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 柳公权玄秘塔碑

1人物生平编辑



柳公权 画像(5张)

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柳公权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字诚悬。祖父柳正礼,时任唐邠州士曹参军,其父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其兄为唐名臣柳公绰。

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辞作赋。 [1]

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中进士,初仕为秘书省校书郎。李听镇守夏州,任他为掌书记之官。唐穆宗即位,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召见,对他说:“我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很久就想见见你。”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之职,后又升为右补阙、司封员外郎。唐穆宗荒淫,行政乖僻,他曾向柳公权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柳公权回答说:“用笔的方法,全在于用心,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皇帝面带愧色,知道他这是借用笔法来进行劝诫。柳公权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在宫中担任侍书之职。他的哥哥柳公绰在太原任职,写信给宰相李宗闵说:“我的弟弟苦心钻研文章书法

,先朝只任他为侍书,这种职务,和占卜小吏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以此为耻,请给他调换一个闲散职位。”于是升任右司郎中,又转为司封郎中、兵部郎中、弘文馆学士。文宗思念他,又召他为侍书,升任谏议大夫。不久又改为中书舍人,充任翰林书诏学士。每次在浴堂回答文宗的提问,常常是蜡烛烧完了,而谈兴正浓,不肯花工夫去取蜡烛,宫中婢女便用蜡油谌纸来照明。[1]

他曾随从文宗去未央宫花园中游玩,文宗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有一件使我高兴的事。过去赐给边兵的服装,常常不能及时发下,现在二月里就把春衣发放完毕。”柳公权上前祝贺,文宗说:“只是祝贺一下,还不能把你的心意表达清楚,你应作首诗向我祝贺。”宫人催他亲口念给皇帝听,柳公权应声念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文宗听了很高兴,赞赏了好大一会儿。[1]

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便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 《金刚经》

次了。”学士们都纷纷颂扬文宗的节俭品德,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留下他,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回答说:“君主的大节,应该注意起用贤良的人才,黜退那些不正派的佞臣,听取忠言劝戒,分明赏罚。至于穿洗过的衣服,那只不过是小节,无足轻重。”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文宗对他说:“我深知你这个舍人之官不应降为谏议,但因你有谏臣风度,那就任你为谏议大夫吧。”第二天下旨,任他为谏议大夫兼知制诰,学士衔仍旧。开成三年,调转为工部侍郎,只不过是备员而已。文宗曾召他问事,对他说:“外边有什么议论?”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日文被任为分阝宁节度使,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文宗说:“郭日文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皇太后的叔父,在职也没有过错。从金吾大将升任小小的分阝宁节度使,还议论什么呢?”柳公权说:“凭郭日文的功绩和品德,任命为节度使是合适的。人们议论的原因,据说是郭日文把两个女儿献入宫中,因此才升官,这是真的吗?”文宗说:“他的两个女儿进宫,是来看望太后的,并不是他进献女儿。”柳公权说:“常言说,瓜田 柳公权作品

不拾履,李下不整冠,如没有嫌疑,为什么这事嚷得家谕户晓?”他因而举出王王圭劝太宗送卢江王妃出宫的事例来说明利害,文宗当即派内使张日华把二女送还郭日文家。柳公权忠正直言匡求失误,大都和这事一样。柳公权屡次升迁,在文宗朝升为学士承旨。唐武宗即位,罢去内府学士官职,任命他为右散骑常侍。宰相崔珙举荐他为集贤殿学士、判院事。李德裕本来对柳公权不错,当柳公权被崔王共举荐时,很不高兴,降他为太子詹事,改为太子宾客。再历升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封邑二千户。又任为左常侍、国子祭酒。历升工部尚书。咸通初年,改任太子少傅,又改任太子少师,在三品、二品的官位上达三十年之久。咸通六年去世,赠衔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岁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形成自己遒劲、妩媚的书风,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为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人们会认为是不孝行为。外国使者来进贡,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作的专款。长安西明寺的《金刚经碑》为柳公权所书,兼收钟繇、王羲之、欧阳徇、 《神策军碑》

