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知礼仪规则: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必知礼仪规则: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第一部分 第1节:都工作了,就不要再做个无礼的人了(1)

序 都工作了,就不要再做个无礼的人了

一说起礼仪,很多人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礼仪队、仪仗队或礼仪小姐,觉得那好像是一些特殊行业、特定岗位才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些人觉得那是大型企业,比如外企、国企,才需要用到的,自己所在的单位比较小,一般没那么多"讲究"。

事实真是如此吗?

上周,我陪一个从苏州过来的朋友去拜访北京的几家文化单位。到了一家单位所在的街道,对方派人出来迎接我们,然后带我们上楼。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带路的时候我发现对方虽然很热情,但好像不大懂礼仪:我们是第一次来这儿,你作为东道主,应该走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才对,怎么能让我们走在前面呢?你让我们走前面,我们又怎么知道在哪拐弯,在哪坐电梯?

结果到了电梯那儿,接我们的这人还是很客气,非要让我们先进电梯。双方互相客气了一下,然后我这位朋友先进去了,结果人刚进一半,电梯门就合上了,直接撞到了他头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外?说到底,还是不懂礼仪惹的祸。

像他们单位所在大楼的电梯没有专门的电梯工,负责接待的人就应该先走进去,摁住开关,再请客人进去。出来时则相反,你要摁住电梯开关,等客人都安全地走出来了,你再出来。

你看,这就是礼仪,并不是做礼仪小姐或在大单位上班才会用到。对人客气,并非什么事情都是对方优先,凡事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排除障碍、提供便利,否则就会闹笑话。

在职场中,好多人因为不懂礼仪,收到别人的名片后随便放,却没留意到对方的脸已经悄悄拉长了;也因为不懂礼仪,他们给领导敬酒时把酒杯举得比对方还高;哪怕是和同事们打交道,他们也可能因为不懂礼仪而无形中得罪了人,比如代人接听电话,无意中知道他正准备跳槽……

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个没有恶意但也很无礼的人!

有次和几位企业高管聊到这个话题时,有个部门总监深有感慨地说:"现在的职员真是很不懂礼貌,看到领导时从不打招呼,笑一笑就走过去了。"旁边马上有人"纠正"她说:"哪里有笑?很多人是笑都不笑就过去了!"

那些一心一意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职员,听到领导对他们如此评价,不知会做何感想?

可以说,我们正身在一个很"无礼"的时代。有很多人从小到大就没人教过他礼仪,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觉得自家孩子是宝贝,看到他有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了也不加以纠正,或者干脆认为礼仪教育不重要,跟孩子的情感问题一样,"长大以后他自然就懂了"。他自身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和同学、老师没什么利害关系,没吃过亏,也没意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 第2节:都工作了,就不要再做个无礼的人了(2)

关于礼仪,孔子说过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思是说,我按照传统的礼仪规范来侍奉君主,但是现在礼崩乐坏了,大家都不做这一套了,只有我还守着礼仪,结果大家都以为我在拍马屁。其实,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情况跟这差不多。我们的好多礼仪都没了,你要是稍微懂点礼仪并照着去做,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人是个怪胎。

比如说听讲座,到了提问环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拿到话筒后都不会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为什么要自我介绍呢?因为你是在跟嘉宾交流,你认识他,而他不认识你,你一提问就像是在暗处放冷箭。另外,他不了解你的基本情况,没法判断你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你学东西学到了什么程度,当然也就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了。但是不自我介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结果大家积非成是,都以为这才是正常的。倒是那些懂得自我介绍的人,往往被人看成"爱出风头",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直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这些不懂礼仪的人才会因为频频碰壁而有所觉醒。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拼了命地学。学什么呢?学的是厚黑学、潜规则这些东西,开始拼命地巴结上级,拍领导马屁,还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礼仪、所谓的成熟了。其实,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不是礼仪,还很幼稚。

还有些人不知反省,把诸多不顺简单归结为单位提供的平台不好,或者"命中犯小人",老有人跟自己做对。这些人通常还有"领导恐惧症",看到领导时喜欢绕着走,要下楼时看到领导也在等电梯,就会退回办公室,待上一会儿再走,以免碰到领导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我要提醒你:这样早晚会吃大亏的!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礼仪是我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个东西,个别单位还会有一些自己的规矩。了解并掌握这些规矩,能够让你迅速成长为一名真正成熟的职场人士,生活中少闹笑话,工作中不再犯"菜"。过去,你或许会因为不懂礼仪而好心办坏事,或者工作勤勤恳恳,但就是不招领导待见,那么今天补上这一课,你将改变这一切,甚至成为领导眼中的"金牌员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相信自己!

网络上有句戏言:"来而不往,非礼啊!"所以看完我讲述的职场故事之后,别忘了来信告诉我改进建议与读书心得,方便的话也跟我说说你的职场故事。我的邮箱是:chenqianwen2012@163.com。

祝你成功!

陈乾文

2010年8月18日

第一部分 第3节:有礼走遍天下(1)

第一章有礼走遍天下

礼仪是成年与成熟的分水岭

在古代,"礼"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我们这个饱受儒家文化濡养的国度,君子历来是崇拜与追求的对象。儒家就认为,君子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排在第一位,跟智力、体魄等因素同等重要。《论语》里记载,有人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君子呢?孔子回答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想要成为君子,先得学《诗经》,让自己有文化起来;想要变得成熟,那就得学习礼了。

孔子自己就是这么教孩子的。有一天,他的儿子孔鲤走过院子,站在一旁的孔子叫住了他,问:最近学《礼》了吗?孔鲤说,没有。孔子就说:"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习礼的话,搞不好连人都不会做了——在孔子看来,《礼记》就是最好的礼仪教材。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比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总之,在老祖宗看来,礼仪跟一个人的才华、品德一样重要。

一个人如果不懂礼,就会出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恭而无礼则劳",你对人恭敬,但是因为不懂礼仪,别人感受不到,白恭敬了。"慎而无礼则葸",做事谨慎,但因为不懂礼仪,就会让人觉得你不是谨慎,而是畏畏缩缩。"勇而无礼则乱",勇敢而不懂礼仪,就会闯祸。"直而无礼则绞",性格直率但不懂得礼,就会变得刻薄。所以说,一个人不是光在心里变得有礼貌就够了的,还要学习礼仪。

礼仪不是繁文缛节,不是阿谀奉承。礼仪不只是对人有礼貌,当然,也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高深。礼仪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交往技巧。礼貌是叫你要对人好,礼仪则是教你如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只有借助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你的礼貌才能得体地表现出来,为他人所接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问: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小职员,又没那么多应酬,用得着吗?我们单位的人都挺随和的,好像没那么多讲究,平时注意点就行了,应该不用刻意去学了吧?更有甚者干脆怀疑礼仪学习的重要性:做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再有礼貌又有什么用?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

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我要做个社会实践,计划从闽北出发,沿闽江而下,再一路向南,到福建省七个地级市做有关程朱理学(也叫"闽学"、"朱子学")的综合调查。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开具了数量足够多的学校证明,筹措经费,事先跟沿途的各文化机关、高等院校打好招呼……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但是一路走下来,我发现并不顺利。

第一部分 第4节:有礼走遍天下(2)

途经南平建阳市的时候,我去找在那边做生意的叔叔,在他那儿住了几天。朱熹生在三明,长在武夷山,却长期寓居建阳,死后葬在建阳市黄坑大林谷,至今留有考亭书院、朱熹墓等重要遗迹。此外,蔡元定、蔡沈、熊禾、游九言等理学名家也是建阳人。至今,建阳市最重要的公路还叫朱熹大道。所以考察福建理学,建阳是极重要的一站。

这一天,我又要出门,叔叔忽然叫住了我:"你带烟了吗?"

我很是奇怪:我又不抽烟,带烟干嘛?

叔叔说:"这就是你不对了。你不抽烟,不等于别人不抽烟啊!你可以禁自己,但绝对不能禁别人。出门在外,这点礼貌还是要有的!你一个大学生,做这些调查对别人又没什么好处,别人为什么要配合你?"

最后,叔叔塞给我两包烟,让我见着人之后,先给别人递烟。他还特别交待了一句,不要见着女的就不递,因为有些女的也抽烟。

说实在的,我一下子还不大习惯,平时我可是个"好孩子"啊,不抽烟不喝酒的,一下子给别人递烟,还真的不大习惯。还记得当时我笨拙地抽出第一根烟的时候,对方就笑了:"你平时不怎么抽烟吧?"

尽管有些不习惯,但我发现后面的事情果然好办多了。之前,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主动自我介绍,说我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大学,到这儿来干什么的,可对方还不见得会搭理我。许多人往往是盘问来盘问去的,最后甩下一句"这事不归我们管",把你噎个半死!

后来,我无论走到哪儿,都先给别人敬烟,不管对方抽不抽——你不敬烟,又怎么知道对方不抽烟呢?一般来说,你到一个陌生的单位找人办事,彼此不熟悉,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僵局,拉近彼此的距离。

怎么拉近?说好话?太假了。送东西的话,成本又太高了。恰恰是这几毛钱一根的香烟,能够迅速地打破僵局。因为他不管抽还是不抽,都能一下子感觉到你在尊重他,把他放在了眼里。那他原有的戒备心理,或者说潜在的敌意,都会消失大半。

就这样,我的社会实践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一根烟,许多原本可能磨叽半天的人开始为我大开绿灯。我算了一下账,发现前后只花了几包烟的钱,却在无形中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闽中调查宋朝刻本一事。那天,博物馆本来是不上班的,但是由于我事先跟当地的文体局打好了招呼,几根烟的工夫下来,我已经跟他们的领导相处得很融洽。得知博物馆当天不上班之后,他马上给博物馆的馆长打了个电话,让人过去开门让我参观。结果,博物馆方面听说我是文体局那边介绍过来的,表现得特别热情,主动讲解了起来。最后,他还从珍藏室里拿出了一些特殊藏品让我欣赏、拍照。要知道,这些东西在平时可都是看不到的。

第一部分 第5节:有礼走遍天下(3)

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是"好孩子"而对你更加宽容,你所谓的"纯洁"在社会人士看来,恰恰可能是"不懂事"、"不懂礼貌"的表现。在社会上,你要对一个人表示敬意,就得按照社会的规矩办事,否则你就会摔跟头、吃苦头。

在这些规矩里,有好些是教科书不会教的,媒体也不会光明正大地讨论,比如说抽烟这种"有害健康"的行为,尽管很多人天天在做。当然,它们也不是潜规则,很多时候它就像给先人烧纸钱一样,你很难说它好坏,是迷信活动还是文化习俗。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实际生活中,它们比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都管用。在工作中,了解并掌握这些实用的礼仪技巧,能让你成长得更快,成为一个既懂礼貌又能办成事的好员工。

可以说,一个人只有礼仪上真正成熟起来,才能算是成年了,否则还是小孩子。你没看到,那些20出头但还在向父母要钱的成年人大多喜欢自称"男生""女生"吗?这不仅仅是标榜年轻或喜欢装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道心智成熟与否的分水岭。很多人觉得自己刚参加工作,还年轻,所以拒绝学习职场礼仪,结果闹了许多笑话却不自知,甚至无形中得罪了人,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

如果你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如果你已经参加工作,那么请检查一下自己,看自己在礼仪方面是不是已经"成年"了。如果没有,请继续学习!

本节要点:

礼貌是叫你要对人好,礼仪则是教你如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

到一个陌生的单位去办事的时候,最好带上一包烟,烟是打破僵局的好帮手。

你可以为了健康不抽烟,但你不能禁止别人抽烟,更不能不给人敬烟。

有许多礼仪是我们的教科书不会讲的,但是你最好知道,因为它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

不懂礼仪,你就会漏掉许多情报

说到给人敬烟,很多人恐怕会有这么一种印象:你这不是在巴结讨好人吗?或者说,你这分明是在搞潜规则。

其实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礼仪是很难界定的,有中式的,有西式的,也很难说哪个一定对、哪个一定错,关键看你要学习什么。我也可以教你如何像西方人一样优雅地喝红酒,整天西装革履地打扮着,可你用得着吗?用得多吗?

什么是礼?实用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其他,比如优雅。

关于礼,在《说文解字》的《释名》一篇里有这么一句话:"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换句话说,礼是做事的规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甚至古往今来都没有多大变化,而且可以摆在明面上来,而不像潜规则那样偷偷摸摸。你符不符合"礼",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说话、做事好像不大得体啊!"

第一部分 第6节:有礼走遍天下(4)

在问什么叫"得体"之前,我想提醒你回想一下:礼是用来干嘛的?

其实很简单。礼可以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加顺利,比如说我想要表达对另外一个人的敬意,通过合适的礼仪,他感受到了。又如我想要做一件事情,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去做,对方就会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回答我,否则人们就会说他"不得体"、"不懂事"。

但是中国的很多礼已经变得很扭曲、很畸形了,这导致我们现在一谈起"礼",很多人就条件反射似的想到送礼、贿赂、潜规则或者拍马屁一类的东西,这就成了实用至上,变成权术了。真正的礼不是这样的。

还有些人会说:我已经工作几年了,怎么会不懂礼貌呢?这样理解"礼",也是存有误区的。比如说我刚才谈到的烟,很多女性朋友会觉得抽烟不好,就像一谈起酒,也会有不少人觉得喝酒不好一样,好像一沾烟酒,人就变"坏"了似的。你要是这么想,那你就有可能少交了许多朋友,漏掉了许多重要的信息!

相比之下,人们对酒还是比较容易认可的,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人家甚至有啤酒节,他们把啤酒称作"液体面包"。许多女性在工作后也会逐步改变自己的看法,觉得自己的男友或老公平时可以稍微喝点儿酒,只要不过量,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她们认为烟是绝对不能抽的,有百害而无一利。

问题在于,你真觉得抽烟的男人都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句话吗?

事实上,在全世界都没几个说烟好话的,当然,香烟代言人除外。美国以前拍过一部很有意思的电话,叫《感谢你吸烟》,就是讲一个香烟代言人的故事,讲他如何说烟的好话,如何游说各方人士抽烟的。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略显夸张的喜剧。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抽烟不好,但他们为什么还要抽呢?

在我看来,烟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日常交往中的一个润滑剂,抽烟是跟人打交道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礼仪。在中国,给人递烟,就像在西方跟人握手一样稀松平常。在一些地方,见面不给人递烟,极可能被当成"没礼貌"、"不懂事",尤其是在对方知道你有抽烟的情况下。

我以前也不抽烟,但是参加工作之后就开始抽了,不过,不需要应酬的时候通常也不抽。为了抽烟这件事,以前的同事还跟我闹了个误会。

我以前在一家文化单位上班,光编辑就有十几个,但只有我一个人抽烟。大家都知道,文科班、文科院校向来是女生居多,其实工作后也是如此,文化单位里通常是女同事占"主流",我原先待的那家单位就这样。几个部门主任是男的,不过也不抽烟。

后来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个同事结婚,给大家发喜糖、喜烟,发到编辑部时,那些人都不抽烟,那些男编辑、部门主任们拿着两包喜烟很是发愁,不知怎么处理才好。后来,不知哪个同事说我抽烟,提议把烟给我。这下好了,我一下子收到好几包喜烟。

第一部分 第7节:有礼走遍天下(5)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接着又有两个同事结婚,也都发喜烟,结果这些烟又无一例外地到了我这儿。结果足足有一个月,我就光抽别人的喜烟了。

不过,这件事也有让我郁闷的地方,后来我到别的部门去,很多人就会露出一副诧异的样子,好像抽烟是件十分见不得人的事情。有位女同事甚至说:平时看你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没想到竟然是个大烟鬼,以前都不知道!

言下之意,抽烟是件坏事,而且是件大坏事。

其实,我也是有"苦衷"的。比如说一开始给客户递烟,人家点了,但是你不点,人家就不会再抽第二根了。哪怕你说:"我不介意的,你抽吧!"他也不会再抽了。因为抽烟就跟喝酒一样,也是要有伴儿的。有人滴酒不沾,然后请你喝酒,你觉得你会喝得痛快吗?所以你请别人抽烟,而你不烟,一下子就"见外"了,这也会无形中加深你与客户之间的隔阂。

当然,我并不鼓励大家抽烟,只是提醒你一下,如果你需要打交道的人中有不少是抽烟的,那你最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至于抽不抽,全在于你。没事的话,还是不抽为妙。

那么,抽烟有没有好处呢?

