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解说一 何为太极?二 太极图含义三 应用篇 ps太极图制作

太极图解说(一)何为太极?

作者:郭顺红 2007年10月

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

一、何为太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我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于其适当的条件,它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正是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我们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我们身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这种“能力”(古人也称之为“气”)它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做“生生”,它就是“太极”。

这个“太极”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我们的文明之源,它难以言表,难以形容,但是古人还是用各种语言将它的变化进行描述。有学者则根据《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章句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太极图式,以表述太极的变化原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形阴阳关系的最简要的说明。

世传的太极图有多种多样,其中传播最广泛,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当是传统阴阳鱼环抱太极图(见下图所示),这个太极图代表什么意义呢?

这个阴阳鱼太极图的最外圈为圆形(象征太极),一是表示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二是表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是表示圆融畅顺、圆满法界。

太极图中的S型曲线(象征阴阳两分),一是表示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包含相辅相成的阴阳两方面;二是阴阳彼此消长互动,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三是阴阳互为其根,各自均以对方为存在条件;四是事物阴阳的转化都是渐进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五是表示阴阳互推互化生生不息。

阴阳中的鱼眼,一是表示阴阳双方中都包含对立面的因素,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二是表示阴阳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内部也会自生化出对立面的因素;三是阴阳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对立关系。



《周易·系辞》中说:“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但是大家知道,在传统阴阳鱼太极图中,三才是难以表述的(五行更难表述),尽管有人说“在太极图中,阴阳代表天地,S曲线则代表人”等说法,但很难得到共识。

二、郭氏太极图

笔者在参悟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创立了《郭氏太极图》,该太极图比传统阴阳鱼太极图多了一个中圆(见郭氏七彩太极图示),这个中圆表示阴阳多方面运化致和而生(阴阳和合则生,如男女交合则生)的境界。虽然只是在阴阳鱼太极图中多了一个圆,但是很关键,这个圆正体现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是阴阳和合而生的,故"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太极图很巧妙的将《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和《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正贯通起来了。

《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这里只有“一分为二”,没有“合而为一”,仅仅是单一的分化系统,这个分化系统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关系?历代以来很少有人解释清楚,这个太极图作了圆满解释,真正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有机统一,同时也将三爻八卦在太极图中得到了体现,是对传统太极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阴阳鱼太极图将阴阳之间的关系演绎的惟妙惟肖,但是对于三才、五行等多元关联则难以表达,这一点反而是周敦颐的立式太极图更胜一筹,然而周氏太极图却没有阴阳鱼太极图的生生运化的动态体现,也没有直观揭示阴阳、三才、五行之间的统一关系。



笔者所传太极图在阴阳鱼太极图基础上解决了三才、五行、八卦等之间的组合与关联,从而构成了统一于太极基础上的多元互动、中和与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将传统阴阳鱼太极图着重描述的阴阳对应关系,发展为多元(三元、五元等)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从本质上讲,三才、五行、八卦又根源于阴阳,而阴阳本于太极。参见郭氏太极演化分解图示。



郭氏太极演化分解图示

由图示可以看到,五行、八卦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层次,是由中圆在阴、阳、阴中阳、阳中阴中央汇聚分和而成(这个中,既是合也是分)。这个“中”在五行中就是“土”,居于中位,实际上它来自于金、木、水、火四象的汇合,故班固《白虎通·五行》、魏伯阳《参同契》中有“土王四季“之说。

这个太极图将传统阴阳辩证思想与五行制约平衡理论完美结合,并赋予现代内涵。这个太极图呈现一体结构下的多元互动模式(是“大一统”,而不是“大统一”),是与现代多元社会呈现的多元关系是一致的。

三、太极图中的五行

五行是在太极图中由阴阳变合凝聚而形成的多元互动关系,是构成事物间诸多关系中的最根本的五要素。《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行学说是将自然界与社会各种事物参照五行之物(水、火、木、金、土)的性质进行取象比类,建立的五行生、克制约、平衡与生化关系,在五行关系中:

