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张樱) 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作者:张樱主题类号:G4/高等教育 【 文献号 】1-613

【原文出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120~124

【分 类 号】G4

【分 类 名】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0010

【 标 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

【 作 者 】张樱

【作者简介】张樱:北方交通大学教务处工程师 北京 100044

【内容提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对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和总结。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每个主要发展阶段的课程改革特点、理论研究热点进行了阐述,对改革开放以来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观、课程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指出了在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综述

【 正 文 】

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1995年,为推动教学改革,原国家教委推出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从国家到各省市以及学校,都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层层立项,广泛发动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和广大教师,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开展教育实践,使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发生深刻的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跨世纪的人才。20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对课程改革问题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为我国迈向新世纪,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实践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为能更好地利用前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使我们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前人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新的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我们有必要把前人二十年来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一个概括和总结。由于本人条件所限,80年代的有关资料非常有限,因此可能所做综述可能会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指教。

一、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阶段

从1980年至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80~1991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改革处于加强基本建设阶段。这一阶段课程教学重在加强基本建设,比较重视知识传授,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课程形式以学科课程为主,强调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重在对单门课程自身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完善。课程之间相互之间比较独立,没有联系。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教学内容重复较多,专业课程比重较大。

这一阶段课程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国外大学的课程改革介绍:有关课程改革的观念及实践;(2 )人才培养目标:提出通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加强能力培养的问题,提出文理工应相互渗透,建议开设充分的必修课。讨论在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3 )我国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方面的问题;(4)提出了课程综合化的问题,但还未能引起广泛充分的重视。 其综合化的概念停留在开设跨专业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

2.1992~1994年,课程改革实践逐步发展阶段。通才教育观念得到普及,强调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理顺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教学,缩减专业课,加大选修课程的分量。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这一阶段的课程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建立新的专业课程体系;(2 )加强理论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训练的结合,重视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3)探讨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教师为主导, 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4)开展系列课程的建设;(5)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研究与教学实践。

3.1995年以来的深化改革、迅猛发展阶段。1995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项目研究,课程观念与改革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提出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改变了“千校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课程体系向模块化发展,课程内容向综合化发展。在教学手段上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向计算机网络教学发展。在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问题的研究上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1 )在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入。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课程理论进行介绍、分析与研究。对课程整合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化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加法的、抽样的、关联的、整体的整合方式,融合形式、广域形式、主题形式等多种课程整合的组织形式。对高校课程现代化问题也进行了讨论。对高校课程现代化的内涵提出了同步说、改造说、过程说、内容说、整合说和三位一体说,提出了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开放性、灵活性、整体性、可测性等特征。(2 )对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病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打破原有培养模式的单一性,对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和多种模式的尝试。(3)介绍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的情况, 以供借鉴。分析世界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课程改革的思路。提出围绕素质教育应把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的目标,进行创造教育的课程改革。

二、二十年来在课程改革主要问题上的发展与变革综述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张樱) 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综合20年来我国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与课程观念的发展变化。20年来,在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上不断发展深入,产生了较大的变化。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以专业化人才为培养目标,以知识传授为教学目的。在课程观念上,以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分科教学和注重经典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特征,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顺序性和渐进性,强调系统学习和掌握学科理论知识。从80年代中期开始,能力中心理论得到共识,提出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提出通才教育的概念。强调培养知识面广播,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的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被不断介绍、引进,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我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等教育不再是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而应该注重教学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对学生品格的塑造。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因而提出素质教育的观念,提倡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不再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加强调科学本身的综合性和完整性。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间的界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科学体系的把握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由于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和课程观念的变化,8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在指导思想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 )从单一的计划调节向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2 )从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3 )从僵化刻板向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转变;(4)从强调“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 加强各学科相互渗透、增强适应性转变;(5 )从纯粹的专门教育向专门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转变;(6 )从只强调社会需要向在注重社会需要的同时兼顾学习者个人需要、兴趣和选择转变;(7 )从封闭性向开放型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转变;(8 )从重视单门课程功能向同时重视课程整体功能转变。

2.课程模式的变化。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的模式主要沿袭五十年代初改造旧教育和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而形成的模式,以学年制为主。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门性,便于学校组织教学,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科学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其不适应性和弊端。从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内容陈旧、课程设置过于呆板,缺少灵活性、专业化分过细,课程设置口径过窄、课程结构缺乏灵活性等。

8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进行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尝试,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尝试,高校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僵化的层次结构模式,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来优化组合课程,课程模式区域多样化。从学年制逐步过渡学年学分制、主辅修制、学分制到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分制,实行3+1模式、211模式等等。

从总体上看,课程模式的发展呈以下趋势:(1 )逐步实现课程的现代化。这一方面是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课程内容的现代化。(2)逐步实现课程综合化。一方面加强文理工相互渗透, 开设跨学科课,另一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3 )逐步加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和科学性。课程的设置注重从对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出发,构建课程体系,注意整个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实现课程体系各环节的整体性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4)逐步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 课程体系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随时做出反映。

3.教学内容的变革。80年代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处于恢复、发展阶段,到90年代初仍未跳出50年代的模式,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比较严重。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也不断兴起和发展,使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变革成为必然的趋势。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法律以及文化素质等模块成为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对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造中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革。改变把知识传授作为课程教学重点的做法,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教学内容中吸收新理论知识比较快,尤其是专业领域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科前沿领域的新成果、新思想能够比较快地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来。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内容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更新,基本能够反映时代精神,一般都能与社会变革同步。

