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徕卡宣布推出新一代全幅数码旁轴相机:M9.M9依然延续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经典造型,外观改变不多。其采用柯达研发的23.9x35.8mm的全画幅CCD传感器KAF-18500,像素数达到1820万,传感器在周边微透镜的设计上与M8的传感器类似。M9是世界上体积和重量最小的全画幅数码相机,只是没想到M9将成为Leica旁轴王朝的最后君主。
首先要说全画幅是非常重要的。之前M8的画幅专业摄影师颇有微词。而且M系列很重要的优势之一就是使用广角镜头,如果还要乘上一个焦距转化系数,那真是不方便啊。而就色彩表现来说,M9绝对没的说,尤其在表现蓝绿色的时候。这主要归功于它的感光元件使用的是CCD,而不是常规35mm单反相机使用的CMOS传感器。自从M8上市以来,徕卡推出了一系列数码化的镜头,新的数码镜头增加了镜头触点,可以把镜头数据传到机身内并记录下来。这样的镜头会更加发挥M9的画质优势。
LeicaM9机身跟M8/M8.2的区别。最明显是机顶的快门转盘少了1/8000秒的选项,增加了8秒的慢快门选择,拍摄夜景更加方便。此外,M9也终于都加上了ISO专用按钮。还有在M8机顶上设有一个小小的资料显示屏,用以显示相片剩余数目及电池状态,到了M9就索性删掉。虽然这可令机身更加简洁,不过以后要看相片数目、电池、ISO、白平衡等资料就得按Info按钮,在机背LCD上查看,对于用惯普通数码相机的人来说十分不便。从这点可以看见Leica的两难,假如在M9身上加上几个转盘、大量快捷键的话,虽然可以加强操控,不过就会令M机失去原来的精髓。
徕卡M系列 旁轴相机的传奇
回顾徕卡相机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与世界相机发展史的轨迹基本相同。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是徕卡M系列相机的发展。从M3诞生之后,这个系列在相机史上创造了一个传奇。看起来几乎一样的外观,传承着徕卡坚固、耐用、精密的精髓,同时也延续了徕卡的经典设计,例如轻巧的快门、坚固的机身、以及联动测距系统。这种延续一直持续到数码化的M9-P身上,从胶片时代一直传递到这款全画幅的数码旁轴相机。而在2012photokina展会上,徕卡并没有发布后继机型M10,取而代之的是两款全新的机型——徕卡M以及徕卡M-E。这两款产品并算是不是M9-P的后续产品,而且机内设计也有了很大变化。
由于采用CCD作为传感器,因此徕卡M9在画面色彩表现上更加丰富,尤其是画面中保留的细节信息更多。这点尤其体现在低感光应用在曝光不足时,画面的整体感觉与使用单反相机拍摄的画面大相径庭,呈现出更加迷人的氛围。
徕卡M9 一款真正划时代的产品
在徕卡M9出现之前,前任型号M8并不是一款135全画幅的数码相机,这也使得很多人认为M9才是M系列真正数码化的成功之作。这款产品不仅提供了与胶片时代的M系列相机相同的视角,此外它也兼容几乎所有1954年之后的M镜头。M9的诞生,再一次的体现出M系列恒久的价值以及全面的系统兼容性。如果说M3是徕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那么M9则是徕卡进军数码时代最重要的一款产品了。
而随后推出的徕卡M9-P则是徕卡M9的小改款,从命名上可以看出,这款相机与M-P的设计理念相同,是一款非常低调的徕卡相机。它的机身正面取消了可乐标与型号,取而代之是以经典字款的Leica商标刻于机顶。此外,稍有不同的是机背的.5英寸LCD改由具有极强防刮花性能的Sapphire Crystal蓝宝石水晶玻璃覆盖。
新品变化巨大 M9/M9-P地位稳固
今年徕卡推出的两款新产品分别是徕卡M与徕卡M-E。抛开功能简化的M-E不谈,单看功能更全面的徕卡M,其最大的改变则是来自于这款产品抛弃了CCD传感器,反而启用了单反相机常用的CMOS。这个改变也许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降噪能力。但同时,传感器的改变势必会对输出的画质造成影响,此外实时取景的加入也与传统的M系列操控方式有很大变化。不得不说对于徕卡而言,这款新产品也是一种革新。
也许面对市场,徕卡选择了妥协,面对日系品牌的激烈竞争,徕卡不得不重新规划自己的产品策略。不管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目前徕卡M9/M9-P可以说是完全继承旁轴精神的最后守望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