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中医分类 什么是胃炎 有哪些症状

胃病的中医分类

一、中医胃病分类。

中医辩证,将胃病详分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各证型。主要有:肝胃气滞型、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瘀阻胃络型、肝胃郁热型、寒热错杂型、饮食停滞型等。

中医根据胃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而确定其病证名称,大致有“胃脘痛”、“嘈杂”、“吞酸”、“呕吐”、“痞满”、“反胃”、“胃缓”、“伤食”、“吐血”、“呃逆”、“嗳气”等。

1、 胃脘痛:

简称胃痛,古称“心胃痛”、“心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必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黏膜脱垂症、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脂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胰腺炎等,均会出现胃脘痛。

胃脘痛仅仅是一种临床表现,六淫邪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痛,多为卒然暴痛,属于急性、以实证为主;胃痛日久,脏腑失调,胃脘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为慢性,以虚证为多。

胃痛初起,其病性较轻,多病在气分;凡胃痛兼有胀闷感,且胀痛攻窜两胁及背部,痛无定处,多属气滞。胃痛日久不愈则属气滞而致血瘀,由气分而病及血分,此类胃痛是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有明显的拒按。

凡胃脘冷痛,遇寒加剧,喜热饮食,得热胃痛减轻,多属寒证;胃痛拒按,饥时作痛,进食后胃痛加剧,多属实证。

临床医师进行中医的辨证施治可达到疗程短、见效快、无痛苦、标本兼治的效果,是愈后不易复发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2、呕吐: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引起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病症,多属于胃部的病变。呕吐的发生,多与外感、内伤、饮食失节致损伤脾胃有关,临床常根据呕吐的声音强弱、吐势的缓急、呕吐物的性状、气味及其他兼症,判断胃病的寒热虚实。凡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呕吐物清稀者,多属虚寒证。

呕吐属实证者,多兼有胃痛。属食滞引起的,胃脘多有胀满,嗳腐酸臭,且有暴饮暴食的病史。属于气逆引起者,必兼胃脘胀痛,且连于两胁肋部。

3、泛酸:

泛酸是指因胃中酸液过多,随胃气上逆泛溢而入食道,乃至咽部,随即咽下。常见肠溃疡、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泛酸常与胃痛兼见,但也常单独出现。多出肝炎内郁、胃气不和而发,或者因脾胃虚寒、不能运化而致。泛酸兼有胃脘烧灼感,脘腹胀闷,口干口渴,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红苔黄者,多为肝气犯胃引起。

4、呃(e)逆:

呃逆俗称“打嗝”,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呃逆有间歇的、短暂的、或连续的发作几种。其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总因胃失和降、气逆而上所致。

呃逆一症,临床上应辨别虚实寒热的不同,实证多因外邪或痰瘀、气滞、食滞所致,或一时进食太快以及饮水嬉笑引起,其呃逆发病时间短,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虚证多见于脾肾虚寒、胃阴于足,其呃逆时断时续,呃声低长、无力。胃寒呃逆,其呃声沉缓有力,兼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则甚。

5、嗳气:

嗳气也是胃病的常见症状,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病症。嗳气与呃逆不同,嗳气声音低长,是气从胃中上逆;呃逆声音急而短促,发自喉间。嗳气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不节,或痰火内扰,导致胃气不和,清浊升降失常,胃气不降,反气逆而上所出现的症状。

6、痞(pi)满:

痞满是指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按压时不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凡是六淫外邪内陷于胃,或饮食积滞,痰湿内阻,七性内伤,以及脾胃虚弱,皆能出现痞满之症。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消化不良症等疾病在病变过程中,大多会出现痞满的症状。

7、反胃:

反胃是指病人进食后,食物停积胃腑不能下行,而见脘腹痞胀,宿食不化,过一段时间后则尽吐出的症状,可表现为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反胃多由饮食不节,酒色过度,或长期忧思郁怒,使脾胃之气损伤,胃阳渐虚,以致气滞、血瘀、痰凝而阻滞于胃,胃腑失其通降下行之功能,宿食难消而成。因此,胃阳虚是其发病的关键,现代医学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十二指肠憩室,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十二指肠壅积症,胃部肿瘤,胃神经官能症等等,凡并发胃幽门部痉挛、水肿、狭窄、引起胃排空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脘复痞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反胃症状。

8、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包括不思饮食,纳少与纳呆。不思饮食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不思饮食所致;纳呆是指无饥饿和要求进食的感觉,可见于脾胃本身的疾病,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疡病,或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和病后恢复期。

二、胃脘痛

1、病理

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A、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发;又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内生湿热,或食滞不化,可以发生热痛或食痛。

B、肝胃不和。忧郁恼怒伤肝,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气郁结,里面可以化火。火邪又可伤阴,均可使疼痛加重,或病程式缠绵。