1. 木主生,火主长,土主化,金主收,水主藏。生、长、化、收、藏是自然界中遵循的统一规律。

2.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相生关系。

3.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相克关系。

除了正常的生克关系外,还有五行乘悔关系,就是五行关系失衡的一种状态,某一行过强或过弱。如火大而水小,水就起不到克火的作用,所以五行中十分重视各要素间的配比与量度的均衡。

阴阳、四象、八卦系统主要揭示的是阴阳对待关系,而五行体系强调的是运化关系。运化关系重在揭示多元间相互制约与协调,即相生相克关系,不使多元关系中任何一方永远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只是某一阶段一方强势一些),从而到达系统整体的相对平衡与稳定。

现代科学中无论电子控制系统、工程控制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等等都包含了五行要素,五行学说不应仅停留在中国古代玄学层面,而应在此基础上赋予现在哲学阐释,并服务于现代社会。

四、郭氏太极图与阴阳双鱼结构

传统太极图是将黑白双鱼扭结在一起的一种“意象”,很生动,很活泼,阴阳互推、互动,此长彼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郭氏太极图实际上也是阴阳双鱼扭结在一起的意象,这个阴阳双鱼有鱼背与鱼腹之别(也是意象)。“中圆”在阴鱼或阳鱼中则变成了“鱼腹”,阴鱼、阳鱼本身也具有了阴阳属性,所以郭氏太极图在继承传统阴阳双鱼太极图理论的基础上,有其更深刻的内涵。

将郭氏太极图转变为黑白灰颜色,可以与传统黑白阴阳鱼太极图进行对比,阴鱼与阳鱼形状是一样的,只是阴阳鱼本身具有阴阳“花色”而已。在周敦颐太极图中虽没有阴阳双鱼,其在《太极图说》中解说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即可以对应这个带有“阴阳”花色的阴阳双鱼。





从本质上来讲,太极就是气(阴阳二气)的运行流转,就是心与物的统一体,是万物生命能动与化生的本源。在中国古代,认为“气”是万物的根本,那气是什么呢?用现代科学的话讲就是能量场,但具有灵性与可感知性。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太极的运转为什么是顺时针方向?在中国古代通常以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而人的正位是面南背北(所以正房都是这个位),在一日之内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人处在正位看到太阳(阳气)运行的轨迹就是太极运行方向,即从东(左)至上再到西(右),故太极图的运转是顺时针方向。

在太极图中,阳为红色,阴为蓝色,中为黄色,阳中阴、阴中阳分别为青绿和橙紫(也可理解为气),太极图始终处于内在不停运动中的。

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的含义

作者:郭顺红 2007年10月

太极图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以“图像”的方式阐释阴阳哲理的图形,是探索宇宙社会人生变化发展规律的图式。千百年来,悠悠流传,博大精深。

太极图解说(一)何为太极?(二)太极图含义(三)应用篇 ps太极图制作
世传太极图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古太极图(又名天地自然河图)、现代阴阳环互太极图(即阴阳鱼太极图)等,流传最广的太极图应当是以阴阳相互环抱交感的阴阳鱼图案。

一、周氏太极图

周氏太极图作于北宋,是五层结构的立式太极图(见图示),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对该太极图进行阐释,其含义大致如下:



周氏太极图

最上一个圆圈代表“无极”,是无极至极、无边无际、圆融周遍、无有终始的意思,这个圏也代表阴阳未分的混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第二圈为三轮黑白(阴阳)环互交合图(该图示类似于《周易》八卦中的坎离环交结构),“无极而太极”,太极是无极的显现之机,是阴阳过程的展开与动静变化,环互结构象征阴阳互变流转,周而复始;坎离结构象征阴阳互含互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所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第三圏为五行变合图,由阴、阳、阴中阳、阳中阴变化交合而生化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要素。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之间相互联系、生化制约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五行之气顺布,四时更迭而有序,水火木金成四象,土居中而和,五行下的一小圈表示五行之气汇聚而凝和。

第四圏为阴阳五行凝聚显化,形成阴阳两类相互对立、互补的事物。秉受阳气而形成的事物而呈阳性特征,秉受阴气而形成的事物呈阴性特征。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最下一圈象征万事万物皆由阴阳而出,生生不息,变化无穷,无有终期。

周氏太极图以阴阳、五行理论依立式多层次形象地描绘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模式,该图示得到后世许多学者的推崇,周敦颐也被奉为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

