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6

811、林黛玉家是《红楼梦》最幸福的家庭

前段时间集中说邢夫人及其相关事件,再次被冠与“阴谋论”的帽子。这个帽子其实我早戴过了,我论述贾母和王夫人关于宝黛钗婚姻争斗的时候,分析金玉良缘阴谋的时候就荣幸的获得过这一称号。那其实是一叶障目的看法,相信把我全部文章看过的朋友是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好了,邢夫人的论述可以告一段落了。再度回到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情形,我相信,经过这样一番分析之后,我们看林黛玉初进贾府,就不会只看到莺歌燕舞了吧?

今天说点温馨的,不是我矫情,也是今天才发现的,原本是要说贾代善贾母如何在两个儿子之间搞平衡的,但突然发现这个问题,就插个队,先说了。

我也是把断断续续的关于林家的叙述凑合起来才发现的,原来,曹雪芹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整个《红楼梦》中最温馨最温暖和最慈爱的家庭,这个家庭,就是林如海和贾敏家。

我们看小说中的所有的家庭,几乎都是有缺憾的。贾府?那些阴谋不吓死你!包括贾宝玉家,贾宝玉虽然深得母亲之爱,但这爱本身就是霸道的,还有父亲贾政对他的恨,并不完满。贾琏家、贾赦家、贾珍家,就更甭提了。其实真正完满的家庭,早在第三回,曹雪芹就呈现给我们了,那就是林黛玉家,如果贾敏不死,林如海不死,林黛玉的弟弟不死,林家,其实就是《红楼梦》里的模范之家。

第二回: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 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 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我们可以再次分析一下这段话,表面充满了荒凉无奈,但却也温馨温暖,已经有相依为命之感。其时林如海乃皇上钦点巡盐御史,一个高官,列侯世家,竟然有如此人生情怀,难得!可见林如海贾敏并不是一般的势利之徒,把世间富贵看得多么的强烈,反而更注重骨肉亲情,难得!

同时,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再次涉及林如海之早夭之子是不是林黛玉胞弟即贾敏所生?看原文,何谓“夫妻无子”?何谓“假充养子之意”?如果这个孩子不是贾敏的,林如海可能有荒凉之叹,何以要牵涉到贾敏?如果此子不是贾敏所生,自然有此子生母悲痛,贾敏不过是名义上的大妈,恰如王夫人之于贾环,贾敏遗憾可以,伤恸可以,但绝不会遗憾伤恸如斯?甚至到了要借林黛玉来打发悲痛的时光,这是真正的丧子之痛啊,非亲母,如何得来?

我想说的是,林黛玉的弟弟死后,不仅仅是林如海,还包括贾敏的悲痛,以及行文里的弟弟死后所谓“夫妻无子”,所谓“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都强烈的暗示我们,这是贾敏的孩子,是林黛玉的胞弟无疑。

从这一段,我们看到的是林如海贾敏夫妇在儿子死后,加倍回报在女儿林黛玉身上的爱。所以,当时年方六岁的林黛玉是幸福的,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她承接的是父母双方浓浓的爱意。

而林如海和贾敏对于林黛玉的爱,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林如海贾敏对于林黛玉是难以割舍不放弃不舍弃的爱。

第三回,林黛玉自己说的: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 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 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

在那个时代,像林黛玉这样的孩子,从会吃饭起就开始吃药,从未间断,还是女孩,有些父母是会放弃的。林如海和贾敏非但没有放弃,反而加倍用心,“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花多少钱多少精力不说,重要的是令人沮丧的“皆不见效”。这是可以让人绝望的,不是吗?这个时候,有癞头和尚来度化林黛玉出家,林如海和贾敏“固是不从”,坚决不同意,这样的爱,古今父母也是少见!妙玉的父母就同意了,这是鲜明的对比。那怕林黛玉在父母跟前,病永远不会好,父母也不舍得把女儿拿去出家,这是一种何等样的爱!?是一种不放弃不舍弃的爱。

第二,林如海贾敏对于女儿未来的安排。

这是一条隐线,说明白了,就没意思了。需要仔细体会。我相信,贾敏在临终之时,已经和丈夫林如海商量好了,该怎样安排林黛玉。甚至贾敏知道,自己死后,夫妻情深,林如海断不会再娶。那就是,把林黛玉的一生交付给外婆贾母,由母亲来代女儿安排女儿的女儿的未来,其实这个时候,贾母已经有把林黛玉许配给贾宝玉的意思了,虽然外婆尚未见过外孙女,但那又如何?这都是贾敏的谋划。不然贾府不会早早来接,林如海不会如此坚决的送走女儿的。这都是事先商量好的。

第三,贾敏对女儿林黛玉的谆谆教诲都是围绕贾府生存的。

这一点,我已经说过了。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就四次提到贾敏教给林黛玉贾府主要情形及基本生存技能。这一点是和上一点密切相关的,有内在逻辑关系的。

第四,贾敏和林黛玉母女情深。

贾敏病重,年幼的林黛玉亲自侍奉于病榻前,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女孩子来说,殊为难得,母女之情,感天动地。母亲病逝,林黛玉居然也病倒了。这样的母女情,难得!

第五,林如海和林黛玉父女情深。

父女临别,林黛玉不舍,林如海的一番话,说得哀婉动人,非有大感情,说不出来。请看: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 :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林如海对女儿说的话,请注意,对一个七岁的女儿说的话,已经把自己一生的打算都告诉女儿了。这里的狠心,表现的却是柔情。

第六,林如海高度重视林黛玉的读书教育问题。

贾敏死了,林黛玉悲痛,不想读书,林如海坚持让林黛玉守制读书,原文: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 . 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 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不过就一个女孩子,念不念书有啥关系,可是我们看林如海,对于女儿林黛玉的教育,何等重视。

第七,林如海高度关心林黛玉的健康。

第三回,一句话: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我们想想,那个时代,一个高官,却对于女儿的起居饮食如此上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父女情?

好了,说了那么多了。通过这些零零碎碎的叙述,我们是可以基本还原林黛玉的家庭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慈爱和谐的家庭,设若弟弟不死,母亲不死,夫妻恩爱,父慈子孝,高贵风雅,林家无疑是《红楼梦》最幸福的家庭!

可惜,这样一个幸福家庭,早在《红楼梦》开始的时候就陨灭了,把一个从幸福家庭出来的孩子,抛到贾府这个风险之地,悲剧,似乎早已经注定!

812、《红楼梦》贾代善贾母是如何在俩个儿子间搞平衡的

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对于荣国府构造的描述。这确实是很微妙的,住在荣国府正房的是贾政夫妇,贾母住在正房之北,而长子贾赦,则是从荣国府隔断了东边一个角落,别院居住的。

关于这个住法,很多人提出异议。有的从曹家原型,曹雪芹父辈有一个兄弟是过继的等等来解释,进而认定贾赦不是贾代善和贾母的亲生子,是过继子。但我以为,不是这样的。因为小说里明明说了的,贾母有二子,贾赦贾政,所谓“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而贾敏乃是贾赦贾政之胞妹。这个胞妹,说的就是贾赦和贾政贾敏一样,都是一母同胞,是从贾母肚子里出来的。我们是解析小说,不是解析曹雪芹的家事,如果曹雪芹在小说里说了,贾赦是贾母的亲生儿子,而我们偏不信,就把问题搞复杂了。这里,可不适用什么假作真时真亦假。

为什么?因为如果贾赦不是贾代善和贾母的亲生子,到贾赦是第三代的荣国公爵位是不会让贾赦袭的,只会让亲生儿子袭。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涉及到血脉传承、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问题,不是小事儿。

其实,荣国府为何是这样奇妙的居住法,是可以从小说里找到合情合理的解释的。

第一,小说里说的明明白白,在贾赦和贾政之间,贾代善和贾母是更喜欢贾政的,也是对贾政更加寄予厚望的,甚至是把振兴家族的责任交给了贾政而不是贾赦,这一点,小说里屡次提及:

第二回:“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注意,这里的所谓祖父最疼,不是指的贾代善啊,贾代善是他们的父亲,这里的祖父,指的就是贾府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代荣国公贾源。这里指的是贾政深得贾源的疼爱,也就是说,对贾政寄予厚望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爷爷贾源。

第三回林如海是这样说贾政的:“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 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这里的祖父,依然是指荣国公贾源,因为贾敏是贾源的孙女,林如海是贾源的孙女婿。

所以,我可以告诉大家,贾政的荣国府接班人的地位,其实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钦定的。当然,由于深得祖父疼爱,贾政自然也就深得父母即贾代善和贾母的器重了。

这说明,在两兄弟的竞争中,贾赦输了。但是贾赦输的不冤。无论从热衷于功名还是品行来说,大哥贾赦都不及弟弟贾政,所以,从振兴家族的角度,贾源、贾代善和贾母更加看重贾政是没有错的。

第二,但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就是,贾赦毕竟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子(相对于贾源是长房长孙),嫡长子世袭爵位的制度是不能随便推翻的,所以,贾赦依然是世袭了爵位。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再一次证明了贾赦是贾代善和贾母的亲生儿子,而且是嫡长子,否则,不要说不是亲生的,就是庶长子,这个爵位也轮不到贾赦了。贾赦根红苗正,是荣国府的嫡系血脉无疑了。所谓“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以及“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

第三,爵位为嫡长子贾赦袭了,最寄予厚望的小儿子贾政怎么办?有办法。贾代善临终之时,上演了一场煽情苦肉计,所谓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遗本上奏,博得皇帝爱怜之情,为贾政谋得了功名。原文如下:

“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 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这样一来,两全其美了,既没有亏待大儿子,也没有耽误了小儿子,两儿子各得其所,贾赦得到了祖爵,贾政得到了功名。

第四,贾代善虽然死了,但贾母仍然健在,荣国府之正房,原该贾母居住。贾母更喜欢贾政,因此,和贾政一起居住,贾赦自由散漫惯了,也知道母亲不喜欢自己,自己也不喜欢被母亲拘束,索性让弟弟贾政陪母亲贾母居正房,自己从荣国府后花园隔断一个别院,独自居住,既满足了母亲的心愿,也乐得逍遥自在了。

第五,贾母居正房,一来和贾代善夫妻情深,睹物伤情,二来过于庞大空旷,于是提出居别院,让原本就被寄予厚望,深得祖父贾源欣赏的贾政居住正房了,好让贾政时时刻刻牢记祖父贾源的重托。林黛玉初次拜见王夫人,在正房抬头看见的荣禧堂大匾便是明证。

这就是荣国府的神奇构造以及母亲长子和次子的微妙居住情况。这其实,就是贾代善和贾母在两儿子之间、甚至是贾赦和贾政两兄弟之间在母亲面前互相搞平衡的结果,这样搞平衡的的结果就是母子兄弟各得其所。这和贾赦是不是贾母亲生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813、《红楼梦》里贾府的刁妈悍仆由来已久

其实,构成林黛玉初进贾府凶险之地的,除了那几个各打小算盘的当家媳妇,还有另外一股力量,也不容忽视。这股力量,根据自己的出身来历、甚至是站队选择,依附于那几位当家媳妇,使得整个贾府变得更加的眼线密布、谣言漫天、深不可测。

这股力量就是贾府的下人们。

千万不要用阶级斗争劳动人民的概念为贾府的下人们打掩护。不错,贾府的下人无论如何属于劳动人民,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人民都是善良的。当然也有善良的,比如紫鹃、晴雯、鸳鸯、司棋、芳官、五儿、四儿、麝月、秋纹、碧痕、莺儿、平儿、雪雁、龄官、金钏、玉钏、彩云、彩霞、焦大等等等等,甚至颇有争议的袭人、周瑞家的、灯姑娘,总体来说,这一部分人,才是下层劳动人民的真正代表。

可是,还有一股力量,却是反面的,他们代表的却是社会底层的邪恶和丑陋势力。比如王善保家的、贾迎春奶妈和儿媳妇、马道婆以及很多不知名的丫鬟仆人。

我是直到最近才意识到这股力量的,其实,曹雪芹早就在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就为我们展示了这股破坏势力的强大和由来已久了。

第三回: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不要小看了这段话,从各个方面琢磨,都能琢磨出不同的意思。

很显然,关于贾府这股邪恶的下层势力的认识,是贾府第三代贾敏传授给林黛玉的。这说明,早在贾敏时代的贾府,这股邪恶势力就存在了,那么,可以肯定的,这股恶势力,早于贾敏而存在。甚至可以这么说,贾府的刁奴悍仆,几乎在贾府初始就随之产生了。

贾敏是何等人,是贾代善和贾母的嫡生女,荣国公贾源的孙女,父母爱如珍宝,地位极为尊贵的贾府第一小姐,尚且能感觉到贾府这股来自刁奴悍仆的邪恶势力的威胁,并且心有余悸,即使在出嫁多年之后,依然会小心翼翼的作为一种生存技能传授给女儿,这说明了这股势力的破坏力有多大?

