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丰同志”火了,代珍同志、育蓉同志、宜伟同志又是谁? 今日育蓉 他日淮阴

■澎湃新闻记者 袁亚



相信看过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的人,对其中“但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建丰同志的印象特别深刻。

也许刚开始很多人会一头雾水,那个在上海遥控着的同志是谁?但随着剧情慢慢推进,大家方才醒悟过来原来他就是蒋经国,字建丰,取西周周文王建都丰邑之意。而且他还有一个俄罗斯名字尼古拉(全名“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叶利札罗夫”),这源于他青年时代的留苏经历。

话说“同志”这个词出处也颇有渊源。同志是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听上去不但得体而且悲壮。后革命党人汪精卫也在孙中山著名的《总理遗嘱》提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两句话。

1925年10月底,15岁的蒋经国和友人登上一艘苏联货轮,准备留学俄罗斯。他住的舱位原是运牛用的。船还没开动,他已经反胃欲吐,起了放弃念头。但是,看到同行友人强自撑着,他晓得身为“黄埔军校校长的儿子”,可不能半途而废。



年轻时期的蒋经国

11月底,这群士气昂扬的中国学生在寒风凛冽下抵达莫斯科中央车站。苏联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亲率学校干部到车站迎接。校方为学生们取俄国名字,蒋经国此后就是尼古拉·维拉迪米洛维奇·伊利札洛夫,持续12年。

尼古拉的同学多佐罗夫

就在15岁的蒋经国赴俄求学的时候,21岁的邓小平也直接由巴黎转来莫斯科;他在巴黎已居住5年,因为负责主编一份油印周刊《赤光》,得到“油印博士”的绰号。



邓小平留法勤工俭学时照片

邓小平和蒋经国分配在同一班,共有20人;邓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小组长,因而负责评估所有团员的意识形态和表现。邓小平由于在巴黎有过一段奋斗的岁月,在中山大学既有特权,也十分用功,他找到一个店铺可以买到他喜爱的法式牛角面包,也偶尔跑到俱乐部打打桥牌。邓、蒋两人显然交情不错。

邓小平身高比蒋经国还矮,两人因体形相近,反倒倍觉亲近。而邓小平被校方取的俄国名字是:多佐罗夫,学生证号码是233。

常凯申等于蒋介石,孟子又名门修斯

随着蒋建丰这个名字的大热,常凯申这个名字也火了起来。大家肯定是满腹狐疑,蒋建丰和常凯申这个两个名字八竿子打不着啊。殊不知,常凯申就是蒋建丰他爹--蒋介石。

原来是,中央编译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出版的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所著《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把蒋介石(Chiang Kai-shek)也被改名为“常凯申”,引起大众一片哗然,常凯申这个名字也为大众所知。
“建丰同志”火了,代珍同志、育蓉同志、宜伟同志又是谁? 今日育蓉 他日淮阴



“常凯申(Chiang Kai-shek)”这一“经典”翻译出自《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

这种错译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叫做“门修斯”。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出版中译本,当中有很多译名极不规范,最广为人知的要数将中国的孟子(Mencius)译为“门修斯”。此后,“门修斯”就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来指代错误的译名。

章士钊“赐名”孙中山

众所周知,孙中山本名孙文,字逸仙。然而有谁知晓,“孙中山”这个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名字,竟是他章士钊给起的!

1897年孙中山流亡日本时,用的是日本姓名“中山樵”。姓中山,名樵。而章太炎只在武昌学堂里学过一点日语,对东洋文自称是“一知半解”。因不知日本姓氏的规矩,便“贸贸然以‘中山’缀于‘孙’下,因而就成了‘孙中山’”。让他意外的是,听说孙文本人“似亦闻而默认”。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称呼开始在国内流行,直到现在。



给孙文起名“孙中山”的章士钊

如果说上面这几位的名字得来还有点“身不由己”的话,那么下面这几位就是“心甘情愿”了。

朱代珍是谁?

朱德到了4岁的时候,父亲按照朱家的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

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朱老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希望他往后用功读书,要像玉石那样洁白做人,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高登。

后来,他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因讲武堂是滇人所办,因此只收云南省人,不招外省人。朱玉阶来到报名处,查阅了登记簿,发现蒙自县还没人报考,他求学心切,于是假称是云南临安府蒙自县人,并改名为“朱德”。

朱德考入讲武堂不久,冒籍报考的事终于被教官们察觉,有几个云南籍的教官立刻把这件事向讲武堂总办李根源报告,并声言要把朱德除名。李根源召见朱德后,见他是可塑之材,立刻打消了开除他的念头,并鼓励朱德努力学习。

1907年的湖北黄冈的林家大湾,一名婴孩哭啼落地,取名林育蓉。1925年,林育蓉在共进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林育蓉从林家大湾走出,进入武汉共进中学时就已考虑改名,他为自己选择的新名是虎虎生威的―个“彪”字。