就拿我来说吧。因为抽烟,我跟很多搞营销的同事很熟(他们可个个都是"烟酒僧"),时间一长,我就比其他编辑知道更多的信息。有时候,我甚至比一些编辑部的编辑还了解他们业务的情况,而获知这些重要信息就是在他们深恶痛绝的抽烟行为中完成的。

就像我之前说的,在现实生活中,抽烟只是一种润滑剂,一种交际的方式,不要把它想得太坏。通常情况是,工作累了,几个同事打声招呼:走,去外面抽根烟!然后三五个人走到走廊里,点上一根烟,闲聊三四分钟,再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忙活。

整个过程时间不长,但恰恰是这三四分钟发挥了巨大的交流作用。比如说,你想了解某个数据或一些流程,你打电话到别的部门,对方可能正忙或者不方便说,但是在闲聊的时候,大家就不会有那么多戒备心理了。有时候,人家发发牢骚,说的可能就是你最为关心的事情!

时间一长,单位就会形成一个以吸烟人群为主的交际圈子,彼此的关系比跟别的同事要好一些。如果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帮人正抽着烟闲聊,忽然走来一个不抽烟的同事,那大家就会不吭声,等他走过去了再说话。要是走过来的也是个抽烟的,那大家就会有说有笑地欢迎他,甚至递根烟过去。

这表面上是抽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圈子。你如果善加利用这个交际圈子,就能交到很多好朋友,也能得到许多别人无法得到的消息,至少比别人的更快、更准确。这要是放在竞争激烈的岗位上,那就太重要了!

第一部分 第8节:有礼走遍天下(6)

我知道,这跟很多人理解的礼貌不一样,但它其实也是礼仪的一部分,有时候你做不到位了,也会被视为不礼貌、不尊重人。这是你学习礼仪之前必须知道的。但是很多女性根本无视这种特殊情况,一听说男的抽烟就皱眉头,甚至声称绝不找抽烟的男朋友。问题在于,如果他做的是一个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你想让他在单位或行业里被边缘化吗?

在职场礼仪中,这一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切不可把它们和陋习或潜规则混为一谈。对于这一部分,我要说的是,你可以不学、不做,但你最好知道,别哪天吃了亏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你还会觉得抽烟只是种恶习吗?

本节要点:

礼是做事的规范,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你符不符合"礼",人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人说话、做事好像不大得体啊!"

有很多像抽烟一样的行为也是礼仪的一部分,有时候你做不到位了,也会被视为不礼貌、不尊重人。

不懂礼仪,你还将错过许多贵人

说完了抽烟,再说一个职场新人容易忽略的职场问题:吃饭。

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官场小说,叫《中国式饭局》,我很喜欢它的一句广告语:中国的饭局,关键不在"饭"而在"局"。其实,我们从语法结构来分析,也会认同这种说法:"饭局"是个偏正结构,主角是"局"字而不是"饭"字。

但是一说到吃饭,很多职场新人容易联想到花天酒地或豪门盛宴。其实,这跟花钱多少或个人喜好无关,跟生意有关。此话怎讲?中国人有个习惯,喜欢把生意带到酒桌上来谈,有很多重要的人事决定也是在酒桌上敲定的。所以学习用餐礼仪之前,你先要摆正一个心态,明确这吃的是什么饭。碰上单位或行业有饭局了,不要再把它简单地理解成"吃饭"了,否则就别怪别人说你这人不太懂事!

如果你坚持这么想,那么别的不说,你知道你将为此错过多少重要人物吗?

就拿文化产业来说吧,在北京,业内经常会有一些热心人组织聚会、聚餐,甚至举办一些跨行业的沙龙,只要你愿意参加,每个月都会有好几场。它们有个共同特点,每次都会收取一两百块钱作为会议费或聚餐费。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行去北京的海淀区参加一个媒体圈子的聚餐。说实话,那活动办得不是很理想,很多人包括跟我同去的那个朋友都挺失望的。不过我俩失望的地方有所不同:我失望的地方是,现场去的人不多,只有三四十个,远远低于我的心理预期;而她失望的原因是,晚餐不怎么好吃,觉得交100块钱亏大了!她说:"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来了。在这里,1个人要100块钱,去外面吃,3个人都吃不完。"

第一部分 第9节:有礼走遍天下(7)

因为这次聚餐是我带她过去的,所以她对我意见很大,说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种"破活动"了。但是她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她认识多少人,掌握多少信息。一方面,她总是感慨我认识的人很多,希望跟着我多学一点(这也是我带她去参加活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却不把这种能够开拓她视野和人脉的活动当回事儿,好像我认识的人都是天上掉下来的。说句不好听的,她要是哪天想跳槽或换行了,需要借助的正是这种"破活动"呢。

其实,这是一笔很简单的账,今天你吝惜一百块钱,少认识了很多人,明天你要请人帮忙,花的可就不是一两百块了。而且那时候明明是你请他吃饭或送他东西,他还觉得你欠了他一个人情!很简单的一笔账,可惜很多人不会算,其中包括不少已经工作三四年的了,可惜,可叹!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觉得我这种想法太功利了,但我觉得事实恰恰相反。

大家通过一个中立的组织或活动认识,先交个朋友,并不是说我今天一定要认识某个贵人,或者心里想着待会儿要奉承谁、要巴结谁。大家只是先认识一下,平时保持联系,互通有无,有了事再请人帮忙,也就不会那么强的目的性了。倒是那些平时"清心寡欲"的朋友,碰到急事了,再东问西请的,看这个认不认识某方面的人,问那个能否帮着请某人出来吃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么做难道就不功利了?

通过饭局来认识人或谈生意,这种习俗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其实中国从古代到现代,一直都是如此。虽然有句古诗叫"唯有饮者留其名",但是真靠酒留下千古美名的并不多,倒是有不少饭局成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二桃杀三士",讲的就是齐国宰相晏子如何在酒桌上挑拨三个勇士内斗的故事。又如著名的"渑池会盟",秦王真是打算请赵王过来吃饭吗?不过是想变相地欺负一下赵王,让他割让赵国的城池、献出和氏璧罢了。至于项羽摆的"鸿门宴"、曹操弄的"煮酒论英雄",就不用说了,个个暗藏杀机,话中有话。到了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表面上也是请大家吃饭,谈的却是关系着大宋王朝几百年命运的核心问题——兵权!

当然,有些饭局就没这么斯文了。比如说明朝的朱元璋搞了个庆功宴,把许多对开国有功的大臣们请到一个楼上去吃饭。这个楼呢,名字很好听,叫"庆功楼",表示打下江山了,要和大家好好庆祝一下。但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朱元璋请大伙儿吃饭的目的跟赵匡胤差不多,也是想永除内患,江山稳固。不过相比之下,老朱的手段就狠多了!

第一部分 第10节:有礼走遍天下(8)

赵匡胤毕竟是一个被下属拥上宝座的皇帝,跟许多将士出生入死过,对他们还是存有感情的。至于朱元璋,生性多疑,就不像老赵那么仁慈了。他以庆功为由,把功臣们骗到楼上喝个了大醉,自己却中途溜了出来,然后放了一把火,把人给烧死了。据说刘伯温比较聪明,故意坐在朱元璋的衣角上,朱元璋一动,他就察觉了,然后跟着跑了出来,捡了一条命。这就是史上有名的"火烧庆功楼",你说,能是吃一顿饭那么简单吗?

可以说,直到现在,这种情况也都没有改变过。虽然我们的时代不同了,所用的东西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没有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做事的方式没有变,还是延续老祖宗那一套,喜欢通过吃饭来谈判,喜欢通过饭局来认识人。哪怕你是在一家外企上班,也免不了要跟中国客户打交道,所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学习职场礼仪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有些人尽管工作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对此不甚了解,结果做出了很多"失礼"的事情。或许你本来没有那个意思,但因为行为不当,就被别人误解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怎么给领导敬酒?有些人不怎么会喝酒,又觉得要敬领导一杯,但是什么时候敬比较好呢?刚要过去给领导敬酒,却发现他正跟人聊天,心想他现在正忙着,我还是等等吧。

结果等了半天,也没见领导"闲"下来过,最后自我安慰道:算了,我也不能喝酒,就不敬了,领导应该能理解的。再说了,我只是一名小职员,领导应该不记得我没给他敬过酒的……你要是这么想,那你就真的可能被"不记得"了,要不然就是被领导误会,认为你这个人太傲慢。

我要写这本礼仪书的用意也在于此。在工作中,我见过太多不懂礼仪的人,因为不懂礼仪,给人造成了许多假象和误会,吃了无数暗亏却还不自知。在工作中,这些人特别诚恳、老实、勤奋,但是工作了很长时间,就是没办法出业绩,或者跟别的部门一直搞不好关系。其实,他们要是懂一点职场礼仪,就不至于此了。具体情况,我将在随后的章节里结合案例详细说明。

这些东西,包括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东西都是很实用,很值得一学的。当然,也有一些是过时了的,或者你没法接受的。我还是那句话,根据你自身的情况来取舍,有些事情你可以不做,但你最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

本节要点:

中国的饭局,关键不在"饭"而在"局",要学会把握每个可以认识的机会,而不要吝惜一时的金钱支出。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做事方式还是延续着老祖宗那一套,比如说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

第一部分 第11节:有礼走遍天下(9)

千万不要因为不懂礼仪而无意中得罪同事或客户,更不要给领导造成你很傲慢的错觉。多学习职场礼仪,可以让你少吃暗亏多进步。

礼仪是需要学习的

在工作中,一个人有才华、有理想、有自信、有热情,是不够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要做的事情不是靠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你需要靠团队的帮助。怎么把一个一个的人凝结成一个团队呢?除了共同利益、共同追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黏合剂,就是礼仪。

礼仪是需要学习的,因为礼仪自有一套仪式。就是说,你对一个人再怎么尊重,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比如说,你在餐厅里吃饭,有个领导向你这个方向走了过来。你对他很尊重,但是你既不起身,也不向他问好,你说你心里面很尊重他,对方能感受得到吗?不能,对吧?

这里所说的"礼",跟我们平时给别人送的那个"礼"一样,必须以对方的感受为前提。再多的敬意,也要以对方能感受得到的形式表达出来。你不能说,我们能够心灵感应,或者我们已经很熟了,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毕竟,能跟你默契到这一份上的实在不多。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会闹笑话,比如我一开始说的听讲座。不少大学生知道讲座开始以后,手机要调成静音或振动,不能随便走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提问环节,你首先要照顾嘉宾的感受,先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照顾其他听众的感受,直奔主题,言简意赅。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嘉宾,那这些听众对你来说,就几乎全是陌生人,你与他们之间的信息是明显不对称的。这个提问的人是什么身份?是学生吗?本校的还是外校的?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什么专业背景?叫什么名字?这些情况你通通不知道!这就像你有明处,他在暗处,然后突然向你扔出一个炸弹来,是非常失礼的。

还有些人一有机会提问,根本不是直奔主题,而是先吹捧一番嘉宾,或者代表这个、代表那个感谢他。这种提问方式都是很可笑的,你能代表的只是你自己,这个时候,你所要做的也不是吹捧嘉宾,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做下自我介绍!

你可以这么说:"某某老师,您好!我叫某某某,是某专业某年级的,听完您的讲座后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我的问题是……"这才是相对规范的提问方式。

不过,在大陆地区,绝少有学生会这么做。我印象最深的也就李敖来大陆搞"神州文化之旅"的那几次。李敖在北大、清华,还有复旦大学各做了一场演讲,据说有不少学生被安排去提问。或许正是有人安排的缘故吧,这些人也被教得有礼貌起来了,提问的时候都会先自我介绍一下,然后直奔主题。除此之外,我就很少看到听讲座时有懂礼仪的人了。

第一部分 第12节:有礼走遍天下(10)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除了尊重对方之外,其实也是为了你好。这问题是你问的,对方只有针对你的具体情况来回答,效果才会好。比如说你是低年级的学生,他就会回复得细致一些、浅显一些,你要是高年级的,他就会用另一种方式来做答了。

我以前接触过一些经常到高校做讲座的人,他们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我根本不知道提问的这个人是学什么的,读几年级了,所以只能泛泛而谈。有时候碰到一些问题会左右为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现在还在想这种问题,太幼稚了;如果是一个低年级的,甚至是外专业的,那他能想到这一份上,便十分了不起了。有些人是阅历不够,才会有困惑,多看些书就好了,有些人则是思想上遇到了瓶颈,左右想不通。而这些东西你要是不主动告诉嘉宾,他是没法知道的,结果他回答的也不是你想要的。

像这种讲座礼仪,大学老师就不会讲,学生只能靠自学,但是能有学习主动性的,微乎其微。结果很多人工作后就把这些坏毛病带了过来,开大会时碰到有同事不认识自己或对自己不熟悉的人,也不先做下自我介绍。

当然,这跟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系。集体主义教育让我们习惯了消磨个性,突出集体,所以提问时自我介绍就会被视为"爱表现",借机宣扬自己。结果,大家都不做自我介绍,你做,就把自己"暴露"出来了,别人看你也是一副怪怪的眼神,觉得你很另类。

这很荒唐。我们有个成语叫"积非成是",本来是种错误的表现,只不过犯错的人多了,错误的也就慢慢变成了正确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一大倒退!

像中国人姓氏中的"纪"字,正确的读音应该是"jǐ",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不到位(准确地说,是考试的时候不考),结果很多人都想当然地念成"jì"。过了几年,国家语委公布新版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时说,作为姓氏的"纪"字还是念"jǐ",但是在后面加上了个括号,注明说也读作"jì"。又过了几年,念"jì"的人更多了,尤其是《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之后,绝大部分人更是念"jì"不念"jǐ"了。这时候,国家语委又做了下调整,说今后做姓氏的话,就念jì了,括号,也读作"jǐ"。

再比如说,去听一场相声。当相声演员讲到一个很好笑的段子的时候,台下的观众不是用笑声来回应他,而是用掌声、叫好声。其实,这本身也是很失礼的,因为掌声会打断演员的表演。对于相声或小品演员来说,最好的鼓励不是掌声,而是笑声。您要觉得好,您开怀大笑就行了。

但是很多相声已经不好笑了,观众没有反应又不行,怎么办呢?那就让人鼓掌呗!于是,其他节目表演上常见的"带掌"行为就这样被"引进"相声行业里了,变得越来越庸俗,也越来越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太曲高和寡,还是"带掌"的人笑点太低?

第一部分 第13节:有礼走遍天下(11)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悲哀?我们的很多礼仪就像"纪"这个姓氏的发音一样,错的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这时候,讲礼仪的人反而很另类,成了巴结或炫耀的典型代表。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另一个问题:中国人在礼仪方面实在是退步得太厉害了!

本节要点:

很多时候,你需要团队的的力量。怎么团结别人?除了共同利益、共同追求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黏合剂,就是礼仪。

礼必须以对方的感受为前提。再多的敬意,也要以对方能感受得到的形式表达出来。

礼仪的本质是尊重

在礼仪方面,如果只是注意技术层面的问题,那我们已经学得比较好了,或者说,你稍加注意,就能做得像模像样。像以前,国人没怎么听过音乐会,结果刚开始看的时候喜欢中途鼓掌,闹了些国际笑话,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没有了。

其实,这就像乡下人进城会闹笑话一样,不是他傻、他笨,而是他不了解。你拿这个开人家玩笑,那别人也可以拿类似的事情取笑你。你嘲笑农民,那在许多欧美国家看来,你还是一个农民呢——一个发展中国家的IT民工、金融民工而已!

所以学习礼仪,不要拘泥于一招一式的了解与模仿,关键是要掌握礼仪的本质——尊重。

所谓的"礼仪之邦"

"礼仪""礼仪",这是两个字,虽然大家说的时候也会简化成"礼",但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了"仪"这一部分。"仪"是形式,怎么穿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很直观,容易学,但是"礼"就不一样了。"礼"是本质,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人。但是我们在传承礼仪的时候往往本末倒置了,只讲仪,不讲礼,甚至不惜牺牲礼仪的精神,只为了装装样子、装点门面。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我们是礼仪之邦"。但是你好好想一想,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礼仪呢?几乎没有了。过去,中国人见面后有磕头、打拱的,有作揖、抱拳的,但是现在呢?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礼仪基本上就只剩下一种了,那就是握手,而握手这种方式还不是我们自古就有的,是西方的。

而且握手这种礼仪还是在很多非常正式的场合下才会用到,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是连手都不握的。大部分中国人熟识以后,见了面通常是叫一声,就算是打过招呼了。你想,人和人之间,见了面都最基本的仪式都没有了,也谈不上有多尊重,还有什么资格叫"礼仪之邦"呢?