第三回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也是曾经分析过的。那就是林黛玉跟着贾母吃晚饭,吃完后,差点误把漱口茶当作饭后茶给喝了。这本是个林黛玉不熟悉贾府规矩的小细节,可是,脂砚斋仿佛要提醒我们似的,点了一句:

“眉批:余看至此,故想日前所阅王敦初尚公主,登厕时不知塞鼻用枣,敦辄取而啖之,早为宫人鄙诮多矣。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

这段话的大意是,据记载,有位叫王敦的刚娶了公主,王敦在宫里上厕所的时候,把用来塞在鼻子里阻挡臭味的枣子吃了,成为宫女们讥笑的对象和谈资笑话。如果今天林黛玉不用漱口茶漱口或者把漱口茶给喝了,和那位娶了公主的王敦一样,将成为贾府的一大笑柄。

这就是这些表面恭恭敬敬伺候主子的下人,心里想着的是怎么看主子的笑话,并且决心逮着一个笑话,就添油加醋的传播出去,直到把这个主子搞臭,搞得无法立足。

试问,这样的下人,可不可怕?

其实,这只是个开头。料林黛玉先有母亲教诲,后有贾母庇护,自己又绝顶聪明,常常被贾宝玉、王熙凤甚至薛宝钗拿来当挡箭牌的人物,尚且感叹怕惹下人们厌恶。何况他人乎?

金钏为什么要投井自杀?被撵出来的她受得了那些流言蜚语和无情嘲笑吗?尤二姐,尤三姐,甚至王熙凤,那个不是被贾府的流言蜚语给害死的?这和民国初期被流言杀死的女星阮玲玉有什么区别?鲁迅先生所谓的流言可以杀人就是这个道理呀。我们再来看看,查抄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的嚣张,还有贾迎春奶妈儿媳妇逼宫的气焰,以及荣国府老婆子甩脸子给尤氏看的例子,等等等等,贾府的刁奴悍仆,渊源久矣。

这股力量,平日受着贾府的恩泽,心里恨着贾府的主子,想着怎么收拾主子,没事的时候喝酒斗牌、聚众赌博、内外勾结、鸡鸣狗盗甚至勾搭成奸,坏事干尽,这样的下人,太可怕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这些刁奴悍仆帮衬着各自的主子,去收拾其他的主子,造成了贾府自内而外的衰败,使得贾探春说出了这样痛彻心扉的话来: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 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814、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对贾府的感情热烈而浪漫

不知道为什么?我读《红楼梦》,经常会这样,读着读着,那些人和那些事,就在我的脑海里活了。甚至他们的音容笑貌就仿佛在我的眼前,我仿佛就是看着他们在说笑在愤怒在哭泣,仿佛他们在想什么,我也知道,跟明镜儿似的。曹雪芹的笔力太厉害,太形象,太微妙了。

这篇文章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次重读到第三回,一系列的分析,使我对于林如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觉得,林如海这位贾府的乘龙快婿,对于贾府的感情是热烈而浪漫的。

这一点,可以从他向贾雨村介绍贾府看出来。第三回:

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 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 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 即弟亦不屑为矣."

首先,我们从这段话里感受到的,就是林如海是以贾府为荣的。他为宁荣二公曾经创立的功绩和声望而倍感骄傲,他为贾府的家世而感到骄傲,他为贾源以及贾政的为人感觉到骄傲。我早就说过,称妻子的祖父为祖父,已经把那种崇敬和亲密的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了,是那种几乎都要把自己等同为贾家人的感情。

其次,林如海觉得贾府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毫不犹豫的把唯一的女儿交托给贾府,把女儿的一生的幸福寄予在贾府。我们来看看林如海是怎样对女儿说的吧: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所以,我们来看林如海,对于贾府的感情,是带有文人的天真、热烈和浪漫,他只看到了贾府显赫风光和美好的一面,他看到了宁荣二公的威名,看到了贾政的正值厚道,看到了妻子贾敏的优秀,看到了贾母的慈祥,看到了贾府的和睦,他为是这样世家的女婿而感觉到骄傲,甚至为跻身这样的家族而自豪。所以,他才会这样向贾雨村介绍自己岳家和舅子,他才会把女儿的一生交付给贾府,他才会如此自信的安排贾政帮助贾雨村。这源于他对于贾府的无比的信赖和亲近。

但是,我们要说,林如海本质上还是个读书人,而且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读书人,他看贾府,只看到了好的一面,光鲜的一面,他没有看到贾府暗流汹涌的一面,龌龊的一面,就正如他只看到了贾雨村才华横溢的一面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林如海毕竟只是贾府的女婿,毕竟没有在贾府生活过,而且两家距离遥远,在他那个地位和层次,看到的,当然只是贾府光鲜和显赫的一面了;

第二,贾敏作为妻子,也断不会把贾府那些婆婆妈妈并不光彩的事情告诉丈夫的,那等于自损;

第三,但是,对于将来有可能要在同样的大家族生活的女儿甚至就是有可能要到贾府生存的女儿就不一样了,这些婆婆妈妈抬不上桌面事情就需要给女儿讲,培养她的自我保护和识别阴谋的能力,而且和女儿的私房话,就不牵涉到娘家的荣誉了,在女儿的幸福问题上,一切都要让位的。

所以,这样的结果就是,林如海以一个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的文人的眼光来看待贾府,他眼中的贾府是光明而伟岸的,是值得尊敬和骄傲的。但是,女儿林黛玉眼中的贾府就不一样,其实是贾敏灌输的贾敏眼中的贾府,这个贾府,有它光鲜温暖的一面,有贾母的慈爱,有大家庭的热闹和睦,但是,其间的微妙的矛盾和种种算计和阴谋,林黛玉在贾敏的熏陶下,是有提防有戒备而且能看穿能识破的。

这就是林如海能够动情的称荣国公贾源为祖父,而林黛玉冷静的称之为外祖,林如海能够毫不犹豫的把女儿一生的幸福交托给贾府,而林黛玉却处处小心处处提防的真正原因。

在林如海眼中的贾府形象是热烈而浪漫,是充满英雄救世主义的,所以当他觉得贾雨村是难得人才的时候,敢于仗义让贾政帮忙,而贾政也卖力的去办。而在林黛玉的眼中,贾府的形象是现实主义的,是真实的甚至是可怕的。

815、贾宝玉到底长啥样

这两天要说点貌似八卦的问题,说说几个主角的长相。因为,其实这也是第三回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在这一回里,曹雪芹对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长相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绕是绕不过去的,比如阴谋、比如爱情,比如长相,既然读到了,就说说吧。

贾宝玉的长相,第三回里有两段描写。

第一段: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这段话,怎么理解?

脸盘如中秋之月。中秋之月是什么月呀?满月。说明贾宝玉的脸是很饱满,但是不是圆脸呢?因为一般中秋之月是圆月。这里脂砚斋有批语,是这样说的:

眉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这条批语是什么意思?是脂砚斋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了中秋之月的意思,面如中秋之月,不一定就说贾宝玉是圆脸。那么中秋之月的脸是什么样子呢?“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什么意思?就是脸稍微的有一点扁。这里的“扁”我理解为舒展的意思,就是五官在这上面显得很舒展和谐,但是面色白净,而头发和眉毛漆黑的,都可以说是中秋之月。

所以,通过第一句话,可以知道,贾宝玉不是圆脸,脸虽然饱满而舒展,脸色白净,头发眉毛漆黑。

这些都在后面的描述中得到了印证。色如春晓之花,就是白里透红的意思。鬓角整齐有如剪刀裁过,黑黑的眉毛,面如桃瓣,就是指贾宝玉的脸白而泛着红润。眼睛多情,是一双笑眼,即使生气的时候也是很温柔的。

第二段:

“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 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

这段话明显是前一段的展开和细化。进一步证实,贾宝玉的脸色是白里透红的,红唇,眼睛含笑而多情,由此眼角应该是微微上翘的。

由此,可以总结贾宝玉的相貌特点了。

1.不是圆脸;

2.面庞舒展而五官饱满;

3.面色白里透红;

4.一双含笑多情的眼角微微上翘的眼睛;

5.嘴唇红润;

6.漆黑的头发和漆黑的眉毛。

这样的一位公子,几乎符合了美男子的一切条件。脸型饱满而舒展,但不是圆脸,脸色白里透红,眼角上翘的眼睛含笑多情,嘴唇红润,眉毛漆黑。

所以对照这个标准来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形象是比较符合小说原型的,但是,遗憾的就是,欧阳奋强是典型的圆脸,而小说中描述的贾宝玉,不是圆脸,脸应该稍微更长更舒展一些。《黛玉传》里马天宇扮演的贾宝玉,倒是很符合小说里贾宝玉的形象但舒展度不够。而李少红版的电视剧《红楼梦》里的少年贾宝玉,因为小说第三回贾宝玉一出场就是那个样子,就简直不靠谱了,长大后的贾宝玉还过得去,但并不符合小说描写,过于硬朗了些。其实扮演贾宝玉,还有一个完美的,那就是林青霞扮演的贾宝玉,那是近乎完美了。我想,真正的最符合小说描写的贾宝玉形象,就是林青霞扮演的贾宝玉了,只是,她在眼角含笑这一方面,稍稍的忽视了一些,算是完美中的遗憾吧。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欧阳奋强扮演的贾宝玉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实脸型过于圆了,是圆脸。



电视剧《黛玉传》马天宇扮演的贾宝玉和原著描述的形象很接近,基本符合,但遗憾的五官的舒展度,也即脂砚斋所谓的“扁”稍微差了一点。



李少红版《红楼梦》少年贾宝玉的形象是最不靠谱的,因为小说第三回描述的贾宝玉的形象就定型了,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



长大的后贾宝玉还靠谱些。但过于硬朗了,面庞不是舒展,而是挺拔了,不符合原著描写。





其实最完美的贾宝玉形象,是林青霞在香港影片《金玉良缘红楼梦》里面扮演的贾宝玉形象,只是,林青霞在贾宝玉眼角含情含笑这一点上表现得不够。无论脸型、舒展度、五官,林青霞都是最完美的,上面这个形象,如果是理解为林黛玉死后贾宝玉的形象,那是无懈可击的。可惜,林青霞的青春已经不再,不可能再塑造一次贾宝玉了。唉,遗憾。我甚至以为,林青霞的男装扮相,就是完美的贾宝玉,只是要再快乐一些,去掉琼瑶恶俗恋爱剧的忧郁就好了。

说句题外话,说到服装设计,87版的最经典,无可复制。李少红版的最恶心,她理解《红楼梦》是清代《红楼梦》了,无知。其实《红楼梦》是架空穿越的,所以,古代的服饰,什么美都可以移植到《红楼梦》上面,关键是要美,这也是曹雪芹写小说时描写人物装饰玩的花招。

816、林黛玉到底是“美眉”的始祖

人生就是一段无尽的苦难旅行。不知道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头脑里冒出的竟然是那么一句离题万里的话。不过我相信了,人生下来就是受罪的,你不知道前面等着你的是什么,是好是坏。好吧,说正题。

关于林黛玉的长相,其实也是见仁见智的。有的认为很美,有的认为病态,其实也就是不美。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申辩一下。我早就分析过,林黛玉不过是体质弱而已,其实没什么大病。所谓的痨病也是高鹗的杜撰。所以请不要说林黛玉病态,不过林黛玉有忧郁的诗人气质不假。真正有大病的是薛宝钗,在她那表面强健的身体里面有一股无法根治的胎毒。

那么,林黛玉到底长啥样呢?

第三回,还是第三回,有这样的描写: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什么叫罥烟眉?

