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多有名有字,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如此。比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孙权字仲谋等,就连屠户出身的张飞、走江湖的关羽也都有表字。可见三国时期“表字”在社会中已经相当普遍了。
三国人物的表字与名字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简单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五种情况:
一、以表字表示兄弟排行。此时表字中间的字常用伯、仲、叔、季等。如邓伯苗(邓芝)、孙伯符(孙策)等,表字带“伯”,说明他们是家中的长子;再如许仲康(许褚)、司马仲达(司马懿)等,表字带“仲”,说明他们是家中的次子……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当数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
二、以尊称或赞美的修饰性文字做表字。此时表字中间常用子、公、奉、元等。带“子”字的如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等,同时通过“子”字也可看出这些人属于兄弟辈分。再如带“公”字的三国名人有袁术字公路、荀攸字公达等;带“奉”字的有吕布字奉先、郭嘉字奉孝等;带“元”字的有华佗字元化、夏侯惇字元让等……
三、表字与名字有某种内在联系。如赵云字子龙,因为龙常在云中,所以“云”与“龙”相辅相成;于禁字文则,“禁”禁令,“则”法则,二者明显有联系;周瑜字公瑾,“瑜”和“瑾”同有美玉的意思,诸葛瑾字子瑜,也与前面解释相同;凌统字公绩,《说文》中有载“统”纪也,“绩”同纪,二者也有联系……
四、名字与表字相互补充或修饰。如刘备字玄德,有个词语叫德才兼备,“备”与“德”相互补充;夏侯渊字妙才,“渊”渊博,“才”才华,意为才华渊博,前者修饰后者;乐进字文谦,“进”进步,“谦”谦虚,谦虚使人进步,后者补充前者;王双字子全,有个词语叫文武双全,“双”与“全”互相补充……
五、名字与表字同义。如周泰字幼平,“泰”太平,“平”和平,二者意义相同;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同义;黄盖字公覆,有个词语叫覆盖,可见“盖”与“覆”意义相同;张辽字文远,“辽”与“远”同义;弥衡字正平,“衡”平衡,“平”也有平衡的意思,可见二字意义相同;法正字孝直,“正”正直,“直”也可解释为正直,二字同义……
运用以上几种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很多三国人物名字与表字的内涵,比如:
孙权字仲谋,“仲”指的是兄弟排行,说明孙权排行老二;“权”谋略、计谋,“谋”谋略,可见“权”与“谋”意义相同。
魏延字文长,“文”一种美称;“延”延续,“长”长远,二字相互补充,至今仍有“延长”这个词组。
曹操字孟德,“孟”同“伯”都有老大的意思,说明曹操排行老大;“操”古指品行,“德”品德、德行,二字意义相同。
曹植字子建,“子”尊称或美称(曹操儿子辈份的人物表字中多带“子”字);“植”树立,“建”建立、树立,二字意义相同。
张飞字翼德,要飞翔自然离不开翅膀(翼),可见“飞”与“翼”有因果联系;“德”品德,“翼德”即是品德高尚。
刘璋字季玉,“季”指兄弟排行,说明刘璋在家中排行老四;“璋”古玉器名,有玉的意思,可见“璋”与“玉”意义相通。
夏侯惇字元让,“元”尊称或美称;“惇”敦厚,“让”谦让,敦厚、谦让属于两种美德,有相互补充之意。
王平字子均,“子”名字中的美称;“平”公平,“均”平均,二字意义相同,“平均”一词至今沿用。
姜维字伯约,“伯”指兄弟排行,说明姜维是家中的长子;“维”维持,“约”制约,二字意义相通。
司马懿字仲达,一个仲字说明他排行老二;达,通达事理;懿,德行美好。二者相辅相成。徐晃字公明,“明晃晃”一词现代还在用,字义相同。 曹丕字子桓,“丕”大;“桓”威武的样子,大而威武,后者修饰前者。
当然也有少数三国名人只有名而没有字(或是大家很少见到他的表字),比如典韦、颜良、文丑、周仓等,这只是个别现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