虞世南、褚遂良、陆东之等人的笔法,更是他得意之作。文宗在夏天和学士们联句作诗,文宗的首联是:“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续作:“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当时丁、袁等五学士都相继联句,文宗只吟诵柳公权两句诗,论道:“词句清丽,诗意表达充分,不可多得。”于是命柳公权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每字方圆五寸,文宗看了以后,赞叹说:“钟繇、王羲之再生,也超不过啊!”[1]

宣宗大中初年,升为少师,柳公权进宫答谢,宣宗召他上殿,让他当面书写三幅字,军容使西门季玄替他捧砚台,枢密使崔巨源替他伸纸。一幅写的是正楷十个字,“卫夫人传笔法于王右军”;一幅是行书十一个字,“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幅是草书八个字,“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赏赐给他锦缎、瓶盘等银器,并命令他亲自书写答谢表,不拘楷书、行书,宣宗对他的谢表,特别珍惜。柳公权专心于书法艺术,没有精力管理家务,他替勋臣贵戚家书写碑文,每年得到大量的金钱馈赠,这些钱大都被主管财物 柳公权书李晟碑

的奴仆海鸥、龙安等人偷去。他存放着一筐酒具杯盘等银器他发现筐上的封条原封未动,但器皿却不翼而飞。他审问海鸥,海鸥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丢的。”柳公权微微一笑,说道:“大概银杯长出翅膀飞去了。”就不再说什么。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他曾品评砚石的高下,他认为青州的石末砚为第一,轻磨即可发墨;黑石砚次之。[1]

他特精于《左传》、《国语》、《尚书》、《毛诗》、《庄子》,每讲说一词一义,常写满好几篇纸。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听演奏,他常说:“这是由于听音乐容易使人产生骄慢情绪的缘故。”[1]

在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人物评价

王世贞:“所书《兰亭》帖,去山阴室虽远,大要能师神而离迹者也。”

柳公权书法作品(4张)

康有为:“诚悬则欧之变格者。”苏轼:“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朱长文:“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

2个人作品编辑

作品年表

历史记载的柳公权碑帖1、唐李说碑——贞元十七年(八〇一)郑儋撰

2、唐赠越州都督符元亮碑——贞元十四年(七八九)

3、重复大云寺记——元和十二年(八一六)柳宗元撰

4、唐左常侍薛苹碑——元和十五年(八一九)闰正月孟简撰

5、唐大觉寺塔铭——长庆四年(八二四)六月李勃撰胡证篆额

6、二帖九十六字——大和元年(八二七)王广渊撰

7、涅盘和尚碑——大和二年(八二八)七月武翊黄撰

8、唐平西郡王李晟碑——大和三年(八二九)裴度撰柳书并篆额署衔翰林侍书学士

9、唐太尉王播碑——大和四年(八三〇)李宗闵撰柳署衔翰林学士承旨

10、唐太尉王播墓志——大和四年(八三〇)四月生僧孺撰

11、唐将作监韦文恪墓志——大和五年(八三一)二月庚敬休撰

12、唐太清宫钟铭——大和五年(八三一)十二月冯宿撰

13、唐河中节度使薛苹神道碑——大和六年(八三二)李宗闵撰

14、唐升玄刘先生(从政)碑——大和七年(八三三)冯宿撰唐玄度篆额柳署衔右司郎中同时立二碑,一在东都,一在京兆

15、唐义阳郡王苻璘碑(同2)(伪作)

