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指痛心 啮指痛心的诗句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却说曾子少年时家贫,经常入山打柴。

这一天,家里来了客人访问曾子,家里没有其他人,古礼:男女授受不亲,不招待又失了待客的礼数,母亲不知所措,于是就用牙齿咬自己的手指,人常说:十指连心,母亲的心疼了,曾参正在砍柴,忽然觉得心疼,母子连心呀,于是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于是曾参子就来接见客人,以礼相待,留下了千古佳话。

这真是:十指连心咬自疼,却让儿子心里明。
啮指痛心 啮指痛心的诗句

母子连心在一处,孝敬方能感恩情。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1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啊,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于工作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加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这真是:曾子杀猪为诚心,欺骗孩子也不成。

言出必践真圣贤,赢得古今受尊敬。

大人说话不算数,孩子谎瞒小事情。

莫要嘲笑曾子傻,子孙长大有德行。

曾子对母亲孝敬,对师长尊敬,本人有很高的德行。曾子曾经跟圣人孔子学习,是他的弟子,又一次,孔子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母

避席在我国古代那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曾子避席诚请教,尊师敬道最孝敬。

德行赢得万人赞,青史圣贤留美名。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第一章。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著讲著,他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道:‘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回答:“明白了,父亲。”

只有陈祎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父亲,儿明白了。”

陈祎也是一个千古名人,功盖天地,他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就是唐玄奘也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他原名陈炜,洛州缑人(现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十三岁出家,玄奘是他的号。之后遍访佛教名师,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盘经》等经论,造诣日深。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敬

因为他精通《经藏》、《律藏》、《论藏》,所以人称唐三藏。唐僧曾遍阅大唐佛经,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便勤学梵文,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天竺求学。后来终于取经东归,为我大唐盛世佛教的发扬光大做出突出贡献,也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一个曾子的言行可以影响一个伟人的成长,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奇迹。

父亲讲授儿子听,明白还是不明白?

糊涂偏偏答应快,心里明白避席来。

孝的观念产生较早。“孝”字,古作

,上面为一老人,下面为一小孩,象‘子’用头承老人手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表示‘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尊敬长辈,侍老奉亲。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因此,“孝”首先是一种社会道德原则,是处理家庭中长辈和儿女间关系的准则。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孝”被封建帝王利用来为他们的统治服务。这样,“孝”就由道德范畴扩展到了政治范畴。“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子别了老母,离开了家乡,到费国去。不久,费国有个和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弄清情况,就去告诉曾子的母亲:“听说你的儿子在费国杀死人了。”这时,曾子的母正在织布,听了这个消息,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的儿子是决不会杀人的!”她照样安心地坐着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仍不睬,还是织她的布。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同样地说:“曾子杀人了!”听了第三个人的报告,曾子的母亲害怕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墙跑了。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事实上真理就是真理,谎言仅仅是谎言,二者有着截然的不同。日常生活中,衡量某种认识是否正确,一定要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检验,决不能单凭主观想像或听取别人的意见来判断。三个人谣传,即使是曾子这样的贤人,在他人的再三诬蔑下也引起了曾母的怀疑,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人呢!可见众口铄金,三人市虎是多么的可怕,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必须檫亮眼睛,没有看见,绝对不可以事事相信,就是看见了,也许有虚假。

曾子认为,孝道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无所不在,无时不用,无所不包,那就不能仅仅适用于父母与儿女之间,还应该扩展到社会。因而把弘扬孝道与转变社会风气进而寻求治世结合起来,主张以孝治民,以孝为政。僧

曾子说:“治理天下的有五条原则:尊重有德的人,尊重地位尊贵的人,尊重老年人,尊敬年长的人,慈爱年幼的人。”

曾参古代一圣贤,孝敬父母留美谈。

人间有爱自和谐,康泰盛世过年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3912.html

更多阅读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网友甲:我觉得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论坛里的大虾们,你们觉得呢?网友乙:应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三百卷生:为什么不从全诗来考虑,具体阐述自己的意见呢?诗题不是“

菁赏美文——和中秋相关的诗句 中秋美文欣赏

这个中秋节,由于种种原因,很平淡,很无奈。居住的城市里,清冷的天气,也阻挡的赏菊的计划。也没有去年的一场烟花,让人心花怒放。坐在电脑前,整理自己下载的一些小说,图片,却无意中发现不知何时收藏的和中秋相关的诗句,发现,中秋,原来一直都很美

吟诵菊花的诗句 吟诵祖国的诗句

吟诵菊花的诗句正值菊花开放的时节,摘录些吟诵菊花的诗句与朋友们一起分享!黄巢 《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黄巢 《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

中国古诗词最有气势的诗句! 有气势的八字诗句

中国古诗词最有气势的诗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仇雠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溃溃欲凭赤手拯元元十年揽髻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犹苦东

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 祝福远方亲人的诗句

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古台摇落

声明:《啮指痛心 啮指痛心的诗句》为网友唯有靠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