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眉毛,据说是只有极品美女才有的眉毛,因为很少见,也很难形容。总体而言,就是淡淡的如一抹烟霞一样的眉毛。

更重要的是,这种眉毛,和古时候古人推崇的什么蛾蚕眉不同,这种蛾蚕眉,故名思意,就是像一只飞蛾或者蚕一样的眉毛,这个魏晋隋唐仕五代女图和学我们唐代的日本仕女图里多有表现,那时很美,现在看起来,丑死了,那个女孩有这样眉毛,会吓死人的。

这种眉毛,和我们古代宋元明清以后到现在很流行的王熙凤拥有的柳叶眉也不一回事。那是一种细细的弯弯的眉毛。和现代人认为很美的浓眉也不是一回事儿。罥烟眉比这两种眉毛更罕见,更美,甚至更难以形容。

其实翻阅古代的典籍,这样形容美女的眉毛的,恐怕只有曹雪芹一人,其他的不是蛾蚕眉就是柳叶眉。

所以,我以为,原始意义上所谓的“美眉”指的就是这种罕见的罥烟眉,林黛玉应该是美眉的始祖啊,呵呵呵。

你看,曹雪芹对于林黛玉的美,是多么的推崇,所以第一句,描写林黛玉的眉毛,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罥烟眉”。

但是,这样说,实在是过于抽象了。我理解,因为难以形容,所以只好虚幻。那么,这罥烟眉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的理解,至少林黛玉的罥烟眉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微蹙。所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就是微微的有点紧锁的或者说皱着的;

第二,平眉。千万不要把“两弯”理解为林黛玉的眉毛是弯弯的,不是,这里的两弯是两道眉毛的意思,是量词,和后面的“一双”一样。我的理解,林黛玉的眉毛因为微微紧锁,其实是平眉,就是眉毛基本是平直的,自眉心较浓,然后至眉弓逐渐转淡,有如一缕烟霞;

第三,这样的眉毛,一个是少见,非常少见,另一个是非常挑人,长在不适合的脸上是不好看的。

好了,这是眉毛。那么眼睛呢?

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第一,这样的眼睛绝对不是大眼睛,是适中的不大不小的眼睛;

第二,这样的眼睛和贾宝玉一样是,眼角含情的;

第三,我们必须注意,林黛玉的眼睛和贾宝玉的眼睛是很相像的,那就是眼角含情,只不过贾宝玉的是“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和“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而林黛玉是“似喜非喜含情目”。这其实是非常近似的,林黛玉的眼角也应该是微微上挑的。

很显然,贾宝玉的眼睛和林黛玉的眼睛,都突出了“含情”的特点,贾宝玉笑意更多一点,而林黛玉是“似喜非喜”。

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曹雪芹在这里突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眼睛的相似,其实就是在突出二人心灵气质的相通,也就是所谓的“夫妻相”。

千万不要把“夫妻相”理解为夫妻两脸庞五官长得一样,不是这样的。所谓的“夫妻相”是指一男一女两人在本质的气质上有相似的地方,或者说夫妻长期生活在一起,互相影响,心灵相契,竟然在通过面貌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方面有了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才是所谓夫妻相的要义。

所以,我可以告诉大家,曹雪芹在这里,通过突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眼睛的相像,眼角含情上挑,来暗示我们,这两人的“夫妻相”。

说完眉毛和眼睛,可以说体态特征了。就是后面的“态生两魇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样的描写比较抽象,但可以概括几点:

第一,林黛玉身材苗条;

第二,林黛玉气质娇柔;

第三,林黛玉的眼睛清澈如水;

第四,林黛玉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聪慧的。

就这样,林黛玉的长相基本就出来了,那就是一位身材苗条,气质娇柔,五官精致(说表了就是小嘴小脸)的有着淡淡的平平的烟霞一样的眉毛和一双仿佛含着泪光含情脉脉的如悲似喜的眼角微微上挑的眼睛的姑娘。

还必须插一句,虽然曹雪芹没有明确描写林黛玉的脸庞和鼻子和嘴,但应该是瓜子脸或者说鹅蛋脸,鼻子是典型的江南女子的秀美典雅的鼻子,鼻梁不会太高太尖,嘴巴肯定是樱桃小口,这样才和林黛玉特有的眉毛眼睛绝配。

这样的姑娘,说实话,人世间是很难找到的,依稀只能在一些大画家的笔下找到。而“世间罕有”,不也正是曹雪芹对于林黛玉之美的定义吗?

第二十六回,曹雪芹就传达了这样的意思: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至于这段话里两次提到的“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病。而是:

1.娇弱无力的代名词;

2.心病,这个心病,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前世木石前盟的约定,和现世两情相悦却难以言说的“心病”,就是贾宝玉手指胸口说我只为我的心的“心病”。

所以,根据此来对照曾经饰演过林黛玉的演员,先说一句,真的为难她们了。老版越剧《红楼梦》里的王文娟老师,演技唱功一流,但说到长相,和林黛玉差太远了,就不是一个类型的。李少红版《红楼梦》里的蒋梦婕,卖糕的,不要侮辱林黛玉了,好吗?其实还是87版《红楼梦》里的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最接近小说原型,所以深得人心,但也有几个问题:

第一,陈晓旭本人形象气质接近林黛玉,但其实远没有林黛玉美丽;

第二,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最大的败笔在于眉毛真的是弯弯的,这是对小说林黛玉最大的误读,林黛玉的眉毛是平的;

第三,陈晓旭的鼻子过于尖了,林黛玉的鼻子应该更为秀气和典雅。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是目前为止所有《红楼梦》影视作品中最接近林黛玉的,但远非完美。



蒋梦婕饰演的林黛玉是最离谱的,论演技不能和王文娟饰演的林黛玉比,甚至不能和陶慧敏饰演的电影版的林黛玉比,虽然陶慧敏版林黛玉也是方脸盘,但忧郁的气质还是有的。

有鉴于此,目前我以为能够代表林黛玉完美形象的,只能是绘图。可惜,今天我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完美的一幅林黛玉的白描图,我回去再找,应该在一本书里,实在不行我拍照传上来。我在网络里找到的关于林黛玉的画像。我比较满意是这两张。

第一张:



这一张画,对于林黛玉的眉毛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外形也非常接近,唯一的遗憾是脸型的把握有点不协调。

第二张:





这张图,无论对于林黛玉的体态还是长相,把握都是非常准确,眉毛,微微上挑的眼角,完美的脸型,小巧的鼻子,美丽的嘴唇等等,太完美了。

所以,请大家记住,所谓的“美眉”的始祖,其实就是林黛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林黛玉的美,即使在现在来看也是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就是现在看着也很美。我们得承认,有很多古代意义上的美女,现在看已经很丑了,会吓死人的。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林黛玉的美不会,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的美居然是划时代的,穿越古今的,你说曹雪芹伟大不伟大?林黛玉美不美?

817、王熙凤的长相是当代“白骨精”的典范

所谓当代白骨精,就是女性中白领、骨干和精英的简称戏称。这个群体的女性,一般能力强、心机深、有事业、重仪表,其中的佼佼者,更是美丽与智慧的结晶,风流与才干的精华。

在《红楼梦》里,就有这样一位女性,不仅仅在那个时代,就是在当代,也颇为符合女性精英的形象。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熙凤。

关于王熙凤心机和才干,我就不多说了。小说里现成的,自己去看。这个女人的智慧心机,谋划筹算,杀伐决断以及管理能力,不要说一般的女性,就是男子也远逊于她。

今天,我们走一次外貌协会路线,说说她的长相。到底美不美?

第三回,是这样描述王熙凤的长相的: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王熙凤的装扮咱就不说啦。不仅仅是华丽之极金碧辉煌,而且非常符合王熙凤的身段气质和长相。但是,几乎是和林黛玉的美所具有的的当代性一样,很奇怪,关于王熙凤这一类女子长相的审美,在今天也不过时。大家可以想想,王熙凤换上当代的衣服,那同样是一个精明强干、干净利落、美丽风骚的女人呐?贾琏就是换做当代,也是会垂涎三尺的。

好嘛,一不小心,把结论都说出来了。那么,王熙凤究竟长什么样呢?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是“一双丹凤三角眼”。

三角眼,一般是不好看的,我们通常说某人的眼睛难看,都说是三角眼。但是,王熙凤的三角眼,不同。

1.她是三角眼里面最好看的,呵呵,为啥?

2.因为,她的三角眼,不是一般的三角眼,而是丹凤眼。丹凤眼是中国古代也好,现在也好,一种很美丽的眼睛,单眼皮,眼角上挑。也许有人要问了,咋个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都眼角上挑呢?

一是因为眼角上挑的眼睛一般都是比较好看的,不信大家去仔细观察,眼角下垂的眼睛无神,形状难看,而眼角上挑的眼睛有神,形状好看;

二是眼角上挑的眼睛一般善于眉目传情,也就是说这一类眼睛眼波流转明眸善睐,很巧,虽然情不同,但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都是善于眉目传情的人。说到这里,我说说林黛玉的眼睛,有朋友认为是含露眼。老实说,吓我一跳啊,什么叫含露眼?露是什么?是水汽,是雾蒙蒙的。林黛玉的眼睛如果是那样的话,有点吓人吧?一双美丽的眼睛,首先是要清澈的,不能是朦胧的,其次,水汪汪的,但绝对不是雾蒙蒙的。林黛玉的眼睛清澈明亮到仿佛有点点泪光,这不是什么含露眼。林黛玉是为情来的,为情生的,和贾宝玉一样,所以是含情眼,没错的,至于,清澈明亮水汪汪的特点,后面有描写的,“泪光点点”。

回归正题,所以王熙凤这双眼睛,从审美的层面来说,是独特的,从道德层面来说,是亦正亦邪的。这就是曹雪芹塑造人物的高妙,人物的性格已经深入到细腻的长相细节之中了。

王熙凤这双丹凤眼,和林黛玉的眼睛一样,是很挑的,要有非常合适的脸型、鼻子和嘴巴来配才行,尤其是眉毛。

其次,好在,王熙凤有一双同样出彩的眉毛。什么眉毛?

那就是“两弯柳叶吊梢眉”。

什么柳叶眉?柳叶眉是中国古代现在都很美一种眉毛了,弯弯的,状似柳叶。但王熙凤的眉毛如果就是柳叶眉,那就惨了,王熙凤就丑了,因为柳叶眉是无法配得上她的丹凤三角眼的。好在,她的柳叶眉,不是一般的柳叶眉,而是眉梢高高挑起的吊梢眉。好嘛,又是两种眉毛的集合体,和两种眼睛的复合体,绝配了。高挑的眉毛,上挑的眼角,一个气质高扬,美丽不凡的女子的形象已经出来了。

第三,是“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说实话,王熙凤那样的眼睛和眉毛,如果长在一个胖人的身上,那也极度不协调,那也丑。好在,天生一个王熙凤,自然天成,她是典型的美女体型,身材苗条,不仅仅是苗条,而且是凸凹有致,错落有别,形体语言丰富,风流美丽的身体呀。你说,贾琏这厮有没有福?活脱脱一个绝色美女呀。可惜,贾琏不惜福不知足,自作孽,不可活。

第四,通体抓住了王熙凤的最出彩的地方之后,又回到王熙凤的面部,那是“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粉面者,白净的面色也。含春,就是白里透红呀。早期的王熙凤处处展现出一种健康美。含春还有一种意思,就是面色带着亲切的神情,不一定是笑,而这种亲切背后,有一种隐隐的威严和严厉。而当她要笑的时候,常常是先闻其声再看见她笑的表情,意谓其为人先声夺人声势浩大呐。这样的女人,是会让男人又爱又恨又怕的。

至于曹雪芹没写到的王熙凤的鼻子和嘴巴以及脸型,似乎没必要说了,要和上述描写绝配的,不是瓜子脸是什么?不是悬胆鼻是什么?倒不一定是樱桃小口,但绝对是有着薄薄的好看的嘴唇。

把这些综合起来想想,在脑海里还原一下,王熙凤真的很美的,美得有气质,有格调,有气场,有繁华,有风流。

这样的美女,其实不仅仅是流行于古代,其实也适合于当代,深得女性内心深处做一个精彩的女人,做一个女人中的强者的隐秘渴望的。或者说,王熙凤就是女性要自强的象征,正因为此,我觉得,直到今天,无论是王熙凤的长相,还是她长相中透露出来的时装精神(你看她的打扮,何等华丽脱俗),强者风范以及精彩人生,都使她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精英女性的楷模和典范。当然,这不包括王熙凤所干的坏事和后来的报复。

说到各种版本《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塑造。毫无疑问,87版红楼梦邓婕饰演的王熙凤是最完美的,可以说是所有人物中最契合原著描写,无论长相、气质、装扮还是演技,都堪称完美。但也许受时代的限制,87版表现王熙凤那种服饰的华丽现在看来还是差了一点,也许只有绘画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邓婕扮演的王熙凤是所有《红楼梦》影视剧中最完美的,也是最符合原著的。



中立者为王熙凤







但是,画家笔下的王熙凤似乎最能传达出那种奢华和神韵,这是没有办法的。

818、薛宝钗到底有多美

我知道,尽管第三回薛宝钗还没出场呢。但既然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长相都说了,不说说薛宝钗的,实在说不过去。况且,薛宝钗很快也就出场了。

关于薛宝钗的出场,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问题,林黛玉出场的时候,众人是惊呼她的美的,贾宝玉谓之神仙样的妹妹,王熙凤谓之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外孙女,像是嫡亲孙女。贾宝玉和王熙凤的眼光是很高的。但是,薛宝钗出场的时候,是没有人说她长得美的。或者说,她的长相,并没有引起什么轰动。这是一个细节。这似乎说明了什么。

至于薛宝钗的长相,第八回就有描写,所谓: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什么叫“唇不点而红”?就是红唇呗。指向很清晰。

什么叫“眉不画而翠”?就是黑眉毛呗。这里的翠,是黑色的意思,不是绿眉毛的意思啊,那要吓死的。呵呵。

什么叫“脸若银盆”?就是银盆脸呗,又白又圆又大。我们现在要么叫做“圆脸妹”,要么叫做“大脸妹”的便是。

什么叫做“眼如水杏”?就是杏眼呗。眼睛的形状像杏子。杏子什么形状,不用我告诉大家了,说白了就是圆圆的眼睛。

好了,大家想一下,圆圆的大大的白白的脸庞,黑眉毛,圆眼睛,红嘴唇。这样的女孩,美吗?

