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李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译文] 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的。

[出典] 李白 《把酒问月》

注:

1、《把酒问月》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注释:

丹阙,朱红色的宫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李白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隐没。

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 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

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3、译文1:

这自古有之的月亮,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停下酒杯发问。人们想到月亮上去不能实现,月亮却始终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人们。浓重的去雾渐渐散去,皎洁的月亮像悬挂在天上的明镜,散射着清澄的光辉,照着朱红色的宫门。人们知道这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每晚也从这云间消失?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当今的人们不曾见过古时的月亮,可这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古往今来的人们都象流水一样逝去,而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

译文2:

浩渺的青天呀,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有了明月的呢?

我停下饮酒,虔诚地来将你问询。

明月高悬,我欲揽不得,欲攀不能呀,

你却翔游苍宇,处处照亮夜行人的前程。

你皎皎如明镜,巡空万里,下照宫阙,光耀寒舍;

你那明净的光辉,使云翳散尽,寰宇澄清。

傍晚,只见你,从碧波翻涌的沧海上飘举而起,

谁知道,你又在黎明前,没入西天的云影?

传说中的玉兔,一年四季,在你的宫殿里捣药不止,

那孤单的嫦娥呀,又与谁为邻?

今天的人哪,何曾见过古时的明月,

而明月呀,你古往今来,亘古恒久地照耀着,在你的光芒里一代代远去的行人!

从古至今,所有的人哪,如流水一般一波一波地逝去,

而明月呀,依旧清辉朗照,迎送着每一位过客。

但愿在人们把酒临风,对月当歌的时候,

你明澈的光辉,能长久如一地照耀着他高擎的酒杯!



4、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诗。诗人以纵横恣肆的笔触,从多侧面、多层次描摹了孤高的明月形象,通过海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世事推移、人生短促的慨叹,展现了作者旷达博大的胸襟和飘逸潇洒的性格。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悠悠万古,长存不变的明月,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 ,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会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于追攀时,也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两句一冷一热,亦远亦近,若离若即,道是无情却有情。写出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致。紧接二句对月色作描绘:皎皎月轮如明镜飞升,下照宫阙,云翳(“绿烟”)散尽,清光焕发。以“飞镜”作譬,以“丹阙”陪衬俱好,而“绿烟灭尽”四字尤有点染之功。试想,一轮圆月初为云遮,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该是何等光彩照人!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不意下文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推远: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能月月循环不已。“但见”宁知”的呼应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以稽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该是多么寂寞?语中对神物、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的情怀。这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系之。近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古人不见今时月”;说“今月曾经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二句在前二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二句分说,后二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

最后二句则结穴到及时行乐的主意上来。曹操诗云:“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此处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种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长照金樽里”,形象鲜明独特。从无常求“常”,意味隽永。至此,诗情海阔天空地驰骋一番后,又回到诗人手持的酒杯上来,完成了一个美的巡礼,使读者从这一形象回旋中获得极深的诗意感受。

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的月的形象,于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之妙;加之四句转韵,平仄互换,抑扬顿挫,更觉一气呵成,有宫商之声,可谓音情理趣俱好,故“于古今为创调”(王夫之《唐诗评选》)



6、诗、酒、月是李白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甚至于是他的生命与灵魂。据有学者统计,李白诗1166首中,出现“月”字达523次,其频率远高于全唐诗的平均数。“明月”成为李白诗中最富诗意、最能体现他可爱性格和浪漫才情的艺术意象。

酒兴而开始人与月的对话。首句一问劈空而来,直逼宇宙的起源和世界的生成奥秘,这确实是属于“天问”,是谁也无从回答的。而诗人偏要问,既是略带醉意,又显现出李白的童心与天真。问是质疑,有问才会有思索,故首句之问才带起诗后半段对月的哲理思考。

在李白眼中,月虽神秘奇妙但却与人相亲相近,故李白诗常有“邀月”、“对月”之举,他将“月”视为可以对话和倾诉的知己。诗用一“攀”一“随”的对比写出了人月的若离若即,同时将月拟人化,赋予它以生命与感情。诗人又通过对月色美的呈现形态、月循环运行不已的运行生态的猜测表达了他对月的生命的探寻。诗人还以人间的同情关心着那神话中的月中白兔和常年独处的嫦娥,至此,诗人与月亮以及月亮中的神物、仙女均已在感情上打成一片。

正是在这人月相通相近的基础上,诗人展开了对宇宙间的历史、人生的哲理探讨。李白的思考从明月长存和人生短暂的对比中,发出了“月常如斯,人若流水”的人生感慨。李白所思既是对无限与有限的形而上思考,又是对生命存在的现实探究。面对永恒人生无法超越,那就只能使有限变得更有价值,诗的最后两句则从浩瀚的天空和神秘莫测的明月中回到现实,转到手中的酒杯来,沿袭了古人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人生感喟,期待着将自己短暂的生命欢乐与永恒的天地精魂———月色共同融化在可解忧的酒杯里。借酒问月,当歌对酒,不是为了消沉,而是要提气振神,在无限之中提升有限。这便是诗人与月相通相近相互对话后的人月相得。