我们在什么时候最喜欢提"礼仪之邦"这个词?不是在反思国民素质的时候,而是有外国人来了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北京很多地方打出了诸如"建文明城市,办人文奥运"、"迎奥运,讲文明,做有素质的北京人"一类的标语。这给人感觉的就是:因为要办奥运会了,所以我们得文明一点了。潜台词就是,要是不办奥运会,我们就可以不文明、不礼貌了,没有素质也没有关系。

第一部分 第14节:有礼走遍天下(12)

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我们的电视、报刊就是这么宣传的。像北京的一些报纸那一期间开辟了迎奥运专栏,专门教你要怎么做个有素质、懂文明的好市民。有篇报道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说的是许多社区为了迎接奥运会,组织了一大帮老头、老太太在社区附近纠察不文明行为。夏天到了,有个男的在小区里光着膀子乘凉,一个老太太看见了,上去就是一顿海批,大意是,奥运会就要开始了,到时候会有很多外国人来,你这样做很丢中国人脸的,知道吗?

仔细一想,你就会发现,我们所谓的礼仪其实就是面子。我们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做一个文明人,而是怕丢脸,外国人要来了,我们装出一副文明人的样子给他们看。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也是如此,之前就有媒体报道说,上海人如何如何无礼,有些人竟然还穿着睡衣出来散步。于是,上海方面赶紧出台个文件,说"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要求市民别再穿睡衣睡裤出门了。

是啊,世博就要开始了,我们要讲文明了,因为外国人要来了。那外国人走后呢?只剩下中国人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无所谓了?是不是这时候随地吐痰都没人管了?

功利教育下的产物:礼仪=面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不是说大家天生如此,国人素质低下,而是我们的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是功利的礼仪教育。小时候,父母告诉我们:"出去时要注意,对人要有礼貌,别给爸妈丢脸!"上学时,老师会交待说:"你这是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到那儿之后客气一些,礼貌一些,别给学校丢人!"工作后,领导也会说:"出去见客户时,你代表的是单位的形象……"总之,不是代表这个代表那个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挣面子。我们接受的不是礼仪教育,而是面子教育!

如此功利的教育严重违背了礼仪的自律原则,结果是,大多数人在礼仪方面缺乏自律精神。比如说,现在红灯亮了,附近没有交警,也没有摄像头,那我就闯吧!忽然想吐口痰,一看,附近没有人,那我就吐在地上了。现在离开客户公司了,也没有同事在场,我就把皮鞋拖了,把脚放在椅子上,放松一下……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有人在的时候一套,没人在的时候便是另一套。好些女性也是这样,出去时打扮得光鲜靓丽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走起路来优雅娉婷,可是一回到公寓,刚进门,就把鞋子蹬了,把皮包甩出去老远,大叫一声:"累死老娘了!"

为什么?回到家了,没有外人了,我不用再装下去了!

如此教育的后果就是,中国人并不认可礼仪,只是觉得这是一场秀,一种谋取面子的工具,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要做个文明人。结果,现在不文明的现象才会那么多,比如说公共场所特别脏,很多人乘车、买票时几乎不排队,出门时人模人样,回家后狗模狗样……

第一部分 第15节:有礼走遍天下(13)

此外,我们的道德教育也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比如说谦虚,为什么要谦虚?小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你只有谦虚了,才会进步,才能让你得到更多。而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告诉孩子:不管你进不进步,都得谦虚。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曾跟武汉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生辩论过。当时,这所学校一名法学硕士报考本校的博士,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都很高,毫无悬念地考上了。于是,他上网跟大家分享他的考博心得。其中,他特别说明了一点:你的观点再新颖,知识再丰富,但你是在面试,哪怕反对你的教授再迂腐,你在心里怎么瞧不起他,回答的时候都一定要低调、谦虚,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印象分。

看完他的文章后,我觉得很别扭,因为这里的"谦虚"已经完全变质了,不再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而是用来套取某种利益的一种工具、一套权术。为了面试的分数,哪怕你平时再狂,不好意思,这时候也要忍耐,装出一副谦虚的样子来!如果那天的主考官刚好是喜欢个性张扬的人呢?是不是被你打听到了之后,你就打算变得不谦虚了?投其所好,装得狂一点?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只能说中国人太市侩,我们的教育太可怕了!

像这样的错误教育还有很多,功利教育的直接后果是,当人们按照老师、家长教的那样去做了,却没有得到他们预想所说的那些好处时,他们就会怀疑开始这些道德规范了。比如说,我们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因为只有你今天帮助了别人,别人明天才会帮助你。好了,问题就此出现了:我经常帮助别人,可是有一天有我难的时候,我发现旁边都是冷漠的目光,你说我的心会不会冷下来?会不会开始相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你想想,现在还有多少人敢助人为乐?街上有个老太太摔倒了,让你去扶,你敢去吗?

其实,正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跟礼仪一样,让人意识到,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是我们同禽兽的主要区别。你做了,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必须这么做,不做就会良心不安,而不是想着今天能得到什么,明天能得到什么。

要不然,我们这个社会充斥的就是一帮利欲熏心的家伙,人与人之间也缺少尊重与关爱,搞不好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中国号称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是个文化大国,可是人与人之间充满警惕性。要出门了,爸妈会交待说:出门在外小心点,别跟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的烟不要吸,火车上别人给的水不要喝……想想看,你是在一个礼仪之邦旅行,你是在跟同胞们打交道,怎么又把他们全当成潜在的坏人了呢?如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坏人,那你告诉我说这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不是很可笑吗?

第一部分 第16节:有礼走遍天下(14)

当然,国人也会有善良、诚恳的一面,比如说老外爬山时迷路了,地方上的公安局倾巢而出,至于本国的老百姓是不是已经失踪好几天了,可能就没人管了。可是,一个国家如果连本国的公民都不尊重,都不重视,你说,它还能算是"泱泱大国"吗?

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名公民,与人交往时都必须牢记一点:尊重。

如何尊重?说大一点,就是言行合一,表里如一。很多人学习礼仪时重仪不重礼,在形式上做得像模像样,但是内心根本没有什么敬意。有的人面对领导的时候,表面上表现得很尊重对方,但是心里面非常不屑,甚至还有一大堆牢骚:"不就是有背景嘛!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不过是仗着裙带关系坐上领导位子的蠢材……"这就是典型的表里不一。

有些所谓的礼仪专家有时候也难以免俗,他们写的有些章节我甚至是当成笑话书来看的。比如说有个礼仪专家在他的书中提到了一件事:有一次,他和他太太要去看一场很重要的演出。但是很不巧,家里突然来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对他说,自己没有什么事,只是过来找他聊聊天。

聊了好一会儿,这位礼仪专家感觉这样下去看演出可能会迟到了,看了一下手表,心里很着急,巴不得别人赶紧走。那个客人就问他说:你是不是有事情。这个礼仪专家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

于是,两个人又聊了20多分钟。结果他太太呢,有点着急了,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不停地看表。这个时候,那个客人又问,到底有没有事?这个礼仪专家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继续聊!但这个时候,这个客人也发觉有些不对劲了,于是起身告辞。

这个礼仪专家等客人一走,就开始数落这个人的不是:不识相、不懂礼貌、不懂规矩……

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很可笑:别人三番五次地问过他到底有没有事情,他自己表里不一,不肯明说,才给别人和自己造成了这些不必要的烦恼。倒是那个客人,见微知著,能够根据这一家子不是不时看表就是烦躁地走来走去的情形,判断出对方可能真的有事,不便久留。

我们学习礼仪,需要的就是这种"敏感",说话、做事时多考虑对方的难处。就像给人递一把剪刀一样,你会怎么递过去?考虑周到的人都会把那个带刃的地方朝向自己或者他处,把带柄的部位留给对方。

当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相对绝大多数都难理解并做到,但是职场中类似的错误现象难道还少吗?比如说很多人发邮件投简历、投稿件时,就会经常不为对方考虑。投个稿件,邮件的标题就写"稿件"两个字;发个简历,邮件的标题就写"简历"或者"求职信"这几个字。

第一部分 第17节:有礼走遍天下(15)

他完全没有考虑到,一个编辑或是一个HR,他一天会收到多少份稿件或简历。弄这么一个标题,万一这个编辑或者HR觉得稿件或者简历还不错,可是一时找到文件,想到邮箱里再找来看看时,他就只能一封封地检查了。不过,真有这种耐性的编辑或HR还真不多,你要是没处理好这种细节,就会在无形中错失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还有一些人在发传真的时候,没有完全考虑到对方的难处:对方要是一直守在传真机旁边也就罢了,如果没有呢?那你给他发传真的时候,有没有在传真文件上写明这个文件是给谁的呢?你要是写了的话,那么不管是谁接到,他都会知道把这个文件给收件人。否则,你只有打电话告诉对方:"我给你传真传过去了,你记得去拿。"可万一他刚好要出门呢?万一他今天不在单位呢?那个文件就几乎等于没人接收了,一不小心还会搞丢了。

事实上,真正聪明的人,懂得尊重人的人,在传真文件的时候通常会标注本文件共有多少页。这样,就算对方的传真机中途没纸,也能及时补纸打印,而不至于过了两三天,对方才发现出了纰漏。

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的工作习惯,但往深了说,这也还是一个礼仪的习惯。

还有一些人,给自己的客户、领导发短信的时候不署名。其实发送之前,你如果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一下,就不会这么做了。比如说你要给你一个大学老师发短信。虽然你很尊重他、很佩服他,但是他教过的学生那么多,可能还记得你吗?你要考虑他带过多少学生啊!这一期间,他的手机可能也换过,不是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给他发个短信,他看到的极有可能就是一个陌生号码,然后暗想:有条祝贺的短信,写得不错,可到底是谁发的?

如果你以前干过这样的"好事",不妨先"检讨"一下自己,看办事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对方的难处,有没有不够负责任的地方。否则,你所学的礼仪就只有"仪"没有"礼"了,对方感受不到你的尊重,你自己也会变得特别累,觉得每天像是在演戏。

《大学》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学习礼仪,正心诚意可谓第一课:最难的一课,却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课。

本节要点:

学习礼仪,不要拘泥于一招一式的了解与模仿,关键是要掌握礼仪的本质——尊重。

"仪"是形式,怎么穿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很直观,很好学。"礼"是本质,是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一个人。

正确的道德教育应该是跟礼仪一样,让人意识到,这些美德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而不是想着做了之后我能得到什么。

第二部分 第18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1)

第二章如何表达你的敬意

懂礼,就要搞清楚次序问题

前面,我一直在强调"礼"的重要性(当然是指狭义上的"礼"),但这也是最难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毕竟,它是一个人内心或者本性的东西,没法强求。但是有一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做到的,那就是"仪"。

古今中外,什么时候需要强调礼仪?什么时候需要强调尊重呢?

就是有差距的时候。你比我高一等,你是长辈,我是晚辈;你是女性,我是男的;你是领导,我是下属;你是君主,我是仆臣……因为有一个级别或次序上的差别,我必须对你多一分的敬意。也就是说,讲到礼仪,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次序问题。

中国古代强调尊卑有序,就像孔子所说的,要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其实,职场中也有"三纲五常"。

首先是通用的次序,"前后"、"左右"、"老少"、"上下"、"宾主"……东西方不同的是两性的顺序,中国人强调的是"男女",男尊女卑,西方人则是说"女士们、先生们"(Ladiesandgentlemen),女人在前面。现在我们也"跟国际接轨",强调女性在前面了——不过,你要是想到中国还有"阴阳"、"雌雄"等说法,就会觉得这不过是"恢复祖制"罢了。

在职场中,它们主要体现为: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这三项规范是比较常见的,不管你是打电话,还是工作、用餐,都会用到,优先级别则依次递减。

就拿打电话来说吧,不管谁打给谁,应该是谁先挂电话?很简单。被尊重的人享有优先权,可以先挂电话。哪怕是长辈主动给你打的电话,谈完事情之后,也应该是他先挂电话。你要是给一个女士打电话,则是对方可以先挂。但是很多人毛手毛脚,或者说根本不懂这一套,觉得反正是公事公办,谁先挂电话都一样。还有些人因为怕领导,说完电话之后就赶紧挂掉,真是大大地失礼!

如果与客户通话呢?应该怎么办?"宾主""宾主",当然是是客户比较尊贵,所以不管是你主动打电话给客户,介绍一些业务什么的,还是客户打过来咨询什么问题的,都应该是对方先挂电话。

再如握手的问题,你遇到一个领导之后要主动打招呼,这个没有问题吧?但是握手呢?是否也要主动一点,以显得自己热情有礼貌?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你就错了!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尊者享有主动权。所以要握手的时候,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次序的问题,职场新人如果没弄明白,就会犯很多错误。像我原先所在的单位有一个同事就是生性大大咧咧的人,每次单位组织聚餐,一上菜,她肯定是第一个动筷子的,一边吃还一边说:"上菜了干嘛不吃啊,你们不饿吗?"完全无视坐在旁边的部门主任。每次聚餐时听到她这么说话,我都很无语,怎么会有这么不懂礼貌的人呢?但是,大家看她是个女孩子,也就没多说什么。要是放到别人身上,或者坐在现场的不是一个很和气的领导,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部分 第19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2)

还有个朋友也是这样。有一次,他过生日,请很多人吃饭,生日宴会上难免要喝酒,但是他的酒量又不好,便找了一个哥们帮忙,说,吃饭的时候,你帮我照顾一下。我不能喝,别让他们把我灌醉了。

这个哥们也很热心,一口答应了下来。结果,大家吃饭都快吃了半个小时,这个寿星都没有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这时,这个哥们就有些看不下去了,心想,反正这个寿星不怎么会喝酒,而且他之前交代过我,让我今天我帮他招呼一下。于是越俎代庖,招呼大家都倒上了酒,提议大家一起干一杯。

其实,这就闹了笑话,主人不懂礼不说,主陪竟然也不懂礼。给人的感觉就很怪异:到底是谁过生日?其实,作为主角,这个寿星不管自己会不会喝酒、能喝多少,都应该由他自己来招呼大家喝第一杯酒。喝过之后,如果你酒量不好,那就说明一下,别人自然能理解。这时候,别人就可以自己捉对儿"厮杀"去了。

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办公室主任就非常懂礼仪。每次大家吃饭,菜上来之后,只要没人刚好在夹菜,他一定会把刚上的这道菜转到这一桌人中最尊贵、级别最高、辈分最大的人面前,让他先动第一筷子。碰到这个办公室主任自己想吃的东西了,他再转过来。

过去,人们普遍不重视礼仪教育,觉得这些都是过时了的东西,属于封建伦理、封建礼教,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些秩序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哪怕你到了外国,你也会发现这些东西是全世界通用的。像在西方聚餐,也是最尊贵的人享有优先权。若是到人家家里去,那就是家庭主妇最大,家庭主妇没动餐具,就表示还不能吃饭。

中国人重视的是什么?功利主义。比如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宣传教育的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考上了大学,国家就包分配了,你这一辈子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结果有一天,国家不包毕业分配了,自己找工作也越来越难,这时候,很多人就崩溃了。

当他发现读书无法改变他所谓的"命运"时,他就不打算读书了,或者对读书人也有一定的偏见,觉得高分一定低能。另外,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绝大多数人是一离开考试就不会再读书的。为什么?都不考试了,跟我的"前途"没有关系,还读它干嘛?

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因为功利,所以势利,像很多礼仪教育,因为跟分数无关,跟"改变命运"没有关系,老师、家长便都不怎么重视。这使得很多人直到大学毕业了,还对此似懂非懂的,进入职场之后只好亦步亦趋,看到别人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可是别人要是也做错了呢?那就会出现我前面说的"积非成是"的现象。你错我错大家一起错,就更加不在乎了。

第二部分 第20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3)

本节要点:

人和人之间有了差距,这才有了礼仪,所以礼仪的第一大问题是次序问题。

常见的次序是下属要尊重上级,晚辈要尊重长辈,男性要尊重女性。

握手是一种相对亲密的接触,长辈先伸手,晚辈才可以伸手;女性先伸手,男性才可以伸手;领导先伸手,下属才可以伸手。

礼仪不是道具,而是一种素养,不可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它。

了解次序问题,从留心生活开始

尊者享有礼仪中的一切优先权

在南方,一些院落是有厅上和厅下之分的。厅上的座位都是上座,厅下的都是下座。但是,我小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家里人也没有跟我专门说过,所以还闹过一些笑话。

有一次,别人过大寿,来了不少小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都喜欢抢座,抢什么样的座位呢?主要是看哪个桌椅比较新,或者哪个桌椅的高度正好合适,能坐得上。如果桌椅看起来很旧或者椅子太高,小孩子都是不愿意去坐的。

事实上,厅上的桌椅都会比较新,椅子的高度也正合适,有些还有靠背。所以小伙伴们都喜欢选择坐在厅上。等到我们这些小孩子把座位抢完分好之后。大人就来了,一看到我们这个样子,就会把我们全都轰走,还说:这些小鬼都谁家的?有人生,没人教!

