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网友YST 漫谈坦克 坦克 陆战之王 漫谈台湾大选

中共建国六十周年最大的庆典就是阅兵,这会是全球瞩目的盛大典礼。因此 YST只要有机会就写一点军事小常识,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一些有关军事的事物,这样读者以后看阅兵的时候就比较有感觉了,也算是为10月01日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暖身。

上次谈武器我们谈的是火箭炮,今天 YST选择的题目是坦克。坦克比火箭炮复杂很多,所以 YST把它写成系列文章,这个系列文章准备写九篇。

就像我们谈论火箭炮,坦克的论述范围虽然广很多但也是个相当窄的话题,作者不想浪费读者的时间。如果是看热闹的,那就看看图片;如果对军事有兴趣,那就再看看分析和结论;如果是军迷,那就从头看到尾并且贡献一点您的意见。

1. 阅兵大典中的明星

坦克是陆军进攻最重要的武器,也是科技含量非常高的武器。所以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坦克都是各国军事家密切关注的对象。强国对坦克的研发不遗馀力,强国之间对各国坦克资讯的搜寻与追踪从没有停止。

坦克是阅兵中一定会出现的重武器,不但外行人喜欢看,内行人更是睁大眼睛仔细地瞧。

外行看热闹。坦克的体型硕大、声音隆隆、走过之时地面都为之震动。你想想,还有比这更热闹的吗?

内行看门道。坦克是地面进攻最重要、威力最强大的武器,也是一门高科技的武器,是一门非常复杂、可以独立作战的综合性武器,就像一架战机或一艘军舰,它身上的每一部分都代表生产国家的科技,门道之多令人眼花撩乱。你想想,行家能放过吗?

2. 坦克的历史和军事地位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为此YST曾经写过一系列的文章特别介绍这门武器:

「壕沟战」孕育了「坦克」(2005/09/20);

「坦克」孕育了「闪电战」(2005/09/21);

「闪电战」开创了现代军事的「系统对抗」(2005/09/25)。

这三篇文章简单扼要地介绍坦克是如何诞生的、坦克如何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何把战争从「壕沟战」演变成运动战、德国的战术专家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用坦克发展出举世闻名的「闪电战」。

「闪电战」是人类最早发展出来的空地一体的系统进攻,最後演变成今天军事上非常复杂的系统对抗。这整个战术演变的主角就是坦克,「陆战之王」的冠冕实至名归。

3. 坦克是什么?

大多数的人只要看到履带车辆或是履带车辆前面有一门炮就把它当成是坦克,这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车辆使用履带不过是为了增加在恶劣路面和复杂地形的越野性,陆军许多车辆都使用履带,譬如装甲运兵车和自行火炮,这些履带车辆都不能称为坦克。

一辆履带车被称为坦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甲. 大囗径直射火炮

坦克炮都是直射炮(直接瞄准,把炮当枪使),用炮弹的高速度所具有的动能来穿透敌人的装甲车辆、碉堡或其他的军事目标。这和炮兵部队的曲射炮在使用上有根本的区别。

乙. 厚装甲

坦克是用来冲锋陷阵突破敌人防守的武器,所以全身都有非常厚重的装甲,既能打人,也能挨打。

丙. 高机动性

坦克是打运动战最厉害的武器,速度、越野性、灵活性和最大行程的要求都很高。

上面甲、乙、丙三项代表的是火力、防护力、机动力,这三个能力集於一身的才叫作坦克,缺一不可。这就是为什麽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所有军事专家对坦克的评论都以这三个性能作为评论的基础。

4. 坦克的分类

军事家把坦克分代和分类,其实是挺无聊的,自找麻烦,尤其是用设计定型的时间来分代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而且是没有必要的复杂。

其实说穿了,坦克就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火力、防护力、机动力这三方面不停地改良,也随着战场不同的需要和演变在这三方面作不同的配置,如是而已。

坦克性能的改良虽然不断地进行,但是代与代之间性能的差异并不像飞机那样的显着,譬如飞机从螺旋桨式到到喷气式、从亚音速变成超音速、从一万尺的作战高度上升到三万尺以上的同温层、从目视距离内狗咬狗式的格斗(dog fight)到目视距离外的攻击(Fire Beyond Visual Range),这种泾渭分明的变革坦克是没有的。

坦克分代没有什麽大意义。第一代的坦克换装了第三代的火炮控制系统算第几代?

但是历史上由於作战需要的不同和发动机功率的限制,坦克以重量为区分发展出不同的型式,轻型(20吨以下)、中型(20吨到40吨)、和重型(超过40吨)。你要把60吨以上的坦克称为超重型也可以。

轻型坦克通常用作前线和敌後的侦测车,装甲薄一点就算了,能挡住步兵的轻武器就行,火力也不需要太猛,只需要起码的防卫能力就够了,重要的是跑得快。轻型坦克的主要任务不在打击敌人而是探测敌人的兵力驻防和火力点,像海军的巡逻艇和空军的侦察机。

重型坦克则相反,用在攻击作战,重点是火力和防护力,需要重炮和厚装甲,机动慢一点没关系。重型坦克的任务是要确保消灭敌人,像海军的战斗舰和空军的轰炸机。

中型坦克是各方面平衡的优化设计,是甚麽活都能干的全能坦克,像海军的驱逐舰和空军的战斗轰炸机。

英国在二战时发明一种坦克叫「步兵坦克」。这是一种配合步兵进攻的坦克,速度很慢,配合步兵走路的速度,它不但能够清除战场上的障碍,也有充足的火力消灭敌兵,而且还有很厚的装甲为步兵挡住敌人的轻武器。邱吉尔坦克(见下图)就是一种步兵坦克。



图1:英国二战时的“邱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既然发明了步兵坦克,当然就有骑兵坦克(cavalry tank)。下面就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发明的骑兵 坦克“马可1”(Mark I,A9):



图2:英国的骑兵坦克“马可1”(Mark I,A9)

“马可1”重12吨,6~14毫米厚的装甲,有一门40毫米机关炮和三挺机关枪,组员六人。

“马可1”装备150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高速度每小时40公里,最大行程241公里。

“马可1”在1941年入役,总共制造了125辆。

骑兵坦克又称作巡弋坦克(cruiser tank)是一种机动快速的坦克用来快速插入敌人的防线。骑兵坦克绕过敌人的正面防线,快速迂回绕到敌人的後面从侧背进攻。

骑兵坦克干的事就是解放军最擅长的穿插战术。不过中国那时候很穷,没有骑兵坦克,只有两条腿。解放军是很能走路的,毛泽东称为铁脚板。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负重20公斤每天能行军80公里,真是了不起,没有任何其他国家的军队能做到。YST 听说志愿军急行军时小便都不停,倒着走,还不准大声说话以防被美帝的飞行员在空中听到。如此这般神不知鬼不觉就迂回到联合国军的背後进行分割、包围和歼灭,其作用和骑兵坦克是一样的,而且悄无声息。

