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挖封神7 慢慢挖封神

五十七 瘟部来袭

听闻邓九公全军叛逃的消息后,很难说小纣对将领们的忠诚度没产生怀疑,在这情况下,他派了还算自已岳父的苏护出征。不过事实证明,这同样是一次不经大脑的任命,苏护军的战斗力其实与邓九公军可谓半斤八两,不过对于小纣来说也无所谓了,反正老许要塑造的就是一个纯粹用下半身思考的家伙。

但截教中人显然已经从十绝阵的惨败中回过神来了,别忘记了阐教有申公豹这个叛徒,在西歧操办土行孙婚礼的时候,他走遍了截教的据点,也许还透露了阐教实力大损的机密,在这情况下,一支强有力的人马加入了战团,这就是由吕岳率领的五路瘟神(加上他本人)。他们令西歧军吃足了苦头,这是有历史根据的吗?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使用毒的历史与用药的历史一样古老,至少在商代,毒药还是一体,没有分开。据说中国最早的汤药发明者就是伊尹,那与此同时,中国人制毒药的历史也开始了。

在中国医药历史上,最早记载的药物就是乌头,这是种草本植物,因其有药用价值的根茎部位形状酷似乌鸦头而得名。在中药中,乌头是类重要药材,具有去风湿等药效,但与之同时,乌头也是种剧毒,附用过量会使人致死。商代人已经开始用乌头治病,但对其毒性则明显不是太了解,甚至有服药不昏眩就治不好病一说,其实昏眩就是中毒的征兆。

愈到后世,中国人越了解乌头的作用,至少在战国时代,一种毒药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名字叫“鸠”。据说,用这种鸟的羽毛划过的酒就有致命剧毒,几乎无药可解。

人们对鸠这种鸟有很多恐怖的传说,据说,它是以毒蛇为食,长期的积累蛇毒,使它一身的羽毛都变成了紫红色,由于它毒力之猛之巨,结果它所居地方寸草不生,石头也腐烂如泥。

这么恐怖的毒物真的存在吗?其实,经学者研究,所谓“鸠酒”,其实就是乌头酒。这时,乌头已经从一种普通的药物进入了政治领域了,它可谓夺命无数,应用广泛,甚至被制成了毒箭,进入了军事领域,关老二之所以刮骨疗毒,就是乌头毒箭的杰作。

乌头是古代人民所认识的毒物的一种典型,而在古代被运用在战场上的毒物还有很多,多半就是象吕岳他们一样,将毒物投入水源、河流之中,比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559年夏,晋国联合诸侯伐秦,秦人于泾河亡流投毒。诸侯之师渡河后,士卒多死。杜预江说:“饮毒水故。”这已经在封神之战后500年了,但古代这种投毒术的发展是极其缓慢,后来霍去病征匈奴据说就中了敌人投放在水源中的瘟毒,但到了长安才毒发而死,从战场效果来看,还不如春秋的这次投毒。

战场用毒的至高境界是毒气,这在古代也早有研究,最初的办法是焚烧艾蒿和秕糠,以产生大量的浓烟,而升级版就是加入大量的艾、蜡,用这些来熏敌人,以期中毒。到了北宋,堪称古代军事化学巅峰之作的毒烟球出现了,药方为:“球重五斤,用硫黄一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捣合为球,贯之以麻绳一条,长一丈二尺,重半斤,为弦子。更以故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涂傅于外。若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二物并以炮放之,害攻城者。”

这已经相当复杂,相信之前已经经过大量的演变改进,在著名日本漫画《墨子攻略》(刘德华主演电影〈墨攻〉的原作)中,秦军使用了一种用砒霜配制的简易毒药球,成份就要简单的多,但我不清楚这究竟是作者的原创还是有一些相关资料。

无论如何,在封神时代也可能有人超前时代一步——只须一步,就能研究出用于战场的毒药。神话就是跨出了这一步,吕岳他们五位瘟神可谓是此道的大家。

吕岳的瘟部明显是起源于五瘟使者,这本来是赵公明他们的专业,但他们已经转作财神了,因此吕岳他们进来填了这个缺,对于瘟神的地位,那是如同恶鬼一样的邪神,与善神作对。我一直不太喜欢现在的文学作品中经常空造一个魔界作为天庭的对头,其实在中国神话中,天魔与凡人一样同是在无尽的轮回中受尽命运的摆布,真正的中国天庭应该是高居善恶之上的,人为善则为佑福,人为恶则赐灾害,惩戒人间的恶行就是瘟部这样凶恶的部门的职责,对于人间来说,他们是真正的恶梦,可惜当代奇幻小说没一本是强调瘟部的神力的。

不管在水中下毒究竟起源于什么时代,但无疑只要人类还是血肉之躯,这招就会很有效果。西歧城这下就亏大了,全城上下就只有两个人没有被毒(病)倒,哪吒与杨戬。

哪吒乖乖没有病倒很容易理解——人造人,组织成份与常人不同,就象香蕉得的不育症是不会传染到人身上的。但杨戬没有得病就让人难以理解了,老许虽说点明他有元功护体,但别忘记了,他是才从黄河阵出来的,连他师傅玉鼎都被削去了顶上三花,他为何还有功力?

前面我说过,修仙之人的功夫来自体内真水的运行,而这就是人与仙的分别,仙能超越人,做人做不到的事,比如说抵御毒力。现在看来,杨戬在十绝阵中功力没有受损。

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杨戬曾经伤过三霄,所以对方也不太可能对他手下留情。其实只有三种解释可行:其一,作品的BUG,。其二,杨戬的功力其实已经超越了玉鼎,所以象陆压一样,混元金斗没有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其三,杨戬体质特别,不受混元金斗影响。

如果你认同第一种解说,那你可以不看下去。如果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那么继续向下看。

我们向来都认为师傅的功夫一定强过徒弟,但现在明摆着徒弟功力没有受损,这就只有两个选择:其一,徒弟功力青出于蓝,其二,徒弟与师父体质不同。我们通常会由于固有看法选择第二种解说,其实这两种是一种解说,因为徒弟体质不同,所以可以青出于蓝。所以杨戬的体质应该是有问题。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有什么不一样的?书上没有说什么体质问题啊。”其实最典型一个例子就是哪吒,太乙真人就肯定没有莲花化身。有些观念古人绝对已经有了的,只是没有将它写在书本上。体质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但它们依然藏在书中,等候你的合理逻辑分析。

日本漫画〈封神演义〉将仙人分两类:天生仙人与纯血仙人。所谓天生仙人,就是天生仙骨者,这类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仙。所谓纯血仙人,就是仙人的子女,这类人生来就是仙人。

纯然日本人在这说法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但请注意,这理解是在原著的基础上得出的,所以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杨戬由于他母亲的血统,所以至少算半个纯血仙人,可能不能按日本人所认为的纯血仙人的稀缺性来理解这事,这就是他们要突出龙吉的高贵而编造的了。而与杨戬不同,玉鼎可能是经过修炼的天生仙人,这就是两师徒体质的不同。

那么混元金斗对杨戬没有影响如何理解呢?这就象古龙〈绝代双骄〉中的嫁衣神功对阵明玉功。明玉功能吸去对手功力,这就象混元金斗能削去三花五气。而嫁衣神功就象杨戬的体质——法力与他是一体的,他不象玉鼎靠修炼获得的仙人体质,这是不可能吸走的。

就这样杨戬躲过了一劫,但光以他和哪吒是不可能消灭敌人,所以还是要找救兵,这次的帮手就是火云洞三圣,杨戬将象老孙西游一样,去求得他们帮助。

所谓火云洞三圣,其实就是上古三皇,有人可能会奇怪以三皇之尊为什么会甘居一个小洞穴,其实这是神话的普及问题,佛家有云:“一芥子中藏乾坤。”何况一个山洞?所以将这想象成一个普通洞穴明显小气,我们应该想象那是多么辉煌的一个殿堂,至少不会输于如来的大雷音寺。

对于三皇,历代有不同说法,有的说是伏羲、女娲、神农,有的说是盘古、伏羲、神农,有的说是天地人三皇,疯狂的学者苏三居然说是亚当的三个血裔,看似烦杂,其实这在中国神话中还是能找到统一的地方。首先,苏三的说法虽然有些荒唐,但她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供奉的盘王与伏羲有相同的传说,但也与盘古有关联,考虑到盘古的传说其实流传得相当晚,所以很可能上古时伏羲与盘古其实是一个神祗,只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生了缺失,逐步分开,考虑到伏羲与女娲的兄妹夫妻关系以及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的故事,很可能伏羲本就是盘古,是天父的角色,而女娲则是地母,她与伏羲所生下的孩子神农就是人王,这下天地人三皇齐了。本来是很典型的创世故事,但在长久的流传中走了模样,这是可能的吗?仅举一件事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多么的漫不经心。

在我小时候,我买了一本书叫《神农尝百草》。这是古典神话系列图书中的一本,里面明确说出了女娲生神农的神话,甚至讲述了地点与时间(创造人类之后),但我在后来的岁月里,看过无数的神话书籍,提到这件事的却寥寥无几。

但在《封神》中女娲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封神中以其他神祗填充进来,看这位衣冠齐整,八成是轩辕黄帝。也有以他为三皇之一的。这时,本也有黄帝在内的五帝,就换成了少昊、颛顼、帝喾、尧、舜。这有可能是因为女娲与伏羲的关系让道学先生很为难,所以千方百计地避免他们同列。

恐怕从我们中国人有了史书开始,我们的前辈就在进行一项令现代人深恶痛绝的伟大工作,那就是将神话历史化。对已有的神话进行改编。与希腊人不同,中国人的理性思维真的是太发达了,为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七个字,中国人改编了无数神话。

昨天在网上一时兴起搜索了一下有关神农的来历,与女娲关系最近的一个线索是他是女娲氏部族的女子所生。先儒们就是这样,由于女娲过于神话了,而要立起人间帝王典型的神农,就要将其母亲由女娲大神改成女娲氏族的一个人间女子,这样三下五除二,神话消失了,而历史却补全了。

细观《封神》中对于三皇容貌的描述,也是有意思的,伏羲居然是头生双角,而在我所熟悉的文本中,头生双角的应是神农。其实在三皇中,伏羲形貌是最复杂的一位。在汉族有记载的神话中,他与盘瓠的神话类同。所谓伏羲,名字也反应出了其人兽复合性——半人半犬。但这只是伏羲的一种形貌,而在汉画像砖中,有伏羲女娲的交尾图,这里他是人头蛇身的。汉民族的神话中,有关人头蛇身伏羲的记载却显得相对缺乏。恐怕也是有大量的神话缺失。

不过神农的形貌倒是相对稳定,一直是头生双角,要不顶多象《封神》中一样,一副原始人打扮。上古时代的巫教本来就存在动物崇拜,所以将动物的一些特征赋于人身,这很正常。

考虑到伏羲与神农的血缘关系,有头生双角这一形象也不足为奇,对于古人来说,双角更多的是一种神性的表示,而不会象吸收了一些基督教文明的我们一样,多少有些邪恶的感觉。

三皇的功勋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伏羲始画八卦,开创文明。神农尝百草,可以说是中药的发明人,而黄帝,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在这儿,杨戬要找的是神农,作为药神的他,可以给予治疗瘟病的药物。

神农的传说也是人所共知的。传说中,他除头生双角外,还有一个水晶肚子,可以看到内脏对药物的反应,他就利用这肚子和有解毒功能的“查”,遍尝天下植物,为民寻药,但不幸遇上了断肠草,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不过我不同意历来视炎帝与神农为一人的说法,因为神农身上的神性表现远大于炎帝,在一些记载中,他与黄帝至少有二千年的时差。其实在神话中,炎帝更似一个职位。在苗族的神话中就有“炎爷”与北方来的敌人战斗的故事,而这“炎爷”其实就是蚩尤,他就被认为是炎帝部族的成员也是苗民的先祖。

当然,神农与炎帝有某种联系,不妨认为他是第一代炎帝,他死后将炎帝的职位传给了后人。在潇水的《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中已经考证出榆罔才是黄帝时代根正苗红的炎帝继承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年老德衰的炎帝。

已经被断肠草毒死的神农为什么会好端端的居于三皇洞中?这是小说家的好题材,但不是本文的题材。

灭纣是何等事,杨戬象老孙一样得到了诸天神佛的保佑,不过神农还

是发挥了一下他的草药王特色,给了杨戬一样灵药——柴胡。奇怪的是,灵药千万种,为什么他只给柴胡呢?

原来,柴胡最早就见于托名神农著作的《神农本草经》,而且也是《伤寒论》中的一味主药,所谓伤寒,在古中医中就指各种外感疾病,瘟疫当然包括在内,所以神农给了杨戬柴胡,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有药神帮忙,吕岳还不再打败仗?不过此人也算了得,四门人被杀,还逃走了,以后他还有故事要说。

而西歧又添一位良将,大帅哥韦护,这人算是在十绝中当炮灰的龙虎兄弟的师兄弟,也可以说是一位印度侨民,他就是二十诸天中的韦陀天。不过作为一员汉化彻底的侨民,他与韦陀天的联系已经比较远了。韦陀天是以速度闻名的,他曾经夺回过被恶魔抢走的如来舍利,而韦护最有名的是他沉重的降魔杵,不过我忘记它的重量了。不过在佛教中,这杆杵是否被举在手中却是这个寺庙能否住人的标志。

在佛寺中,韦护与布袋和尚是一对的,往往正面塑布袋,背面就是韦护。有趣的是,他的对面正好是观音堂,一个帅哥正望着美女,能有什么好结果?在港版《八仙传奇》中,就讲了一个传说:韦护本是一个老实的江边汉子,时常背人过河,他的梦想就是修起一座长桥,免乡亲过河苦。于是他日夜积攒辛苦钱,这行为终于感动了观音,于是她化成一个民女,站在小船上说如果谁用钱掷中她,她就嫁给对方。观音变的当然是美女,所以无数公子哥儿大掷银钱,但哪儿能掷中她呢?而这些落入江中的钱,自然被观音聚敛起来,准备做建桥费。

韦陀也钻在人群中看热闹,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位美丽的姑娘,但他只是个穷人,哪有能力象公子哥儿一样一掷千金,于是只想离开,却被一个人拦住了。

“小哥,用这个铜钱,一定会掷中那个美女。”那人笑着,递给韦护一个铜钱。

韦护拿起铜钱,将信将疑地看了一下,本不想扔的,但实在无法拒绝这人好意,于是就随手扔了出去。谁知那铜钱象长了眼睛一样,就这么斜着飞了出去,“啪!”的一声,不偏不倚,正中美女额头。

只听“啊”的一声惊叫,江上平地卷起一股旋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睛,等张开眼睛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无论是小船还是美女,都在江上消失了,就象一缕青烟一样。

韦护痴呆呆地看着江心半响,终于还是转身回去了。

这件事自然很奇怪,但奇怪的还在后面。第二天,人们发现,一直在江口渡人的韦护不见了,江面上却奇迹似地多了一条长桥,而寺中又多了一尊韦护菩萨。

原来,观音没料到自己会被人掷中,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一方面,她做为菩萨是不能嫁人的,而另一方面,作为菩萨,她要信守承诺。所以,她不得不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让韦护进入佛门,与自己做了一对有名无实的对望夫妻。当然,附带用神力为渡口造了一座桥,满足了韦护的心愿。

至于那个搞鬼给韦护铜钱的人,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事后,他没少让观音报复,正所谓“有仇不报非好女”是也。

五十八 殷洪下山

如果生于现代,申公豹一定年薪过百万,皆因他有一副好口才,能把黑的说成白的,奸的说成忠的,这手段正是现代业务代表所需要。继成功策反土行孙后,他又成功策反了殷洪。

中国古典小说对于时间描写不是太拿手,一部三国,英雄们出场是啥样退场还是啥样,几十年的时间内还没有什么容貌变化,想来也是,正所谓“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不论是美人还是名将,最伤心的就是时间,有几人能接受白发苍苍的赵云被小姜维杀得气喘吁吁?但小说中时间还是在流逝的,所以到必要的时候,新人一个个如同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冒出来了。殷洪就是一个,现在时间已经是纣王二十八年,距他被老爹推上死刑台,已经过了二十年。当年十二岁的可爱小孩,已经成了一个三十二岁的成年人。

应该说,赤精子对这个徒弟是太够意思了,除了没给他找一个老婆外,将一身的家当都给了他。要知道,赤精子先生在黄河阵被废了仙体的。现在的能力全仰仗这些法宝,现在没这些玩艺了,恐怕连徒弟也打不过,所以心痛得逼徒弟立了一个毒誓,恐怕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应验的一天。

但殷洪却遇上了申公豹,被他说反了。事实上,申公豹能说反殷洪,关键就在于二个字“祖宗”。所谓“祖宗”正是中国信仰的基础,从商代到现代,长盛不衰,一个人可以背叛他的父亲,但他不能背叛他的家族。其实这也正是儒教的核心内容,之所以三教儒为首,关键就在于祖宗信仰,在这点上,我们与商代人是相同的。

现在的我们都是无神论者,但过春节时,还要为祖先上坟,在坟前祷告。在我这儿这仪式虽已简化,但仍存在。而在其他一些地方,祖宗崇拜更是昌盛。据说岭南陈氏的祭祖大会,其仪式人气度可与西藏活佛说法比肩,可以说是中国的两大盛事。

在《野叟曝言》中,文素臣认为,祖宗的灵气在暗中护佑着子孙,人生的成败全系于祖宗气运一身。之所以神会出现,就是承受了祖宗气运的魂灵所化。

上溯到商代,对祖宗的崇拜更是商王祭祀的重要内容,其隆重甚至超越了对天帝和其他属神的仪式。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提及祖先的最多,远超以天帝为首的各路神明.所以小纣不识女娲,但他无疑熟知历代先王。

现在殷洪同学要反商,就要考虑与历代祖宗作对的问题,这对当时人相当现实。背叛祖宗,意味着死去的魂灵无处可依,当孤魂野鬼是中国人最可怕的噩梦。

还曾经有天涯的网友称赞殷洪背周投商的行为,说这才正确。其实殷洪的决定相当现实,一方面是祖宗魂灵所在,一方面是养育了自已二十年的师父,从个人感情上来说,生了自已却又狠心要杀自已的父亲是绝对不可能比给予了自己第二次生命,并传授自己一身本领的师父亲。师父养了他二十年,整整多过父亲八年!而且,最后赤精子是将以毕生精力修炼的镇洞法宝送给了徒弟,这点与最后要杀他的父亲有天壤之别!