我知道我要犯大忌了。但我只能说出我感知到的事实,让很多喜爱薛宝钗的朋友失望的事实,那就是薛宝钗其实并不美,至多算是品貌端庄,也就是说长得还算端庄,不丑,这是肯定的,但有多美,说不上。联系薛宝钗体胖,肤白的特征,配上这样的脸庞,确实算不上美啊。至少,是不符合当代审美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版本的《红楼梦》影视剧里的薛宝钗形象,都是对于薛宝钗的美化。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张莉扮演的薛宝钗,既体现了薛宝钗的基本长相特征,又巧妙的美化了薛宝钗,迎合了现代人们对于薛宝钗的幻象,加之演员演技拿捏到位,是堪称完美的。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张莉扮演的薛宝钗,在基本体现薛宝钗相貌特征的基础上,合情合理的美化了薛宝钗的形象,迎合了当代审美观和人们对于薛宝钗的感情期许,堪称忠实原著和艺术提升的典范。否则的话,如果真的忠实于原著,恐怕很多人都要失望了。

至于,为什么很多人不顾曹雪芹在小说中关于薛宝钗的描述,依然认为薛宝钗很美,甚至比林黛玉还美?这个问题,其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明天再说。

819、林黛玉和薛宝钗到底谁更美

我知道昨天分析薛宝钗的长相就捅了大马蜂窝了,但是,今天的话题,貌似要捅更大的篓子。可是,我一再声明,我是从小说的描述里面去分析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我以为,是忠实于原著的。很明显一个现象,小说里无数次的写到贾宝玉为林黛玉的美倾倒,百转千回的服软、低眉、顺目、哄骗、爱惜,甚至发疯、痴狂,有多少次,大家自己去看看,去数数。可是,对于薛宝钗,貌似只有两次,一次是看见薛宝钗雪白的膀子,冲动得想去摸一摸,一次是被贾政暴打,看见宝钗心疼,不禁感觉到欣慰。就是这两次,其中一次还发出这样的感叹,要是这雪白的膀子长在黛玉身上,或可以摸一摸了。

这说明什么?即使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那就是,至少在贾宝玉和曹雪芹看来,林黛玉是比薛宝钗美的。贾宝玉是折服在林黛玉高贵的美丽之中不可自拔,甘愿就此沉沦。而对于薛宝钗,不过是偶尔的冲动和感动而已。我还要说的是,贾宝玉对于薛宝钗雪白膀子的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少男性成熟中的性冲动,和梦游太虚幻境中和综合了黛玉和宝钗风韵的可卿云雨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贾宝玉对于薛宝钗,只是偶尔有性冲动而已,但还克制住了,怎么克制住的,用林黛玉的美和情克制住的。至于宝钗对宝玉被打时的安慰,宝玉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和欣慰。

所以,第一个层面,我要告诉大家,如果你要了解曹雪芹和贾宝玉的真实想法,那么,林黛玉绝对是最美的,没有之一。

那么,接下来,更为宏大的问题就出现,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薛宝钗比林黛玉美丽呢?这个问题很复杂,有误读造成的,有道德评判造成的,还有接受美学方面的原因,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多少年来,不可否认,一大批读者,对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误读的。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高下,第五回,有一段很关键的话: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 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关于这段话,要注意几点:

1.这话不是贾宝玉甚至也不是曹雪芹的意思,而是贾府其他人尤其是下人的意思;

2.这里谓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这里就涉及到了薛宝钗的审美问题。客观的讲,薛宝钗这样的长相,白白净净的银盆脸,眉目端正,体格丰满,在古代,那个讲究面相学的年代,是认为是美的。为什么?因为一般认为这样的面相,是福相,是旺夫相,知道吧?所以,在那个时代的观念里,反而认为这种面相的女人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是美的。说实话,这已经和美本身无关了,已经牵涉到一种道德文化的评判了,是以道德评判来判断美了;

3.我们还要注意这一段话,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高下之比,其实不是谁更美之比,而是做人为人的比拼了。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逻辑,就是薛宝钗性格好,为人好,低调,不骄傲,加之长了一脸的福相,被人们认为是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人,所以深得贾府上下尤其是下人们的心。反言之,林黛玉并不是输在长相上,而是输在人心上。说白了,就是,薛宝钗得人心,所以大家就觉得薛宝钗人更好,当然,就更美了。这里面有一个我们就偏要说薛宝钗更美,怎么样?气死你!这其实已经是承认林黛玉比薛宝钗美了。

所以,这个比拼其实是一种道德比拼,用道德比拼来混淆了长相气质美丽的比拼。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今天我就不想去追究这样评判背后的主导势力及其盘算和阴谋了,不然说不完、不讨好,我还要被冠与阴谋家的美称。我想说的是,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所有的误读,皆源于此。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6)
第二,人们往往把林黛玉和贾宝玉初恋期间由于薛宝钗的介入以及金玉良缘阴谋带来的压力下对于贾宝玉的种种试探和感情发泄(试问热恋中的少女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不向恋人发泄向谁发泄?)当作了一种“小心眼儿”。大家可以想想,那个时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还在不自觉的朦胧状态,感情尚不明确稳定,要经受如此之大的压力(金玉良缘的传言和薛宝钗的介入以及众人私下里的偏向薛宝钗),林黛玉需不需要发泄?凡是谈过恋爱的,都说一说,谈恋爱的初期两人吵架是不是考验和试探?如果是,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贾宝玉也曾经因误解主动向林黛玉发难过。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这两人的一举一动是贾府上下的中心,所以轰动效应太大,两个小恋人之间的冲突被人为的放大了,或者说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放大了。我很遗憾,很多很多读者居然没有明察秋毫,而认同了这种放大,给林黛玉按上了小心眼的标签,那是极大的误读。

我们看,自第三回林黛玉到贾府,第四回薛宝钗介入,到第四十五回之间,因为三人的纠葛,林黛玉确实和贾宝玉吵了很多次,包括和薛宝钗暗掐,但是,第四十五回,林黛玉一旦明白薛宝钗退出并且成全宝黛二人的心意之后,随着贾宝玉我只为我的心的表白之后,宝黛的爱情从此进入稳定期和明确期,大家自己去看,第四十五回到第八十回,还有三十五回之多,林黛玉和贾宝玉还吵吗?林黛玉和薛宝钗还吵吗?不吵了,有的只是宝黛二人令人心碎的怜惜与爱惜,黛钗二人令人动人的姐妹之情。这个时候的林黛玉小心眼吗?

第三,而最可恶的就是,高鹗的后四十回续本,居然接起了前四十五回林黛玉的行为状态,加以发挥,彻底的把林黛玉定格在了小心眼儿,甚至多疑多虑多心的形象上,这是高鹗罪不可恕之一。

第四,而更可怕的是,相当一部分受众,居然认同了关于前八十回的误读以及高鹗的错误接受性创作,把林黛玉从此定格为一个多病、多疑、多虑、多心的角色。这种可怕的力量,延续多年,甚至到了当代拍摄《红楼梦》影视作品的时候,这说明对于林黛玉的这种误读和误解,甚至在很多所谓的专家中流行。我怒甚广!那是些什么样人云亦云的专家!87版《红楼梦》很成功,但是,我要说的是,在关于林黛玉角色的把握定调上,甚至陈晓旭扮演的林黛玉上,确实把林黛玉的小心眼儿当作了林黛玉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87版的深入人心,这就更加误导这种误读,在这一点上,87版《红楼梦》和高鹗起到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

第五,而关于薛宝钗的审美,人们依然延续了小说第五回贾府下人们关于黛钗二人的审美评判,更多的是以一种道德的评判来取代审美评判,因为宝钗为人好人缘好所以就认为宝钗美丽,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评判。很多年来,我们这个国家的道德评判取代了一切,包括审美。而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美这一点,也深刻的体现出了这一种带有“强奸性质”的道德审判。

第六,还有一个误读。人们往往认为薛宝钗健康,林黛玉病态。这也是瞎扯淡的主观臆断。林黛玉所谓的先天不足之症,其实就是像早产儿一般的先天体质柔弱而已,根本没什么大病,而所谓的痨病,也是拜高鹗所赐,非曹雪芹原意。其实真正有不治之症的是薛宝钗,看看冷香丸的制作就知道了,薛宝钗先天从娘胎里带来的那股热毒是不可根治的。可以说,林黛玉是基本健康的,不过是爱感冒咳嗽,睡眠不好而已,而薛宝钗呢,不得则已,一得就是大病!

所以,我想说的是,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美?其实是有答案的。

其一,在曹雪芹和贾宝玉眼里,林黛玉最美,没有之一。贾宝玉最后为死去的黛玉舍弃宝钗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

其二,在古代以道德和面相学为主导的意识形态里,薛宝钗凭借福相和为人战胜了林黛玉,被下人们认为是最美的,但是有之一,这种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在于,他们排斥林黛玉这种美的主流地位,但却也欣赏这种美。

其三,在当代,由于误读误解,及其潜意识里残存的那种以道德审判取代一切审美的陋习,从性格和健康甚至长寿方面,也延续刚才我说的那种观念,认为薛宝钗更美,但也有之一。

其四,这么说,并不是我就否定薛宝钗,相反,我很欣赏薛宝钗,我早就说过,薛宝钗的美丽,并不在于她的长相,而在于她在宝黛爱情中表现出来的高于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女性的自尊自觉自爱和大爱,当她了解到宝黛的真情后,主动退出,不仅主动退出,还一心促成宝黛婚姻,在林黛玉死后,又违心的和贾宝玉成亲,承受王夫人和薛姨妈和贾宝玉给她带来的一切伤害,直到回到薛家,保护母亲和夏金桂斗争,直到哮喘病发而死。薛宝钗经历过一系列炼狱,展现的是女性最伟大的人格,这是薛宝钗最美的地方,确实,薛宝钗的美更多是一种道德美。这就是所谓“可叹停机德”!

其五,如果我们抛开这一切误读以及道德评判的陋习,还原本真,无论是作者的本真还是小说的本真,都可以看到,在容貌气质和才情上,林黛玉无疑都是第一的,这是小说的本意,也应该是接受美学审视下的本来面目。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说薛宝钗不美,薛宝钗的美我刚才说了。而林黛玉的美在于天然的完美,长相的完美、气质的完美、才情的完美,可以说,林黛玉是曹雪芹塑造的所有女性中最完美的一个,所谓“堪怜咏絮才”,这一个才,不单单是才华,还包括很多和才华混杂在一起的风姿风度和风情。当然如果你硬要说她体弱也是一个缺点,短命(其实短命是高鹗设计的,林黛玉如果和贾宝玉幸福结合,未必短命,我甚至以为林黛玉是自缢而死,和短命与否无关,现实生活中很多体弱的人反而长寿)也是一个缺点的话,我无话可说。

其六,从当代的审美来看。当代在反思肥胖带来的后果,恰恰在薛宝钗丰满的的身体里面,隐含着不治之症,这更像是一个隐喻和象征。小说里、以及现在很多人喜欢拿薛宝钗的丰满和杨贵妃比,但其实从当代的审美来看,你去看看唐代的仕女图,您真的认为那样的杨贵妃美吗?在唐代也许是美的,但是在当代,这种美已经过时了,不美了,甚至吓人了。所以,从当代的审美来看,和丰腴如杨贵妃的薛宝钗比起来,苗条婀娜的林黛玉的美具有更为广阔的适应性和开放性,林黛玉无疑是最美的。

前几天有人质问我,林家如此短命,幸福什么?我笑了,幸福和长命百岁有必然关系吗?有的人活得短暂,但一生幸福,有的人长命百岁,但一生凋零。把幸福理解为长命的人,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你的人生?