其实,我小时候对这些礼仪是完全没有概念的,根本不懂。比如在吃酒席的时候,我不愿意坐在里面的位置,喜欢坐在靠外面的位置,因为这样方便随时开溜。那个时候就根本没有想过,里面的位置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有些人要坐里面,有些人要坐外面。

不过,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跟我一样,逐渐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你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场合,谁是主角,谁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就对了。

比如说吃饭时的位置安排,为什么主人要坐在正对着门的位置?因为不管什么样的人经过,或者有谁进来,正对着门的人一定是最先看到的,他享有信息上的优先权。你想想,背对着门的人会怎样?背后有什么人过来,他必须回头看一下才能知道,很不方便,对不对?所以说,要记住这些并不难,就是学会换位思考,想一想怎么坐最方便。

那么,第二重要的位置是哪个呢?当然是离主人最近的左右两边,所以这两个位置通常是第一重要的客人和第二重要的客人的位置。但对于东道主这一方,第二重要的位置就是跟主位正好相对的位置,并不是说你们是东道主,他们是客人,各自扎堆。

一些人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就会闹笑话。餐桌上常见的座位错误有:

一、聚餐的时候,可能大家都不熟,结果男的坐一边,女的坐一边;

第二部分 第21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4)

二、东道主坐一边,客人们坐另一边;

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带着家人或者朋友来的,那他通常会和他的家人或朋友坐在一块。

其实,这些都是不符合餐桌礼仪的。

在饭桌上,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要把客人陪好了。"怎样才能陪好?当然是一个伺候一个。所以正确的坐法是主客交替着坐下,一个主人陪着一个客人。

(插入座次图)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大家应该避免的,比如说请一个非常重要的客人吃饭,你要尊重他,请他先落座,但你不能太客气了,让着让着就把他让到主人的位置上去了。这也是不妥当的。主人就是主人,客人就是客人,你让他坐主人的位置,难道说待会儿让他买单?礼仪有个适度原则,凡事过犹不及,作为主人,就应该大大方方地坐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不宜过分客套。

左右之争

此外,礼仪上还有个左右之争。

一般说来,中国人是以左为上,西方人呢?以右为上。不过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左右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中国早期,尤其是在夏商周、唐宋等许多朝代,是以左为上的。皇帝听政的时候,坐北朝南,文武官员则分列两行,站在他前面。在古人看来,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所以东边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好的位置。像过去地主雇人干活,就是自己住东边,长工住西边,所以地主通常也叫"东家"。直到现在,我们还管一些租房的人叫"房东"。

想想看,皇帝坐北朝南,你如果站在东边,刚好处在皇帝的什么位置?左手边,对吧?所以古人最早是以左为尊的,包括看手相的都会说"男左女右",男的比较尊贵,所以伸左手,女的地位低一些,伸右手。这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了主流,主要有夏、商、周、秦、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等朝代。

但是到了汉朝,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据《称谓录》记载,东汉明期,汉明帝喜欢叫他的老师坐在西边(所以老师也叫"西席"),时间一长,汉朝人就以右为上了。晋朝、元朝、清朝,还有民国时期,都是以右为上的。同样是做官,左丞相就比右丞相地位高一些。大家想一想,以前学古文的时候,我们说到一个人被贬官了,会用什么词?"左迁",对不对?什么叫"左迁"?就是你本来是站在皇帝右边的,后来被贬到左边去了。

这些说法大部分出现在汉朝。我们有个成语叫"无出其右",讲的也是汉朝的事。据《汉书·田叔传》记载:"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据说田叔这人太厉害了,没有人能够站到他的右边去。右边是什么位置?尊贵、显赫、受人尊敬的位置,"无出其右",就是讲没人可以超过他。当然,这里的右是相对皇帝而言,而不是田叔本人。

第二部分 第22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5)

怎么去理解并记忆这些东西呢?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的金正昆教授有个很有意思的办法,他说记名词就行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习惯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国人讲"君臣"、"父子"、"男女",很明显,谁大就谁在前面,包括我们平时所说的"前后"、"左右"。西方人的礼仪也很好记,他们是以右为上的,大家想一想,西方是怎么说"左右"的?英文里就叫"rightandleft",叫"右左",以右为上。

整体说来,中国的传统还是以左为上,像汉朝这样的非常少见,清朝、民国时期离我们比较近,加上当时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情况也多了,这时候又以右为上了,算是跟国际接了轨。

时至今日,我们在次序上还有两套做法,一套是以左为上,这是传统的,常见于婚礼、寿宴、乔迁之喜等,还有一套是以右为上的,常见于外企、政府机关。你看一下每年两会国家领导人的照片,留意一下他们所处的位置。总书记站中间,这是没有问题的,总理呢?总理一般是站在总书记的左边还是右边?都是右边。这是为了跟国际礼仪保持一致。

此外,一般相对不吉利的事情,也是以右为尊的,比如说有人去世了,准备出兵打仗了。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人也会站在右边。

所以说学习礼仪并不难,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多观察一下日常生活,多回想一下我们经常念叨的一些词或典故,就会明白哪个先哪个后,哪个尊哪个卑了。

之前,我找《三国演义》的绘本,就发现现在有些画画的不懂这一些。像"桃园三结义"这一幕,过去的绘本是怎么画的?刘备站中间,然后呢?关羽站在他左边,张飞站在他右边,因为这时候是以左为上。现在一些搞网络游戏的多少还好点儿,设计三国人物的英雄形象时虽然不看书,但多少会参考一下过去的绘本,在排序上就不会出问题。但是有些画动漫的就胡来了,我就见过一本三国漫画,封面便是"桃园三结义":一张长桌子面前,刘备站在最右边(面对桌子时),正中间是关羽,张飞站在最左边,三个人一字排开。再看一下内文,类似的常识错误还有很多,你说这样的绘本能卖好吗?

这种人做文化产业不赚钱,我只能说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本节要点:

不管什么场合,谁是主角,谁就享有一切礼仪的优先权。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习惯了把重要的放在前面。比如中国人讲"君臣"、"父子"、"男女",很明显,谁大就谁在前面。

一般说来,庆祝婚礼、寿宴、乔迁之喜等,以左为上;外企、政府机关搞活动时,则以右为上。

礼多人不怪?也怪!

第二部分 第23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6)

讲到礼仪中会用到的各种次序,千万不要被它吓到了,你只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想一想,觉得哪个位置最为便利,就明白孰尊孰卑了。在礼仪中,真正烦人的是热情过度。

有段时间,我特别反感我们传统文化中那些礼节,也就是所谓的客套。

比如收压岁钱,我小的时候,春节期间去给人拜年,临走时亲戚朋友通常会给小孩子包个红包。这时候,我就会很高兴,心想又有钱买鞭炮了,可爸妈肯定会让我把红包拿出来,还给人家。对方当然不答应了,于是,各种客套手段就全派上用场了,一个非要给,一个非不要,双方围着小孩子"抢"来"抢"去的,其激烈程度不亚于打架,年年如此。小时候,我还见过为了这种事推搡到田里去的。

总之,中国人特别的热情,也特别的假。这时候,你要是不再客气,直接收下了,对方反而可能在心里暗骂道:这人真不懂事!反过来也一样,对方要是客气一下,你就不再给对方的小孩子塞红包,对方也会在背后骂你"真小气",甚至迎人便讲。

同样烦人的事情还有吃饭。去亲戚朋友家之前,父母总要交待:到了别人家要懂礼貌,想吃东西够不着时让我给你夹,不要自己乱跑。但到了吃饭的时候,根本不用麻烦父母,对方就会一个劲儿地劝菜。我最烦的就是别人给我夹菜,倒不是嫌别人不干净,而是他根本不知道我想吃什么。他告诉我这个东西很好吃,那是他觉得好吃,我口味跟他不一样。

过去不像现在这样,现在餐桌上会有玻璃转台,你想吃某道菜,够不着就转过来再夹,过去是没有这些的,有些菜你明明很想吃,可是够不着,爸妈又交待说"要有规矩,不能乱来",自己又不好意思当着外人面说自己想吃,那还能怎么办?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或者盼着爸妈能明白我的心思,帮我夹一下。

最让我郁闷的是有一次跟老爸去拜访在县城工作的老乡,老乡一家人都很热情,最后留我们吃午饭。午饭有道菜是海鲜炖鸡蛋,光鸡蛋就用了十几个,炖了一大锅。他们觉得这个东西给孩子吃的话很补,高蛋白嘛。我吃了一口,发现自己不习惯那个味道。不知怎么的,我从小不喜欢炖的鸡蛋,觉得那个特别难吃。但是他们一直劝我多吃点,这就是中国人的习惯,劝菜嘛,就是"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可在家里的话,我要是不喜欢这道菜,根本没人强迫我吃。

被劝不过,我又吃了一口,发现自己真的不喜欢那道菜,虽然它是道主菜,花了主人家最多心思,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事勉强不来。不过,这在主人家看来就成了客气,于是那位叔叔把我的碗"抢"了过去,舀了两大勺,给盛了满满一碗。面对这种情形,我真是欲哭无泪,可你还不能抱怨,"毕竟人家是为了你好"。

第二部分 第24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7)

我就记得,勉强咽了几口之后我都快吐了,终于没有吃完它。时至今日,我都记得那家人当时的表情——不识抬举!他们就认为,这么有营养的东西我不应该浪费。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对跟着父母去做客一事怀有畏惧心理。不管是吃饭,还是收红包,自己都有点像道具,让对方使用,表演给我爸妈看。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礼多人不怪",但是你如果完全忽略对方感受,那就会给别人造成困扰,烦不胜烦,反而偏离了礼仪原有的目的。

很早以前,我在《故事会》上看到一篇故事,名字好像就叫《礼多人也怪》。故事说的是有个农民进城办一件事情,有个在城里工作的老乡帮了他一个忙。这个农民就很感激他,要给他送礼。对方觉得只是举手之劳,坚决不要,可这个农民也实在,老觉得欠了他一个人情,不还上就心里不安。他便变着花样地送,可每次都被退了回来。

有一天,悲剧终于发生了。这个在城里工作的要外出办事,发动汽车后感觉车震动了一下,明显轧到什么东西了。他于是赶紧下车检查,结果打死他也没有想到,他轧到的是要给他送土特产的老乡!原来,这个老乡又带着一些土特产进城了,到他家后敲门没人应,估计他们正在午休,于是下楼等。这个老乡认得他的车,加上天气热,便躺到车底下去了,躺着躺着,结果睡着了……

所以讲礼仪,不是什么事情都多多益善,热情过度了也会让人很头疼。返观现在,则是另一种极端。现在的小孩子哪像过去那么拘谨?逢年过节,不等你准备好,他就先开口了:"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至于大人,也越来越不重视形式了,过去还放放鞭炮,请人来演场戏,现在则几乎没有了。

很多人喜欢说"现在的人情怎么这么淡漠了"或者"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之类的话,可是你别忘了,这些气氛都得借助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现在给个红包都像是在应付债主,过年时连形式都懒得搞了,又怎么可能会有年味呢?

传统文化在流失,礼仪道德在沦丧,是否也有你我的一份责任呢?

本节要点:

不要以为"礼多人不怪",如果忽略了对方感受,就会热情过度,给别人造成困扰或不便。

过年要有过年的形式,才会有年味,尊重人也得借助合适的形式。

礼,就是尊重别人的感受

在谈到礼仪的时候,我多次强调"礼"比"仪"重要,有些朋友就觉得奇怪:生活中有那么多粗鲁的人吗?

如果把"礼"解释为"尊重他人感受",把"不尊重他人感受"理解成"粗鲁"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说,生活中行为粗鲁的人还真不少!

第二部分 第25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8)

以前,我们在跟外宾打交道的时候,就会拿中国人处事的这一套招待他们,丝毫不顾及对方感受。比如说给人家夹菜,对人说多吃点这个菜、多喝点那个汤,这道菜很补很好吃,你一定要多吃点。问题在于,大家的口味不一样,喜好也不同,你喜欢的菜,他还未必喜欢呢。你觉得给人夹菜是热情,可他还有心理顾忌,觉得不够卫生呢。

再比如说敬酒。现在说到喝酒,很多人会有感觉,觉得西方的酒文化都是高脚杯、红酒葡萄酒什么的,比较文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中国人也有良好的酒文化,西方人也会酗酒,只不过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有些畸形了。

今天的敬酒倒有些像罚酒。常见的情形是,有个人端着杯过来了,看到你的酒杯没倒满,给你添满,说:"我敬你!"——到此为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给人添酒也是尊重人的一种,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使事情完全变了味儿。他喝完了,要求你也必须干了,甚至威胁道:"要是不干,那就是太不给面子了!"最后,他能把这事上升到面子、人格、尊严这种高度上来,以此逼你喝干。

这哪里还是敬酒?倒有些像罚酒了,潜台词无非是:"老子想喝一杯,你得陪我!""你必须也喝干,让我高兴高兴!"总之,以敬酒的人为主角,丝毫不顾及被敬者的感受,好像对方的义务就是把自己哄高兴了。

我们可以叫它"逼酒"、"罚酒"或"陪酒",唯独不能把它叫"敬酒",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敬意在里面。

真正的敬酒应该是我以喝酒的方式向你表达敬意,至于你喝什么、喝多少,完全取决于你。如果双方都是喝酒,敬酒的大可豪迈一点,说完敬酒辞之后,说:"我干了,你随意!"当然,敬酒的人也可以"浅尝辄止",如果你端的是香槟、烈性酒一类的。

如果你以前常干逼人喝酒这种事,那就想想被别人逼迫的感觉吧:当爸妈逼你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时,当别人推荐你去相一个没有感觉的异性时,当家人强迫你去某个城市工作时……你还高兴得起来吗?可能对他们来说,都是出于一片好心,都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你,可是不顾及你的感受,你还能觉得幸福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以为大家都这么干,就是对的;无视对方的考虑,就是粗鲁,就是不懂礼仪!很多人有"仪",但是没有"礼",样子学得挺像那么一回事的,可是始终没有学会尊重人。"仪"就是一个术,是最好学的;而"礼"是一个道,最难学。如果你把"礼"学会了,把"道"、把本质的东西抓住了,那学习技术层面的东西就很容易了。

除了顾及对方的感受,还要"爱屋及乌",一并尊重跟对方一起来的人。比如,你很在乎一位客户,那对陪他一起来的人,也要尊重一点,客气一点。

第二部分 第26节:如何表达你的敬意(9)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在生活中就会犯类似的错误。比如说他和同事在路上走着,忽然碰到个熟人,然后呢?他就开始跟熟人聊天,两个人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完全忽略了身边还站着一个人。还有些人碰到朋友和他女朋友了,可能就只跟那个朋友聊天,而没有跟他女朋友打招呼。如果你是那个被"晾"在一边的人,会做何感想?

又如在饭桌上,有些人觉得自己刚到一家单位,跟很多人不熟,便只跟本部门的一两个人聊天,甚至从头到尾都没离开过自己的座位,这会给人一种什么印象?大家同在一张桌上吃饭,就是大家一起玩、一起交流,最忌搞小圈子,一些新人或女性喜欢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给人的印象就很不好。可能你只是内向或祛生,但在别人看来,这就是很无礼、很不尊重人的一种行为。

还有一种不尊重别人感受的情况,就是说些第三个人听不懂的话。不知大家平时接触在外企上班的人多不多,你要是碰到这种人,就会发现他们普遍有个特点,那就是说话时喜欢夹带英语单词,哪怕在聊天的都是一群中国人!你会不会觉得这种人特别假,像假洋子?