可能有些反对阐教的人会说:“赤精子把法宝给他是要他杀父亲啊!”但他也可以选择不介入这场争斗。一个能漠视师父二十多年养育之恩的家伙,心地是绝不见得多好的。只不过现代的师徒关系已经老早不同于古代了,所以才有这种奇谈怪论。

在古代的师徒关系,是绝对不会与现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老师与学生关系等同的,在古代的社会,技术具有稀缺性与垄断性,关系到师傅的个人地位,“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情不是不可能发生,所以绝大多数师父收徒首选就是自已的儿女,所以有所谓“传男不传女,传女不传婿”的规矩。象玉虚门下收徒如此严格,赤精子只有殷洪一个徒弟,明显是将其作为了自己衣钵的传人,这其实也是一种没有血缘的父子关系,是高出现在基于职业关系的师生情谊数倍的。

但殷洪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血脉,背叛了师门,归其原因,还是与四个字脱不了干系“贪生怕死”。也许还记得当王子时的锦衣玉食,也许对王位有一份贪念,师父仙体全失的下场、火灵圣母的可怕,太多的因素让他改变立场了,………也许不用分辨哪个因素是使他决定改投商营的主因,各种因素的综合就使他下定了主意,忘记了自已发的毒誓。

在下山时,一场遭遇战使他收到了四员大将:庞弘、刘甫、苟章、毕环,这四个人也是明显的龙套,在新老两版电视剧中都被略过不表,但其实他们是堂堂的雷部正神,也让老许批处理的手法黑了。

这四位照样有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故事,不过我只知道在网上搜罗到的一小部分。

庞洪,又名金刀庞元帅,真名庞乔,字长清,汉江人,老爸叫庞定,老妈叫姚氏,他真正出生的时代是三国时代的癸丑年十一月癸亥日丑时。庞乔长大后从事摆渡业,由于他从小心地善良,道不拾遗,常救人急难。

事件一:一个重阳节的晚上,一商客回家求渡心切,不慎将黄金百两遗留在船上。第二天,船客寻至,心急如焚,庞乔立即将黄金原封不动地还给船客,船客感激涕零,取出一绽表示感谢,庞乔婉言谢绝。

黄金百两是什么概念?在百度搜查的结果一两黄金等于4000元人民币,百两等于四十万元,诸位朋友,如果你是个出租车司机,工资算高一些,5000元一月,四十万元够你找钱早出晚归六年半还得不吃不花不喝,庞乔此举,真的是很高尚,当然也会有现代人说他傻吧?

事件二:除夕前两天,一位年轻的妇女孤身一人求渡,当时天色很晚,又下大雪,妇女没有去处,庞乔留于家中烤火,给予衣食,第二天雪停后,妇人不知所终。第三天,庞乔正忙于接应船客,其父庞定被着蓑衣撑船渡客,那妇女则跟在后面。船到岸后正返回时,江风大作,船被掀翻。庞乔见状,急忙跳入冰冷的江水中,随波逐流,如若浮梗,直接游到其父落水的地方,潜入水中将其父背起,游到悬崖边,这时庞乔已竭尽其力,然而又一个波浪打来,立即将庞乔和其父又卷入水中。庞乔又竭力将父亲救起,再寻妇女,潜入水中三次,才将妇女救起。

这就是舍已为人的英雄行事了,年轻美貌的女性,深夜求渡,不但不趁人之危,还拿命来救人家,如果这女还有良知的话,早就无以为报,以身相许了。不过很不巧的是,这女人是某位神仙变的,这是她的老套路了。于是后面还有故事。

这天正是除夕夜,也是水鬼找替死鬼的日子,也许涉及到与水府的引渡条例,所有被淹死的水鬼都必须找到一个替死鬼才能重新投胎,所谓替死鬼,就是让一个人也淹死在水中。庞乔平日德行好,还是元阳童子身,浑身阳气四溢,水鬼近不来,而那妇女也没事。庞乔的父亲也没有危险,庞乔抱住父亲呜呜大哭却听到外面有细若虫蚋的鬼哭之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我们今年可以找到替死鬼的,没想到让孝子赶走了,再没有转世为人的机会了!”庞乔听后鬼火起:我说怎么我爹在这江上纵横几十年,今天怎么阴沟里翻了船,原来是你们在搞鬼,于是拿起鞭子出门便打,鬼逃之夭夭。第二天晚上,鬼魂又来哭泣,时阴风飒飒,鬼哭惨人,何况其父刚从滂湃的水中生还,体质特别差,仍有生命危险,庞乔不得已,以香尘贴于掌中,以火薰其上,祝祷于天,这是很痛的行为,不信的朋友把香烟头在手上划一圈试试?

不过还好,那位妇女在暗中看到了这一切,于是露出欣慰的笑容。于是她转身变成一位白衣姐姐,上天告诉玉皇大帝:考验合格,这位小庞哥是难得的好人中的好人。玉帝知道后,封其为混气元帅,手持金刀,护守天门。后又封其为雷部天君,阵魔除恶,秋毫不犯。

以上是庞元帅的故事,下面是刘天君的。他也与邓忠、毕环 、辛甲、庞弘并称雷部五元帅。

刘天君是东晋人,真名叫刘后(留后?)。生于泯江渔渡中(貌似这批人马全是在水上讨生活的?)生辰八字是庚子年八月十二日酉时。

小刘后刚出生的生活也一个普通婴儿一样,睡觉、吃奶,被妈妈抱在怀里。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他妈妈象所有的下层家庭妇女一样,抱着小孩在江里打水,却不小心将其掉入江中,幸好的是旁边有一艘船,转眼就将他捞了上来。他老爹刘福公吓得转头跑来,抱起孩子就说:“何异也,而幸不死!(这孩子运气好得出奇,幸好没出事。)”其实总结一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小刘后长大一些,由于家里实在太穷了,就早早就业,为一个叫“罗真人”的道教大师当书童。这位罗真人也是个好心肠角色,见刘后聪明能干,就把一身本事传给了他。刘后练成了神功,能呼风唤雨,解救百姓困危。也许遍行天下,当了一代大侠,做了不少好事,善行积累够了,于是升天为神。玉帝封其为“立化慈济真君”,掌管神雷玉府五雷使院。其实我看他在雷部就是类似于管家的角色。

也许有些朋友觉得有些简单?其实所有神的故事本就简单,中国神的起源其实很多都是出生民间现在已经被界定为迷信的崇拜,后来人们才慢慢丰富其故事,最后影响力大了,才被佛道两教吸收,最好的运气能够被政府认可,成为正式全国通行的崇拜.很多后来的大神,如妈祖关帝,其实都是这样慢慢扩大其影响力的.而在之前,他们只是老百姓出于感谢或迷信心理,自发树立的小神和刘天君一样,本来这样的小神在中国有千千万万,到处都是.

刘天君的出名其实就是一次皇帝偶然在他的庙宇求雨,应验了,所以受了皇封,在小神中脱颖而出,不过他运气还是不够好,没有成为关帝妈祖这样的全国级大神.

-

作者:雷震于天 提交日期:2008-02-13 23:42  二龙山第三位老大叫苟章,号称左伐魔使,又名“上清神烈阳雷苟元帅”,应该也是个很有故事的人物,但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有关他来历的传说.

不过在另一本古典名著<三言两拍>中,却有一个与他有关的有趣故事:

话说苏州府城内有个玄都观,乃是梁朝所建。唐刺史刘禹锡有诗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就是此地。一名为玄妙观。这观踞郡城之中,为姑苏之胜。其址宽敞,庙貌崇宏,上至三清,下至十殿,无所不备。各房黄冠道士,何止数百。内中有个北极真武殿,俗名祖师殿。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于中单表一个道士,俗家姓张,手中惯弄一个皮雀儿,人都唤他做张皮雀。其人有些古怪,荤酒自不必说,偏好吃一件东西。是甚东西?吠月荒村里,奔风腊雪天。分明一太字,移点在傍边。——他好吃的是狗肉。屠狗店里把他做个好主顾,若打得一只壮狗,定去报他来吃,吃得快活时,人家送得钱来,都把与他也不算帐。或有鬼祟作耗,求他书符镇宅,遇着吃狗肉,就把箸蘸着狗肉汁,写个符去,教人贴于大门。邻人往往夜见贴符之处,如有神将往来,其祟立止。

有个矫大户家,积年开典获利,感谢天地,欲建一坛斋醮酬答,已请过了清真观里周道士主坛。周道士夸张皮雀之高,矫公亦慕其名,命主管即时相请。那矫家养一只防宅狗,甚是肥壮,张皮雀平昔看在眼里,今番见他相请,说道:“你若要我来时,须打这只狗请我,待狗肉煮得稀烂,酒也烫热了,我才到你家里。”主管回复了矫公。矫公晓得他是跷蹊古怪的人,只得依允。果然烫热了酒,煮烂了狗肉,张皮雀到门。主人迎入堂中,告以相请之意。堂中香火灯烛,摆得齐整,供养着一堂神道,众道士已起过香头了。张皮雀昂然而入,也不礼神,也不与众道士作揖,口中只叫:“快将烂狗肉来吃,酒要热些!”矫公道:“且看他吃了酒肉,如何作用。”当下大盘装狗肉,大壶盛酒,摆列张皮雀面前,恣意饮啖,吃得盘无馀骨酒无馀滴,十分醉饱,叫道:“鋋噪!”吃得快活,嘴也不抹一抹,望着拜神的铺毡上倒头而睡,鼻息如雷,自酉牌直睡至下半夜,众道士醮事已完,兀自未醒,又不敢去动掸他。矫公等得不耐烦,到埋怨周道士起来。周道士自觉无颜,不敢分辨,想道:“张皮雀时常吃醉了一睡两三日不起,今番正不知几时才醒?”只得将表章焚化了,辞神谢将,收拾道场。

弄到五更,众道士吃了酒饭,只见张皮雀在拜毡上跳将起来,团团一转,乱叫:“十日十日,五日五日。”矫公和众道士见他风了,都走来围着看。周道士胆大,向前抱住,将他唤醒了,口里还叫:“五日,五日。”周道士问其缘故。张皮雀道:“适才表章,谁人写的?”周道士道:“是小道亲手缮写的。”张皮雀道:“中间落了一字,差了两字。”矫公道:“学生也亲口念过几遍,并无差落,那有此话?”张皮雀在袖中簌簌响,抽出一幅黄纸来,道:“这不是表章?”众人看见,各各骇然道:“这表章已焚化了,如何却在他袖中,纸角儿也不动半毫?”仔细再念一遍,到天尊宝号中,果然落了一字,却看不出差处。张皮雀指出其中一联云:“吃亏吃苦,挣来一倍之钱;柰短柰长,仅作千金之子。'吃亏吃苦’该写'篽’字,今写'吃’字,是'吃舌’的'吃’字了。'篽’音'赤’,'吃’音'格’,两音也不同。'柰’字,是'李柰’之'柰;'奈’字,是'奈何’之'奈’;'耐’字是'耐烦’之'耐’。'柰短柰长’该写'耐烦’的'耐’字,'柰’是果名,借用不得。你欺负上帝不识字么?如今上帝大怒,教我也难处。”矫公和众道士见了表文,不敢不信,一齐都求告道:“如今重修章奏,再建斋坛,不知可否?”张皮雀道:“没用,没用!表文上差落字面还是小事,上帝因你有这道奏章,在天曹日记簿上查你的善恶。你自开解库,为富不仁,轻兑出,重兑入,水丝出,足纹入,兼将解下的珠宝,但拣好的都换了自用。又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你奏章中全无悔罪之言,多是自夸之语,已命雷部于即日焚烧汝屋,荡毁你的家私。我只为感你一狗之惠,求宽至十日。上帝不允,再三恳告,已准到五日了。你可出个晓字:'凡五日内来赎典者免利,只收本钱。’其向来欺心,换人珠宝,赖人质物,虽然势难吐退,发心喜舍,变卖为修桥补路之费。有此善行,上帝必然回嗔,或者收回雷部,也未可知。”矫公初时也还有信从之意,听说到“收回雷部,也未可知”,到不免有疑:“这风道士必然假托此因,来布施我的财物。难道雷部如此易收易放?”况且掌财的人,算本算利,怎肯放松,口中答应,心下不以为然。张皮雀和众道士辞别自去了。矫公将此话阁起不行。到第五日,解库里火起,前堂后厅,烧做白地。第二日,这些质当的人家都来讨当,又不肯赔偿,结起讼来,连田地都卖了,矫大户一贫如洗。有人知道张皮雀曾预言雷火之期,从此益敬而畏之。

张皮雀在玄都观五十馀年,后因渡钱塘江,风逆难主,张皮雀遣天将打缆,其去如飞。皮雀呵呵大笑,触了天将之怒,为其所击而死。后有人于徽商家扶鸾,皮雀降笔,自称:“原是天上苟元帅,尘缘已满,众将请他上天归班,非击死也。”徵商闻真武殿之灵异,舍施千金,于殿前堆一石假山,以为壮观之助。这假山虽则美观,反破了风水,从此本房道侣,更无得道者。诗云:雷火曾将典库焚,符驱鬼祟果然真。玄都观里张皮雀,莫道无神也有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人是多么的难啊,光是写了几个错别字,老天爷就要收拾你,怪不得老天爷不保佑我们了,盖因我们全将“篽”写成“吃”啊.

接下来是毕元帅,我好不容易在封神中将他的容貌发掘出来: :面如亮漆,海下红髯,两道黄眉,眼如金镀,皁袍乌马,穿一付金锁甲,用两条银装锏,滚上山来,大叱一声,如同雷鸣.

但老毕是有丰富故事的,绝对有成为明星的素质:

其实,叫他毕元帅是个错误,他的本姓是田,原名是田华,为什么叫这个名呢?

<三教搜神大全>上说。他原为雷精,藏于地中,寄胎于田间,得千年石乳钟气而生。

这话不太好理解,怎么田里能生小孩?不过想起孙大圣是石头所生所以

也不出奇了.有说雷为阳,而大地是阴气的所在,阴阳交感,怀孕不难,本来就有雷的血统,在雷部供职也很正常.

他生时也有节目:白昼凭空霹雳,火光冲天,风雨骤起,他盘膝而坐,一条大蛇在外围着他.(倒象是魔王降世),这么奇怪的小孩当然没人敢养,没关系:群蜂为其哺乳。(蜂王浆的营养是不赖的.),长大后因田而姓,指华为名,修炼于漉栌岩下。当时女娲炼五色土补天,怎么也不成功,;被他知道了,于是想了个办法帮助女娲,他汇聚木火两气,用天雷将坚硬的玄精石髓击碎,用南方的炽热阳气熔炼它们,发出的声音惊天动地,终于炼出了五彩石,女娲这才将天漏补好了.在这炼治过程中,田华产生了一个副产品—五色火雹风雷阵.这个阵可不得了,轩辕皇帝与蚩尤大战,他拿来试了一下.呵,居然,就把命苦的蚩尤干掉了.轩辕皇帝想封他当龙师。他说:“余方以外人,岂以碌碌自损?(本人是世外高人,怎么会做当官这种有害身心的事?)”于是拔脚就跑,来到了伏羲的故乡华胥国隐居,这八成就是他取名“华”的原因。到了尧帝时代,天上十个太阳,赤土千里,酿成了大灾,尧帝只好虔诚的向上天祷告,要上天为天下苍生留一条活路。田华这下出来了,驾着雷车,给天下普施救命的雨水,减轻了灾难,为后羿射日赢得了时间。他这么做一直做到了汉末,妖魔一下子出来了,奸淫百出。玉帝连封其为雷门毕元帅,掌十二雷霆,因而上管天地水潦旱涸之事,中击不仁不义之人,下诛群魔妖怪,故倍受人们敬奉。

五十九 西方来客

四大元帅虽然武艺高强,奈何老许给他们设定的武力值太低,在封神中摆脱不了其龙套身份,没有出众的表现,麻烦的还是殷洪,他用的是赤精子以毕生功力修炼的法宝!

我相当怀疑阐教的同志们因为算到自已要遭劫,所以将毕生功力都炼到法宝里去了.不过这就太符合阴谋论了,还是不表这方面.

总之,实际后果就是穿了紫绶仙衣的殷洪刀枪不入,西歧众将老鼠拉龟,拿他没法,但他却可以拿阴阳镜出来乱晃,这下麻烦大了.

姜子牙还是没多的办法,只好班主任找家长,找来赤精子.但殷洪这小子油盐不进,可怜的赤精子,在黄河阵仙体全失,见到自已用惯的宝贝也没办法,只有逃命了事.气得西歧众人爆句颇具穿越感的话出来:“赤老师,你太弱了.”绝对象是现代人写的.

但无论是殷洪还是赤精子都不是这场战斗的最关键因素.事实上,正是自这场战斗开始,一股新的势力慢慢渗透到战场之中,最终决定了战斗胜败.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对的,是西方教,未来的佛教.