周氏太极图的图示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有些复杂,而且阴阳之间的关系缺少形象化的体现,阴阳与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图示中似乎也没有展示出来。《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八卦在周氏太极图中也没有完全体现(只有坎离二个卦象)。

二、来氏太极图

来氏太极图作于明代,来知德潜居蜀地深山参研易理达29年,著有《周易集注》一书,来氏太极图为黑白环互图,黑者阴,白者阳。阴者可分为二,即太阴、少阴;阳者也可分为二,即太阳、少阳。中央还有一圆,据来氏讲:“非中间一圈,乃太极之本体。”



何为“非中间一圈”?太极之本体又是指什么?这都是值得推敲的。笔者认为来氏太极图在易理上是有严重问题的,既然称作“太极图”就应该符合《周易·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实际上周氏的太极图并不符合!如果将整个圆视为太极,那么太极生的不是两仪,而是三仪(即阴、阳、中圆)!周氏说“非中间一圏,为太极之本体”,太极本来就是阴阳的本体,太极的中央又出了个本体,岂不头上安头?

三、古太极图(天地自然河图)

古太极图为清朝胡渭据明赵仲全《道学正宗》的《天地自然之图》而制,该图与《天地自然之图》无异,唯一的区别是黑白环互的圆周划分为八块,以象征八卦。



古太极图

所谓古太极图是以圆圈代表太极;曲线两分(一黑一白)代表两仪;纯黑、纯白及白中黑眼、黑中白眼为四象;圆周八分而有八卦,该八卦与伏羲圆图若合。在古太极图中,阴阳二分曲线表达了阴阳互根、互推的过程,也表达了两仪生四象的过程,尽管胡氏将圆体化分成了八份以应先天八卦,但是太极图也变得不那么简洁了。与周敦颐太极图相比,只表达出了四象与八卦,五行没有直观表达。

四、阴阳鱼太极图(传统太极图)

目前,在社会上流传最广的太极图就是阴阳鱼太极图,从孔庙到楼观台,从中医到武术,从韩国国旗到玻尔勋章族徽等等,都有这个阴阳双鱼太极图的影子。阴阳双鱼象征阴阳之间本为一体,然相互对立,互动消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鱼太极图将阴阳关系揭示的惟妙惟肖,但是与古太极图一样难以表达阴阳、三才、五行的内在联系。



五、郭氏太极图

郭氏太极图是笔者在阴阳鱼太极图基础上悟出的。太极图如何而来?各家说法不一,笔者在1990年5月于定中显见彩色太极一气流行,用近20年的时间参悟其理,现将其流传于世。郭氏太极图将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八卦融为一体,将孔子《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生化模型,与《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生化模型完美融合在一起。



六、郭氏太极图与先天八卦分布

笔者太极图的八卦化分符合逐爻叠加的“加一倍法”,这种逐爻叠加既可以是由下向上,也可以是由上向下;既可以是以三才为基础展开,也可以是以四象为基础展开。这样,展开的八卦图示就有多种多样,由上至下将太极图示中的八卦列出来就构成了多种不同的八卦序列。



八卦分解图之一

例如,以三才为基点,爻位由下向上叠加,依照上阳下阴的次序,可以展开先天八卦序列: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从垂直轴线上看八卦分布是由上至下而顺序排列。见下图:



这与传统太极图中的先天八卦圆周分布顺序虽然形式不同,但是表现内涵是一致的。这个图示将“加一倍法”的八卦次序与太极图融合在了一起。

八卦之中复有八卦,因此太极衍为六十四卦。

七、郭氏太极图与《尚书·洪范》

《尚书·洪范》为中国政治哲学史上的重要篇章。相传《易》八卦与《洪范》九畴乃天赐所得,汉孔安国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随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洪,大也;范,法也。洪范乃是治国安邦修身,裁定天下秩序之大法。《洪范》九畴:“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也就是说,其一用五行立其根基,其二用五事修养身心,其三用八政设置官职,其四用五纪定制时序,其五用皇极建立政统,其六用三德执掌驾驭,其七用稽疑决策进退,其八用庶徵把握天人,其九享用五福,戒罚六极。

