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振福楼
作者:简金荣
远在新加坡的同学打电话来,告诉我电视剧《下南洋》有在永定取景,问我是否去过剧中女主角陶舒燕(黄圣依饰演)住的那座公主楼。我脱口而出:“你说的是永定的土楼公主振福楼吧。”剧中那美人潭漪漪清水倒映着圆圆土楼的美景确实让人陶醉。
第一次去振福楼大约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寒假期间骑着辆旧摩托载着妻子在金丰片的乡村公路上寻幽访胜。那天骑到湖坑镇,看到一条窄窄的残破公路伸向南方。我是越是艰险越向前,拐头就驶上了那条小路。出了居民区,眼界豁然大开。道路右侧是个缓缓的斜坡,梯田层叠。沟底是一条叫南溪的小溪。说是小溪,河床却挺宽的,河中到处是巨石,河水就这样浅浅地在巨石中间盘旋流淌。田里的稻田都已经收割完毕,偶尔有些人在田里燃烧稻草,一派恬静的田野风光。形态各异的土楼弯曲于溪岸之上,镶嵌在山谷之间,大都是普通的民居。可是突然之间,一座秀丽的大圆楼的黝黑的屋顶就突兀地出现在了你眼皮子底下。楼前清流激湍,楼边拱桥挺秀,拱桥右边有两棵巨大的榕树,榕树的气根深入河床,根枝相连,相依相偎,宛如情侣。而河的对岸,则是十几座或方或圆的土楼组成的小小村落。这不就是一幅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画么?就像受了什么召唤,我沿着路边一条更加窄小的泥土路往坡底的土楼驶去。我与振福楼就这样不期而遇了。
拱桥头,溪流畔,振福楼楼独处小溪一侧,气势却压倒了溪对岸的整个村落。它占地4000平方米,形态和大多数土楼差不多,分内外两环,外环高三层。按八卦格局建造。规格只能算中等土楼,却在这狭长的河谷中独享尊荣。潺潺流水、夹岸青山、参天古树和那小小村落都似乎为陪衬它而生。
振福楼的建筑精致得让人目眩神迷。楼前楼后竹木掩映,青石小路四通八达。楼外围沿河岸筑起了一道长约500米,高约4米的围墙。围墙用几乎统一规格的大石块紧密地筑成,上嵌花窗,盖青瓦。每一块石头在阳光下闪着黑亮的光泽,给人金属的质感,显得坚固异常。围墙围合门坪,形成一个五十平米的大院落。院落地板铺着鹅卵石,显得干干净净。围墙临溪处是牌楼式外大门,迎着溪水流来的方向。外大门那扇洋气的镂花大铁门令人惊叹,连接的地方全是用铆钉钉起来的,造型美观,制作的工艺十分讲究。这是当年楼主人在上海订做,先水运到厦门,再请挑夫挑回来的,已有九十来年的历史了。
楼侧有株黄杨古树,据说这是一株福建最古老的黄杨树,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未有振福楼,先有黄杨树”。楼旁挖有一水潭,波光潋滟,鱼儿畅游。潭边有亭台楼阁,风景怡人。不禁让人寻思,楼主人究竟有怎样雄厚的财力,才能有这样一掷千金的大手笔,在这山沟沟里来建这样的豪宅呢。
楼主的子孙几乎都在海外发展,原住民现在只剩了一户人家。楼中的老人告诉了我一个“黄杨美梦”的故事。据说楼主苏振泰年轻时曾在那棵黄杨树下梦见黄衣使者的指点做生意发家致富。其实苏振泰本是农民,农闲时挑担做副业。后来经营条烟丝生意。他善于研究市场规律,经过几年奋斗,生意越做越大,在上海、广州、福州等地都开设了烟行,成了南溪首富。发家之后他便想在老家建一座大楼,于是请风水先生选好宝地后,买下了一座余姓人家的旧圆楼,拆除重建,总共耗时三年,耗资6万大洋建起了这座东西合璧的振福楼。他建楼过程中生意不断扩大,因此建楼规模也不断扩大。从楼内正厅所挂的照片及介绍来看,楼主当年可称得上是风流倜傥。除了妻子,他还一共明媒正娶了四房姨太太,生了八个儿子,四个女儿。他的大女儿就嫁给了振成楼楼主林鸿超的次子。振成楼被人称为土楼王子,振福楼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土楼公主了。当时的苏振泰可谓财丁两旺,可惜英年早逝,46岁就撒手去了。楼中现在还保存着一块县官所颁的“白首完贞”匾额,作为独守振福楼终老的女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
“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这是振福楼大门的对联,既概括了它的风景,又表达了楼主希望子孙成才的期望。门楣上书“眉山”二字,当是纪念苏家上祖的老家四川眉山。苏洵、苏轼、苏辙在中华文学史中的地位确实是值得苏家人永远自豪的。楼主现在海外的后裔中专家、学者就达三十多人。
楼外的黄杨树在寒风中迎风挺立,椭圆形的树叶自然舒展,叶色碧绿。这扎根石缝的黄杨树经过了多少风雨沧桑,见过了多少人事别离,它细腻、坚固,正如客家人的精神气质。《下南洋》剧中的主创说:“与其他土楼相比,永定土楼本身所拥有的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最终打动剧组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内涵与剧中气势磅礴的奋进精神可谓浑然一体。如今,以振福楼为起点,整个南溪绵延十公里的河谷被人誉为土楼长城。新的通往振福楼的旅游公路也即将通车。过去藏在深闺的振福楼又将迎来发展的新机遇。老同学要带着他新加坡的朋友们来拜访这土楼公主,就让我们相约在这风景秀丽的振福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