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抗金名将 南宋抗金名将孟

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天水一朝”(靖康之变后,金人封宋徽宗为天水郡王,宋钦宗为天水郡公,但后世学者将宋朝叫做天水一朝。)近320年的历史河流中,是比较重文轻武的。太祖皇帝说过:一百个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造反。军机大权集中在中央,北宋的时候经常跟辽国打仗,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契丹国。北宋王朝一直耿耿于怀的是五代十国的时候,后晋皇帝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之地献给了辽国,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北宋伐辽的战争中一次宋太宗赵炅,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御驾亲征,结果被辽国耶律休哥几乎打的全军覆没,太宗皇帝腿上还中了两箭,后来被杨继业所救。没过几年就驾崩了。而后宋辽作战就很有意思了,譬如后来的宋真宗,两军交锋之前他绘制一张阵图给监军,打仗得由着阵图来。古代打仗时很讲究阵行的,阵行是根据阵图演化的,但是阵图的选择是要依照所处环境的选择。不能随心所欲的乱找一张阵图就拿来用。所以宋辽“澶渊之盟”前基本上没打过胜仗。闲话说了这么多,最主要的就是陈述一下宋朝军队为何战斗力之低下。

澶渊之盟后的宋,辽两国的百年修好,“凡带白之人不知战火”。民族得以休养生息。

而在中原的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间崛起了一个女真部落,也就是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女真人骁勇善战,茹毛饮血,耐饥渴,是勇猛的马背上民族。当时出使金国的使臣形容女真人:“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濑,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虽然有点仗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但也能反映出女真人确实骁勇!当时少数民族有一句话:“女真人兵不满万,满万而无敌于天下。”女真部落出现了一个叫完颜阿骨打的首领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当时是辽国的藩属,每年都要向其进贡大量的金银珠宝,还要向辽的使者上缴大量的捕猎猛禽,譬如海东青。1115年正月初一,因为不满辽国的压迫,阿骨打称帝,建国号大金,定都会宁。

金国于1125年灭辽,灭辽后,金国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吴乞买即位,并于1127年势如破竹的灭北宋。

公元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随后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包括大量医学典籍,浑天仪,皇家玉玺和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等北返。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钦宗皇帝估计已经料到有此一遭,故留下密函,封康王赵构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号召勤王之师,但是赵构手上没有多少兵马,一路颠沛流离于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

南宋政权建立,赵构内心是不打算收复故土,迎回二圣。虽无复国之君,但有复国只臣。评价两宋的史学家都说过:“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由于宋,金两国,战火不断,涌现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复国将领。我搜集了一下资料(《宋史》,《大话宋朝》《两宋风云》,《西辽帝国》,《柔福帝姬传》《南宋将领集》)和百度百科。中兴四将历史上素来指的是: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军。(但也有个别史料记载的是:宗泽,岳飞,韩世忠,刘锜。)

宗泽(1060~1128) 中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前仍三呼“过河!”。宗泽的忠义也使金人畏惧,称之为“宗爷爷”。

吴玠(1093—1139)南宋抗金名将。字晋卿,宋时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人,一说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二十岁的时候参加德顺军,后移居水洛(今甘肃庄浪)。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因功官至四川宣抚使。书籍记载说:吴玠这个人少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从小沉毅志节,知兵,会统帅部队,懂得行军打仗的事情,而且善骑射。论文治武功应该远在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之上,应该与岳飞不相伯仲!宋,金两国交战主要有两大战场,中原一代是岳飞镇守。而川陕就是吴玠表演的舞台!吴玠是陕西战场的抗金英雄。建炎四年,志大才疏的张浚(不是害死岳飞的张俊)为了减轻江淮战场的压力,不顾陕西战场宋军的劣势,孤注一掷向金兵发动进攻。在富平与金兵血战一场。由于宋军各部队之间仓促集合,缺乏相互的支援与配合,宋军大败。不久,陕西几乎全境失守。陕西富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但也是宋朝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后来吴玠在仙人关,和尚原出奇兵大破金军。可谓是南宋中兴武功第一人!吴氏一门三代为宋南宋守护川陕,可谓立下赫赫战功!