4.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变革。(1 )教学形式向多样化发展。改变了以往单纯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从启发式教学的研究发展到以课堂讲授、专题研究与讨论、案例教学、 课程设计以及利用CAI课件或其它工具进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2 )教学手段向现代化发展。从80年代初的黑板粉笔到实用幻灯投影,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声像资料发展电化教学。进入90年代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逐步推广应用,从单机课件、网络课件发展到多媒体网络课件。课堂教学信息量得以增加,教学气氛得以活跃,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并开始产生进一步深刻的影响,学生开始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目前已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师生之间不用见面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与交流。随着网络教学的逐步成熟与普及,高等教育的空间领域和自由度将得到更大的发展,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又将面临一个新的飞跃。

三、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尚存在的的问题

改革开放近20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1.对课程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多是工作在高等工程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而真正从事高教课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较少,因此在课程理论的研究中缺乏一定的理论性和深刻性,且以实用主义为主,对高校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更多的是以贯彻、解释上级政策和文件为主,显得有些肤浅、浮躁,存在人云亦云和一窝蜂的现象。

对国外的课程理论,介绍引进较多,吸收转化较少,对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校情较好地利用国外课程理论指导国内改革实践,办出自己的特色研究较少。

缺乏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意识。一些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比较有特色的新思想、新方法,由于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教育理论研究环境的限制,影响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新理论的形成。

2.课程改革的实践还不够深入。由于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环境建设尚不完善,以及具体管理环节上的问题,对课程改革的实践还不够深入。一方面缺乏一定的延续性,遇到一定的挫折或因为某些具体政策的变化就可能会停止探索和试点,另一方面影响课程改革具体实践落实的因素很多,从条件上难以为这么大面积的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3.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多年来由于专门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与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之间缺乏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导致教学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两张皮”的相脱离局面。对大多数课程改革的研究而言,由于课程理论研究得不够深入,课程改革的根基不够扎实。目前所做的研究与实践,要么从基本原理上探讨较多,而从实证研究上做的较少;要么从教学方法上探讨较多,而从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结合上探讨较少。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地结合。

【参考文献】

1.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陈锡章:《普通高等教育管理》,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高德建:《试论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第3期。

4.戴增义:《席卷美国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浪潮》,《外国教育》1985年第3期。

5.洪范:《美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因及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

6.(日)式部久文:《日本广岛大学的课程改革》,《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第4期。

7.张孟威,宋烈侠,孙凤兰:《课程建设是加强本科教育的重要一环》,《中国高等教育》1987年第5期。

8.王伟廉:《高校课程综合化的途径与方法》,《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9.王伟廉:《当代高校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及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3期。

10.乔佳义:《美国高教界对大学本科课程方面的争论》, 《外国教育动态》1990年第3期。

11.丁康源:《辩证认识和处理课程改革的几个关系》,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0年第3期。

12. 王斌华:《能力培养——八十年代美国本科生教育的改革方向》,《外国教育科学》1991年第1期。

13.李兴业:《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综合化的发展》, 《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2期。

14.王宏宇:《美国课程观的演变和八十年代课程改革》, 《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15.王根顺,饶慧:《我国现代高等学校课程的形成、 发展与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

16.王根顺,饶慧:《论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5期。

17.丁康:《面向21世纪的美国大学课程改革》, 《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6期。

18.钟以俊:《略论高等学校课程形式的发展》, 《中国高教研究》1996年第3期。

19.张红,张艳,张杏芬:《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 《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1996年第5期。

20.戚业国:《面向21世纪西方大学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吉林教育科学》1996年第7期。

21.陈向明等:《综合大学理科人才素质与课程体系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

22.李文兵:《试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大学课程改革》, 《江苏高教》1997年第1期。

23.黄白:《课程理论研究述评》, 《河池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1期。

24.黄中益:《试论我国高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思路》,《江苏高教》1997年第2期。

25.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 《比较教育研究(京)》1997年第3期。

26.陈向明:《美国哈佛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四次改革浪潮》, 《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27.于倩,钱於云:《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体系》,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28.冯惠敏:《大学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于实施》, 《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29.黄福涛:《90年代日本大学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30.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31.王伟廉:《中国高等课程体系改造的历史、现状及展望》,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32.王伟廉:《高校课程综合化的途径与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3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二十年》, 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8年第1期。

34. 何云坤:《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创造教育的课程改革原则初探》,《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35.余凯,洪成文,丁邦平,施晓光:《面向21 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1 期。

36.李德平:《美国大学人文科学教育及启示》,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年第2期。

37.杨颉:《学分制与日本大学课程》,《上海高教研究》1998 年第2期。

38. 许建领:《课程综合化: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2期。

39.王亮功:《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面向21 世纪的大学教改方向》,《科技导报》1998年第4期。

40. 刘振天:《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观及课程模式的变革》,《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年第4期。

41.许建领:《我国大学本科课程综合化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苏高教》1998年第4期。

42.方展画:《面对21 世纪的高等教育课程:理性认识与战略选择》,《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8年第4期。

43.熊明安,张金福:《1949~1965 年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述评》,《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44.许建领:《高校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上海高教研究》1998年第7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2482.html

更多阅读

新课程改革及新课程理念测试题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改革

教师必读书目考查试题练习(考生只须在以下十道题中任选三题完成,每题1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请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一书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谈谈“新课程新在哪里”。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高中教育改革的几个热词 全面深化改革几个重点

1.课程标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各科都已经制订了课程标准,并颁布实施。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整体上比较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教师阅读了这些标准,也很难搞清楚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有时候我们会责怪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看课程标准,这中间

声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综述(张樱) 全面深化改革综述》为网友宁负苍天不负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