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 翁卷《乡村四月》 什么声里雨如烟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译文】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出典】 南宋 翁卷 《乡村四月》

注:

1、《乡村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2、注释:

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子规:杜鹃鸟。

才了:刚刚。

山野:山陵和原野。

蚕桑:种桑养蚕。

了:结束。

如:好像。



3、译文1:

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译文2: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译文3:

碧绿染遍山野,水田一片亮光;杜鹃声声啼叫,雨如烟雾蒙。

农历四月的乡村,闲散人很少;才忙完养蚕采桑,又要忙插秧。

4、翁卷(宋朝著名作家),字续古,一字灵舒,宋柳川(今柳市区)人,中年以后迁居永嘉县城。淳佑三年(公元1243)领乡荐,在越、江淮边帅府中度过一段幕僚生活。后从事教学生涯,落拓江湖,以布衣终。

毕生擅长诗歌,多尖新刻画之作。与徐照、徐玑、赵师秀形成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永嘉四灵”流派。他们冲击“江西派”那种拼积典故,生硬拗捩的诗风,锻炼字句,刻意为工,反对用典,着意白描。其诗作虽多吟山咏水、唱和应酬之作,然不乏关心时事和民生疾苦佳作, 《东阳路旁蚕妇》、《乡村四月》、《赠张亦》等,都为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的名作。叶适评其诗“自吐性情,靡所依旁”。

据清乾隆《温州府志》著录,诗集有《翁卷集》一卷,《西岩集》二卷,《苇碧轩集》四卷。实则三者同为一书。由于时代久远,钞刻衍变,终于荟集为《苇碧轩集》一本。见存者有冒广生所辑之《永嘉诗人祠堂丛书》本。新版则有陈增杰校点的《永嘉四灵诗集》,收录较为完备。翁卷以其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宝贵的一席,也给后人留下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他自己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南宋获得了一丝丝生存的精神慰藉。

翁卷生活的时代,正是风靡一世的江西诗派已渐趋末流之时。江西诗派那种“以资书以为诗”、拼凑故典和生硬拗捩的作风,正是温州翁卷等四位诗人所深为不满的。翁卷他们从晚唐诗家入手,刻意求新,走贾岛、姚合的“苦吟”之路,下功夫“因狭出奇”。这大约是翁卷等人及后 《山雨》来的江湖派在唐以后,自感才力薄弱而又欲有所建树的诗人的共同想法,也是翁卷等 “四灵”的诗歌在当时诗坛被推重的一个原因。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准则和目标。翁卷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写出的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的诗作,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自然十分真切。



5、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6、进入五月,渐渐的雨多了起来,就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宋代范成大的:《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其实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他说的乡村四月是指农历的四月,我们这也已经是农历三月的尾巴了。但是虽然我们地处江北,也感受到了这首诗的意境了!昨天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不紧不慢的滋润着五月还不太热的大地,那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在曼妙的下雨中尽情的享受着清爽,享受着还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7、山村,千里大地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郁郁葱葱的树林绿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呈现出一片白色。山间到处鸣响着鸟儿欢快清脆的叫声,蒙蒙的细雨如烟似云,轻轻地飘洒着,这真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啊!我们欣赏着美景,兴致勃勃地前进着。



8、面江的小小屋子沐浴初春的阳光,捕鱼者收网的身影轻拍江畔剪辑着粼粼波光,小木浆摇醒闽江水,这流光倩影在五彩斑斓的白天仿佛诉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瑰丽,抑或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清灵。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五月,是我们这收割麦子的季节,当子规鸟的叫声响彻家乡的沟沟壑壑,山山水水。勤劳朴实的家乡人就开始走向自家的麦地里,挥舞着镰刀准备大干一场了。往日绿莹莹的一片,现在已经变成了满目的金黄色。每个人的脸上都溢满了笑容,在骄阳中闪着喜悦的光。

清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一声凄婉的算黄算割传入我的耳膜。那是子规鸟的叫声,真的,的确是它又飞回来了。一年一度的收获节又到了,尽管现在农村人大都开始使用现代化收割机了,一隆麦子个把钟头就收完了,田里再也看不到人们挥汗如雨,热火朝天万马奔腾的场面了。田头更是看不到戴着斗笠,携着小蓝捡麦穗的孩子了,可是子规鸟依然在恪尽职守的尽着自己的职责。

是这个凄婉的传说渲染着流火的五月,还是收获的五月丰富了这个凄婉的传说。我想都有吧,因为在这收获的喜悦中人们总该表达一些什么,记住一些什么吧!