16、唐赠太尉王智兴碑——开成元年(八三六)十一月裴度撰史维则篆额

17、宣武军节度使王公神道碑——开成元年(八三六)裴度撰丁居晦篆额

18、唐阴符经序——开成二年(八三七)七月郑澣撰丁居晦篆额

19、唐柳尊师墓志——开成二年(八三七)柳公权撰并书

20、唐检校左仆射赠司空崔群碑——开成三年(八三八)正月裴度撰

21、唐检校金部郎中崔稹碑——开成三年(八三八)正月李绛撰柳公权书并篆额

22、唐淮南监军韦元素碑——开成三年(八三八)七月丁居晦撰

23、唐淄王傅元锡碑——开成四年(八三九)七月李宗闵撰柳署衔翰林学士承旨工部侍郎

24、唐宪宗女庄淑大长公主碑——开成四年(八三九)杜牧撰

25、唐山南西道驿路记——开成四年(八三九)刘禹锡撰

26、唐赠兵部尚书李有裕碑——开成四年(八三九)李景让撰柳署工部侍郎知制诰

27、唐魏博节度使何进滔德政碑——开成五年(八四〇)正月柳公权撰并书唐元度篆额柳署衔翰林学士承旨工部侍郎

28、唐赠礼部尚书罗让碑——开成五年(八四〇)二月王起撰

29、唐太子太保李听碑——开成五年(八四〇)二月李右撰

30、太上老君常清静经——开成五年(八四〇)

31、唐赠太师崔陲碑——会昌元年(八四一)五月刘禹锡撰

32、唐大达法师玄秘塔碑——会昌元年(八四一)十二月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署衔正义大夫守右散骑常侍充集贤殿学士兼判院士

33、唐西明寺宣律师碣——会昌元年(八四一)颜厚本撰

34、神策军碑——会昌三年(八四三)四月崔铉撰柳署衔同《玄秘塔》

35、唐吴天观碑——会昌三年(八四三)十月王起撰

36、金刚经——会昌四年(八四四)四月郑□题额

37、赠太子少保高重碑——会昌四年(八四四)十月侄高元裕撰

38、唐武成郡王赠太傅李载义碑——会昌五年(八四五)裴璟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

39、唐相国李凉公(石)碑——会昌六年(八四六)三月李德裕撰柳署衔工部侍郎

40、唐商于新驿记——正月韦琮撰柳署太子宾客

41、唐赠王师王起神道碑——大中元年(八四七)四月李回撰柳公权书并篆额署衔太子少师

42、唐太仓箴——大中元年(八四七)李商隐撰

43、唐赠太尉牛僧孺碑——大中二年(八四八)十月李珏撰

44、司徒刘沔碑——大中三年(八四九)韦博撰柳署衔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

45、唐赠太尉牛僧孺墓志——大中四年(八五〇)杜牧撰

46、唐普光王寺碑——大中四年(八五〇)李邕撰柳署衔左散骑常侍

47、唐岭南节度使韦正贯碑——大中六年(八五二)七月萧邺撰柳署衔左散骑常侍

48、魏公先庙碑——大中六年(八五二)崔玙撰柳公权书并篆额

49、唐掖庭局令刘荣璨碑——大中六年(八五二)柳公权撰,书并篆额

50、唐河东监军康约言碑——大中七年(八五三)二月柳公权撰并书署衔左散骑常侍

51、唐国清寺额及批答——大中七年(八五三)八月八日

52、唐吏部尚书高元裕碑——大中七年(八五三)十月萧邺撰

53、唐起居郎刘君碑——大中七年(八五三)刘三复撰

54、唐护国寺观音院记——大中七年(八五三)段成式撰

55、唐淮南节度使崔从碑——大中八年(八五四)蒋伸撰柳署衔权知太子少傅

56、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碑额——大中九年(八五五)十月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署衔金紫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在京兆府,咸通三年(八六二)又在咸都立碑

