面是脑膜静脉窦dou沟所在。若外伤骨折后,可发生大量出血,压迫脑组织。此外,在头部的顶部尚有百会穴(五大要穴,属死穴),其左右各一寸处有四神聪,两耳下半分处为听会穴,当这些部位发生骨折时均可影响脑组织,发生严重后果。故亦应重视。

②、 胸腹部重要穴位:

一、华盖穴(正心穴):

心口上,属心经,针灸学的华盖穴是为于胸骨正中线伤,属任脉,平第一肋间。膻shan中穴的总称。其深部为主动脉,肺动脉和心底部。故此部受到重伤者,可影响重要血管和心脏功能及血液运行。轻者胸闷不适。重者可一厥不振而死亡。

二、黑虎偷心穴(鸠尾穴):

位于心口中,属心经。他相当于针灸学中的鸠jiu尾穴处。其深部为横膈ge,食管,心尖部和肝左叶上部。因此重打者可造成肝脏破裂。肝藏血,其质柔软,一旦破裂,可引起大量出穴,发生上腹疼痛,面色苍白,脉细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三、巨阙que穴:

心下一寸五分,与针灸学上同名。此深部为下腔静脉,肝左叶下方,胃体等重要脏器。此部受重打者,可发生心窝部疼痛,吐血不食,冷汗不干,夜间烦躁等重症。其预后常较严重。

四、膺ying窗穴(左、右):

左乳上一寸六分,属肝经。右乳上一寸六分,属肺经。《江氏伤科方书》列有左乳上一寸三分的上气血,右乳上一寸三分的上血海穴,针灸学中与之同名,其位于锁骨中线第3—4肋间。深部为二肺门处,内有支气管、血管、淋巴、神经等组织。肺朝百脉,主气,司呼吸。打重者,肺部受损,可出现胸闷,气虚、咳血等症状。

五、乳根穴(左血穴、右气穴):

位于左乳下一寸六分,旁开一寸,属肺经。《江氏伤科方书》列出左乳下一寸四分为下气穴,右乳下一寸四分为血海穴。针灸学上,左乳头直下第5—6肋间骨间有与之同名的穴位。其深部为二肺中下部,左下方为脾脏,右下方为肝脏。脾统血,肝藏血,此部受重伤者可有胸闷?气急,呼吸不利,上腹疼痛,当发生肝、脾破裂时,可致大量出血休克而死亡。

六、幽门穴(左、右):

位于心下巨厥穴两旁各旁开五分,左属肝,右属肺,与针灸学中同名,其深部为二肺下部。左右侧为净脉,肝右叶上部。左侧为肺左叶部,重伤者可致肺、肝受损伤。

七、期门穴(左、右):

左乳下一寸六分,旁开一寸,属肝经,右乳下一寸六分,旁开一寸为肺经。针灸学上与之同名。深部右侧穴位下为肝脏,左侧穴位下为脾脏,肝脏质地柔软,脾脏脆弱。重伤者,易发生肝、脾破裂,出血不止而死亡。

八、水分穴:

位于脐上方,属小肠、胃二经。针灸学中脐上一寸,有同名穴。《跌损妙方》列有肚脐和听宫穴。其深部为腹主动脉,总动脉,十二指肠等脏器。受伤者可发生腹痛,吐泻,汗下如雨,两肢麻木,两气不接等。

九、气海穴:

位于脐下一寸五分。针灸学中有与其同名穴。《救伤秘者续刻》列有丹田穴。其深部为乙状结肠,直肠。故伤者可有腹痛,拒按,便血等。

十、商曲穴:

位于左、右肋近脐处,左为穴门,右为气门。针灸学中有其同名穴。其深部为腹主动脉,十二指肠。该部受伤,如发生主动脉破裂,可因大出穴而休克,甚至死亡。

十一、章门穴:

(左、右)位于肋骨处软肉边。针灸学中有与其同名穴。其深部为二肾下极,左右为结肠,左为肋下神经,重伤者可引起二下腹部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肾挫伤。

十二、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针灸学中有同名穴。其深部为膀胱,故受伤者,轻者仅有少腹痛,重者可因膀胱破裂,发生料液外渗,小便不利,腹腔感染等。

十三、中极穴:

位于脐下四寸,针灸学中有同名穴。其深部为膀胱。重伤者也可造成膀胱破裂。

十四、腹结穴(左、右):

位于二肋梢shao骨下一分。左为血囊,右为气囊,针灸学中有与其同名。其深部为回肠,结肠。轻伤者仅有腹部疼痛,重者可因肠穿孔,使其内容物外流,污染腹腔,引起严重并发症。

③、 背部重要穴

一、命门穴:(小腰穴)

位于第二三腰椎zhui间。与针灸学同名。其深部有脊髓,腹主动脉等,二侧有左右肾脏。伤重者可致脊髓损伤,发生截瘫等重症。

二、肾俞穴(左右):

位于命门穴旁开一寸五分。与针灸学中同名。其深部为二肾下极,输尿管等。故重伤者可造成肾挫伤,输尿管断裂,发生血尿,小便不利,尿液外外渗等。

三、志室穴(左、、右):

位于命门旁三寸处。与针灸学中同名。其深部为肾下极。重伤伤者亦可发生肾挫伤。

四、气海穴(左、右):

位于肾俞穴下两旁,与针灸学中同名。深部为肾下极。

五、鹳guan口穴:

位于尾骨下两腿骨尽处中间,相当于针灸学中会阴穴与腰俞穴之间。其深部为直肠和尿道。重损者,可引起尿道损伤。

六、前后阴中间海底穴:

位于粪门前,阴囊后。相当于针灸学中会阴穴。该处皮下组织较薄,深部为尿道,故受重伤者可使尿道破裂,尿液溢入会阴浅袋处,导致局部感染。

(五)、打伤某穴问明某药为君

天门:玄胡、赤药、西芎(xiong)。

太阳:羌活、北风(防风)、槟榔。

太阴:川芎、白芷、赤药 。

左耳:木通、排草。

右耳:石菖、牙皂。

左肩:南田(南天)、槟榔。

右肩:桂枝、麻黄。

左曲车穴:吉梗、桂枝。

右曲车穴:射干、元寸(麝香)。

左内关穴:石菖。

右内关穴:麝香、全皮。

左委中穴:虎骨、元寸,自然铜。

右委中穴:牛夕(牛膝)、川瓜。

左膝寸(七寸穴):续断、川瓜。

右膝寸(七寸穴):五加皮、川米、秦交(秦艽jiao)。

左下弯穴:防己、独活。

右下弯穴:乳香、寄生(桑叶)、末药(没药)。

小肚膀胱穴:小回、全仁、朱苓(猪苓)、宅下(宅半夏)、化石、丑牛(牛黄)。

二、寻经认穴取穴法

(一)、十二经循行方向

一、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从上胸外侧行于上肢内侧外援,到达大指末端。

二、手厥阴心包经

从乳房行于上肢内侧正中到达中指末端。

三、手少阴心经

从腋下行于上肢内侧后缘到达小指末端。

四、手阳明大肠经

行于上肢外侧前缘及头部。

五、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末端,行于上肢外侧当中。经颈部、耳后到达耳前。

六、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末端,行于上肢外侧后缘,经肩胛、颈,到达耳侧。

七、足太阴脾经

起于大趾末端,行径下肢小腿内侧当中,大腿内侧前缘。到达腹部外侧。

八、足厥阴肝经

起于大趾,上行于下肢小腿内侧前缘,大腿内侧当中,经阴部到达胁肋下。

九、、足少阴肾经

起于小指下,从足心上行于下肢内侧后缘,到腹部、胸部内侧。

十、足阳明胃经

起于目下,经面部行于颈前、胸腹部前,至下肢外侧前缘到达次趾末端。

十一、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zi(上下眼脸的结合处,靠近鼻子的叫内眦,靠近两鬓的叫外眦),经颞nie(头颅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分)侧行于胁肋腰侧,至下肢外侧正中,到达足无名趾末端。

十二、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 ,经头过项行于腰部,后分二行于至下肢外侧后缘到达足小趾。

十三、任脉(在前)

起于两阴之间,行于腹部和胸部正中,经颈部到达下唇齿。

十四、督脉(在后)

起于尾骨下,行于腰背后正中,经颈后到达头顶,下入上唇中。

(二)、十二经流注顺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膀

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经→足少阳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三)、几种取穴方法

要想获得点打或治疗的好效果,取穴准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了解十四经循引路线及走向后,还必须懂得并且一定要记熟下述取穴方法。

①、自然标志取穴:自然标志指人体本身所具有的固定和活动两种。固定标志指五官、毛发、乳头、脐、骨节特征(为凹凸)及手指、横纹等。为两眉之间取印堂穴、脐中取神阙穴等。活动标志指人体各器官通过相应活动才出现的可取标志,如张口取耳门、听宫、,屈肘取曲池等。

②、手指同身寸取穴:手指同身寸法是依据被取穴者自己的手指为标准,进行穴位定位,一般一拇指关节的宽度为1寸,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3寸,除食指外,其余三指横量为2寸,食指、中指为1.5寸。

③、简便取穴:这种办法是一种利用习惯动作、自然动作定位的简便易行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虎口自然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两大拇指横纹交叉,指尖指到处为合谷等。

三、穴位与时辰

(一)、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对应换算

子时:23时—1点时(走胆经)

丑时:1时—3时(走肝经)

寅时:3时— 5时(走肺经)

卯时:5时—7时(走大肠经)

辰时:7时—9时(走胃经)

巳时:9时—11时(走脾经)

午时:11时—13时(走心经)下午1时

未时:13时—15 时(走小肠经)类推

申时:15时—17时(走膀胱经)

酉时:17时—19时(走肾经)

戍时:19时—21时(走心包经)

亥时:21时—23时(走三焦经)

(二)、十二时辰应点之穴

子时:(23—1点)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胆经。

应点穴位:凤池、肩井、还跳、风市、悬钟(肩井为要穴)。

丑时:(1—3点)气血流注于足厥阴肝经。

应点穴位:中封、五里、章门、期门(章门、期门为要穴)。

寅时:(3—5点)气血流注于足手太阴肺经。

应点穴位: 云门、尺泽、列缺、太渊(太渊为要穴)。

卯时:(5—7点)气血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

应点穴位: 合谷、手三里、曲池(曲车穴)、巨骨(此经无要穴)。

辰时:7—9点),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

应点穴位:人迎、乳根、乳中、伏兔、阴市、足三里(乳根、乳中、人迎、足三里为要穴)。

巳时:(9—11点)气血流注于足太阳脾经。

应点穴位: 公孙、三阴经、血海、腹结(三阴交为要穴)。

午时:(11—13点)气血流注于少阴心经。

应点穴位: 少海、神门、灵道、极泉(此经无要穴)

未时:(13—15点)气血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

应点穴位: 少泽、阳谷、肩贞(此经无要穴)

申时:(15—17点)气血流注于太阳膀胱经。

应点穴位:玉枕、天柱、委中、心俞、晴明、肺俞、厥阴俞、肾俞、志室、气海俞(其中心俞、晴明、肺俞、厥阴俞、肾俞、志室、气海俞为要穴)

酉时:(17—19点气血流注于足少阳肾经。

应点穴位:涌泉、筑宾、神封、商曲、(涌泉、商曲为要穴)。

戍时:(19—21点)气血流注于厥阴心包经经。

应点穴位:曲泽、内关、中冲(此经无要穴)。

亥时:(21—23点)气血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

应点穴位:外关、四渎、耳门(耳门为要穴)。

此外还有不按时辰点穴的有任、督两脉的穴位和少数奇穴,这些穴位是:百会、气海、哑门、太阳、(奇穴)、命门、尾闾lv、人中、关元、巨阙、巨骨、鸠尾、膻中、中级、神阙、神庭、(任、督两脉所经的穴位一般都是要穴)

——点穴操作神技——

一、要穴点击技法举例(注解篇):

一、天门穴:(百会穴)

属死穴,辰时(7-9时)用锥子手点击。

二、二仙传道穴:(太阳、太阴二穴):

属死穴,辰时(7-9时),点伤此穴,则窜两目,,昏迷不醒。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勾打,用此手法万无一失。

三、对口穴:(天突—喉结)

属死穴,辰时(7-9时),点伤打伤此穴,则舌尖伸出,饮食不近,言语不得,抬头不起;用菜刀手直砍,左右手皆可用方为真,砍重者当场昏倒下去。

四、正心穴:(巨阙穴)

属死穴,午时(11-13时),中线下窝处。用二指点,点重者当场倒下去。

五、膻中穴(针灸鸠尾穴):

属死穴,四时(要穴不按时辰),用二指点,点伤打伤此穴,逆气乱窜,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慌慌然神志不清,重者昏迷不省人事或胡言乱语。