820、关于林黛玉薛宝钗谁最美争论梳理

每天早上,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心里都会漾起些许波澜。我是幸福的,虽然我从未从中捞取到一文好处,但是我的精神是愉悦的,我还算是有追求。这么多年了,人世间物欲横流,我还喜欢着《红楼梦》,感悟着《红楼梦》,每天和一帮不同意我也好支持我也好的红学迷们有着远隔千里但丝丝相扣的精神交流。所以,我每天提早一个小时到办公室,就是为的在上班前把红楼梦的文章写好,发表在博客里。这是幸福的。我的人生从此不算虚度。

近来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孰美的争论,实在很热闹。反对的也好,支持的也好,都争论出了很高的水准,都能启发思考,这是好事,我很欣慰。说实话,我不是狭隘的人,如果你不同意我的意见,说出来的理由即使不能说服我,但让我感觉到了你对红楼梦的热爱、理解和水准,在我心里,我也是会喜欢你甚至敬重你的。至于那些把我的意思发挥得比我还好的朋友,我引为知己,感觉到温暖。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孰美的问题,我想在这里梳理一下:

第一,在曹雪芹和贾宝玉眼里,或者说在小说营造的语境里,林黛玉最美,这是无疑的。至于有些读者受众接受美学方面的差异,认为薛宝钗更美,也正常,因为即使小说里,也有一些人人认为薛宝钗比林黛玉美。这没问题。

第二,在封建时代,或者说《红楼梦》表现的那个时代,薛宝钗代表的美是一种主流美,但是这种美和天生丽质关系不大,就是王夫人一直主张的宁愿憨憨的笨笨的,也不要水蛇腰的狐狸精。很显然,这憨憨的笨笨的,主要是指薛宝钗和袭人的美了,而这水蛇腰狐狸精的,当然是指林黛玉和晴雯的美了,甚至还有秦可卿尤二姐和尤三姐。这里面含有一种道德审判和道德歧视在里面,那就是薛宝钗这种银盆脸、黑眉圆眼红唇、气色健康、丰腴富态的女孩,是福相,是旺夫相。而林黛玉和晴雯那种美是红颜祸水的美。从这个观念来说,在那个时代,注意,是在那个时代,说薛宝钗最美,也不错。

第三,但是,我们要注意,古代主流社会认可的薛宝钗和袭人那种憨憨的笨笨的美,一是和长相气质关系不大,是一种道德文化评判,或者说用道德文化评判取代了审美,况且这种道德文化本身就是错的;二是这种憨憨的笨笨的,并不是真憨真笨,其实是装的,是表面的,这又反应了那种文化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是对真善美的背离和对真正美学的背叛,需要批判。所以,在当下,不管是从回归美学审美的意义,还是呼唤时代的真善美的意义来说,我们都不支持这种道德审美。而是支持回归美学的审美。曹雪芹和贾宝玉甚至贾母反其道而行之,坚持林黛玉最美,其实在当时在美学意义上是有其先进性和颠覆性的。

第四,美,固然有时代性,但更有划时代性。薛宝钗的美在那个时代,可以认为是最美的,但是那种美,脱离了那个时代,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大美。反而,林黛玉的美具有了划时代性,也就是说,林黛玉的美,更符合当代审美。所以,当下,(请注意,我们活在当下,我是当代人,)林黛玉最美,林黛玉的形象更符合真善美的境界(说实话,即使要说道德,你见过薛宝钗、王熙凤、贾宝玉事出有因拿林黛玉当挡箭牌,你何时见过林黛玉拿谁糟践?)。

好了,可以归纳一下了:

1.在《红楼梦》这部小说里、在曹雪芹和贾宝玉(其实包括贾母、王熙凤等人)眼里,林黛玉最美;

2.在《红楼梦》反映的那个时代,薛宝钗的美属于主流美,从这个角度,你也可以认为她最美;

3.超越了那个时代,在当下,林黛玉最美,林黛玉的美更具有划时代性和真正意义的美学属性;

4.但是,即使在当下,依然有人认为薛宝钗最美,说明《红楼梦》那个时代的很多驳杂的东西依然存在于当下(因为那些东西害死了林黛玉晴雯秦可卿尤二姐和尤三姐这些美好的女性,其实也害了薛宝钗和袭人,不是吗?),说明关于文化的批评和审美的追求还需要继续,我们还需要清理我们的文化和意识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说实话,曹雪芹进行《红楼梦》创作就是要批判那些糟粕性的东西,就是要清除它们,可惜,这些东西到今天也还有市场,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如果我们读《红楼梦》,不意识到这些,没有一点追求和改进,只满足于用固有的观念去坚持自己判断,那么,我觉得是功亏一篑的,是遗憾的。

好了,我想,我的观念表达的很清楚了,那就是在曹雪芹写的这部小说里和贾宝玉眼里,林黛玉最美;在那个封建荼毒的时代,薛宝钗是主流美,也可以说是最美吧;但超越那个时代,在当下,依然是曹雪芹和贾宝玉和我(如果有更多的朋友我喜欢)眼里的最美的林黛玉最美。

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最美的话题,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下面,奉上几幅我以为最美的林黛玉的图画,和大家分享。



这幅白描,是我见到的最美的林黛玉。不仅美,美如仙,还有些许的人间气息,红尘气息,我喜欢。



这幅画表现的是高鹗后四十回黛玉焚稿的场景,虽然场景是错误的,但是画非常美,这是我最喜欢的黛玉画像,每每看到,不禁心酸的想要流泪,这么美好的女孩就要毁灭了。唉。这幅画,把林黛玉的面貌特征尤其是侧脸画得异常完美,完美的林黛玉的侧脸就是这么美的,美得让人窒息和心痛。那长发那身段那脖颈那削肩那手臂那手指的线条,那种绝望的垂死的神态,那种如风中杨柳般的婀娜,唉,美得无以复加了。就连紫鹃也那么的美啊。



俏皮的林黛玉,既然她来了,我就不该来了,我明天再来,岂不是天天有人来?这虽然是前四十五回的场景,但黛玉也有俏皮可爱的呀。唉,谁说林黛玉只是愁苦,错了,第四十五回到第八十回的林黛玉是异常温暖和幸福的。

整幅画中,唯一神态毕肖活灵活现的就是林黛玉了,而贾宝玉和薛宝钗,就像两尊泥菩萨,呆板得很!由此我可知这幅画的作者旦宅先生,也是最喜爱林黛玉,研究林黛玉用心最多的。



一对神仙美眷,共读西厢,种种心旌摇荡,种种心驰神往,种种试探争辩,种种矫情吵架,却又是不可复制的青春幸福,似水流年。



花神,花神,千古一花神,侬葬花,谁葬侬?



老祖宗的担忧,全得凤姐劝化,一个老冤家,偏又遇上一对小冤家,小冤家情未了,老冤家怎瞑目?贾母心事有谁知?

821、贾宝玉与薛宝钗脸型之争

本来,我以为,关于《红楼梦》三大主角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长相分析可以告一段落了。虽然不指望所有人都同意,但我的意思基本说清楚了。可是,刚才看了这两天的评论反馈,觉得还是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

至于贾宝玉之所以和薛宝钗扯上关系,全在于对于两种脸型的理解。

小说第三回,形容贾宝玉的脸型,是这样说的:

“面若中秋之月”。

小说第八回,对于薛宝钗的脸型,是这样说的:

“脸若银盆”。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我在分析贾宝玉的脸型时,认为说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的脸型并不是圆脸,而是说其脸型舒展饱满。而在分析薛宝钗“脸若银盆”的脸型时,认为薛宝钗的脸型是大圆脸。这下,惹了大麻烦了。就有朋友愤愤不平的质问我,既然贾宝玉的中秋之月不一定是圆脸,你凭啥说薛宝钗的银盆脸是大圆脸?

好,我们就说说为什么?

第一,说贾宝玉面如中秋之月的脸型不一定是圆脸的,不是我,是脂砚斋。

就在面若中秋之月这里,脂砚斋是有眉批的,这样说:

“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

脂砚斋这条批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面若中秋之月,可以指满月,也就是像满月一样的圆圆的脸,也可以不指满月脸,而是指脸型稍“扁”而头发眉毛漆黑,面色白皙娇嫩的脸型。这里的“扁”我理解为舒展,即面庞舒展。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面若中秋之月有两种理解,一种满月的圆脸,一种是指脸型舒展,头发眉毛漆黑而面色白皙娇嫩的脸型。脂砚斋一再强调“此非套满月”和“用满月者不知此意”告诉我们,贾宝玉的脸型不是满月样子的圆形脸,而是另一种。所以,我首先要告诉这些朋友,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不是指满月的圆脸,而是指另外一种,即面庞舒展、头发眉毛漆黑而面色白皙娇嫩的脸型。

第二,即便按照这些朋友的理解,偏不信脂砚斋的批语,我一定要依据字面意思,把贾宝玉的脸型理解为满月之脸,也可以。因为脂砚斋毕竟也就是个读者,见过曹雪芹又如何,小说里说的贾宝玉,是虚构的,我就要理解为满月之脸又如何?脂砚斋让我们别这样理解,曹雪芹又没说,我偏要这样理解。好,也可以,你可以理解贾宝玉为圆脸。但是,即便这样,我也告诉你,贾宝玉也不是大圆脸。为什么?

1.薛宝钗脸似银盆之大,这个大,就有舒展的意思;

2.我当然知道月亮比银盆大,呵呵呵,不知道这个,我白活了;

3.但是,古代,从视觉来看,因为月亮距离遥远,所以即便是中秋满月,感觉也没有银盆大的。

所以,即便你要理解贾宝玉为圆脸,但是,贾宝玉的圆脸也没有薛宝钗的大。为什么呢?

第三,薛宝钗的银盆脸到底是不是大圆脸?

我是这样理解的:

整部曹雪芹创作的小说前八十回,描写女子脸型的,不多,描写很多女子长相都没写脸型。这怎么理解?应该理解为那些女子长相的特点,不在脸型,在其他,或者说脸型不是显著特征,曹雪芹描写,都是抓住主要特征,一两笔,人物跃然纸上矣。这是一层。另一层,描写脸型的也有,有容长脸(写说谁的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司棋的姑妈还是谁?),有贾探春和鸳鸯的鸭蛋脸,还有,就是薛宝钗的银盆脸了。

就是在这三种脸型当中,比较一下,就是鸭蛋脸也比银盆脸好看呀,银盆脸和容长脸,说白了,不相上下呀,一个圆、大,一个是长、大。

第四,当然,我们也可以说银盆脸富态,这话没错。但是,我们还是要分下一番的:

1.银,是白色,指脸色白皙,有光泽,这个我完全同意;

2.盆呢?请问,盆是不是圆的?肯定是,如果是椭圆型的,那就更不像样子了;

3.试问,如果曹雪芹这里不是要表现薛宝钗脸之圆,为何用盆来描写其形状?

4.而且,如果不是要说明薛宝钗脸不仅圆,而且大?为何要用盆呢?用刚才说的满月之脸,或者说脸似银盘也好呀,银盘总比银盆小点吧?为什么偏偏用银盆?大家想过没有。难道这里没有曹雪芹就是要突出薛宝钗脸庞的长相特点的意思吗?有吗?我觉得有,曹雪芹这里,就是要突出薛宝钗脸庞的圆和大,以及白。他觉得用银盆比喻薛宝钗的脸最贴切达意。否则,用其它任何一个词都可以呀。

第五,我们还要联系这段描写薛宝钗长相的话的上下语境。第八回: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如果说前几句是写长相的,那么后面几句就是写性格修为的了。所谓“罕言寡语, 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就是写薛宝钗此人心机很深,城府很深,大智若愚,也就是后来曹雪芹再一次点出的一问摇头三不知。这句评价,试问,是褒是贬?

关于这段话,很多专家认为是贬的意思多一些的,我也这样认为,至少不是赞美吧,是很含蓄的批评的。而且,我之前分析过,第八回,贾宝玉前去探望,薛姨妈对贾宝玉的我的儿式的过分热情、莺儿的接茬搭话以及薛宝钗和贾宝玉互看通灵宝玉和金锁,就是金玉良缘阴谋设计的开始。因为其时薛宝钗选秀失败,开始把婚姻寄托在贾宝玉身上,因此金玉良缘的说法就是从此开始的。曹雪芹在这里点了薛宝钗的性格,不是没有原因的,就是在暗示这个时候的薛宝钗是参与了王夫人和薛姨妈为自己和贾宝玉的婚姻所设计的金玉良缘阴谋的,曹雪芹这个时候对于薛宝钗是有含蓄的批评的。

大家想想,含蓄的批评和脸似银盆的描写,有没有一种微妙的情绪在里面?