57、唐顺宗女濮阳大长公主碑——大中九年(八五五)柳公权撰并书

58、复东林寺碑——大中十一年(八五七)四月崔黯撰

59、安国寺模《西明寺<金刚经>》——大中十三年(八五九)六月

60、九峰镇国禅院额——八月八日

61、襄州刺史薛系先庙碑——咸通二年(八六一)郑处诲撰

62、太子太保魏謩碑——咸通五年(八六四)令狐绹撰

63、大鉴禅师碑——年月、撰者不详

柳公权 柳公权玄秘塔碑
64、唐薛平德政碑——年月、撰者不详

65、平庐节度封敖碑

66、李公夫人武功苏氏墓志——从弟涤撰

67、德宗女宪穆公主碑

68、唐公碑

69、大中寺碑

70、灵岩寺题

71、空寂寺题

72、心经

73、砥柱铭——柳公权撰并书

74、华山灯记

75、尊胜陀罗尼经咒

76、度人经

77、阴符经

78、寄药贴

行书79、宫相帖

80、检领帖

81、兰亭贴

82、紫丝鞋帖

83、简启草稿

84、泥甚帖

现保存未见宋代着录作品85、《洛神赋十三行》跋——宝历元年(八二五)正月柳署衔起居郎

86、《送犁帖》跋——大和二年(八二八)三月柳署衔司封员外郎

87、大唐回愿观钟楼铭——开成元年(八三六)四月令狐楚撰柳署衔翰林学士兼侍书朝议大夫行尚书兵部郎屮制诰

88、礼部尚书冯宿碑——开成二年(八三七)王起撰柳公权书并篆额署衔翰林学士朝议大夫守谏议大夫知制诰

89、圣慈帖——年月不明

90、伏审帖——年月不明

91、奉荣帖——年月不明

92、十六日帖——年月不明

93、翰林帖——又名《年衰帖》约大和五年

94、蒙诏帖——年月不明

95、张兰亭诗帖——年月不明

96、尝瓜帖——年月不明

97、金刚经(伪作)

98、兰亭诗(伪作)

99、消灾护命经(伪作)

100、福林寺戒坛铭(伪作)

101、教弟子言(伪作)

102、归林寺碑(伪作)

103、高帝求贤诏(伪作)

104、兰亭集序碑(伪作)

105、太和贴(伪作)

106、九疑山赋(伪作)

107、原道碑(伪作)[2]

代表著作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序号

著作名

1

金刚经刻石[3]

2

李晟碑[4]

3

回元观并序

4

冯宿碑

5

苻璘碑

6

玄秘塔碑

7

神策军碑

8

刘沔碑

9

魏公先庙碑

10

高元裕碑

11

复东林寺碑[5]

3轶事典故编辑

戒骄成名

柳公权画像及名言[4]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感到很得意。[6]

人外有人

柳公权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脑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得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值不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几个小伙伴都停住笔仔细听老人的品评,小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玄秘塔碑》

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张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6]

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6]

小公权惭愧极了,心想:和写字画汤的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老爷爷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6]



柳公权书法(19张)

小公权一再苦苦哀求,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已练了五十多个年头了。 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得远呢!”[6]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糜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熔铸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美称。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京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8岁去世为止。[6]

心正笔正

《神策军碑》

柳公权不但是一位有名的大书法家,还是一位为人耿直、敢于直言的人。

有一年,皇帝唐穆宗在一座寺院里,看到了柳公权写的字,心里十分喜爱,很想见一见他,在一起谈论谈论书法。正巧,没过多久,柳公权从自己做官的地方夏州(现今陕西北部)来朝廷办事。唐穆宗听说柳公权来了,就让他来见自己,把他留在朝廷里做了右拾遗(负责给皇上提建议的官)。

一天,唐穆宗和柳公权在一起谈论书法,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说:“你的字写得笔法端正、刚劲有力,可我却写不了那么好,怎样用笔才能把字写好呢?”听了唐穆宗的问话,柳公权心想:我早就听说皇上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我何不借这个机会劝劝他呢?

于是,他对唐穆宗说:“写字,先要握正笔。用笔的要诀在于心,只有心正了,笔才能正啊!这跟国家大事是一个道理,不用心不行啊!”

听了柳公权的话,唐穆宗知道他是借讲笔法在规劝自己,不由得脸红了起来。[7]