其实,这还只是环境造成的,可能在他们进外企之前,也没有这个习惯,只是这么说话的人多了,他们也开始受影响了。相比之下,有些现象就根本不是环境造成的了,纯粹是个人素养的问题。比如说碰到老乡了,开始说方言,还越说越热乎,完全漠视其他人的感受。现在到外地求学、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找的男女朋友都不是自己家乡那边的。如果你带着恋人,碰到老乡后,最好先给他们彼此介绍一下,聊天的时候也尽量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不要把自己的另一半晾在一边,不管不顾的。

还有一种情况呢,就更加可恶了,有些人喜欢讲术语,总之,就是摆谱儿,不说"人话"。我一个朋友就有过这样的遭遇:他们科室有两个人炒股,经常在办公室里聊股票。也不知出于什么缘故,两个人一聊起股票来,全是术语,几乎没有人能听得懂。一开始,他以为炒股的都这样,后来他才发现,当办公室就他俩在的时候,两个人就开始说"人话"了,聊的也还是股票,可我那朋友全听明白了。等他一走进办公室,两人便马上换上另一副腔调,又是术语满天飞了,让人听了特别讨厌。

本来,在办公时间聊私事就很不妥当了,还净使些术语,以显得自己比别人高明,这跟那些说话时喜欢夹带单词的假洋子比起来,可恶程度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要是把这种习气带到工作中,就有可能造成沟通障碍,甚至让客户误解。

其实,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真不少。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敬意,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种形式会因为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场合不同、单位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只要抓住了"尊重他人感受"这一条,你就能轻松地理解记住许多习俗,"以不变应万变",做一个说话、做事都比较得体的职场人。

本节要点:

对人有礼貌,就是要尊重他的感受,包括跟他在一起的人。

敬酒要有敬酒的样子,自己干了,别人随意,而不要逼别人喝酒。

有第三个人在场时,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不要说他听不懂的话,如外语、方言、术语。

第三部分 第27节:初次见面的礼仪(1)

第三章初次见面的礼仪

准备面试,不要本末倒置

一谈到礼仪,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是什么?没错,就是外表,尤其是要面试的时候。

由于从事招聘工作,我有时候也会给校友或朋友提供面试方面的辅导,提些建议什么的。辅导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人在为面试做准备的时候,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外表上。

很多男的以前只穿T恤衫,但是为了面试,他会花几百块钱去买套像样的西服。可是光穿西装、不穿衬衫也不行啊,于是又去买衬衫,同时考虑配什么样的领带和皮鞋。折腾了半天,终于把一套行头置办齐了,可这还没完,回到家里,还要学习怎么打领带。光是怎么打领带这一条,就够他折腾一晚上的了。好些人生怕第二天打不好领带,干脆请人帮着打好,放在一旁,第二天要出门时直接套上。

还有些女孩子,可能大学四年都没化过妆,甚至没穿过几回高跟鞋,可是明天要去面试了,就临阵磨枪,也像模像样地请人化了个妆,再买双高跟鞋穿上。结果妆化得不自然不说,第二天的主要精力全放到脚上去了——由于不习惯穿高跟鞋,脚被硌得又酸又痛的,哪里还能全神贯注地思考考官的问题?

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他们都出现了一个重大误区:本末倒置。要知道,招聘单位要面试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服装。负责招聘的什么人没有见过?不可能看你穿的西装挺好的,领带也打得挺漂亮,就决定要你了。事实上,除非你要应聘的是银行、保险、国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否则没必要非穿正装不可。当然,应聘的要是管理、营销一类的岗位,还是以穿正装为宜。

更何况,多数求职者刚毕业或者工作时间不长,也没那个钱花在贵重服饰上。所以面试的时候,你只要穿得得体、大方、整洁,没人会为此刁难你的,没必要在着装打扮这个问题上耗费自己大量的精力。

你看那些工作好些年的,或者有着优秀业绩的人,他们跳槽的时候从来不会刻意地妆扮自己,平时是什么样子,面试的时候也还是什么样子。是他们不重视这份工作机会吗?不是,恰恰相反,他们因为有经验了,明白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面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才会有此取舍。

但是,很多缺乏自信的人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一身打扮上。我就见过好几个男生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为了着装的问题纠结半天,本来他是从不带包的,甚至连钱包都没有,可是为了面试,他非得也去买个包,然后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的,想着明天面试的时候,我这包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放在椅子下方好。其实,他的包里什么也没有,就一份简历。

第三部分 第28节:初次见面的礼仪(2)

包内空不要紧,脑袋空才可怕!面试的时候,我就见过好几个女孩子打扮得美丽玲珑的,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是一脸茫然就是思路不清,让人十分头疼。还有些男的,明明夏天已经到了,但他为了表现得体面一点,就穿着西装过来了,结果一边答题一边擦汗,还越擦越多,擦到后来都不知道这汗到底是因为天气热引起的还是紧张导致的!

其实,面试之前,你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想好谈话内容,做到有备而来、有问必答,才是对企业最大的尊重。你如果在面试时没搞清楚这个问题的重点在哪里,那工作后难保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

你要找一份工作,面试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这家单位的历史、特色及主要业务,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再跟同类企业做个横向比较。面试的时候,考官最在乎的是你的能力,你能否干好这份工作,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你的期待薪酬是多少,他们在乎的是这些东西,而不是你打扮成什么样子。

我原先就因为把关不严,犯过类似的错误。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女孩子的简历,她工作三年了,在大公司干过,看上去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于是让她来参加笔试。她的笔试成绩也挺高的,我和一个准备用人的副总和她简单地聊了聊,都比较满意。不想,这一"简单"就出了问题。两天后,她来复试,总经理把关,准备敲定薪资问题就让她入职。结果,她进入总经理办公室不到十分钟就出来了,随后,总经理把我和分管此事的副总叫了过去,训了一通。

原来,她笔试成绩虽然不低,但得分点集中在一些死记硬背的题型上,对行业情况了解不深,一问我们公司情况,更是一无所知。总经理气愤地说:"这都过去两天了,她连上我们公司网站了解一下都不会吗?以后这样的人再也不要推荐给我了!"

可以说,越是务实的企业,越是重视能力的岗位,做事风格越是朴实,看重能力胜过看重外表。只要你不邋遢或是打扮得花里花哨的,单位是不要干预你的着装打扮的。否则穿得比谁都正式,交谈起来却一问三不知,只会给人留下虚有其表的印象。

本节要点:

面试的时候,除非你要应聘的是银行、保险、国企、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否则没必要非穿正装不可。

面试时不怕包内空,就怕脑袋空!面试之前,多了解所要应聘的企业或岗位,做到有备而来。

工作后,只要你穿得得体、大方、整洁,没人会拿这个问题刁难你的。

工作了,化点淡妆吧

再说一下化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通常会走两个极端、有一个误区:一个极端是坚决不化,觉得那太假,或者联想到不好的方面,还有一个就是化浓妆;一个误区就是男性不用化妆。

第三部分 第29节:初次见面的礼仪(3)

先说女性。如果过去几年你都是素面朝天过来的,那我建议你工作后最好化点淡妆。长得漂不漂亮是天性,化不化妆是"人性"——体现你这人的性情是什么样的。在职场中,女孩子不化妆通常会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之一,在有些国家,女孩子要是没有化妆,甚至不可以出门。你想,家里要是来了客人,我们尚且要收拾一下,免得把脏乱差的一面暴露出来,何况是我们天天暴露在外的脸呢?

千万不要以为化妆是美女的专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那些整天暴露在镁光灯下、出现在银屏之上的帅哥靓妹们,要是不化妆,其实也跟我们差不多。教育家张伯苓常讲:"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以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工作中难免会碰上以貌取人的领导、客户,但越是这样,越要注意打扮自己,才能让自己"转运"。你总不能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漂亮,就干脆不化妆,让自己显得更加丑陋吧?这对你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帮助,反而有损形象。

相反,化个淡妆,能够让你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同事一句看似客套的恭维也会让你心情好不少。要是不习惯的话,开始循序渐进,第一天修一下眉毛、画个眼影,第二天涂点淡颜色的口红,第三天才开始扑点粉底,总之,逐步改变,慢慢适应。两三个月过后,你再对照一下自己前后的样子,恐怕都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改变,变得更漂亮了!

至于为什么不化浓妆,我想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说不化妆是失礼的话,那化浓妆就近乎恐怖了。你想吧,一个人要是粉底擦得很厚,一笑的话感觉脸上就要开始掉粉渣似的,能好看吗?夏天时就更恐怖了,一流汗,完了,妆都花了,眼圈的妆化下来,在脸上划出两道黑线,就跟刚哭过似的。还有些人不知道是眼影化得太深了,还是睫毛膏的质量太差,眼眶凹陷,看上去就像被人打了两拳似的。

香水也是如此,你可以挑些自己喜欢的花香类型,以清新、淡雅为上,切忌浓重、刺鼻。不管男士、女士,要是有较重的体味(如狐臭),都最好喷点香水。

另外,平时多做些护理,让自己的皮肤和心情都保持年轻。尤其是男士,别的保养可以不做,但洗脸时最好用些去角质效果比较好的洗面奶,这样既可以洗去一天的疲倦,还能让你的皮肤保持水嫩、健康,不用其他护肤品也不用担心自己太过粗糙。

戒指佩戴有讲究

一些女性朋友喜欢佩戴首饰,这个没问题,但注意协调,不要弄得一副"非主流"的打扮即可。这里重点讲一下戒指的佩戴。

第三部分 第30节:初次见面的礼仪(4)

戒指的佩戴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佩戴得不当,还会引起一些误会。

一个人结婚之后会佩戴结婚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其他手指呢,分别有哪些特殊的含义?蒋勤勤原来拍过一部电影叫《七夜》,电影里就介绍了这种戴戒指的不同含义。蒋勤勤饰演的角色宋瑶是个新媳妇,因为觉得戒指太紧了,宋瑶把无指指硌得直发疼,便摘了下来,戴到食指上去了。

结果,她婆婆看后大为光火,给宋瑶上了一课:从拇指往下,各个手指头戴戒指时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分别是生、死、订、结、离。

戒指戴在拇指上表示高贵,比如过去一些皇亲贵戚,就喜欢在拇指上戴扳指,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戴在食指上,则表示这个人死了,通常是下葬时的打扮。所以宋瑶的婆婆看到她把戒指戴到食指上,觉得她特别不懂事,缺乏教养,做的事情很不吉利。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个婆婆有些小题大作了,但礼仪就是礼仪,错了就是错了,不知道要学,错了就要改。

戴在中指上,就表示这个人已经订婚了。我有位女性朋友,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工作单位也不错,就是一直没有男朋友,有次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让我帮她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我当时就告诉她说:"别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要是一位比较尊重女性的男士,就不敢找你谈恋爱了,因为你一看就像是订过婚的人。"原来,她妈妈送了她一枚戒指,她把戒指戴在上了中指上。想想看,一个知书达懂的正人君子,又怎么会对一个订了婚的女性有"非份之想"呢?

戴在小指上,则表明这人离过婚,现在是自由身了。现在也有些青年男女喜欢在小指上戴戒指,表明自己是单身主义者。

戒指不同的戴法所代表的含义不同,这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像有些人只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待戒指,就会认为,戴在食指代表单身,但是想谈恋爱了,戴在中指表示已经订婚或热恋中,戴在无名指表示结婚,戴在小指表示独身。总之,说法各异,佩戴之前最好都了解一下,否则就有可能闹笑话。至于五个手指都戴戒指的,不是没文化的暴发户,就是卖戒指的,不说也罢。

最后说一下戴戒指的位置。通常说来,戴在左手为宜。为什么?因为你的右手经常要拿笔、拿文件,还要跟人握手,若是把戒指戴在右手,给自己造成不便不说,还可能在握手时硌到对方。你若是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对方自然会觉得你是一个细心的人,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个值得深交和合作的朋友。哪怕你是左利手(习惯用左手拿东西做事,俗称"左撇子"),也应该用右手跟人握手,不是吗?

第三部分 第31节:初次见面的礼仪(5)

本节要点:

在单位的打扮要"入乡随俗",大家穿得正式,你也穿得正式,大家穿得随意,你也可以穿得休闲一点。

平时多买一些商务、休闲两用的衣服、鞋子,既省钱,又方便。

衣服、头发要注意整洁,可以尝试着化点淡妆,人看上去清爽了,运气也会跟着变好。

戒指戴在不同的手指上,代表不同的含义,从拇指往下,依次代表生、死、订、结、离。

名片的使用

说到名片,很多人有个误解,觉得谈生意的才需要印制名片。我就见过好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名片,可能是对外交往较少的缘故,他们跟人打交道时最多交换一下电话号码。要是去了校园,这种现象就更加明显了,很多学生收过名片后会觉得你很"职场"、很"商业"。

其实,这是个误解。名片的最大作用是提供便利。你去参加一个活动,想认识更多人,但谁也没有带名片,结果会怎样?现场一片埋头摁手机的样子,在干嘛?互存手机号码呗。刚跟这个说完手机号码和自己名字的拼写方式,那边又过来了一个人:"你好,能存一下你的手机号码吗?"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毕竟你能记下的信息不够全面。要是有了名片,大家就方便多了,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来互相了解、洽谈业务。我就发现,现在很多大学老师也开始印发名片了,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名片你可以请人制作,也可以自己设计。设计时注意几点:

第一,不要把名片弄得太花。名片就跟西装一样,一般来说,名片上的颜色不要超过三个。当然,单位Logo的颜色本来就比较花的除外。但就一张名片而言,最为突出的应该是你的名字、你的单位,其次是联系方式。要是弄一些花花绿绿的图案上去,就会喧宾夺主了,给人的印象还特别小家子气,像是街头散发的小广告。

第二,头衔一个就好。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弄多个头衔,想给别人一种"这人很厉害、很有能力"的印象,其实这是一种自卑,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等人才没名片",想联系他?找他秘书或助理好了;二等人才只有电话,因为一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谁,像易中天印名片,印个自己的联系方式就行了,都没必要强调自己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三等人才只有一个头衔,像我这种人,现在只能算三等人才;四等人才呢,会有超过两个的头衔!

这么说,可能有些人会不高兴,或者心存疑惑:我现在同时在做三份工作,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朋友开的一家公司里做点兼职,业余还自己搞了点业务。之所以"三栖作业",就是想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你让我只印一个头衔,岂不是浪费了这种"优势"?名片上如果不说清楚,就有可能错失商机啊!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可以印两三套名片,遇到不同圈子里的朋友,就发放不同的名片,自我介绍时提一下其他方面的情况就行了。

第三部分 第32节:初次见面的礼仪(6)

名片的背后要不要印个英文版的?跟这个一样,要因地制宜。如果你在外企工作,或者工作中经常要跑外国人打交道,那你就印。当然,印的话也不限于英文,毕竟有些人跟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人打交道会多一些。

印有名片的朋友,平时要养成随身带名片的习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会碰上潜在的客户或伙伴。名片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夹里,如果嫌麻烦,也可以放在钱包里,或是左胸口的口袋里。切忌把名片放在其他兜里,那样容易弄脏或弄皱了。

还有就是,名片万一印错了,或者信息有变化,那你就重印一套,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在上面涂改。有些人换了手机号,但是以前的名片还有不少没用完的,便没舍得扔掉。于是,他为了省下四五十块印制费,自己花了两个小时把所有名片的错误号码涂掉,写上新号码。且不说形象的问题,这是一笔多不划算的账啊:你的两个小时,难道还值不了几十块钱?

一般来说,跟别人握过手之后,就可以交换名片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掌握主动权了。交换时,应该先递上自己的,再向别人讨要名片:"你好,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或者说:"你好,我是XX单位的,叫XXX,现在在做XXX,能跟您交换一下名片吗?"你主动示好,对方一般都不会拒绝。

递名片时要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兜住名片的两边,把字的正面朝向对方,这样对方拿过去之后就能马上阅读,而不用翻转一次。递的时候,手不要遮挡住自己的名字。接别人的名片时也要用双手,如果是双方同时递名片,你就把姿势放低一点,以示尊重。这跟敬酒要把酒杯放低一点,是一个道理。

收到别人名片后,一般的做法是读一下名片上的内容,比如他的名字、他的单位或头衔,跟对方确认一下基本信息,比如说他的名字如果是多音字,应该念发个音。另外,这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很重视他,说不起会激起他不少谈兴。

有些新人发名片跟发传单似的,有时候桌子太宽了,站起来后还够不着,也舍不得走两步,就用一只手与人交换名片。其实,这不仅是一个交换物品的过程,跟人换名片的时候可以跟人简单地聊几句,联络联络感情,为后面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

若是坐着交流,你就可以把对方的名片放在桌子的左前方,不时看一下,提醒自己有哪些信息可以利用,十分钟后再收起来。放的时候,切忌两点,一是不能拿东西(如茶杯)压它,更不能弄脏、弄皱了,二是记得后面要收起来放好。有些人因为对自己的名片不上心,结果处理别人的名片时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桌上一搁,就再也没想过要收起来,甚至把汤、茶水洒到名片上。这是极不尊重人的。

第三部分 第33节:初次见面的礼仪(7)

(插入图片:名片01、名片02、名片03、名片05、)

若是对方的名片刚好发完了,怎么办?

