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梦中人》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演绎方式多种多样,有独唱,重唱,合唱,还有根据这首歌曲改编的钢琴曲、口风琴曲、管弦合奏曲,等等。
由此,说说合唱不同于独唱的几点要求,其中很有点名堂。
首先,合唱与独唱不同,合唱要求所有合唱队员一律采用直声歌唱,不能像独唱那样,频繁采用颤音(节拍较长的乐句,使用颤音最为明显,像波浪似地一个长音儿颤动着唱下来)。为什么呢?如果合唱采用颤音,则有的合唱队员颤动得快,有的颤动得慢,有的颤动得强,有得弱,这样,在听觉上乱哄哄的,完全破坏了音乐的美感。而所有队员一律采用平直的声音歌唱,这样,唱出来的效果整齐划一、清晰华丽,具有整体的音乐美感。
再一个,合唱对于演员换气有特殊的要求。大家都知道,独唱演员演唱时,观众可以很明显地听出来,每一个乐句末尾都有一个短促的换气过程。而合唱却要求,除了明确规定可以同时换气的地方,一般地,是采用交叉换气的方式。比如无伴奏合唱《牧歌》,男高音声部起首第一句歌词“翠绿的草地上跑着白羊”,这句歌词的旋律一共十六拍,要求一气呵成,中途任何一个节点都不允许出现换气、停顿现象。可这十六拍旋律实在太长了,不换气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办呢,采取交叉换气的方式补气。比如,张三唱到第七拍撑不住了,迅速换一口气,李四肺活量好一些,唱到第十拍气息快用完了,也赶快吸一口气,其他合唱队员也采用这种交叉换气的方法,分别在适当的时间内快速换气。这样一来,每个人的吸气动作被分散解决了,个别人换气的时候绝大部分队员仍旧在唱,整整十六拍乐句,在听众的感觉上,像一点没有换气、完全是一口气唱完似的,从而保证了这一乐句音乐律动的完整性。
第三,合唱讲究共性,坚决排斥个性。什么意思呢?合唱要求每一个队员都采用相同的发声方法、产生一样的歌唱效果,这就是共性。不能够谁自以为嗓音洪亮就使劲儿唱、谁擅长通俗唱法就鼓劲儿喊,谁的民族唱法功夫比较好就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优长,谁的美声唱法见长就潇洒表现,这些“各自为政”的不同个性被统统要求杜绝;甚至唱的声音大一点、小一点、强一些、弱一些,等等,对每一个合唱队员都有明确一致的规范要求。不然,一首合唱歌曲岂不唱成大杂烩了?!
以上,简单地提及合唱艺术的几点特殊要求,具体要求绝不止这些,在此不予赘述。
现在,说一说当今世界具有主导地位的合唱艺术欣赏趋势。
据可靠消息,我国的合唱团队每每参加国际合唱比赛几乎均“屡战屡败”。原因何在?外国评委比较欣赏柔美舒缓的演唱曲风,听不惯中国人动不动就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据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官方文化管理部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尽快扭转这种境况,——向国际声乐界认可的合唱水准靠拢,力争在不远的将来取得国际合唱赛事的好成绩。
无独有偶。近日,在网上欣赏到依据美国斯蒂芬.福斯特的歌曲《美丽的梦中人》改编的合唱曲。看合唱规模,身着不同色彩演出服的合唱演员有好几百人之众,但人家演唱出来的效果却轻柔曼妙,极具意境。这首合唱歌曲,如果放在国人的演唱习惯上,多半会演唱得群声雷动、声震屋宇。这,就是外国评委不欣赏、外国民众不喜欢的地方。
看来,官方的所谓文件是下达对了,如果真有这份文件的话。
《美丽的梦中人》大合唱视频链接地址: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0xqN_-Cx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