岳飞(1103-1142)字鹏举,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相传岳母在岳飞年幼的时候在其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也有的说是“尽忠报国”,这就是京剧里经常演绎的《岳母刺字》。岳飞是南宋主战派,多次上书朝廷北上收复故土迎回二圣,但是他一直揣摩不出宋高宗阴暗的心理为他的死埋下了伏笔。绍兴十一年(1142)十二月二十九日,朝廷主和派占了上风,再加上高宗本人不愿意收复失地迎二圣南归。所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大理寺狱中。被迫害之后本来明哲保身的韩世忠不顾个人危险去质问秦桧岳飞所犯何罪?秦桧答:“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岳飞在高宗朝一直没有被平反,直到1162年宋金又要开战了,宋孝宗时诏复官,谥武穆,宁宗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世人都岳飞和关羽并称为中国古代的战神。但关王爷夜读《春秋》,每每评书演绎说到关王爷,都是在读《春秋》。好像关王爷一辈子就读过那么一本《春秋》。但是其文章,墨宝并没有传世。而岳飞的确是很能打仗,他的《满江红》写的气势磅礴,《小重山》哀怨悠长,填词的水准是相当高!岳王庙里面有岳飞的手书“还我河山”写的也很大气,相传是岳飞的真迹!河南,杭州迄今还有大规模的岳飞庙,岳王祠。杭州岳飞庙的工作人员态度非常非常的恶劣,不建议大家去!

刘锜(1098—1162(估计有误))出身将门,少时从军征战。南宋初,为泾原经略使。建炎四年(1130),率泾刘锜原军参加富平(今属陕西)战役。富平战后,将领多人降金。刘锜奉张浚命讨伐叛军,因后路吃紧,被迫撤退,遂降职。后召回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任权提举宿卫亲军。十年,任为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他率从王彦那收编的八字军近两万人及全军家属沿水路北上,“八字军”是当年在太行山抗击金军的一支义军。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刘锜到顺昌府(今安徽阜阳),得悉金朝已毁约重占东京。他和知府决定守城御敌。先是用数百勇士夜扰金营,然后设计掉以完颜兀术的轻心,后出奇兵大破金国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完颜兀术素以为傲的“铁浮屠,拐子马”十损七八。顺昌大捷后奉调增援淮南,与王德、杨沂中等军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东南的拓皋镇大破金军。南宋朝廷决心求和,诸军都奉命撤退。以后,刘锜曾任知荆南府(今湖北江陵),在江陵兴修水利。三十一年,金又侵宋,宋任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驻扬州,直接指挥淮东军事,扶病率军与金军相持。刘锜祠位于阜城西北城墙上,陪祀有“顺昌之战”时顺昌诸多抗金将领。

虞允文(1110—1174)南宋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字彬父,一作彬甫。绍兴进士。史籍记载虞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而言动有则度,人望而知为任重之器”。 绍兴三十年(1160)使金,见其大举运粮造船,归请加强防御。次年,以参谋军事犒师采石(今安徽当马鞍山市),适主将罢职,三军无主,而金完颜亮正拟渡江,遂毅然督战,大破金军。三十二年,任川陕宣谕使,与吴共谋进取,收复陕西数处州郡。也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介书生抗金的“采石大捷”。乾道五年(1169),为相,任用胡铨、王十朋。八年,再任四川宣抚使,在蜀年余病死。有大量的时论专注留下,文笔斐然。毛泽东亦曾在《续通鉴纪事本末》称赞:“伟哉虞公,千古一人”。虞允文墓,别名丞相坟,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西,距县城16公里,距眉山市32公虞允文墓里。紧邻黑龙滩风景区,是黑龙滩旅游区支线景点。