C、脾胃虚寒。素体虚弱,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中气虚寒而痛。均使气机不利,气滞而作痛;脾胃阳虚,脉络失于濡润,致使脉络拘急而作痛。气滞日久不愈可致血脉凝涩,瘀血内结,则疼痛更为顽固难愈。

2、胃脘痛的治疗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辨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A、 病邪阻滞

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

苔白腻,脉昆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B、食滞胃脘

病因病理

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临床表现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C、 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D、 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折,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E、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症。

治法:化瘀通络

以上胃脘疼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者多为慢性疼痛。病邪阻滞、气滞火郁或脾胃虚寒,均可形成辨血内停。因此,上述诸证,往往不是单纯不变的,牙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并不少见,临证时必须灵活掌握。

三、胃火炽盛治疗

多因清志过急,化火或邪热犯胃,过食辛热之品而致。热邪郁胃,则胃脘灼痛。热郁气逆则吞酸嘈杂,火有消谷之力故消谷善饥。火逆循经上火故口臭,牙龈肿痛,舌红苔黄。热灼血络,迫血妄行则齿衄。热结阳明,消灼津液,故口干渴喜凉饮,大便秘结,脉数滑。

主证:胃脘灼痛,天酸嘈杂,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

四、胃气虚寒治疗

主证:多与脾阳虚证合并出现。胃纳减退,脘腹空痛、冷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嗳气发凉,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四肢欠温,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无力等。

辩证: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或苦寒之剂消伐脾胃阳气,以致阳虚中寒,寒气凝滞故见脘腹冷痛、空痛,得食、得暖、得按痛减,舌润胖嫩,苔白,脉沉无力,大便稀溏,四肢欠温。寒饮不化而上逆故嗳气发凉,泛清水或清冷省沫。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则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等。

治法:温胃益气

五、胃阴不足治疗

主证:唇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饥不欲良,便干溲短,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辩证:多因火热耗伤阴液所致,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唇干舌燥,光剥少津。阴虚生热扰于胃中,胃失津润,故脘痞不畅,饥不欲食,胃失和降则干呕呃逆;津伤胃燥而及于肠故便干溲短。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

六、中医理论中的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中医治病,整体观念是其特点和精髓,按照中医的整体观念,将疾病的个体与自然、环境、气候以及个体疾病的不同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综合分析后,得出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属性等,再辩证施治去指导用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由于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胃腑受伤、胃气失和,故治疗应以健胃和行气为主,以疏肝、清热、祛湿、活血、理气和胃、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治法为辅,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肝胃不和

症状:胃脘胀满,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攻窜作痛,连及两胁,遇情志不舒则加剧。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脾胃湿热

症状:胃脘疼痛或痞满,或伴有嗳气恶心,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不畅。

治法:清热化湿,调中和胃。

脾胃虚弱

症状:胃脘胀满,餐后明显,或有隐隐作痛,食欲不振,胃痛喜湿喜按,口淡不欲饮,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大便稀溏。

治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

胃阴不足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饥不欲食。

治法:益胃养阴。

胃结瘀阻

症状:胃病日久不愈,胃脘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而拒按,食后痛甚,或见吐血、黑便。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七、中医理论中的消化性溃疡病

中医辨证

溃疡病的辩证应分清标本。一般来说新病多实证热证,久病多虚证寒证,更久则应有血瘀或虚实夹杂证。应根据疼痛的部位、蛋白质及饮食关系,结合其它见症辨别虚、实、热、气、血的不同。临床上溃疡病可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寒)、胃阴不足、脾虚血辨别几种中医证候。治疗应从肝、从胃或肝胃同治。常用疏肝和胃法、健脾益气法、温中散寒法、滋阴养胃法及标本同治的原则,且常根据其它脏腑阴阳偏衰的不同,分别加用补肾、泄胃热、活血化瘀、补气化瘀药物治疗。以达最佳效果。

中医辩证分型论治

1、肝胃不和型

主证:胃脘部胀痛或隐痛,痛时窜至胸胁或后背,多有嗳气、泛酸、饮食减少,遇情志不舒时加重,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

辩证:精神抑郁,情志不畅,肝木克伐脾土,导致肝气郁结,横逆脾胃故肋脘部胀痛或隐痛;肝气不舒,气机不畅则痛时窜到胸胁或背部;胃气上逆则嗳气泛酸;脾胃纳化失司则饮食减少;舌脉之象为肝胃不和之症。

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胃脘隐痛,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喜暖喜按喜热饮食,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细或沉迟无力。

辩证:脾胃虚弱,故胃脘隐痛绵绵,疼痛以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寒者得温易散,虚者得按则舒,故喜暖喜按喜热饮食;脾主四肢,主运化,阳虚则四肢不温,神疲乏力,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细或沉迟无力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则:温中健脾。