六、左边穴:(乳中穴):

属死穴,位于左乳根窝处(男左、女右)。午时(11-13时),左血穴、右气穴,点伤打伤此穴,则易上下不接,吐血而死。用三指直插进去。

七、左期门血穴、右期门气穴(咽气、呼吸困难):

属封门穴,左右乳旁一寸六分处,午时(11-13时),用菜刀手,左阳手、右阴手。

八、左肋穴:

属重穴,肚脐旁开四寸,末时(13-15时),向上打向上推,向下打往下啦。

八、膀胱穴:

属死穴,右边肚骨下,气海边1.5寸处,左膀胱、右气门。末时(13-15时),点伤打伤此穴,则肚膨不消,小便不通。用掌往上推即可。

九、铜壶滴漏穴:(阴根)

属死穴,阴根上,申时(15-17时),用脚尖点击此处,点重出大便者无救也。

十、雨饭匙穴(耳穴):

耳根窝处,辰时(7-9时),点伤打伤此穴,则易昏死在地,人事不知。用食指靠在三指上即可打进去。

十一、蛤蟆落井:

锁骨窝处内,巳时9-11时),用插手插进去勾打(一般比较难打进去)。如打重者咳嗽,慢慢会死。

十二、脑后穴:(哑门穴)

脑骨窝处,辰(7-9时)、卯(5-7时)二时,用二指点即可。

十三、八卦穴(卦膀穴):

属死穴,左右肩骨、脊骨旁边。巳时(9-11时),此乃大穴,点伤打伤此穴,则遍身麻痹,或寒或热,四肢无力,肠内积血成块。用拍手勾点法,如点重者有焖咳现象,2-3年,3-4年,7-8年,慢慢会死。

十四、人中穴:

鼻孔洞下中,辰时(7-9时),用锥子手点打即可。

十五、净瓶穴:(肩井穴)

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肩部最高处。巳时(9-11时),点伤打伤此穴,则作寒作热,咳嗽吐血,渐热不止。用菜刀手直砍下去即可。

十六、净瓶下穴:

属麻穴,肩肩头下交界凹陷处,巳时(9-11时),用瓦楞拳点打,打重者,整个手背会无力。

十七、小腰穴(命门穴):

属死穴,命门处,末时(13-15时),用锥子手点打,点重发笑者不治。

十八、左曲车穴:

属麻穴,左手腕窝处,戍时( 21-23时),用拈花手法点击。

十九、右曲车穴:

属麻穴,右手腕窝处,戍时( 21-23时),用拈花手法点击。

二十、背心穴:

脊背面,二乳垂直线对称处,巳时(9-11时),用三指法点击。

二十一、背脊穴:

巳时(9-11时),用三指法点击。

二十二、丹田穴:

脐下1.5寸处,午未二时(11-13时,13-15时),点伤打伤此穴,则汗如雨下,身上麻痹,肠中痛疼,伤于五脏,上吐下泄,两气不接。用锥子手、三指点、瓦楞拳来回蒯kuai击。

二十三、腋下双燕洞穴:

属死穴,腋窝窝处,巳时(9-11时),此乃大穴,点伤打伤此穴,在左边,则四肢无力,黄瘦吐血,在右边,则半身不遂,血走于气孔。用三指点击。

二十四、左井栏穴:

左后头窝处,辰时(7-9时),用二指点击。

二十五、右井栏穴:

右后头窝处,辰时(7-9时),用二指点击。

二十六、上弯穴:(委中穴)

属麻穴,大腿弯弯窝处(委中穴),用三指点击即可。

二十七、下弯穴:(三阴交穴)

脚面骨骨窝处,用足尖点击,点重者脚将失去抗衡力。

二十八、脚眼穴:

脚踝骨窝处,此处被点击后脚底部将失去抗衡力。用拈指手点击。

二十九、鸡眼穴:(大敦穴)

大脚指窝处,用脚跟跺上去即可。

三十、脑后筋穴:

属重穴,用菜刀手直砍上去,砍重者鼻子会出血,慎重!!!

三十一、脚底穴(涌泉穴):

属死穴,时辰用二指点击涌泉穴即可。藏于脚底跟部相对来说比较隐蔽,一般较难点重,慎重!!!!

三十二、三关捷绝穴:

三关命绝。三关全部被点中者就必死无疑,二穴受伤会慢慢死去。属死穴,关门(脉门)、虎口,首为疯关,次为气关,末为命关。左辰时(7-9),右巳时(9-11),末用小指指甲勾进去即可。

二、问答篇(答出者方为真):

①、人毛多似牛毛?

②、人一天一夜吐气有多少?

③、人的大肠有多粗?

———解穴神技——

一、一心奉请:

千千师祖、万万师公,传授师公:陈发清。传授师公:陈发明。传授师公:周发应。传授师公:杨发陵。传授师傅:刘发明。

戊戌年十一月三十日亥时传授师傅陈发高。

中华民国乙卯年九月初九日亥时虔诚:师父。发卦心传口度弟子同发成、邱发道心传口度弟子:廖发先、廖发高心传口度弟子:廖廷沅。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三年秋亥时虔诚:师父。廖廷沅心传口度弟子李邦尧。遵循心传口度师傅教诲:“分文不值,千金难买”。

起眼望西天师傅在身边:

救苦就难,罗汉仙师在眼前,起眼望西天,挪肿注痛,罗汉仙师在眼前,起眼望西天,断血封闭,罗汉仙师在眼前,千里城隍万里诸煞,师傅闭气一口断血去病即止。



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注:先画圆圈,在中间写上一个“封”字)。

中华民国四年岁在乙卯九月初九日何家冲。

二、推拿技法及辩证

推拿急用最为良,随用丹方效更强;

妙手活人我勤练,广济十方四海扬。

先解释什么叫推,什么叫拿,用于什么症状。推的意思是推动血气,拿的意思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推拿主要用于被点打闭气或猛然跌倒闭气的危症(跌打之症,都是气闭,先吹药后推拿,自能回生)。什么症状为难治?突然跌倒于地,口中吐出豆腐类者,是脑髓从口中出来,有旦夕之祸,为不治。如果口中未出脑髓,但跌倒后不能言语,牙关闭紧的,是血气紧塞心窍。遇到这种情况,先须吹通关散入鼻内(方见后附),男左女右,然后用手推拿胸膛,血气开始流动,后用接骨散(方见后附)灌入伤者口中,令其下咽;继续推拿上身要穴,逐渐可以开声讲话。

如果碰到受伤后胡言乱语者,是因胸内血气乱散,心气受惊,可用安神定魄汤灌入,用推拿手法助其血脉流通,药力生效即愈。

如果打伤左侧或左侧坠地晕倒不省人事,是血受阻,气不和,四肢逆冷。若其心胸微热,先用通关散,再将银针在中指尖进一针、在大脚趾进一针,四肢在针刺之时有微动,再用推拿,醒转来后服回生保命丹可愈。

如果打伤右侧或右侧坠地晕倒不省人事,也是气血受阻、气不和,眼目直视,气有出无进,口不能言,先进通关散,一手扶住六宫穴(即脐中),一手进行推拿,即时醒转,用接气散(方附后)喂人。

若被点击后跌断手足,先治其人,后治其骨。五脏六腑受伤,过三日未绝生气可治。无泪出,治不及。或在脚上天溪穴(附图)按脉验之,有脉可救,无脉不治。

推拿秘诀:

①、推开天庭,将手在两眉中心往太阳连推4次。

②、推开天府,将布一块塞住肛门,不让放屁走气。

③、推开胸膛,将手在胸膛前轻轻推动数次,血气活动。

④、推拿六宫穴(脐中穴),将手抵住脐下1寸3分,勿让生尿。

⑤、推拿两顶筋,将手在顶筋两边拿捏18次。

⑥、推拿两腰,将手在腰两边拿捏18次。

⑦、推拿两手膀,将手在肘下、腋下捏筋弹扯7次。

⑧、推拿铜壶滴漏,将手在小便下总筋下捏扯che7次。

⑨、推拿两背心窝,将手在背心窝推一掌,即回阳。

⑩、退拿滴水番,将手在尾际节骨上推动几次即活血。

⑾、推拿两脚腿,将手从腿筋捏至脚筋,气血皆活。

⑿、推拿灌子穴(丹田),将手在总筋下往上走神阙穴推顶。

⒀、推命门穴,将手在背腰上推至丹田相对处,气血融和。

⒁、推拿两乳穴,将手从乳旁推至背心,两边在背心相接。

⒂、推拿两手脚,并将银针在中指和大指甲下1.0分处针刺1分。

【附处方】

①、通关散:

天南星、皂角、细辛、薄荷、生半夏各30克,研为末,取少量吹鼻有嚏ti可治。

②、接气散

盔沉3克、木香9克、人参15克、桔jie梗9克、槟榔9克、积壳6克,粗碗磨出,用开水冲服,

姜汁、童便为引。

③、安神定魄汤

茯苓15克、远志12克、琥珀10克、辰砂9克、生地12克、川芎xiong10克、桔jie梗9克、当

归12克、积壳9克,木香9克、白术12克、密芪qi15克、灸甘草9克,水煎几剂,煨姜为引。

三、点伤症状分类及救治

被点打受伤者有时不知到自己被对方点的是什么穴位,因为格斗中变化太多,有时被人用隐晦的手法点伤,比如说,对方借jie与讲话寒暄之机,趁你不在意时在你身体的某一部位上捏哪一下。有时被点后昏迷不醒,不及时施治可能延误性命等,解穴施救者都想须在不道被点为何穴的情况下,根据症状施治。下面将被点穴位后的主要症状和相应的解救穴位及药物疗法介绍如下:

症状一:四肢无力,头昏不语,眼涩不开。

①、取穴:合谷、人中、哑门、晴明、太阳、少商、曲池。

②、解法:运气于手心劳宫穴,力达指尖,按压次序是先按人中→ 哑门,再按太阳→ 晴明,最后按曲池→ 合谷→ 少商。

③、穴位图(图)

曲池:屈肘成直角,本穴在肘弯横纹尽头的地方。

合谷: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尖到达的地方。

少商:手大拇指内侧,距指甲下边缘1分处。

④、药物:先服十三味总方(视后附)内加羌活、川芎、防风各3克,再服飞龙夺命丹(视后附)3—4服。

症状二:胸腹胀闷,气滞肋痛,头痛眼花。

①、取穴:内关、中脘wan、合谷、期门、足三里。

②、解法:运气达劳宫穴,力达指肚。先按压内关合谷,再运气至劳宫,手掌对中脘输放真气,最后下压足三里,并用虎口处从足三里起往足跟按摩。

③、穴位图:

内关:掌后第一横纹正中直上2寸,当两筋中间的地方。

中脘:肚脐正

④、中直上4寸的地方,恰当心窝口上边正中到肚脐正中的1/2处。

药物:先服六君子汤加减,六君子汤如加桔壳8克、柴胡9克、3服,再服分气散3服,酒引,水煎服。

症状三:头痛如裂,自觉肿胀。

①、取穴:百会、风池、上星、太阳、合谷。

②、解法:运气于手掌,先按压太阳穴→ 率角,然后从上星按推至百会→凤池,再由凤池往大椎督脉方向摩捏,最后指尖按压合谷。

③、穴位图

上星:从两眉头中间向上到额上的头发边,再向上1寸。

率角: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川芎、羌活各3克煎服2服,每服冲七厘散1克,再用飞龙夺duo命丹2服。

症状四:气闭耳鸣,肋背胀痛

①、取穴:听宫、医风、听会、合谷、中渚zhu、大椎、凤池、肾俞、肩井。

②、解法:运气于指尖,先按压听宫→听会→医风,再按压凤池→大椎→肩井,然后按压肾俞并

向臀部推摩,最后压合谷→中渚。

③、穴位图

听会:耳微前陷中,张口取穴,属胆经。

听宫:张开嘴时,在小耳朵(耳屏)正中前的凹窝处。

医风:耳后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属三焦经。

中渚:手小指次指本后陷中,属三焦经。

大椎:正坐低头,在第7颈椎下的凹窝处。

④、药物:先服按审定魄po汤,再服消风散,若加牙关紧闭之症,先将通关散吹入鼻内,水药加

南星3克,姜虫3克,蝉蜕tui3克,柏子仁5克煎服。

症状五:口吐白沫,神智不清。

①、取穴:百会、神阙、人中、涌泉、合谷。

②、解法:运气于指尖,先重压人中,二压合谷,三压涌泉,四压百会并往凤池推摩,五压神

阙。要以指代针,输送真气于伤者穴中,效果更快。

③、穴位图(图200)

④、药物:用十三味总方加肉桂3克,丁香2克同煎,再用七厘散1.5克冲服,然后用飞龙夺

命丹3服,续服地鳖紫金丹三五服(视后附)