刘光世(1089-1142) 字平叔,南宋高宗时抗金将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卒赠封太师,谥武僖,后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并且创立了淮西军。刘光世虽名列“中兴四将”之中,文治武功并不见长,相反是个出了名的“长腿将军”,他率领的刘家军几次与金军狭路相逢,却胆小怕死,常常不战自退,却见面就跑。起先高宗皇帝也不介意,因为打仗怕死的将领好管制。伪齐南侵时,刘光世拥兵数十万,但是还想逃跑。因高宗以死相胁才勉强留在前线,靠部下王德等奋战,浪得虚名。绍兴六年十月,伪齐发兵分道南犯,刘光世慌忙南逃。执政张浚闻讯,乘马奔到采石,并下令有一人渡江者斩,刘光世才被迫停止南逃。这仗总算是打胜,但他也知道高宗皇帝对自己心存不满,于是主动辞官,交出兵权。高宗大喜,赐予锦罗珠宝数车。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总能够得以善终。

张俊(1086—1154),字佰英,凤翔府成纪(今天水)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是出了名的守财奴,眼里面只看钱,打仗未必有多少勇猛谋略,后来他于秦桧合谋害死了岳飞,迄今杭州岳王庙里面跪着的就有一个塑像就是张俊。

由于篇幅的空当,我下面可以将韩世忠说的更详细点。其中大量了引见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主讲的《两宋风云》。

只要金军一南下,宋高宗的第一个反映就是逃跑,民间也就有了个“泥马渡康王”的传说。高宗曾经一路漂流逃亡在海上,而金军的统帅完颜宗弼,也就是评书里面经常提到的金兀术,后来被牛皋骑在身上气死的那位,当然那是小说虚构的成分。《金史》记载:金朝名将,开国功臣。本名斡啜,又作兀术、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姓完颜。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有胆略,善骑射。完颜宗弼兴师南下,声称要“搜山填海抓赵构”,完颜宗弼率领金国大军长驱直入,紧追宋高宗不放,而宋高宗一逃再逃,最后逃进了大海。金军因为不习水战,又已经掠夺很多财物,所以决定班师回朝。然而,就在金军北渡长江之时,在镇江遇到了韩世忠的阻截。

韩世忠(1089~1151年),韩世忠跟岳飞一样,都是贫民出生。但岳飞好歹出自一个清白世家。而韩世忠就一样了。据说,韩世忠是陕西人,长得英俊潇洒,是个美男子。但是,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无以生计,而且很有点泼皮无赖的架式,整天在市上打架斗殴、喝酒赌钱,看不出一点有出息的样子。可能他排行老五,所以被人称为泼韩五。他整天喝酒,一喝多了就不讲德行了,经常在大街上逮哪儿睡哪儿,甚至烂泥坑里也睡过,再加上平时又不洗澡,所以就得了严重的皮肤病,满身癞疮流脓,臭不可闻,连他的妻子都讨厌他。有一天,韩五下河游泳的时候,被一条大水蟒缠住了。蟒蛇张开血盆大口,想把韩五一口吞进去。韩五急忙用两只手掰住蟒嘴的上下膛,蟒蛇没法咬下去,于是就扭动身子,使劲儿勒住韩五,想把他勒死。韩五也拼命挣扎,这一人一蟒就僵持起来了。韩五心想,这么下去也不是事儿,得想办法脱身。当时,他的上半身虽然被缠住了,但下半身还能动,于是他一面用手使劲掰着蟒蛇的嘴,一面从河里走出来往家赶。路上的行人一看,天哪,一个魁梧大汉,身上缠着条大蟒蛇,这蟒蛇还大张着嘴,上下膛被大汉用手掰着,吓得纷纷闪避。韩五进了家门,就冲他老婆喊,快拿把刀来,把这蟒给剁了。他老婆一见这情形,早吓得跑没影了。韩五一生气,就自己找了一把菜刀,可是他两手掰着蟒蛇不能拿刀,于是就想办法把刀竖在案板上,刀刃向上,然后抱着蟒蛇,在案板上来回滚。你想,蟒蛇劲儿多大呀,连牛都能勒死,也不是韩五破金一两下就能制服的。就这样一直滚到刀都缺刃了,这时蟒蛇可能也没力气了,韩五赶紧腾出手,一刀把蛇头剁了下来。韩五这时也累虚脱了,心想,幸亏我天生神力,要不然今天非死在这畜生的嘴下不可。他越想越生气,拿刀把这蟒蛇剁成了数段。又一想,不能便宜了别人,干脆把它当晚饭煮煮吃了吧。没想到,一顿蟒肉吃下去,可能是蛇毒解了疮毒,韩五的一身癞疮居然好了,疮疤一掉,竟然通体雪白,看起来不像个粗人,倒像个小白脸了,所以人们才称韩世忠是美男子。韩世忠与巨蟒一战,因祸得福,不仅身上的癞疮好了,而且名气也传出去了。