《易》与《洪范》皆为圣人通明天下之至理,化育群生之至道,《易》本于阴阳,化而八卦,八卦而衍為六十四卦,阴阳生生对待而交错,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故为之《易》。《洪范》本于刚柔,化而五行,五行而有顺逆,各有其性,建皇立极,而尽天下之性命,而定天下之事业。

何谓皇极?皇,大也;极,中也。大而至中是乃皇极。《易》曰“太极”而《洪范》曰“皇极”何也?太极表天道,皇极表人理,太极化而阴阳,皇极和阴阳而位乎中,太极显体,皇极达用,即体而达用,故太极、皇极本一也,在天道曰“太极”,在人道曰“皇极”。皇极就是处中用和的根本原则,是《洪范》精神之所在。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充满了各种利害关系和恩怨矛盾,如何应对与处理?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面对的。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依据什么标准呢?这就是公平与正义(大中至正)。

从箕子《洪范》九畴可以到看到,建立皇极乃九畴之中心,主要是强调协调各方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政治应秉承以民为本,以公平正义为根基,如此才能赢得公众支持,才能达到官民认可,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人心得以安宁。

阴阳鱼太极图是描述各种矛盾(阴阳)关系的动态模式,笔者在阴阳鱼太极图中央加了一个圆圈,正是以大而中的原则协调矛盾(阴阳)关系的最佳模式,这个圆一方面体现了不偏不倚,另一方面体现了尊重差异、寻求共性,从而建立和谐的整体秩序。这就是大中的精髓。

笔者的太极图实乃太极与皇极合一图,依道家而言还有“无极图”(周氏太极图中也有),所谓“无极图”实际就是空心圆图,乃无极之极、无所不至、无所不包之含义(也就是生生道体本身),故“无极”、“太极”、“皇极”是一回事,只是万物不同层面的理。



笔者的太极图是将《易?系辞》中的太极——阴阳——两仪——四象——八卦关系与《尚书?洪范》中的五行关系合而为一,并将《洪范》中的皇极揭示了出来。而周敦颐的太极图虽然揭示了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生化过程,但是并没有将《洪范》中的皇极显现出来。

道家将空心圆称作“无极”,而将阴阳运化过程称作“太极”,若按照道家的说法可以画出三极分解图:



三极分解图

八、郭氏太极图与含三为一

周敦颐《太极图说》开篇有:“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历代诸儒对“无极”、“太极”争议颇多,朱熹与陆九渊有著名的鹅湖之辩。

周子的《太极图说》是儒、道、佛融合的产物,固然带有道家与佛家的痕迹。“无极”出自《老子》,是道家对万变事物“本体”的描述,而将“阴阳互根”的变化之机称为“太极”。在《太极图说》中没有“皇极”之说,但却有“阴阳和中”之实,这就是皇极境界。“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这是《太极图说》对皇极(立人极)层次的描述。阴阳致中变合,而形成了多元互动(即五行)关系,五行是《尚书·洪范》中的重要内容,是万物有序运行的纲纪(“彝伦攸叙”),其核心是阴阳致中和合的“皇极”。

“无极”、“太极”、“皇极”本是一体,不是说太极之外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无极或皇极,或者无极之外有一个皇极,这三极是一体的关系,而是万事万物不同层次法性的呈现,这三极与传统文化中的“体、相、用”三义相应。佛家讲,“体”是真如本性,亦称“佛性”。佛性清净平等,不垢、不净,不来也不去,是无处不在、遍满法界(故与“无极”相应);“相”是性之功德,也是自性本具一切智慧、能力的显现,天地间差别万象无不是这一法力的显现(故与“太极”相应);而“用”,则是应用无方,能随机应化,随缘教化,归其本乃是以和德为用(故与“皇极”相应)。

由上贴图所示,笔者的太极图是融“无极”、“太极”、“皇极”一体的,即含三为一,是对周子太极图和传统阴阳鱼太极图的继承与发展。

儒家讲“一物一太极”,无极、太极、皇极无非都是自性的体现。在“无极”境界,众生本具的法性是平等的;而于“太极”境界则呈现万千差别,故也是自由的(依其自主性而有别);而“皇极”境界将这平等与差别融合为和谐之一体。故平等、自由、致和是太极图理论呈现的基本价值。