这就有个小技巧:带空白名片。这时候,你要是掏出手机来,想存对方手机号,麻烦不说,对方还不见得会给,因为有些人觉得跟你还不熟,第一次联系就在网上进行好了。所以你平时可以印制一批空白名片,像填空题一样空出姓名、手机号、MSN、E-mail、QQ等位置,并且随身带笔。碰上对方从未印名片或名片刚好发完的情况,你就可以掏出笔来,请他在空白名片上填写。比起把它写在一张纸上或笔记本上,这更有利于你后期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收藏。有时候自己的名片发完了,也可以填写这种空白名片。所以自己印制名片时,若无必要,就不要加膜,把背面空出来,放几道"填空题"。作为职场新人,尤其是从事销售、宣传工作的,不妨借鉴一下这个做法。

本节要点:

印制名片时不要花得太花,头衔数量不要超过两个,万一印错了最好重印。

要养成随身带名片的习惯,最好再带一根笔和一些空白名片,应对有人名片刚好发完的情况。

收到名片后,记得先读一下名片上的内容,确认一下对方单位、姓名,从中寻找可以深入交流的话题。

如何介绍他人

有时候,我们去见客户或朋友,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这就需要给双方互相做个介绍。先介绍谁?跟握手一样,尊者为上,他优先享有知情权。

比如说,你带个新人熟悉一下单位,碰到领导时就要先向领导介绍一下新同事,再反过来,向新同事介绍一下对方。带自己的男女朋友去见家长时也是如此,先向你的爸妈介绍自己的恋人,再反过来介绍。介绍时捎带着介绍一下这个人的优异表现,在哪上的学,在哪工作过,取得哪些优越成绩,如此等等,这会给对方留下较好的印象,被介绍的那个人也会非常感激你。

有些人可能是见惯了大会主持人介绍的顺序,误以为多人在场时,一般都是优先介绍最重要的领导或嘉宾,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大会主持,基本上是单向介绍,介绍完领导或嘉宾之后,根本不会反过来介绍观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的是双向介绍,这时还是奉行"谁尊贵,谁优先"的原则,优先知道对方的情况,而不是优先被介绍。

(插入图片:介绍01、介绍02、介绍03)

如果你是被介绍的那一方,应该等介绍人说完之后再开口,客气一下或做下补充,以加深对方的印象。

这时候,就要涉及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了。我的建议是,按照行业规范加上称谓就可以了,通常是加职位或头衔,如王主任、张经理、雷老师、李教授,如果没有职位或头衔,那就统一成"先生"、"女士"。

第三部分 第34节:初次见面的礼仪(8)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是个比较难办的问题,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除了"毁人不倦",还喜欢"毁词",像"同志"、"小姐"这些曾经比较正式、文雅的称呼在今天听来,都成了骂人的话。你要是在街上碰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女性,还真不知道叫她什么好。叫"阿姨"?不行,显老。叫"大姐"?也不行,太俗。叫"小姐",那当然更不可以了。叫"姑娘"?你又是老大爷。叫"姐姐",别说她未必比你大了,就是可能比你大,你这么叫也显得有些矫情……总之,在中国如何称呼陌生人,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我有个朋友在厦门、深圳两地待惯了,有次去东北出差,到了肯德基点餐时称服务员为"小姐",结果对方气得直翻白眼。要不是看在我这朋友也是女性的份上,估计能跟她急了。其实在南方,称年轻女性为"小姐",还是比较常见的,并不见得就是特殊行业的称谓。在工作中,你若是无法确定一个女的是否结婚,你可以笼统地称她为"某女士"。

最后,要提醒你的一点是,在介绍别人的时候,应该摊出手掌,而不是用手指头指着别人,应该说"这位是……",而非"这个(人)是……",询问对方人数时也最好以"位"为计量单位。

本节要点:

介绍他人时,先给较为尊贵的一方介绍另一方,因为他们优先享有知情权。

称呼对方时,在姓氏后面加职位或头衔即可,不确定的话就统一成"先生"、"女士"。

介绍别人的时候,应该摊出手掌,而不是用手指头指着别人,量词用"位"不用"个"。

第四部分 第35节:开会与谈判(1)

第四章开会与谈判

如何做好开场白

烟也敬了,茶也喝了,这时候就该交谈了。

交谈的开场白有很多种,这可以根据你们彼此的熟悉程度来决定。一般说来,可以先从大家的共同点聊起,比如说都是做什么的,都是哪个省的,都在哪个城市或大学念过书,或者分别在哪当过兵,总之,先找共同点,套近乎。这时切忌套用他人模式,比如英国人喜欢聊天气,农村人喜欢问你吃了没有,但这些方式显然都不适用于职场。

聊的时候,要保持开放式的姿态。

什么叫开放性姿态呢?就是一开始便表现出乐意倾听、愿意认可的态度,不说否定的话,多说一些肯定的字眼以示鼓励,如"好的"、"有道理",哪怕对方说的不大合理,也可以回答得委婉一些,如"你说的虽然跟我们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你说的这个方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总之,以肯定为主,保持开放的姿态,鼓励对方与自己交流。

此外,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讲话。

怎么做到呢?其实很简单,掌握几个小技巧就行了。

第一,坐在椅子的前2/3的部位,身体略向前倾,不要向后躺着或者坐在椅子的边缘。

第二,平视对方。盯着别人的眼睛看,会让你尴尬起来,看别人的地方又不合适,最好的位置是对方的人中。尤其是在跟领导和女性聊天的时候,如果你紧张,眼睛不知道看哪里好,就直接看他的人中,这样既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在看着他,又不至于闹尴尬,显得不卑不亢。

第三,别人谈话的时候,你不时地回应一下对方,如果不知道回应,就重复他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

很多男人结婚之后觉得妻子很烦,奇怪自己在婚前怎么没发现她这一点,而妻子觉得丈夫越来越不体贴,就知道做自己的事情,都不愿意听她说话。其实,这是种误解,男的重在解决问题,女的重在分享感受。男的听得心不在焉的,多是因为问题已经解决或者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女的生气则是因为男的不愿意听她分享,结果双方很容易就吵起来了。为了什么而吵呢?为了内容本身吗?不是,基本上是为说话的形式而吵,如"我说话的时候,你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的时候,你干嘛不看我?""你刚才用什么口气跟我说话?"没一个是跟内容本身有关的。

生意场上,很多争执也是起于形式而非内容。所以懂得规避这一点,大家就能更好地减少争论,达成共识。你知道,女朋友或老婆特别烦的时候怎么办吗?她想说就说呗,你照样干你的,只要不时地重复一下她的话或者其中一两个字就行了,对方就能感受到你在认真地听她讲话,并且有兴趣听下去,争吵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就算谈不拢了,也不要伤了和气,要抱着"买卖不成仁义在"、"以后再合作"的态度。

如果是在参加大型组织活动,身边有许多不认识的人,那你一定要把握好一开始的发言机会,争取给人留下较好的印象。如果是想结识坐在身边的朋友,那就利用好"7秒原则"。什么叫"7秒原则"?就是你刚坐下来的前7秒,你要是不和旁边的人说话,那么接下来几分钟,你都会觉得很难开口,就算说话了,也觉得疙疙瘩瘩的,半小时过后情况才会明显好转。

你平时要是常坐长途汽车、长途火车或飞机,对此就会深有体会。如果一落座就跟旁边的人打招呼,那么接下来哪怕话不多,大家也会觉得很融洽;要是前面几秒钟不说话,那交谈可能就是半小时以后的事情了。所以,用好"7秒原则",能让你跟很多人迅速地熟络起来,结交到更多朋友。

本节要点:

聊天可以从大家的共同点聊起,比如都是做什么的,都是哪个省的,都在哪个城市或大学念过书,先熟悉起来。

第四部分 第36节:开会与谈判(2)

聊的时候,要多说肯定的话,保持开放式的姿态。

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专注,又为了避免尴尬,你可以盯着对方的人中看。

谈话时,适时地重复对方话中的一两个关键词,会让人觉得他在认真听讲。

能力比口才更重要

不管是与客人交谈,还是单位开会,都要做好准备工作。

一是阅读相关材料,做到有备而战,发言时做到有针对、有重点,切忌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更不要犯信息过旧、数据有误等低级错误。

二是准备好纸笔,如果是在会议室,还不要忘了检查一下现场的设备、环境,以免中途出现意外。

职场中的谈判或开会,有点儿像研究生上课,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课前"做好,"课上"主要是用来交流具体问题的,不是让大家来一起阅读材料的。你要是事前没做准备工作,肯定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或者抓不住要点,搞不好还会被逼问得左支右绌,十分狼狈。

以前有人问过我,去谈一个合同,要怎么谈?怎样才能顺利地拿下一个订单?他为此买了很多口才、谈判类的书籍回去看。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因为最终决定你在谈判场上谈好谈坏的不是你的口才,而是你背后的实力。过去,我们讲"弱国无外交",其实职场如外交,一个人如果公司的实力不行,或者他本身业务能力不强,那他就算是口吐莲花,也很难把事情谈拢,一不小心还会被"忽悠"了。

而且现在生意场上有一种很不道德的现象。很多人会欺生,提出一些很苛刻、很不合理的条件,就看你能看出哪几条是"陷阱"。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提出多少意见,往往会反映出你的能力高低。通常说来,在第一次合同或者第一份订单上,你跟人谈成什么样子,后面的合同与订单就会照着你第一次谈的结果往下走,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化。

但是很多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能够把订单顺利拿下来就算成功了。要是能力不够,这个合同签得很不合理,报价超出了市场价,那对他来说,也是对职业形象的一大损害。对方并不会因为你跟他合作成功了,就对你刮目相看。

这就像你去买一双鞋子,商家拿出一双过时的甚至是质量有问题的鞋子给你,告诉你说:"这鞋子是出口转内销的,原价980,现在五折优惠,500块卖给你好了。"你由于不识货,只是小砍了一下价,就用450块钱买了下来,还觉得挺开心的。那个老板呢?他极可能一边笑眯眯地数钱,一边在心里暗骂傻B,对不对?像你不识货的人,下次来的时候,我会给你好鞋子吗?会给你真正的优惠价吗?不会,还用这种劣质鞋子忽悠你,就这么简单!

第四部分 第37节:开会与谈判(3)

所以说,口才固然重要,但业务能力才是关键。你要是能问到问题的核心,就能搔到对方的痒处,使谈判更加融洽、顺利,最后合作条件或开会结果也会更加理想。

很多人工作不顺,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而是自己的口才不够好,不会吹,不会捧,甚至酒量不行也是失败的一大原因——净在这些方向上找原因,然后拼命读一些口才、谈判方面的书,看一些这方面的视频,你说这是不是缘木求鱼?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不知反省,反而认为是自己学历不够高、没背景或者有人跟他做对。如果一个人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那他就算是考上了研究生,读了博士,又能怎样?一个不懂得自省的人永远无法获得长足的进步,只怕到时出了问题,他还会这么想:我是不是该考个博士后,或者巴结一下某位领导?就是这样,死不认账。

本节要点:

交谈之前,一定要阅读相关材料,做到有备而来,同时准备好纸笔,切忌泛泛而谈。

比口才更重要的是能力,所以除了训练技巧之外,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第四部分 第38节:联络礼仪(1)

第五章联络礼仪

选择适合自己的联络方式

跟客户聊完订单、合同之后,就要涉及事后怎么去联系的问题,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讲的联络礼仪。

首先要弄明白的是,和别人联络时用什么方式比较好呢?

现在很多单位多少有点受外企的影响,一般只留办公电话、E-mail、MSN。但是,我认为你还是入乡随俗比较好。如果你恰好在跨国企业或涉外机构,就可以尽量留办公电话、E-mail、MSN。如果不是,那就没有必要牵强附会,只需要遵循本单位、本行业的一些规矩就可以了。像有些单位或部门为了保密,是不允许职员上QQ甚至上网的,有些则恰恰相反,需要用QQ联系广大客户。总之,入乡随俗,就基本上不会犯错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建议大家少用网络即时聊天工具(如QQ、MSN等),多打电话;打电话时少用座机,多用手机。为什么呢?因为在网上说事情比较浪费时间,速度慢,效率低,发短信其实一样。打电话的时候,为什么我提倡用手机呢?也是考虑到方便联系这一点。对方要是没有接到你电话,也可以通过回拨迅速找到你本人。

但是,我发现很多职场新人不喜欢用手机,就喜欢在网上聊天。这些人的症状可以大致归结成两类,一类是座机依赖症,一类是QQ依赖症。

前者喜欢用座机给别人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有接,就不再打了,也不会发条短信提醒对方一下。结果,对方看到一个未接听的座机号码,回拨过来,却发现是总机。想想看,那么大一个单位,他怎么查得出来刚才是谁打的电话?是哪个部门哪个人打的?根本无从找起。所以说,如果对方是个很重要的客户,你最好用手机与他联系。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便利,因为很多人特别忙,看到座机后还未必肯接听,但看到是手机打过来的,往往会优先接听。哪怕当时没接听,过后也可以回拨给你。

不管用什么方式给人打电话,如果对方没接听,那你最好马上发短信,跟对方解释一下刚才为了什么事给他打电话,方便的话在什么时候再联系。

还有一类人是QQ依赖症,更可怕。他们经常上网,几乎一有事情就想到上线聊天。在我看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一天不上QQ,就会觉得今天错过了很多重要信息。其实不见得。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真正有急事儿要找你的人,根本不会在QQ上等你半天。你要是不在线或者没有马上回复,他早打电话过来了!

之前,我遇见过一件很荒唐的事儿,有个人碰到我了,质问我说,他在网上给我留言,说是有急事找我,都等我三天了,我为什么不上线。我心里暗自觉得好笑:你应该不急吧?你又不是没有我的座机号,也不是没有我的手机号,要是急的话,你恐怕早就打电话过来了!

这种人就是明显的QQ依赖症。

比这更夸张的是,我给一些人打电话,他会来这么一句:在不在线?在线的话,上网聊。

总之,我觉得非常奇怪:我给你打电话,你接听又不需要花钱,怎么会想到上网聊天呢?我又不是钱多到烧得慌,找你褒电话粥来的,打你电话肯定是有事,我们在电话里聊不是更简单、快捷吗?总之,这个问题一度让我觉得很费解。

话虽如此,你在选择联络方式的时候,还是哪种方式对于你来说更有效、更快捷,你就用哪种。平时你用QQ、MSN或座机都没问题。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联系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单一方式,更不要空等。比如说,你给人留言,对方十分钟后还没回复,你就要考虑发短信或打电话了。要是打电话没人接听,就要考虑给他留言,提醒他你来过电话。总之,联络以联络上为标准。

本节要点:

选择联系方式,可以入乡随俗,因地制宜,选择自己最便捷的那种,但是不要空等对方回复。如果对方长时间没有回复,就要尝试着用别的方式再联系一下他。

从办事效率来看,少用网络聊天工具,多用电话;从做事效果来看,少打座机,多打手机,打手机的话哪怕没人接听,对方也方便通过回拨的方式找到你。

对方能"看到"你打电话时的表情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觉得,反正对方看不见自己在干什么,所以随便一点也无所谓。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哪怕隔着电话,你这头在干什么,是躺是坐,是什么样的表情,对方都能感受得到。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懒洋洋的声音,有的人一听就是特别累的样子,有些人是刚睡醒的缘故,还有些人则是因为不耐烦。看似差别不大,但你一听就能听出来。

第四部分 第39节:联络礼仪(2)

日本有一个特别有名的销售员,有人结合他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史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个推销员的伟大之处在哪儿呢?他的工作中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他回到家后,比较累了,决定先睡一觉。但他定了一个闹钟,同时告诉他老婆,晚上十点的时候,一定要把他叫起来,因为他跟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约好在十点半的时候打电话。

到十点的时候,不等他老婆催他,他听到闹钟就醒了,然后去洗手间洗漱,接着又是刮胡子,又是穿衬衫、打领带的,还穿上了西装和皮鞋。最后拿了个本子,在电话机旁正襟危坐,一到十点半就准时给对方打电话。

业务倒是谈得很顺利,十几分钟就搞定了。但是他这番怪举动让他老婆感到很奇怪:不就一个电话吗?有必要搞得跟个神经病似的吗?大半夜的还要起来精心打扮一通,好像现在不是晚上,而是星期一一大早。

你猜他是怎么解释的?他跟他老婆说,如果我很邋遢、很懒散的话,对方虽然看不到我的样子,但是我自己的精神面貌不好,而这会通过我的语气变化传达到对方那里。经过这么一番打扮,我看起来正式多了,人也精神多了。虽然看不见对方,我也要尊重对方,我相信,对方一定能感受得到!