症状六:鼻衄(nv)不止,口吐血沫。

①、取穴:合谷、上星、百会、白劳、风府、迎香。

②、解法:运气于指,以指发气代银针,按压合谷,在强压迎香,揉上星→百会→风府→百劳

→以血止为度。

③、穴位图(图201)

百劳:大椎(督脉)直上2寸,在左右各量1寸之处共两穴,此为经外奇穴。

风府: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与鼻唇沟的中间。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郁金5克,刘寄奴5克,同煎,冲七厘散1.25克,再服风龙夺命

丹1服。

症状七:瘫软如棉,半身不遂。

① 、取穴:百会、大椎、风府、阳陵泉、分市、曲池、还跳、命门。

②、解法:运气于掌心,掌心发热按压百会约3分钟,然后运气于指尖,按压大椎→风府、阳

陵泉→阴陵泉、命门→还跳,在揉风市、曲池。

③、穴位图(图202),加背面图从头起到腰、手臂bi。

风市:在大腿外侧当中,与委中(膝弯中点)上7寸平齐处,或当直立时,两手自然下垂,中指

尖到达处。

还跳:趴着取穴,下腿伸直,当大转子前缘线与缘线交叉点处,向脊椎方向一横直的地方

阳陵泉:正坐屈膝垂足,从膝关节外边向下能摸到一小圆的骨突起,叫腓fei骨小头,在腓骨小

头的前面稍下一点的凹窝处。

阴陵泉:在膝部内侧,有一高圆的骨突起,叫胫骨内侧髁ke,(多长在骨头的两端)本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前面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

④、药物:先服疏风理气活血汤3服,再服八珍汤加人参6克,三七3克水煎5服。

症状八:内损吐血,气血错乱。

①、取穴:哑门、大墩、太渊、肺俞、内劳宫、肝俞、涌泉、百会、肩井。

②、解法:运气于掌,从百会推引气往涌泉下降,然后运气于指,按哑门、大墩、肺俞→肝俞、

百会→肩井太渊→内劳宫,揉按压涌泉。

③、穴位图(203)

大墩:足大趾端,离趾甲根如韭叶宽,属肝经。

④、药物:先服十三味总方加百部5克,郁金5克,刘寄奴5克,乳香3克,水煎3服,冲七厘

散1.25克服,再用紫金丹3服。

症状九:偏头风痛,眩晕呕ou吐。

①、取穴:凤池、合谷、丝竹空、风门、足三里、膻中。

②、解法:运气于指尖,重按久压凤池→风门,按摩丝竹空,揉压膻中、足三里,按压合谷。

③、穴位图(图204)

丝竹空:眉后陷中,在眉梢略入眉毛中。

风门:在第2颈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1寸5分之处。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高良姜5克,桔壳9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胃中淤

血走动,泄泻三五次,即愈。若泄泻不止,用冷粥止之。再用飞龙夺命丹2服。

症状十:小腹胀痛,小便不通。

①、取穴:足三里、阴陵泉、气海、三阴交。

②、解法:运气于手掌,待手心劳宫穴发热后移小腹发气,腹内鸣响后,运气于指尖,再压足三

里→阴陵泉,先按气海,最后久按压三阴交。

③、穴位图(图205)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三棱3克,莪术(eshu)3克,生大黄3克同煎,冲七厘散0.75克

服。再用地鳖紫金丹2服。

症状十一:气逆滞胸,哮喘咳急。

①、取穴:天突、膻中、肺俞、中脘、足三里。

②、解法:运气于手尖,先按压天突、俞府、膻中,再运气促掌心劳宫穴发热,按肺俞、中脘,

并往下推摩,然后再用之尖按压足三里。

③、穴位图:(图206)

天突:在胸骨上端凹窝正中的地方,与锁骨胸骨端上缘平齐。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香3克,桔壳5克,百部5克,桑白皮6克同煎,冲七厘散0.75

克,再服地鳖紫金丹3服。

症状十二:中气被伤,大便泄泻不止。

①、取穴:中脘、天枢、中极、足三里。

②、解法:运气于掌心劳宫穴,掌心发热后朝中脘、中极、天枢发气,待腹中鸣响后,再按压中

脘,然后按压足三里。

天枢:肚脐正中左右外开2寸为双穴。

③、穴位图(图207)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人参6克,菟丝子6克,车前子3克,砂仁9克同煎,冲七厘散0.75

克服,再用飞龙夺命丹3服。

症状十三:饮水不进,食入则吐。

①、取穴:劳宫、中脘、足三里、支沟、上脘。

②、解法:运气于指尖,先按压劳宫穴,再按压足三里,然后按揉上脘→中脘,再中脘,再支沟。

③、穴位图(图208)

支沟:由腕关节背面中央直上3寸,在两根骨头缝的当中。

上脘:本穴在肚脐正中直上5寸处。

④、药物: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法夏6克,沉香1克,木香3克煎水,冲七厘散0.75克同服,服至不止吐可进水再服地鳖紫金丹3服。

【附药方】

①、十三味总方

三棱7克,赤药10克,骨碎补10克,当归15克,莪术10克,元胡索suo10克,木香10克,青皮10克,桃仁10克,苏木10克,乌药10克,

伤上中两部,用全归;伤下部,用归尾、蓬术、元胡索、木香、乌药、青皮、桃仁、苏木各5克。

若伤重者,大便不通,加大黄12克。恐有淤血入内涩滞,通瘀为主。用陈酒半斤煎。又加缩砂仁9克同煎服。

方中当归、赤药善于活血,当归为伤科血症常用药要药,又系血中之气药,能活一切血症,性辛温能行气调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我国药物学家李时珍说:“沿yan上用头,治中用身,治下用尾,通治全用。”赤药泻肝火,散恶血,主治腹痛,肋痛。三棱、莪术属破血行气药物,通肝经,善散一切血瘀之结。桃仁能通大肠血秘,主治热入血室,损伤积血,苏木可加强行血祛瘀。骨骨碎补功能益肾续骨,行血而被称为活血利气第一药。延胡索善治气凝血结,上下内外诸痛,有较好的止血作用。木香系三焦气分之药,升降诸气,主治一切气痛。乌药能疏胸腹邪逆之气。青皮可疏肝破气,散积消肿。砂仁能和胃醒脾,行气止痛。大黄则可荡涤肠胃,下淤血。

纵观全方,可见本方由当归、赤芍、三棱、莪术、桃仁、苏木、骨骨碎补、七位活血消瘀药和木香、乌药、青皮、砂仁、元胡索五位理气药所组成。故功能理气活血,消瘀止痛,实为跌打损伤的一张及有价值之方。

②、六君子汤

人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灸甘草3克,木香6克,砂仁6克。水煎服,生姜片为引。

③、安神定魄汤

茯苓15克、远志12克、琥珀10克、辰砂9克、生地12克、川芎xiong10克、桔jie梗9克、当归12克、积壳9克,木香9克、白术12克、密芪qi15克、灸甘草9克,水煎几剂,煨姜为引。

④、飞龙夺命丹

硼砂、地鳖虫、自然铜醋灸7次、血竭各40克,木香30克,当归、桃仁、蓬术、五加皮酒炒猴骨制,各25克,元胡索醋炒,苏木,各20克,五灵脂醋炒、赤酒炒、韭子炒、蒲黄生熟各半、破故纸(骨碎补)盐炒、广皮炒、川贝、桔壳、朱砂、葛根沙炒、桑寄生(桑叶)炒各15克,肉桂去皮不见火、乌药、羌活、麝香、杜仲盐炒、秦艽(jiao )炒、前胡炒、土狗不见火,青皮醋炒,各10克。

⑤、风气散

木桶5克,陈皮10克,半夏7克,赤芍5克,茯苓5克,青皮5克,大腹皮5克,甘草5克,红花5克,紫苏5克,羌活5克,乳香5克,末药5克。

⑥、地鳖紫金丹

地鳖虫、硼砂、血竭、自然铜、,各24克,乌药、土狗、玄胡索醋炒、当归酒炒,桃仁、威灵仙酒炒,川牛膝各15克,麝香、香附制、木香各12克,川续断盐炒、五加皮炒、猴骨制、苏木、贝母、广皮炒、泽兰、五灵脂醋炒各9克,菟丝子不见火6克。以上各制,共为细末,重伤者服9克,轻者服4.5克,酒送下。

⑦、八珍汤加陈皮

党参9克,白术6克,茯苓9克,扁豆9克,薏苡仁9克,淮山药9克,芡实9克,莲子9克,陈皮5克。水煎,生姜三片引。

⑧、疏风理气活血汤

当归10克,山甲10克,木瓜10克,牛膝10克,乳香9克,没药8克,独活6克,羌活6克,桔壳6克,小茴香5克,甘草5克,乌药3克,川芎5克,白芷5克,人参6克,大茴5克,血竭5克,肉桂3克,麝香0.5克。水煎加生姜5片,白酒冲服。

⑨、七厘散

地鳖虫去头足、血竭、硼砂各24克,蓬术醋炒、五加皮酒炒、菟丝子、木香、五灵脂醋炒、广皮各15克,生大黄、土狗各18克,朱砂、猴骨各12克,巴豆霜、三棱、青皮、肉桂去皮不见火各9克,赤芍酒炒、乌药、桔壳、当归酒炒、蒲黄生熟各半各6克,麝香4.5克。

⑩、发散方:

川芎6克,积壳9克,羌活8克,泽兰12克,荆芥9克,防风9克,独活8克,归尾15克,干姜3克,葱白6克。

“凡跌打损伤,先用发散方”,本方中当归、川芎均为伤血证之要药。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冲脉),搜风散瘀,止痛调经。泽兰也能通九窍,利关节,养血气长肌肉,专治外科痈yong毒,扑打损伤,养血气。羌活、独活均属搜风发散,解表性温,能散肌表入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荆芥功本治风,又兼活血,为风寒病疮家之圣药。防风也为祛风胜湿之药,可治伤后头痛目眩、脊痛项强。葱白、干姜有解表发散的作用,故本方为损伤兼夹风寒之代表方。

四、三十六大穴伤症及解法

三十六大穴被点中后,人体出现的症状与穴位所属经络、所在部位、所点时间游密切关系,当伤者被点击后,宜将所点穴位及被点时间(若不知穴位将部位)及时告诉解学者,施救越早,效果越好。解学者也可根据症状及时判断所点是什么穴,寻经辩证施治,效果更好。有志解穴疗伤者,应记熟穴位所属经络,气血流注时辰,就相应的症状,练就较深的气功指力,就可以救死扶伤,遇到危症如果功夫不够深,可以进行针刺或艾灸。克、钱、分兑换:一克等于二分,五克等于一钱。

一、太渊穴

肺之原穴,寅时(3—5)气血从这里开始。

①、症状:伤动气机,阻止百脉,肩背寒痛,喘息不止,或大便不禁。

②、解穴:运气按压肺俞,由肺俞往下推拿7次,再开胸廓(左右向两肋线分推),然后按压列缺穴、合谷穴、中府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陈皮3克,桑白皮3克,人参6克,水煎服加七厘散0.75克冲服。

再服药方:白芷10克,天麻10克,白附子12克,川芎(xiong)6克,灸甘草4克,柴京皮5克,人参15克,碎补6克,土鳖10只,鹿茸10克,箭花20克,细研开水冲服。

二、雨饭匙穴(耳门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不醒,大汗淋漓,颊jia部肿痛。

②、解穴:先运气于手指尖,重掐捏中指甲根,与大腿趾甲根,在推拿按摩外关至中渚穴,推拿百会至凤池18次,然后捏揉合谷穴,重复上述施治过程,直至伤者醒转,汗收。

③、再服药方: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香5克,郁金6克,水煎服,加七厘散0.75克冲服,再服用飞龙夺命丹3服。重者不治疗15日死。

三、三阴交穴

此穴系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丹田之气被伤,脾痛身痛,气泄。

②、解穴:运气于指掌推拿阴陵泉至阳陵泉,反复7次按压足三里,掌心按命门发热,重压绝骨穴(三阴交对面、小腿胫骨外侧骨缝中)。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牛膝6克,杜仲6克,薏苡仁6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服紫金丹三四服。

点重者丹田气乱,如不治疗13日而死。

四、期门穴

此穴为肝之募(mu)穴,足阙阴、足太阴、阴维三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瘀,痛疼难忍。

②、解穴:先运气于两掌,由膻中向两肋推摩7次。然后在期门穴附近按、摩、揉,待痛疼稍缓,将伤者两肩提起连续轻抖几次,再按压肩井、膻中、大墩三穴位,指尖掐捏大墩穴,反复重施上述治法,直至伤者气顺,痛疼渐(jian)消。

