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是首批列入中国“211工程”、“985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中国“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首批千人计划基地的5所中国著名大学之一。专业设置广泛,涵盖除军事学之外的理、工、医、文、史、经、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年艰苦奋斗,这所名校正乘风扬帆,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学校简介: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华中理工大学(始建于1952年)、同济医科大学(始建于公元1907年)、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始建于公元1898年)。华中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千人计划基地)5所著名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校园总面积7000多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被誉为“江城明珠”,有“中南六省第一校”之称。
教学规模: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9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7个。建有或正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为正在建设的2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另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4个。201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列全国高校第一;2011年获4项,列全国高校第五。
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图书551万册。还有三家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甲附属医院(其中,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型医院)和一家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秉承团结进取、实干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大力实施“党旗领航工程”,着力建设“一流教学,一流本科”,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人文底蕴、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本科教育视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和强校之基。学校获批有1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机械基础、电工基础)、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建有6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实践教育中心,26个国家特色专业,49门国家精品课程,获17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设立了启明学院和创新研究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展了基于学科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平台,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之一的Dian团队,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培养科技团队的领军人物为目标,多次获得挑战杯大奖,毕业生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联创团队连续六年代表中国参加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并于2007年和2010年两获该赛事IT挑战项目全球冠军。学校根据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强化基础,加强学生通识教育,形成了多模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重视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力加强第一、第二课堂建设;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建立了为国内高校瞩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开展了以红色寻访活动、公德长征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通过开展科技节和文化节多种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几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高级科技人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重点高校前茅。
华中科技大学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有来自全球120个国家的1800多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为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清洁煤技术产学研联盟中方牵头单位,还建有中国和欧盟共同发起建设的“中欧清洁可再生能源学院”。学校每年有约300批、15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华中科技大学将以创建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院系设置: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系、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系、法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法医学系、护理学系、计划生育研究所、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大学生艺术团、教育科学研究院、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国学研究院、体育部、网络与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国际教育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科研机构:国际科研中心1个、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国家级科研机构3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共6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智能制造技术、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信息存储系统、生物医学光子学、基本物理量测量、器官移植、环境与健康、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分子生物物理、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肿瘤侵袭转移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住建部重点实验室1个、给排水住建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2个、器官移植、呼吸系统疾病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4个、病理生理、骨代谢、针灸神经生物学、中药药理等。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敏感陶瓷、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磁约束核聚变等教育部研究中心。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机械设计与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煤燃烧等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部级研究中心(所)4个、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华工自动控制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所。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6个、引力与量子物理、集群与网格计算、智能互联网技术、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肿瘤侵袭转移、电力安全与高效、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分子影像、控制结构、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船舶和海洋水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数据库、纳米药物、电子制造装备等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湖北省光电测试技术服务中心。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健康服务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
学科建设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西方经济学、高等教育学、生物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呼吸系病)、外科学(普外)、妇产科学、内科学(血液病)、外科学(泌尿外)、麻醉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通信与信息系统、内科学(传染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人才培养
1.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示范作用,华中科技大学与业界共同创办“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启明学院秉承“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
