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张小龙的联考解析,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从开始准备申论开始,我一直研习的是钟君老师的申论思想,但是今天听了张小龙老师的课,我又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从表面上看这两位老师的思想似乎有着尖锐的对立,钟君老师的告诉我们申论要写的官样,一定要中规中矩,一定要写的规范,同时钟老师也因为开创了申论模板化的先河而被大量考生推崇,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考生通过钟老师的课程理清了申论考试的思路,成功在公考中上岸;而张小龙老师其实到目前为止也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老师,说好的捧上了天,说差的直接打他下地狱,甚至说张小龙是疯子的人也屡见不鲜,他一直强调的申论是变化的,不可能有固定的模版来套用,申论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写的太官样化,申论文章一定要有灵性。其实我们从两位老师的职业上面也可以理解他们不同侧重的原因,钟老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专门为各级政府提供政策咨询的服务,所以他的提出有模版有套路的思想很正常;张老师是哲学的博士,我们可以把他划归为社会工作者,他更多的是将理论和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结合,然后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所以在他思维发散的背后是思想的深刻性在支持也不足为奇。
实事求是的说,我原来也是很推崇钟老师的申论思想,我也通过通过这样模式化的练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长久的困扰着我--申论大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我一直力求找到适合自己的思路,但是一次次总是无功而返,每次写完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也没有思路通畅的感觉,直到今天,我听了一段张小龙老师关于这次联考申论解析的课,我才幡然醒悟,冥冥之中看到了申论作文写作的曙光,我今天才意识到可能真的是模版过度的化限制了我的思维,原来以前都是“带着镣铐站在原地”,而不是“带着镣铐跳舞”。
实话说,我以前也很不赞成张小龙老师的申论思想,感觉有一点愤青的意味,但是今天听完课后,我重新审视自己以前的想法,发现我对张小龙老师的看法有些片面,有失公正。其实不管是钟君老师还是张小龙老师,表面上看他们两个人的申论思想是十分矛盾的,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相通的,就是不论怎么写一定不要偏题,在这个基础上,钟老师更偏重于中规中矩,更偏重于不犯错误,而张老师更偏重于思维的发散性,思想的深刻性,更多的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更富有冒险精神。我们只能说两位老师更偏重哪方面,而不是绝对的,因为钟老师也不止一次的强调要把发散思维贯穿申论始终,张老师同样也认为申论写作时需要有一定的限制,遵照一定的规则,不能天马行空。
通过对两位老师不同申论思路的对比,结合申论考题的实际,我认为两位老师的思路都要学习,在申论中的“客观题”部分,钟老师的模版或者规律,十分全面,详细,很有指导意义,申论“主观题”部分,在钟老师“中规中矩”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张老师偏重的发散思维,突破模版的束缚,跟着自己合理的感觉进行,踏上节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申论的瓶颈,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