韩世忠只身斗巨蟒,从此威名远扬。有人就劝他说,你既然家贫无计,为什么不投军报国呢?你天生神力,在军中肯定有发展前途。韩世忠一想,没错,我投军去得了。于是,韩世忠就去参了军。在战场上,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武将不受重视,尤其像韩世忠这样的小兵,即使立了功也是长官的,所以一直得不到升迁。后来,韩世忠跟随宦官童贯平定方腊起义,因为擒方腊这件事,韩世忠才得到一个提升的机会。方腊战败后,藏在一个山洞里,正好被韩世忠逮着。可惜韩世忠的命不好,他擒住方腊,刚出洞口,他的上级长官就赶到了。长官一看,哟,功劳自己送上门了,于是对韩世忠说,方腊归我了。这个长官把方腊劫走邀功去了,韩世忠等于还是没有得到提升。后来,韩世忠擒住方腊的事被人上奏了朝廷,这样韩世忠才得到了一个下级武官的职位。做了武官后,韩世忠打仗更加卖命了,战功卓著,不但得到了上级的赏识,连皇帝也渐渐知道了韩世忠这个人。于是,皇帝就把韩世忠升为观察使,官级四品,已经可以算是一方诸侯了。靖康之变后,韩世忠率领部队也跟着高宗皇帝一起南下了。

高宗皇帝从扬州跑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君臣们一起商量下一步的去向。高宗皇帝要去杭州,韩世忠只是一名武将,在这种场合本来没有发言的权力,但他这时竟不顾自己的身份,站出来大声疾呼,说国家现在已经丢了河北、山东,如果再丢了淮南、浙江,我们还能往哪儿去?所以必须要在此地死守。当然,这时根本就没有人听他的。于是,韩世忠就率领自己的八千余人,驻扎到了今天的镇江,要守卫长江天险。

后来,金军统帅完颜宗弼率军南下。当时,金军也准备了船只,要出海去捉宋高宗。但是,金军士兵一上船,就吐得一塌糊涂,连站都站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金军显然没法跟宋军作战,被宋朝的水师赢了几场。完颜宗弼明白,海上不适合金兵用武,不能用自己的短处去战对方的长处,于是恨恨而退。

金军不习海战,于是完颜宗弼放弃追拿宋高宗,率兵返回建康。这个时候,金军号称已经有十万人,当然这可能是个虚数,但几万人肯定是有的。

这些人沿途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田园荒芜、生灵涂炭,金银珠宝、丝绸玉帛全被扫地无余。我们说过,游牧民族打仗,战争成本本来就很低,如今还是满载而归,等于一本万利,所以金国人非常高兴。金军原打算带着抢夺来的大批财宝,返回金国的统治区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就在返回的途中,令金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金军南下的时候是一帆风顺,他们没想到回去的时候可就没那么顺了。金军北回要渡过长江,韩世忠此时已在镇江备战,准备在此处迎头痛击金军。按照战争的常理来讲,完颜宗弼拥兵十万,而韩世忠所部不过八千,两方军力相差悬殊,韩世忠是阻截不了金军的。所以,完颜宗弼一开始根本就没把镇江放第十一讲在眼里,心想,韩世忠区区八千人,还想阻挡我十万大军过江?捎带手就能把你给灭了。于是,金军就进了长江。