③、用药:先服十三味总方加五灵脂5克,砂仁6克,归尾3克,水煎服,冲七厘散1.25克服,再用紫金丹三五服可愈。

④、选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续断10克,苏梗6克,木通6克,乌药6克,乳香5克,没药5克,桃仁12粒(去皮),木香4克,柴胡8克,桔壳5克。水煎,米酒对服。

此穴被点打重者。如不治疗42日死。

五、章门穴

肝之墓穴,系足太阴、足厥阴、阴维三脉之会。

①、症状:因章门穴内右侧为肝脏,左侧正当脾脏下缘,击中后气机逆乱,冲击肝、脾两脏,破坏膈肌膜,气血被阻,淤血气滞,痛疼难当,阻碍呼吸。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推拿按摩两胸骨上。从上到下7次,再拿捏肩井、凤池、肝俞三穴,提伤者肩部连续轻抖。痛疼减轻后,提住伤者两脚轻轻往下蹬数次、然后从上到下,四肢从根部到稍部推拿按压关节穴位,直至痛疼基本消除。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归尾、五灵脂、砂仁、玄胡各6克;再用加减十四位总方:菟丝子9克,肉桂6克,刘寄奴6克,蒲黄6克,杜仲6克,玄胡索3克,香附6克,五灵脂6克,归尾6克,缩砂6克,五加皮5克,广皮5克,酒水各半煎服。

此穴被点,不服药240日死。

六、涌泉穴

①、症状:点中后上丹田气,气血不能正常循环,伤者若原先有气功,被点穴后,气功会消失。眼睛发黑,吼闭失声,腹肋胀痛,伤者不能自主。

②、解穴:先运气于指尖,在伤处揉、摩、按,然后掐捏脚趾,最后食指与大拇指合捏揉足两踝骨凹陷中,反复多次,直至神清,并可开口说话。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瓜、牛膝各3克,水煎同服;再服:骨碎补6克,木瓜3克,桑寄生8克,金毛狗脊3克,当归10克,牛膝6克,菖蒲6克,海马10克,五加皮3克,牙皂3克,羌活5克,细辛2克,水煎5服。

外敷七宝丹:马钱子6克,南星3克,半夏3克,金毛狗脊3克,白芷稍3克,龙骨3克,白及3克加大黄3克研成细末和面粉湿敷患处。

七、商曲穴

此穴是足少阴与冲脉之会。

①、症状:点中此穴会伤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表现出胸肋、腹部刺痛,腰痛不能动。

②、解穴:先运气于手掌心和指尖,由肋中线往下推18次,再在此穴肋骨端部按摩数遍,继续压足三里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郁金6克,桃仁3克,乳香3克,石菖蒲6克水煎服。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用飞龙夺命丹三五服。若点伤后小便不通加车前子6克,木桶6克同煎,再不通,外用葱头白捣碎酒炒贴脐上。

此穴点中不服药4个月死。

八、乳中穴

①、症状:点中后逆气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逆气肋痛,受重伤后人事不省。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指。由胸中线膻中穴向肋两边缘推拿12次。揉捏乳根、章门穴,再提拿肩井穴,掐捏人中穴、涌泉穴。待伤者醒转后,再推拿全身关节处穴位。

③、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郁金5克,刘寄奴5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服桂枝6克,猴骨5克,乳香5克,牛蒡(bang)子5克,细辛3克,羌活5克,没药5克,当归6克,红花7克,射干6克,木香4克,灶心土4克,以酒为引,煎服。

此穴点中不服药3个月死。

九、乳根穴

①、症状:此穴左侧为心脏,被点中后,气逆冲击心脏,容易引起心绞痛,休克。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心、手指尖,先拿掐人中穴,合谷穴,往上推拿印堂穴12次以上,提拿肩井穴,按摩凤池穴,要腧穴,待伤者醒转后,由伤穴往肋边缘端推拿,并按、揉全身关节处穴位。如鼻出血按摩大椎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郁金3克,刘寄奴3克,若鼻出血加百部3克,桑白皮3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用飞龙夺命丹3服。

此穴点中不服药34日死。

十、人迎穴(井栏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气滞血瘀,头晕耳鸣,咽喉肿痛,面部肌肉痉挛(jingluan)。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心,在伤者哑门穴重拍3—5次。并用手指按压捏天突(咽喉部)穴、百会穴,面部牙关处颊车穴。然后由大椎往下推拿,并提拿肩井穴。伤者如果倒地不醒,应先掐人中穴、合谷穴、涌泉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白芷6克,郁金6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然后服用“顺气通结散”:木香5克,沉香2克,法夏5克,山楂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当归4克,共研末就冲服。

选用:麝香1克,木香5克,法夏4克,玄参4克,内金5克,白芷5克,共研末水酒冲服。

此穴点中后不服药者15日死。

十一、足三里穴

①、症状:点中后下肢麻木、失灵,逆气冲服,腹部痛疼难忍。

②、解穴:运气于指,按摩并往下推拿双腿足三里穴,拿捏肩井穴12次,从背心侧往下推至腰部7—8次,痛疼减轻后服药。

③、用药:先用是三味总方加木瓜6克,牛膝5克,三七3克,水煎服。再服“申时方”:熟地15克,桔壳9克,三七6克,莪术8克,紫菀wan9克,红花6克,茜qian草9克,归尾6克,莪术8克,苏木15克,桃仁16粒,水煎服。

十二、贗yan窗穴

①、症状:点中后,逆气冲击肋间神经及胸前神经,震荡心脏,血脉错乱,可引起神昏休克。

②、解穴:先运气于掌、指、,用指掌由胸中线向左右肋部风推7次,然后从双肩往腰部推拿7次,掐捏人中、十宣穴、涌泉穴数次,直至伤者醒转,然后提肩轻抖几次,再揉捏肩井穴、肺俞穴、百会穴。

③、用药:先用是三味总方加木香5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可以行走淤血,再用飞龙夺命丹3服,可望痊愈。

点中这不服药160日死。

十三、肩井穴(净瓶穴)

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阴明与阳维脉之会。

①、症状:点中后半身麻木,偏头疼,气逆胸痛,闷倒。

②、解穴:先运气于指尖,揉压足三里穴,然后自肩胛起至手腕推拿7次,按摩大椎穴、风池穴,再由肩井穴向手臂bi下方至手指推摩14次,若昏倒不省人事者,掐捏人中穴与合谷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瓜10克,续断9克,桂枝6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服下方:川芎5克,独活5克,木瓜5克,乳香5克,白鲜皮5克,青木香5克,肉桂3克,石菖蒲6克,桑枝为引,酒对服。

此穴打中不服药者40日死。

十四、风池穴

系足少阳但与阴维二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冲击脑内延髓中枢,昏迷不醒,颈项强直,不昏也痛,不能转头。

②、解穴;先运气于指,又白回退那只哑门12次,再按压头部两侧风池穴伤处本身数次,继续按压提拿肩井穴数次,按摩脊柱从上至下。昏迷不醒者掐人中穴、合谷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当归3克,川芎3克,乳香3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再服飞龙夺命丹三五服。

此穴被击中不服药,虽愈,后脑疼不止。

十五、心俞穴(又名凤翅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心脏。伤气破血,全身麻痛,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甚或咳喘吐血,鼻衄nv(鼻子流血)不止。

②、解穴:先运气于手掌心即五指,从大椎穴起往下两液风推7次,再从胸中线起向两肋风推7次,然后按摩左右肩胛骨,待全身麻痛减轻后,揉膻中穴、摩捏涌泉穴、大椎穴,可止血。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桃仁4克,乳香3克,生地5克,水煎服,再服飞龙夺命丹3服。

续服下方:当归7.5克,狗脊7.5克,泽兰7.5克,桑寄生7.5克,骨碎补6克,槟榔5克,续断5克,秦艽jiao5克,地榆炭6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川芎5克,酒煎服,服至气顺血止,全身恢复正常,5服以上。

此穴点中后如不服药者,3个月必死。

十六、晴明穴

系手足太阳、足阴明、阳跷五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不醒,若不倒地,也会头痛欲裂,羞明流泪,怕光,头脑昏昏。

②、解穴:用气于指,先按太阳穴,再揉外晴明穴,摩印堂穴至发际至百会,轻轻捏两肩部,再掐曲池穴,次掐合谷穴。由颈部大椎穴往下直推七八下。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羌活3克,川芎3克,防风3克,水煎,再用飞龙夺命丹三四服,头脑清楚后再服下方:当归3克,三七2克,肉桂2克,白芷3克,川芎3克,甘菊花3克,夜明砂3克,白芍3克,天麻3克,甘草3克,水酒对服,葱为引。

此穴被点中后,血出见风头肿者,3日或6日死,不见风不肿者不死。

十七、肺俞穴

①、症状:此穴被点重后,震动心肺,正气逆转,堵塞肺经,胸闷气郁,肋部刺痛。

②、解穴:运气于掌心,按摩肺俞上下腧穴数次,待肋部刺痛稍轻后,在从上往下推摩脊椎两旁1.5寸处,然后拿捏肩井穴、中府穴数次,在进行全身重要关节处穴位按摩。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杏仁6克,桔梗5克,五味子5克,防风5克,木香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独活5克,石菖蒲5克,桔壳5克,葱为引,酒对服。

此穴点中后,若不服药4个月死。

十八、厥阴腧穴

①、症状:此穴被点中后心痛欲呕,心气烦闷,胁肋刺痛,气滞血疑,肿胀难消。

②、解穴:运气于掌,先从左右肩胛骨处起向下向外侧分推7次,在从上至下推摩脊柱旁开1.5寸处。继按摩伤处数次,症状缓解后,再拿捏肩井穴、全身关节处穴位数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威灵仙5克,川芎3克,青木香3克,三七3克,水煎,加七厘散1.25克冲服。再服:菟丝子3克,肉桂3克,刘寄奴3克,蒲黄4克,杜仲5克,玄胡索suo3克,青皮3克,桔壳4克,香附3克,五灵脂3克,归尾5克,缩砂仁5克,五加皮4克,广皮6克,酒水各半煎服至痊愈。

此穴被点中后,不服药者4个月死。

十九、肾俞穴(又名遇仙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肾脏,小便不禁,腰痛如截,重者导致截瘫。

②、解穴:先运气于指,掐捏人中穴、合谷穴、十宣穴、涌泉穴。醒转后,用手抵住尾脊骨。自上而下沿脊柱旁开1.5寸处与脊柱中退捏12次,然后按摩环跳(下腿伸直、当大转子前缘线与内侧线交叉点处,向脊椎方向一横指的地方)、风市等穴多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补骨脂6克,杜仲6克,水煎服,然后用飞龙夺命丹5服。

再用:红花6克,骨碎补6克,续断6克,杜仲5克,乳香5克,没药5克,椎骨6克,龙骨5克,地鳖虫1个,木香5克,胡桃壳6克,肉苁蓉6克,童便对酒引服。

此穴被点中后,重者吐血痰,14个月死,不服药者,过周岁而死。

二十、志室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腰动、静脉和腰神经,震动肾脏,气伤穴瘀,两肋急痛。

②、解穴:运气与掌指,先拿左右两肋期门穴、章门穴,再提拿肩井穴,按摩肺俞穴,在自上而下而外侧推拿数次,提捏膝关节弯部委中穴(膝弯正中横纹上,左右两条大筋的中间)及穴旁两条大筋。

③、用药:用十三味总方加桃仁3克,菟丝子3克,水煎,再服飞龙夺命丹三五服,酒对服之。

继再服,黄芪8克,厚朴pu6克,茯苓8克,桔壳6克,朱砂2克,乳石7克,砂仁6克,破故纸(骨碎补)8克,五灵脂6克,菟丝子6克,生姜5片为引,酒对服。

此穴被点中后,重者3日死,死时发笑而死。

二十一、气海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肾脏,腰痛如裂,僵直不能扭niu转,重伤者气滞血瘀,失神晕阙。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从脊椎肾俞开始,经气海俞再下脊椎,然后往两侧分推十几次,再用掌心暖肾俞、气海俞,再提捏肩井7次。昏迷着者急掐人中穴、十宣穴、涌泉穴,并从膝部下三里穴往下方推摩数次,直至清醒。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杜仲6克,牛膝6克,续断6克,水煎,再服地鳖紫金丹3服。

续服:宣木瓜6克,桑寄生6克,金毛狗脊6克,川芎8克,溶血丹3克,川牛膝6克,石菖蒲9克,海马3克,五加皮6克,细辛2克,地鳖虫5克,郁金6克,gancao5ke,藕节7个为引,白酒对服。

此穴受伤,多见腰部红肿,宜用七厘散加红花3克,荆芥3克,防风3克,共为末,以酒调外敷,如见青肿再加羌活6克,以醋调外敷,推拿时避开伤处,术者气功强者可不贴皮进行治疗。上中不服药者33日死。