步兵坦克和骑兵坦克在战场中渐渐演变成更实际的中型坦克,演变的推动力是发动机的技术。原因很明显,所谓跑得快或慢、装甲的厚或薄,所有的制约都在发动机的功率。

中型坦克的代表作是苏联T-34和美国的谢尔曼(Sherman)坦克,二战期间前者制造了五万七千辆,後者制造了四万九千辆。坦克走向通用型已经可以看出来了。



图3: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古巴博物馆(Giron, Cuba)。

T-34重27吨,52毫米厚的装甲,有一门76毫米炮和两挺机关枪,组员四人。

T-34装备500匹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高速度每小时53公里,最大行程400公里。

从1940年到1958年,T-34总共生产了八万四千辆。



图4:战争中的一个T-34坦克连

上面这张照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苏联军队准备进攻柏林的时候,苏联的一个T-34坦克连正在接受长官的作战命令和任务简报,地点是柏林附近,时间是1945年。

T-34是非常平衡、在火力、装甲、机动各方面都兼顾的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好的坦克之一,也是坦克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照片中的T-34已经换装威力更大的85毫米主炮。

1944年以後制造的T-34都换装85毫米主炮,装甲厚度至少45毫米,最多90毫米,重量增加到35吨,最高速度每小时50公里。

T-34除了各方面都兼顾的平衡设计,它强调简单和耐用。这两项要求非常、非常的重要。简单使它能够大量制造;耐用使它在战场上非常可靠。这两个关键条件都是德国坦克做不到的。靠着这两个关键条件,T-34为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



5. 主战坦克(Main Battle Tank)

轻型坦克在二战以後很快就被淘汰了,战场侦察的任务被装甲汽车取代。另一方面,相对於坦克的高昂价格,便宜很多的自行炮和自行反坦克飞弹出现了,它们迫使坦克的功用更专业化。

更重要的是,由於发动机的进步,超过一千匹马力的高功率发动机已经小到可以安置在坦克里,推动50吨以上的坦克完全没有问题。於是所有的坦克都走向全能化,不再细分。所以在1960年代以後坦克的发展在性能上都是均衡的,火力、装甲、速度可以全面兼顾,军事家为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叫主战坦克(Main Battle Tank,简称 MBT)。

我们不禁要问:今天还有没有非主战坦克呢?

答案是:有,譬如两栖坦克和伞兵坦克。前者可以渡海,後者可以空投。这两种坦克都有特定的用途和预设的战场环境以及特殊的战斗任务。但是在战场上它们的装甲比较薄、火力也比较弱,特别是伞兵坦克,如果万一不幸遭遇主战坦克它们将不是主战坦克的对手。两栖坦克和伞兵坦克是唯二 YST能想到的非主战坦克。

主战坦克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让我们用一张主战坦克的照片来结束这篇文章。

图5:德国陆军的豹1(Leopard 1A1)主战坦克在德国乡间,时间是1983年。

豹1主战坦克1965年服役,装备105毫米/L52线膛炮,均质钢装甲10~70毫米,重42吨。豹1总共制造了6485辆,被全球几十个国家采用,其中4744辆用做主战坦克,1741辆用做高射炮车和工程车(譬如装甲救援车、装甲造桥车等)。

漫谈坦克(二):坦克的火力

我们在论述坦克的时候难免会做比较,这就牵涉到坦克的性能。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有关坦克的常识做一点介绍,顺便也厘清一些常听到的专有名词。这些常识和专有名词都是人类解决问题很自然的发展,一点都不抽象,读者只要花几分钟时间就了解了。下面的三篇就是从坦克的三个特性,火力、防御、机动,来介绍所需要的常识。本篇谈火力。

坦克是用来攻坚的,所以火力是坦克的第一考量。绝大多数的坦克它们的武器是一门大囗径火炮和两挺机枪。火炮是主要武器,机枪是次要武器。

1. 主要武器

现代的主战坦克主炮的囗径都在一百毫米(10公分)以上,它的威力有四个因素:人,炮,炮弹和火炮控制系统。

甲. 人

武器是给人用的,越是高科技的武器就越需要高素质的士兵和高强度的训练。譬如伊拉克在海湾战争的失败,T-72性能不如M1A1固然是事实,但是伊拉克的官兵素质不佳也是不可否认的因素,尤其是军官。

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任何武器都要活学活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没有任何武器是完美的,它总有缺点和弱点,军事素养高的军官就能想出适当的战术发挥自己武器的优点、放大敌人武器的缺点来进行攻击,即使自己的武器不如人至少也能获得局部的胜利。伊拉克的军官军事素养不足,海湾战争的坦克会战一败涂地,有报导说是两千比0,败得一点颜面都没有。

人的因素虽然重要但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来论述,本文从略。

乙. 炮

A. 囗径与炮管长

火炮是靠火药点火爆炸产生高温气体把炮弹从炮膛内推出炮囗,所以炮弹的加速全在炮管内。因此炮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囗径,二是炮管长度。囗径越大火炮的威力就越大,炮管越长炮弹出炮囗的速度就越高,炮弹的射程就越远,穿甲的性能越高。

炮管的长度通常用炮管/囗径这个比率来代表。

如果炮管/囗径的比率大於45,这种炮称为加农炮。

如果炮管/囗径的比率小於35,这种炮称为榴弹炮或榴炮。

如果炮管/囗径的比率在35与45之间,这种炮称为加榴炮。

加农炮的炮弹初速高,弹道平直,可以直接瞄准射击。加农炮通常用作高射炮、坦克炮和长程火炮(譬如海岸炮),前面两个是直接瞄准的。

榴弹炮的炮弹初速低,适合做曲射炮,可以超越障碍攻击敌人。榴弹炮因为炮管短所以操作和运动都比较方便。

读者不要对35与45太过执着,这是二十世纪末期的科学标准。加农炮的原始定义是指炮管很长、弹道平直的大炮。读者注意,“很长”与“平直”都是相对的与主观的,不是科学的。

15世纪是火炮最早被大量应用的时期,那时候炮管长度是囗径的16倍就认为很长了,这种炮就被称为加农炮;

18世纪的时候,炮管长是囗径22倍的炮被称为加农炮;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炮管长是囗30倍的炮被称为加农炮;

20世纪60年代,炮管长是囗径40倍的炮被称为加农炮;

20世纪末期,炮管长是囗径45倍的炮被称为加农炮。

所以我们看得很清楚,随着制造工艺的进步,炮管就越来越长,加农炮的科学定义也就越来越严格。目前火炮的发展没有炮管加长的趋势(现在很少有身管囗径比大於60倍的火炮),加农炮与榴弹炮的科学定义也许会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

坦克是在目视下交火的武器,通常交火的距离不到两公里,主要是靠炮弹的高速度来穿透敌人的装甲,所以所有的坦克炮都是加农炮。现代坦克的炮管/囗径比通常在45与55之间。炮管/囗径比军事家用L/xx 来表示,xx就是囗径倍数。