之前说过一些印度的情况,当然封神时代印度不可能有佛教,我们知道,但老许也知道,他在四大天王一节就说过:“四天王乃是释门中人,打不得,后一千年,才受香烟. ”为什么是一千年?周朝八百年,加上西汉两百年,剩下的秦与部分东汉,最多算个零头,抛了。东汉明帝时,白马传经,佛入中土,时间就对上了。

细看封神,从头到尾,作者没有提一个“佛”字,这当然不是无意为之。西方教是有佛教的影子,但不能等同于佛教,我们都知道,如来那胖子春秋才降世,搞不好是历史上的老子的同龄人。虽然如此,但这里不能拿历史说事,佛经上说过去几万几千年的诸佛,你和和尚去讲历史?另外,如来虽说是创立了佛教,但他的思想还是立足于印度本土的宗教基础上创立的,在他之前就有了观音的前身双马童、大梵天等天神,他创立佛教也吸收了印度本土的婆罗门思想与沙门思想,要以如来创教为基准对这些神一刀切,说之前就没有这些神,完全是种幼稚的行为。

而返过来回推,阐教截教也绝不等于道教,别看他们一个个张口闭口“贫道”“贫道”,那时的大脑中只有佛道二教,就是现在,你给他们发明一个修道者的自我称呼,能不能得到公认?黄易算大师了,他的“君上”都让很多文人笑话了一段时间,还发明了个“所上”与之对照。

尽管如此,后人还是很爱将西方教与佛教等同。在《反封神榜》中,通天教主就将自已的失败归咎于两位师兄里通外国,勾结天竺国的光头和尚。其实作者显然是没有将封神看仔细,通天大哥不说二哥,光是在殷洪一节中出来的马元,就不象是什么正路中土神明:“身不满八尺,面如瓜皮,獠牙巨石,身穿大红,颈上带一串念珠,乃是人之顶骨,又挂一金镶瓢,是人半个脑袋,眼、耳、鼻中冒出火焰,如顽蛇吐信一般。”

这般打扮,哪象道家?更象佛家,还不是以大慈大悲著称的大乘佛教,也不是小乘,而是最神秘可怕的藏传佛教。如金镶瓢,就很有些元朝喇嘛杨琏真珈的风格。

马元象藏密的还不止这一点,他眼鼻冒火,背后可以生一只大手,喜吃人心,这些习惯老让我想起藏密的神像,也是这么狰狞可怖的。

藏传佛教又称藏密,是佛教三大支之一,却是历来最遭人非议的一支。现在却似乎成了时尚,削价书店很容易买到藏密的书,网上也有网站,但在十多年前,却还被很多中原人士视为邪教。很多武侠小说将自己的反派定为西教喇嘛,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金庸。最近的《仙剑奇侠2》最终BOSS的造型也来自藏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我看过一些对藏密的介绍,说的是这支密宗信奉的是实用主义,也就是只要能成佛,可以做一些违背佛理的事。这样岂不是没有原则了?

事实也似乎是这样,二年前,我得到一本西藏文化书籍,打开一看,开门就是一人骨法器,还包了金的,看那空空如也的眼洞,吓得我一哆嗦,赶快将书丢开。

杀戒的罪名藏密是跑不掉了,那万恶之首的淫戒呢?抄一句有名的六世达赖活佛诗人仓央嘉措的诗句: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句艳诗让谢霆锋和蔡卓妍重新演绎后已经是家喻户晓。

当领导的活佛尚且如此多情,更遑论下面的喇嘛。人所共知的欢喜佛也是从藏密寺庙中传出来的,以赤裸裸的情色害得中土寺庙毁也不是,放任也不是,最后干脆用一把大锁锁起来。

藏密就这样在内地老百姓心目中充满神秘邪恶的色彩。然而与之同时,从元朝以来的皇家却都很重视藏密,经常将活佛请到北京城建庙讲经。

这就让人不解了,如果说是元与清的皇家还好理解,因为他们是少数民族统治者,密教本来就在他们的民族中盛行,可明朝的皇帝也来凑这份热闹就太不对了,难道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吗?

老百姓对这当然不能理解,于是猜测是皇帝要喇嘛教他们欢喜禅,来应付床上大战,并且传出不少蕃僧做恶的故事。其实这是因文化而引起的误解之一,喇嘛教在元时已经盛行藏蒙各地,一个稍微有识见的皇帝也不可能对这股力量忽视。当然,老百姓的猜测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皇帝也说不准有几个有搂草打兔子的心肠,想假公济私一把。

老许也是老百姓中的一位,他可能与喇嘛教有些接触,于是将其形貌写入书中。不过以他的文化优越感,也不可能对其深入了解,于是便与截教归于一类。

但他这么做说不定还歪打正着了,树有根,水有源,喇嘛教除了佛教外还有支源头,那就是在佛教之前盛行于西藏的苯教。

苯教,这个名字对我们更是陌生,但却是青藏高原的原始宗教,是一种自然崇拜,在唐以前于西藏盛行,在西藏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藏传佛教也从中汲取了很多东西,如骷髅神的信仰,人骨法器的信仰大祗也就来源于此。

之前我已经说了截教其实就是老许竭尽全力还原产商代盛行的巫教的产物,巫教也同苯教一样,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中心是自然崇拜,多少有其相似性。现在对于这类原始的自然宗教是通称“萨满教”。

“萨满”一词源自西伯利亚Manchu-Tungus族语的saman,却被用来广泛的指世界的自然宗教,搞得你也萨满,我也萨满,好象是一个教派,但却相隔万里,之所以共取一名是因为世界的原始宗教有其共性,可以归纳研究,苯教与巫教作为同一水准的宗教恐怕相似处也是很多的。所以把马元归于截教,不算太冤枉。

从马元的形象看,很象藏密的护法明王,但我不清楚会是哪一位,有人说是马头明王,其法像是这样的:一面二臂,身红色,三目圆睁,獠牙外露,发须皆红黄上竖,头顶上有绿色马首。右手持骷髅宝杖,左手施期克印。 头戴五骷髅冠,项挂五十人头璎珞,以虎皮为裙,以蛇饰为壮严。双足右屈左,以莲花日轮为座,威立于炽热般若烈焰中。的确很象马元,但我尚未发现马头明王背多一只大手造像。或许是直接来自苯教的神像也未可知。更进一步的说,马头明王就是马头观音的变相,所谓马头观音,就是我之前说的马郎妇,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封神榜》有载,文殊差不多是用老鼠夹子的办法,捉往了马元,正要消灭他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那就是西方教的准提道人。

封神上是这样说准提道人的容貌的:头挽双髻,身穿道服,面黄微须。老许明显是按道教人物的形像来塑造准提,全然没多少印度风格,但也不见得会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不知道那时代印度的发式究竟是什么样,据我所知,头挽双髻并非中国人的专利,至少,日本人与埃及人都有此发式。至于道服,可以用另一个方法来解释。据说,当西方婚纱传入中国时,女孩们不太愿意穿,因为太白了,象是丧服,于是觉得不太吉利。文明虽然不同,但解说者却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场上解释。哪怕老许亲自与准提碰过面,以他的知识结构也不见得会写得出印度的感觉。很多现代人都没搞清楚的东西也不要苛求古人做多深入的解释。在鲁班时代,造一只风筝都能震惊世界,在今天,风筝只是种体育器具。对于封神中一些设定,我们不能古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时代是进步的,如果说把你的见识与古人等同,那只能说是笨到家了。真正该让这些故事更神奇,更丰富是我们现代人的工作,而不是一板一眼地跟着古人造出一些非驴非马的东西。

老许也许有想当然的毛病,但现代人也好不了多少,因为准提道人的名字中有个“提”字,很多人就联想到了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并创造出了很多因教派内部倾轧,准提改名菩提,避世教出孙悟空的故事,其实这就是不熟悉佛经的洋相。准提菩萨也是佛教中有名的大菩萨,有人说他就是观音,有人说他不是观音,反正说法多多。

不过在这儿我也发挥一下想象力,在封神中观音不是慈航的后身吗?而她的前身双马童,其实是对孪生神,可否认为双马童中的一个来了中国,成了慈航,留在印度的成了准提?信者亘信吧。神话的衔接本来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未竟事业,这项艰巨的工程再过一百年也未必成功,但总有些人在做。

燃灯一听准提自报家门说他是西方教的,立刻满面堆笑,让对方领走了马元。为什么他如此大方?渊源太深了,不过这个还是以后再说。

马元去了西方教可以看成封神中的一个标志事件,于整部小说,这是西方教第四者插足的开始。于我们,可以看成象征佛教对苯教的征服与吸收。不过老许本人是未必意识到一点的。

六十 太极图

马元的问题解决了,但殷洪的乌龟壳还是打不破.仙人们很伤脑筋.

为什么?前面说过,决定这天地一切的不是神,而是数.哪怕是玉帝也只是位系统管理员而不是游戏的制定者.仙人们能够算出天命,但却不能妄自修改,这就象打仗,规定你必定于某日某时之前夺下一座高地,你哪怕所有人死光也必须完成任务.否则,说不准整个战役都会因你没有完成任务而失败.殷洪的问题拖得太久了,已经直接影响到了封神计划的成败,所以阐教要下辣手了.

说也奇怪,准提前脚刚走,与他大有渊源的慈航就钻来了,提醒赤精子:还不快用太极图.

封神中,太极图是老子的宝贝,赤精子就以它为掩护在落魄阵中抢救出了老姜的魂魄,但在历史上,太极图很有可能与老子八竿子打不着.

传说中创造太极图的是伏羲,他根据上古的结绳记事与鱼网等东东,来了灵感,画出了八卦图,据说包含天地间的所有奥妙.而对八卦图所作的解说就是<易经>.俗话说:“易有三圣”,指的是有三位圣人,承前启后,开创了易经这门经典的学科,这三位圣人指的是伏羲、文王、孔子。第一个提到太极的很可能就是孔子,他在写的易经研究论文——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太极图的真义。从这血缘看,太极八卦非但不是老子的,连道士的都不是,它们本来是儒家体系的一部分。

但那为什么现在一提到太极八卦就想起道士呢?那是因为事实上太极图在宋朝之前已经失传了。人们都知道有个太极图,但没有谁知道它是什么样。

这时,有名的华山睡仙|——道士陈传开了个新闻发布会,宣布他发现了传说中的太极图,这下就轰动了世界!对于一直苦苦寻找太极图的古人来说,这一发现的意识不亚武林中人发现了一本《九阴真经》。

可是人们看着陈传拿出的东西,却产生了疑问:这真的是太极图吗?

要说这玩艺倒象是真的,两条相互追逐的阴阳鱼拼成一个圆,阴鱼的白眼是阴中阳,阳鱼的黑眼是阳中阴,周围的八卦相对符合《易经》中说法:天地相对,水火相克,山泽相通,风雷相薄。但合理就一定是真的?毕竟太极图失传太久了,之前的古书中也不见记载.

关键是,陈传先生发现的宝贵文化遗产不只太极图一项,还有传说中的河图洛书。

相比太极图,河图洛书更是虚无飘渺的传说。据说,河图是太极图的源头,在伏羲时代,从黄河中跳出一只龙马来,伏羲发现它背上的斑点很是特别,于是照样画下来,这就是河图,他根据河图才创出了八卦。而洛书,是大禹在洛水发现的一只神龟,同样,它背上也有很有趣的斑纹,大禹画下加以研究,终于平定天下水患,而后又根据这东西划分中国疆域,并且制定法律,而后流传到《尚书》中,就是治国秘诀《洪范》。

《九阴真经》来了一本已经是惊天动地,一下子来了三本,是什么概念?为什么这样的好事会落在陈传这个道士身上?就象去年有名的周老虎,遗失许久的上古文物神奇的重现人间,太象小说了。大家在兴奋过后就产生一个疑问:会不会是假的?

但陈传无疑是个相当高杆的人,他放出话来,这东西是传说中汉代的神仙河上公传汉钟离,汉钟离传给吕洞宾,吕洞宾再传给他的。这无疑太鬼了,但古代一没有现在这没无孔不入的记者,二没有什么刑侦介入。更重要的是,陈传背后的势力太大了,据说,赵匡胤还是个流氓无产者时就接受过陈传的投资,而后当了国家领导把整个华山都送给陈传了。由于有国家势力的介入,对于陈传伟大发现的质疑也就象华南虎事件一样不了了之。

不过陈传的发现还真象是那么回事,过了几百年人们研究这些东西还是没有发现什么大的问题,总归一句话,象是真的。特别是太极图,韩国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将它印上国旗,那是因为现在发现最早的太极图就是在高句丽的唐代墓穴之中,所以他们硬掰太极图是他们祖先的作品。所以如果陈传的图不是真的,那就有可能是抄朝鲜人的,作为炎黄子孙,我宁愿相信那是真的。

因为太极图与道家有这样的渊源,所以后来太极图就成了道士的标志。老子虽然没有与太极图有过直接的接触,但因为他一是道士们的偶象,二来,他的祸福相依说,以柔克刚说对中国的阴阳理论起了推动作用,所以在神话中,他成了持掌太极图的人了。

封神中的法宝数以百计,但我觉得最棒的要算太极图,放下是一座金桥,上桥者的生死都在使宝者的控制之中.就象诸葛阿亮摆的八卦阵一样,有生门有死门,老姜这样的主角就放他安然通过,而倒霉的小殷洪却陷入了死门,不但被幻觉所扰,只要他师父赤精子一抖图,开动绝杀机关,他就会化为飞灰.

这究竟是什么图,有如此威力?我大胆的说,这就是一部激光发生器.

前面的金桥和幻影,其实就是全激光三维影象,人能看到的物体,其实就是物体发射或反弹的光,当一个平面放出这样的光,就成了电视机,但如果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发出光来,按照人的左右眼的视差以一定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的话,就成了立体图象.

不同于中国人现在还在研究三维电视机的技术,美国人早就在开发用于战争了.他们甚至借伊拉克的沙漠搞过试验.让几个美国大兵在沙漠中演习,突然黄沙滚滚,现出一尊高大的圣母玛利亚像,哧得大兵们惊叫一声:“OH,MY GOD.”浑忘记了任务与防御,虔诚的倒头便拜.

这试验可谓成功,它测试的就是用幻影迷惑敌人,瓦解对方心防,这时好为已方士兵有机可乘.但太极图相较更是高杆一筹,幻攻一体,暗藏杀机,只要一抖图,激光的能景就会猛然上升,将被困之人杀死,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死光. 在这方面老许的想象力是相当值得称道的.

相比薄薄的一张太极图,日本人今年才推出他们的最新产品—3.44毫米超薄电视.从这点看,仙界的科技应该是领先人间至少四千年以上.

殷洪受困于太极图,这时的他才知道后悔,叫饶命,但有什么办法呢?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了,亲手指定他命运走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本人.现在即使是赤精子心中有再多不舍,也必须亲手将爱徒送上黄泉,这样才能保证封神计划的正常实行.

有人可能认为作为一个师父,赤精子太残忍.其实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想提醒这些朋友,赤精子不是凡人,而是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仙人,不是你熟悉的大爷大妈,虽然仙体全失,但就推算过去未来的事情还难不住他,可能在殷洪求情的时候,他已经推算出了放了徒弟的结果,那就是不如现在干掉.

对于信义的要求,古人要比现代人严格得多.传诵的信义故事中,有人为了守约,宁愿活活被淹死在桥下不断上涨的水中.有人为了赴朋友之间的约定,宁愿自杀,以灵魂报梦的方法远赴千里会见朋友.当然我们现代人看这很傻,但在没有数理化,以德行为人生立命之基的古人眼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然,越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智力提高,歪心眼也多了起来,这样“傻”的人越来越少.在老姜打死琵琶精一节,老许就感叹殷商人为人实诚,这恐怕是对明代人“不实诚”的反映.

殷洪到现在已经背叛了多少次?首先作为阐教弟子要扶周灭商,对祖国多少也是种背叛.接下来又站到商朝一边,这又背叛了师父,现在要再次反水,这就超出道德底线太多了.古人强调,人无信即不立,殷洪的信用已经破产.更关键的是商王子的身分也注定神中之神——作者老许不会让他与父亲真正作对.这一点在他的哥哥殷洪的故事上体现得更是突出.不过现在不表.

所以赤精子还是合上了太极图,一了百了,万事大吉,殷洪也不用左右为难了,封神大计也能正常运作.

苏护是早有投降之心的,要不谁象他一样,出征还把一家老小带上?由此也可见小纣的用人是彻底破产了,对于苏护这种有不良纪录的家伙连个监军都不派,差劲.

投降工作准备虽然早就做好,但之前强客欺主,遇上一个死心眼的郑伦,之后又来吕岳、殷洪、马元这些无聊人搅局,现在殷洪完了蛋,正好继续地下工作。

于是深夜中西歧发动总攻,可怜殷洪手下硕果仅存的刘苟两位将军,让苏护出卖得彻彻底底,只有战死沙场的份,而郑伦还好,苏护多少还是觉得自己该对他负责,于是与姜子牙合作演了一场双簧,终于把他就说动了,西歧又多一员大将。

得知岳丈反水的消息,小纣惊呆了,但九尾狐却不失时机的以退为进,上演一出哭戏,于是心痛的小纣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纵朕将江山尽失,也与爱卿无干。幸宜自爱。”

请注意,老许要塑造的是一个昏君的典型,要真正小纣是个明君的话,不说将九尾狐立刻送到法场,也会打入冷宫,永不传召。当然,现在的观点是苏护与女儿没有关系,小纣这么做做得对,也许有些女孩还希望听到恋人对自己来这样一番甜言蜜语,但要记住,小纣这番爱的宣言可是坐在累累白骨上说的。

作者:雷震于天 提交日期:2008-02-19 00:13  六十一 翻译最强

小纣已经不是没大脑的问题了,完全是破罐子破摔.征伐西歧于他而言恐怕已经不求胜了,而只是作为一种表态.意思是我朝庭不怕你,不承认你.所以派去的将军一蟹不如一蟹.邓九公好歹还威震南方,苏护以前也有过打败北伯候的记录,而这时派去的张山,虽有介绍人说他:

“久于用兵,慎事虑谋,可堪斯任,庶几不辱君命。”似乎质量可靠,但派到西歧时邓九公一语道破天机:“张山原是末将交代官,此人乃一勇之将耳。”

老邓的话不是吹牛皮,他自己和女儿出马就把张山杀得灰头土脸,此战似乎没什么看头了.

不过还好截教中人在行动,又来了一位帮助商军,他的名字叫羽翼仙.

羽翼仙似乎很大牌,但其实是个白痴,相信某种毫无根据的流言(八成是申公豹搞的鬼),一个人上阵要找老姜算账,却不料言语上惹火上身,惨遭西歧众将围殴,打得他落荒而逃,于是怒从胆边生,你不仁,我也不义,于是要半夜暗算,变回大鹏雕原形,要想用翅将西歧城沉到海中去.

大鹏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未必清楚,包括有些学者.大家都知道大鹏是种巨鸟,但细节就容易搞混了.

小时候,我有一本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上面就提到了鹏这种鸟,却认为它就是凤凰,理由是鹏字是由鸟与朋两个字组成的,与百鸟为朋,自然是百鸟朝凤,当然是凤凰了.作为一本影响全国的读物,居然以如此简单粗暴的算命拆字方法解说传统文化,实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可笑年幼的我居然相信了这种说法,一直到二十来岁才认识到它的错误.