诗人的把酒问月,遐思飘逸,醉意朦胧之中透着清醒,诘问思索之中表现出通贯天地的才气。此诗虽然上承着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那种历史的感伤和生命哲学的探究形式,但他把酒问月的神态却比张若虚来得更为狂放,而且想象亦更带神话色彩。这种狂放飘逸的姿势又影响到后世的知识分子,像苏轼,不也是承接了这种姿势,在一首词中开篇就来了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吗?



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看不见古时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曾经映照过古人。此二句是以诗歌的形式探索人生的哲理。今月古月实为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今人不见古时月”,古人亦未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月也依然照今人。两句造语备极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它赞美了大自然的永恒,抒发了人事变迁的感慨,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的自然之理,写得意味深长。



8、中秋,是一个笼罩在月光中的节日,溶溶如水的月色给这个节日洒满了婉转的柔情。“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空中的皎皎圆月,像悬挂在碧霄中的天镜,照见了那锦笺素帛上的绵绵情思,唤醒了那鼎铭竹简中的千年心绪。“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悠远的诗情在时光的深处涉水而来,重新荡漾出我们心底的涟渏。

“月到中秋分外明”,让清风翻开一页页古雅曼妙的中秋诗篇,从这些琅琅上口的字句中,我们染得仙宫中的丹桂清香,掬得唐宋时的楼台倒影。煮字为酒,举杯邀月,那轻飏的逸兴飞上了九霄,去拥抱这一轮照耀千古的中秋明月。《中华情 诗意中秋》解说词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轮明月有着怎样广袤深邃的意境?这里写出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的深层思索,油然升起对宇宙和永恒的探求和向往。岁月如流,光阴易逝,在沧桑百转的轮回中,人们是否依然坚守着本性的纯真和善良?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中秋之夜,面对一轮皓月,人们是否对宇宙与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此时又凝聚了多少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10、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他对月亮有一种本能的近乎狂热的喜欢,在他的诗集中提到月亮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明月犹如知心的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生出一个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世界。

月有阴晴圆缺,圆月如镜如盘,“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缺月如钩如镰,“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初月含羞,“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新月展眉,“忆昨新月生,西檐若琼钩。”

月有晨昏之替。晓月西沉,“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夕月半悬,“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夜月生辉,“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月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冰,冷透薄纱帐。

月演绎着盛衰无常的历史。“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兴衰盛替只如过往云烟。

月的银辉映在城楼阁户,“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摇曳在花明绿影之间,“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洒落在山石滩涂之上,“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潜映在溪池湖海,“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以月为伴浪迹天涯,月随李白漫游神州。峨眉月多情,“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秋浦月断肠,“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镜湖月秀美,“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潇湘月轻盈,“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洞庭月深沉,“明湖涨秋月,独泛巴陵西。”坟上月悲凉凄怆,“池台空有月,词赋旧凌云。”瑶台月清雅神奇,“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爱月,在月的国度里,有着最真的李白。

他豪迈洒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清新俊逸,坐月而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步月而归,“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依稀。”情闲志逸地行月,“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兴致盎然地泛月,“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他乘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引月而来,“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飘飘度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他是孤独的,他邀月起舞,“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孤寂无涯,“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知音难觅,此愁谁人可识,谁人可解?“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想拥月入怀,“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他又是多情的,“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他想起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朋友,“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想起宫女的哀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想起思妇念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想起征人望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是他的理想抱负,是他的知己。月缺白无味,白无月不逸。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他去水中捞月,他终于与月拥抱在了一起,月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月。(作者邮箱:ylpyw@chinaren.com)



11、悠悠万世,来路杳渺;明月长存,辉光普照。

你把酒对月,玉树临风,神采飞扬,兴会无穷!

你停下酒杯,举首向苍宇,对月劈问:“青天有月来几时?”

与其说你欲解宇宙的生成之理,毋宁说是要因月起兴,借题发挥。

明月高挂,却欲攀不能;行者赶程,她却长相伴随。皎如明镜,给世间以清明。云破月来,更是千面娇娃,光彩照人!

月出于东海,西沉于轻云。来去匆匆,循环不已。而那些神话传说,更易撩起人的落寞孤寂,不由得让人去思索去探究人生的真谛!

