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一个真实的“阿庆嫂” 阿庆嫂服装

发表日期:2011年9月21日本页面已被访问 109 次

随着现代京剧《沙家浜》的广为流传,“阿庆嫂”的名字家喻户晓,尤其是《智斗》这一经典唱段中,“阿庆嫂”“沉着机智有胆量”,“舍己救人不慌张”的艺术形象,成为人们心目中巾帼英雄的典范。

然而近日,一部被称为“试验性的否定高大全”的小说《沙家浜》“隆重推出”,让“阿庆嫂”变成“潘金莲”,将郭建光写成“摇尾乞怜的哈巴狗”,玷污了艺术形象,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不满。那么,“阿庆嫂”这个人物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形象,还是历史上确有其人呢?其实,“阿庆嫂”的创作是有生活的原型的,她就是“陈二妹”。

现代京剧《沙家浜》是剧作家深入生活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阿庆嫂”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作家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升华,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鲜明。艺术形象往往是光彩照人的,而它的原型却是普通平凡的。在常熟市董浜镇政府修订的《董浜镇史》上,只有短短的几行字记述了一位叫做“陈二妹”的事迹:“陈二妹,革命烈士陈关林的妻子,曾和丈夫一同开设涵芳阁茶馆,作为我党的地下交通联络站,丈夫牺牲后,她带着一儿一女坚持斗争,直到抗战胜利!”

或许“陈二妹”没有“阿庆嫂”出名,但是生活中的陈二妹为革命失去了亲人,不但救助了几十名战士,还保护过抗日名将谭震林将军一家,并结下了几十年的深厚情谊。

陈二妹是江苏常熟董浜镇血沟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庭,刚一出生就被送给了邻村的一个苏姓庄户人家,取名“兴兴”。苦菜花开花自华。历经苦难的水乡人家长大的女孩子,出落得端庄美丽,陈二妹与镇上酒店正直善良的小跑堂陈关林相爱,并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婚后,两人辛苦工作,终于在镇上阳澄湖畔开了一家涵芳阁茶馆。靠着他们的勤劳和精明,小茶馆经营得有声有色。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的炮舰轰开了长江门户,侵占了苏常太地区。兵痞恶霸助纣为虐,以抗战为名,划地盘,拉山头,横行乡里,阳澄湖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被糟踏得不成样子,百姓苦不堪言。新四军在这里与敌人展开了水上游击战,斗争十分艰苦。陈关林和陈二妹夫妇俩怀着朴素的民族情感,积极投身抗日,以茶馆做党的地下交通站,陈关林担任站长,为新四军送情报、粮食、药品,照料保护伤病员,地下工作干得非常出色,陈关林还被发展为党的积极分子。

在桫家渤剧中,胡传奎说阿庆嫂将他在“水缸里面把身藏”,这实际上是一种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陈二妹没有救过“胡传魁”,但却用同样的方法救过一个被伪军追赶的游击战士脱离虎口。

那是一个春日的凌晨,阳澄湖畔雾气蒙蒙,水乡小镇笼罩在死一般的寂静之中。陈二妹早早地烧好一壶开水,准备迎接第一个登门喝茶的顾客。突然,镇外响起“啪啪”两声枪响,破坏了黎明前的沉寂。大街上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门口踉踉跄跄地跌进一个中年人。灯光下,这个人穿着灰色的长衫,已经撕裂了前襟,苍白的脸上泛着一股坚毅的沉静,他气喘吁吁,汗珠直淌,对陈二妹说:“大嫂……”用不着说,陈二妹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这是我们的人!一定是被敌人发现追赶,可是往哪里藏他呢,家徒四壁,一眼望到底。此时,陈关林也焦急地看着妻子,一时想不到办法,枪声越来越近了。陈二妹突然瞥见了墙角的大水缸,灵机一动,说:“藏在这里。”陈二妹赶忙走到缸前,掀开盖子对来人说:“快!”来人连忙躲进水缸,刚一进水缸,门口就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陈二妹赶紧将盖子盖好,不动声色地转过身沉着应对闯进来的敌人。

揭开一个真实的“阿庆嫂” 阿庆嫂服装
一群凶神恶煞的彪形大汉跳进屋里,为首的是盘踞在这一带的伪军中队长乐三、乐四兄弟俩。陈二妹不慌不忙地端来茶壶茶杯,摆在桌上,又掏出烟来给乐三点上一支。乐三见茶馆大门洞开,灯火明亮,无遮无拦,只有三张方茶台,四只盛水缸,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这种地方能藏住人吗?他把手一挥,大吼一声:“还不快走,白白浪费了时间!”“慢来。”乐四比乐三心细,狡猾地眯起眼睛说:“啊呀,刚才我明明看见他进了茶馆,难道还飞了不成,”“这……”乐三狐疑了。“啊呀,你这位长官既然看见了,还来问我们干啥,请搜吧。”说完,陈二妹打开另三只水缸盖,统统叠在角落里的那只大水缸上,气呼呼地单手一撑,坐在茶桌上。灯光下,水缸里的一泓清水闪出亮光。室内的空气凝固了。伪军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呆立在那里,陈二妹假装生气地对乐三喊道:“老弟,太不知趣了,我这地界你们长官常来常往,敲竹杠也不看看对象!”陈关林趁势从柜里拿出一包香烟,重新挨个儿发给伪军们,“算了,算了,好男不跟女斗。”