在中国神话中,大鹏是经常出场的鸟类,有说岳飞就是大鹏转世,所以字鹏举,在<西游记>中又先有老孙与鹏魔王结拜为兄弟,嗣后又被大鹏金翅雕阻在狮驼岭的故事,最后老孙无法,只好去找如来,如来告诉他:“这世界上的所有鸟类,最强的就是凤凰,凤凰有两个孩子,其一是孔雀,我已经认她当了干妈,其二为就是大鹏.”

以上是<西游记>中对大鹏来历的解释,明确说了大鹏不是凤凰,但还是有破绽,比如说大鹏与鹏魔王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大鹏就是鹏魔王,并且奇怪老孙为什么对面不相识,莫非背叛组织弄得兄弟反目?

其实如果将神话演化的历史一对照就会有另一种答案,大鹏与鹏魔王完全是两人,所以对面不相识再正常不过.

相信大家一算时间就明白,老孙当出生在春秋战国时,而最有名的大鹏传说就出现在这一时期,那就是庄子的<逍遥游>,里面说北方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有一条叫“鲲”的大鱼,其实就是鲸鱼,或者可以说长得与鲸鱼一模一样,甚至还要巨大,长度是以千里为单位的!但有一天,它忽然跃到空中,变成了一只大鸟,这就是大鹏,大鹏的长度不下于鲲鱼,它一飞冲天,两翼遮云蔽日,宛如天边的乌云.每年冬天,随季节性的海流从北海迁到南海,当它翅膀一击,掀起的排天海浪足足长达三千里,它一扇翅膀,就是一阵暴风,托着它庞大的身躯,直上云霄九万里,而它一飞就要飞半年,才能到达南海休息.如此长的飞行时间可能早就飞出地球了,不过古人想象的世界是无比广阔的,我们如果拿现代知识同他们较真说地球没那么大,那就纯属吃饱了撑着.

闻一多认为,大鹏就是上古凶鸟大风,这恐怕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将凤凰与大鹏混同的原因之一,因为上古风凤两字通用.大风是上古十日并出时出现的怪鸟,它性极凶悍,杀人如麻,更为厉害的是,当它飞行的时候经常有大风相伴,这不是一般的风,而是摧房拔树的暴风,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被射日英雄后羿所杀.

但我们所熟悉的凤凰神话中,没有鲲鹏变化一项,所以将大风与大鹏混同是不恰当的,这只能做为一种说法,不是名人的话都正确.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大风与大鹏同为上古巨鸟,只是亲缘较近罢了.

而神话学大宗师袁珂则认为,大鹏其实是上古北海海神禺强,他是上古天帝的孙儿,又兼风神,因为身兼海神与风神的双重职责,所以有鱼与鸟两种面貌。在古神话中他是个要角,东海海上的的五座神山就是他派遣的巨龟顶起来的。

以上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最原版的大鹏神话,巨大,充满无匹的神力,但到了东汉,也就是老孙被压到五行山下以后,事情就起了变化。为什么?佛教进入了中土。

客观地说,东汉年间佛教的传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随着一本本佛经翻译成汉语,一位位佛教人物被介绍给老百姓.中国的神话世界成倍地丰富起来,在这里面和尚们居功至伟,他们中有一心来华传教的外国人,也有心慕佛国的中华僧人,他们通过自已的努力,通晓了两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成为沟通两个不同世界的桥梁.

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名词,比如天龙八部中有一个神道叫“迦楼罗”的,翻成什么样的汉语好呢?

翻译这事,有两种方法,一是音译,如“坦克”、“沙发”,一是意译,如“变形金刚”、“擎天柱”.音译的好处就是洋气,容易反映原来的意思,意译的好处就是好记好听,易入人心.迦楼罗本来也有音译的,但显然不太受欢迎,于是也有意译的,比如说“金翅鸟”,但还是不理想,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本是一种巨鸟,曾经大闹三界,众神之主因陀罗耗尽全身气力也只打落了它的一根毛.金翅鸟这名虽然好听,但总感觉不够威猛,搞不好还会以为是金丝雀的别名呢.所以也不是合适的名字,那么换什么好呢?

据说,精通多门语言的人的大脑是最灵的,所以这批翻译家也是人精,眼睛一转,有了,不就是一种大得没谱的巨鸟吗?那不就是大鹏了?由此大鹏金翅雕之名正式诞生.

迦楼罗由是迅速与中国本土的大鹏传说合二为一,在民间流传开来,到后来老百姓几乎不知道它们本是两种鸟了.

其实虽然迦楼罗与大鹏都是巨鸟,但按印度神话塑造的标准形象来看,迦楼罗叫鸟人也许更为恰当,因为它是鸟头人身,背生两翅,但这些于佛教信徒不是大问题,别忘记了,观音都可以由男变女,何况这一小点身体上的差别?

虽然迦楼罗就这么稀里糊涂与大鹏画了等号,但后遗症是严重的.相信记性好的朋友看过我之前说的龙王的来历.翻译家们之前已经将佛经中的那迦与中国龙等同了.而在印度神话中,迦楼罗与那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这俩兄弟可谓将兄弟相残的名言发挥到了极致--迦罗楼以那迦为食!结果让中国人一翻就成了大鹏以龙为食!

说来中国龙也真是冤枉,那迦的模样和它一比逊蹩了.那迦只有一只角,没有腿,哪象中国龙如此英明神武?问题是在古代,中国人有几个能去印度?只好和尚说啥就是啥呗.就这样,中国龙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克星,真是无妄之灾.

龙鹏恩怨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反映.在南朝,据说南朝齐武帝萧赜一次做梦,梦见一只大鹏鸟飞入海中,吃了无数小龙.嗣后,他手下大将萧鸾果然篡了帝位.而与岳飞做对的金兀术,也被说成是赤须火龙转世.西游记中,观音做锦斓袈裟的产品介绍时也说:“龙披一缕,免遭大鹏吞食之灾.”

在唐朝人的观念中,大鹏指的也就是迦楼罗了,所以老孙与它互不相认,不奇怪.盖因早就不是与他结义的三哥了.随便说一下,其实大鹏最后被如来收服站在其头上的典故也是源于印度.据说,迦楼罗某时遭遇了印度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而毗湿奴对迦楼罗的勇力可谓欣赏备至,于是对它说:“我赐你一个愿望,你想实现什么?”

迦楼罗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下子狮子大开口:“我想不老不死高居你之上.”

他这其实是两个愿望,但毗湿奴居然眉头也不皱一下:“好,没问题.”

哇塞,真是意想不到的好事啊.相信换成我们,因这样一个意外的惊喜都会使大脑思维混乱,何况是二百五气质独具的迦楼罗.于是他说:“你太……太好了,我没什么……不,这样吧,让我也实现你的一个愿望.”估计他真把自己当造物主了.

“那好,你就当我的坐骑吧.”毗湿奴肚里奸笑,这一切早在他的精密计算之中:“不过,我也会将你的形象制成我的旗帜,这样,你也能高居在我之上了.”

按印度人的说法,如来就是毗湿奴的一个化身.

而如果将在封神这一回出现的迦楼罗与上一章出现的马元联系在一起来也很有意思,大鹏鸟也是苯教的重要神祗.在藏语中,大鹏鸟被称为“琼”, 据说它在丁青的贝托湖随近生下了三个水晶蛋,后来孵出了三个男孩,成为丁青人的祖先.只是不知苯教的大鹏鸟是由汉族的大鹏原型而来还是从迦楼罗而来,抑或是从两者融合后的大鹏金翅鸟而来.

虽然大鹏很牛,但在封神中离垃圾也差不了多少,魔家四将也没将西歧干掉,何况于它?结果上了恶当,做了马元的一对难兄难弟,燃灯自上阵来最风光的就要算这回.不过要说明的是,燃灯捉大鹏的方法与道教许真君捉孽龙的方法一样,都是在饮食中动手脚,是道教原创的方法的可能性大一些.

六十二 哪吒与殷郊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分析过,以哪吒这样有名气的外来神仙挑选出现在封神中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必然有某种因果.并且进行了一些猜测,认为哪吒的来历可能与中国传统存在的火德崇拜有关.但随后遭到了网友的猛烈炮轰,主要是因为火德的传世图片很缺乏,且有些朋友以哪吒出场时曾穿水合色道服为由,要割断哪吒与火德的联系,但我近日又发现了有关哪吒形象起源的新证据.这就要说到封神中的一位真正的资深人物殷郊.

在封神六十三回中,殷郊得吃神豆化为三头六臂之体下山佐周灭商,却在路上为申公豹以兄弟之情激动反与姜子牙为敌,这可以说是流传最广的殷郊故事,后来老版封神演义拍摄时恐怕是觉得纣王的两个儿子都选择了弃明投暗在艺术上有些重复,所以重新创作了殷郊为反商大计而牺牲的故事,殊不知如此正合了更早时期的殷郊故事.事实上,在我搜集的两个与殷郊有关的故事中,他都是作为坚决的伐纣英雄出现,与<封神>全然不同.

首先是<武王伐纣书>,这本书可以说是封神榜的蓝本,里面记载的殷郊故事是这样的:

姜皇后被妲已害死时,殷郊年龄刚刚一岁,屁事都不知道,于是小纣让其他宫女把这小子带大,但也就对他不闻不问了.一转眼过了十年,妲已发现当年的婴儿长大了,害怕有宫女告诉太子其生母的死因,于是和费仲定计:先下手为强,以虿盆、炮烙、酒池三大毒刑要杀绝老宫女们,以绝后患。

这事设计得倒是圆满,但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终于有了个漏网之鱼告诉了太子十年前的事情。殷郊经过调查,确信了妲已就是自已的杀母仇人,但年幼的他依然对自己的父亲报有幻想,于是进见纣王,恳求他杀了妲已,当然得到的是拒绝,于是凭着少年人的鲁莽居然跑到妲已的寝宫去殴打仇人。这自然给了妲已以求之不得的口实,就势告了一状给纣王。小纣一听,啊呀,居然敢打我马子,你小子不想活了。就显露出昏君本色,要赐殷郊一死,而殷郊犯了牛脾气,去太庙拿了斩妖剑要与老爸对着干,可他哪是对手?被轻易拿下,押赴法场,幸好吉人自有天佑,一位义士劫了法场,在比干的帮助下他逃出了朝歌城。逃亡途中,夜梦神人授破纣之斧,从此神功大成,杀退追兵,但他也心志成熟了许多,遂潜伏下来,以待时机。

后来武王伐纣,殷郊前来投奔,武王拜为上将,可谓最坚定的伐纣分子,最后亲手将纣王与妲已处死,报了母仇。

这是一个快意恩仇的故事,但一梦成神将,这绝世神功也来得太轻易了。而且,恐怕亲手弑父的情节是很难让老百姓接受的,结果到了《三教搜神大全》中,故事已经发生了演变。

在这本书里,殷郊与纣王的血缘关系被削弱,故事还从他的出生说起,姜皇后在后花园中看到一个巨人的足迹,一脚踏上便怀有了身孕,生下的却是一个巨大的肉球,于是用布包着。但却被妲已知晓,密告纣王说:“皇后产怪。”纣王命人将肉球丢在小巷中,想让牛羊践踏,谁知牛羊均躲得远远。又丢在郊外,谁知鸦群为它挡阳光,白鹿为它哺乳(天知道它是怎么找到这肉球的进食器官。)正在这时,一个成道的金鼎精号申真人的正好路过这儿,“但见祥云蔼蔼紫气腾腾毫光四起”,便走进一看,哇,一个大肉球。他独具慧眼,知道这是仙胎,于是将肉球用剑剖开,里面果然有一个男婴。于是他把这男孩抱回了他的修练之地——水帘洞,并为这孩子找了一个姓贺的仙姑当奶妈,给他取了一个法名,叫金叮呶,法名金哪吒。又因为这小子是在郊外捡的,所以给他取正名叫殷郊(可能这时已经算出了他的来历。)

殷郊长到七岁(一个很熟悉的数字),一天与乳母在后花园游玩,乳母忽然告诉他:“你不是我的儿子,你是纣王的儿子,你爹因为偏听妖女妲已的谗言,认为你是妖怪,将你娘摔下楼跌死了。”

可以想象,一个七岁的小孩听到这些话是什么感觉,殷郊顿时哇哇大哭起来,找到申真人,说要下山去报杀母之仇。真人一听,急了说:“我的儿啊,你这么小,去不得。”

但殷郊相当犟,真人劝了几次,看成效不大,只好说:“你这么坚决为母亲报仇也算孝顺了。但你得去天妃八宝洞中取一件宝物当武器,这样我才准你去。”

殷郊去那儿取来了一把黄色的斧头和一口金钟,又回来见了师父问:“拿这做什么呀?”

师父笑道:“好用这来诛杀妖妃昏君啊!你太小了,没有什么力气,我就是要用这锻炼你,现在你先骑海马下山收两个强人当你的副帅吧。”

原书在这儿是略写了,因为此书重点是殷郊的生平经历,而不是武侠小说,所以没详写.在经过一番考验后,殷郊果然收下两员大将,名叫虎(原字是上面两个虎字下面一个贝字的,认不出来)神、鸦帅的,带着他们回来拜见申真人。师父又叫他去扫帚山(这名字真逊)收十二强人才准他去征伐商朝。但与这十二强人交战时,殷郊才发现这十二人居然是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不知做下多少为害人间之事,于是他起了狠性将这十二邪神全部杀死,而把他们的白骨头颅串成一串项链(就象沙和尚一样),挂在胸前而回。见了师父,师父说:“这骨头不是凡物,能在阵上助你一臂之力,一敲鬼哭神惊,头昏手软,敌人不战自退。”原来他早就料到了。

殷郊终于下了山,助周伐纣,在牧野一战中率领雷震子等前锋立下了赫赫战功,赶到了摘星楼上,正好看到妲已想逃(这里说妲已是雉鸡精),于是以气势震摄住了她,将其活捉,并亲手处刑。

细观这两个殷郊故事,与封神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殷郊与妲已的恩怨起始于妲已害姜后,而殷郊为神人所救,从而练得一身本事。与封神的不同,而两个故事相同的在以下几点,其一,没有殷洪其人的出现,其二,殷郊是作为一个反纣到底的英雄,而不是封神中执于兄弟之情的愚人。其三,最终都是殷郊捉住了妲已,而在刑场上妲已用美色让刽子手不忍下刀,最终是殷郊杀了她。这故事在封神中被移植到姜子牙身上。

尤其重点要注意的是,殷郊的金哪吒名号是正名,按中国人的习惯,正名是用得最多的,所以金哪吒其名反而比殷郊这个名字更重要。那么他师父为什么给他取这个名字呢?这值得思考了。在《武王伐纣书》中,不见哪吒出现,而在《三教搜神大全》中也有哪吒的故事,但只提及他闹海及降魔事,而没提及参加封神之战。值得注意的是,在较封神出现为早的西游记中,叙述的哪吒故事几乎与三教搜神大全中的完全一样,也没有提到哪吒参与封神之事,却增加了哪吒欲弑父的内容。

细观殷郊故事,《搜神大全》中的简化了父子恩怨,将其罪主归于妲已,并削弱了其血缘。最后没有殷郊杀纣王情节,考虑到〈伐纣书〉出现稍早的可能性,似可证明〈搜神大全〉的故事是改编自〈伐纣书〉,并按照时人的喜好修改了内容。

而仔细比对,我们可以看到,〈搜神大全〉与〈封神〉的关系更密切一些,除去哪吒与封神中相似的情节,殷郊与封神中的哪吒情节相似的有1.出生为肉球。2.生父恶之。3.剑剖而生。4.为道人收为徒弟。5.七岁而行非常之事,6.为武王大将。这些恰恰是同在《搜神大全》中的哪吒所不具备的。

出生为肉球这一情节明显来自周人之祖后稷的诞生过程,唯《搜神大全》中表现得最为原始,当为这一故事融入哪吒故事之始,在后来的封神故事中,将前面我提到了第1、2、3个情节联贯一气而呵成,以至不见原来的后稷故事踪影,当为完善后的故事。

对照同在《搜神大全》中的哪吒与殷洪故事,最相同一点无过于同是少年英雄,“金哪吒”一名当起源于此。在一位网友提供的金哪吒像中,我发现,绝对可以将他当成哪吒。

而封神显然还从《搜神大全》中汲取了其他一些内容,殷郊也收了二将,金钟明显与落魄钟有关联,申真人与玉鼎真人有很相似的地方。这么多相似的地方同时出现,不会是巧合。

那么,为什么在《封神》中殷郊一反传统,反而助纣灭周呢?细观他反水的理由,十分牵强。母亲有生身之恩,兄弟是手足之情,中国人向来是讲究百善孝为先的,为何一反常态的弃母仇而执于弟仇?

细看由元至清的社会,儒家的理学教育是逐渐加强,以至深入骨髓。其中三纲五常是为人的根本,孝字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任何不孝行为都被讥讽,甚至不顾忌其历史事实。在《野叟曝言》中,文素臣就看过一场架空历史剧,讽刺汉高祖刘邦弃老父不顾的行为,让他被项羽击败。历史事实尚可如此修改,何况于神话?

儒家所言:“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当你的父母行恶事,你要反复劝说,三次还不听,就哭着鼻子和他们一起堕落。)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深入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在今天的我们看这种行为未免过于迂腐,但我们是站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的角度看问题,也同他们一样,是站在他们那个历史阶段看问题。

在一部电影〈他来自地球〉中,主角耶酥在世界上生活了一万多年,长生不死,到了很多国家,学了无数知识,但他最终发现,自已无法超越时代,他所了解的东西都是别人告诉他的。

我们也一样,某些事对,某些事错,大多是别人告诉我们的,虽然我们最后有了自我判断的能力,但这归根到底是对以前判断的一种总结,而不可能超越我们所处的时代。就象明朝人不可能知道马列主义一样,我们也无从知晓比我们这个时代所认为的自由与金钱之上的更高真理的存在.