3、胃阴不足型

主证:胃脘隐痛或灼痛,或伴嘈杂、或饥而不欲食,似烦不眠、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无苔或则少津,脉细数。

辩证: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胃隐痛或灼痛;虚热内扰,故胃脘嘈杂;胃失津润则不欲饮食;阴虚内热则心烦不眠;津亏液少则口干唇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无苔或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则:养阴益胃。

4、脾虚血瘀型

主证:胃脘刺痛,痛处固定,食后加重,拒按,或见呕血,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或涩。实证出血,来势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或弦细无力;虚证出血,来势较缓,面色芬白,舌暗淡,脉细弱。

辩证:胃脘痛日久不愈,久病多瘀,瘀血阻络,气血运动不畅,故胃脘痛较剧,刺痛,或呈刀割样疼痛。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而拒按,食与瘀并,故食后疼痛尤甚;久病入络,络脉受损,故见呕血、便血;实证多与热证并存,热迫血行,故实证出血急;虚证多与寒证参见,故虚证出血缓。舌质暗紫,或有瘀班,脉涩,为瘀血阻络、血行不畅之症。

胃病的中医分类 什么是胃炎 有哪些症状

治则:化瘀通络,理气止痛。

结语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药胃脘痛范畴。主要由于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所致。病位在胃,但与肝脾二脏密切相关。肝气易犯胃克脾,脾胃可互相累及。临床上肝多实,脾多虚,胃多气滞血瘀。处方用药时要根据肝、脾、胃之病机特点灵活施治。肝气犯胃者,应掌握“治肝可以安胃”“忌刚用柔”的原则,做到疏肝不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脾胃虚寒者,温中健脾,应注意不宜过用久用辛香温燥之品。“酸甘化阴”法为治疗胃阴不足之大要,不可疏忽。无论是哪型胃脘痛之消化性溃疡,久之,皆可入络,形成瘀血阻络,故久病之溃疡病,化瘀通络,理气止痛不可忘记。

此外,还应重视饮食调摄,保持乐观,适当体育锻炼,或选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西药治疗。

-----------------------------------------------

八、中医理论中的胃溃疡。

胃溃疡属中医“吞酸”、“胃脘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等。忧思恼怒,七情刺激,肝失疏泄,横犯胃腑;或脾气郁结,运化失常;饮食失节或偏嗜,损伤脾胃;或湿热壅结中焦,胃膜受损,均可致溃疡发生。长期体力或脑力劳动过度,伤脾耗气,运化迟滞,气血失畅,胃膜不生,而易发本病。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在病机转化方面,具有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寒热转化,或寒化伤阳,化热伤阴等特点。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养阴益胃、活血化瘀、调理寒热等治法为主。

1、胃溃疡的预防

(1)饮食有节:按时进餐,多素少荤,多餐少食,多嚼慢咽,多面米少烟酒,少油炸刺激食物。

(2)坚持锻炼:饭后摩腹,晨起散步等。

(3)和悦情志:少怒少恼,开豁大度。

(4)起居有常:按时起卧,尤忌熬夜不眠。

(5)有病早治:有病及时就医,治疗疾病照顾脾胃。

2、胃溃疡病人的饮食误区

1、牛奶疗法。医学研究表明,胃溃疡病人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牛奶和啤酒一样,可以引起胃酸的大量分泌。牛奶刚进入胃时,能稀释胃酸的浓度,缓和胃酸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刺激,可使上腹不适得到暂时缓解,但过片刻后,牛奶所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又成了胃粘膜的刺激因素,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有报告表明:饮牛奶后胃酸分泌增加30%。

2、少吃多餐。不少患者常少吃多餐凤进食来止痛。其实,这不仅不能减轻溃疡病的症状,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食物进入胃内,虽能中和一部分胃酸,但又会刺激胃酸分泌,因而少吃多餐会使溃疡面不断受到胃酸侵蚀,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所以溃疡病人平时饮食还是量定时为好。

3、只吃细软食物。研究表明,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有人对溃疡病人随访,发现饮食富含纤维素的胃溃疡复发率为45%,饮食过分细软者,胃溃疡复发率为80%。同时细软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间较少,未能使唾液充分分泌。唾液不仅能帮助消化,还有中和胃酸、提高胃粘膜屏障作用。所以胃溃疡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可以食用普通饮食。

4、忌吃辛辣食物。事实上,辣椒会增加胃粘膜的血流量,并会刺激胃粘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粘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该菌是消化性溃疡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可见,胃溃疡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只是注意不要过量。

至于饮茶、咖啡、盐,胃溃疡病人确实不宜多饮多食,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

-----------------------------------------------

1、肝胃不和型

主症为上胃脘肛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胁,呃逆呕吐,脉沉或弦细,舌质淡黄。治则用舒肝和胃,降逆止痛,以逍遥散及参赭培气汤主之。