2.本科教育:全校现有本科专业94个,华中科技大学将按照“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思路,高举“团结、求实、创新、进取”的旗帜,继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3.研究生教育: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现有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留学生教育: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正努力向着“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学校重视留学生教育,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远程与继续教育: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创办于1956年,是我国开展成人高等教育较早的高校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探索,现已形成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函授、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全日制脱产教育、岗位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渠道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和发展格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师资力量: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有教授1062人,副教授1380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拥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7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30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5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学术大师云集,教育家朱九思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卓越开拓者,教育家杨叔子掀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风暴,经济学家张培刚被尊称为“发展经济学之父”,哲学家涂又光、邓晓芒引领着社会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高等教育专家刘献君开创了高等教育学科“院校研究”的新方向,中青年法学家易继明通过《私法》砥砺学术、激荡社会,社会学专家贺雪峰、吴毅建立起了研究中国乡村治理的“华中乡土学派”,新闻传播学专家吴廷俊、张昆引领了新闻传播的新方向。
历史渊源:原华中理工大学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53年创建的华中工学院。1953年5月,高等教育部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工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1953年5月,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6年,整体实力有较大提高,6个系、20个本科专业、教师1097人、职工1664人、在校学生6087人、年度科研经费90万元;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6年至1976年,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对“左”的错误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和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办好学校而奋斗。期间,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不仅为民族发展、国家建设保护了优秀的专业人才,也为改革开放后学校的大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前面”、“把学校办成以理工为基础的综合大学”、“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实现3个转变:从教学中心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从以工科为主转变为理、工、文、管综合组成的大学;在培养好大学生的同时,把研究生的培养提到重要位置”等办学思路提出。期间,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创办了系统工程、生物力学、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专业;设立了工程力学、应用数学、应用化学和应用物理专业。大胆突破文、理、工分家的办学模式,顶住压力,在全国理工科大学中率先创办文科。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0年,成立哲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经济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社会学研究所;1983年,设立新闻学专业;1987年,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成立管理工程系;1983年,设立技术经济专业,成立经济系;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2年初,发动全校师生员工认真讨论,将建校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归纳成8个字:“团结、求实、严谨、进取”,并作为华中工学院的校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1984年,领导班子换届,黄树槐任校长;1985年,开设少年班,至2000年停办时共培养了约500名少年大学生;1986年,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办学活力,着重提高水平”的办学思路和创办第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达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4年,第一个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对直属高校的校园、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大检查,获得国家教委颁发的特别奖,是获得特别奖的唯一高校;1994年,率先在全国大学生中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举办人文讲座;1995年,实行学分制;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和1997年,党政领导班子相继换届;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一个国家有两所大学获此奖项,除美国外,只有中国。);2000年,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公元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公元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公元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公元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公元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前身为清末张之洞于公元1898年创办的“工艺学堂”。公元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公元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获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2000年,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建校纪念日:合校时经各方协商,华中科技大学的建校纪念日定为全国院系调整开始的1952年10月8日,并未溯源至前身的公元1898年或公元1907年。
发展目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将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到2025年,经过20年的奋斗,实现学校第三次大发展,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国际知名大学;第二阶段到2050年左右,在建校100周年时,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附属企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协和医院、同济医院;荆州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襄樊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襄樊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医院);华中科技大学产业集团;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武汉华工团结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武汉天喻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达梦数据库有限公司;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同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同济现代医药有限公司。
60周年校庆:2012年10月8日,学校将迎来建校60周年。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学校60周年校庆大典举办日期为10月6日,60周年校庆主题为“融汇·传承·跨越”。
杰出校友
国内外院士、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叔子 | 朱中梁 | 程时杰 | 罗俊 | 熊有伦 |
沈其震 | 吴孟超 | 吴旻 | 郑晓静 | 叶朝辉 |
梁伯强 | 童第周 | 贝时璋 | 沈韫芬 | 裘法祖 |
姚建铨 | 沈绪榜 | 孙汉董 | 葛昌纯 | 刘以训 |
杨简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济 | 樊明武 | 潘垣 | 张勇传 | 李培根 |
叶声华 | 岑可法 | 姚绍福 | 郭孔辉 | 谭建荣 |
陆道培 | 侯云德 | 周宏灏 | 段正澄 | 杨宝峰 |
罗锡文 | 崔昆 | 张涤生 | ||
赵梓森 | 吴中如 | 方秦汉 | 王正国 | 刘广润 |