我想无论什么在变,子规鸟那算黄算割的叫声是不会变的,我希望如此。



10、“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户人家摇一叶小船,载着一担秧苗,来到湖岸边的水田。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的农民们,用手中的秧苗,把田野绣成一片碧绿。这时,布谷鸟的鸣叫声又一次回荡在江南的天空中。



11、南国的春天是冬夜的长梦里忽闻雨打窗棂,那玻璃上划过的清越的声响;南国的春天是岁月轮转,时光荏苒,刹那的芳华又一次美丽的绽放。

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爱春,惜春,吟春,颂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春的欢跃;“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是春的温婉;“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是春的微妙;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风”则是春的无限喜悦了。

悄悄的是春天的如酥嫩雨,随风潜入,斜丝细撒,润得绿畴渐暖,染得杜鹃血。春云深处,雨收雾薄,空气清新,大地润泽,草香怡人。老根回暖的茶树,暴出了翠嫩的幼芽,正是采摘新茶的最好时节。

轻轻的是春天的片片熏风,风过处粉杏开花,菖蒲浅芽;风舞处农家的春燕啄泥筑窝,燕语喃喃,柳林的黄莺争抢雀巢,莺歌呖呖;风吹入耳,抚来天空明净的靥,抚来小溪潺潺的水声,抚来湖面粼粼的波光,抚来田间激荡的蛙鼓。

南国的春,是天对地的恩赐,是人们对希望的企盼。千里和风拂尽万丈青天的阴翳,春的第一缕阳光微曛了眼眸。丝雨片风中,云岚过梢,恍然回首早已是花开海,雁引春归。春风再临江南岸,仅仅是一夜之间便织就了繁华千树,怒放如雪,万枝桃花,殷殷盛开的瑰丽。

南国的春,是一首酒一般甘醇的诗,尽惹神州醉;

南国的春,是一支梦一般奇幻的曲,淘尽千古情。



1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夜市卖菱藕,水巷小桥多……”那是处处可写唐人诗的水乡人家,烟雨迷离、暮雨潇潇的时候,且行且走,在这所安静纯美的小城里,看每个女子,都是倾国倾城。小城是可以在临水的窗边细细品读的手卷,清风徐来,水波微兴,丝雨打湿我的眉心。心情闲适了,自然眼波灵动,经过画架,邂逅一幅桃源小亭图,画工了得,细笔做线一气呵成,想必画中亭主是个好客的老儒。剔透,洁净,典雅,古朴,小城的美远离了欲望的奢华。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扁舟浮筏、泊船闲网、临水之湄的心情,在字里行间,如水墨般慢慢洇开……小城是心灵的后花园,草色为帘,我愿为游客,一路呓语,一路安然,感受墨香氤氲声如许,想象自己,把相思收于腕底,静书笔端流年,灵魂波动,为君写一水蒹葭的守候。写“一月浓茶,二月春花,木窗前燕还故榻”这样古朴清逸的诗行,诗行蜿蜒在小城的梦境里。

这样的小城不喧嚣,她是琥珀,她是文人墨客的避暑山庄。时间偷换生命芳华,时而枯藤,时而落寞。寥落的花事渐歇,芳菲尽,夏已初露端倪、寻遍绿荫,盘桓在,诗人落笔的空白。在小城里,有这样的心情,每个人都是诗人。



13、宋诗有诗意般的田园画卷。翁卷的《乡村四月》犹有味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一幅绝美的江南水乡的农忙场面,绿色氤氲着山头,水满了河川,杜宇啼叫。虽然细雨纷飞但村人们却不闲着,趁着雨丝田软,忙着插秧,世俗的忙碌,安宁,凉意却也是最美好的温暖。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 翁卷《乡村四月》 什么声里雨如烟

宋诗味道独具,的确也有不堪咀嚼的诗篇。少年时,喜欢风花雪月,落拓不羁乃至仗剑游侠,自然不喜欢宋诗里这些哲味。但一旦岁月的风尘垢脸刺心,习惯奔跑的脚步放慢,就会体验到繁华落尽后宋诗悠长奈味的入心。

再读苏轼的《题西林壁》自然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词句,但它蕴含了深刻的哲思。

谁说人生不就是一场大梦呢?只是这梦,到了喜欢读宋诗的火候,便懂得了:原来就连做梦,也由不得自己的脚步,那就爱着这梦的本身吧!