好了,不说了,我的关于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长相的分析就此结束了。我最后要说的是:

第一,薛宝钗脸似银盆,并不表示在那个时代,她的长相不能成为主流美,我只是实事求是的指出薛宝钗的长相特点,并不想否认在那个注重面相学的时代,薛宝钗这样的银盆脸也可以被认为很美;其实很多朋友没有仔细看我之前的文章,我从来没说薛宝钗不美,我说她很端庄,很富态,在那个时代是很美的;

第二,贾宝玉的面若中秋之月和薛宝钗脸似银盆毫无关联。一来贾宝玉不是满月的圆脸,二来即使是圆脸,也不大。面若中秋之月和脸似银盆,所指意义互不搭界,不要混淆视听;

第三,脸似银盆就是曹雪芹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时,想突出的薛宝钗的显著的面部特征之一,清晰而且确定。

如果您真的很喜欢宝钗,那么,就应该实事求是的接受宝钗的一切,包括银盆脸,这种脸型,在那个时代,是代表着端庄、大气、健康和福相的,是被认为很美的,所以,您用不着失落或者愤愤不平。或者,您的失落和愤愤不平是否也预示着您有些同意这种脸在当代有点不受欢迎呢?而且,这并不妨碍,林黛玉的美,在曹雪芹在贾宝玉在小说里和我(以及很多和我一样观点的朋友)的心目中成为大美,而且在当代,成为肯定比薛宝钗那种美要更美的的美。

谢谢。

822、林黛玉的基本教育状况

到第三回,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说的。那就是林黛玉的教育问题。

第一段: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第二段: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两段话,我以为透露了林黛玉教育的基本状况。

第一,贾雨村当林黛玉的老师,也就一年光景。

第二回,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说的: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 , 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 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 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 . 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近因女学生哀痛过伤,本自怯弱多病的, 触犯旧症,遂连日不曾上学.

第二,如此看来,贾雨村其实也是林黛玉一生之中唯一的一位仅仅教了她一年的老师,这个老师教授的内容是《四书》。

第三,这样一来的话,问题来了。我们知道林黛玉知识渊博,饱读诗书,一年的时间,仅仅是教授《四书》的贾雨村是不可能有如此本事,让林黛玉一年快速成才的。那么,之前,也就是贾雨村教授林黛玉之前,是谁在传授林黛玉知识的呢?

贾敏,林黛玉的母亲,林如海的妻子。可以想见,在贾雨村为林黛玉老师之前,贾敏不仅生下了林黛玉和她的弟弟,而且一直在教育着林黛玉。

其实,我们从林黛玉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林黛玉所擅长的是诗歌辞赋,于正规的所谓四书五经学得不多,所以,后来聘请了贾雨村,重点是补这方面的知识。

林黛玉小小年纪,便打下如此深厚扎实的诗歌辞赋基础,一方面是天赋,另一方面则是为师者高明。而这个高明的老师,就是贾敏。当然,以林如海怎么吃饭喝茶尚且教育林黛玉的情况来看,他有时间,也会教育女儿。

所以,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林黛玉的教育状况,五岁以前主要是贾敏、辅之以林如海教育林黛玉,主要以诗歌辞赋为主,五岁到六岁是贾雨村教授《四书》。从林黛玉小小年纪如此出色的诗歌辞赋能力可以看出,贾敏和林如海也是此中高手,因此,我们从林黛玉的诗歌辞赋风采中当可以依稀看到贾敏和林如海的风韵。

至于到贾府之后,林黛玉就是凭借七岁以前打下的坚实基础,看书自学了。

823、青少年时期的曹雪芹其实是翩翩美男

《红楼梦》的每一个细节,你只要仔细思量,都觉得妙不可言。有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主观臆断。但其实根本不是。曹雪芹的伟大就体现在这里,端的是无一处闲笔,无一点废墨呀。

好像我之前就曾经说过,就连现当代希区柯克、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喜欢的在自己作品里留影的手法,曹雪芹也早就做了。贾宝玉分明不是曹雪芹,可贾宝玉却处处有曹雪芹的影子,贾府分明不是曹府,可贾府却到处弥漫着曹府的余韵。

早先,我曾经这样分析过,由于贾府和甄府的互证,由于贾宝玉和甄宝玉的互文,其实,真实的曹家的情况就是甄府的情况。但是,真实的曹雪芹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他真的是如一些只言片语所说的长得其貌不扬,又矮又黑吗?

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以为曹雪芹的真实长相,就是如贾宝玉和甄宝玉一般俊美的。至少是青少年时期,至于经历过婚变抄家重重磨难之后的曹雪芹的长相。就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所说的那样,长期的感情痛苦和异常恶劣的生活环境是会改变人的心灵甚至长相的。我相信,所以,中晚年的曹雪芹可能是又矮又黑其貌不扬的,但是,青少年时期的曹雪芹却就是贾宝玉甄宝玉一般的神采飞扬。

第三回,描写贾宝玉长相的时候,有三条批语,就印证了这一点。

“面若中秋之月(眉批: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色如春晓之花(眉批:“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真真写杀。).”

这三条批语,第一条是为面若中秋之月做进一步的阐述,这样的阐述,似乎就是冲着曹雪芹的长相特点去解释面若中秋之月的;

第二条,就彻底的暴露了。当批语者看到描写贾宝玉色如春晓之花的时候,忍不住自己感情,说想起了老话所说的“少年色嫩不坚牢”,以及“非夭即贫”之语,这正好印证了贾宝玉的后半生的经历。但是,贾宝玉毕竟是一虚构人物呀,批语者这时候感叹的其实是作者曹雪芹的面相也是色如春晓之花,犯了这个忌讳,所以后来穷困潦倒,所以他为曹雪芹的命运伤心,忍不住放声痛哭;

第三条,一句“真真写杀”意思就是这段描写贾宝玉的长相,其实写的就是青少年时期曹雪芹的长相,写得太像太贴切了,让批语者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曹雪芹的摸样,所以是“真真写杀”,写到骨子里了。

所以,通过这三条批语,可以想见,这位批语者是见识过青少年时期的曹雪芹的,知道曹雪芹所写贾宝玉的面相,就是曹雪芹自己青少年时期的面相啊,而且,两人情谊深厚,相知已久,所以才会有如此感慨。

由此可知:

1.此三条批语的作者,非脂砚斋莫属;

2.青少年时期的曹雪芹的长相就是小说中第三回所描写的贾宝玉的长相;

3.早年的曹雪芹确确实实是一美男子。至于中晚年,经历过家族巨变、感情折磨、婚姻巨变以及贫困的折磨之后的曹雪芹,早已经失去了青少年时期的美男子风采,被生活耗尽了青春和生命,变成了一个其貌不扬又黑又矮的小老头了。

824、贾雨村怎样穿越甄宝玉一生

许多朋友不止一次的问我,既然《红楼梦》无一处闲笔,无一点废墨,那么,曹雪芹为什么在第二回,要写一座寺庙和一个又聋又哑的老僧。这有什么寓意?

其实,我也很长时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才慢慢的悟出些味道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曹雪芹精心设计,让甄士隐(真事隐)资助贾雨村(假语存),是一个非常漂亮而绝妙的构思,可以说是美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典范。这意味着曹雪芹以一种虚构的方式(假语存)来表达一段隐匿的真事(真事隐),或者说,从一段隐匿的真事敷衍出(具体表现为甄士隐资助贾雨村)一段虚构的故事。因此,贾雨村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个人物,而且还带有某种情节结构色彩。正是贾雨村这个人物的活动,把那段表现真事的虚构故事展开的。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就是,甄士隐其实就是小说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甄宝玉的后半生。甄宝玉这个人物,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甄家没有被抄之前,甄宝玉,抄家之后,甄宝玉靠着甄家转移隐匿在诸如贾府之类亲戚世交家的财产,在姑苏低调过日子,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一段,就表现为甄士隐的生活。这个结论,可以参见我之前的文章。

那么,我不禁还想问,甄士隐出家以后呢?

所谓被跛足道人癞头和尚度化,不是说甄士隐成仙了。不是这样的,不过是出家了,抛开世俗了。而甄士隐出家以后的日子,晚年余生的度过,其实就是曹雪芹巧妙的以一种三段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那座破庙里的聋哑老和尚。于是,甄宝玉的一生分为三段,甄家抄家之前的甄宝玉,抄家之后的甄士隐,出家之后的聋哑老和尚。也就是说,贾雨村在第二回看到的聋哑老和尚,其实就是若干年后出家的甄士隐的晚年光景了。这是曹雪芹关于甄宝玉的一生的一个浓缩性的表达,不仅异常隐蔽,而且采用了颠倒时空的穿越手法,以虚构的“假语存”的方式展示了“真事隐”的一生。

不信,我们来分析分析。

第二回:

这日, 偶至郭外,意欲赏鉴那村野风光.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 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 我也曾游过些名山大刹,倒不曾见过这话头,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何不进去试试."想着走入,只有一个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雨村见了,便不在意.及至问他两句话,那老僧既聋且昏,(批语:是翻过来的)齿落舌钝,,(批语:是翻过来的)所答非所问.雨村不耐烦, 便仍出来(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

这三条批语,很有意思。

1.第一二条都是“是翻过来的”,这里的意思,我以为就是后面说的“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也就是逆转时光,倒叙的写法,写一个人的老年;

2.至于这个人是谁?第三条批语里说了,这个人物代表的就是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既证之后”,就是经历了大劫难大风波之后的状态,这个状态是指精神状态,一种了悟,不是指具体的形式;

3.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条批语还说了,“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这样的指向就太明确了,至小说第二回,有谁出家了,有谁是“出世醒人”?就是第一回被跛足道人和癞头和尚度化的甄士隐呀。

所以,无论从甄宝玉和甄士隐的神秘联系,以及“真事隐”资助“假语存”的有意味形式,还是批语都在暗示我们,这里,贾雨村在智通寺遇到的聋哑老和尚,其实就是出家多年后已经垂垂老矣的甄士隐。

这是曹雪芹在整部小说中为贾宝玉的一个互证式的影子甄宝玉设计的一生及其结局。甄宝玉——甄士隐——智通寺聋哑老和尚。

这就是甄宝玉的一生。它是靠“假语存”通过穿越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真事隐”。

825、林黛玉家很寒伧吗

有一种观点,以为林黛玉家,也就是林如海和贾敏家不怎么富裕,甚至很穷。

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都支持一个论据,那就是,第三回,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只带了两个丫鬟,一个奶妈王嬷嬷,一个雪雁。王嬷嬷太老,雪雁太小。林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林黛玉居然只带了两个丫鬟,所以,林家不咋滴。

原文如下:

黛玉只带了两个人来: 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 名唤作雪雁.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外亦如迎春等例,每人除自幼乳母外, 另有四个教引嬷嬷,除贴身掌管钗钏プ沐两个丫鬟外,另有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

真的是这样的吗?林家窘迫到这样地步了吗?

好吧,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我首先要批评一些朋友读书的想当然和囫囵吞枣。

第一,原文说了,林黛玉只带了两个下人来,这就说明林黛玉在林家只有两个下人?这能等同吗?不能。林黛玉只带了两个下人,并不等于她在家只有两个下人,这是两码子事。

第二,那么,林黛玉到贾府,为什么只带两个下人呢?

道理很简单嘛。林黛玉是来投奔外祖母的,以后的吃穿用度都是要贾府供应的,人带多了不好,一来显得太不客气太不见外了,二来显得贾府没下人似的。这些,不能说明林家窘迫,只能说明林如海和林黛玉通情达理,很懂得为贾府为别人考虑,说白了,就是很自觉。

第三,有一个证据,可以说明林家并不窘迫。第二回,说林黛玉读书的事情:

雨村正值偶感风寒,病在旅店,将一月光景方渐愈.一因身体劳倦,二因盘费不继 , 也正欲寻个合式之处,暂且歇下.幸有两个旧友,亦在此境居住,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 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妙在只一个女学生,并两个伴读丫鬟, 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

1.林黛玉读书,居然有两个伴读丫鬟,请问这样的排场大不大?林黛玉在家读书都有两个伴读丫鬟,那么,她的生活起居呢?难道会少于两个丫鬟?可能吗?显然不可能,肯定有更多的下人伺候林黛玉。再反过来,看贾宝玉有几个伴读?就一个,茗烟嘛。

2.林家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是个女儿,尚且大动干戈,专门请个老师贾雨村,配备两个伴读陪林黛玉的读书,已经很奢侈了。以贾府的显赫,族中众子侄亲戚子弟读书,也不过就一个私学,请的还是族中的贾代儒,一带谋生二带教书的。贾府的命根子贾宝玉就在那里学习的,和林黛玉能比吗?

其实,通过读书一事,林家的财力雄厚已经显现。

第四,还有一个证据,第三回: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 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 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 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从会吃饭时就开始吃药,不知道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始终不断,一直吃到现在。难道,不表现林家的有钱吗?医疗在我们现在是很花钱的,在古代就更甚,一般人是看不起病的,但是,林黛玉不仅从小就看病吃药,而且请的都是名医名方,试想,光此一项,就要花多少钱?林家哼过一声吗?