二十二、膻中穴

系足太阳、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乱窜,心慌意乱,手足无措,惶惶然神智不清,重者昏迷不醒人事或胡言乱语。

②、解穴:运气与手掌,先掐捏人中穴、合谷穴、涌泉穴,并按摩曲池穴多次,待伤者神稍清,从印堂往太阳推拿7次。然后从印堂往百会推拿7次,再从胸中线往两侧分推数次,继而往下腿按压足三里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肉桂3克,丁香1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25克,再服飞龙夺命丹3服,再用地鳖紫金丹三五服。

续用:金竹叶6克,柴胡54克,钩藤5克,当归3克,陈皮3克,山楂肉3克,薏苡仁3克,冬麦3克,沉香2克,甘草3克,荆芥3克,防风3克,加青柿蒂di3个,酒水各半煎服,神智始终不清者,再加胆南星2克调服。

穴又名黑虎掏心穴,被点重者如不服药,120日必死。

二十三、神阙穴(又名六宫穴、脐中穴)

①、症状:被点重者,肋间、腹中动、静脉受到冲击,气破血凝ning,腹痛不止,甚或一尿不禁,吐血,脐中溃烂。

②、解穴:运气于掌,暖脐部数分钟,然后成圆形发散向外按摩24圈,再从胸部往丹田穴(脐正中线直下5寸处)按推7—8次。最后运气于指,按揉足三里穴。

③、用药:腹痛大汗,先将萝卜子炒热用沙子包置于丹田部位热敷,凉后再热沙再敷,腹痛渐缓,再用十三味总方加三棱3克,桃仁3克,玄胡索3克,杜仲4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15克冲服,继续服地鳖紫金丹3服。

外敷神阙穴用七厘散加川芎3克,三七4克,血竭5克,人参5克,茯苓6克,赤芍6克,当归5克,吴萸yu3克,陈皮5克,甘草5克,葱为引,酒对服。

此穴被点中后,不服药者100日气促而死,或腹部溃烂而死。

二十四、气海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肋间神经,震荡肠管、膀胱,伤气破血,以致屎尿失禁jin,或服暴胀结痛。

②、解穴:腹痛不可忍者,先用葱兜7个,豆豉3克,萝卜子(菜菔fu子)6克,同炒热,用面和成饼外敷患处,痛减后,术者先运气于手掌指,从伤者腰后始经气海穴背腰部对口往下方推摩7—8次,然后按摩足三里穴、涌泉穴、丰隆穴(从足外踝前缘,平齐外踝尖与犊鼻连线的1/2处,距离胫骨约两横指想处)多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人参6克,川芎3克,五灵脂5克,水煎,加七厘散0.75克冲服。再服:菟丝子5克,肉桂3克,刘寄奴4克,蒲黄5克,杜仲6克,玄胡索5克,青皮3克,桔壳4克,香附3克,五灵脂3克,归尾3克,砂仁6克,五加皮6克,广皮3克,酒水各半煎服。

此穴被点中者,如不服药,48日必死。

二十五、关元穴

足少阴、足太阳、足厥阴经脉之会,为小肠之募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肠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伤正气,凝血结,腰痛难忍。

②、解穴:腹痛难忍者先用韭菔子6克,葱兜7个,大蒜子3个,捣碎热炒,与面外敷腹部。痛疼缓解后,解穴施术者先运气于掌指,于关元穴对口背腰部俞穴起,往下外侧推摩数次,然后从背不起往下,沿yan脊椎旁开1.5寸处推摩,再按压足三里穴数分钟。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木通3克,青皮3克,三棱5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5克,冲服,再用飞龙夺命丹3服,痊愈。

此穴被点后,若不服药24日必死。

二十六、鸠尾穴(对心血)

系任脉之络luo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并震动心脏,四肢无力,气逆上涌。垂头眼花,甚至昏迷。

②、解穴:运气于手掌、指,先掐人中穴、百会穴、十宣穴,伤者醒转后,提拿肩井穴、中府穴、风池穴,再从天突穴起,往下外侧推摩7—8次,由大椎向下直推数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人参6克,积壳3克,厚朴3克,桃仁3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5克冲服,在服用飞龙夺命丹3服。

选方:神曲5克,当归5克,红花3克,冬麦3克,积壳3克,厚朴3克,橘jv红3克,内金5克,沉香2克,三棱3克,莪术3克,党参6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水酒对服。

穴点中后,不服药28日死。

二十七、巨阙穴

系心之募mu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上涌,气滞胸襟,冲击肝但,震动心脏而死。

②、解穴:因此穴为心之募穴,出手稍重导致人事不省,当用打法,向右边肺底穴半分,劈手一掌,即醒。然后运气于掌指,先由胸中线向两侧下分推18次,再沿乳中穴向下直推摩7—8次,然后按压膻中穴沿线数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远志6克,川贝3克,石菖蒲3克,水煎服,再用飞龙号夺命丹五六服,续服地鳖紫金丹两三服。

此穴被点中后,经上述治疗,服上药后若不愈,120日必死。

二十八、中极穴

系足少阴、足太阳、足厥阴经脉之会,膀胱之募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状结肠,堵塞气机,伤重者大小便不通,腹痛肠结。

②、解穴:运气于掌指,先拿捏肩井穴、天府穴,再从胸中线向外侧下方推摩7—8次,然后从背脊椎穴往下拿捏至腰椎处4—5次,再按摩中极穴周围,最后按压足三里穴多次。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三棱3克,莪术3克,大黄3克,水煎服,加七厘散0.75克冲服,再用地鳖紫金丹两服。

此穴被点中,伤重者大小便不通12日死。其余症状者如不服药108日必死。

二十九、曲骨穴

系足厥阴肝经与经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者,逆气冲击肝经,滞涩周天气机,憋气凝血,小便不通,闷昏而倒。

②、解穴:运气于掌指,首先掌按摩丹田穴数分钟,然后从丹田穴往上推拿7—8次,往下推拿7—8次,再按压百会穴,从百会穴往大椎突椎推拿7—8次,再按压涌泉穴,按压曲池穴→ 合谷穴多次,反复多次直到气血基本顺畅。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砂仁5克,丁香3克,菖蒲5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15克冲服,再服地鳖紫金丹3服。重伤者小便不通,小腹胀急者需服五苓ling散加减:人参5克,槟榔5克,小茴香5克,桔梗5克,猪苓6克,泽泻6克,。

此穴被点中后,若不服药者40日死。

三十、百会穴(天门穴)

系手三阳、足三阳、督脉七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头晕目眩,倒地不醒人事,打重者脑骨髓伤,多则7日,少则5日必死,极重者1日即死。轻则脑胀同欲裂,自觉头大如斗。

②、解穴:运气于掌指,对轻症者从印堂往两太阳至耳门分推,再按印堂。后再从百会穴往风池多退摩捏。用指提拿颈及肩部大筋数次,再捏揉合谷穴。对伤重不醒者,拿极泉穴(再腋下关节穴处)数次,提捏肩井穴,再掐压涌泉穴,反复多次可见效。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羌活3克,川芎3克,防风3克,水煎服,再用飞龙夺命丹三四服。

续服:金沙4克,银沙4克,山羊血5克,自然铜4克,虎骨7克,人参5克,三七5克,人中白7克,桔梗7.5克,灯芯为引,水酒煎服可望痊愈。

三十一、神庭穴

系足太阳及督脉二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头昏脑胀,神志不清,视物昏花,留泪留涕ti。

②、解穴:运气于指,按揉百会穴,以眉心起往上推至百会穴,再由百会穴推至大椎穴,反复7—8次,后再由眉心往太阳穴两边分推,然后按揉合谷穴数次。

③、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川芎3克,荆芥5克,薄荷3克,决明子6克,水煎服,再用飞龙夺命丹三四服愈。

此穴被点重后,不见风不死,见风发肿着,3日或5日死。

三十二、人中穴

系手、足阳明,督脉三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头痛、鼻痛,面神经跳痛。

②、解穴:运气于指,按摩两太阳至颊车穴(从下颚角直上约四分,在牙齿咬紧时有一块肌肉,即咬肌凸起,在这快肌肉上面,用手掐切有凸窝并有感觉酸痛的地方),反复7—8次,压揉百会穴。再揉迎香穴(再鼻翼外缘中点与鼻唇沟的中间)数次,后按压合谷穴及足三里穴。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白芷6克,辛夷3克,天麻5克,水煎服,加七厘散0.75克冲服,再服地鳖紫金丹三五服。

此穴点中后不服药者脑痛不止而死。

三十三、哑门穴(脑后穴)

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

①、症状: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语失晕,重伤者头不能抬,两目失神或摇颈伸舌,危症迭出。

②、解穴:运气于指,先点耳窍、咽喉及两乳根。按摩腹部丹田,反复多次,然后推拿肾俞及命门穴多次,揉压涌泉穴直至基本恢复神智。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沟藤5克,冬麦3克,沉香2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5克冲服,再服飞龙夺命丹3服,同服安宫牛黄丸:黄连3克,黄芪3克,仁3克,冰片1克,麝香1克,共研极细末,练老密为丸,金箔为衣,欲者用人参汤送下,面红耳赤者加银花3克,薄荷5克,水煎服。

选药:当归10克,甘草12克,川芎10克,白芷5克,山甲12克,小茴香10克,甘草12克,独活8克,羌活8克,木瓜5克,肉桂5克,乌药3克,草乌3克,乳末3克,姜3片为引,酒对服。

此穴点中后,不服药三五日死。

三十四、尾闾穴

系督脉之络穴。

①、症状:被点中后,逆气横行,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丹田之气不升,多见大便失禁。

②、解穴:宜急用醋和艾叶热敷伤处,然后运气于掌指,提拿两大腿根部大筋数次,再在脐下部位旋转按摩从内之外,从外至内多次,丹田之气回升后,大小便慢慢恢复正常。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肉桂3克,丁香3克,水煎服治小便不禁者,加升麻3克,黄芪3克,诃he子(藏青果)3克,水煎治大便不禁者,再服用地鳖紫金丹3服。

选药:丹皮3克,乳香5克,独活5克,大茴5克,宣木瓜6克,红花5克,肉桂4克,没药3克,人参8克,三七3克,诃子3克,生姜为引,酒对服。

此穴点中后,重者不服药者1年死。

三十五、命门穴(小腰穴)

①、症状:被点重后,逆气冲击脊椎,破坏气血正常运转,易截瘫,打重者晕去1日半不醒者死。

②、解穴:运气于掌指,先掐捏人中穴,再掐百会穴、涌泉穴。然后自大椎往腰部直推数次,再从腰部往上直推数次,拿捏委中穴及穴旁两条大筋。最后按摩受伤部位。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桃仁3克,续断6克,杜仲6克,水煎服,再服飞龙夺命丹3服,续服:红花6克,乳香6克,刘寄奴5克,没药5克,骨碎补6克,胡桃壳8克,地榆5克,甘草6克,木香5克,砂仁7粒,地鳖虫1个,红枣5枚,童便引,酒对服。

此穴被点中后,症状危险,1日半之内不死,按上述方法治疗服药可望有救。

三十六、太阳穴(二仙传道)

①、症状:被点中后,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若出血凝固者,不死。不可见风,见风则发肿而死,重者倒地不醒人事。

②、解穴:运气与手指,先按压百会穴、耳门穴、风池穴、合谷穴,然后由眉心穴向上到百会,再到凤池,进行推拿按摩,再进行全身关节处穴位按摩,重按足三里穴与涌泉穴,直至伤者清醒。

③、用药:先用十三味总方加川芎3克,羌活3克,防风3

克,菖蒲6克,水煎服,加七厘散1克冲服,再服飞龙夺命丹5服。

外敷桃花散:桃仁6克,羌活5克,荆芥3克,归尾6克,生地6克,白芷6克,红花6克,共研末,醋调敷之。

此穴被点中后,重伤者不服药7日死或半月死。

上述三十六大穴,都是致命之处,人初被点伤时不知历害、危险,直到后来发病而死,都还以为是自己患的疾病,其实这些病都是由于穴伤。所以,凡是人被点后,切不要轻视,必须按上述治法服药。若不是被伤三十六大穴,也可根据症状参照上节所述治法,或根据时辰经络等参照下节所列治法,切切莫误!!!