现在以我们总结明朝至清的兴亡历史,感到明清人是在走下坡路,但在明朝人基于本身经验得出的结论立场上,自已又何尝不是在迈向光明?儒家思想是唯一的真理,子弑父是一种野蛮的反应,是未经圣人教化的愚昧行径。作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的人,理所当然要将这样的糟粕进行修改,这样才能塑造出更完美的故事,传达更正确的思想。其实想想最近国家颁布的禁止恐怖灵异音像传播的命令,这两种思想又何尝不是异曲同工?对比他们,我们其实高在什么地方?多了三百多年的知识而已!

于是殷郊弑父的情节被逐渐抹杀了,重新被塑造的殷郊为祖宗基业战斗而死,尽管他说是为了兄弟之情。但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借口。那个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能接受的弑父故事最多就是象哪吒与李靖那样表面危险,实质喜剧的打打闹闹,而不是象〈武王伐纣书〉那样的鲜血淋淋。

然而进行了这样的修改,封神故事中的西歧阵营就少了一员大将,这又如何是好呢?老许在这儿发挥了他近乎天才的智慧,将哪吒直接的引入了封神时代,结合已经有了的哪吒故事,再加上殷郊的情节,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哪吒,成为封神中的经典段落。但细看哪吒闹海故事就可以发现,其离封神的主题是最远的。

此种神话变迁的情节在我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不是孤例,如观音的造型,其影响最大的白衣观音造像就来自碧霞元君。而在漫长的神话流传过程中,象这样发生的更改以及袭夺形象事例还不知有多少?就象我之前说的,所谓源头,只是以人的观念为定义,真正构成长江黄河水流主体的是后期汇入的各条支流,而于神话,则是我们浩瀚无尽的中华文明,无论哪吒还是观音,与他们的印度源头已经距离甚远,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神明。

六十三 全明星阵营

殷郊辞别师父下山时,老许为他派来了两员大将,马善与温良.莫要小看了这两员将军,虽然他们是龙套,但绝不是一般的龙套.如果说殷郊是封神中的大明星,堪比李连杰的话,这两位至少也是刘德华与金城武级别的,三人可以演一部<投名状>了.不信?没看到他们三只眼吗?

三眼神将的传说来自印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神湿婆,据说他睁开眉心的那只眼的时候,将会焚毁整个世界.中国神众倒没这么变态,但有三只眼的均不是软柿子,在神仙中的数量也是百里出一的稀有品种,殷郊一下子遇到两个也真是有缘.

虽然只是两人,但胜他人千军万马多矣,事实上他们是天庭四大元帅中的两位,被老许抽调来了这儿辅助殷郊.但这不影响他们的档期:四大元帅中的最后一人要三国时才生得出来呢,这时差够他们转业转世好几回了.

这世上知道四大金刚的人多,知道四大元帅的人少,盖道教本身也有责任,一会这个又换岗位,一会那个又升迁,搞得人员一直没固定下来,因此流传了多种说法,其中最有名的是马、温、赵、关四位,这下就好对号入座了。

“马”自然是马善,“温”是温良,“赵”是赵公明,“关”则是红透半边天的超超级巨星关羽关云长。也许有朋友奇怪老许怎么不把关老二写进来湊成一桌好打麻将,殊不知老许也是有苦衷的,关二的出场费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在全国不知有多少偶象,老许就是付得起他的出场费,也不敢对他下手写作。君不见,日本的一部《西游记》把老孙拍弱了都引发无数愤青在网上狂烈批评,换到明朝那种崇拜鬼神的氛围下,那是真的会死人的。

就算是这两位被写入封神的元帅,老许都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加工,改了名,以至于我以前居然没把他们认出来,直到写这篇文章始后查找资料,才把这两位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首先说一说较单纯一些的温良,这位是属于那种名气大故事少的神仙,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怀疑他是外星人,怎么以他的如此显要的地位没多少花边新闻?

温良是老许为他编造的化名,他的真名叫温琼,标志物是白玉环,这东西对他就象是金箍棒于老孙,关刀于关二一样。而其他特征也可以完全与封神中的记载对上号。

据说温琼本是浙江温州人,又字永清。他的老爸叫温望,在社会上还有些地位,但到老年来没有儿子,于是只好走上了迷信这条道,和老婆张道辉天天向老天爷祷告:给我一个我儿子吧!

这条道在现代绝对被人嗤之以鼻,但请记住,这是在古代。只要你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加上心诚一条,十有八九都会成功。于是一天晚上,张女士半夜就梦见一个大块头的家伙拿着一颗火珠子从天而降,对她说:“我是六甲神(指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神将,说简单些就是十二生肖中单数的六个,是男神,瞧这块头加上有珠子,八成是甲辰龙精),玉帝的大将,正想投到母亲的胎里当人,母亲你愿意吗?”

见到他如此不凡,还一口一个母亲,求子心切的张女士哪儿会说半个“不”字?肯定对他相信得五体投地,于是说道:“我妇道人家没什么见识,圣神要投胎当我的儿子,(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同意呢?”

话声刚落,这神人就将火珠向她怀中一丢,吓得她“啊呀”一声,却是吓醒了。从此她就身怀六甲。

中国古人有种看法,怀孕越长,生子越贵,这方面老子同志是当之无愧的冠军,谁敢跟他比?怀孕八十年!哪吒差的远了,怀了三年零六个月。温琼就更差,只怀了十二个月,不过比起凡人还算长了。

时间是汉顺帝汉安(142—144)元年(142)辛已五月初五午时。温琼出生了,生下来的时候,白云绕室(以科学的观点看,绝对是他家后面出现了“温”泉,大量的水蒸气在此凝结。)

一落地小温琼就被发现有不正常的体征:左肋符文二十四篆,右肋符文十六篆(估计和我一样,痣多)。这时他老妈想起在梦中那高大威猛的帅哥还送给了她一只玉环(与先前的记载不同,此梦可疑。)于是给小孩取名叫:琼,字小玉。(无怪乎他后来改了字号)。

温琼少年时绝对是一个所有家长期盼的神童,七岁就会踏禹步了(古代道士作法步法,传说是大禹王得了风湿病,走路一拐拐传下来的。)十岁就精通三教九流的知识,但问题是他却一直没有当上官,就象现在满腹才华的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

从古到今,待业青年的心情都是充满着苦闷,何况一直自视才高八斗的温先生?于是有一天,他摸着桌子大倒酸水道:“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厉耳。(我活着不能为皇帝为老百姓作好事,死了当成为泰山神,把这世界上的坏人消灭干净.),”

他正在那儿郁闷呢,灵异现象却正在这儿发生了,一条苍龙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吐出了一颗亮晶晶的宝珠.

他拿起宝珠就吞下了肚(果然不愧是学识广博,知道那是好食品,换我来说,早拿去卖给珠宝行了.),顿时,他变了一副模样,变成了青色皮肤红头发,一副狰狞面孔(封神中也是此副尊容.不过又有民间传说说这是中毒的反应.)

就这样,温琼成了神,在泰山工作.他能力很足,晋升很快,不久就当上了东岳十太保之一,被人叫作温太保.后来又被玉帝封作温元帅,赐他玉环一只,琼花一朵,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这样可以自由出入南天门,并奉旨巡察五岳名山,救助百姓,驱邪伐妖.

这是流传最广的温琼故事,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那是个舍已为人的故事,与张元伯的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温琼的故事看起来不太出色,只是个普遍公务员升迁的故事,但马善就完全不同了,在封神人物中论来历之复杂,他至少可以排入前三名。为了把他写入封神,老许真是煞费苦心,不只改名,还整容,为他加上了胡子,搞得我大跌眼镜。

马善的原型马灵官是没有胡子的帅哥!要露出真容的话绝对抢去杨戬一半的粉丝。更重要的是,这家伙是有黑社会背景的。至少有三重身份!

和温琼一样,马灵官也是灵霄四大元帅之一,而且他的名气在四大元帅中仅次关老二,以前的人骂人都说:“不给点教训,你还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这个马王爷就是指他了,而不是指马神。但他另一个名字也许熟悉的人还要多些--华光。马灵官的全名叫:马华光。

华光是古典小说《南游记》的主人公,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与哪吒一样的少年英雄。在《三教搜神大全》上也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内容几乎与《南游记》一样,可见其事迹在元代已经广为流传。

据说,华光原来是如来座前的灯火(正是马善的原形),叫妙吉祥,日久有了灵性,能识善恶。一次,雷音寺闯进来一个作恶多端的鬼王要见如来,举止甚为无礼,妙吉祥一怒下发威将他活活烧死。如来觉得它有欠慈悲心肠,于是让它转世历炼。妙吉祥化作五团火光,投到下界马家。

这家伙生下来就是个怪胎——三只眼睛,得了个外号叫三眼灵光。但在投胎时,他八成走了后门,所以保有了前生的大部分法力。

有了法力好不好呢?就象一个三岁小孩拿着一把上了膛的手枪,手指还搭上了板机,你说危不危险?哪吒如是,华光也如是。而且惹的还是同一家子。华光出生不久,家乡就发大水,小华光单人出战折腾,捅了水中某个生物几刀把水患平了,但后来知道他捅那家伙的官名叫东海龙王,这下麻烦大了。

龙族是国家公务员,你这不良少年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不象哪吒那样判你个自杀也要象老孙一样关你几百年的禁闭。自杀与坐牢小马都不想,他直接按照现代YY小说的思维方法——武功可以解决一切难题——而好武功一定要有好兵器相配——我需要一把好兵器,于是他看上紫微大帝的金枪了。

要说这把金枪,恐怕是真正的三界数一数二的神兵,在中国古代星官(中国星座的标准叫法)中就有一个天枪,应该就是这把枪了。如此兵器,当然让人眼馋。可它的主人是紫微大帝,三界中只在玉帝一神之下的大头人物。有谁敢打他兵器主意?

小华光不管,他还是去偷了,而且还偷到了,这过程应该比《国家宝藏》中那两家伙偷独立宣言还要惊险刺激,只可惜古人死脑筋没有写好。

事实上偷来金枪对华光是祸不是福,这追捕他的群众中加入了天界的人马。于是他无奈的选择了——转世。再投胎一次,洗心革面重新作人,这回他投到火魔王的公主家中,因生下来手上就有“灵耀”两个字,所以以这为名。

慢慢挖封神(7) 慢慢挖封神
中国神话中的神魔不象外国神话那样势不两立,即使作为一个魔王的眷属,他有资格享受仙人的训练。于是一个叫太惠尽慈妙乐天尊的无名家伙当了他的师父,但我总怀疑这是太乙真人的化名,要不怎么解释他给华光的装备几乎与给哪吒的一样?金砖一块,风火轮一对,后来他又收了五百火鸦当小兵,这下威风抖起来了。

插以前写的一个封神前传年表,是我去年的一个构想,有些东西可能还要修正.不过到底这工作还在继续中:

封神年表第一部(帝乙元年至纣王七年)

并不是想东施效颦,但从两个月前开始我投入写《戏笔新封神》中。

虽说是戏笔,但我想将它写成一部真正的史诗,至少,能够为喜欢神话与历史的朋友提供一本能上眼的读物。

但是很遗憾的是,现在出现了问题。到现在已经三易其稿。

本来已经写了七万多字,但越着情节的深入,发现了很多与原著抵触的地方。

我的目的是尊重原著,如果抵触的地方太多了,我不会象现在的YY小说家,以损害原著的方式处理的。

但原著毕竟有些缺陷,如加以史诗化,破绽会更多,如周文王的年龄,我在《封神榜》吧早已发贴说有严重的问题。如果不以修正,势必影响朋友们的接受程度。

于是还是决定写个年表,以将年代问题搞清楚方有益于架构。

第一, 本表时间只限于第一部《春分卷》,以纣王七年为下限。文丁十年为上限

第二, 本表时间以后不排除改动。

在此向写出《封神年表》的西爆母MM表示感谢,因为里面借鉴了她很多的资料。

封神年谱(文丁十年至受德七年)

文丁十年前(公元前1108年前) 仙人们已经逐渐掌握了天地间的最高权力,龙族势力萎缩到四海之中,妖魔们依然是一盘散沙。西方,不知名的力量在增长。人间,年轻的帝乙与通天教下修士闻仲相遇成为知己。

文丁十年(公元前1108年) 商容36岁、文丁40岁、季历35岁,帝乙17岁,姜尚31岁,闻仲17岁 季历朝觐文丁,为其所囚。姬昌第一次出逃。姜子牙入昆仑修行。微子启出生,苏护出生。

文丁十一年(公元前1107年) 姬昌13岁,,帝妹(太姜)9岁,文丁41岁,黄衮20岁,鄂崇禹10岁 季历于狱中自杀,商都北蒙出现水灾,文丁惊惧而亡,帝乙即位,姬昌元服即位、崇黑虎出生在曹州 ,鄂崇禹入麟堂

帝乙初年(公元前1106年) 帝乙19岁,崇候虎5岁,黄衮21岁,鄂崇禹11岁,姜恒楚13岁 帝乙归妹于姬昌,两国修好。同年开始了新都朝歌的营建。姬昌第一个儿子降生

帝乙二年(公元前1105年) 商容39岁 苏护出生在冀州,

帝乙三年(公元前1104年) 鄂崇禹13岁,姬昌16岁,帝乙21岁,太姜12岁 李靖出生于陈塘

帝乙四年(公元前1103年) 黄衮24岁 诸候小朝

帝乙五年(公元前1102年) 闻仲23岁,姜恒楚17岁崇候虎9岁,苏护3岁 商夷之战再起,闻仲立下赫赫战功,姜文焕出生在东鲁,

帝乙六年(公元前1101年) 帝乙24岁,姬昌19岁,崇候虎10岁,崇黑虎6岁 纣王出生,崇候虎入麟堂

帝乙七年(公元前1100年) 黄衮27岁,鄂崇禹17岁 黄飞虎出生于界

帝乙八年(公元前1099年) 帝乙26岁,商容45岁 诸候大朝

帝乙九年(公元前1098年) 鄂崇禹19岁,纣王3岁 鄂顺出生在南楚,

帝乙十年(公元前1097年) 纣王4岁,姜恒楚22岁 姜后出生,比干出生

帝乙十一年(公元前1096年) 姜文焕6岁,姜后1岁 姜恒楚就东鲁君位

帝乙十二年(公元前1095年) 姜恒楚24岁,纣王6岁,苏护10岁 姜恒楚入供北蒙,苏护入麟堂

帝乙十三年(公元前1094年) 帝乙31岁,黄飞虎6岁 北蒙仍为商都,但政治中心转入朝歌

帝乙十四年(公元前1093年) 姬昌26岁,太姜22岁,纣王8岁,商容51岁 伯邑考出生在西歧,

帝乙十五年(公元前1092年) 李靖12岁,姜文焕10岁,苏护13岁,姜恒楚26岁 李靖拜入昆仑系修士渡厄门下,姜文焕入北蒙麟堂,

帝乙十六年(公元前1091年) 崇候虎20岁,崇黑虎16岁,纣王10岁 崇应彪出生在北蒙,纣王入麟堂,费仲、尤浑是其陪读,

帝乙十七年(公元前1090年) 姜恒楚28岁,黄飞虎10岁 ,苏护15岁,黄衮37岁 黄妃出生,黄飞虎入麟堂,与苏护、纣王、姜文焕等人同学

帝乙十八年(公元前1089年) 崇候虎22岁,崇黑虎18岁,崇应彪2岁 崇应鸾出生在曹州

帝乙十九年(公元前1088年) 姜文焕14岁,纣王13岁,黄飞虎12岁,鄂顺10岁伯邑考5岁,商容56岁 鄂顺入朝歌麟堂,

帝乙二十年(公元前1087年) 帝乙37岁,姬昌32岁,纣王14岁,伯邑考6岁, 朝歌建成,定为商朝国都,四方入贡。苏全忠出生在朝歌

帝乙二十一年(公元前1086年) 纣王15岁,姜后14岁,姜文焕16岁,姜恒楚32岁, 纣王大婚,同年鄂崇禹归国就蕃,

帝乙二十二年(公元前1985年) 苏护20岁,苏全忠2岁,伯邑考8岁,商容59岁 妲已出生在朝歌

帝乙二十三年(公元前1084年) 黄飞虎16岁 黄飞虎举起了大商镇国神器天道殳,崭露头角

帝乙二十四年(公元前1083年) 伯邑考10岁,妲已2岁,纣王18岁,姜后17岁 伯邑考入麟堂,南蛮入侵,鄂崇禹告急,殷郊出生,

帝乙二十五年(公元前1082年) 闻仲42岁,黄飞虎18岁商容62岁 闻仲挂帅征南蛮,黄飞虎从军,姬发出生在西歧,

帝乙二十六年(公元前1081年) 纣王20岁,姜后19岁。崇候虎30岁,崇应彪10岁 黄飞虎立下战功。崇应彪入朝歌麟堂,纣王省亲东鲁,殷洪出生

帝乙二十七年(公元前1080年) 帝乙44岁,商容64岁,李靖24岁 陈塘国君李玉病重,世子李竣归国途中身故,次子李靖归国即位。

帝乙二十八年(公元前1079年) 纣王22岁,姜后21岁伯邑考14岁,妲已4岁 崇候虎归国就蕃,

帝乙二十九年(公元前1078年) 苏护27岁,苏全忠9岁,妲已7岁,商容66岁 北狄入侵,有苏国主身亡,苏护归国即位,妲已入女娲宫

帝乙三十年(公元前1077年) 帝乙47岁,姬昌43岁,苏全忠10岁,郑伦16岁 帝乙崩殂,南征大捷,苏护收郑伦

帝辛元年(公元前1076年) 纣王25岁,伯邑考17岁,妲已9岁,姬发6岁 纣王即位,黄飞虎以军功加世袭爵位封武成王

帝辛二年(公元前1075年) 李靖29岁,殷氏17岁,比干22岁,商容69岁 李金吒出生.