金军一进长江,完颜宗弼就发现事情跟以前不大一样了。两军还没正式开战,韩世忠就给了完颜宗弼一个下马威。原来,完颜宗弼到了镇江,为了备战,要先观察地形。于是,完颜宗弼就带了三十几个骑兵,登山眺望宋军的阵营。韩世忠早已料到金军会登山观察地形,而且肯定会有高级别的将领前来,所以提前就在山上埋下了伏兵。完颜宗弼上了山,刚到一座小庙前,韩世忠的伏兵就杀出来了,庙里一百,庙外一百,山底下还有一百。这三百名宋军精锐冲上前来,把金军杀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完颜宗弼毕竟是一员名将,弓马娴熟,见有伏兵,上马就跑。他带来的卫士们为了保卫主帅,拼死反抗。宋军并不知道跑的人是完颜宗弼,见只有几十个金兵,没什么油水可捞,于是把这些金兵砍杀殆尽,就没有去追击。后来,宋将审问被俘的金兵,才得知逃跑的那个穿红袍的人正是完颜宗弼。韩世忠听说后,后悔不已,说早知道这样就该多埋伏点人,绝不放此贼生还。

完颜宗弼逃回营中后,恼羞成怒,心想这宋朝人太狡猾了,我观察地形,你竟然伏击我搞暗算,这哪像是名将所为,有本事咱们堂堂正正地打啊。金国人最恨宋朝人这一点,从来不堂堂正正地打仗,老是金军一来就跑,实在不行还会出海。所以,完颜宗弼这时候很生气,说我一定要让你们宋军看看我大金武士的厉害,不像你们,老搞这种卑鄙龌龊的事。第二天,完颜宗弼就下令出兵,要跟韩世忠决一死战。

双方一开战,完颜宗弼就发现出事了。完颜宗弼坐拥十万大军,原本不可一世,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他的骑兵虽然在岸上骁勇善战,但是一上船就吐,根本打不了仗。完颜宗弼一看骑兵不行,于是下令女真兵不要上,让汉兵上。金军的部队里,真正的女真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宋朝的降军,所以汉兵居多。但是,这些汉兵也都是北方人,同样不习水战。而此时,韩世忠的部队有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就是他的战船先进。韩世忠的战船是艨艟巨舰,而金军这边则全是临时抓来的一些小船,甚至连渔船都有。双方一打起来,胜负立现,金军的小船怎么对付得了韩世忠的巨舰呢?甭管是用箭射,还是拿石头砸,都根本无济于事。那些艨艟巨舰冒着矢石,一下就把金军的小船撞翻了,金军士兵落水淹死者无数。金军中的汉兵很多都是宋朝的降兵,这些人给敌国充当伪军,向自己的祖国开战,本来就心中有愧,再一看韩世忠的部队这么厉害,所以金军这边的小船,真正往前冲的少,往后跑的倒很多。完颜宗弼吃了败仗,心说没想到这泼韩五竟然这么不好对付,于是再也不敢轻敌了。

在这一次宋金交战中,还发生了特别感人的一幕,就是评书里常说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梁氏是韩世忠的妻子,后来的小说家给她杜撰了个名字,叫梁红玉。韩世忠一共有四个妻子,这个梁氏排行第几,是什么时候嫁给韩世忠的,现在也没人说得清楚。据说,梁氏是京口娼女出身,后来嫁给了韩世忠,为人有胆有谋。在这次战斗中,她与韩世忠一起指挥部队,阻挡金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是我们说的擂鼓战金山。今天,金山寺里还存有一面鼓,据说是当年梁红玉所擂的战鼓。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事儿已经过去八百多年了,要真是那鼓,早该烂了。