太极图理论是中国最古老经典《易》的基础学说,也是天地间万物的根本规律,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合古通今、应变无方,在新时代下承传中国文化之精髓,融合西方文明之精华,以此构建中华文明平等、自由、和谐的普世价值体系,缔造平等、和谐,自由而有序的新世界,造福人类。

九、郭氏太极图与佛家的体、相、用以及儒家的体、用关系

在佛家,“体”就是指圆满法界的形而上“本体”;“相”是表相,即表现形式、体系结构;“用”是功能、作用。例如,一个玻璃杯,玻璃为之体,其形状、形体为之相,能盛水、饮水为之用。

在儒家,“体”一方面指内在生生的形而上“本体”,也指系统的体系结构;“用”则既是指表现形式,也指功能与作用。

如此说来,在佛家的体、相、用三者之间在儒家看来是递进的体用关系,即“相”为“体”之用,也为“用”之体。还以玻璃杯为例,在儒家看来,玻璃为之体,其形状、形体为之用;形状、形体为之体,能盛水、饮水为之用。

所以,在笔者的太极图中,若以佛家来讲无极、太极、皇极就是体、相、用的关系;若以儒家来论,无极为体,太极为用;太极为体,皇极为用。

太极图解说(三)应用篇

作者:郭顺红

参见太极图解说(一)何为太极?和太极图解说(二)太极图含义

笔者传出的太极图在继承阴阳鱼太极图精华的基础上,发现了由阴、阳、阳中阴、阴中阳汇聚和中而成的“皇极”。这个皇极与多方(阴、阳、阳中阴、阴中阳)都有交集(即公共部分),如果将阴、阳、阳中阴、阴中阳看作多边关系的诸方,那么这就意味着,要使各方达成共识,只要把握这个“共同点”即可,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思想的形象化体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在认同差异的前提下寻求协同与合作。太极图的中圆就是和同的部分,而中圆外就是差异部分,这个中圆(皇极)体现的就是致中和合之道,在儒家称之为中庸。

为何称为皇极?“皇极”出自《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在《洪范》中“皇极”是指以“中道”的原则建立政统(即政治合法性与延续性)。邵雍在《皇极经世书》中说:“至大谓之皇,至中谓之极”,故皇极就是处中用和之道。

太极图是以“象”的方式描述矛盾(阴阳)关系变化的动态模型,在太极图中央的这个圆圈(皇极),正是以大而中的原则协调矛盾(阴阳)关系的最佳途径,这个圆处阴阳之中位,且能够兼顾到阴、阳、阴中阳、阳中阴,一方面体现了不偏不倚(中正、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体现了尊重差异、寻求共性,从而在多元关系中保持和谐与稳定。

太极图的中圆也是阴阳双方利益的共同关注点,是双方沟通的基础,所以沟通也是使双方达到和谐圆润的最佳途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充满了各种利害关系和恩怨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的最好途径就是公平、中正、包容,彼此间要尊重差异、相互理解、互利互惠、寻求共赢。人与人之间要不失时机的进行有效沟通,消除误解,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的氛围。而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常常是各自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兼顾对方,双方不能有效沟通,不能相互谅解的结果。

太极图中最基本的关系是阴阳,五行是在阴阳基础上至中变合而形成的多元互动关系。阴阳间互相依存相互消长呈现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对立统一”,五行间五种因素相生相克流转往复呈现的基本规律就是“互动致和”。因此,“对立统一”,“互动致和”是太极图运化展现的根本规律。太极图理论将阴阳(矛盾)规律与五行辨证原理有机结合和在了一起,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奉行“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五常”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处理、协调、维持社会中个体与群体和谐关系的人伦原则,是大家应共同该遵守与营建的基本关系。如依照这五常之道行事,则人与人之间相互融通,社会群体融洽和谐,反之人人不得安宁,社会失序。

五常来之于五行,在五行中,仁属木,义属火,礼属金,智属水、信属土。见图示。



仁就是仁省、仁爱,就是推己及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宽容、恻隐、包容,就是协调与谅解。在政治上就是公平、平等,一视同仁,就是亲政爱民,就是以民为本。