帝辛三年(公元前1074年) 黄妃16岁,黄衮53岁 黄妃嫁与纣王

帝辛四年(公元前1073年) 李靖30岁,殷氏19岁,殷郊10岁 李木吒出生.殷郊入朝歌麟堂

帝辛五年(公元前1072年) 黄飞虎28岁,贾氏17岁,黄飞彪20岁,杨妃16岁 黄天化出生,杨妃嫁与纣王

帝辛六年(公元前1071年) 费仲、尤浑30岁李靖32岁,殷氏21岁 伯邑考与长大成人的妲已第一次相见,殷氏怀上哪吒

帝辛七年(公元前1070年)二月 黄飞虎30岁,姬昌50岁,苏护35岁,苏全忠18岁 闻太师北征,

帝辛七年(公元前1070年)三月十五日 纣王31岁,商容74岁,闻仲55岁,伯邑考23岁,妲已16岁,姬发12岁 纣王女娲宫进香,故事正式开始

略为说下里面的几个设定:

1. 朝觐:大商法例,凡诸候需每隔八年集体朝觐天子一次,另外每四年需入贡一次,也称小朝觐。

2. 祭祀:商人重视鬼神,每年都有祭祀之礼,轮番祭拜十二位尊神,女娲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3. 麟堂:大商法例,天下诸候均需在世子十岁时送入京师麟堂就读,同时给予世子的地位以保障。这其实也是一种人质战略。

对于一些年龄我不得不再三考虑。伯邑考的年龄其实是个大BUG,古书上说“文王十三岁生伯邑考。”如果真按此计算,伯邑考必定是个老头,又何以让妲已产生爱慕之心?又有些资料上说,伯邑考本是为纣王驾车的,纣王发怒就将他煮了,这当符合事实。但《封神演义》实在太深入人心了,如果这样写的话与原著产生冲突较大。其实在《武王伐纣书》中,伯邑考是文王五子,如此当可弥合年龄,但五子之政治影响力却远不及长子,故从嫡庶之别着手。

姬发年龄跟据《竹书纪事》经一换算,我更认为这说法可信,正合我的提出的嫡庶之别。

古人的婚龄与育龄较早,由此算出他们的生年,但武将可能结婚较晚。另外商周之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太公八十遇文王,为了突出这点,对年龄进行了调整。

仗着这一身本领法宝还有火鸦兵,灵耀屡次造福于民,立下功德无数.玉帝授他一印一剑,让他掌管南天门重地,为此还专门开了个PARTY来庆祝,这荣耀可以说一时辉煌到了极点.

但正如一句名言:一瞬间的光芒并不代表永恒,在这个名为琼花之宴的PARTY上志得意满的华光又栽到了神生的谷底.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玉帝宠信的金龙太子,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龙族的人,和灵耀本就有仇.在席上一个志得意满如烟火,一个满肚骄躁之气象火药桶,不炸开才是怪事.于是金龙太子有意没意就找灵耀的麻烦.作为灯火转生的灵耀的火爆之气是胎中带的,又怎么会压下?终于,“哄”的一声爆开了.

灵耀跳起来要收拾金龙,金龙吓得“妈妈咪啊”一阵乱叫转身就跑.众天将怕暴怒的灵耀搞出神命官司连忙来阻挡,却反而如火上浇油一般扩大了事态.灵耀一怒之下将南天门化为火海,打败了所有的天将.金龙却已经趁乱逃回了龙宫中,灵耀依然不依不饶追杀,终于把他揪了出来打了个半死.

不过金龙还算幸运的,灵耀因这次发难可谓是“辛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竟然不得不再次投胎转世.

这次更惨,他投到鬼子母的腹中(南游记与三教搜神大全还是有些不同),与几个叫五昆玉的家伙作了同胎兄弟(母猪产子啊!)但不幸的是,他们都是作为死尸产子生下来的(废话,一次产这么多,神仙也难话.)虽然母亲死了,但孝道还是要讲的,于是早熟的华光又开始了寻母记,这次的目标是地狱.(想来这个宇宙也只有那儿他没闹腾了.)

这是一场艰苦的历程,他走过了鬼门关,走过了望乡台,走入了丰都城,历经艰难,他的对手甚至包括哪吒与孙大圣这样的名将,历经无数磨难,险死还生……但最终,他在如来的帮助下与天庭和解,玉帝也重新为他加官进爵,可谓大团圆结局.

这就是华光的故事,是不是比前几个更曲折动人?但这就是全部吗?华光的三重身份仅止于此吗?

不对,这只是一个人的三生三世,而不是其真面目,如果以阴谋论来看华光的故事.至少他第三次投胎决不象前两次那么简单,这其实是一个阴谋,一个黑社会漂白自己的阴谋.关键在于他的同胞兄弟,那五个家伙,事实上很可能他们才是华光同志这场转世戏的真正导演.

要说明这五位仁兄我们还得暂时离开虚无缥缈的神界,将目光投向明朝前期的江南.那里时常会有这样一出故事上演.

在一座高高立起的小姐绣楼上,门窗紧闭,一灯如豆,却时不时从里面传来年轻女子的惨叫之声.一家老小却个个集在庭中,向一座神龛恭恭敬敬上香,口中喃喃的反复念叨.

就这样,过了半响,听到绣楼中再无声响后,老夫人打了个眼色,于是一个灵巧的小丫鬟轻手轻脚走上绣楼,轻轻推开门一看,屋中被褥散落一地,一个二八佳人头发披散,眼眸半张,衣襟不整地倒在床上,却是奄奄一息,面色青白,口中只有低低的喘息声.除此之外,再无他人.

小丫鬟战战兢兢地靠拢,将那姑娘扶起来,替她梳头整衣,却见那白玉般的身子上满是伤痕,不由落下泪来,道:“小姐,你真是命苦.”

话声刚落,却听“呵呵”一阵笑声响起,但这笑声听之却不知怎么的,如深夜猿啼,令人毛骨悚然。小丫鬟更是目瞪口呆,皆因发笑之人不是他人,正是那小姐。

只见她目光迷离,如魂游太虚的笑道:“没关系,呵呵,没关系的,他已经答应了,给我家一场大富贵,一场大富贵。呵呵,爹爹,你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实现了。”

但深处闺中的她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在江南大地从古到今不知上演了多少,在自己之前,或是之后,都还会一再上演,所不同的只是地点与人名。

四大元帅中的赵公明,虽有财神之名,但事实上从古到今一直没拿到实权的,只是在明末才借《封神演义》一书扎扎实实的火了一把。事实上,在这之前,在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一带,香火旺盛,屡代不绝的财神是被称为五通的五个家伙。

对于五通来历,神话中有多种说法,有说是泰山神的五个儿子,有说是五个弃恶从恶的强盗,还有的说是五个梦中现身的神人。众说纷纭,但有一件事大概所有人共识是相同的,那就是五通是邪神,而且是最爱淫人妻女的邪神。

在江南经常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某个美女,也许是有夫之妇,也许是未出嫁的大小姐,在家中过着温婉平常的生活.忽然有一天,发起狂来,声称看到一个帅哥走到房里强奸她,她几乎全无反抗之力。更神奇的是,只有她能看到这帅哥,而她近在咫尺的父母却对此人视若无睹。

当她将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告诉她的父母,他们就知道,是五通神来了,好色的他看上了自己的宝贝女儿,依仗神力霸占了她。面对此景此情,父母有两种选择:其一,找来法师高人为女儿驱邪,但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不高。其二,就只有听任女儿被那邪神淫辱,有些垃圾的父母还希望女儿替自已求求五通神,给自己运些钱财。

这样作的结局有两种,大多数的女孩,被五通日夜玩弄,身子慢慢衰弱,最后死去。这被当作神娶妻。有少数活下来了的,不是精神错乱,就会生下一些怪胎,非人非兽的怪物。而她们的父母,最后也没有得到什么钱财,这更增加了五通的邪恶气质。

这些事从唐以下,以至明清,在江南大地上反复地发生着,很多都被记载下来,说得有鼻子有眼,从危害人群的角度上来说,远超什么天魔,什么邪君数倍。

对于现代人来说,五通信仰只是邪恶的迷信,其实对于古人也是如此认为,在古人的宗教分类上,五通赫然列在淫祀的第一位中。

这里有必要解说一下古人对宗教的分类,分成三类:邪祀、淫祀、正祀。这几种其实不需要解释,因为大体这些分类也传到了今天,也就是:反动教门、封建迷信、合法宗教三种。淫祀这就是封建迷信,虽然不正当,但也达不到送去劳改的地步,地方官多半采用将其庙宇拆毁的方法,有些官员甚至以自己拆毁了大量的五通庙而自矜。

但在国家严厉的打击之下,五通信仰依然生存下来了,而且越来越红火,这是什么原因呢?

著名美国汉学家理查德·冯·格兰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源自中国人对财富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思想中,获得财富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破坏力和危险的事,这与妇女充满诱惑的性能力有诸多相似因素,吸引人而危险,反复无常且充满陷井。虽然充满邪恶,但人们依然渴求。

要让五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关键不是官府的镇压,而是人们对财富观念的转变,即不再视财富为带着邪恶的危险物,而是视之为幸福的源泉。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后期江南出现了相对健康的五路财神的信仰以取代五通,这才使五通形象走向衰落。

而如何理解那些传说中的五通作崇事件呢?理查德·冯·格兰没有简单将其归咎于人们的臆想,而是与西方的一种“梦淫妖文化”对照,意指五通的出现与心理因素不无关系,不过这与本文主旨无关,就从略了。

那么五通与华光是何关系?可以说,华光是白,五通是黑,就象黑社会勾结警察一样,华光就是五通的官方代言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五通信仰起自民间,不属于佛道之一,其实这也是中国大部份神灵的起源方式,强大如关二、林姑娘也都是先有民间崇拜而后逐渐扩大,最后经政府同意,转变为正神的。在这过程中逐渐为佛道两教所吸纳融合。但五通名声实在太臭,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这一信仰就真的象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神或人一样,要找到一个能够洗清自己案底的家伙来漂白自己,于是他们找到了华光。

华光其名来自《法华经》第三卷中,那是如来弟子舍利佛的另一个称呼,而在宋朝他已经与五通拉上关系了,这却是以华光的身份,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们靠拢的痕迹,那就是九月二十八,那一天是他们共有的生日。

在这一天在五通的总庙将会举行盛大的“至善无碍大会”。这被当作一种佛会,热闹非凡。五通的信仰也就带上了佛教的色彩,成为商贾云集的热闹之地。

道藏中的《地祗上将温太保传》就记载了一个故事,在这里面华光因为作恶强抢民女而与他的老兄弟温琼反目成仇。在这个故事里,华光的作为行径已经与五通没有分别了。其他有些经卷的说法甚至将他当成五通之一。

而在《北游记》与《南游记》两本书中,理查德·冯·格兰分析了华光形象与五通的相似之处,本人没有看过这两本书,不加以妄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五通实则是一威力强大的邪神,现代奇幻小说中所谓天魔、天妖,其实并没对人间造成多大祸害,而五通的危害却是实在的,可谓禍害中国千年,在这千年中,为了生存,五通不断地改变身份,华光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后“马公”也被作为五通的化身,有说这个就是马华光,在这儿,他的身份被定为五通的叔叔。其他的五通化身还有他们的母亲“太妈”、周宣灵王、宋相等等,我甚至怀疑《西游记》中名列七大圣之“五”的“通”风大圣猕猴王也是五通的化身。

有关五通的秘密其实远不只于此,他们到底是如何起源的,马元帅、华光、五通三者间还有什么故事?这些都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答案,理查德·冯·格兰做为一个外国人能研究得如此透彻真的很让中国人汗颜。就是我等神话爱好者,有几个能上升到这个做学问的高度?

老许将如此牛人引进入封神也没错,凑成了自闻太师死后西歧最强大的敌人,老姜他们会如何应对呢?

六十四 水与火的探索

殷郊能力倍于殷洪,给西歧的麻烦也是倍增的,在这种情况下老姜如何接招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杨戬同志这时立下了大功,尽管还没有长出天眼,但还是想出了向云中子借照妖鉴(注:鉴,铜镜)来对付马善,等发现了马善的本体后又去找这走失牲口的主人.(之所以用牲口一词是言明他这招是跟老孙学来的.)找来燃灯收了马善.但商营又来援兵.

这是两个道士,一个叫罗宣,一个叫刘环,说实话,这两个人我看不明白,对他们的起源很是糊涂.

罗宣与刘环都是用高科技兵器放火的,但大多看封神的都只记住了罗宣,为什么?因为他太张扬了: 三首六臂,一手执照天印,一手执五龙轮,一手执万鸦壶,一手执万里起云烟,双手使飞烟剑.

五龙轮能生出火龙.万鸦壶可以发出无数火鸦.这样罗宣全身上下不全是跃动、舞动、灵动的的火焰?或来回盘旋,或上下翻飞。其威势看似可以燃尽天下!

我不由为老许充沛的想象力赞叹,但也悲哀地看到,以现在中国的技术实力,要想将这一位猛人表现在荧屏上我们还有得等.搞不好象2000年拍的<西游记续>一样,让一个火头发老头上场如同发冲突波的发两下火球就玩事了.

这就象是刘环了,他不会变身,不会放火龙,但罗宣要有他才能成事,而且当他被杀了后罗宣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可见他于罗宣之重要,如同燃料于火。

这两人联系如此紧密,决不是没来由的,但在书中没有表现出来,结合其他仙道的故事来看,应该另有起源。但我相当怀疑这他们真的是起源于中国神话吗?

中国神话中的火神是相当多的,上古影响最大的要算祝融,在袁珂的《中国古代神话》中记载,祝融是上古南方炎帝的佐臣,人面兽身,乘两龙车。但大家更熟悉的是传说中在上古时代,他与水神共工那场几乎毁灭天地的战争。从这神话看,祝融与伏羲、女娲是一辈的神仙,而对他的崇拜一直延续到春秋,之前的《太公金匮》中就介绍了与他有关的传说。

而在西周末年开始,对于荧惑的崇拜已经开始了,之前介绍的红衣童子的预言,就是属于荧惑崇拜,如果说其故事来源的时间还有疑问,那么发生在郑国的“荧惑守心”的故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所谓荧惑就是火星,人们相信它是天帝的持法官,当它在某一国在天上代表的星官(星座)区域内,该国就会遭遇各种灾难。而在上古神话中,处死违背天帝意志的鲧也是由祝融负责的,很难说这不存在一个传承性。

火星在道教中被称为火德星,但在道教兴起之起其的人物形象已经被童稚化了,这主要是因为长生不老的神仙观念在民间的传播。据说,淮南王刘安广招天下道者,有八个老人去面试,刘安门人见他们年迈,哂道:“你们老成这样,还会有长生不老术?”可见神仙永保青春的观念在那时已经深入人心。

火德在这种思想下被大大的年轻化了,因为火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任性的、充满活力的孩子,所以这时期的火德是以童子面目出现的。但奇怪的是,到后来火神庙中供奉的全是红胡子老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

以我现有的资料,我不敢肯定这事发生的时间,只能说在《封神》之前,而在《西游记》中的火德,似乎已经是个老头,但没有具体写出他的容貌。又有的书提到宋无忌是火神,但在张华的《博物志》中提到他是火精,精与神的区别是很大的。

我观察罗宣的相貌:三头六臂化身,与其他人是相当不同的,我们应该知道,所谓三头六臂这种造型其实来源于印度,其实印度很多神都是多头多臂造型,三头六臂并不希奇,有的如魔王罗波那(名字中也有个罗字),居然是10头20臂,想来这样的家伙的身子与腿是可怜得紧。

中国人之所以最常见的是三头六臂,恐怕是在武术及几何上的优势所致,三头六臂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百六十度防御圈,而四头八臂都要差一些了,视野彼此重叠,反而累赘。

但其源于印度是毫无疑问的,既然如此,罗宣是否也源自印度?

要证明这一观点必要一个前提:封神中所有三头六臂的神仙都与印度有联系。

封神中与印度关系最明显的多头神仙莫过哪吒,而殷郊与哪吒的血缘关系在前面已经说明,这似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在下面一批人马身上卡了壳。

那就是吕岳这批人,尽管他们骑的是骆驼,身上有严重的密宗色彩,但就要以此武断地将他们划入印度来客还是嫌莽撞了些,现在还没有瘟部与印度有联系的确切证据。印度的火神名叫阿耆尼,然而我手中没有他的画像。

但在这时我产生了一个思路,世界宗教灿若星河,在几千年的交流中,难道只有印度的佛教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吗?其他的教派就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如果罗宣不是来自印度,那么他最可能来自哪个国家呢?我首先想到的是波斯。之所以有此想法,那是在看《倚天屠龙记》时明教众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口号实在太鼓动人了: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唯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这么一个崇拜火的宗教的根源就是波斯,所以波斯非常可疑。

到底有没有这可能性呢?从地图上看波斯与中国似乎相隔比印度远些,但别忘记了,中国与印度之间隔着高高的喜马拉雅山,古时能翻越这一天堑的人少之又少,连唐僧去印度也是走新疆拐了个弯,他走的是丝绸之路这条国际大通道,其路线最终点是欧洲,波斯是中途站,去印度其实只是它的一个岔道,波斯人利用这条路线几乎与当时世界上所有已知文明世界接触而获取了大量财富,在遗世的唐三彩、唐诗中,胡人形象是时常可见的,虽然他们未必都来自波斯,但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是波斯人,就已经比印度多多了,从《大唐西域记》的序言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人称印度为天竺不是没有因由的,盖因其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少得可怜,而在中国人心目中成了神话的所在。中国早期的佛经都是由印度转入西域,再由西域传入中国。除开与佛教有联系的物品以外,中国古代留存的与古印度产品如人像之类就没多少了。长安城中曾经拥有数量庞大的胡商,甚至形成了其社区。唐政府甚至立胡人为首领对之进行管理。

在这里面会不会有其他宗教传入呢?难道西域就只信佛教?资料显示,波斯的拜火教也曾经影响世界,嗣后产生的摩尼教也就是所谓明教、魔教与之深有渊源。其也曾传入中国,其影响是勿须多言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天方,一个天竺,同是亚洲大国,同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距离相差不是很大,以他们与中国如此紧密的联系,中国也应该接受一些波斯文明啊.这是几个大的相邻的文明之间存在的显著现象.之前就说了,波斯神话中有印度神的踪影,而希腊神话中埃及神也没有缺席.但为何我们中国的神仙中只看到天竺的梵音佛唱,波斯的神仙们却不见踪影?

当然,白莲教也是借鉴了一些摩尼教的内容,但已经全然佛化了,所敬所尊的全是佛神,波斯本土神依然缺席.