既然,贾府的就医条件好和薛宝钗吃冷香丸都说明贾府和薛家阔绰,那么,林家对林黛玉的医疗保健同样也说明,林家也不含糊呀。

如此种种,从一个细节,我想说的只是,林黛玉只带两个丫鬟到贾府,和林黛玉只有两个丫鬟是两回事,这不能说明林家寒伧,不仅是理解有误,而且是指东打西,当中的人情世故都不懂了。相反,林家不仅不窘迫,而且很富有,非常富有。

826、林黛玉初到贾府即与贾宝玉同居一室

在第三回,还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林黛玉初到贾府的第一天,即与贾宝玉同居一室了。怎么这样说呢?呵呵,有文本为证,并不是我八卦瞎掰的。

原文如下: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 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等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宝玉道:"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妥当,何必又出来闹的老祖宗不得安静. " 贾母想了一想说:"也罢了."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余者在外间上夜听唤.

第一,贾母的卧室是很大的,除了贾母睡觉的一间,尚有暖阁儿和碧纱橱。什么叫暖阁儿?就是贾母卧室里又隔出一个小间,有炕,一般是专供贾母打个盹呀临时休息什么的。而碧纱橱呢?就是在贾母卧室靠门的地方,用碧纱隔出来的一个穿堂屋,两边有门,对外是贾母卧室本来的大门,对内又单设一小门和贾母睡觉的一间相连。说白了,所谓的暖阁儿也好,碧纱橱也好,就是贾母那宽敞的大卧室隔出来的两个小单间,这只不过是暖阁儿在卧室的里边,碧纱橱在卧室的外部,暖阁儿较小,碧纱橱较大而已。

第二,贾宝玉原本是住碧纱橱的。贾母的意思,是让贾宝玉把碧纱橱腾出来,给林黛玉住,贾宝玉去住暖阁儿。可是,贾宝玉说,他在暖阁儿瞎折腾,会打搅贾母休息。不如,他和林黛玉都住碧纱橱,林黛玉在里间,他住外间就可以了。

第三,贾宝玉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一见林黛玉就离不了了,他巴不得天天黏在林黛玉身边才好。可是,贾宝玉的馊主意,贾母居然采纳了,于是,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

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 ,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

也就是说,林黛玉和贾宝玉,同居碧纱橱,一个在里间一个在外间,所谓的碧纱橱,都是用碧绿的纱隔起来的房间,那是何等的通透,所以,服伺好贾宝玉睡觉的袭人,能清清楚楚的看见林黛玉还没睡觉,所以进来问候。而且,从贾母的话来看,贾宝玉和林黛玉同居碧纱橱,至少要一直延续到来年春天,小半年了。

这就是林黛玉初到贾府第一夜,就与贾宝玉同居一室的来龙去脉。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贾宝玉和林黛玉当时一个七岁,一个八岁,合不合适?咱们明天再说。

827、林黛玉初到贾府为何与贾宝玉同居一室

昨天一天的会,无法更新,见谅。今天继续说林黛玉初到贾府为何与贾宝玉同居一室?

首先,我们先来想想林黛玉初到贾府即与贾宝玉同居一室有些什么疑点吧。

1.林黛玉是上午到的,偌大个荣国府,居然收拾不出一处居所或者一个房间给林黛玉居住?房间多的是,时间也很充裕。细细想来,王夫人和王熙凤是不是失职了?

2.以王熙凤的精明,是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的,但是,她为什么没有行动呢?这就是她的职责所在呀?还有王夫人,也没反应,只忙着应酬,为林黛玉做衣服都想到了,就没想到居住的问题?不可能,为什么?

原因其实只有一个,贾府上下都知道,贾母极其珍爱、极其重视这个初次见面的外孙女,关于林黛玉的事情,贾母不发话,谁也不敢擅做主张。林黛玉的事情,必须要贾母亲自安排。所以,直到该休息的时候了,才由奶娘来问林黛玉住那里?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奶娘,没明说是谁的奶娘。但很显然,是林黛玉的奶娘,贾宝玉的奶娘或者其他人奶娘不会也不该操心这事儿。然后贾母才做出安排的。

其次,我们来说说,林黛玉和贾宝玉同居一室到底合适不合适。

是的,当时林黛玉七岁,贾宝玉八岁,毛孩子两个,还有贾母在呢,还有袭人紫鹃(鹦哥)众丫鬟在,诚如大家所言,有什么不合适的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是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但是,我提一个问题,请问,贾探春和贾环是亲姐弟呢,那个时候只会比宝黛还小,他们怎么就没有同居一室呢?本来嘛,赵姨娘的孩子,又小,同居一室嘛,好照顾。我的意思不是说贾探春没和贾环一个房间居住过,肯定有的,而是说,荣国府在安排贾探春和贾环的居所时,是分开的,这才是合乎大户人家的礼数的。更何况,林黛玉和贾宝玉还只是表兄妹,还只是刚见面的表兄妹呢?

进一步说,如果让王夫人和王熙凤或者其他人来安排林黛玉的住所,即便是林黛玉刚到,会这样安排吗?看看薛家来的时候,不是也很突然的吗?人更多,但是,王夫人轻轻松松就把薛家一大家子安排住下了。区区一个林黛玉,何足挂齿,要安排单住,太容易了。所以,林黛玉和贾宝玉同居一室这事儿啊,要我说,除了贾母以外,都不会这样安排的,因为这样安排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确实是不合适的,毕竟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毕竟是表兄妹呀。

第三,我们再来看贾母的安排,起先还是有所顾忌的,但其实是非常不坚定的。

贾母开始的安排,是贾宝玉住里间暖阁儿,贾母住中间卧室,林黛玉住外间碧纱橱,这说明贾母还是有所顾忌的,觉得还是要适当把两人分开的,自己搁在中间。这说明贾母是懂的。但是,很快的,架不住贾宝玉的小心思,喜欢无条件的向林黛玉靠拢,一说不用麻烦了,他也住碧纱橱,贾母居然就同意了,这说明贾母不仅懂而且非常的动摇,她的真心思,就是巴不得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呢。我们想想,其实贾母还有一个办法,既然贾宝玉不愿意搬出碧纱橱,好嘛,如果真要分开他俩,那林黛玉住暖阁儿不就完了?多简单的事,贾母做了没有?没有。这说明什么?更或者,贾母一开始就安排林黛玉住暖阁,不仅把宝黛分开了,贾宝玉还无话可说呢。岂不是更好?但是,贾母什么都没做,而是大费周章的让已经住在碧纱橱的贾宝玉搬进暖阁(这个大费周章的做法就很值得怀疑,让林黛玉直接住暖阁就完事了),很勉强的要把两人分开,分得那么没有智商,而且贾宝玉一反对就作罢了,这就很说明贾母的真心思了,贾母是不好直接说,你俩个就住一起吧,所以墨迹了一下而已。

第四,我们再来看看这样安排的后果。

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一种随意的安排。因为这样的安排一成定居,就要持续到来年的春天了,小半年了。也就是说,有小半年,林黛玉和贾宝玉都要同居碧纱橱。大家想想,以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喜爱,两个年纪又小,贾母又不管,谁还敢管?无拘无束的,大白天,一高兴一闹腾,肯定两人一个床上说话呀聊天啊,甚至午睡呀,都是有可能的(其实贾宝玉跟林黛玉讲耗子精的故事的时候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个时候他们已经长大了,分开住了,两人还一起午睡呢),然后又跟着贾母一起吃饭,王夫人王熙凤都不跟贾母吃饭的,只是来侍候一下就走。这就是贾宝玉后来和林黛玉说的“一床睡觉,一桌吃饭”。这个结果,谁造成的?或者说谁安排的?贾母呀,还会有谁呢?而且如果不是贾母安排的,王夫人怕早就不干了吧?因为大家还记得吧?初见林黛玉王夫人就告诫林黛玉,离我那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远点,不要沾惹他。可是呢?非但没有离远点,倒是天天黏在一起了。我估计,王夫人的不满和焦虑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第五,这下,我们应该问问贾母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贾母这样做,目的性太明显了。就是我很早以前就说过的,贾母培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和婚姻,就是从娃娃抓起了。第三回有两条批语,很有意思,是这样的。当贾宝玉初见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见过,当作旧相识的时候:

贾母笑道:"更好,更好(批语:作小儿语,瞒过世人亦可。),若如此,更相和睦了(批语:亦是真话。)."

这两条批语,其实就和我的分析一样,其实已经在暗示贾母的撮合宝黛的婚姻计划了。贾母心思缜密,假装是哄贾宝玉高兴,其实她是巴不得如此,巴不得宝黛亲密无间。

如此一来,真相大白了。林黛玉初进贾府即与贾宝玉同居一室,其实就是贾母精心安排的。在可以为林黛玉在荣国府安排一个单独的豪华大套间的时候,贾母装憨沉默不语,使得王夫人王熙凤不敢擅动;直到晚间才以来不及为由安排林黛玉和自己住,其实也就是和贾宝玉住;然后又顺着贾宝玉的意思,让宝黛同居碧纱橱;然后又划定了这样的居住格局直到来年春天才结束,于是就造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比其他兄妹甚至是亲兄妹还要亲密的相处环境,即“一床睡觉一桌吃饭”,这就是贾母的计划,实施得天衣无缝,实施得异常顺利。这两个本来就有前世缘的小人儿,从此在贾母这个老冤家的庇护下,开始了一段从七八岁即开始的同吃同住的从相惜到相知到相恋到相依到相伴直至生死不渝的爱情人生。

828、从林黛玉到薛宝钗出场到底穿越了几年

关于第三回到第四回的时间跨度,我是多有论述的,不管是从宝黛钗的年龄还是叙事的跨度,都做过多方论证。今天,我要说的是,从第三回到第四回,也就是从林黛玉七岁到贾府的第三回,怎么一下子就跨越到第四回的薛宝钗十三岁进京待选的。这个时间跨度是怎么跨过来的?

第一,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从第三回到第四回,时间的跨度是四年。

这个我之前多篇文章论述过。宝黛钗三人,贾宝玉比林黛玉大一岁,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一岁。也就是说第三回林黛玉到贾府的时候,林黛玉七岁,贾宝玉八岁,尚未露面的薛宝钗九岁。而参照满清选秀制度的年龄要求,下限年龄是十三岁,到第四回,薛宝钗进京待选的时候,应该是十三岁,也就是说,其实到第四回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已经穿越了至少四年,那个时候,其实林黛玉已经十一岁,贾宝玉十二岁,而薛宝钗十三岁。

第二,接下来,我们就是要弄清楚,曹雪芹这厮是怎么穿越的?或者说穿越点在那里?

1.从第四回贾雨村到任应天府,冯渊家人告状的陈述来看,所谓“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也就是薛蟠打死冯渊案已经发生了一年了,而这个时候呢,“凶身主仆已皆逃走,无影无踪,只剩了几个局外之人.”

2.因此,第三回这段话,也就是结束这段:

次日起来, 省过贾母,因往王夫人处来,正值王夫人与熙凤在一处拆金陵来的书信看, 又有王夫人之兄嫂处遣了两个媳妇来说话的.黛玉虽不知原委,探春等却都晓得是议论金陵城中所居的薛家姨母之子姨表兄薛蟠, 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如今母舅王子腾得了信息,故遣他家内的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

说的就是薛蟠打死冯渊犯下人命官司要薛家进京的事情。这说明,曹雪芹一个轻巧的“次日起来”,大有天上一日地上十年的味道呀,这样一个轻轻松松的“次日起来”,曹雪芹就穿越了三年的时光。

3.等到第四回,贾雨村到任的时候,正好是薛蟠打死冯渊后走人上京的第四年,也就是说,贾雨村要到金陵的时候,也正是薛家离开金陵的时候,这其间贾雨村从贾政帮忙谋官到择日候任到任命到赴任,花了一年时间,而薛蟠在打死冯渊之后,带着全家大摇大摆的一路游玩的到了京都,也差不多是一年的时候。

4.唯一的疑问在于,贾雨村从送林黛玉到贾府到贾政帮忙谋得应天府知府的官职,花了多长时间?难道是三年?