一、九龙火针法:

配方:

生川乌、生草乌、生苍术、闹羊花、牙皂、元寸(麝香)、硫磺、艾叶、北丰。

制法:

此药为末,用甲皮纸为条,有老损痛处,用大蒜一片放在痛处合生姜一片将药条烧红,烧红此老损方,好处烧处有起,照一个法好损,除百损皆效也。

二、打伤吐血方:

血不可大破、半破、半生后,吃六味地黄汤。

初吃,荆芍三分,红花三分,桃仁三分,入京三分,柏仁钱半,北辛八分,京墨钱半,归尾钱半,及江二钱,仁二钱,甘竹半钱。

服法:先用童便为引、后用水,能生血。中年可吃,老人不用桃仁、红花。、

三、破血吃药:

配方:

山苓二钱,莪e术三钱,红花五钱,紫草二钱,田七一钱,归尾二钱,桃仁二钱,汗芍三钱,羌活三钱,西庄三钱,禾木三钱,血蝎二钱,生地二钱,桂木钱,甘竹钱。

服法:

此方先吃一占,用童便为引。第三帖行气,第四占八味加减之法吃下即愈二三十岁用童便为引,老者不用。

四、天门穴:

川芎、白芷、羌活、赤药、薄荷、元寸(麝香)、地风、甘竹、香附、威灵脂,桂枝、荆芥

五、耳背穴:

石菖、排竹、北风、赤药、北辛、槟榔、元寸(麝香)、黄芪。

六、鼻孔穴:

元寸、皂角、北风、石菖。

七、左气门(血穴):

乌药、小回、大回、威灵脂、赤药、香附、木香、 。

八、右气门(气血):

白菊、小回、故芷(补骨脂)、见下赤药。

九、下阴肿穴:

甘竹水洗开即安也。

十、女像侧身

打伤孕妇用四物汤安胎妇人胎为主,不可乱吃药方,老人无子者用行气治血也可。

吃药方(生羌引):骨碎补二钱,阿胶二钱,甘竹钱,生地三钱,当归四钱,白芍三钱,砂头(姜汁炒)二钱,玉竹三钱,乌药(炒)三钱,伏毛二钱。

十一、损伤背心穴

无论老幼用古月为引:清盐(炒)五钱,石菖三钱,骨碎补五钱,慈姑三钱,安桂钱,北杞五钱,生地三钱,柿饼三钱,木耳钱,台乌(乌药)五钱,必改(荜茇ba)三钱,小回钱,北风三钱,故芷(补骨脂)二钱,甘竹钱,

十二、腰痛敷药方

枝子三钱,川乌五钱,草乌五钱,九子(韭菜子)二钱,羌活三钱,胡椒五钱,北风三钱,甲朱五钱,老姜五钱,清盐三钱。

制法:此上之药味为末,用灰丐炒过调敷腰上,作成并即愈。

十三、初用打药吃方灵验如神:加减五积散

麻黄八分,苍术(土炒)钱,白芷六分,只壳钱半,汉芍二钱,归尾钱半,姜夏(姜半夏)二钱,吉梗钱半,及红钱半,川芎二钱,云苓三钱,根朴(厚补)二钱,桃仁二钱,红花钱半,丹参(炒)四钱,香附(童便炒)二钱,甘竹八分,桂枝(去皮)二钱,羌活二钱,北风三钱,。

服法:

初服三四占后内除麻黄、羌活、北风、桃仁、红花。如遇手上打伤加骨碎补二钱,淮夕(淮牛膝)二钱,秦交(秦艽)二钱,足下用续断三钱,川夕(川牛膝)三钱,有肿红色者用生地三钱,红肖(红消)二钱,均用生姜童便为引。

十四、敷药方法:

羌活三钱,莪术二钱,桂枝二钱,红肖(硝)二钱,北风三钱,山苓二钱,麻黄二钱,田七五分,桃仁二钱,白芷三钱,石燕钱,公丁(公丁香)钱,红花二钱,香附三钱,土鳖钱,川乌二钱,外加生地、归尾各三钱,用大晒蒸研细和药,再加石菖蒲九药可四季慈老姜研细同敷。

十五、治老伤后吐血不止药方:

方一、

丹参五钱,全胡钱半,只壳四钱,粉葛(葛根)钱,云苓四钱,吉梗一钱,浙贝(贝母)六分,斗节二钱,广皮钱半,柏叶钱半,黑芥钱,甘竹二钱。心前作痛、合气门痛,加香附、台乌(乌药)。伤重可加田七、系毛根三钱,用童便兑服。

方二、

归尾二钱,川芎钱半,汉芍二钱,白芷二钱,云苓二钱,吉梗钱半,羌夏(半夏)二钱,香附四钱,入京钱半,桃仁二钱,红花二钱,桂枝钱半,枳壳二钱,母丁(母丁香)二钱,麻黄钱半,羌活钱半,及红二钱,甘竹一钱,宅南(宅南星)钱,正石燕一钱,私木二钱。伤重者加真正田七一钱,莪术二钱,山苓二钱,以上之药味研末用东尖妆酒服。

十六、荆黄如意散

沾治外症、红肿作潮、无名肿毒。用大酒调敷患处。

羌黄五分,川相(木香)四钱,条苓(黄苓)四钱,白芷四钱,大黄二钱,花粉四钱,红肖(红消)四钱,甘竹钱。

十七、治外症初起肿痛未成者撒之

北辛八分,白芷钱半,小斗二钱,生草乌二钱,北风二钱,苍术钱半,生川乌三钱,羌活钱半,花粉二钱,生法夏(半夏)二钱,独活二钱,生南星二钱,陈皮钱半合者乍潮热加川相(木香)三钱研末用好烧酒调敷患处。

十八、伤后诊痊愈次方

熟地四钱,泽下(半夏)二钱,淮山五钱,粉丹二钱,云苓四钱,浙干(贝母)钱,砂仁钱,甘竹钱。脚上之症加川牛膝二钱,川末(没药)四钱。手上之症加桂木钱,秦交(秦艽)三钱,用生姜引。

十九、治心气痛受伤作痛

降真香二钱,苏木二钱,北芥(炒子)钱半,母丁(母丁香)(研末)钱半,香附末(童便炒)四钱,入京二钱,桃仁钱半,台乌(乌药)三钱,紫丹参三钱,羌夏(半夏)二钱,信胡二钱,甘竹一钱,生姜三片、木香八分。

奉请药王会上十三代明医,祖师烧丹炼药、童子炼药烧丹真治男好,治女女安宁。

生地二钱,红花一钱,归尾钱半,桃仁二钱,白芷二钱,石燕五分。

二十、治水湿伤足方

当归二钱,川芎二钱,酒芍二钱,六阡三钱,秦交(秦艽jiao)一钱,川夕(川牛膝)三钱,桂尖二钱,麻黄八分,白芷二钱,薏仁四钱,木通三钱,英呈(茵陈蒿)二钱,苍术钱半,白术二钱,甘竹一钱。用水酒兑服,生姜引。

二十一、乳旁十八穴

防风二钱,桃仁钱,陈皮钱,元胡三钱,赤药二钱,归尾三钱,灵仙二钱,细辛钱,薄荷三钱,甘竹八分,红花钱,羌黄(生姜)钱,血竭二钱,荆芥二钱,曰金南星。

二十二、刀枪补药方

雅连二钱,土鳖七只,梅片三钱,血竭三钱,姜一钱,母丁二钱,白芷二钱,标肖(桑螵蛸)钱,相皮(象皮)三钱,元寸五分,共研末。

二十三、九龙神火条用生姜切片

苍术三钱,川乌五钱,山奈(三奈)三钱,肉桂二钱,草乌五钱,公丁(公丁香)二钱,艾容(艾叶)五钱,川芎四钱,元寸(麝香)一分。共研末用棉纸包紧。

二十四、打伤闭气方

化桔皮二钱,大茯毛钱,白赤芍二钱,木麻香二钱,北杏仁二钱,大茴香二钱,天台乌(乌药)二钱,春树子二钱,威灵仙二钱,香附米二钱,枯条苓(黄苓)二钱,老只壳二钱。

煎水服又方:

广木香二钱,大生地二钱,北芥子三钱,全当归二钱,柏子仁二钱,老只壳三钱,玉竹参二钱,北杏仁二钱,灸禾子二钱,生香附二钱,威灵仙二钱,朱青皮钱半,樟树皮,云耳引。

又方:仙方活命饮

川贝母钱,穿山甲三片,赤芍药钱半,香白芷钱半,天花粉钱,甘竹节钱,广陈皮钱半,乳香钱,皂角八分,归尾二钱,用冬酒(自酿米酒)对服。

二十五、跌打接骨草药方

天蜈蚣、樟树皮、四角莲、野鸡尾、田螺草、松毛根、金钱草、接骨草、灯芯草,共打烂酒调服。

二十六、打断接骨方

龙骨、虎骨、石燕、孙骨、豹骨、猪骨、茯苓、南荇xing(南星) 、猫骨、甘竹、生地、骨碎补、槟榔、赤药、自然铜、防风、土鳖去足、血竭、没药、当归、细辛、山七、乌药、海马、地龙(蚯蚓)、乳香、百花蛇。打断接骨方各五钱,研末用酒兑服。

二十七、打伤气门活血散

香附四钱,苏绒三钱,赤药三钱,丹皮三钱,伏毛一钱,川芎三钱,青皮三钱,当归五钱,曰金三钱,木香三钱,茯芥三钱,甘竹一钱,共研末用童便对服。

又方:

香附三钱,茯苓二钱,乌药二钱,青皮二钱,只壳二钱,当归四钱,故芷(补骨脂)三钱,牛膝三钱,杜仲二钱,加皮二钱,川芎二钱,伸行二钱,菊花二钱,泽泻钱半,甘竹八分。

二十八、跌打伤肿胀药方

吉梗二钱,禾茎(jing)三钱,桂枝三钱,川芎二钱,广皮一钱,木通二钱,乌药三钱,羌活三钱,寸香一钱,甘竹八分,只壳二钱,当归四钱,白芷二钱,木香二钱。

二十九、跌打伸跟方

桂枝二钱,伸筋二钱,羌活三钱,核桃二钱,木通三钱,松毛二钱,菖蒲二钱,灵仙二钱,甘竹八分,灯芯草为引。

三十、打伤肿痛方每步用桃仁多少

归尾三钱,红花二钱,核桃壳四钱,四季葱焙打碎,酒调服。

三十一、跌打破血直通变疯症通用方

山甲二片,乳香二钱,没药二钱,白芷三钱,红花钱半,花粉二钱,朵菊三钱,陈皮一钱,贝母钱半,石膏一钱,银花二钱,冰片一分,生姜为引。

三十二、跌打暖穴方

香附钱半,川芎二钱,乌药二钱,桂枝二钱,青香二钱,吉梗二钱,没药二钱,当归三钱,白芷二钱,乳香三钱,羌活二钱,甘竹八分。

三十三、跌打下玖方

归尾三钱,红花二钱,大黄四钱,香附三钱,皂角钱,赤药二钱,只壳三钱,甘竹八分,共研末白木做丸空心服用姜汤送下。

三十四、跌打损破皮方

乳香二钱,归尾三钱,红花钱,木香三钱,生地三钱,小回二钱,乌药二钱,广皮钱,文术二钱,细辛五钱,威灵仙二钱,山奈(三奈)二钱,甘竹八分,芥菜子、酒炒研末,酒为引。

三十五、跌打损伤止痛退肿方

大黄五钱,红花五钱,薄荷五钱,没药五钱,川柏五钱,青香五钱,旦米六分,白芷尾五钱,共研末用童便,鸡蛋白调服。

三十六、治脚破行气方

生地二钱,乌药钱半,青香二钱,灵脂二钱,米仁二钱,槟榔钱,归尾三钱,加皮三钱,没药三钱,川芎(xiong)钱,柴胡四钱,木瓜三钱,丹皮(牡丹皮)三钱,红花钱,伸茎三钱,乳香三钱,骨碎补三钱,甘竹八分,松树根为引。

三十七、截血骨

天花粉三钱,片姜黄二钱,赤芍药二钱,香白芷二钱,共研末茶调敷疮口四周,若是头面伤其血不止急用调敷颈上周围,若是伤涂眼上,若各处伤疮口周围便截住其血不来作潮,若疮口内硬不消此被疯不可加独活热酒调敷,如不怕消疯毒肌内结实可加柴胡皮末敷药数日必消。

三十八、天门大穴各打伤重

口中吐血七孔出血方。

木三钱,灸黄芪四钱,元胡三钱,肉化花钱,川芎二钱,香白芷三钱,细辛八分,蔓荆子二钱,丝毛根为引,服二三帖又方:

羌活二钱,荆芥二钱,黄苓钱半,苍术钱半,白芷二钱,防风二钱,川芎(xiong)三钱,生地二钱,内红硝三钱,丝毛根为引服二剂。

三十九、三关捷诀

三步以下,看关门虎口三关,首为疯关、次为气关、末为命关,男女左右为则后色紫疯红色伤青症,白色疳(gan)黑白,四升四淡黄白无风在风。

月石(硼砂)五钱,土鳖去足七只,乳香三钱,骨碎补二钱,大黄四钱,血竭二钱,没药二钱,自然铜二钱,共研末每次服药,用七厘好酒送下,止肿痛如神。

四十、急救开关还魂散

牙皂二钱,人参二钱,白蜡二钱,辰砂五钱,元寸(麝香)五片,共为研末吹入鼻内。

四十一、跌打伤大穴急服

川芎二钱,黄芋(黄茱萸)三钱,细辛钱,白附子三钱,乌药三钱,天丁(皂荚jia)二钱,石膏钱,青香子(草决明)二钱,此穴伤重昏倒目中流血先服厘丹,柴胡四钱,煎后送丸厘丹加酒一盅。

又方:

琥珀(po)二钱,人中白二钱,辰砂钱,自然铜二钱,山七二钱,柴胡皮三钱,陈皮钱,山羊血三钱,共研末每次服用八分。

四十二、太阳穴伤重方

荆芥三钱,禾木二钱,川芎二钱,黄金子(黄荆子)三钱,细辛六分,木贼二钱,升麻三钱,灸绵芪二钱,加鹿四钱,条参四钱。太阳穴伤重即昏目中流血倒在地用九厘丹回生

四十三、天门太阳太息穴方

细辛六分,川芎二钱,蔓荆子三钱,荆芥二钱,青香子(草决明)二钱,羌活三钱,生石膏钱,白芷二钱,乳香二钱,鹿茸二钱,木贼二钱,金银花钱,丝毛根为引。

四十四、耳穴打伤

未出水血可调不可调。

皂角二钱,(火酒炒二次),细辛四钱,菖蒲二钱,荆芥二钱,苍耳子三钱,前胡二钱,芭蕉二钱,川七二钱,蒲公英二钱,棕树心为引。

沟黄二钱,川茸三钱,母丁(母丁香)三钱,桑皮二钱,归尾三钱,芭蕉二钱,柴胡二钱,甘竹八分,皂角为引。

四十五、耳背穴伤

寒热虽若有未出克服,出血不可。

木通二钱,川姜二钱,天花粉二钱,蔓芥子三钱,紫苏二钱,防风二钱,川乌二钱,青香子(草决明)三钱,甘竹八分,檀树皮引。

四十六、太阳太阴二穴

眼角受伤昏倒在地急通关散或厘九丹之后用此药方若出黄水不可调制服。

连翘二钱,升麻三钱,白头翁二钱,龙胆草二钱,焦栀zhi 二钱,甘葛(葛根)二钱,甘竹八分,七里仁钱半,松树根为引,童便兑服。

又方:

贝母去心二钱,柴胡二钱,木通二钱,鹿茸二钱,寸香钱半,白芥三钱,枸杞三钱,青箱子(草决明)二钱,乌药二钱,没药二钱,山七二钱,乳香三钱,甘竹八分,松树皮为引。

又二穴阴阳:

茯苓二钱,远志二钱,升麻二钱,焦栀(zhi)二钱,卜子(萝卜子)四粒,蒺ji黎二钱,当归三钱,胆竹钱半,丹皮(牡丹皮)钱,天冬钱,松树皮引。

四十七、打伤七孔流血方

出黄水可然,切不可水任。

木贼二钱,连翘二钱,皂角刺二钱,苍耳子三钱,木通二钱,升麻二钱,蒲公英二钱,土人参三钱,细辛钱,红花钱,寸香引。

又方:

寸香二钱,生地三钱,羌活三钱,甘竹八分,琥珀二钱,虫退(蝉退)二钱,玄胡二钱,皂角烧灰酒炒菖蒲二钱,排草二钱,荆芥钱,糖引对服。

四十八、跌打舌线难言

喉上舌肿伤其舌即需用擒拿手法后腹水药方:

厚朴二钱,苍术二钱,广皮钱,加皮二钱,砂仁三钱,香附三钱,甘竹八分,生姜引。

又方:

吉梗二钱,苍术三钱,母丁(母丁香)二钱,黄连二钱,砂仁三钱,茯苓六分。

四十九、对口受伤

其舌吐出外吃饭食不进,言不清抬不起,伤于节骨,先擒拿手后服药。

当归三钱,茯苓钱,只壳二钱,木香钱,甘竹八分,熟地二钱,白芷钱半,红花钱半,肥皂二根为引。

如言不痛用冰片敷上耳根腮小穴看伤左右左北移右铁马鞭用加皮二钱,骨碎补二钱,刘寄奴钱半,金不换(三七)钱,血牛夕(牛膝)三钱,泽兰二钱,外萝卜汤引。

五十、头颈受伤难转用移法。
点穴解穴秘诀 中药治疗骨伤外敷秘方

土鳖九只,红曲二钱,红花钱,乳香二钱,虎骨二钱,红龙骨钱,山甲六片,木香二钱,没药二钱,鹿筋二钱,地鳖即地毛虫、细曲、栀zhi子花、加皮共研末用粉丐做饼敷。

五十一、喉咙肝肺二经穴方

元寸五片另包,法下(半夏)二钱,牛子二钱,木香三钱,査曲(神曲)四钱,玄参二钱,木通三钱,射干二钱,母竹根二钱,甘竹八分。

五十二、蛤蟆落井受伤方

元寸五片,甘竹八分,羌活二钱,活血三钱,茯苓二钱,生地二钱,木香二钱,云苓二钱,山七三钱,藕节二钱,冬(自酿米酒)酒对服。

又方:

菖蒲二钱,白芷二钱,射干二钱,川茸二钱,广皮钱,只壳钱半,冬青二钱,酒对服。

五十三、正心受伤心头足为大穴

天平针万事之口吐血如刀割不能食饭夜出冷汗烦练命在须叟看二家之线。

海金砂二钱,山羊血二钱,人中白二钱,川山七二钱,土心泥二钱,辰砂六分,血竭二钱,香坛泥二钱,虎骨二钱,酒对服。

又方:

沉香三钱,当归四钱,只壳二钱,麦冬钱,甘竹八分,虎骨三钱另包,酒对服。

又方:

当归三钱,杜仲二钱,法下(半夏)三钱,菖蒲钱,藕节二个,生地四钱,伏毛十分,只壳二钱,良姜钱半,炮桂元肉引。

又方:

杏仁二钱,青木二钱,益母草二钱,杉木心二钱,龟板二钱,连翘二钱,琥珀钱半,大黄钱,曰金二钱,没药二钱,酒对服。

又方:

远志二钱,沉香钱,乳香二钱,麦冬钱,茯苓二钱,辰砂六分,枣仁二钱,只壳二钱,没药二钱,当归二钱,柴胡三钱,甘竹八分,酒对服。

五十四、左右井栏穴受伤

虎膝钱,川七二钱,龟板二钱,刘寄奴三钱,血竭二钱,儿骨钱,血馀(血余炭)二钱,生地二钱,海仝(海桐皮)二钱,孙骨三钱,回生竹三钱,甘竹八分,松桂节引。

又方:

柴胡二钱,川七二钱,茯苓二钱,乌药二钱,生地三钱,血馀(血余炭)二钱,龟板二钱,当归三钱,没药二钱,香附二钱,桑皮三钱,生竹三钱,紫竹二钱,甘竹八分,松节引。

又方:

杏仁二钱,石决(石决明)二钱,冬花钱,条苓(黄苓)二钱,土鳖六只,茯苓二钱,柴胡二钱,砂仁二钱,兜苓(马兜铃)二钱,甘竹八分

五十五、肩头受伤方

乳香二钱,桂枝三钱,秦艽三钱,没药三钱,自然铜炒二钱,细辛钱,土鳖九只,羌活二钱,虎骨三钱,南藤二钱,千打追三钱引。

五十六、雨饭匙穴受伤方

莲建二钱,自然铜二钱,续断三钱,骨碎补二钱,山甲五片,儿饼二钱,没药三钱,

乳香三钱,血竭三钱,赤药二钱,虎骨三钱,山七二钱,寸香五分引。

五十七、徒肘受伤方

山七二钱,薄荷钱,管仲(贯众)二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南星二钱,土鳖九只,灵仙钱半,羌活二钱,桂枝二钱

五十八、左血气、右血门

若气受伤三日而亡气仍命之源四服不降上下接宜急服药方可救。

苍术三钱,厚朴二钱,香附二钱,木香三钱,加皮二钱,陈皮钱,只壳二钱,砂仁二钱,神曲二钱,甘竹八分,灯芯引。

五十九、廉力受伤,共力不闪,饭食不化,大便长紧方。

苍术二钱,麦芽二钱,厚补二钱,砂仁三钱,木香二钱,只实三钱,山楂肉二钱,广皮钱,灵仙三钱,青皮二钱,霍叶(藿香叶)二钱,甘竹八分,酒对服。

又方:

母丁(母丁香)二钱,乌药二钱,山七二钱,砂仁二钱,木香二钱,曰金二钱,广皮钱,川茸钱半,青皮钱半,山药钱,香附二钱,白莲肉引。

六十、净瓶下穴受伤方

山七三钱,桃仁二钱,红花钱,血竭二钱,生地三钱,苍术二钱,升麻去,柴胡二钱,乳香二钱,木香三钱,矩脚樟二钱,甘竹八分,藕节引。

此穴伤重北寒热交半日之后咳嗽so吐血多。

木香二钱,茯苓二钱,七里钱半,双皮二钱,安桂二钱,生地三钱,地榆yu二钱,干葛(葛根)钱,文术三钱,甘竹八分,藕节引。

六十一、二仙转道穴受伤重四肢麻痹方

南星二钱,槟榔二钱,红花钱,菖蒲钱,没药三钱,曰金二钱,只壳三钱,吉梗二钱,禾木二钱,甘竹八分,马前子三粒去毛油煎过。

又方:

当归三钱,乳香二钱,桂枝二钱,孙骨三钱,元寸(麝香)五片,细辛钱,没药二钱,红花钱半,木香二钱,甘竹八分。

六十二、人中大穴受伤若饱救生方

连翘二钱,升麻三钱,蒺ji黎二钱,胆竹三钱,干葛(葛根)钱,花粉二钱,远志二钱,当归三钱,焦栀三钱,荆芥二钱,黄柏二钱,南星炒二钱,松节引,童便对服。

又方:

茯苓二钱,天冬三钱,蒺ji黎二钱,胆竹三钱,焦栀zhi三钱,远志二钱,丹皮(牡丹皮)二钱,萝卜子四粒,甘竹八分,松节根引。

六十三、净瓶下血穴,此左伤重吐血咳嗽三气血方

灵脂二钱,茯苓二钱,赤药三钱,柴胡三钱,乳香三钱,丹皮(牡丹皮)二钱,骨碎补二钱,生地三钱,藕节引。

六十四、右边穴

曰金三钱,赤药三钱,百合二钱,柴胡二钱,乌梅三钱,双皮二钱,骨碎补三钱,生地二钱,藕节引。

六十五、左右俱伤方

威灵仙钱,红花钱,茯苓钱,乳香三钱,丹皮(牡丹皮)二钱,骨碎补钱半,赤药三钱,焦仁(焦栀zhi子)三钱,童便引。

六十六、看伤轻重方

生地三钱,白芷二钱,台乌(乌药)二钱,赤药二钱,附片三钱,焦仁(焦栀子)二钱,血竭三钱,红花钱,山甲炒片,甘竹八分,藕节引。

六十七、气门血穴受伤若重气往伤区行落气

香附二钱,生地三钱,曰金三钱,,百合二钱,灵脂二钱,芥子二钱,雪苓二钱,沉香钱另包,乌药三钱,天生二钱,回生二钱,母丁(母丁香)三钱。

六十八、腋下双燕洞受伤方

双皮三钱,莲子十粒,陈皮钱,乳香二钱,没药二钱,伏毛十分,丹皮(牡丹皮)钱,木香二钱,红花钱,桃仁钱,酒对服。

又方:

苍术三钱,金英钱,龙骨二钱,金银花钱,益智二钱,牡蛎二钱,条苓(黄苓)二钱,香附三钱,红花钱,甘竹八分,藕节引。

六十九、左肋穴受伤方

木香二钱,秦艽二钱,川芎二钱,田七二钱,乳香二钱,小回二钱,自然铜二钱,归尾三钱,没药二钱爱你,白芍二钱,西草二钱,续断二钱,生地三钱,双皮二钱,血竭钱,红花钱。

七十、右肋穴受伤方

吴子(吴茱萸子)二钱,红花钱,广皮钱,葶疠tingli钱,归尾三钱,西竹二钱,木通二钱,台乌(乌药)二钱,前子(马钱子)炒二钱,没药二钱,木香二钱,生地二钱,杏仁钱,乳香二钱,骨碎补二钱,山七二钱,百合钱,香附二钱,明黄钱,甘竹八分,用酒对服。凡伤重看他左右无力,黄瘦、吐血,半身不遂,气血走于七孔,连头手足两节夜间有痛遗梦此伤,上遍孔通下部务必亏败,看二家三线方副