原因当然是中国文化的强大,然而中国文化虽然强大,但其最强大的部份是消化,而不是象天主教一样的拒绝.中国人不爱将某个宗教宣布为邪教,然后斩尽杀绝,而是爱将某个外国神说成中国神,并且重新为他编造一套属于中国的故事.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在中国开封,有一块明弘治年间的石碑,名为<重建清真寺记>,上书:“夫一赐乐业立教祖师阿无罗汉,及盘古阿耽十九代孙也,自开辟天地,祖师相传授受,不塑于形象,不谄于神鬼,不信于邪术.”

这牌文叫人不信于邪术,但它本身就象是邪术,名为清真寺,不塑形象也象是那么回事,但伊斯兰教何来罗汉之说?更奇怪的是盘古也在里面,还加个莫名其妙的后缀“阿耽”,这倒底是什么教?更象是封建迷信.

其实如果你英语好,仔细读两遍没准就会发现,“一赐乐业”,就是ISRAEL,也就是现在的以色列,而“阿无罗汉”其实应该读ABRAHAM,就是亚伯拉罕,犹太教的著名圣人,而“阿耽”就是ADAM,也就是亚当.这其实就是一块犹太教的石牌,但从思想上看,已经和中国本土的儒教区别不太大了。

我们中国人的消化能力是如此强,很多强大的民族如蒙古或是满人在军事上打败了汉族王朝,但进入中国腹地后,却慢慢被汉人同化,以致于最后不是狼狈逃走就是自己民族文化的最终丧失。同样的事件也表现在宗教文化上,佛教在中国也已经和它在印度老家全然不同,从神像衣冠和思维方式上都全面汉化。

这种同化的力量现在还生存着,并没有因为中国曾经衰弱过而灭亡,在云南的一些清代佛寺中,耶酥赫然跻身五百罗汉之列,而我也在重庆发现过他与老子、孔子还有如来同处的石牌。

在现在,中国的天主教政策也是自教自传,完全是独立王国,气得梵帝冈到现在还没和中国建交,因为他们知道,这样的隔绝很有可能让中国把世界排名第一的宗教天主教也消化掉,这不是没有苗头的,现在我已经发现一种新的天主教派:儒家天主教。将天主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他们还创造出了一些艺术品,将圣母与耶酥画成中国人,其画面堪称精美,就这样再过几百年,天主教在中国会不会走上犹太教的老路呢?

如果说以拜火教的强势它必然会对中国产生影响,但为什么现在找不到痕迹呢?比较可能的解释是在中国被消化了,但消化它的胃是什么呢?就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不创造一个能够消化这种文化的胃,则势必引起这种文化的信仰者的反感。李靖之于哪吒、盘古之于亚当,就是这样的胃,从各种因素看,能消化拜火教神祗最恰当的胃非火神莫属。莫非我们明清时代供奉的火神其实是拜火教的火神?我们印象中火神的红胡子不仅是因为他是火的神灵,还因为他本就是个西方神?但这些有些近于臆想,我们可以大胆假设,还要小心取证,才能证明我们的答案。

然而我还是找到了一份资料,似乎可以证明这个猜测。

在法国学者丝绸之路研究专家布尔努瓦夫人(Lucette Boulnois,1931~)的著作《丝绸之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上提到了一个事件:

‘中国人习惯上把西方的教堂称为“波斯寺”。745年的一道圣旨,从此以后全改称为“大秦寺”’

题注:“由于后来用“火神庙”来泛指一切大秦寺,这件事变得复杂起来。事实上,中国人所说的“火神寺”即琐罗亚斯德教寺(即拜火教 雷震于天注)。

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话,那么火神信仰受波斯影响改变当无疑问,罗宣很可能就是来自波斯的火神,甚至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罗宣”这个名字的波斯来源。可惜的是,国内似乎尚未对此展开研究,我未曾见到国内证实这种说法的资料,更无从知道这拜火教对中国火神信仰到底产生了多少影响?是微风吹过还是脱胎换骨?

这些可能还要看以后的机缘,就先讨论到这么,继续封神的情节向下走。

在罗宣同志被西歧人马的一窝蜂流氓战术(其实战斗不同于决斗,就是耍流氓,要真正一刀一枪地玩,这世界上就没老姜、诸葛阿亮这样的兵法大师的用武之地了,全是张三、吕马仔这样肌肉男的天下。)打得鼻青脸肿后,一怒之下想:要玩无耻?老子玩的时候你还没生出来。居然想半夜火焚西歧。却引来了龙吉。

在百度封神榜吧有个很有趣的贴子,那就是比较阐教与截教谁更无耻。作者逐项点评,最后给出了阐教无耻度高得多的分数,现在看来,这个贴至少是不全面,因为它没有计算截教同志们四次半夜行动的无耻数,这这四次一次是四大天王施法宝,一次是大鹏精的偷袭,一次是吕岳半夜施毒,还有一次就是这次。

之所以没有计算这四次原因很简单,那是阐教的补救措施太及时了,搞得截教同志们没搞到一点甜头,罗宣能让西歧人民哭爹叫娘一次已经算了不起了,但公正来说,犯罪不需要成功就可以定罪,截教的无耻程度不能以他们没占到多大甜头就一笔勾消。

有些朋友爱拿姜子牙冰冻歧山说事,但仔细一想,军人,再怎么窝囊也是属于参战人员,你让老姜不用法术就象让美国大兵打伊拉克不用高科技武器,全世界都没这个打法。而截教这四次偷袭,目标都是无差别的,无管参战人员还是老百姓全是一齐杀伤,这才叫无耻,已经类似日军的三光政策了。换现在的国际法,你老拿炸弹向居民区中丢也是要上海牙国际法庭的,从这点看,阐教的素质整体高于截教可见一斑,至少虽然后来伐纣大军遇到了一些类似困难,如渑池县,但老姜他们还是没用过这么野蛮的方法。而这种以民为重的形象就正是老许苦心塑造的。

但阐教还是不算善人,至少,不是我们所理解那种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革命队伍,燃灯就坐视西歧百姓受火灾,为什么?他自己说出了原因: “小姜你是逢凶化吉的,马上就有牛人来帮你。我就知道,要是我把这火收了,牛人就不来了。(子牙忧中得吉,就有异人至也。贫道非是不知,吾若是来治此火,异人必不能至。)”

这世道就是这样,从古到今,一件事换几个角度就有不同的说法,比较典型的就是最近的“很傻很天真”事件,人类的演说水平的确是其他生物望尘莫及的,玉女与欲女、英雄与淫雄,很多时候就只是看你是愿意相信什么了。这世界上最邪恶的事也可以用最华美的言辞来包装。同样,最美好的事实也可以说成邪恶。所以,燃灯的这句华丽的语言我们可以用最流氓的方式来理解,那就是:把龙吉拖下水。

龙吉公主何许人?玉皇大帝的亲生女儿,我们注意到这个事实的同时却住住忽略到另一件事,那就是她算哪边的呢?是阐教还是截教?

封神第十五回就说了,昊天上帝召仙首十二称臣,三教并谈,所以玉帝本人的立场应是非阐非截,而是高居三教之上。作为他女儿的龙吉,也不会三教中任何一方的人马,完全是纯中立的角色,之前虽说在土行孙一事中与杨戬说过那么两次话,但说两次就有罪吗?要这样算通天都逃不掉。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到阐教。

然而她毕竟是玉帝女儿,这是跑不掉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也代表玉帝的立场(除非来了比她更能代表玉帝的人物,但相信这样的只有王母与玉帝本人。)所以燃灯利用女性的同情心这点,放任西歧百姓被烧得哭爹喊娘以换取龙吉的加入,从计谋这点可以说是高明,只不过也太心狠了,但是在这些活了无数年,看尽人世沧桑的仙人的眼中,区区人命与蝼蚁又有何区别?

想深一层,燃灯为什么会知道龙吉会参战?龙吉为什么会有事即到?她被贬下界难道真的只是她所说的“失礼”。这些都是大有黑幕可挖的,不过还是不发挥想象了,继续分析龙吉这个人物的属性。

罗宣是火神,奇怪的是克制他的龙吉并不是水神。这是件有意思的事。

龙吉的法宝是雾露乾坤网、四海瓶等都是属水的,所以她能克罗宣,但如此与水紧密联系的龙吉居然还不是水神,水神的位子让鲁雄这个糟老头做了,这就很让人怀疑了,不过以老许对中国神系的改造来看,这倒不算特别出奇。中国神话本就繁杂太多 ,也许本来就有其他一些传说也说不准的。象比干就有他是文财神的传说,赵公明同志也有瘟神的身份,以老许的小说为唯一标准是要吃大亏的。

水一向是喜清不喜浊的,而且为天下至柔,人们时常把水与女孩儿联系起来。而波斯的水神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波斯人事实上对水也是很尊崇的。

当然,这也并不能证明龙吉也与波斯有关系,因为中国水德星君也是女性。

之所以不说水神,那是因为上古水神是共工,据说与祝融还有祖孙关系,但也搞得很乱,他是龙身人头的,从面相上说起来也应该与伏羲、女娲是一辈的。

东南一带民族神话中说伏羲、女娲、共工、祝融皆是盘古与华羲夫妻所生,所以分管五行,伏羲是木,可造天梯,女娲是金,可炼石补天。这恐怕已经是经过整理的神话了,也可能是东王公、西王母神话的来源,但有一点有意思,那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爹妈只生了女娲一个女孩?也难怪兄弟们要打得天翻地覆了。

但要严格说起来,共工只能说是性别不明,祝融也一样,我们中国人经历的男权社会岁月实在太久了,以至于从很多年前看时,每当看到一个名人,我们和我们的祖宗首先想当然的认为他(她)是男人,而最初的原始记录早就湮灭了。

严格说来,上古的神众性别都有值得怀疑的,就连炎黄两帝也有人考证过其实是女性,不过一些考证也过于臆断了,比如说刑天,对其的性别怀疑居然是男性的双乳化成双眼太过猥琐。似乎两只凸出的大眼睛就具有无匹的威严与美感。

共工同志的性别问题就不是那么铁板钉钉的。至少,汉代开始,水神形象就是一个妇女了。《史记》中就说了:“辰星降为妇人。”

所谓辰星,也就是水星,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那儿因为离太阳太近,(所谓“辰”指的也就是靠近太阳。)所以不会有水,但古人却没这水平,反正,按五色五星法,象辰星这颗发黑光(其实是太小了,反射可见光在五星中是最少的。)正对应水,也就命名为水星。对于这事的真假我们倒可以不管,天上还没玉皇大帝呢。

中国人对水星当作女神供奉的时间却很长,至少在元代永乐宫的壁画中,水星也是以女性面目出现,在《西游记》中,老孙去请诸天神佛当打手,火德星君都是一请就动,只有水德星君反而就让手下的河伯去处理这事,这就未免有些奇怪了,其又不象真武那样是高级管理人员,想来八成还是与性别脱不了关系,但《西游记》中也没言明。

说起来,明朝后期也是中国诸神的一次男性化行动的高潮,说起来还是同《封神》有联系,据说就是小纣看了美丽的女娲像之后亡了江山,所以庙中的女性像纷纷退场,不是男装就是以神主(也就是灵牌)替代,因此鲁雄这家伙抢水德的位子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了。

同样受害的还有泰山的碧霞元君,说起来她在中国神话中还是以美貌与火辣并称的,而且还是东岳大帝的小女儿,但恐怕也就是因为这个莫明其妙的原因,这位子让余化龙这个痘神坐了,甚至于她的寝殿还被人锁上了,终生享受囚犯待遇。虽然后来碧霞庙的香火在北方一直很旺,一直到了清末,但一直没能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

龙吉似乎要好一些,鲁雄也没沾到多少便宜,水德星君的位置其实没多大甜头,龙王庙的香火要旺得多。

不管如何,龙吉的加入的确是属于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更不要成人高校毕业生李靖的加入,阐教已经渡过了它的最虚弱期,高质量的三代弟子已经成长起来填补了退下火线的二代弟子的空缺。但阐教更大的成功是在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中孤立了截教,而此时的通天教主还一无所知,从这个方面看,搞技术的的确不一定能玩政治,具体对他的评价将会在后面被提及。

六十五 全世界有旗者,联合起来

却说李靖半路暗算了罗宣,提着他的人头径到相府,正遇木吒,其忙报之姜尚说道:“弟子父亲李靖等令。”子牙大喜过望,遂为李靖设筵一席,请武王御驾与会,一则为龙吉表功,再庆李家四口团聚。席间金木两吒殷勤劝酒、燃灯诸人交口夸赞、李靖受宠若惊,自是不提,只哪吒一人寡言少语,菜来吃菜、酒来饮酒,浑不似与父亲相见,反倒如旷野独食,李靖看在眼中,却只装作不知,只是将黄金塔不离身边,敬酒更衣,具是如此。

酒过三寻,大夫散宜生已有些醉意,不由呵呵笑曰:“吾军新胜一阵,兼得龙吉公主及李将军相助,可谓天佑大周,那殷郊现良将尽没,已成孤军之势,明日一战当可大破之。”

话声刚落,却一人曰:“散大夫且住,骄衿仍行军大忌,今殷郊虽大败,然如伤虎在柙,反噬更恶,番天印一日在手就不可不防。”原来却是燃灯。

武王见之不由笑曰:“上仙多虑了,那番天印有何利害?昨日战阵之上,我见相父以杏黄旗、打神鞭两物不已克之?现我西歧兵如山、将如海,对付落魄钟,有哪吒莲花之身,对付雌雄剑,杨卿家刀剑不入。败一区区殷洪有何难矣?”

广成子却长身而起,拱手言曰:“贤王莫要小看了番天印!其为吾毕生心血炼成,威可分天裂地,殷郊昨日只是一时大意,若是生死关头全力施为,吾军虽可取胜,亦难免死伤。”

武王顿时面露不忍之色,姜尚也叹曰:“金台拜将之期近矣,如今殷郊不得退,如之奈何?”燃灯曰:“番天印利害;除非取了玄都离地焰光旗,西方取了青莲宝色旗。如今止有了玉虚杏黄旗,殷郊如何伏得他,必先去取了此旗方可。”广成子曰:“弟子愿往玄都,见师伯走一遭。”燃灯曰:“你速去!”只见一道金光腾起,广成子已使纵地金光法前去借旗。君臣重回席上把酒言欢,然武王眉宇间却有一阵愁意始终未曾散去,那便是相父将殷郊说得如此厉害,明日一战,真是吉凶难料。

姜尚却无此担忧,反而心中有三分愧疚,因为此是他第一次对武王说谎。

半个时辰,酒筵前。

“子牙,一会席上若是有人提议明日乘胜大破殷郊,你当着力阻止,夸大其厉害,他有三分本事,你也要说成十分。”说话者却是燃灯。

“老师,却是为何?”姜尚十分地不解:“殷郊已无兵无将,虽有番天印在手,然仙力依然浅薄,弟子有心明日活擒他于阵上,何必如此诳言?”

“此为元始师尊亲下令喻,殷郊虽已成瓮中之鳖,然其身上关系天下气运,大意不得,尔休得多言,依我法行即可。”燃灯说道。

倒底是什么气运?姜尚依然不知,既是师父有令,他也就遵从行事,但心中却难免有个疙瘩,这么做到底是什么用意?莫非是为了借旗?

仙鸾仙鹤成群,白鹿白猿作对。广成子已经到了世外玄都洞,向玄都大法师说明来意后,玄都入内至蒲团前启曰:“广成子至此,求见老师。”

老子曰:“广成子不必着他进来,他来是要离地焰光旗;你将此旗付与他去罢。”

玄都大法师却不来接,口中说道:“老师,这离地焰光旗乃是我道门至宝,从来不说轻易与人,哪怕是看也没让人看过,今日为何如此轻易就给了玉虚门下?”

老子不由笑道:“象有牙而焚其身,山有玉而断其根。徒儿你连这重意思都没参透吗?玉虚借旗,意不在旗,我道教一门也不过是替人敲门问路的,怎么不学聪明一些?”

玄都大法师“啊”的一声,似乎明白什么,终于接过了离地焰光旗,出门而去,交与广成子,曰:“老师分付,你去罢,不要进见了。”

广成子感谢不尽,将旗高捧,离子玄都,径至西岐,进了相府。子牙接见,拜了焰光旗。

燃灯见旗,亦大喜道:“师伯果然为智者。”广成子却叹道:“师兄休要夸赞,离地焰光旗好借,青莲宝色旗却难。”

燃灯笑道:“却有何难?且不说吾教与西方极乐渊源,只这马元一事,其也得卖吾等一个人情!你且去也,师尊早等候消息。”、

广成子只好又往西方极乐之乡来。纵金光,一日到了西方胜境,这却是一片与昆仑山大不相同的土地。

其境金塔接天,异香漫地,镜湖边多有奇林,仙花中常奏妙乐。真是处处皆是莲台,步步俱为胜景,广成子也不由心生敬畏之心,却奇怪的是西方教中人却不见踪影,他亦不敢造次,只得在塔林中等候。却不知站了多少时辰,方有一个秃头童子出来,广成子便道:“那童子,烦你通报一声,说广成子相访。”

不一时,童子出来,道:“有请。”广成子入内正见一神人,身高丈六,面皮黄色,宽袖大袍一头弯弯曲曲的头发却在脑后挽成一个抓髻,便知遇上正主,便向前稽首,两仙分宾主坐下。

此神人是谁,就是西方教主接引道人是也。他因今日心绪不宁,开天眼神通却见广成子前来借旗,本已令门下弟子不要出外走动,却不料广成子立于林中不走,这才不得不相见。

道人曰:“道兄乃玉虚门下,久仰清风,无缘会晤;今幸至此,实三生有缘。”

广成子谢曰:“弟子因犯杀戒,今被殷郊阻住子牙拜将日期,今待至此,求借青莲宝色旗,以破殷郊,好佐周王东征。”

接引道人曰:“贫道西方乃清净无为,与贵道不同,以花开见我,我见其人,乃莲花之像,非东南两度之客。此旗恐惹红尘,不敢从命。”

广成子早知对方不可能如此轻易应许,心中早打好腹稿,便曰:“道虽二门,其理合一。以人心合天道,岂得有两。南北东西共一家,难分彼此。如今周王是奉玉虚符命,应运而兴,东西南北,总在皇天水土之内。道史怎言西方不与东南之教同。古语云:‘金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元来是一家。”

接引道人心中一惊,思道:我却拿他当外道,他反要与我做一家,如此看来反显我小气了,切不可让他比下,便曰:“道人言虽有理,只是青莲宝色旗染不得红尘。奈何!奈何!”