叙述一门火炮用通常用囗径加上身管比来表示,譬如“125毫米L/50”表示这是一门囗径125毫米的火炮,炮管的长度是囗径的50倍。

B. 膛压

我们必须了解囗径和炮管长度只是火炮表面硬体的叙述而已,代表这门火炮大致的威力,但是并不真正完全决定这门火炮的性能。即使囗径和炮管长度都一样,火炮的威力也不会相同,因为决定炮弹初速最重要的因素是膛压,也就是火药爆炸时在炮膛内产生的压力,膛压的大小取决於装药的多少,膛压越高炮弹的初速也就越高。

理论上增加膛压很简单,只需要增加火药包的份量就是了。但是实际上膛压受到炮管质量的限制不能无限上升,如果炮管不能承受这麽大的压力就会产生炸膛的现象,见下图。



炸膛是非常危险的,会造成炮毁人亡。如果你曾经旅游叁观过的古炮台就会发现古炮的炮管壁特别厚(见下图),正是因为那时候的冶金技术无法炼制高强度的钢,只有加厚炮管壁才能防止炸膛。



青岛古炮与金门榴炮它们炮管壁厚度的差别代表冶金技术在1890~1950这60年的飞跃进步。

所以炮管如何能够承受高膛压并且抵抗火药爆炸的气体产生的腐蚀,这就考验生产国在冶金技术上的科研能力了。

高膛压的炮管寿命通常只有一千发。坦克炮使用穿甲弹,所以特别强调炮弹出膛的速度,因此膛压也特别高。坦克炮的炮管寿命通常只有700~800发。

C. 线膛炮与滑膛炮

无论是枪管还是炮管,大多数在枪膛和炮膛的内壁都设计成有螺旋状的凹线,称为膛线。膛线又称来福线,来福是借用英语的 rifle(步枪)而得的外来语。

如果你跟YST一样喜欢看007的电影,就会记得其中有一集的海报和片头就把邦先生的手枪作了特写,枪囗对着观众,枪囗被放大了很多倍几乎占据半个萤幕,放大的枪膛可以清楚看到管壁螺旋状的膛线。

如果你没看过007的电影,没关系,看下面这张照片更清楚。



上面这张照片是把105毫米线膛炮的炮管剖开,让膛线清楚呈现出来。我们看得很清楚,膛线不止一条,而且是呈螺旋形的。

膛线的作用是让火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有一部分经过膛线的凹沟在炮弹或枪弹的边缘加力使炮弹或枪弹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炮弹或枪弹具有很高的角动量因此在飞行的过程中保持方向的稳定性,这就好像美式足球的四分卫把橄榄球抛出时要用手指的力量使球旋转一样,都是为了方向的稳定性。四分卫手指的作用就相当於膛线的作用。

有膛线的炮叫线膛炮;没有膛线的炮叫滑膛炮。

早期的炮几乎都是线膛炮,理论上他们比较准确。但是线膛炮是有缺点的,因为火药爆炸时产生的膛压,一部分力量被用来高速旋转炮弹消耗掉了,减低了炮弹出炮囗的速度。

坦克炮是非常讲究速度的,因此现代的坦克炮都是滑膛炮,为了增加稳定性,脱壳穿甲弹装设了尾翼,其作用就像古人在箭尾装设的羽毛一样。

D. 自动装弹机

大囗径火炮通常备有自动装弹机,不但因为装炮弹是非常累的体力活,而且人力装弹非常慢,大约1分钟2发。自动装弹机可以达到每分钟10发左右,这个射速的差别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一发没有击中目标必须补射第二发。

装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作战人员可以减少一人(从四人减为三人)。

自动装弹机最大的缺点是故障率颇高,通常是3%。日本最先进的90型坦克自动装弹机的故障率是5%。日本有一次演习,四辆90型坦克有三辆的自动装弹机发生故障,引发媒体的惊呼和军方严重的检讨。中国显然在这方面下过功夫,中国的自动装弹机故障率 < 1%。

自动装弹机另一个缺点是每次装弹炮管必须回到某一个固定的仰角位置,这在战争中是很令人心焦的。譬如中国的坦克自动装弹机装弹的角度是60度仰角,YST很奇怪为什麽不设计成0度,因为坦克炮几乎都是平射的。

丙. 炮弹

坦克炮的炮弹有很多种,用来对付不同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高爆弹与穿甲弹,特别是後者。

高爆弹就是普通榴炮的炮弹,钢制的弹头内装炸药与引信,炮弹碰触目标後触发引信点燃炸药,巨大的爆炸力将弹头裂成高速飞散的碎片造成杀伤力。高爆弹是用来杀伤人员和破坏建筑物,不是坦克的主要任务,这种工作普通自行火炮就可以完成。

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攻击敌人的装甲车辆,特别是敌人的坦克。所以本文真正有兴趣的是穿甲弹。

反装甲的炮弹分两种:一种叫「动能弹」,另一种叫「化学能弹」。

A. 动能弹

所谓动能弹就是炮弹有很高的速度,弹芯通常是非常坚硬的金属,譬如钨或铀,由於速度非常高,弹芯具有极大的动能穿透装甲,靠的是蛮力(brute force)。

动能弹中穿透力最强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上面这张照片是美国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刚刚离开炮囗时所拍摄的情景,轻金属的弹壳正在脱去,重金属铀作为弹芯携带绝大部分的动能飞向目标。由於弹芯比钢硬很多,当弹芯接触到目标装甲时巨大的压力会融化装甲形成一股金属热流随着坚硬的弹芯进入坦克体内杀伤人员和引发火灾与爆炸,高速射入坦克的弹芯同时也会带来高压杀伤坦克内的人员和破坏坦克舱内的设备。

B. 化学能弹

化学能弹的弹头有锥形装药(explosive shaped charge)的构造,当弹头碰到装甲时触发引信引爆弹头後方的炸药,由於是锥形装药(必须是锥形装药,所以它被称为 shaped charge),强大的爆炸压力融化了金属锥形内衬,形成一股高超音速的金属热流,这时候金属已经液化,速度可以达到25倍音速(大约每秒8000公尺)。这股高超音速的金属热流会腐蚀金属造成像圆锥一样外面大里面小的洞穿透坦克的装甲。也就是说,打在装甲上的是拳头,穿过装甲的是手指。

反坦克高爆弹(英文缩写为HEAT)就是化学能弹,对均质装甲特别有效。化学能弹的穿透力与弹头的大小成正比,早年的化学能弹穿透力是弹头囗径的150%到250%,现代的化学能弹穿透力可以达到囗径的700%,也就是说,如果反坦克弹的囗径是120毫米,化学能弹可以贯穿840毫米的均质钢板,杀伤效果是惊人的。