古代人打仗讲究排兵布阵,要保持队形、讲究章法。并不是像现在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一帮人呼啦一下上去,跟打群架似的乱打一气。水师作战尤其注重布阵,战船之间一定要保持队形,如果队形一散,就会造成敌人几个夹击一个的局面。因此,水师战船要保持队形严整,所有战船都要跟主帅的座船保持一致,共同向敌船进发。但是,在江上作战时,辨别方向往往很困难,因为江上经常大雾弥漫,再加上仗一打起来,烟火笼罩,弓箭和石块飞来飞去,就更不容易观察到敌人在哪儿了。那个时候又没有雷达、电话,所以就需要有人在高处指示方位。于是,梁红玉就在金山上,给宋军指示方位,帮助宋军辨别敌人的位置。她以红旗指示目标,红旗往左指,表明敌人在左方,所有的宋军战船就都奔左方去打击敌人。要是右面有敌船突然偷袭,梁红玉就会马上把红旗指向右,宋军看到信号,就将船头调转前往迎战。白天,梁红玉用红旗指示目标,到了夜里,就改用红灯指示目标。所以说,韩世忠这一仗能够打败完颜宗弼,梁红玉的功劳是很大的。

完颜宗弼吃了败仗,金军北渡长江的通路就被韩世忠卡住了,完颜宗弼等于被困在了江南,所以他非常着急,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我干脆服个软,求韩世忠放我北去得了。

第二天,金军阵营大开,完颜宗弼带着骑兵出营,向宋军阵营大喊,请韩将军答话。韩世忠出来问,什么事?完颜宗弼说,我们这次南下,确实做了一些对不起贵国的事,希望您能够原谅。此番孤军深入,被您困在这里,确实没有脱身之计了。只要您肯放我一条生路,这一路得来的金银珠宝,全部归将军所有。完颜宗弼知道,宋军这个时候也缺军饷,他们的军饷也是靠抢,所以希望用财宝来打动韩世忠。没想到,韩世忠断然拒绝,说今天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我一定要将你擒杀。完颜宗弼就想,韩世忠是不是嫌礼轻呢?于是就说,那你提条件吧,要怎样才能放我一条生路?这个时候,韩世忠说了一句话,这句话真可谓掷地有声。他说:“复我疆土,还我两宫,则可以相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把侵占我们大宋的土地还给我们,把徽钦二帝放回来,我就放过你。这种事是不可能的,而且完颜宗弼又不是金国皇帝,他也做不了主啊。完颜宗弼非常生气,他毕竟是女真血性男儿,这时一股怒火直冲脑门,说你们宋朝的皇帝都给我们大金上了降书顺表了,都在那哀哀乞怜了,你韩世忠一介武夫,跟我争个什么劲儿啊?韩世忠一听,扣弦搭弓,一箭就冲完颜宗弼射去,完颜宗弼赶紧拨马就跑。完颜宗弼这一次服软求饶没有奏效,回到营中非常郁闷,苦苦思索脱身之策。

后来,完颜宗弼的部队被韩世忠逼进了黄天荡这个死胡同,更加无法脱身了。这个时候,他手下的谋士给他出主意,说我们之所以被韩世忠逼进黄天荡,主要是因为我们不熟悉地形,不如贴出榜文,悬赏脱困之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许当地人能有办法帮助我们脱困。完颜宗弼一想,此计甚好,于是命人贴出了榜文,说谁要是能助金国大军脱困,必有重赏。榜文一贴出去,果真有一个姓王的福建人揭榜,他对金兵说,带我去见郎主,我有脱困之计。这个人见了完颜宗弼,说你们被困的这个地方有一条故道,就是以前的死河道,这条故道可以通向长江。你们只要掘开这条故道,就能躲开韩世忠的拦截,既可以驾舟出海北上,也可以由江入淮北上。