4社会影响编辑

蜚声播誉

柳公权

柳公权在唐代元和以后书艺声誉之高,或世无第二人。当时公卿大臣家碑志,不得柳公权手笔者,人以子孙为不孝。而且柳公权声誉远播海外,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员,曰:“此购柳书。”皇帝的重用,大臣的推崇,固然可以转易一时风气,但此并非柳公权声誉鹊起的主要原因。柳体以创造一种新的书体美,征服了当代,也赢得了后代,“一字百金,非虚语也”。五代时杨凝式卓然雄立,对唐代颜、柳之书学多有继承并发扬。苏轼说:“自颜、柳没,笔法衰微。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风。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设者。”《邵氏见闻录》亦云:“凝式自颜、柳入二王之妙,楷法精绝。”这是唐以后学柳书而能自出机杼的一位承前启后的卓越书家。再如僧人应之,俗姓王,闽人,《南唐书》称其习柳氏笔法,以善书冠江左。这说明五代十国虽干戈纷扰,书学转入低潮,但唐之流风遗泽犹存,学颜学柳一脉未断。宋代书学复兴,且从唐代的重法中走向重意的新境界,创造属于自己的时代书风。有宋一代非常推崇颜书、柳书,其学柳书者不可胜数。石曼卿学颜,也汲取柳之风骨,正如范仲淹为他作诔文《祭石曼卿》中说:“延年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宝为神物。”宋四家学唐而各有所近,如蔡襄学颜,苏轼尤近颜,黄庭坚近柳,米芾近褚。其实宋四家都经历过颜与柳的书学殿堂,自得自悟,都能巧妙地化入自己的书艺中。蔡襄(字君谟)瓣香颜书,但亦精柳书,认为《阴符经序》“善藏笔锋”,是柳书之最精者。董其昌曾说:“余曾见柳诚悬小楷《度人经》,遒劲有致。蔡君漠《茶录》,颇仿之。”(《画禅室随笔》)董乃深识柳书三昧者,此说可窥蔡学柳之一斑。苏轼也为柳书知音,研习甚深,评论警策。他虽不以柳书为面目,但融取精蕴。《山谷题跋》云:“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如柳诚悬。”黄庭坚也学柳,结体紧结,实源于薛曜、柳公权。《寒食诗跋》自云“于无佛处称尊”,敢与其师分庭抗礼。“此跋即糅合柳书、《瘗鹤铭》的特色,参以己意,融气势、韵趣于一炉,纵横挥毫,而意志悠然”(侯镜昶《书学论集》)。黄庭坚学柳深得其蕴,钱泳《书学》中就说:“山谷学柳诚悬,而直开画兰画竹之法。”米芾虽曾贬斥柳书,但他又赞扬“柳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书评》)两者似乎矛盾,但又确实存在于柳书之中。而米芾自己学书过程是由颜真卿而至柳公权,由柳而欧、褚,后研法帖,入魏晋之境。米芾说:“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宝晋英光集》卷八)后来他偏激地贬斥柳书“丑怪恶札”,可谓数典忘祖。宋僧中也多有学柳书者。如释梦英,正书学柳。明杨士奇云:“梦英楷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弱,不能及也。”其书《夫子庙堂记》(石存西安碑林),可称柳书嫡脉。释正蒙,书得诚悬法《石墨镌华》;释梦贞,善柳书(《皇朝事实类苑》);释瑛公,独杜门手写《华严经》,精妙简远之韵,出于颜、柳(《石门文字禅》);释思齐,书师柳公权,有所书《放生池碑》在杭州(《书史会要》),如此等等,不复遍举。这可能与柳公权写的《金刚经》名闻遐迩有关。在宋代,柳体像颜体一样,借助于刻书印刷而进入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宋代刻书,在北宋大抵是用欧体笔法。南宋以后,则兼用颜体、柳体。当时的闽本,就多用柳体字;而江西刻本有的也用柳体,或用颜体;而蜀本就多用颜体。其时颜体较为时尚,而又以欧、柳二家书法刻版最为美观,可见柳书在唐宋书坛蜚声播誉,柳体又广泛地渗透于民间。