朱建士 |
中央研究院院士:贝时璋、童第周;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蒋向前;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程一兵;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武忠弼;欧洲自然与社会科学院院士:余翔;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周济;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程时杰、朱建刚、吴青华、杨庆、汪立宏、张军山;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仲冬平、王中林、方忠;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Fellow):蒋向前;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会士(ASMEFellow):孙剑桥、陈刚、刘胜、KaiH.Luo、PeiZhong;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士(RSAFellow):蒋向前;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Fellow):骆清铭;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Fellow):王中林、贺熹、仲冬平;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通讯会士(AIAAAssociateFellow):鲁红兵;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IAACorrespondingMember):吴伟仁。
著名学者:张培刚:著名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创始人林少宫:著名经济学家,数理统计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我国计量经济学奠基者之一张军扩:杰出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张燕生:杰出经济学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小洪:杰出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巴曙松:杰出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杰出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杰出经济学家,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研究委员会成员徐滇庆:杰出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教授,长城金融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民营银行之父”宋敏:杰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金融系教授,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方振民:杰出经济学家,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亨利·马柯维奇艾春荣:杰出经济学家,佛罗里达大学经济系教授石寿永:杰出经济学家,多伦多大学经济系教授,全球经济学家排名第42位,华人经济学家中位居第一田国强:杰出经济学家,德州农工大学经济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谭国富:杰出经济学家,南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海峥:杰出经济学家,佐治亚理工学院经济学院教授叶荫宇: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双聘教授,获冯·诺依曼理论奖沈康:斯坦福大学神经回路与突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陈刚: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冠名讲席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任志峰:波士顿学院纳米实验室教授、首席科学家,超导和纳米领域国际知名科学家李少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张忠: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冠名讲席教授刘建华: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汪宁: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冯蔚:北卡罗莱纳惠明顿分校数学系主任高光荣:特拉华大学教授,大陆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第一人孙剑桥:加州大学美熹德分校教授,ASMEFellow朱建刚:卡内基梅隆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Fellow贺熹: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教授胡丙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汪立宏: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教授,国际生物医学光学协会主席,IEEEFellow仲冬平: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Fellow)黄伟:俄亥俄大学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系教授唐军建:著名建筑设计公司HDR政府工程总建筑设计师,美国首位获得“奥本勋章”的华裔建筑工程师吴青华:利物浦大学工学院院长,电气与电子工程系教授,IEEEFellow杨庆:国际著名计算机学家,罗德岛大学教授,IEEEFellow张军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子计算机与能源学院教授,IEEEFellow KaiH.Luo: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计算流体、燃烧工程系系主任,ASMEFellowPeiZhong: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教授,ASMEFellow刘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ASMEFellow徐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袁家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于登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郭剑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晓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孔力:中国科学院计划财务局局长鲁红兵: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通讯会士李东:德州农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堪萨斯州立大学经济系副教授蔡巍:少年班毕业,斯坦福大学机械系副教授,2007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大陆旅美学者唯一获奖者刘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博士,2010年美国青年科学家总统奖获得者高校主帅:査谦:物理学家、教育家,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朱九思:杰出教育家,华中工学院第二任校长陈小筑: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乘:河海大学校长丁烈云:东北大学校长郑晓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原兰州大学副校长杨宗凯: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邹寿斌: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刘伟: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清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张安福: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杨志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胡社军: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立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校长,少将蓝江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院长,少将冯友梅: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黄从新:武汉大学副校长蒋昌忠:武汉大学副校长陈建新: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曹一家:湖南大学副校长刘建凡:湖北大学党委书记熊健民:湖北大学校长顾豪爽:湖北大学副校长王世敏:湖北大学副校长杨宝峰: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陈小龙: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喻世友:中山大学纪委书记许晓鸣: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周哲玮:上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杨世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纪委书记陈新: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冉丕鑫:广州医学院院长刘塨:华侨大学副校长罗锡文:华南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王乔:江西财经大学校长邓晓华:南昌大学副校长肖华茵: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高海生: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何伟军: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培:青岛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青岛科技大学校长王智平: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郝书辰:山东财经大学(筹)党委书记张德姜:长春工业大学校长陈运超: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陈宁:西华师范大学校长吴小南: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