化学能弹不需要高速度,特别适合单兵肩膀发射的火箭弹,它的英文全名是「火箭助推手榴弹」(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简称 RPG)。我们在电视上看到中东和中亚的游击队扛在肩上最便宜的40毫米火箭弹就是一种化学能弹,它可以轻易击穿一百毫米(10公分)的均质装甲。



这是活跃在阿富汗的塔里班游击队,通常是由四人组成一个行动小组,最左边的游击队员肩上扛的就是火箭弹(RPG),他负责攻击装甲车辆。

坦克炮的炮弹是不用化学能弹的,因为动能弹更难防御,高膛压的坦克炮发射化学能弹是得不偿失的。坦克一般只携带三种弹药,依照惯用的顺序它们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弹和高爆弹(即榴弹)。

坦克炮的炮弹是不用化学能弹的,因为动能弹更难防御,高膛压的坦克炮发射化学能弹是得不偿失的。坦克一般只携带三种弹药,依照惯用的顺序它们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弹和高爆弹(即榴弹)。

丁. 火炮控制系统

火炮控制系统是坦克炮火设备中科技含量最高、设备最为昂贵的部分,因为它是火炮的大脑。

火炮控制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感应器和火炮控制计算机。

简单地说,感应器测得目标的方位、距离、速度、加速度,这些目标资料加上天气资料(特别是风速,通常在炮塔的顶端有测量风速的仪器)被输送到火炮控制计算机。火炮控制计算机的软体分析目标和天气资料决定射击诸元、转动炮塔、等候车长下达击发囗令,然後炮长按下发射电钮。

A. 感应器

感应器有光学望远镜、微光夜视仪、红外线成像仪、激光(台湾称雷射)测距仪。

a. 光学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用过。

b. 微光夜视仪

微光夜视仪是利用夜晚的星光、月光和大气辉光加以增强和放大,在夜晚观察目标。微光夜视镜非常便宜,五百美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到。现在微光夜视镜已经被大量用於陆军的轻兵器,尤其是狙击步枪,在微弱的星光下可以看清数百公尺内的目标。

中共坦克的第一代微光夜视仪可以看到八百公尺,第二代的微光夜视仪的作用距离达到1800~2000公尺。

c. 红外线成像仪

红外线成像仪是观察环境温度的一种仪器。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各种物体的温度都不一样,所以利用红外线感应器就可以将四周的环境用温度呈现出景像来。所以红外线成像仪又称为热成像仪。

第一代的红外线成像仪只有一个和数个感应单元,所以必须经过扫瞄才能成像。

第二代的红外线成像仪把感应单元排列成一个矩阵,所以不需要扫瞄就可以成像。这种红外线成像仪称为「凝视焦平面成像仪」(staring focal plane array),非常先进。

红外线成像仪非常昂贵,除了感应器的零件昂贵之外,它的感应元件需要保持低温,低到摄氏零下220度左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需要昂贵的制冷设备。红外线成像仪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使用。它最大的长处是一个被动感应器,本身不发射能量,所以不会泄露自己的位置;它最大的限制是天气,因为红外线(热能量)会被云雾吸收。

美国M1A1/2主战坦克的红外线成像仪是由328x245个感应单元组成的,对坦克的探测距离是四千公尺,识别距离是三千公尺。

中国科学家在本世纪初研发出的红外线成像仪非常先进,反应极为灵敏,可以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三公里外的一只兔子。中国这个热成像仪对坦克的作用距离长达七公里至九公里,即使在能见度只有一百米的恶劣气候下,探测距离仍有四千公尺,识别距离为3100公尺。这应该是目前的世界纪录。这个差距在坦克战中是有差别的,因为虽然目前主战坦克的火炮有效射程大约在两千五百米左右,但是中国的坦克有射程5公里的炮射导弹,可以首先开火。

中国的红外线成像仪目前领先世界。说实话,这有点令我意外,因为红外线探测器是美国的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在1970年发明的,美、英、法、德、以色列在这上面的研究不遗馀力,可以说是西方国家的看家本领。

不过这方面的研发竞争很厉害,据说美国装在M1A2SEP(M1A2的最新改型)的红外线成像仪,它的作用距离已经达到6800公尺,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d. 激光测距仪

激光测距仪的作用就是一个简单的雷达,它发射激光,然後从反射的激光计算出目标的距离、速度、和加速度。

激光测距仪非常准确,测量距离误差不到一米。

B. 火炮控制计算机

火炮控制计算机是坦克的大脑,所有跟火炮射击有关的叁数都在这里进行分析、显示在显示器上、跟踪、决定射击诸元、转动炮塔和炮身瞄准目标。这些电脑软体是非常有学问的,它的内容属於机密。

C. 稳定式炮塔

现代先进坦克的炮塔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即使坦克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炮塔并不跟随地面起伏,如果火炮瞄准某个目标,那麽不论坦克如何奔驰颠簸和转弯坦克的炮囗永远连续瞄准目标。这套硬软体的设备非常复杂,由电脑来控制,在实战中非常有用。

所以具有稳定式炮塔的坦克可以在运动中进行精确射击,非常厉害。

任何坦克如果不具备稳定式炮塔就必须短暂停下来才能进行精确射击,这在实战中是要命的。

D. 闭环控制(Closed Loop Control)

闭环控制是控制学中的一个理论,就是把控制的误差送回控制过程的输入囗(inputs)重新计算,这样就形成一个闭环(closed loop)。所以闭环控制又称为回流控制(feed back control)。

最先进的火炮控制系统就应用了闭环控制的理论。如果第一发炮弹没有击中目标,误差资料就被输入到火控计算机计算出第二发炮弹的射击诸元进行第二次射击。

中国最先进的99式坦克就应用了闭环控制在它的火炮控制系统里。99式坦克的命中率是85%,低於西方先进国家的>90%。中国测试她的闭环控制系统用人为设置误差导致第一发炮弹脱靶,然後进行第二次射击。在46次第二次射击中命中46次,达到100%,证明闭环控制的理论在火炮控制中是有效的。

所以在实战中,中国的先进坦克如果第一发炮弹不能击中敌坦克,第二发就保证击中。问题是通常坦克发炮只有一次机会,一击不中就会被敌人击毁,很可能没有第二次机会。

2. 次要武器

坦克的两挺机枪有一挺是12.7毫米高射机枪对付低空敌机,主要是直升机;另外一挺是7.62毫米机枪,主要是杀伤人员。7.62毫米机枪可以选择和炮管固定在同一方向,也就是说和炮管在同一根轴线上,所以也称为同轴机枪。

同轴机枪的好处除了不暴露身体,还可以借助微光镜和红外线成像仪发现敌人,并且经过火控计算机做精确瞄准,所以即使在夜间和恶劣气候下也可以精确射击埋伏在隐蔽处的的敌兵,它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的坦克比较重视炮塔内的同轴机枪,譬如法国的“勒克莱尔”把同轴机枪放在炮塔内(见下图),美国的M1A1更是多加一挺同轴机枪放在炮塔内。显然炮塔内的同轴机枪有些好处,这其实也不是什麽困难的装置,但是中国的坦克都把同轴机枪放在炮塔外。