百代楷模

柳公权 蒙诏帖

书学的高潮于金代暂时衰落,然学柳者却不绝如缕。刻于金皇统四年(1144)的《沂州普照寺碑》,乃集柳公权书所成,仲汝文撰,楷书二十四行,行六十二字。论者或谓:“虽为集缀所成,然字字挺拔,笔笔雄整,大似公权得意之作,比今所传《玄秘塔》与《李晟碑》直有雅俗天渊之别,学柳者能从此入,庶不为米芾所嗤。”(《碑帖叙录》)元代赵孟俯中年学钟繇“二王”,后又学李邕、苏灵芝。虽然不以柳为面目,但也取其骨,自铸赵体。刘宗海云:“从子昂翁笔砚之侧,知其下笔处颜筋柳骨、银钩铁画果是也。”(《书林藻鉴》)明代董其昌对于柳书最有会心。他曾说:“柳尚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画禅室随笔》)董氏学一生,并能从柳书变法中得到启发,故其论柳,自然精警。由明入清的行草名家王铎力学柳书,《拟山园帖》所书正书颇得柳体之精髓,而临作如《圣慈》、《紫丛靸鞋》则取神遗貌,

柳公权墓景观(15张)

自为心裁。清代学颜名家辈出,而学柳者也可比列。书法名家梁同书、梁诗正都学柳。《鉴止水斋集》云:“(同书)公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纯任自然。”《国朝先正事略》:“(诗正)公书初学柳诚悬,继参文、赵,晚师颜、李。”此外如大臣左宗棠的行书,俱出颜真卿、柳公权。闺秀如王鉴(郝懿行妻)其书法欧、柳。康有为虽对柳书有贬语,但他主张在科举中用柳体,说:“柳之《冯宿》、《魏公先庙》、《高元裕》最可学,直可缩入卷折。大卷得此,清劲可喜,若能写之作折,尤为遒媚绝伦。”柳体的生命不是“馆阁”所能牢笼的,但是因科举而习柳者却是大有其人。在新的时代,人们正以新的目光研究柳书,学习柳书。柳体成为中小学生最通用的习字法帖。而书法家又正淘洗融冶,以其精华,以其书魂,去重建更辉煌的现代书艺大厦。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柳公权、贺知章、王维等人皆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状元。文化繁荣,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5后世纪念编辑

主题词:柳公权墓

柳公权墓 柳公权墓

地在耀州区阿子乡让义村北约1公里处。东西82米,南北64米,圜丘。柳公绰,柳公权系铜川耀州区人,亲生兄弟。绰墓在东,权墓在西,相距46米。墓前各立石碑1通。1碑上款楷书“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书”,中行隶书大字“唐兵部尚书柳公公绰墓”,下款楷书“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知耀州事张凤鸣立石”;另一通上、下款与前碑相同。中行隶书大字“唐太子师河东郡王柳公公权墓”。碑距墓丘均5米。195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成立柳公权墓文管所。[8]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3699.html

更多阅读

柳公权书法特点 颜真卿书法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下面就来看看柳公权的书法特点有哪些?书法特点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

十二宫位各自含义之第十二宫“玄秘宫”_Lee 十二宫含义

第十二宫“玄秘宫”,本来是双鱼座的固定位置。由于奉献牺牲是双鱼座展现的人生方式之一,所以第十二宫代表一个人本身未知的力量或弱点,它显示一个人的秘密、潜意识、直觉力、秘密敌人等。在时势占星学里,它代表的是“福利宫”。太阳在

颜真卿楷书用笔分析多宝塔碑与勤礼碑 颜真卿勤礼碑

自提出楷书的回锋法完全是对楷书传统错误的解读而产生的恶果之后随即便想通过对古代楷书名家用笔作具体的分析以此来证明楷书传统的正确方法是非回锋法式的而对楷书传统最难证明的应该是颜真卿的勤礼碑与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了因为这二

秘传盲派算命金口诀 盲派秘传132句口诀

四柱流口金诀法出语惊人兮金口,流传于民间千年。取象兮八字内外,玄奥兮神速明晰。得之者当获至宝,默传于心神明行。携一技而走江湖,不玄秘于五十诀。1、太极流变四柱命理真传少,只把日柱作太极柱柱皆可为太极,必会发现新天地先把宫位确定

柳公权是怎样学艺写行书 柳公权行书书法字帖

戒骄成名柳公权是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柳家塬人。他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柳家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公权

声明:《柳公权 柳公权玄秘塔碑》为网友凉眸萌面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