一个人的成功与伟大,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他凭借着这样的好心态赢得了众多的客户,很多客户觉得,不管什么时候和这个推销员打电话,都会感觉他精神百倍,好像全心全意地在做这件事。客户要是感觉到你是全心全意的,哪怕只是对待一通电话,他也会觉得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插入图片:打电话01、打电话02)

大家想一想自己谈恋爱时打电话是否也是这种情形?还有给爸妈打电话的时候?有时候,你可能只是一时情绪不佳或是在偷吃东西,对方就能感觉得出你有些异样。

还有那些军人打电话,尽管长官看不到他们,但他们依旧保持挺拔的军姿,一副长官仿佛就站在面前的样子。是他们比较"傻"吗?不是,是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在电话的这头懒散一点,对方也能感受得到。

所以给人打电话的时候,永远不要心存侥幸,偷吃东西或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甚至把腿翘到了桌子,而要心存敬意、面带微笑。你要相信,当你微笑的时候,电话另一头的人是能"看到"的。

这是一种礼貌,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你只有人前人后一个样,才能说掌握真正的礼仪了。

本节要点:

打电话的时候不要吃东西或懒洋洋的样子,更不要做一些不雅观的动作,因为这些对方都是能"看到"的。

打电话时一定要心存敬意、面带微笑,你要相信,就算隔着电话,对方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第四部分 第40节:联络礼仪(3)

先要学会自报家门

当你做好各种准备,开始打电话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一些细节。

第一个就是要主动,一定要学会自报家门。打通电话之后,要先说清楚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或者你姓什么、你想找谁、找对方有什么事情。如果这个人不在,你应该请这个接电话的人帮忙转告一下,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但是,很多人打电话的时候都很被动。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上班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我刚说了个"你好",对方就开始叽里呱啦地说上一大通,大意是,想问问我们单位的打印机需不需要维修。

当时,我就反问了他一句话:"你是谁?"

对方这才恍然大悟,急忙说他是某某打印机的专业维修公司,想跟我做一个客户调查问卷,问一下我们单位的打印机需不需要维修。

像这种就是不会打电话的,且不说他应该把电话打到办公室或后勤部门,而不应该打到我这儿来,单是这说话的顺序就不大妥当。你应该先自我介绍一下,再说明来意,尤其是要上门招揽生意的时候,更要注意对方的戒备心理。绝大多数人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后,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知道我联系方式的?"这是人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反应。你不注意这个问题,只能引起对方更大的戒备与反感。

接听别人电话也是如此。很多人接起电话的第一句话就是:"喂?"其实,这么做是不大得体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Hello"这个词吧,这个词完全是生造出来的。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刚刚发明电话的时候,电话的音质不是很好,所以测试人员就在这边发出一个声音,让另一头的人听一听效果好不好。在测试的时候,就有人随口叫出了"Hello"这个词,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口头语。但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我们把它翻译成了"你好",显得比较文雅。而在中文语境里,"喂"跟"Hello"一样,你在打电话的时候说"喂",从礼仪的角度来说,就像是把对方当成了一个电话测试工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增加沟通步骤,延长了交流时间。有些人接到电话后也不自报家门,对方呢,也不先问清楚,结果说了半天,都对接不上,这才意识到电话打错了。所以接听电话时,第一句最好也是自报家门,说一下你是谁或者是哪家单位哪个部门的。像现在很多客服电话和大型企业就做得比较好,他们接到电话后的第一句话总是:"您好,这里是XX公司XX部门,欢迎您的来电!"你要是打错了,就能马上更正过来。

本节要点:

打电话时,要主动说清楚你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或者你姓什么、你想找谁、找对方有什么事情,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接电话时也是如此,要先自报家门。

第四部分 第41节:联络礼仪(4)

谈话时调动有助于拉近彼此距离的细节,消除陌生感,可以促进交流与合作。

如果是打别人私人电话,一定要先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找到这号码的。

不要大量占用他人时间,在现代社会,少说废话是一种美德。

如果对方正在忙,怎么办?

打电话的时候如果碰上对方正在忙,你要怎么办?

很多职场新人碰到这种情况,挂完电话之后就很被动地等着,甚至指望对方能主动打电话过来——因为他刚才说"我回头给你打过去"了。其实,对方给你回电话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除非他跟你已经很熟,或者你对于他来说很重要。不然的话,他一会儿又有别的事情要忙,这一"回头"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可能他"蓦然回首"的时候,你已经不在"灯火阑珊处"了。

你不能抱怨说,这个人怎么可以言而无信啊?他明明跟我说,开完会之后要给我回个电话的,后来又没有给我回,害我等到晚上八九点!

问题在于,你有时间等,却没有时间再给他打个电话吗?客户不像情侣,他才不会时刻把你放在心上,还有事没事就跟你联系一下,问你忙不忙,过得好不好。有时候,你就要学会把自己当个"贼",联系客户这种事,"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嘛。

另外,打电话的时候掌握几个小技巧,就可以减少这种意外情况了。

第四部分 第42节:办公礼仪(1)

第七章办公礼仪

保持办公环境干净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办公礼仪。

在办公场所,最需要注意但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就是桌面,一定要保持干净、整齐。有些人觉得这是我的"私人领地",或者工作时间一长,惰性就出来了,这放个文件,那扔支笔,显得很杂乱。这时候,若是有领导或客人经过,留下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好印象。

下面就是我和同事随机拍到的两张办公区照片,有的桌面上杂乱无章,有的把椅子摆得东倒西歪的。若是让那些在此办公的人收拾一下,想必他们也能做得特别好,若是去他们家中参观,看到的也可能是一副极为整洁、温馨的场景,但为什么办公区会这么乱呢?

(插入图片:办公桌01、办公桌02)

这就是习惯的问题。这会儿正忙着,东西的摆放就随便一点,过会儿也有事要忙,又没有时间收拾了,好不容易忙完,也该下班了。得,先回家吧!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习惯。人数一多,也就成了风气。

其实,做到两点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了:一是要用的东西放在桌面上,否则都收起来,二是把文件放在文件夹里,文件多的话不妨弄个书立,这样不管是放还是取,都会方便许多。

当然,方法简单,贵在坚持。

有些人喜欢在办公室里放点水果、零食,等加班或休息的时候吃。这本不是什么坏事,但你一定要收好,不能把它们也放到办公桌上来。其他私人物品也是如此。而且不宜带占地太大或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东西到办公区,如臭豆腐、榴莲,喜好归喜好,工作归工作,不要参加工作了还公私不发。

经常使用的办公用品最好定期擦一下,尤其是像北京这种大城市,灰尘特别多,几星期不擦,都能在物品上面写字了。如果条件许可,不妨在桌面上摆盆占地面积不会太大的花草,养条小鱼也可以,既美观养眼,又能改善心情。

还有就是注意安全问题。水杯不要放在离键盘太近的地方,尤其不要放在键盘前面,要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打翻。中午若是叫外卖,最好也要换个地方吃,要不然就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垫张报纸,别让饭粒、菜汤一类的掉到你的电脑上、桌面上。要不然时间一长,你的桌面从侧面看去,就会显得十分"斑驳"。

当然,在办公位置梳头也是不大合适的,会有头发掉下来,不雅观是一回事,头发还可能掉到键盘里,破坏电路。

离开座位后,记得把椅子推回去,这要养成习惯。如果你的身后是过道,那就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了,不要因为你的一个不良习惯,给别人造成不便。

(插入图片:办公桌03)

下班的时候,记得把杯中的水倒空。若是放长假,更要检查一下抽屉,不要把容易腐败的东西放在办公室里,要不然休假回来后,你就有得受了。你要是最后一个走的,别忘了还要检查一下所有的电源开关。

这些东西都很琐碎,重在平时养成习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是你的办公区又脏又乱,领导或客户也很难对你有信心的。

本节要点:

办公场所要保持整齐、清洁,东西比较多时要归类、整理,私人物品不要放在办公桌上。

平时注意安全问题,不要把水杯放在键盘前面,在办公室吃饭时记得垫张报纸。

下班时记得把杯中的水倒空,关掉电源。

公私要分明,不要打扰别人工作

不管你过去是什么样的,在家里是什么地位,工作了,就要摆正心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员工,要服从单位的安排,尊重他人的感受,不要把个人的坏习惯和坏脾气带到办公室来。

比如说,有些人喜欢转笔,这种习惯可能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有了。闲着没事就开始转,看着还挺好的,但是你能像网上视频里那些高手那样技术娴熟吗?如果不能,你就最好别转,要不然老是掉笔、捡笔,你不烦,别人都会开始烦了。

有些人喜欢咬手指头、翘二郎腿、随时补妆,这些都是很私人化的一些习惯,很难说一定错了,但你最好不要把它带到办公室里来。忍不住想做了,可以找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第四部分 第43节:办公礼仪(2)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在办公室里争吵、打闹。哪怕你和同事闹矛盾了,也不要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我们单位原先有个女职员,性格爽朗,但脾气也不小,刚进单位两星期就让我们见识了她的"厉害"。

有一天中午,她在公司的群里发言,提醒大家以后不要叫某家的外卖了,因为他们给她送的饭菜不干净,服务态度也不好。这本是小事一桩,何况她也是出于好心,但有个外部门的男同事不大赞同,反驳了几句,结果两人就在群里吵了起来,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

我当时吓了一跳,心想这两人真是大胆,也不怕公司领导看见了。过了十分钟左右,两人总算消停了,可是两个小时后我才知道,"风暴"一直没有停息过。

两个小时后,她所在部门的主任叫我帮忙,说这两人后来一直在网上开小窗吵架,他劝也劝不住。要不是一个在楼上办公,一个在楼下,估计能当场打起来。听说我对这个女的比较了解,也跟她比较熟,希望我能帮着劝劝她。

我便给她发信息,提醒她适可而止,不想她第一句话就把我噎住了:"没想到你也帮他不帮我!"我心想,我要是不帮你,干嘛给你发信息呢?但她似乎不理解我的举动,她的逻辑很简单,要么帮她一起骂那个男的,要么闭嘴,否则就是与她为敌!

说实在的,我对这种争吵不感兴趣,本来就是小事一桩,何必上纲上线?且不说孰是孰非,在上班时间,个人的恩怨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每个上班一族都必须意识到的职场伦理。

最后,争吵总算在两个部门主管的协调下停歇了。那个男的听从领导的建议,不管对方说的话再怎么难听,也闭口不言了,第二天在群里为此事向对方和其他同事道歉,道歉的一个理由是,不该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到大家工作。可以说,这个男的这么说话还是比较得体的,至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让大家再次目瞪口呆的是,那个女的不忘趁机揶揄对方一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意!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谁让他先惹我的?

就在她自以为得胜的时候,我身边马上有三个同事表示说,这个女的太凶悍了,以后绝不能惹!所谓"绝不能惹",就是不愿与她发生任何接触,哪怕是工作上的往来。

似乎是为了印证大家的想法没错,第三天早上,她在单位打卡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的就站在她后面,于是抓住机会又挖苦了人家一句。这成了公司当天上午的一大新闻!

她后来的故事便比较简单了,部门领导也不敢"惹"她了,反正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试用期满3个月后,她因为业绩不理想,没能顺利转正,黯然离开了。没有惋惜,没人送别。

第四部分 第44节:办公礼仪(3)

我讲这个故事,只是想提醒大家,公归公,私归私,永远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更不要以私害公,否则你会成为"全民公敌",至少是老总痛恨的人。哪怕是对方有错在先,惹毛了你,你也要保持克制,在业余时间解决私人恩怨,有必要时不妨找领导帮忙。这就好比有人故意踩了你一脚,你再生气也不能在办公室放把火,要不然你想,老总会更生谁的气?

说到这个,我觉得有必要特别提醒一下新人们,不要为了省点钱而占用公家财产,永远不要!

有些人比较不自觉,喜欢用公家电话说私人事情,还有些人会把单位的一些东西带回家或拿去送人。这些事情看似问题不大,但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你永远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爆炸。如果你是一个有理想的员工,就不要因为这些小事让自己的形象受损,这些问题在你与世无争的时候并不显眼,可是一旦你想向上提升,它就会成为对手攻击你的最佳武器——又有谁喜欢人品有瑕疵的下属呢,尤其是有喜欢以公谋私这种毛病?

新人容易公私不分的表现还有,在上班时间接听或拨打私人电话,接私活等。别忘了,你的工作时间也是属单位的,毕竟单位为你这段时间付过钱了。

原先连续剧《蜗居》热映的时候,很多人热议的是海藻该不该傍上宋思明这个官员,我却觉得她的工作方式有问题。她喜欢在上班时间谈私事,还拉她男朋友小贝一起谈,或是在线聊天,或是打电话,讨论一下心情如何,晚上吃点什么、去哪散心等等。小贝也不够自觉,一遇到这种事情就迁就着她,自己也在上班时间偷偷地打私人电话。

从工作伦理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这些都注定了两人无法做大事。这或许也可以算作他俩工作和感情都不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君子慎独",越是有大目的、大理想的人,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你在同事和领导心目中,是位谦谦"君子",而不是一个喜欢占公司小便宜的"梁上君子"。

本节要点:

像转笔、咬手指头、翘二郎腿、随时补妆等习惯,很难说一定错了,但可能干扰同事的话,就不要带到办公室里来。

在上班时间,个人的恩怨再大也是小事,公司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

不要私仇不分,更不要以公谋私,包括在上班时间干私活。

不能不说的电梯"潜规则"

职场新人通常表现活跃,但也有点没心没肺的样子,有些人进了电梯以后,还会聊个不停,完全无视身边还有外部门或外单位的人在。这时候不是不能聊天,而是很容易出问题。

通常说来,你们可以聊些不痛不痒的话题,比如最近天气如何,哪边的饭菜比较好。切忌在电梯里谈单位的事和个人隐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走进电梯的人会是谁,站在你们旁边的那位会不会出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况。

第四部分 第45节:办公礼仪(4)

我平时喜欢看职场小说,我判断一部小说优劣的一大标准便是细节,好的职场小说往往能够把职场中看似细小但举足轻重的微妙之处写得活灵活现。像在电梯里怎么说话一节,《圈子圈套》一书就有这样的描写,堪称到位:

"洪钧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下电梯里的另外几个人,都很年轻,愣愣地听着杰森说话。洪钧便只是微笑着而不说话,这些年做销售,已经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电梯里有外人,不管是否认识,他都从不说话,更不要说讨论公司的事。因为他早已体会到,这世界太小了,而事情往往又那么巧,隔墙都会有耳,同在一个电梯里的人又怎么能不防呢?"

是洪钧太过敏感了吗,还是作者王强把人想得太坏了?都不是,商场如战场,只要有利害关系,就会有人心险恶的时候。对手要打败你,绝不会像电影里的恶俗桥段一样,先是哈哈大笑一场,然后告诉你他是如何一步步地陷害你的。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是成年人了,要学会保护自己。

还是以《圈子圈套》为例,我们且看职场菜鸟会犯哪些错误:

洪钧是著名软件公司维西尔的中国区总经理,在争取普发集团的项目上遭遇劲敌ICE。经过一番努力,维西尔最终得以以召开研讨会的名义,向普发集团的中高层介绍自家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会议由维西尔刚转型做销售的菲比主持,会上有个姓姚的工程师向菲比发难,但洪钧临事不乱,一两句就帮忙打发了过去。会议结束后,洪钧、菲比及随行的肖彬收拾好东西,走进了电梯。

菲比按了"1"层,等电梯门刚关上,就长出了一口气说:"哎哟,快噎死我了。他怎么回事啊?我还从来没被谁这么噎过。"

洪钧微笑着看着菲比,没说什么。菲比接着说:"老洪,这姚工你以前打过交道吗?他怎么是这么个人呐?"