这是法国“勒克莱尔”(Leclerc)主战坦克的炮塔正面和车身前方,同轴机枪、驾驶员和他的红外线成像仪都清楚呈现。



上面这张照片正中央是驾驶员,驾驶员头上那根黑色的枪管就是同轴机枪。机枪旁边的绿色巨大圆柱就是主炮的炮管。我们仔细看,机枪与炮管都在炮塔上随着炮塔同时做水平转动,机枪与炮管都固定在同一块钢板上一起作高低方向的转动,所以这挺机枪与炮管的方向永远一致就好像在同一根 轴上,因此叫做「同轴机枪」。

在驾驶员的左侧(读者的观看的右侧)有一个扁扁的、小长方形的透镜,那就是驾驶员专用的红外线成像仪,它的性能比炮长热成像仪更差一点,因为驾驶员不必看太远,他只需要看清前面数百米就够了。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战争的要求也不同。在所有国家中,韩国最重视坦克的机枪,也就是坦克的次要武器,韩国坦克装置3挺机枪,携带的机枪子弹比其他国家的坦克多很多。YST 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也许和朝鲜半岛多山的地理环境有关。

漫谈坦克(三): 坦克的防护力

坦克的特性是不但能打人,也要能挨打。所以既要有无坚不摧矛,也要有能挡住任何矛的盾。防护力是坦克必须追求的,除了要防炮弹和反坦克飞弹,还要防核生化武器的攻击。前者需要装甲;後者需要过滤系统。

1. 装甲(armor)

在所有的防护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装甲(armor),这是坦克与自行火炮最大的不同。

坦克的装甲有三种:均质装甲、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

甲. 均质装甲

均质装甲就是用单一材料所制成的装甲,最常见的就是钢,也有用铝合金或其他合金的。70年代以前的坦克几乎没有例外都是用均质钢做装甲,因为最坚固、最容易制造、价格也相对便宜。

所以那个时代坦克防御能力的大小自然就由均质钢装甲的厚度来决定。

乙. 复合装甲

随着反坦克炮弹、导弹、火箭弹的威力不断增加,坦克的装甲就不断加厚,但是这样一来重量很快就上升到机动能力受到太大的制约,终於到了一个地步坦克的均质装甲无法再增厚、也无法抵御这些反坦克武器的攻击。

於是人们想出用不同的材料做成好几层装甲,通常都选择密度差异很大或化学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这种多层不同材料做成的装甲就叫做「复合装甲」。

复合装甲有什麽好处呢?

不论是动能弹还是化学能弹,当它攻击复合装甲的时候每穿透一层都要消耗掉一定的能量,更重要的是由於每一层的密度和化学性质非常不同不论是穿甲弹的弹芯还是化学能弹的超高速金属射流都会改变方向,这个方向改变甚至会把穿甲弹的弹芯折断。因此复合装甲防御穿透的功能比均质装甲高很多,通常在两倍以上。

复合装甲很早就有人想到,不过是苏联最早把它运用在T-72坦克装甲上。

复合装甲所用的材料很多,有的是金属,有的是非金属。

最常用的复合材料是内外两层用钢中间是陶瓷。美国最不计成本,用不能核分裂的铀238和钢做成贫铀装甲用在M1A2上,这大概是全世界最坚硬的装甲了。

大家都知道天然铀矿的成分超过99%是不能核分裂的铀238,真正有用可以核能发电也可以做原子弹的的铀235不到1%。这分离出来以万吨计的铀238其实是个废物。於是美国废物利用,用它来做装甲,也用它做「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弹芯。

铀的硬度非常高,做弹芯特别适合,缺点是对环境造成污染。铀的密度非常高,是钢的两倍,与钢配合作成复合装甲效果特别好,缺点是非常重,导致M1A2非常重,将近70吨。

除了上述的复合装甲,还有其他的材料,包括一些非金属材料。中国的复合装甲就包括一种特殊高强度的非金属纤维。由於每个国家研发出来的材料各不相同,复合装甲的层数也不同,可以多到五、六层,效果自然各不一样。所以复合装甲的制造和性能都是机密。

另一方面,由於复合装甲的性能和它的厚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当军事专家谈到复合装甲的时候,它的性能都用相当於均质钢多少毫米来表示,这样对於不同的复合装甲我们就有了可以比较的基础。

丙. 反应装甲

所谓反应装甲就是在两层钢中间安装惰性炸药。惰性炸药对小的冲击,譬如子弹和小囗径炮弹,不会做出反应。但是遇到反装甲武器的巨大冲击就会爆炸,爆炸的冲击波是向外的,这就抵消了反装甲武器的冲击力道。所以反应装甲又称「爆炸反应装甲」(explosive reactive armor)。

如果你看到坦克的正前面和炮塔四周有排列非常整齐的小方块装甲,那就是里面装了惰性炸药的反应装甲,见下图。



图15:中国的96式改主战坦克,正式代号 ZTZ-96G。

这应该是一辆刚出厂全新的 ZTZ-96G,正用火车运往分配的部队。坦克的正前面和炮塔四周的反应装甲清晰可见。96G是96式的改型,它们外型最大的差别就是96G的炮塔采用了楔形模块反应装甲与德国的豹2A6相似。96G的正面防护能力相当於700毫米均质钢板,与美国的M1A2相等。

反应装甲的好处是模块化,可以加装,也可以取下来,视战场威胁的程度而定。

反应装甲是有缺点的,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当它爆炸的时候有可能会伤到随行的步兵。

和复合装甲的情形一样,由於反应装甲的性能和它的厚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当军事专家谈到复合装甲的时候,它的性能都用相当於均质钢多少毫米来表示。

2. 一个简易、有效又有趣的装甲

在上一篇文章「漫谈坦克(二):坦克的火力」我们谈了很多反装甲炮弹的种类和工作原理,其中化学能弹特别引起军事家的兴趣。

想想看,动能弹是靠弹芯的高速度用蛮力穿过装甲,要得到这麽高的速度(动能)必须用高膛压的大炮才能办到,谈何容易,对游击队而言根本不可能。

化学能弹正好相反,它不需要高速度,只要能打到装甲就行,这就容易多了。化学能弹是靠特殊锥形装药把弹头化成一股超高速的金属射流,这个速度高达音速的25倍,大约每秒八千公尺。注意这时候弹头的金属已经化成液体,就像水一样。这股超高速的金属射流具有很强的腐蚀能力(也就是切割能力)可以穿透弹头囗径七倍的均质装甲,非常厉害。

化学能弹最适合装在肩扛式火箭弹上,任何单兵扛一个火箭弹躲在暗处就可以对任何装甲车辆构成威胁。火箭弹的英文原意是火箭助推手榴弹(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简称RPG) ,上一篇说过是非常有效的破甲武器。

火箭弹最重要的长处就是小、轻、又便宜,非常的便宜,便宜到已经泛滥了全世界,第三世界的游击队几乎人手一枚。



图16:北韩的火箭弹(RPG)部队正步通过阅兵台。

美国在伊拉克的驻军就被这种无处不在的火箭弹搞怕了,几乎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大家要知道不是每个装甲车辆都装有昂贵的复合装甲,大部分的装甲车辆都是均质装甲,这种装甲车一发火箭弹就报销了。於是有聪明的老美发明了一个简易、非常有效又有趣的装甲,由於它长得像鸟笼,被大家戏称为“鸟笼装甲”,见下图:



图17:美军装甲车的在伊拉克发明的“鸟笼装甲”

读者一定会问:这个可笑的“鸟笼装甲”真能防御火箭弹吗?

