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四里的悠闲生活
湖滨四里,在厦门的众多街区里很普通。但这条既不算老也不算新的街区,却极能代表厦门人的生活形态。偶这里所说的厦门人,是指那种在厦门已生活了几代的久居者,不含新移民。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土地人群生活的状态,也最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味道,湖滨四里的味道就是悠闲、讲究、舒适。
说到湖滨四里,它的存在也就二十来年。比起厦门中山路、大同路等百年老街,它绝对是小字辈。可由于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为此在这片填海而成的街区里,大都居住着由城市发展扩建而移居的拆迁户,或者是厦门设特区初期的受益者。尽管街区不“老”,但居住者大都是“坐地户”。不管世事如何变迁,这里的生活始终如故,保持着鹭岛那份固有的气质和遗风。
对于许多厦门人来说,穿戴不是十分讲究。也许是一年当中大多数时间都天气炎热,故即便是你西装革履、粉黛灿烂,但最终还是落得宽衣解带、妆容花落,所以不如穿的舒服点,先享受那份舒适再说,这就是厦门人的心态。不着急,不上火,不求极致。厦门人就是穿名牌,也会选择那种不显山不露水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其穿的极其普通,其实细一看,却是价格不菲。
可对于吃,厦门人是绝对的在乎和讲究。“弄点好料吃吃!”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为此,在湖滨四里街区表现得最充分的就是“吃”。
厦门人讲究吃是有资本的。大自然赋予了这里丰富的“料”:就说“海鲜”吧,仅鱼类就有几十上百种,有深海的,浅海的;有一头重达几十斤的,也有小如几钱轻若树叶的“叶子鱼”;还有五花八门的贝壳类,软壳的、硬壳的,圆的扁的,偶来了近二十年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再说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一年四季都有“鲜”让你品尝,莲雾、番石榴、木瓜、榴莲、枇杷、荔枝、芒果、菠萝、龙眼等等,尽情的吃吧。。。。。。
有得吃,并不代表你就会吃,或者有讲究的吃。厦门人在这方面表现不俗。在厦门人中,据说60-70%都有海外关系。曾几何时,作为大陆的重要通商口岸,便利的条件让许多穷困厦门人勇闯南洋,厦门华侨遍及东南亚。就是现在,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城市,闽南话依然是通用语言。为此,许多厦门小吃都带有浓烈的南洋口味痕迹,如“沙茶面”(沙嗲米音译)。祖辈的艰辛付出,给后人创造了条件“乘凉”,所以许多厦门人都有殷实的家底。再加上改革开放征地补偿,一些人拥有多套房产,坐在家里收收房租,就能让日子过得不错。经济的富足带来了对生活的淡定,不温不火的厦门人特别乐于享受那份悠闲。
在湖滨四里这条不太长的商业街里,两边是已显得老旧的“火柴盒式”居民楼区,有些看起来都有点破呲来怪的了。这让我想起了欧洲一些城市的建筑,尽管经历百年风雨,但仍然坚固耐看。可偶们的建筑,才二、三十年就好像要摇摇欲坠了。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湖滨四里住户们对生活的乐求,整条街依然繁荣,各式商业都围绕为居民的生活服务,特别是日常生活所需之——吃穿用,应有尽有。值得一赞的是,街区两边的行道树煞是好看,偶叫不出名,每到夏季,树梢枝头开满花朵,绿叶紫花,美极了!
这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经营者大都是地道的厦门人,不像其它地方都为外来者。为此,地道厦门货特别多。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特别知道厦门人生活需要什么。小到酱菜、蒜头,补衣修鞋;大到水产、鲜花,餐馆小吃,生活那叫一个方便。不同的是这里的商业形态,多少有点闲散。有时路过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菜摊一旁摆,摊主悠闲玩——在打牌,边生意边娱乐。
说到厦门人对吃的讲究,你还别不信。有天早晨偶上班起来迟了,没故上吃早饭,来到湖滨四里。在一摊点前,吃的东东让偶眼花缭乱:面线糊、白粥、地瓜粥、豆浆,馒头、包子、糕团就有十多种,各类小菜鱼、肉、蛋、菜品种繁多,适合早餐,又营养可口。仅蛋类就有煎蛋、卤蛋、白煮蛋,可见店家考虑之精细。在食客中,还有人是开着轿车前来简易排挡用餐的,偶尔相互说着闽南鸟语闲聊几句。这也算是生活的一景吧。
这条街区餐馆中,“湖滨四里沙茶面”“四里姜母鸭”等在厦门还小有名气的,许多厦门人就爱那一口。他们信奉不管餐馆怎样简陋,但东东好吃是真道理!
这就是厦门人,悠闲而不失努力;讲究而不图奢华;舒适而更谋求实在。
街景一瞥
琳琅满目的水果摊
花店
生鲜市场的各色海产品
冬蟹
菜蟹
冰鲜深海鱼
石头鱼,肉质无比鲜嫩
石斑鱼
东星斑
小管
小鲍鱼
海砺,厦门海蛎煎是一绝鲈鱼
梭子鱼
金线鱼,这两种鱼是厦门的小杂鱼煮酱油水的必备原料
老板娘说她在这里经营炸料和春卷皮有20年了
卤味料
厦门小吃
浓浓的汤头,再根据顾客需要加入各种鸡鸭鱼肉等配料。
手工鱼丸
各色酱菜
亦生意亦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