完颜宗弼听了这个人的计策,非常高兴,重赏此人之后,便命令十万大军马上开始挖掘这条故道。完颜宗弼还把两岸的百姓征集来,日夜施工,以求早日挖通。这条故道虽然多年不用,有些堵了,但只要疏浚就能通行。所以,完颜宗弼按兵不动,一心只挖河道。韩世忠毕竟只有八千人,而完颜宗弼有十万大军,所以是守有余而攻不足,如果主动进攻,他也没有把握。韩世忠见金军没有动静,决定围守不出,要把完颜宗弼活活困死,等到金军粮食吃完、战马吃完、恨不得兵吃兵的时候再动手。这样一来,完颜宗弼就有时间加紧开挖河道了。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摆在完颜宗弼的面前,那就是金军即使脱困进长江,韩世忠必定紧追不舍,而宋军的战船速度快,很快就能赶上来,照样可以拦截金军。所以,金军即使冲出了包围圈,也早晚必有一战。完颜宗弼想,这也不行啊,韩世忠的战船太厉害,要是再打起来,我照样还得败啊。于是,完颜宗弼故技重施,又贴了一张榜文,说谁能教我破韩军之法,必有重赏。榜文一贴出,又有汉人来揭榜了。揭榜的人告诉完颜宗弼,对付韩世忠很容易,因为宋军的船大,没法划浆,一定要靠船帆鼓风而行,所以可在没风的日子出兵。这人又说,如果是在有风的时候跟韩世忠交战,可让士兵射火箭,烧掉宋军的船帆,一旦船帆被引燃,大船就动不了了。另外,你们的船小,兵士们不是不习水战,上船就吐吗?可将若干艘小船连在一起,再在上面铺上木板,小船变成了大船,就不至于眩晕不能作战了。

完颜宗弼依计而行,马上命人把小船连到一起。金军中的那些汉族士兵,原来在处于劣势的时候不想抵抗,现在一看有脱困之机了,能不玩命地干吗?于是,完颜宗弼这边的一切准备工作很快就完成了。金军沿着挖通的河道,一路进了长江。这个时候,韩世忠也有点轻敌了。他的夫人梁氏曾经劝他,说敌人这么多天躲在港口里不出来,要提防有变。韩世忠哈哈大笑,说煮熟的鸭子还怕它飞了不成?完颜宗弼也不过如此,他能生出什么变故?肯定是没招了在那等死,我们放心等待,完颜宗弼指日可擒。结果,完颜宗弼的部队进了长江,跟韩世忠的部队一接战,金军就用强弓硬弩向韩世忠的战船发射火箭。顿时,韩世忠的战船全着火了,水面上火焰障天,宋军只好赶紧跳船逃生。韩世忠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金军还有这么一手。这样一来,韩世忠的部队没有挡住金军,完颜宗弼得以全身而退。

黄天荡这一战,韩世忠虽然没有歼灭金军,但是把完颜宗弼吓得够呛。完颜宗弼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惨败,你想,韩世忠以八千余人,竟然把他的十万大军阻拦在黄天荡四十多天,逼得金军杀马充饥,最后好不容易用计脱险,九死一生才回到金国。完颜宗弼后来提起这件事,竟后怕得痛哭流涕。金国人一看,连梁王这样武功盖世、胆识过人的大将都被打成这样,以后就要慎谈对宋用兵了。所以,从此以后金军再也不敢轻易南渡长江了。后来宋金之间对峙了将近百年,虽然其间战争不断,但谁也消灭不了谁。可以说,正是韩世忠的黄天荡一战,奠定了南宋一百多年的偏安之居。

韩世忠在黄天荡大破金军,宋高宗大喜过望,他想,谁说我朝中无人,你看我大宋军队多厉害,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宋高宗得意洋洋,率领文武百官还都杭州,并把杭州改名临安府,意思说我是临时在这儿安家,将来还要打回东京去。而且宋高宗还做出一副不忘中原故土的样子,没有在杭州大规模地营建宫室。但实际上,宋朝从此就在杭州这个地方偏安下来了。