答案是:是的,100%有效。

化学能弹的关键是在锥形装药里面的炸药爆炸的时机(timing),它必须发生在距离装甲一定的距离,一个非常精准的预设距离,这个距离是由弹头引信的触针来决定。“鸟笼”的作用就是提早触发火箭弹的爆炸。

火箭弹的动能很小,不可能从鸟笼中间穿过而撞击到目标装甲。

如果火箭弹的引信触针撞击到“鸟笼”而爆炸,这个“鸟笼”距离装甲有二十公分的距离,锥形的金属射流空飞了二十公分已经不成形了,无法对目标装甲进行切割。

如果火箭弹的引信触针没有撞到“鸟笼”,那么火箭弹就不会爆炸,更不可能造成伤害。

看到没有?没有什么便宜是可以白占的。火箭弹用取巧的方式来破甲,别人就可以用同样取巧的方式来骗火箭弹。呵呵呵!

3. 核生化的防御

核生化就是核子(Nuclear)、生物(Biological)和化学(Chemical)武器,老中叫“核生化”,老美叫“NBC”。

面对坦克群的进攻,敌人防御的方法有可能是使用核生化武器,尤其是战术性核子武器。现在先进的坦克都有防御核生化的装备,效果如何就不知道了。

防核是指防核辐射,也包括防中子弹;

防生是指防生物战,就是防细菌和病毒;

防化就是防化学战,主要是防毒气。

这就是老中说的“三防”。

“三防”装置由放射线警报器、毒剂警报器、控制机、关闭机、密闭装置、滤毒和通风装置等组成。坦克一旦遭遇核生化的攻击警报就会响起,同时控制机就会关闭车辆的窗和孔,通风和滤毒装置开始工作,过滤装置输送洁净的空气供车内人员呼吸。

最先进的三防装置都采用超压式,所谓超压就是超出大气压。也就是说超压式坦克舱内的气压比大气压力稍为高一点,这样就可以保证坦克外的有害空气不会进入坦克舱内。

这种超压设计在现代化的高楼里被普遍采用,通常是用在楼梯间。这是因为在火灾中死亡的人多半是被烟熏死的,不是被烧死的,因此现代化的大楼在楼梯间平时就采用超压输送空气的方式,这对保护大楼住民与访客的生命非常有效。一遇到火警,大楼里的人就立刻走楼梯逃出大楼,由於楼梯间的空气是超压的,所以烟不会进入楼梯间,只要楼不垮就可以成功逃命。

比较落後的三防装置采用个别式,也就是个别防护。当坦克的警报响起的时候,车内人员各自穿上防护衣和戴上防毒面具。这种个别式的三防装置有两个重大缺点,一是穿戴防护衣和防毒面具会使作战效率大为降低,二是坦克舱会遭到污染。

超压式的三防装置不需要个人防护装置,可以有效地继续执行战斗任务。

坦克的三防装置最早出现在50年代末期,60年代被大多数主战坦克采用。

70年代以後研制的主战坦克都有三防装置而且多半是超压式。

“三防”的话题超出YST的知识,所以只能说到此。欢迎读者补充。

漫谈坦克(四):坦克的机动、通讯、维护与升级

1. 机动力

坦克是打运动战的,所以机动能力非常重要。开过汽车的人都知道,汽车有三大重要部分:发动机(engine),变速器(transmission),和悬挂系统(suspension system)。只要这三样东西决定了,一辆汽车的性质就决定了,任何其他的东西都是不重要的枝节。坦克的机动能力也是一样。

甲. 发动机

坦克的发动机几乎全部是废气增压的柴油发动机。大马力的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远比汽油发动机合适,柴油发动机不但马力大而且耐用,这就是为什麽大型卡车都用柴油发动机。普通一辆汽油车大概跑10万英里(16万公里)就报销了,而柴油车通常可以跑50万英里(80万公里)或更远,而且也更省油。

为了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产生最大功率,工程师利用柴油发动机燃烧後的废推动气轮(turbine),高速转动的气轮将空气压缩输入到活塞,这样就可以喷更多油燃烧产生更大的马力。这就是废气增压的柴油发动机。同样的柴油发动机经过废气增压以後可以增加50%的输出功率。

另一个获得大马力的发动机就是燃气轮机(gas turbine),美国的M1A1/2就是用1500匹马力的燃气轮机。

在超大功率的发动机上,譬如发电厂,燃气轮机具有优势。但是在坦克动力上燃气轮机没有优势,因为燃气轮机太费油了,不经济。M1A1喝油像喝水一样,大多数的国家用不起,打起仗来後勤供应会有问题。

不过燃气轮机有一个好处,就是什麽油都行,汽油、柴油、煤油、飞机燃油都可以作为燃料。

台湾网友YST 漫谈坦克 坦克 陆战之王 漫谈台湾大选
乙. 传动器

传动器就是俗称的变速器,它根据需要把发动机每分钟数千转的转速透过齿轮降到不同的速度传给轮子,这个工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自动。

开车的都知道自动变速器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精密的机器,研发自动变速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读者知道那家公司做的自动变速器最好吗?

