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源远流长的汉文化承传中,我国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这一文化形式最初表现在千家万户尤其是在农村的家神牌位也就是俗称的“敬香火”上。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儿》诗中写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家祭”二字就是指敬香火。
由于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徒流动,特别是江南、中原、山西为最甚。所以其姓氏宗族门系十分庞杂,再加上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民间都崇尚家庙祭祖风俗,所以,客民移居各地后,在人口大量繁衍,生产生活得到安定和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名门望族和大户人家相继建立家祠、宗祠等祭祀场所,就连一些庶民百姓、穷家小户也十分讲究家祭的形式,他们在修建住宅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正房辟为堂屋,(所谓正房即三间房的中间叫堂屋,城市人称为客厅。左右的叫房,城市人称之为卧室)。在堂屋迎门的后檐樯上设香火神龛(kan音砍)。
香火的内容与形式
“香火”由堂号,神位,堂联,神龛,报条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堂号”。各种不同渊源的姓氏,为了给自己的姓氏打上历史的印记,便命堂号。堂号,它指的是某一姓氏中某一支某一房的称号。在某姓某支成为望族后,由于不断地繁衍发展和迁徒,往往会分出许多的房支和派别,这些房支和派系为了彼此区别,就产生了各自的名号,这个名号就是报谓的“堂号”或曰“房号”。
堂号的文字内容即取命方式也五花八门,饶有文化内涵和意味:
有以祥瑞吉兆取命的,如北宋初年,琅琊王氏中有个叫王祜(音互hu)的人,手植三槐于庭园中,并预言以后子孙必有位登公卿者,其后他的儿子王旦果然仕途顺利,位列宰相,以后这一支王姓便以“三槐堂”为其堂号。
有以祖先居住过的别墅厅里取命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好佛隐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其后裔追慕祖先,便以“香山堂”为这一支的白姓的堂号。唐代宰相裴度因不满宦官专权,愤然自请罢相,隐居洛阳午桥建成别墅造凉亭,植树万株,绿荫如盖,因而别墅为“绿荫堂”,其后裔以为堂号。
有以先祖功名取命的,唐代泉州人林披生九子,后皆居刺史之职,一时门庭显赫珍贵无比。刺史在古代也称为“牧州”,帮其后世遂以“九牧堂”为林姓堂号。宋代临湘人徐伟侍母至孝隐居授教,生子八人,世人称其“徐氏八龙”,后人便以“八龙堂”为号。
有以先祖高风亮节取命的,宋代理学家周敦颐(yi音益)酷爱莲花并作《爱莲说》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zhuo音着)清涟而不妖”的品格,为后人传颂。其后人命其堂号为“爱莲堂”。东晋诗人陶渊明因看不惯官场的腐朽与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于家“种豆南山下”,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锄荷归”的田园生活,并赋《归去来词》以明心志,为世人所敬仰。因房前值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其后裔遂以“五柳堂”为堂号。
有以祖先美德取命的,唐代名士张公(名艺,寿张人,生于唐高宗时)。张公艺修身养性,以和为贵,以忍为上,他一生处处讲忍让,因而家庭和睦、团结友爱,以至九世同堂,张公的族人把张公一生的忍让事迹记录下来,写成《张公百忍全书》,书中《百忍歌》广传于世。明清时几乎家喻户晓。《百忍歌》在中国文化中颇具影响。麟德年间,唐高宗祭祀泰岳路经郓州曾亲临其家,询问他九世同堂的秘诀,张公艺连写百余个“忍”字。其后人遂以“百忍堂”为其堂号。
有以伦理道德取命的,如李氏的“敦伦堂”;朱氏的“格言堂”;任氏的“五知堂”;刘氏的“重德堂”;金氏的“世德堂”“宣德堂”“树德堂”“怀德堂”“追远堂”“忠勋堂”等等,郑氏的“务本堂”,周氏的“忠信堂”;蔡氏的“克慎堂”和许氏的“居廉堂”。
有以先祖的丰功伟绩取命的,东汉名将马援在讨伐南越的战争中因功被封为“伏波将军”,其后人便取命“伏波堂”。唐代大将军郭子仪在平息安史之乱中因功被封“汾阳王”,子孙遂以“汾阳堂”为房号。
有以先祖嘉言懿(yi音乙)行取命的,东汉末年,杨震为太尉,为人清廉正直。一次,县令王密以黄金十斤深夜求见,并说深夜无人知道。杨震严词拒绝,说此事“天知,地知,我知,子知,怎说无人知道?”王密羞愧而退。此事被子传为佳话,杨氏后人便以“四知堂“为堂号。而范氏的”麦舟堂“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扶危济困的故事。有一次,范仲淹遣子纯仁到故苏运麦,舟船行至丹阳,遇石曼卿无力葬亲,范纯仁即以麦舟相送,纯仁回家告诉父亲,深受范仲淹嘉许。故其后世以此典故作为堂号。
有以始祖发祥地取命的,一般而言,每一姓氏大约都有一个或多个郡(jun音军)望,所谓“郡望”,就是一郡的望族,指为当地人所仰望的贵族之家。如金姓、刘姓、钱姓为“彭城堂”(今江苏徐州市);赵、秦、姜、皮、尹、狄、曾、桂、严、艾、庄等姓为“天水堂”;徐、戚、竺等姓为“东海堂”;而“颍(ying音营)川堂”的有陈、干、赖、乌等姓;郑、潘为“荥(1音兴xing;2音营ying)阳堂”;王、郝、邬、祁、祝、郭、霍、武、阎等姓氏是“太原堂”;计、宋、杜、宗、于、段、车等为“京兆堂”(京兆即今陕西长安)等等。由于以郡望取命的堂号历史久、名气大,所以也较为普遍。
也有少数将《××堂》三个字书写成《××世第》四个字的,堂前二字不变,只把“堂”字写为“世第”。
因各种原因没有家族谱的,且以上堂号取命渊源失传的人家,堂号文字内容则写为“福禄祯祥”、“祖德流芳”以代之。(待续)
稿件来源: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