14、许多童年的记忆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远去了,尘埃落定般沉寂在那一个个日渐荒疏的日日夜夜。唯独那“子规”声声,恍若昨日,依然记忆犹新,常常在三月的雨夜里撞击我思乡的愁、思亲的梦。于是,在每一个午夜梦回,那“杜鹃啼血”的忧伤便悄然跌落枕席,与床前的明月一起,无情地撕扯着我漂泊在他乡的灵魂。

回不去的童年,回不去的记忆,在人到中年的落寞中一次次发酵,一回回翻新。把窖藏在心头的那一种不了的情、不尽的痛、不解的愁,酝酿成一勺勺苦涩的酒,盛满了我人生那一只单薄的酒杯。品不尽过往的蹉跎岁月,忘不了远去的朦朦烟雨,都化着一声声杜鹃啼鸣,缠绵在我那一个个凋零残破的夜梦里,痛了岁月,痛了心灵、也痛了我那遥远、遥远的记忆……

故乡的三月,雨如轻烟,飘飘渺渺,雾如薄纱,丝丝缕缕,混合着嫩绿、甜美的青春气息,柔和、唯美地缠绕在那湿漉漉的山水间、飘荡在那亮晶晶的田野里,让那黝黑的山,碧绿的树,流动的水也多了许多灵气。记忆中,年少的我,总是喜欢爬上小村后那陡峭的山脊,远远地对着山下那一片白茫茫的田野出神。枯瘦的田埂上,偶尔有扛着犁钯,披着蓑衣的农人走过。于是,那一片平滑如镜的、白亮亮的田水中,便清晰地倒映出一段段孤独寂寞的身影,黑白相间,分外清晰。也许是那些记忆太久远了,我已记不清那一次次出现在田埂上的身影,有没有父亲走过的瞬间,有没有父亲踩过的足迹。只是,那一种黑白分明的记忆,一如古老而陈旧的黑白拷贝,在杜鹃声声中,深深地烙在了我年少的记忆里,温暖着我无数个童年的梦,无数个少年的夜。

童年的时光,总是枕着杜鹃鸟的啼叫睡去,又在杜鹃鸟的啼鸣中醒来。难得的安静中,便依偎在奶奶的膝前,听奶奶时断时续地讲述那杜鹃鸟的故事,如醉如痴地聆听那日日夜夜回荡在远山的声声嘶鸣。那一声声含血带泪的嘶鸣啊,伴随着晚春的微风细雨飘落在陡峭的深山幽谷中,跌落在山里人那一碗碗苦涩的包谷酒碗里,如一缕潮湿凝重的忧伤,浸透了山里人一个晚春的朝朝暮暮,一个季节的时时刻刻。

记忆中,每当山上的杜鹃花如火一般盛开的时候,精灵般的杜鹃鸟便悄然回来了,在不知不觉中,空旷寂寥的山野便从此多了一些悲情的诗意。只是繁重的劳作,沉重的负担,早已让麻木的农人远离了那一种品味诗画的雅兴,更难得有那一份闲情来解读这晚春如画美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便习惯了那一声声充满了哀伤、婉转的杜鹃啼鸣。是麻木?亦或是漠然?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我自己也只有在人到中年的今天,才品味出那一声声凄婉的鸣叫,是怎样的加重了那个年代无声的忧伤,喧染了那段岁月不尽的愁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奔波劳碌,父辈们并没有改变那个年代衣不蔗体的无奈,食不裹腹的窘迫。即便如此,他们依然燕子衔泥般苦苦支撑,默默坚持,以一种惊人的意志维系着自己不倒的身躯、不倒的信念。“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少的我,压根不知道忧为何事,愁为何物。既不写诗,更不赋愁,终日里追逐着杜鹃鸟的鸣叫,在晚春的雨点中,我忽略了原本不该忽略的一切。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报父母恩”。数十年过去了,已为人父或为人母的我们,还有多少儿时的记忆可以追寻?还有多少童年的往事值得回味?沉沦在在灯红酒绿的迷离中,游戏在纸醉金迷的诱惑里,还有多少人可以记得:遥远的杜鹃声里,那些不可相忘的记忆?那些不可相忘的恩情?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多少年以后,在每一次杜鹃鸣叫的时候,哪如烟一般飘渺的雨中的记忆,是否,偶尔也曾掠过一缕湿漉漉的感动、一抹湿漉漉的柔情?



1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1467.html

更多阅读

自驾游:《乡村爱情》里的真实象牙山

象牙山是赵本山以及众弟子的电视剧《乡村爱情》实景拍摄地。在辽宁北部的开原市东南30公里处。从开原到象牙山是曲折的平原乡村公路,路过几个东北农村,感觉跟我们河北普通的农村其实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有的破破烂烂的。亲戚开车前面

声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 翁卷《乡村四月》 什么声里雨如烟》为网友白色衬衫净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