义就是宜,就是恰当,就是因时、因地制宜,就是当作即做,不当作即不做,就是恰如其分,就是把握尺度。在政治上就是坚守正义,就是把握原则,就是合理分配,就是恪尽职守,就是亲政奉献。

礼就是履,就是践行,就是秩序,就是规矩。在政治就是制度,就是法律,就是遵守与履行,就是以身作则。

智就是智慧,就是明辨曲直、是非,就是创新,就是改善。在政治就是崇尚理性,就是科学、民主,就是改善民生,就是创新发展。

信就是诚,就是不疑,就是“言出由衷,信守承诺”,就是处世端正,不欺不诈,就是知恩图报,就是信仰至诚。在政治就是坚守公信,赏罚有信,就是令行禁止,不朝令夕改,就是为政诚明。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就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的,中国的武术强调动静虚实,也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支撑的,特别是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图为理论依据而形成的广为流传的拳种,太极拳有太极十三势之说,即八卦、五行。八卦者:掤、捋、挤、按、采、例、肘、靠;五行者:进、退、顾、盼、定。

太极图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系统控制、政治哲学等,参见拙著《五行学说现代阐释(二)企业管理理念与行为模式》和《五行学说现代阐释(三)三权分立与五权制衡》。

太极图原理还可应用于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下面简要阐述太极图用于外交方面。

由于信息及交通等技术的发展,当今世界正步入全球化、多元化新时代,经济呈现全球一体化,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等和谐思想展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开创和美人生、构建和谐和社会与和谐世界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中国的崛起是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发展的,特别是近百年的中国发展史证明了这一切。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种矛盾与利益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在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就要因应时局协调好各种关系,并把握好尺度。中国奉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这一尺度的根本体现。

太极图中的阴鱼、阳鱼代表矛盾双方;阴阳鱼眼代表各方的利益交织,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心圆则表示协调各方利害关系而达成的最佳平衡状态。这就是中庸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精神的内涵所在。

中美关系可以说是最复杂的国际关系,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两国对彼此有着不同看法。两者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伙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常常是合作中有冲突,也常常是冲突中有融合,但是总体来说合作多于冲突,共同利益大于彼此分歧。这是两国能够着眼于双方的核心利益与世界和平的未来,能够在矛盾中保持克制、相互妥协,并努力处理好双边关系的结果,特别是中国一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常言道:和则两利,失则俱伤。这就是太极图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

太极图原理可以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其用至精至深,至广至大,小可修身齐家,大可安邦治国平天下,然太极之理大家往往是“日用而不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1323.html

更多阅读

易经的奥秘三 何为太极 易经的奥秘

[画外音]据现代科学考证,地球是在宇宙大爆炸时诞生的,而七千多年前的伏羲就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一画开天代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一个整体中生发出来的,这个图是后人根据伏羲的阴阳八卦画出来的,他既被称为阴阳图,也被称为太极图

何为太极? 何为视力低下

【哲学里的太极】什么是太极?太极一词,始见于《易经》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生,不是产生,而是演变的意思。亦即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太极的变化流通,包含或阴

“冲冠一怒为红颜”被误读了三百多年 冲冠一怒为红颜是谁

文/梁迎春“冲冠一怒为红颜”,少时读这句话顿感热血沸腾,似乎听到了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厮杀声,那种赤膊上阵四面楚歌的场面,只为了一位绝代歌妓陈圆圆。明军、大顺军、清军似乎乱作一团,冲冠一怒为红颜大有一种揭竿而起的气势。可当我结

养育之道:何为道?道在何方?

养育之道:何为道?道在何方?陈禾亲子早教·不教而教系列05在2013新浪“养育有道”年度对话论坛上,主持人新浪育儿频道执行主编郑先子老师突然提出:“养育有道:什么是道?”,要求参与对话嘉宾给个明确的定义。由于时间有限,齐大辉、陈晓晖、朱

玄学术语下:何为八卦?

周易八卦图解【八卦基本概念】八卦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具体符号表示见下面的『八卦符号』。《易经》六十四

声明:《太极图解说一 何为太极?二 太极图含义三 应用篇 ps太极图制作》为网友因爲愛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