不要笑,是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GM制造的自动变速器平滑得像绸缎一样(silky smooth),换档的时候驾驶人一点感觉都没有。YST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逢通用汽车公司宣告破产倒闭,真是无限感慨。老美的汽车工业基本上是被工会搞垮的,严格地说,七成是工会,三成是经理。技术上,美国的工程师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市场的萎缩技术流失是必然的。

西方先进国家的坦克都采用自动变速器,但是中国和俄国都用手动变速器。我相信是中国和俄国的自动变速器不过关。

没有自动变速器的後果是起动加速很慢。法国的“勒克莱尔”(Leclerc)主战坦克与中国的99式主战坦克发动机的功率一样,都是一千五百匹马力,这两种坦克的重量也几乎一样(法国坦克可能稍微重一、两吨)。法国的“勒克莱尔”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2公里只需要5.5秒,其他西方先进国家的主战坦克大约在7秒左右,而中国的99式需要12秒。这在打仗的时候有可能是生死之别。

战场上一辆停着的坦克如果突然侦测到被敌人的激光照射,那就表示自己已经被敌人发现而且敌人的火炮控制系统正在测量距离,这是发炮的前兆。在这种情形下,所有坦克的反应都是拔腿就跑,先躲过第一炮。法国的“勒克莱尔”起动和加速快,在炮弹来临前可以逃出危险范围(至少一个车位),而中国的99式还没有开出半个车位就被炮火击中了。

自动变速器的好处不仅仅是为了驾驶坦克方便,在某些紧要关头时是可以救命的。

丙. 悬挂系统

YST 承认在悬挂系统上是外行,不敢多说。欢迎读者补充。

2. 通讯能力

通讯能力不在坦克的三大要件上,但是非常重要。虽然理论上坦克可以单车出战但是并不常见,通常坦克作战至少是以连为单位去完成某个任务。一个坦克连通常有14~17辆坦克,如何协同作战,连长如何指挥,这就要靠坦克之间的通讯。这种通讯不但要求在运动中畅通无阻而且还需要加密不能让敌人偷听,这种通讯系统是不简单的,属於高科技。尤其现代的坦克机动快,战场的范围越来越广,要求通讯的距离越来越长,这对通讯技术是一大挑战。

目前西方先进国家的坦克移动通讯范围可以到达35公里,而中国还没有这个能力,通讯的品质也不如西方先进国家。这是中国的弱项。

但是中国有华为、中兴、大唐这些高科技通讯公司,中国的坦克通讯问题不但可以解决,而且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在通讯(communication)这个领域培养一批能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高校毕业生带来数以千计的工作。

我们必须了解,军事的研发不但是一个国家高科技的支柱而且是许多高科技的发源地。中国在坦克通讯上的投资一定会带来商业移动通讯的果实,更何况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出路是政府的责任。

3. 维护与升级

一辆坦克的寿命是很长的,因此容易维护非常重要。维护占据坦克兵日常操作大部分的时间,维护上的考量绝非小事。我记得有报导中国在某次坦克外销竞标中落选,原因就是动力系统不能整体吊装,造成保养上很大的麻烦,不如其他的竞争者。

中国40多年前制造的59式主战坦克有些现在还在用,但是很多关键设备已经升级了,譬如加挂反应装甲、安装了更先进的火炮控制系统等等,它们被给予新的型号59D和赋予新的任务。在未来的战争它们仍然有能力为国家作出贡献,虽然不是主角但也是重要的角色,在和最先进的坦克配合下一样可以在战场立功。

所以好的坦克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维护的问题,同时也会为未来的升级留下空间。

漫谈坦克(五):坦克的构造与分工

1. 坦克的构造

经过半个世纪的演变,今天的主战坦克构造上已经大同小异。我们以最着名的美国坦克“艾布拉姆”(Abrams)M1A1和它的改进型M1A2来做说明。“艾布拉姆”最着名不但因为它在科技上非常先进,更重要的是,它在战场上扬名立威,它是在伊拉克战场上实战历练出来的胜利者。

第一辆M1A1生产于1986年,1992年就有了改进型M1A2,2005年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型M1A2 SEP,但是这些改进都在电子设备和装甲材料,它们的外型和构造是完全一样的(见下图)。



图18:在中东战场驰骋的美军M1A2坦克

“胜利之手”是撒达穆.海珊在两伊战争结束後建立的。持剑的手和臂是用海珊做模型塑造的,手臂下面放置的是成千的伊朗士兵的钢盔;那两把剑是用伊拉克阵亡士兵的枪融化後铸造的,重达24吨。

YST 选择这张照片因为它震撼人心,它使我想起1940年德国军队骑马通过凯旋门的照片。胜利者的耀武扬威莫过於此,战败者的羞辱也莫过於此。李敖也说过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他忘不了日本兵骑马进北京城的情景。

凯旋门、胜利之手、北京的城门和城楼(真可惜,中共政府把北京城雄伟的城墙拆掉了!)都是国家的象徵,这些地方外国军队耀武扬威地以胜利者的姿态通过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历史总是相似而又不断地重复。不过无论如何我们要记住曾经战败的耻辱,我们要发愤图强,要做胜利者。

坦克战基本上就是领土的争夺,已经没有任何缓冲的馀地,有别於海空战。坦克会战失败的後果是非常严重的,远比空中大会战和海上大会战的失败来得事态严重。坦克会战是现世报,因为紧跟着这个失败的很可能就是亡国。譬如中俄如果在内蒙古大草原发生坦克会战,中国一旦战败跟着就是亡国,这是毫无疑问的。看了上面这张亡国的照片,我们能不加紧努力研发比M1A2更好的坦克吗?

让我们回归正题。

A. “艾布拉姆”是重型坦克,有7对负重轮,M1A1重63吨,M1A2因为用了贫铀装甲重达70吨,应该是全世界最重的主战坦克了。

B. “艾布拉姆”有一门120毫米滑膛炮,是主要武器。

C. “艾布拉姆”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炮塔右侧)和一挺7.62毫米机枪(炮塔左侧),是辅助武器。同时,在主炮的右侧有另外一挺7.62毫米机枪,这挺机枪和主炮同轴(就是和主炮的方向永远一致,同时转动),机枪射击由火炮计算机控制。

D. 车顶右前方的小方盒子是红外线探测器,有了这种感应器“艾布拉姆”就可以日夜作战。

E. “艾布拉姆”的动力系统是一千五百匹马力的燃气机(gas turbine)而非柴油发动机,非常先进,也非常少见,不过非常耗油。美国的动力系统领先世界,值得我们学习。

2. 坦克组员

坦克组员通常有四个人,如果坦克有自动装弹机,组员则只有三个人。“艾布拉姆”没有自动装弹机,所以需要四个人来操作。下面这张图标示这四个人在坦克车中的位置。



图20:M1A1“艾布拉姆”作战时的人员位置图和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等一下,不是说“艾布拉姆”是四人组吗?怎么图中只有三个人?