明月亘古呀,运行不息;人生短暂呀,逝如朝夕。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管你古人还是今人,不管你是雄夫还是凡人,都将在她的照耀下匆匆地过往,成为粪土,化为烟云。于是,感明月之永恒,叹人生之短促;慨明月之普降,恒久如斯,不舍不止;嗟世事之变迁,物是人非,如流水之易逝;事间万物,代谢兴废,周而复始;而明月高悬,光芒烛地,光影长随。

在你李白看来,摒弃世俗困扰,解除失意烦忧,美酒明月常相伴,当是人生赏心事!

天上的月亮又升起来了,不知道还是不是你问过爱过思过恋过……的那一轮。如果是的话,那她一定见证过你的豪迈你的孤高你的伤痛你的忧愁……你的所有!可是,我们从她的圆缺她的明晦她的高洁她的清冷中,却猜读不到你的一点信息,以致于到现在,你还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个未解之谜!

赏 读

明月与美(苦)酒,李白浪迹一生的始终伴侣。可让他赏心悦目,神思飘举,意游万里;可让他解忧愁,疗伤痛,暂得快意。借了明月的辉光与酒的神力,世间机诈,心中忧愤,皆抛之不理,华章巨制,奔来笔底。

该诗开篇把酒问月,摄领全篇。问得突兀,问得气势,不觉间,让人心荡神驰,亦欲同诗人一道穷究其理。诗人的醉态,诗人的风神,即刻便跃然于纸。

接下来,借月叙事。描述明月的动态,既可亲,又神秘;叙说神话传说,因问随述,层层推进,以引出对人生的思考。古往今来,无论你是帝王贵胄,还是平民布衣,都摆脱不了生老病死,而明月常在,照古耀今,始终如一。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明月如此解人意,光影皎皎照古今。她不就是让人赏欣,慰人心神,消人疲惫的吗?“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人生如寄的忧伤随之而来,然诗人超迈的神态,洒脱的举止,豁达的情怀,随着金樽的再次举起,复又活现眼前,依然光彩照人,令人神清气爽,为之一振。

诗以停杯问月缘起,结于赏月饮酒,首尾呼应,引领人们完成了一次驰骋想象,遨游苍宇的旅行,让人悦目赏心,遐思不已。诗中,将人与月反复比照,又辅之以精彩的景物描写,神话传说的叙述,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崇高、永恒、美好而神秘的月的形象,显现出诗人孤高超拔的神采。

品 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天的我们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轮月亮,却曾经照耀过魂去骨枯的古人。

“古时月”亦即“今月”,所不同的是,“今月”曾经照耀过遥远的古人,而我们,却不可能看到古时的明月:月亮是永恒的,而生命却是如此的短暂。两句诗,一方面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一方面,则以人月对比,感叹自然的伟大永恒,生命的短暂,人类的卑微。诗人面对明月,思驰神游,浮想联翩,发出了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引人深思,催人惜时,晓生命之可贵,知时光之无情。

明月永恒,人是过客;尊崇自然,把握今生!



13、古人视月为友,月亮曾经分享了古人的快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赏月岂能无酒?酒、月、诗构成了一幅唯美唯纯的画卷,花间月下,举杯邀月,何等浪漫;月亮曾经承载了人类多少相思,“明月千里寄相思”,相思难奈之时,祈求明月寄托,爱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现在呢?通讯手段发达,相思时一个电话即可互诉衷情,爱情不再令人充满期待;月亮曾经融入了古人闲适宁静的生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幽美的情境,陶然自得的心情令人神往;月亮曾经见证了古人的愁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淡淡乡愁、人生前途的郁闷、情人的离愁别绪,在对月的倾诉中得到理解甚至月缺月圆的回应,心情也释然;月亮更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中团圆的使者,中秋赏月家人团聚是人生一大乐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的阴晴圆缺映照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是啊,古人与月的故事太多,为什么?我疑惑不解,月亮在古人的心目中到底占据了怎样的位置?才能够留下月与人绵延不断的情感纠缠,才能惹得文人才子留下不朽的名篇佳作,才能给后人留下“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才能够留下“二泉映月”的千古绝唱……

人类无法不对月亮神往,月亮抬头可见却神秘莫测,她的神秘吸引无数人想要探寻她的秘密。直至现在,人们终于利用科技征服月亮,也终于发现:嫦娥不在玉兔也无,广寒宫只是代代相传的美丽传说,月亮只是布满环形山的星球。一切明了一切不再神秘,不再神秘的月亮还会给人浪漫吗?事情总是这样,当你得到真相后才发现不过如此。所以比古人幸运的现代人将月亮彻底看清,却比古人不幸地丧失了赏月的人生享受。高楼林立的城市,灯火通明霓虹闪烁,月光黯淡下来,摇曳多姿的夜生活里,谁还会有对月诗酒的浪漫?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吟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千多年后,当时的今人已成古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月亮还在,浪漫已不再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90300.html

更多阅读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

年年中秋,今有中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风景里的月亮,清寒的孤影,负载更多的是思念、愁苦和怨恨。“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

声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李白》为网友微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