这时,电梯到了六层,停了,进来两个蓝精灵。洪钧便转过头,不看菲比,而是盯着电梯门上方变动着的楼层数字。菲比又问了句:"哎,你说呀。"

洪钧仍然仰头看着别处,嘴上说了句:"现在打车,路上肯定堵啊。"

菲比愣着,瞪着眼睛,直到电梯到了一层大家走出电梯,没再说话。

走下普发大楼那段宏伟的台阶,还没走到楼前的街上,菲比刚要扬手招呼排队等在街边的出租车,洪钧却把她的胳膊按住了,说:"不要这些等候的,到对面截过路的车。"

菲比和肖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跟着洪钧穿过马路走到街对面。三个人站定了,洪钧才对菲比说:"菲比,以后记住啊,在电梯里,尤其是有客户公司的人在的时候,不管你认不认识,别说项目的事,要说也只能说些无关的话。"

第四部分 第46节:办公礼仪(5)

他顿了一下,想起了什么,又说:"对了,还有,不要打普发门口排队的出租车。像普发这种大单位,独门独户,不少在门口等活儿的出租车都是长年在这儿趴着,长年拉这个单位的人,都快成普发内部的司机了。这帮的哥无孔不入,消息灵通,嘴也快得很,咱们上了他们的车,我是一句话都不敢说,谁知道他听了会和谁说去。"

菲比一边听一边点头,情绪好了很多,笑着说:"老板,佩服啊。"

这时,远处开过来一辆红色的夏利出租车,肖彬刚要扬手,又被洪钧按住了,洪钧说:"别打夏利了,至少拦个每公里一块六的啊。"

菲比笑着对肖彬说:"就是,你不知道给老板打一辆高级点的?想替公司省钱啊?"

肖彬红着脸,不知道该说什么,正好又来了一辆捷达,他便看着洪钧,不知道该不该招手拦车。洪钧笑了,说:"就是它了。在客户门口,坐个好点儿的车形象好些,咱们三个也可以舒服一点儿。"

捷达车停在面前,肖彬坐在了司机旁边的副驾驶位置,洪钧和菲比坐在后座,菲比一坐下就冲着司机说:"喂,你认识普发集团的什么人吗?"

……

两相比较,洪钧的成熟老到与菲比的天真无邪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在职场当中,像菲比这种天真无邪可能就要吃大亏。

洪钧的话中还提到了打车与形象的问题,如果你从事的是对外工作,那也要多注意一下这方面的事情。有些行业,像律师,就特别注重自身打扮与车的档次,穿的一般,开的车一般,甚至拿的手机没那么上档次,就有可能被人瞧不起,让代理人怀疑他的实力。有句话叫"有实力才有魅力",但对于许多第一次合作的人来说,他只能通过你的"魅力"来判断你的"实力"。所以很多人出差的时候,单位领导都会交待一定要住好一点的酒店,免得被当地的经销商瞧不起。

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莫不如此。民国时期,我们国家比较穷。"七七事变"发生以后,胡适、钱端升等人受政府委托,前往美国开展民间外交,希望争取到更多国际援助。住在美国的时候,胡适一行很少在旅馆门口打车,而是走出街口或转一个小弯,等旅馆的侍者看不见了才打车。为什么要这么麻烦,甚至有点鬼鬼祟祟呢?原来,在旅馆门口打车,会有侍者帮着招呼汽车并打开车门,但要付给他们0.25美元的小费。他们想着国家还在危急当中,能省就省,但是不给小费的话,又说不过去,毕竟"国体攸关",所以还是自己麻烦一点好了。

无独有偶,当时同在美国的著名学者张忠绂也帮着跑前跑后,但他所穿的棉大衣已经穿了14年,朴素得不能再朴素,钱端升便拉着他去百货公司挑了一件新衣裳。为什么打车时如此小气,买衣服时却舍得花钱呢?因为这毕竟是在代表国家出使海外,"国体攸关",不得不慎。

第四部分 第47节:办公礼仪(6)

我一直觉得,多读外交史,可以加深对涉外活动的理解,让人更好地拿捏对外交往的分寸。

本节要点:

电梯也是一个公共空间,不要在这种场合讨论公事和个人隐私,防免泄密。

对手要打败你的时候,绝不会向你示警。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很多时候,形象即实力,客户是通过你的穿着打扮、车的档次、酒店档次来判断你的实力。

第四部分 第48节:送礼与做客(1)

第八章送礼与做客

探病也有讲究

如果你的同事或客户生病了,除了发条短信、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条件许可的话,最好还是过去看一看。

说到探病,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探望病人的时候,最好带一些水果或鲜花。送的东西不在多或贵,在乎的是一点心意。

送水果最好是那些方便取食的,如苹果、香蕉,不要送那些气味太冲或容易弄得满身都是的,如芒果、榴莲。

要是送花,也不要送那些气味特别浓烈的花。且不说对方是否受得了,医院这一关你就过不了。因为医院里有不少对花粉过敏,送的花若中味道太过浓烈,其他病人就可能因此引发咳嗽、发炎等过敏症状。

其次,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和习惯,不要送一些容易引起不好联想的东西,说些不吉利的话。生病的人本来就比较脆弱,也比较敏感,要是住院有一段时间的人,更是容易联想到不好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没必要再去刺激他了。

比如说送花的时候不要送菊花,因为那通常是扫墓用的。也不要送整盆或带根的花,因为那容易让人联想到"病根"、"久病不愈"等字眼。我有个朋友去探望他的领导,挑花的时候觉得一束花太寒碜了,拿不出手,挑了个大花篮过去,结果遭了领导家属无数白眼。

还是以送花为例,你去探望病人的时候,可以送些带有吉祥或祝福含义的花。如兰花,代表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送给德高望重的前辈就很合适。又如郁金香、兰花、水仙、马蹄莲等,都是容易让人心情变好的花种。

问到别人病情时点到为止,不要刨根问底,更不要大呼小怪,或不懂装懂地品头评足。尤其是一些恶疾,病人尤其忌讳被人反复提起,本来还不觉得有什么,结果大家说的次数多了,他也变得悲观起来。探望病人时,多说一些让人宽心、给人鼓励的话就行了,像"你这种病说不定明天就好了,同事们可都盼着你回来"一类的。

不要因为对方生病了,就"敬而远之",搞得他好像就是一传染源似的。去之后,神色如常地与他握手、聊天,坐得远远的,甚至不时地皱下眉头,还不如不去的好。

第三,注意探望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打扰到病人休息。

去探望的的时候要合适的时机,不要挑对方要休息或接受治疗的时间,不确定的话最好预约一下。若是要到医院去,一般拜访时间为15分钟为宜,最长不过半小时,否则不仅打扰对方休息,还可能打扰到其他病人的休息。

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就不要带着工作去探病。对方不是杨白劳,你也不是黄世仁,没必要搞得大家都很紧张。有那闲工夫,不如拿工作开开玩笑,让病人心情也好一点。

附:常见花语

公司开业,宜送月季、紫薇这类花期长、枝叶繁茂的花朵,表示"兴旺发达,财源茂盛"。

热恋中人可以送玫瑰花、百合花或桂花,这些花通常代表美丽、圣洁、坚贞。

送给新人的,可以是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等,若是有人刚失恋,可以送秋海棠,以示安慰,因为秋海堂又叫"相思红",表示恋爱不易。

若是去探望朋友,可以送些吉祥草、月季或石榴,表示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本节要点:

探病时最好带点水果或鲜花,不在多或贵,重在情意。

送花最好送兰花、郁金香、兰花、水仙、马蹄莲等有美好寓意的。

不要因为对方生病了,就"敬而远之",神色如常地与他握手、聊天,否则不如不去。

关心他人病情,点到为止,不可刨根问底,更不可大呼小叫。

做客

说到做客,你是否感觉这离你已经有些"遥远"了?

是的,在工作中,我们更常用"拜访"、"参观"、"约见"等字眼,去的也多是对方的单位,好像已经N久没去过别人家中了。

说到做客,很多人会走极端,要么是太拘谨,搞得跟约见大客户似的,非得安排出一整天,至少是半天出来,要么就是太随便了,去的时候不打招呼,到的时候乱翻乱找,走的时候又拿又搬的。

先说第一个,去拜访一位朋友,需不需要预约?为了大家时间充裕一些,玩得也更尽兴,最好还是要预约一下的。预约,并不见得对方得有多忙、地位多显赫,而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

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紧,过去之前先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有空的话坐坐,没空的话下次再约也无妨。千万不要把它搞得太过正式,好像两个人要开始谈生意一样。

也不知是我太过热情,还是现在的人们普遍不习惯互相往来,有好几次我路过某地的时候,常会想到此处恰好有某个朋友在,便给他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结果,对方总是歉意十足地说:"不好意思,我现在在哪哪哪,刚好不在。你要过来,也不提前说一声,要不然我们就可以喝两杯了!"

第四部分 第49节:送礼与做客(2)

说实在的,很多时候我也没想过一定会路过那个地方,或者去了会有空闲。大多数情况是,路过了又刚好有时间,就打个电话给朋友。对方也有时间的话,就一起聊聊,吃个饭什么的,要是没空,大家也互相了解一下近况。

这跟开会是一样的,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才是不见外。

说到聚一聚,我一直信奉的是"择日不如撞日"。说是"有空了"见一面,鬼知道什么时候才叫真正的有空?很多人是你就算给他放一个月假,他也能每天都有事做,什么时候才能算"有空"?说着说着,可能一个月就过去了。所以说到要聚会的时候,不要犹豫,最好当场定下时间来!

到了别人住处之后,不要乱走,更不要乱翻乱动。有些人上大学的时候就习惯很不好,喜欢坐在别人床头,翻别人书架上的东西。工作要是还有这毛病,那问题就大了,很不尊重人。如果主人正在忙,你可以自己找点事做,比如查收一下短信,参观一下客厅,但是只能看,不能碰,比如说看一下人家摆放的鱼缸、工艺品。

如果刚好有别的朋友要见你,你们可以另约地方。除非经过主人同意,否则不要随便把自己的朋友叫到他人家中。

在别人家里不要待太久,以免打扰别人休息,尤其是第一次到对方家中。除非对方留饭,否则不要等到别人快吃饭或要开始做饭的时候才开口告辞。否则人家当面不会说什么,背后指不定会有多大意见呢。

当年,日本侵略了我国东北,萧军、萧红流亡到了上海。由于人生地不熟的,他们与帮助他们的鲁迅成为挚友,经常到鲁迅家中做客,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

有一回,鲁迅先生生病了,躺在阁楼的上面,许广平隔一会儿就要给他端药送水。结果,两萧又来了,说是看望周先生(也就是鲁迅),结果一坐又是大半天。鲁迅要休息,他们便在楼下闲聊,聊得许广可也不耐烦起来。但考虑到他们在上海也不认识别的人,许广平便没说什么,但内心还是有很大怨气的。后来,许广平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还对他们颇有微词。

聪慧如两萧者,尚且会在礼仪方面犯这种低级错误,何况他人?

怎么判断对方是否欢迎自己呢?如果对方说话时不看着你,不停地看表,或者坐立不安,你就要意识到对方可能有事,自己应该告辞了。

走的时候,你作为客人,要主动伸手握别。如果你是主人,就不能先伸手,因为这相当于催人赶紧走。走的时候,记得检查一下随身物品,要不然告别的时候依依不舍,过一会儿折回来了,又得道一次别。这一次道别可就不见得会像第一次那般情浓了。

本节要点:

第四部分 第50节:送礼与做客(3)

去拜访朋友,最好预约一下时间。

给朋友打电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才是不见外。

如果想聚一聚,最好当场定下时间,很多时候,择日不如撞日。

去别人家做客,要学会察颜观色,除非对方留饭,否则不要等到别人快吃饭或做饭的时候才告别。

后记我们需要的都是学习

说到礼仪,其实我是很惶恐的,因为在生活中,我见过很多人失礼的地方,也被很多人批评过"不懂事"、"不懂礼貌"。

正是这种惶恐促使我不断反思、观察和学习,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每一次疼痛的背后是成长,每一次成长的背后则是庆幸:幸好我遇到的是好领导、好同事,否则我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种既惶恐又庆幸的感觉伴随了我整个写作过程。一方面,我看到许多跟我当年一样青涩的年轻人犯错时,忍不住想提醒他们一下,帮助他们一下,希望他们少走我当年的弯路;另一方面,我内心充满了对"资格论"的恐惧——我们这个社会是讲"资格"的,我凭什么说别人做得不对?我又凭什么可以教人东西?我又不是专家,也不是什么权威!

我想,最适合我的一个词可能是"分享"。结合我的所见所闻,结合我的惨痛教训,结合我的所思所想,跟朋友们聊聊我所知道的职场礼仪。这些东西不见得都是对的,更谈不上全面,但却是我以及我朋友在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拧去水分,剩下的都是干货。

可能是毕业于政法院校的缘故吧,我有时候讲着讲着就容易流于愤激了,有时候又显得有些世故。有个校友就说过我太"复杂",而事情的起因是我帮他找过一份工作。

有一天,他跟我说他想跳槽了,问我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我问清他的情况后,给他推荐几家单位,并叮嘱他说:"你说不说是我介绍的都无所谓,但你请人家帮忙后,一定要说声谢谢。哪怕最后不去他那儿上班,也可以跟他交个朋友,有事没事常联系。"

他满口答应,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基本上不会照做。他去其中一家单位上班后,就再也不会跟其他几位联系了。过了俩月,当他在新单位安定之后,我问起他此事,发现他果然忘了。倒是我那几位朋友,一段时间后还会反过来问我:"你上次说的那位朋友后来怎么样了?还来我这儿上班吗?"

我知道后挺生气的,批评他说:"你平时倒是挺'清高'的,不屑与各方面的人往来,但是事到临头呢?还不是得到处找人?找人帮忙不丢人,谁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但是过河拆桥就有点儿不对了。"

可能是"过河拆桥"几个字刺激到他了,他也有些激动:"我这不是最近忙吗?"

我说:"有事拍马屁,没事不联系,这还不算是过河拆桥?"

我之所以会这么说,就是这位校友平时没少说我拍人马屁。他自视甚高,我行我素,平时不屑与人交往,我那些抽烟、喝酒、递名片的行为,在他眼中分明成了阿谀奉承。当我劝他改一改的时候,他说我思想太"复杂"。但是当他需要帮忙的时候,他又何尝"简单"过?

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我说:"予岂复杂哉?予不得已也!"若是可以一辈子待在象牙塔里,不愁吃穿,你以为我想这样?退一步说,难道你跟教授、学者打交道,就不需要讲礼仪了?他们就不食人间烟火了?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被迫变"坏"了,而是我们过去接受的礼仪教育太少了,一时半会儿还不习惯,"事君以礼,人皆以为谄也。"

或许我们都不需要改变本心,我们需要的只是学习。

不学习礼仪的话,你可能还是高举着酒杯向人敬酒;不学习礼仪的话,你可能还是先让客人进电梯,然后让电梯撞他一脸;不学习礼仪的话,你可能还是拿小勺舀着咖啡喝。回到第二章那个乘车问题上:如果是你的朋友开车来接你和另外两个人,有人坐在前排右侧,可他中途下车了,你坐在后排右侧,这时候要怎么办呢?

正确的做法是,你也要下车,然后坐到前排右侧;原来坐后排左侧的,则挪到你的位置上。这就像排队等号一样,前面的人走了,后面的人就一个个跟上。但是不学习礼仪的话,绝大多数人会忽略这一点!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时代变迁,"礼"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学习礼仪的重要性却始终没变。在礼仪这个课堂上,我充其量只是一名中学生,讲的或有不到的地方,还请各位"校友"指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3839.html

更多阅读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2 职场礼仪培训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2)第三章 初次见面的礼仪如何握手及自我介绍到一家新单位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介绍或者相互打个招呼。不怕话多,就怕别人记不住你先说自我介绍。有些人觉得这个东西很简单,“不就说一下自己是谁,在哪上班嘛!”但这样往

职场达人礼仪三部曲 当“变身”助你成为“职场达人”

职场演着无数精彩,职场也有太多“无奈”,职场变身意味着放弃此前的积累,去开拓新天地,势必会碰到种种不适,甚至面对诸多难题。那么,在这条看似不太平坦的转型之路上,如何成功避开各种风险,继而走上另外一条康庄大道,也是众多职场人士苦苦寻

别告诉我你懂职场礼仪 职场必懂的基本礼仪

       办公室生活占据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职场在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了解职场礼仪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通常的职场礼仪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场景。步骤/方法电话礼仪       电话铃响,应尽快接起,不让电话

职场万人迷修炼之道 教你成为职场“万人迷”

教你成为职场“万人迷”文/渔民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步了诸葛亮失街亭的后尘,不得不挥刀斩“马谡”了,或许这是你该读读《九型人格与领导力》的时候了。其实,在企业里,无论你的角色是诸葛亮还是马谡,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你最好要懂得—

第3节:现在你的职场主旋律已经奏响了吗

系列专题:《丽人职场变身记:女人的职场华尔兹》  现在,你的职场主旋律已经奏响了吗?  "挣多少干多少"与"干多少挣多少",这两种看似相同的工作态度实际上完全不同。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前者是工作的奴隶,后者则是工作的主人。当然从表

声明:《必知礼仪规则:别说你懂职场礼仪》为网友拼搏奋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