他曾征求过父亲的意见,但被父亲一口否决。父亲说:“‘彪’的字义还可以,但这个字含有刑戮、凶疾、失败之意,绝对不能改用此名。”后来在广州求见恽代英、肖楚女之时,林育蓉一直在改与不改之间犹豫不决,良久,他结束了徘徊,大步跨进了杨家祠堂大门,在门房递上的会客单上,用饱蘸浓墨的笔力透纸背写道:“林彪,18岁,湖北黄冈人,求见恽代英、肖楚女。”“林彪”这个名字的第一次正式出现,就是在这张会客单上。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梅县雁洋堡一个贫困的小商人家庭,客家人。1917年夏,叶剑英等几个同学冒着盛夏酷暑,长途跋涉乘火车来到中国西南边陲名城昆明,准备投考坐落在翠湖西岸的承华圃的云南讲武堂。叶剑英进入云南讲武堂后,给梅县家乡的弟弟宜导的信中写下了自己的抱负。他踌躇满志,决心在学校习文练武,作革命的“前驱”,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



曾培养多位共和国将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前半生,堪称“精卫”;后半生,愧对“兆铭”

近现代中国社会剧烈动荡。所谓“乱世出英雄”,一时间群雄并起,英才辈出。诸多风流倜傥人物名字也是大有来头。比如黄兴,比如陈独秀,比如叶挺和汪精卫。

黄兴,原名轸,后改名兴,字克强。“轸”乃二十八星宿之南方朱雀七宿之一,王勃《滕王阁序》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句。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后世也称其为二十八宿。兴取复兴中华意,克强乃力克强敌也。黄兴一生追求光复,终成民国开国元戎,共和军魂。惜其英年早逝,天妒英才!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独秀是其笔名。仲同“仲尼”之仲,大概在家中排行老二。甫者,男子之美称也。独秀笔名,源于家乡之独秀山,也有木秀于林的意思。那个时代照相技术不佳,照片上的陈独秀绝算不上是美男子。然这个以文见长的书生,却赫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最高领袖。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后,国共两党同声称快,蔚为壮观。1938年自南京出狱,陈独秀谢绝了延安方面的邀请,也拒绝了国民党方面的高官厚禄,蛰居江津,在贫病交加中默然长逝。其独立之人格,其铮铮之傲骨,即使在今天,仍足以独秀于林。

叶挺,字希夷。《说文》解释:挺,拔也。《左传》有“周道挺挺,我心扃扃”句,杜预注曰:“挺挺,正直也。”希夷典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句。北宋初有陈抟老祖,号希夷先生,隐居武当山修道,据说能一觉睡三年,乃真正化外高人。叶挺不是隐逸高士,却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无双国士。国家欲“挺”,焉能“希夷”(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将军一生受困于国共党争,国民党蒋介石慕其品德、才行,百般延揽而不得。共产党方面又长期将其视作外人,处处提防,横加掣肘。其生也壮,其死也烈,将军际遇,令人戚戚!

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以笔名“精卫”扬名于世。汪兆铭是汪家兆字辈,兆者,大数也,十亿为兆;铭者,记也。所谓兆铭,冀为万民所记,足见乃父对其期许。精卫笔名,出自《山海经》“精卫填海”典故,亦取精卫填海意。汪家不算富贵人家,却是书香门弟。汪精卫幼年饱读诗书,曾参加科举考试,得第一名秀才。1905年起,汪兆铭以“精卫”笔名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思想。1910年1月策划刺杀满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被判处终生监禁。曾在狱中赋诗曰:“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以表必死之心。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公开投靠日本,沦为民族罪人。1944年客死于日本名古屋。观其前半生,堪称“精卫”;后半生,愧对“兆铭”!



汪精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0788.html

更多阅读

泰囧火了——油霸呢? 油霸是真的吗

泰囧——一部成功的喜剧哲理电影,理所应当的火了,虽然她的制作方都没有预料到会如此的火爆,票房突国内影片纪录10个亿,直追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光线传媒股价直涨37个多亿。又一个姓徐的人创作了奇迹,3000万的投资,3000万的营销费用,不到6

元芳火了,狄仁杰与曾泰怎么看? 狄仁杰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火了,狄仁杰与曾泰怎么看?劳爱阁元芳火了,“狄仁杰”梁冠华怎么看呢?面对网友的搞笑提问,微博上的狄仁杰幽默的用“元芳体”答道:“我隐隐感觉到,元芳最近有点儿二!元芳,你说呢?”经过网友的制作,狄仁杰、李

声明:《“建丰同志”火了,代珍同志、育蓉同志、宜伟同志又是谁? 今日育蓉 他日淮阴》为网友流云如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