乐四感觉到气氛不对劲儿,就坡下驴,不再出声了。正在这时,镇外传来一阵狗吠,“呆在这能捉到新四军吗,还不快追!”说完,乐四一挥手,众伪军一窝蜂地拥出茶馆,不一会就消失在了晨雾之中。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后来,陈二妹老人回忆说:“当年我照料过的伤病员何止像戏里写的只有18人,有好几十呀!解放后都失去了联系,只有谭震林回来看我……”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1940年,为了加强党对苏南东路地区工作的领导,谭震林受党的委派,化名林俊,带了二十余名骨干力量,进入东路地区。谭震林以苏常太为基地,组织了东路军政会,由他任苏南区党委书记,统一了东路地区的领导;并且对东路地区的地方武装进行整编,将江南抗日义勇军改称为江南抗日救国军,还亲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很快地,东路地区的抗战工作进入了鼎盛时期。

涵芳阁茶馆的小木楼三面临水,居高临下,发现情况可以随时上船转移,因而谭震林将军印爱人葛慧敏经常住在这座小楼里,找。几个方面的负责同志研究对敌斗争策略,在这里,谭震林一家受到陈二妹夫妇的悉心照顾和全力保护。谭震林的女儿和陈二妹的女儿差不多一般大,陈二妹见葛慧敏带着孩子行动起来不方便,就主动要求葛慧敏把女儿交给她抚养。为了遮人耳目,她忍痛将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秘密送到一户农家代养,把谭将军的女儿当作自己的女儿随时带在身边,直到1959年才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找回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央军委发出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决定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及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编为新四军第六师,任命谭震林为师长兼政治委员,并仍兼苏南区党委书记。

谭震林从上海回到涵芳阁茶馆后,立即起身去李家坝新四军驻地,传达事变真相和中央指示。胆大心细的陈二妹担任护送任务。她打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妇模样,手挎竹篮,走在谭震林的前面。他们刚走到一片树林附近,突然路边窜㈩两个特务拉住了谭震林。陈二妹敏捷地返身走过来,指着谭震林,装着气愤的样子说:“你这个人呀,就欠了你10斤茶叶钱,盯来盯去怕我赖你的账?那好吧,跟我到娘家去拿!”说完,从竹篮里拿出两包香烟,6个熟鸡蛋塞到两个特务的手里,说:“小荀子,小三子,天怪冷的,快回去吧!”原来,两个特务都是经常到茶馆里喝茶的茶客,听厂陈二妹的这番话又看了看谭震林的商人打扮,也就相信了。

这场虚惊使谭震林感到身边的手枪不但不能自卫,恐怕还要招来麻烦,必须想办法藏起来。这时,陈二妹发现盐铁塘里一只装运沙泥的小船,船夫正是本地的农民,她接过谭震林的手枪,往船舱里一抛,机灵的农民领会了她的意图,赶紧把枪掩埋在泥沙里,刚刚埋好,远处就传来一声大喊:“站住!站住!”3个便衣追了过来。除了刚才的两个特务外,还有一个诡计多端的大特务姚增增。他对陈二妹说;“关林嫂子,不是我不给面子,咱们是例行公事,这位先生的身上我们要搜一嫂。”说完,一个特务便仔仔细细地来摸谭震林的口袋和腰间。结果什么也没摸出来,只好悻悻地走了。就这样,一路上她与敌人巧妙地周旋,沉着应对,多次化解险情,平安地将谭震林护送到驻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年7月,敌人刘董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清乡,地下党组织遭到了很大破坏,陈二妹夫妇为了安排更多的同志安全转移,不顾自身安危,仍然坚持战斗。不久,已经暴露了身份的陈关林,为了救出因顶替自己被敌人抓走的伙计,只身前往敌人驻地,被关押到苏州监狱。受尽酷刑,牺牲在虎丘山,只有28岁的陈二妹拉扯着7岁的儿子和谭震林5岁的女儿,继续为新四军做了大量工作,直到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

1982年5月,谭震林将军和夫人葛慧敏一同来到常熟,见到了分别40多年的陈二妹。谭将军紧紧地握着陈二妹骨瘦如柴的双手,激动地对大家说:“你们知道吗?这就是真正的‘阿庆嫂’厂葛慧敏在一旁对陈二妹说:“二妹,你是我们谭家的恩人,我那女儿现在在法国,不然,她今天一定会来看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3099.html

更多阅读

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一 林徽因一生

第一部分第1节:留在祖国吃苦(图)  1.留得身前身后名  惊叹世间果然有这样的女人,集才气、集美质、集傲骨,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她,一位惊世绝艳的才女,在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访华之际,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为"人艳如花"。她的才华和

声明:《揭开一个真实的“阿庆嫂” 阿庆嫂服装》为网友右岸亦怜度年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