政治精英
中央部委:周济:十七届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长;刘石泉: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院长,被誉为“中国巡航导弹之父”;谢伏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十七届中纪委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顾问;张鸣起: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委员;陈小娅:科技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郜风涛:国有大中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国务院法制办原副主任、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丹笑山:国有大中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马力强: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邓波清:中国驻尼日利亚特命全权大使;刘凡:十届民革中央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李传卿: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十六届中纪委委员钱信忠:卫生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何界生:中国银监会党委委员,中国金融工会主席,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张德楠: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张军扩:国务院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王延觉: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湖北省:张昌尔:湖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总工会主席;罗辉: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轮一:湖北省人民政府资政,湖北省原副省长、党组成员;范锐平: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伟年:湖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唐良智:湖北省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孙亚: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贾耀斌:湖北省武汉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英姿: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罗长刚:湖北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建鸣:湖北省黄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华:湖北省纪委委员、荆州市委书记;朱汉桥:湖北省潜江市委书记;李乐成: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刘雪荣:湖北省黄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霁:湖北省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任振鹤:湖北省咸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
湖南省:王克英:湖南省原常务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政协原主席;罗海藩: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高锦平: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肖文伟: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魏旋君:湖南省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河南省:赵素萍: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铁: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河南省副省长;祁金立:河南省开封市委书记;李亚: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何雄: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
江西省:梁凯轩:江西省原副省长;陈俊卿:江西省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安泽:江西省新余市委书记;陈卫民:江西省萍乡市委副书记、市长。
广东省:唐国忠: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海南省:王琼英:海南省副省长,台盟海南省主委、六、七届台盟中央常委。
江苏省:弘强:江苏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辽宁省:黄凯:辽宁省沈阳市副市长。
陕西省:娄勤俭: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杨广信:陕西省西安市党组成员、原副市长。
甘肃省:郝远:甘肃省副省长、省工商联主席。
贵州省:宋璇涛: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富玉:贵州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
内蒙古自治区:王学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书记;侯凤岐: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
广西省:金湘军:广西省玉林市委书记。
军界人物:干毅: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机械系知名教授,周恩来总理称赞其“文武全材”;阎圣:中将,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军长;张道炽:中将,桂林空军学院副院长;郭立峰:少将,海军工程大学校长;王正明:少将,国防科技大学教育长;钟辉煌: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副教育长;龙兴武:少将,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工程系主任,教授;姚颖:少将,空军工程大学副政委;蓝江桥:少将,空军预警学院院长;邓焕章:少将,总参谋部机要局副局长;王维山:少将,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聂皋:少将,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司令员;王小京:少将,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王厚生:少将,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教授;钱信忠:少将,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原部长、党组书记;吴孟超:少将,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颜达材:少将,中国人民武装部队学院原副院长。
工商巨子:李军:中国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原交通银行行长;李国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野平:电监会副主席,原南方电网总经理;李定凡: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总经理;刘顺达: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大唐国际发电公司董事长;贺禹: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武广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国强: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展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王振有: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诚:长江三峡集团党组成员、长江电力公司总经理;聂凯:中国葛洲坝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马须伦:东方航空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东方航空集团党组副书记;陈宗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2研究所所长,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建华:东方电机总经理、总工程师;裴振江:西电集团副总经理;寇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兴: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单业才: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秦红三:江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董志毅:首都机场集团总经理、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董事长(香港上市);孙建平: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维谦:天水星火机床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中国机电工业年度人物;徐和谊: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易小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志刚: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汪潮涌:信中利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与CEO;喻子达:海尔集团执行副总裁;张铁燕:海尔集团全球运营总监;郑宝用: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