七十一、气门血穴右气方膀胱

木香二钱,文术三钱,乌药钱,沉香五分,乳香二钱,双绒(艾叶)二钱,白苓二钱,菖蒲钱,胆竹钱,杏仁二钱,没药二钱,甘竹酒八分。

七十二、气门左血穴受伤方

山棱(三棱)三钱,玄胡二钱,只壳二钱,羌活三钱,香附三钱,南星二钱,母丁(母丁香)二钱,川芎二钱,小回钱,乌药二钱,木香二钱,沉香五片另包。

七十三、左夹腕受伤方

寄生(桑皮)二钱,桃仁钱,山棱(三棱)三钱,木香二钱,胆竹二钱,白芍二钱,广皮钱,厚朴三钱,柴胡二钱,金毛狗(狗脊)钱,竹节引。

七十四、右夹腕受伤方

山棱(三棱)二钱,文术二钱,柴胡二钱,吴于(吴茱萸)二钱,胆竹二钱,刘寄奴二钱,桑寄生(桑叶)二钱,荆芥钱,只壳二钱,前子(马钱子)酒炒二钱,金茯草麻油引。

七十五、背心穴受伤

乃是人宫穴,一年半载咳嗽、黄瘦,四肢无力、手足麻痹有潮热急服此方。

方一、归尾三钱,续断二钱,桃仁钱,乳香二钱,秦艽二钱,桑寄生(桑叶)二钱,红花钱,沉香四钱另包,枸杞子三钱,甘竹八分,黑豆一撮引。

方二、苍术二钱,厚朴二钱,砂仁三钱,五加皮二钱,广皮钱,黄苓二钱,枸杞子二钱,菊花钱,

又方:

羌活二钱,寸香二钱,秦艽二钱,大力(牛旁子)二钱,香附二钱,西竹二钱,赤药二钱,细辛钱,川乌二钱,甘竹八分。

又方:

贝母二钱,细辛钱,山甲五片,广皮钱,升麻二钱,薄荷钱,羌活二钱,孙骨二钱,当归三钱,甘竹八分。

骨碎补二钱,桃仁钱,红花钱,虎骨三钱,木香二钱,地鳖毛虫三条,乳香二钱,只壳二钱,孙骨三钱,牡蛎二钱,童便酒对。

又方:

地黄二钱,白苓二钱,沉香钱,续断二钱,杜仲三钱,云苓二钱,秦艽钱,龙骨二钱,羌活二钱,甘竹八分。

七十六、半螺穴若受伤指影上定生死切不可用

回生竹二钱,自然铜二钱,山夕(山膝)三钱,骨碎补二钱,子元钱,闹阳花钱,文术二钱,公丁(公丁香)二钱,活血(千年建)二钱,木香钱,

又方:

川乌炒钱,沉香五片,公丁(公丁香)二钱,小回钱,红花钱,乌药二钱。

七十七、脚跟穴受伤,入内趾到内咳嗽so人药方

云苓二钱,山七二钱,母丁(母丁香)钱,乌药二钱,百合钱,冬花二钱,双皮二钱,贝母二钱,核桃仁二钱,麦冬钱,酒炖服。

又方:

山甲五片,桂枝二钱,自然铜二钱,冬花二钱,五卜七只生地三钱,香附二钱,血竭二钱,乌药二钱,虎骨四钱,寸香引。

七十八、左右卦膀穴耳、身上紧闭或寒,伤肝胆成晚用药方

大黄钱半,木香三钱,红花钱,陈皮二钱,当归三钱,木宅二钱,桃仁钱,寻半二钱,木通三钱,焦仁(焦栀zhi子)二钱,地毛虫十只。

又方:

熟地二钱,砂仁二钱,北风三钱,红花钱,山药二钱,乳香二钱,肉桂二钱,白芍二钱,赤药钱半,甘竹八分,桂圆肉引。

七十九、打伤板油其人必瘦,气不匀,久之咳嗽当白痰方

王不留行子二钱,川贝母二钱,丑牛二钱,菊花钱,钱,双皮钱半,南星二钱,沉香五片,伏毛十分,茯苓二钱,只壳三钱,公丁(公丁香)二钱。

又方:红花钱,茯苓二钱,乌药二钱,木香二钱,广皮二钱,川贝二钱,牡蛎二钱,双皮钱,乳香二钱,法下(法半夏)二钱,虎骨三钱,核桃引。

八十、打药把酒服

红花钱,土鳖五只,牛夕(牛膝)二钱,乳香二钱,海马一只,全归钱,桃仁二钱,石燕二钱,禾木钱,自然铜钱,故芷(补骨脂)钱,芍藤(芍药藤)钱,川芎钱。

八十一、腰眼穴受伤发笑不治

骨碎补二钱,杜仲三钱,青皮二钱,羌活二钱,川芎二钱,桑叶二钱,续断二钱,饼角钱,淮夕(淮膝)钱,乳香二钱,寸香二钱。

又方:

山七二钱,杜仲三钱,小回钱,炉巴钱,故芷(补骨脂)钱,地丰二钱,莲建二钱,木别五只,母丁(丁香)一分,香附二钱,太乙救苦仙丹治跌打损伤汤泡大调敷重北绍酒磨服。

八十二、两眼穴受伤用小鸡一只同药大烧树皮打烂服上

土鳖七只,肉桂三钱,蚯蚓(地龙)九条,乳香三钱,红花四分,肥龟一个,龙骨二钱,杜仲五分。

八十三、铜壶滴漏米结穴受伤方

乳香二钱,元胡三钱,棉芪(棉黄芪)三钱,云苓二钱,升麻二钱,当归三钱,茯伸(茯苓)二钱,沉香四钱另包,甘竹八分,红枣引,酒对服。

———疗伤秘诀 ———

一、跌打损伤辩生死诀:

(遇时遇穴如损伤,一切不治命要休)

头顶受伤:

口鼻出血,手足不动,急灌童便一碗,若能知痛,手足转动者可治。若仍手足难动,言语不明不治。气喘呃塞者,七日必死。

顶门伤破:

骨未陷入者可治。骨碎陷入者不治,气出不收者不治。

太阳受伤:

晕倒在地,急灌童便一碗,若能知痛者可治,不知痛者七日必死。如知痛者顷刻又晕者二十一日死。

耳后受伤:

血入内者不治。

两目受伤可治。

鼻骨受伤:

不断者可治,断者不治。

食管断者不治,气管全断者不治:

未断者十可救五,色红者可治,发青黑色不治。

两肩受伤:

血入内者不治

心口受伤:

青色者七日死,服药三日后,转红黄色者可治,食饱受伤,三日不死可治,心窝骨断者不治。

两肋受伤:

痛紧急者七日死。伤入肺者十四日死,伤入肝胆者,面青发晕,口吐黄水者,不满五日死,如痰冷者,四十九日死,筋骨麻木,身热如火,饮食不进者不治。

两乳受伤:

男人可救,宜急救,女人难治。

大腹受伤:

不发晕,口内吐饭者也治,若不吐饭,腹内作痛不绝,四十日死,发热乱言,至夜发厥者三日死。

小腹受伤:

血入内者,其脉不实不治,孕妇犯胎者,胎必下不治。

大肠受伤:

粪从口出,当日死。若便出尿,四十九日死。口不能语,二十日死。眼目眩晕,手足皆冷难治。过一时转能热者,可治。

小肠受伤:

昏晕发热,口中乱言,七日死,不分阴阳,者不治。

腹破肠出:

未断半断者可治,全断者不治,不臭者可治,臭者不治,色不变者可治。变紫黑色者不治。

腹伤呕血:

急引童便一碗,自知痛者可治,不知痛而发笑者,三日内死。

夹脊骨受伤:

断者不治。

肾经受伤:

呕吐不出,全身难动,挣坐不起,睡卧不安,七日死。若吐鲜血十日死。

外肾受伤:

囊内有子者可治,子入小腹者不治,子碎囊内者不治,囊肿不从上痛者可治,时日久长,连腹内作痛者,四十九日死,若发热发晕,三日死。人事不知,手足不动,一时死。囊破子入小腹者不治,子未入腹,虽垂悬于外,可救。

老人股骨压碎者不治。

凡受伤后:

鱼际骨有脉者可治,不脉者死。脉大而缓,不治。汗出不止,形象变者,防五日死,目晕青色者不治。鱼口传风,不治。头目青黑,额汗不流,眼小目瞪,身汗如油,谓之四道,不治。

二、脉搏诊断概要

①、切诊:

武术伤科著作中对脉法主张由博而约,崇chong尚滑寿《诊家枢要》六脉已足应用之说,切诊中强调以六脉为纲领《救伤密旨》总论曰:“六脉纲领曰浮、沉、迟、数、滑、涩。浮沉以部位而言,迟数以至数言,滑涩以形象言”。而在六个纲领中再分出其它脉象从属,这样便于掌握。

(一)、浮脉:

轻按应指,重按之后反觉脉博减弱。多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剧烈及脑伤玄晕的前期。大出血及长期慢性病患者,说明正气不足,虚像严重。

(二)、沉脉:

轻按脉搏较弱,重按才觉有应指感。多见于内伤气血,腰脊损伤疼痛。说明有里症。

(三)、迟脉:

脉搏次数减少,一分钟脉搏次数在六十次一下。常见于伤筋挛luan缩suo,淤血凝滞者。说明阳虚,里虚寒。

(四)、数脉:

脉搏速率增加。每分钟脉率在100次一下者称为“第数”,在100次以上者称为“数脉”,脉有力者为实热症,脉细无力者,为阴虚里热。常见于损损伤发热其。

(五)、滑脉:

血液在脉发中往来流利,按脉有如珠走盘之感。常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雍时期和妇女妊娠renshen期。

(六)、涩脉:

按脉如轻刀刮竹之感。说明有血虚、血瘀。常见于津少血亏,气滞血瘀的陈伤者。

②、伤科脉诀:

“伤科脉诀”主要论述了在伤科中各种病症脉象的顺和逆,从而可预测疾病的轻重和预后。“伤科脉诀”指出:由有淤血停结者属实症,洪大脉为顺,微涩脉测为恶,预后不良。失血者,因气血两亏,故脉应显浮芤kou(芤脉:中医称按起来中空无力的脉象)缓涩,为见洪大者,则病重。如见脉象模糊不清者,则预后不良,此乃气血衰微之象,如脉象和缓有神,说明气血尚盛,故即使病重,预后也佳。当伤重,肿痛剧烈时,可见到弦xian紧脉,偶然出现结代脉,也可能反射所致,并不一定表示危症。

附伤科脉诀:

伤科之脉,须知确凿zao。蓄血之症,脉宜洪大;失血之脉,洪大难握wo。蓄血在中,审大却宜,沉涩而微,速愈者稀。失血诸症,脉必现芤kou,缓小可喜,数大甚优。浮芤kou缓涩,失血者宜,若数且大,邪胜难医。蓄血脉微,无气必虚,脉症相反,峻猛难施。左手三部,浮紧而弦xian,外感分寒,右手三部,洪大而实,内伤蓄血。或沉或伏,定凝气束。乍zha疏乍数,传变莫度。沉滑而紧,痰瘀之作。浮滑且数,风痰之恶。六脉模糊,击凶难摸,和缓有神,虽危不哭。重伤痛极,何妨代脉,可以医疗,不须惊愕。欲知其要,细心学习。







QQ:1335088081

章意

www.360doc.com/userhome/5620517

章意的空间

http://1335088081.qzone.qq.com

意聖堂章意推拿

欢迎朋友来,请坐

您已阅览    分    秒感谢光临







座佑铭:让我们共同借鉴共同收获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

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

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

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

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7137.html

更多阅读

转帖 浅谈寻龙点穴与立向造作之基本方法 寻龙点穴风水图解

寻龙点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太祖山往下寻找,由高而低,由远及近,由过程追求结果;一种是由穴场往上寻找,由低而高,由近而远,以结果求证过程。第一种犹如数学上的方程式,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运算求解答案;后一种则象证明题,先假定答案,然后运用相关知

寻龙点穴操作方法 墓地风水100例图解

寻龙点穴操作方法2012-08-26 10:50:591、首先找到河流(水)的最大弯环处或河流交汇处。杨公曰:“凡有真龙或真穴,必有潮源水合聚,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因为地气不能越水而过,即气遇水则界,所以河、港弯环处,可兜收气聚,宜于凝结。

声明:《点穴解穴秘诀 中药治疗骨伤外敷秘方》为网友待洳憋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