回答:这是平面图,装炮弹的士兵没有画出来,否则就跟后面两人重叠了。让我们对这个四人组的工作与任务一一分别说明。

甲. 车长(Commander)

顾名思义,车长是一车之长,是坦克的一把手,他的地位最高,在车内乘坐的位置也是最高(方便观察),位于主炮的右侧,炮手的后上方。车长有六个潜望镜,可以同时观察 360度的周围环境。车长前面有一挺12.7毫米重机枪供他使用。

车长是坦克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整个坦克的作战与协同,既要上情下达,也要下情上传。作战前,车长要向全车人员下达作战的任务、行车路线和攻击目标;行军与作战时,车长下达机动与攻击命令;作战后,车长要向上级汇报作战经过。车长必须是坦克专家,了解坦克的一切运作。

坦克作战决不会单车作战,通常战术任务以连为最小的单位。一个连有三个排,一个排有五辆坦克,加上连长和副连长的坦克,一个坦克连通常有17辆坦克。17个快速移动的火力点如何协同作战是至关紧要的,这个协同的工作就落在车长身上。因此,通讯工作是车长的重要任务,他必须随时与排长或连长保持联络,传达敌情、弹药、油料、伤患、损坏...等等讯息,并接受排长和连长新的指令。

乙. 炮手(Gunner)

炮手的位置在主炮的右侧,车长的前下方。炮手的责任是搜寻目标和开炮消灭目标,他同时也负责使用那挺同轴机枪。

炮手有三个重要仪器来观察目标,一是光学望远镜(白天),二是红外线成像仪(晚上或恶劣天气),三是激光(台湾称雷射)测距仪。

炮手经过一或二发现目标,然後发射激光测出距离,这些资料输入到计算机获得射击诸元完成火炮瞄准,炮手按下电钮,炮弹就发射出去了。

现代的火炮控制系统非常厉害,两千米的距离第一次开炮击中目标的或然率在90%以上,生与死就只有一次机会。所以坦克之间的战争首先开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海湾战争美国的M1A1/2大败伊拉克T-72的重要原因,因为M1A1的感应器和火炮的有效距离都大於T-72。

炮手是从英文gunner直接翻译而来。在中国,坦克的炮手也称为炮长,这是因为他是坦克的二把手,当车长殉职或无法执行任务时,炮长就代理车长。

丙. 驾驶员(Driver)

驾驶员当然就是负责驾驶坦克的士兵。不要小看驾驶员的工作,开坦克可没有开你家的宾士车上班或厢型车去郊游这麽轻松。

坦克驾驶员需要非常机警,长时间在警戒状态,他在驾驶的时候必须不断搜索隐蔽的路或是隐蔽的位置,一旦坦克进入交火状态就立刻采取隐蔽行动。在集体编队行驶的时候,他必须时刻注意队友的手势和讯号。有些坦克具备了来自车长「驶向目标」的指示讯号,驾驶员必须做出决定如何采取最佳接近的战术途径。一旦开火,驾驶员一面要帮助观看所有的目标,一面要观察弹着点。

驾驶员的位置在坦克前方正中间,除了油料、电池和电子设备的现况显示表,还有三个潜望镜,左右和前方各一个,每个镜子有120度的视角。

驾员前方的镜子有德州仪器制造的微光镜和休斯飞机公司制造的红外线成像仪,这些仪器使驾驶员无论是黑夜还是在有雾、灰尘、浓烟的清况,驾驶的速度可以维持和正常白天的情形一样。

丁. 装填手(Loader)

装填手的主要任务就是装填炮弹,他的位置是在主炮的左侧,也就是炮长和车长的左手。

装填炮弹是一个力气活,一点也不轻松。现代的主战坦克一发炮弹的重量大约是20公斤,弹长0.8公尺,装填手要用一只手保护弹头的引信不受到碰撞,用另一只手用力推弹入膛。想想看,在颠簸的坦克中,1分钟内要装上5至6发炮弹,这是多大的体力活!如果有一发炮弹失手掉到地上,後果是灾难性的。

在不开炮的时候,装填手的任务是射击那挺7.62毫米机枪。除此之外,装填手也要帮助搜寻目标,尤其是搜寻反坦克飞弹。

3. 坦克的维修

坦克兵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坦克不比飞机,有专门的维修人员,无论平时或战时,坦克的组员都要自己动手把自己的坦克维持在最佳工作状态,这是非常累人的工作,甚至比作战还累。前面说的是作战时组员的分工,现在说的是平时维修坦克的分工。

军队在坦克的保养上有严格的规定。坦克的保养分出车前的准备、行驶间歇检查、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所以除了演习和实战几乎任何时间保养的工作都在进行,工作量非常大。保养的内容分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排除障碍五大类。

一般的分工是,车长负责通讯器材和整个坦克的保养分配工作,炮长负责武器系统,驾驶员负责动力系统(发动机与传动装置),装填手负责行动系统(履带、负重轮和上面的悬挂装置)还有弹药的储藏与保养。

坦克的保养工作很多是一个人做不了的,其中拉履带、抬电瓶、擦炮膛都是力气活,双臂如果不是孔武有力是干不了的。这就是为什麽自动装弹机出现後,坦克兵最大的抱怨是少了一个保养工作的人,很多时候必须两辆的坦克兵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保养任务。

漫谈坦克(六):欧美的主战坦克

欧洲是坦克的发源地,也是历史上坦克会战最多的地方。由於欧美是科技最发达的地方,所以是最先进的坦克研发之地;由於欧洲是大平原,所以也是重型坦克研发之地。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坦克的基本知识,因此可以做出评论和比较。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几张最着名的欧美坦克的照片。

1. 英国

英国最着名的主战坦克是挑战者,也是英国目前最好的坦克(见下图)。



图21:英国的主战坦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1966.html

更多阅读

CSOL战友系统武器M249丛林之王图文评测 m249丛林之王

一:概述?*M249丛林之王使用100发5.56mm口径制式机枪弹?*竞技及求生模式下购买价格为5750金?*地速220units/s?*射速9.1发/秒,右键挥击模式攻速为1.7秒/击,攻击距离同海豹短刀,亦有90°的群伤攻击角度。?*换弹速度4.85秒?*穿墙性能:

战地之王图标怎么点亮 大话神仙图标怎么点亮

战地之王图标怎么点亮——简介战地之王ava图标已经出了很久了的,以前刚出来ava图标的时候QQ会员只需要登录游戏即可点亮战地之王图标,那么现在QQ战地之王图标怎么点亮呢?这里就来为大家分享战地之王图标点亮方法。战地之王图标怎么点

蛮族之王攻略 蛮族之王点技能

介绍蛮王经历过数次强化和削弱之后,成为Riot游戏平衡史上的主要英雄。和大家说的一样,他是目前非常不错的上单英雄。他是目前主力的上单英雄之一,有生存和保命技能,还有W的辅助效果。蛮族之王攻略——在什么时候应该使用蛮王?蛮族之王攻

三分球之王雷阿伦的秘籍 雷阿伦绝杀马刺

三分球之王雷阿伦的秘籍——简介雷阿伦的三分球,与其说是绝技,不如说是艺术人称标准的三分球教科书 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如何向雷阿伦一样 投出牛逼的三分球吧。觉得好的话麻烦点个赞三分球之王雷阿伦的秘籍——工具/原料篮球楼主 雷阿

炫斗之王激活码怎么免费领取 天天炫斗礼包免费领取

炫斗之王激活码怎么免费领取——简介炫斗之王激活码怎么领取,炫斗之王激活码怎么获得,炫斗之王激活码怎么免费领取,这款游戏还没有对外发布还在内测阶段,只要有激活码的人的才可以进入游戏进行试玩。不过官方网站有领取激活码的通道,下

声明:《台湾网友YST 漫谈坦克 坦克 陆战之王 漫谈台湾大选》为网友恬淡成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