常务副总,华为美国公司董事长,任正非的创业搭档,原华为工号(0002);孟晚舟:华为常务董事、首席财务官(CFO);陈珠芳:华为公司副总,党委书记;洪天峰:华为常务副总裁,首席运营官(COO);周劲:华为副总裁;郭平:华为副总裁;李晓涛:华为高级副总裁;胡厚昆:华为副董事长;李一男: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曾任华为副总裁、首席电信科学家,港湾网络创始人、CEO,百度CTO等;庞胜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小龙:Foxmail创始人、腾讯公司副总裁;黄晓庆:UT斯达康原高级副总裁,现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卢鹰:UT斯达康首席执行官;施倩: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副总裁;花欣:迈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毅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宏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汪大总:北汽控股总经理,全球汽车精英组织主席;易继辉:伟创力公司全球副总裁;姚欣: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PLIVE创始人;汪海兵: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创始人;宋海波:动网先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建平: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邦栋: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历任董事长、总经理;龚虹嘉:创办德生公司、海康威视、握奇数据等公司,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59位,个人资产100亿;黄立: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2010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44位,个人资产60亿;叶滨:拥有上市公司世纪鼎利,个人资产20亿;张斌:北京物美集团总裁(香港上市);郎华:特雷克斯中国区总裁;袁仲荣: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喆:星光国际集团董事长;吴立春:山东三庆集团董事长;熊续强:银亿集团创始人;陈淑宁:文思创新公司董事长兼CEO(纽交所上市),有“中国软件外包第一人”的美誉;芮冬阳:智光电气总经理;阳树毅: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原所长;陈斌波:东风本田中方总经理,东本执行副总经理;凌克:金地集团董事长;童国华:烽火通信董事长;陈吉红:华中数控董事长;张新访:天喻信息董事长;唐浩: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勤强:武汉健民药业总裁、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赵志伟:金融界CEO(纽交所上市)宋志平: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智:深圳世纪人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新加坡上市);袁丹:世纪人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加坡上市);吴松: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广德: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靳海涛: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张向宁:天下互联网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谢永金:江钻股份副董事长;陈贤义:人民卫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杨宏:恒大地产集团原副总裁;张华纲:金地地产集团原总裁。
医学英才:童第周: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实验胚胎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贝时璋: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生物物理学奠基人;金问淇:医预科,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妇产科专家;李赋京: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病理学家;谷镜汧: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病理学家;陶桓乐: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王宝韫: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内科学家;梁之彦: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生理化学家;荣独山:国家一级教授,著名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放射学奠基人之一;姚永政:国家一级教授,创建同济寄生虫学馆,著名寄生虫病专家,“姚氏钉螺”发现者;杨述祖:国家一级教授,创建同济病理学馆,著名病理学家;李宝实:国家一级教授,著名耳鼻喉专家;于光元: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涤生:国家一级教授,著名整形外科专家;屠开元:国家一级教授,著名的医学教育家,骨科学和创伤外科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沈其震: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医学生理学家;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学家,少将;吴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肿瘤遗传学家;裘法祖:医预科,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外科学家;陆道培: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血液病学家;侯云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医学病毒学家;周宏灏: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遗传药理学家;武忠弼: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病理学家,被誉为”同济活化石”;蔡宏道:著名临床检验学家、环境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学家;谢敏晋:著名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邵丙扬:著名内科学家,首创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酒石酸梯钾三日疗法”;吕富华:著名药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过晋源:著名内科学家;桂希恩:著名传染病专家,贝利·马丁奖章获得者;张应天: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韦加宁:知名医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戴宗晴:全国劳模,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钱信忠:肄业,卫生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少将;何界生:中国银监会党委委员,中国金融工会主席,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
文体精英:李娜:2011年法网女单冠军,亚洲第一个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最高世界排名第4位;高凌: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杨威(肄业):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男子体操团体冠军;李婷: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冠军;赵芸蕾: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冠军、混双冠军;李行亮:天娱传媒签约歌手,2010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全国6强;王喆: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华中大非正式版校歌《记忆中》、神七主题曲《飞》等的演唱者。
社会评价:校风朴实,素有“学在华中大”的美誉、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梨园医院、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华中科技大学EMBA教育及管理人员培训中心。
学校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合乎该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建设无污染校园等精神。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倡导的“学在华工”精神相吻合,包含原校训中“严谨”的意义。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符合原校训中“严谨、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含有原校训中“奋进进取”的意义。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校训涵盖了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方面的内容,合乎办大学的理念,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与该校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精神相融合,与该校发展的理念相一致,雅俗适宜,多数人能明其意,而且能找出相应出处,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
华中科技大学之一(网照)
华中科技大学之二(网照)
华中科技大学之三(网照)
华中科技大学之四(网照)
原华中工学院(网照)
查谦老院长在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上讲话(网照)
原同济医科大学(网照)
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