来看原文,在此处有两条批语:

有日到了都中, 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带了小童,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的门前投了. 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 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 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批语:《春秋》字法。),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批语:《春秋》字法。),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

所谓《春秋》字法,其实就是删繁就简、笔下褒贬的意思。两条批语几乎重复这个意思,所指为何呢?我的理解:

一是贾政帮贾雨村谋这个官职,是花了很多精力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所谓一个“题奏之日”,从贾雨村拜见了贾政,到这个题奏之日,中间是多长时间,没说,也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要看机缘了。在我看来,曹雪芹避重就轻,从这个贾雨村拜见贾政到这个题奏之日,贾政“竭力内中协助”的过程,尽管贾政有很多官场资源,但也是很难的,应该就整了个两年多将近三年的时间,才帮助贾雨村谋得这个“复职候缺”的机会;

二是谋得了这个“复职候缺”的机会之后,事情就变得异常顺利起来,没到两个月,应天府就缺任了,然后又“谋补了此缺”,这里又有一个《春秋》字法的批语,说明这次谋这个补缺的机会,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然后得到任命,去赴任了。从“复职候缺”到“谋补了此缺”到上任,又花费了一年时间,也就是说,贾雨村全力谋得应天府知府之位及其赴任的时候,也差不多就是薛蟠打死冯渊一走了之的时候。

这样就对应起来了:

1.贾雨村送林黛玉到贾府后,拜见贾政,贾政花将近三年的时间为贾雨村谋得了“复职候缺”,这期间,贾雨村其实是以贾政门客的方式呆在贾府的。这个小说中也有表现,贾雨村就是做官以后到京也要到贾府贾政那里拜见的,贾政有时候还要贾宝玉去陪,而贾雨村和贾赦也很熟络,才会帮着贾赦去弄石呆子的扇子,搞得石呆子家破人亡;

2.从贾雨村谋得“复职候缺”的资格后,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得到补缺应天府知府的职位并赴任应天府,而这个时候,也就是薛蟠为抢夺香菱打死冯渊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就是第三回的“次日起来”这个跨越点,这个跨越点,跨越了三年;

3.而从贾雨村到任应天府知府,和薛家到贾府,是第二个跨越点,还是复点,贾雨村离开贾府到应天府和薛家离开应天府到贾府,刚好是一个反向的互动过程,薛家离开麻烦官司到贾府,贾雨村离开贾府去料理薛家的烂事,呵呵,好讽刺,这大概也是《春秋》字法吧。

这样一来,从第三回林黛玉到贾府和第四回薛宝钗到贾府,其间四年的时间跨越,是怎么跨越的,终于弄清楚了。

829、贾宝玉爹妈其实是贾府实权派

这是猛然想到的,所以还是写下来。

一直有人问我,贾宝玉在贾府为啥那么得宠?

表面上是贾母疼爱,但其实贾母疼爱的孙子不光是贾宝玉一人,贾琏也很得贾母疼爱的。小说里虽然没有明写,但有一个细节透露出来了,那就是王熙凤生日,贾琏偷情,被王熙凤发现,贾琏借酒装疯,要杀凤姐,拿着剑一直追到贾母面前,明仗着贾母素来疼他们,还说了一句都是老太太惯的,这不是明摆着抱怨贾母过于宠溺王熙凤了吗?试问,贾府上下,有谁敢如此?贾赦?贾政?贾珍?都不敢。可是,贾琏敢。而且,事后,贾母并没有追究,足以说明贾母自小就是疼爱贾琏的,只是贾琏长大后的一些德行,贾母很失望不喜欢罢了。

这个问题,或者我们换一种说法,那就是贾母为何这样喜爱贾宝玉?除了贾宝玉自身的一些因素(比如长得像贾母丈夫贾代善、口衔美玉而生等等)外,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呢?

我觉得,有,而且,这个原因才是更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贾宝玉的老爹老妈,贾政和王夫人,其实是贾府的实权派。

为啥这样说呢?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贾府下一代的婚姻,几乎都是贾政和王夫人一手包办的。

1.宁国府长孙贾蓉的妻子,娶的是秦可卿。秦可卿她爹是谁呀?工部营缮郎秦业,贾政的老同事,这婚姻,跟贾政关系密切;

2.荣国府长孙贾琏的妻子王熙凤,那是王夫人的侄女,更是关系非凡,也是王夫人一手撮合的;

3.上述二人,都不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儿子,可是,他们的婚姻却都是他们撮合的。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贾政和王夫人作为长辈不能提出来,关键是提出来了,人家父母贾珍也好贾赦也好都能答应,这就是本事了,这就见出影响力了;

4.至于儿子贾珠的婚姻,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女李纨,看那家教,看那做派,看那为人,简直和贾政王夫人是一丘之貉,想都不用想,绝对是贾政王夫人做的主;

5.就是小儿子贾宝玉的婚姻,贾母原想做一回主,撮合林黛玉和贾宝玉,也遭到了王夫人私底下的疯狂反对,及至在贾母死后翻案,逼死林黛玉,促成了贾宝玉好薛宝钗的婚姻,这个时候,王夫人那一直隐藏的异常强硬的嘴脸就暴露出来了。

好嘛,我们来看看,贾府下一代的婚姻,几乎都是贾政和王夫人包办了,父母长辈都靠边站了。小小一个贾兰,那是嫡孙,更不在话下了。这其实就是贾政夫妇其实掌控贾府一切的证据呀。

那么,贾政夫妇为什么就如此强势呢?

第一,我早就说过,贾政是贾府当打一辈唯一出任实职的。贾珍也好贾赦也好,不过是世袭宁荣二公的爵位坐吃山空。真正撑起贾府的是贾政,工部员外郎,后来放了学政的这位;

第二,贾政的老婆王夫人强势。贾赦和贾珍,原配老婆都OVER了,续弦的邢夫人和尤氏,家世低微,根本不能跟王夫人相提并论,这个王夫人的娘家,乃是四大家族中正蒸蒸日上的王家,王家的当家人王子腾节节高升,已经做到九省都统制了,王家的强势也造就了王夫人的强势。不仅如此,王夫人还有王熙凤,另一个王家人帮衬着呢,还有未来的薛宝钗,这些人的陆续加入,都在进一步巩固和增强王夫人的势力;

第三,非常关键的一点,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女贾元春,被选入宫,先做掌管皇后礼仪的女史,后册封为贤德妃,是皇妃娘娘,使得贾府的地位由王公又增添了国戚,成为贾府的最大靠山。

这样一来,贾政和王夫人,真的是在贾府达到了空前的高位了。他们实际就是贾府的真正代表,也是贾府的实权派。这样父母的孩子,贾宝玉,别人如何不供着捧着让着呢?

830、谁是《红楼梦》里最守妇道的人

谁是《红楼梦》里最守妇道的女人?

这个答案,其实在第四回就已经浮出水面。这个人,就是李纨。所谓:

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 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 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 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 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批语:此时处此景,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 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段话,就把李纨的角色给定位了,那就是一个年纪轻轻即遵从妇道,守寡教子的妇人。我们不妨来仔细体味一下李纨的处境。

第一,李纨守寡的年纪太轻太轻。

小说中说了,贾珠是不到二十岁就死了,那李纨守寡的时候肯定不到二十岁,充其量十八九岁呀,正是青春年华好年纪呀。

第二,更可悲的是,她已经有儿子了,贾兰,所以,李纨改嫁的可不能基本不存在了。她接下来的人生,就是夫在从夫,夫亡从子,用他十八九岁即开始的枯槁死灰一般的生活陪伴着贾兰慢慢成长。

第三,李纨的家教,决定了李纨的悲剧人生和悲剧性格。

前一篇文章,我说到李纨之父李守中和贾政是一丘之貉,有人认为我用笔不慎,但我想告诉大家的,像贾政和李守中这样的道学思想浓重的父亲,有的时候,真的是害人不浅呐。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看,李家也是书香门第,无论男女,皆一视同仁,诵读诗书,在那个时代,这是相当难得的。这和林黛玉家和薛家一样,对于男孩女孩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曹雪芹笔峰一转,说“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也就是说家风一变,开始束缚女性的发展,所谓“便不十分令其读书, 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所以,在这种长期的家教影响下,李纨的人生人格已经被固化了,那就是“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 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 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这一段话,是有着很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千万不要以为作者仅仅是在交代李纨的家世,不是的,曹雪芹寥寥数语,却是在揭示李纨的悲剧人生。

至于贾政,我说过了,贾政的假道学就是完全忽视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这一点,他和贾母不同,贾母是知道宝黛的感情而决心撮合,和王夫人也不同,王夫人是知道宝黛感情决意拆散,贾政的想法是这样的,咱家这孩子,那里配得上逝去的妹妹和妹夫(记住,我曾经说过,贾政和贾敏感情很好,和林如海引为知己互相赏识)精心教育出来的外甥女,贾宝玉娶林黛玉,简直就是糟蹋了人家,而且,其时贾府重孝在身,贾妃亡故,贾母猝死,国孝家孝,贾宝玉不能婚娶,很可能耽误了外甥女,他是从这个角度考虑而同意王夫人的为林黛玉另择佳婿的主意的。而就是这个好心办坏事的舅舅,本来可以成为林黛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贾政,彻底的毁掉了宝黛的幸福,毁掉了林黛玉,也毁掉了贾宝玉。

在这个意义上,我说毁掉李纨一生的李守中和毁掉宝黛一生的贾政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一丘之貉。好了,跑题了,回归正题。

第四,而更不堪的是,大家可以想想,就像妙玉这样处女身的出家人见到青春年少的宝玉尚不免动了凡心,更何况李纨这样有过性生活还生过孩子的年轻女性呢,她的之后漫长的寂寞人生更加寂寞更加难熬更加痛苦。女性未尝婚姻性爱生活终老一生,因为不知道另外一种人生,虽然也痛苦,但相对还是容易的,只要习惯了就好。李纨这种守寡,才是最痛苦的,她有过一个完整女人另外的一种人生,之后又被打回孤独,这样的人生更痛苦更寂寞更难耐。

这一点上,薛宝钗也很不幸。她和贾宝玉结婚却未同房,站在婚姻性爱的边缘,却被贾宝玉的出家硬生生的又打回地狱,也是相当的不堪。我们说《红楼梦》为我们展示很多优秀女性的不同的悲剧人生的意义,就是这样的,各有各的不幸。

第五,所以,李纨的人生,就是这样的终老了,陪伴着贾兰的成长,青灯枯槁,枯木死灰。但是,那股青春的冲动,却也是难以按捺的。所以,才会有众姐妹喝酒中,李纨喝多了,情不自禁的把平儿摸得痒痒的,这是一个细节,却惊心动魄,说明压抑的李纨的性冲动和爱欲,已经被迫向同性转移了。这就是李纨,这个最守妇道的女人的一点点小小的冲动和出格。而惟其这样,更让人觉得心痛。

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把自己的一生给予了儿子,儿子长大了,她在慢慢的衰老,等到儿子功成名就的时候,她披着诰命的华冠,走入坟墓,这样的人生,是中国古代封建礼教下千千万万寡妇的人生缩影。所以,在这一段叙述中,有这样一条批语:

“此时处此景,最能越理生事,彼竟不然,实罕见者。”

意思是说,李纨在这样十八九岁年轻的年纪守寡,又在大户人家,生活优裕,是最容易出轨的,或者与下人私通,或者与其他主子偷情,可是,李纨没有,她拼命克制住自己的青春激情,硬生生把自己置于槁木死灰的境地,非有大修为大境界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无论是曹雪芹写这段话,还是脂砚斋批这段话,在为李纨的悲剧感叹的同时,也都不约而同的赞叹这个奇女子的毅力和忍耐。这也是李纨可以列身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重要原因,她对于贾家是有功的,是付出的,同时,又是极其薄命和悲剧的。

这就是李纨,《红楼梦》中最守妇道的女人,一个寡妇的悲剧人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0811.html

更多阅读

今世咏: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

朱镕基之子炮轰医改——无知还是推销私有化?2014-06-1915:29:04来源:红歌会网作者:今世咏  有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有一年,国家发生了荒乱,百姓无粮可吃,饿死了好多人。司马衷问大臣:“那些人怎么会饿死”?大臣回奏说:“

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_车夫Dc 帕加尼风之子视频

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帕加尼风之子S跑车限量版,全世界只有40辆。这一辆风之子SRoasdter算得上是最好的。一直是原厂保存着,最近才得到一些改良:·风之子F碳/陶瓷制动器·风之子F完整的车轮·风之子F内饰·风之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24

王熙凤弄死尤二姐很过分吗?在很多人看来,王熙凤弄死尤二姐,是件很过分的事情。这样,我先不说到底过分不过分,而是站在王熙凤的角度出发,看看,如果我们是王熙凤,面对当时的形势,应该怎么做吧?首先,当时的形势是任何一个与贾琏有染的女子,都盼着凤

风之子:红楼随笔续16

关于薛宝钗和香菱命运的重要暗示关于薛宝钗和香菱的命运,之前我是有过论述的。核心意思就是,八十回以后,贾宝玉婚后出家,薛宝钗独守空房,而香菱因为躲避夏金桂和薛蟠,薛宝钗出嫁时是和莺儿一起跟了过来的。关于这些分析,很有些不同意见,以为

声明:《风之子:红楼随笔续36》为网友浪在街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