宋,金天眷议和后,高宗觉得两国终于可以不用再打仗了,人民得以休养生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既然不用打仗了,高宗皇帝感觉最大的隐患就是一个个手握兵权的武将。宋金两国战火不断,韩家军,岳家军,刘家军,张家军最后已经是他们个人的武装了,朝廷很难管辖。当时刘光世的兵权已经交出。但武将不忠,在前朝作乱谋篡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自己的皇位宝座来的本来就是不是正统。于是他便有了戮杀武将的念头。起先高宗皇帝还真没想到要杀岳飞,因为谁造反也轮不上岳飞会造反。他想第一个处理的是张俊,高宗皇帝当然知道张俊是个典型的小人。临阵倒戈的事情只有张俊会做。但是张俊用自己的方法逃过了一劫。于是献计给高宗,自己联合岳飞去把韩世忠给“做”了,高宗的第二个苗头便指向了韩世忠。当然也岳飞忠肝义胆的性格肯定不会跟张俊同流合污,斥说了张俊后就派人送密函给韩世忠说明了皇帝有杀你之心。

韩世忠的觉悟比岳飞就高明的多了,连夜求见高宗,痛哭流涕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只有四个手指,因为当年跟金军打仗韩世忠中了毒箭必须得断指。高宗皇帝毕竟动了恻隐之心,回想起往年“苗刘兵变”还是韩世忠带兵救驾的。宋金交战确实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韩世忠拖儿带女都已经搬到了西湖边上。也作不了什么大乱,他不就是喜欢置办点房子嘛。所以高宗便放过了韩世忠。

后来韩世忠亦交出了手上的兵权,他一生清廉,仗义疏财,历年所得赏赐都分给了部下,掌兵期间他不断向高宗索要房产,为了的是让高宗放心。后来田产都分给了他封邑的百姓;他持军威严,能与士卒同甘苦。解职后居家十余年,澹然自若。

隐居后的韩世忠和我前面提到的梁红玉隐居在西湖边上从来不与旧部往来,闭门谢客以求明哲保身。

西湖边上往往会看见一老人,牵着一头驴,手握一个酒壶,缓步前行。

年轻的韩世忠很看不起读书人,因为他觉得朝中那些排文码字的文人只会纸上谈兵,或者主和。

老年的韩世忠却喜欢跟一些文人墨客们在一起,而且自己还填词,譬如他写的《南乡子》

人有几多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是梦,为官。宝玉妻儿宿业缠。

年事已衰残,须鬓苍苍骨髓乾。不道山林多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南宋抗金名将 南宋抗金名将孟

这个词填的哀怨悠长,无论是意境还是水准都相当的高。与早年所作的《满江红》气势恢宏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道、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弓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难消歇。

龙虎啸,风云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笛管,鸾舆步老辽阳月。把唾壶敲碎问蟾蜍,圆何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1108.html

更多阅读

历史上真实的秦桧及岳飞之死 岳飞后代与秦桧后代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宁人(今江苏南京),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多次任相。秦桧是南北宋期间的一个传奇人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汉奸或卖国贼。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

阳新籍著名人物 著名的中国籍外国人

据不完全统计,以下都是阳新人:古代孟宗:三国时期吴国的司空,是主管工程的大臣、大孝子;孟嘉:东晋第一名吏、大孝子,官至征西大将军长史;明彦才:北宋工部尚书、资政大夫;盛子充:北宋朝奉郎;李翔:字仲览,北宋著名诗人;吴鹗:北宋龙图阁直学士、光禄寺

谋害抗金将领岳飞的奸相秦桧 岳飞与秦桧

秦桧秦桧(huì)(1090-1155),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诸城)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与宋徽宗、钦宗一起被金人俘

吴玠吴璘:兄弟抗金

吴玠吴璘:兄弟抗金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西北抗金战场上活跃着兄弟两个,他们不仅能指挥,善战斗,而且打得金兵闻风丧胆,终不敢入侵四川,成为与岳飞齐名的军事将领。

声明:《南宋抗金名将 南宋抗金名将孟》为网友沽酒杯空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