2、脾胃虚塞型

主症为胃脘隐痛,喜按就温,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面色苍白,肢冷神疲,便溏浮肿,舌淡而胖,苔白滑润,脉沉缓。治则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以理中汤为主。

3、瘀毒内阻型

主症为胃脘刺痛,心下痞硬,压痛刺痛,吐血便黑,皮肤甲错,舌质暗紫,脉沉细涩。治则以解毒祛瘀,活血止痛,以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为主。

4、胃热伤阴型

主症为胃内灼热,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剧痛,王心烦热大便干燥,脉滑细数,舌红少苔,或苔黄少津。治则以清热解毒或养阴清热,以麦门冬汤或竹叶石羔汤为主。

5、气血双亏型

主症为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甚至阴阳两虚,脉沉细无中国科学院,舌淡少苔。治则以补气养血,以十全大补汤为主。

6、痰湿凝结型

主症为胸闷膈满,面黄虚肿,呕吐痰涎,腹胀便溏,痰核累累,舌淡滑,苔滑腻。治则以化痰,散结,湿在中焦,以开郁二陈汤为主。

-----------------------------------------------

1、肝胃不和型

多见于胃癌早期,由于情感刺激或饮食不当,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失和降,出现胸胁胃脘胀痛,呃逆嗳气,心烦口若等症。治则以舒肝和胃,理气降逆,常选用柴胡、枳实、枳壳、青皮、香附、木香、隆香、旋覆花、厚扑、砂仁、元胡等。

2、气滞血瘀型

肝胃不和,逆气阻滞,气行不畅,则引起血淤,积久成块。症见胃痛固定,面赤烦渴,舌质暗红,有淤点淤斑,脉弦或涩,治则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常用理气药物如上述;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川芎、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土鳖、穿山甲、泽兰、蒲黄、王灵脂、郁金、赭石等。

3、痰湿结聚型

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凝滞,蕴结日久,而成痰结肿块,症见胃脘疼痛,食减腹胀,呃逆呕吐、涌泛清水痰延,胃脘包块痞硬,治则以消痰散结,常用瓜蒌、生牡蛎、半百夏、皂角刺、夏枯草、象贝母、海藻、昆布、南星、海浮石、山慈菇、黄药子、宁苈子等,同时配用健脾补气之品,以运化痰湿。

4、脾肾阳虚型

由于病邪日久,耗精伤血,损及元气,表现为脾肾两虚,气血双亏。症见胃脘陷痛,食后胀满,呃逆嗳气,肢倦乏力,面削形瘦,皮色苍淡,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则以益气健脾,温肾壮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宗,益气健脾能增强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机体抗癌能力,常用药物有黄芪、常参、甘草、白术、茯苓、山药等。温补肾阳药有附子、肉桂、鹿角、仙灵脾、苁蓉、巴戟、补骨脂等。

5、湿热阴虚型

由于热邪化火伤气,煎灼胃阴,热毒蕴之,发为癌瘤,表现为胃脘疼痛,食减胀满,口干唇燥,大便秘结,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则以清热角毒,养阴生津。可选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大青叶、板兰根,兰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支花、土茯苓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1247.html

更多阅读

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为什么会得牙周炎 牙周炎症状图片

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为什么会得牙周炎——简介牙周炎是非常烦人的口腔疾病,如果口腔卫生没有保持好的话,就非常容易患上牙龈炎、牙周炎,那么牙周炎有哪些症状呢?一起来看看。牙周炎有哪些症状 为什么会得牙周炎——方法/步骤牙周炎有哪些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 马克杯是什么

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简介马克杯是什么?相信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以款式新颖、色彩丰富等等特点名闻于世,深受这个追求个性化时代人的喜欢与欢迎。马克杯是什么|马克杯有哪些种类和特征——方法/步骤

胃病有哪些症状 胃痛的症状

胃病有哪些症状——简介通常我们所说的胃病,是指胃炎和胃溃疡这两种最为常见的疾病,下面小七就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的症状。胃病有哪些症状——胃炎胃病有哪些症状 1、急性胃炎的患者,往往发病比较突然。病人会感觉上腹部,也就是

领结婚证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有哪些流程。 领结婚证的流程

领结婚证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有哪些流程。——简介领结婚证需要准备什么东西,都有哪些流程呢,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领结婚证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有哪些流程。——工具/原料男女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领结婚证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有哪些

意外怀孕有哪些症状 初孕有什么特征

很多女性不小心怀孕了,却不知道怀孕到底有些什么样的症状,及时、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怀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样不但可以在不需要生育时及时做人工流产,还可以及早发现并避免宫外孕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最早的时间里发现自己已经怀

声明:《胃病的中医分类 什么是胃炎 有哪些症状》为网友清尊素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