二人正论之间,后边来了一位道人,头戴宝冠,黄衣白裳,乃是准提道人;批了稽首,同坐于下。

问明广成子来意后,准提道:“道兄此来,欲借青莲宝色旗,西岐山破殷郊;若论起来,此宝借不得。如今不同,亦自有说。”乃对接引道人曰:“前番我曾对道兄言过:东南两度,有三千丈红气冲空,与吾西方有缘;是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开之数。西方虽是极乐,其道何日得行于东南;不若借东南大教,兼行吾道,有何不可。况今广成子道兄又来,当得奉命。”

接引道人听准提道人之言,却有些不解,方欲再言,却见准提冲自己打了个眼色,心想师弟智慧过人,当有深意,便依言将青莲宝色旗付与广成子。广成子自是大喜过望,谢了二位道人,离西方望西岐而去。

广成子前脚刚走,接引便对准提言曰:“师弟何必如此大方,将我教圣物如斯轻予了?却是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准提笑曰:“师兄可是舍不得这面宝旗?亦不为怪,自药师老师炼成此宝后后便被师兄你藏入内府,连吾也少得见到。”

接引叹曰:“吾岂是舍不得此宝物?盖因东方那阐教扶周灭商,正是

胜负未定之时,吾闻截教门人众多,法力通天,连那阐教十二金仙也俱被削去三花五气,化为凡人。现只靠教主元始及三两个弟子撑住门面,正若风中鸦巢,倾覆未远。今日借出旗去,若其被截教所败,来日这笔利钱向谁去讨?”

准提曰:“师兄怎么一时胡涂了?有道是‘饥时苦荼胜蜜甜,饱时珍肴贱如泥’,阐教有需,而截教无求啊。今日听他所言,已有逐截迎我之意,何不趁此良机光吾教于东南?若是静候他们两教分出胜负,其时谁来求吾教?”

西方教自不多言,却说广成子回到相府,将旗交上,再言明借旗经历,燃灯自是喜不自胜,双手借过宝旗,西歧众人也围上观看,俱满心欢喜,心想:“如此当再不惧那番天印了。”

孰料燃灯却眉头一皱,道:“事好了!如今正南用离地焰光旗,东方用青莲宝色旗,中央用杏黄戊己旗,西方少素色云界旗,单让北方与殷交陡,方可治之。”

广成子曰:“素色云界旗那里有?”众门人都想,想不起来,方才的一番欢喜惧化冰雪哉。

土行孙却道:“燃灯老师你也忒麻烦了,既然要我等围着殷郊,又不是叫他来闯阵,其当在内而不在外,空留北方,如张网罗雀,三面已足,何必再要一面?徒然令广成师伯跑断腿耳!”

他此话一出,几位将军纷纷交头接耳,言此话有理。

燃灯却道:“法力精微之处尔小辈岂知?此三面宝旗各自对应方位不同,青莲宝色属东,杏黄旗属中,离地焰光为南,若无属西的素色云界旗,岂又能发挥全功,困死殷郊?”

土行孙面露愧色,众人也自心服。

见时日不早,姜尚命各人自回住所,明日再商寻那云界旗之事。

却说土行孙来到内里,对妻子邓婵玉说:“平空殷郊伐西岐,费了许多的事,如今还少素色云界旗,不知那里有?”

只见龙吉公主在静室中听见,忙起身来问土行孙曰:“素色云界旗是我母亲那里有。此旗一名‘云界’,一名‘聚仙’,但真赴瑶池会,将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来赴瑶池胜会,故曰‘聚仙旗’。此旗,别人去不得,须得南极仙仙翁方能借得去。”

土行孙闻说,忙来至殿前,见燃灯道人,曰:“弟子回内室,与妻子商议,有龙吉公主听见。彼言此旗乃西王母处有,名曰聚仙旗。”

燃灯方悟,随命广成子往昆仑山来。

广成子纵金光至玉虚宫,立于麒麟崖。等候多时,有南极仙翁出来。广成子把殷郊的事说了一遍。南极仙翁曰:“我知道了。你且回去。”

广成子回西岐。不表。且说南极翁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玎珰玉佩,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足踏祥云,飘飘荡荡,鹤驾先行引导,径自上玉京而去,俯伏金阶,口称:“小臣南极仙翁奏闻金母:应运圣主,鸣凤岐山,仙临杀戒,垂象上天;因三教并谈,奉玉虚符命,按三百六十五度封神八部,雷、火、瘟、斗,群星列宿。今有玉虚副仙广成子门人殷郊,有负师命,逆天叛乱,杀害生灵,阻挠姜尚不能前往,恐误拜将日期。殷郊发誓,应在西岐而受犁锄之厄。今奉玉虚之命,特恳圣母,恩赐聚仙旗,下至西岐,治殷郊以应愿言。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具疏小臣南极仙翁具奏。”

俯伏少时,只听得仙乐一派,金门开处,有四对仙女高捧聚仙旗,付与南极仙翁,曰:“敕旨付南极仙翁:周武当有天下;纣王秽德彰闻,应当绝灭;正合天心。今特敕尔聚仙旗前去,以助周邦,毋得延缓。有亵仙宝。速往。钦哉!望阙谢恩。”

南极仙翁谢恩毕,离了瑶池。径至西岐。有杨戩报入相府。广成子焚香接敕,望阙谢恩毕。姜尚迎接仙翁至殿中坐下,共言殷郊之事。

仙翁曰:“子牙,吉辰将至,你等可速破了殷郊,我暂且告回。”众仙送仙翁回宫。燃灯曰:“今有聚仙旗,可以擒殷郊。只是还少两三位可助成功。”

话犹未了,哪吒来报:“赤精子来至。”姜尚迎至殿前。广成子曰:“我与道兄一样,遭此不肖弟子。”

彼此嗟叹。又报:“文殊广法天尊来至。”见了姜尚,口称:“恭喜!”

姜尚答曰:“何喜可驾?连年征伐无休,日不能安食,夜不得安寝;怎能得静坐蒲团,了悟无生之妙也!”

燃灯道:“今日烦文殊道友,可将青莲宝色旗往西岐山震地驻札;赤精子用离地焰光旗在岐山离地驻札;中央戊己乃贫道镇守;西方聚仙旗须得武王亲自驻札。”姜尚曰:“这个不妨。”随即请武王至相府。

姜尚不提起擒殷郊之事,只说是:“请大王往岐山退兵;老臣同往。”武王曰:“相父分付,孤自当亲往。”

当下咐吩已毕,姜尚退回相府内室,却见几个师兄正聚坐饮茶,却是谈笑风生,笑口颜开。姜尚奇道:“许久未见几位师兄如此欢颜,可是有什么喜事?”

燃灯笑道:“子牙,你尚不觉么?天下大事定矣!”

姜尚更是奇怪,言道:“老师何出此言?现殷纣虽元气大伤,但尚还有几个知兵的,加之截教门下恨我等坏了闻仲性命,乃不时与我为难,前路方长,何言定之?”

文殊叹道:“子牙啊子牙,无怪乎师尊常说你是个实心眼的,连此事也看不出来?何以天下有这数面宝旗?屡次群仙聚会,你当我等真不知道云界旗在金母阙下?”

姜尚不由:“啊!”的一声出口,顿时明白过来:“此旗只是个证物?”

“然也。”赤精子道:“昔日三教奉玉帝令共签封神榜,但以今日所见,吾玉虚门下与他碧游结怨已深,难说通天师叔不与我教为难。其截教门人数不胜数,现我等仙体全失,怎能光靠师尊与你等独持危局?”

“所以师尊才定下这借旗之策,以昭天下修士。”燃灯言道:“一旗虽小,人情却大,今日可借旗,明日可借人,正因此接引才犹豫不决。但他终于借出旗来,如此天下皆知西方教与吾玉虚共进退耳。”

文殊言道:“西方教一来,吾教不虞人手。自金母处借得云界旗,是以示吾教承天行事,如此一来,顺我教者是为顺天命,逆我教者是为逆时势。再无需惧怕截教中人了。”

姜尚自是也不由高兴起来,道:“明日一战,殷郊定难逃天数!”此话一出,耳中却听到一声叹息,转头一看,却是广成子,便道:“师兄可是仍舍不得弟子。”

广成子苦笑道:“多年师徒相处,神仙孰能无情?只是天数已定,人意难挽。”

姜尚也不由心有戚戚焉,知哓殷郊必死无疑,三教改换,岂是无祭品能成事的?此事已经惊动整个天下,若是饶了殷郊,玉虚的法纪威严何在?

杀一人而三军震,杀之。罪实与否反在其次,此即为殷郊的最后判决。

五面旗,深藏玄机.仍有诸多秘密,为何只有教主级的人物才拥有?为何西方的青莲旗却镇守东方?为何作为女儿的龙吉不亲向王母求旗?

仔细想来,很有意思啊.

六十六 封神第一悬案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永远找不到答案了。比如明代的万历皇帝,他为何在深宫怠工几十年,而引起了一个巨大王朝的毁灭?有说他贪淫好色的,有说他身体虚弱的,有说他闹个人情绪的,但总之,几乎再没机会解开这个谜了,特别是他的遗骨被红卫兵一把火烧掉后,我们要了解这个真相也就只剩下推测一条路,却是永远无法证实了。

小说中也如此,对于洪锦与龙吉公主的婚姻,我们可以痛骂作者的男权思想严重,可以认为两人真有宿世姻缘,可以YY一下龙吉MM的婚外情,但到底哪种更接近作者的愿意?恐怕都未必有答案。不要用作者的时代文化局限来将其他可能性一杆子抹杀,读书人的老祖宗孔老二传下了春秋笔法二千年,一两个字之间就可能暗藏凶险,岂是一下子能参破的?

当然,不参要省事得多,就象破四旧一样,将一切看不舒服的东西宣布为垃圾,阻碍社会发展的罪魁祸首,然后打倒就是,那是多么节省时间与精力!

不过这世上还是有我这种蠢人,对这种东西还是要研究一下,想些答案出来,虽说未必是正确的,但多少给了个结果,让大家了解一下事情的一种可能。

先说洪锦,说实在的,这家伙在封神中太不突出,老许吝啬地没给出一个他的相貌描写,地位不高,他是交代官的交代官!所把守的三山关,是邓九公交给张山,张山再交给他的,已经让别人过了两手了。

武艺也不突出,虽说会一招空间转移的旗门大法,但遇上邓蝉玉就让打成了猪头,遇上空间维度比他多一维的龙吉只有成为俘虏。思想觉悟更是不高,甚至可以说是罪大恶极,杀害了武王的亲兄弟不说,还坚持不投降到最后(当然,龙吉要下嫁后除外。)以如此平凡不过的家伙,早按老姜的命令,一刀杀了就是,居然还从天下掉下一个月合道人,将钻石级的女王老五龙吉与他成婚,真的是太没天理了,教我等天下孤身男儿嫉恨地咬牙切齿。

对于龙吉,之前的研究已经能说明一些东西了,她有天地间最尊贵的血脉,法术高强,只是因为一个奇怪的理由被狠心的爹妈丢到下界,却与表兄弟杨戬有了一场偶遇,之后在罗宣火焚西歧时出场救了百姓,由是加入了伐纣大军。如此家世修为,哪怕就是长得貌若无盐,想求亲的人也包管能从歧山排到朝歌。西歧这么多大好青年不嫁,怎么还嫁给了自己的手下败将?

所以这是个不可解的难题,在中国小说史上也最多有王矮虎与一丈青夫妇可以援引,但问题是人家夫妻在梁山的资历却是与洪龙两人是反的,王矮虎是宋黑的铁哥们,而扈小姐是美丽的俘虏,更不用说宋黑还与王矮虎有笔帐目未清呢。

其他小说中虽然有些书生与女侠的婚姻可以为例引,但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社会传统中,文强于武是宋明清三代一以贯之的方略,书生光识字一项就足以让这些女侠们芳心暗许了,真是羡慕啊羡慕。

洪锦的学问怎么看也不象是能高过龙吉的,这家伙从头到脚就是个武夫,虽然有些连环画将他画成位英俊的将军,但估计都是为了让他与气质尊贵的龙吉配对,不至于让人感到可惜。

所以龙吉与洪锦的婚事可以说是封神中最不可思议的谜团,试析之:

可能性一,老许为了证明天命的决定性,辣手促成了这段婚姻。这是最有可能的一种,周要灭殷,是天命,仙家要上封神榜,这也是天命,天命至高无上,哪怕就是龙吉如此身份,在天命之下也毫无反抗的余地。

可能性二,龙吉与洪锦真有宿世姻缘,或者是象符元仙翁那样就是“曾绾红丝之约”。不过要是这样的话,这两位的记性就太不好了,在通俗小说描写中,前世的恋人相见,心中都会有强烈的感应,洪锦可能还投了下胎,不记得还好说些,而龙吉MM,莫非已经彻彻底底忘记了约定?、

可能性三,这一切都是幌子,龙吉私下与符元仙翁或者他背后的势力达成了某种共识,有了某种交易。在外表露的一切都是演戏,这是最有戏剧性的一种,不过在现在这个以传奇为商品的社会,也是最俗的一种解释。

第四种:洪锦之所以不死还能娶得龙吉为妻,那就要感谢他的父母,给他取了这么一个好名字!

洪锦!洪运当头,前程似锦。再加上龙吉的真龙吉祥,多么好的名字啊。姜老头要是杀了他,不是成了毁了洪运锦程,这就不是好兆头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殷洪有个洪字,李锦有个锦字,咋不见仙人们对他俩手下留情?不过中国汉字的组合就是玩这东西,就象至尊宝与那三颗痣一样,没遇到那三颗痣就还是声至尊宝,而这三颗痣长在他身上就成了齐天大圣了。

以名字而引起的人生起伏在中国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就是靠他名字取得好,让慈禧一眼看中得了魁。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古人就信这些。

所以老许让洪锦与龙吉成婚,以昭示伐纣大业会有个辉煌的未来!

以上四种答案就是对洪锦与龙吉婚姻原因的猜测,你信那一种看你本人了。不过如果你认为这场婚礼纯粹是老许胡乱YY的,那也未尝不可。不过,我们也要YY吗,所有与封神有关艺术作品也要跟着老许一起YY吗?你说呢?

六十七 金台拜将活动通知

关于开展纪念文王主公逝世十周年暨纣王陛下发表女娲宫重要题词二十三周年为主题开展金台拜将活动的通知

大周国各直属分、子诸候国、及南、北、东三大诸候及下属团体:

今年是敬爱的文王主公离开我们十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和弘扬先王精神,发挥大周王室作为天命的拥护者和实施者的作用,根据伟大的革命导师元始天尊关于开展金台拜将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大周国工作实际,就活动开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各级军民组织要高度重视,围绕大周十三年政府工作重点和以相父为首的军事中心工作,以纪念文王逝世十周年为主题,开展金台拜将活动,激发广大参军青年继承大周军事一贯不败优秀传统,勇担时代重任,大力发扬“敌十来我以一挡之,敌百来我以八挡之(元始七截阵)”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精神;激发广大指战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一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把热情和干劲凝聚到对大周国民的爱及对纣王陛下的批评教育上,凝聚到大周国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方向、任务和目标上来。各级军队要切实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贯彻相父下放的《军法十七斩》文件。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军民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参与到火热的东征大业中来,拉开轰轰烈烈的东征战役序幕。

二、活动主题:永远跟着武王,勇挑时代重任。行动教育纣王,重建和谐天下

三、活动日期:大周十三年三月初四日至十五日

四、活动内容:围绕“永远跟着武王,勇挑时代重任。行动教育纣王,重建和谐天下”主题,切实开展好以下活动。

(一)三月初四日,实景剧〈赤子忠臣〉,主要演出者,武王与相父。要以回顾先文王的革命历程主要内容,引导广大政府工作人员认识到,伐纣不是非法行为,而是时代的要求,主持伐纣大业的武王陛下不是一个为了自己权欲而忘记先父嘱咐的逆子叛臣,而是一个追寻历代贤王的光辉足迹,为了天下大义,不得不以牺牲小我,勇挑时代责任的英雄。各位诸候、大臣、广大军民,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跟大周走的决心,激发全体人员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忧患意识、正义意识、必胜意识)。

注意事项:相父一定要严辞厉色,向武王及公众传达“若不伐纣就是有罪的”信息,强调伐纣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必要时可以适当夸大其危险程度,如“不伐纣宇宙将会灭亡”之类。武王陛下要体现出温良君子的模样,显示出不得以而为之,表现最后在相父的再三要求及胁迫下才同意伐纣之举,切记逼真。

(二)三月初五日至三月十四日,于歧山修筑点将金台。主要负责人:南宫适、辛甲。点将台要求:高三丈,象征天地人三才。阔二十四丈,象征二十四节气。四周有步梯可至台顶,于台前南方修一牌枋以之为点将台正门。工程必须坚固耐用,谢绝豆腐渣工程,严禁游击战参与施工,不能分单或是转包,不得收受礼品,以次充好, 全体施公人员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作事,要脚踏实地、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工作,要对每个工作细节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锲而不舍精神,增强施工责任感,做出可以用到三月十五时点将结束后的模范工程。

注意事项:切记台虽名为金台,但实际上是为记念数百年后一名国王置金于台上,故取此名,而非全金属结构,建设但用大木即可。否则,即使是用铜为台亦会对我大周国财政造成极其严重的负担。

(三)三月十三日,颁布重要文件〈军法十七斩〉。主要负责人:军政司辛甲。当前学习和贯彻〈军法十七斩〉是广大大周指战员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军队组织要认真组织广大参军青年进行先王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要在学习中深刻领会〈军法十七斩〉的精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武王陛下的要求部署上来,统一到为伐纣大业献谋献策的轨道上来:一是把思想统一到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上来,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树立机遇意识和顽强杀敌精神;二是把思想统一武王、相父、各位将军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上来,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体现好生力军和后备军作用;三是把思想统一到大周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的奋斗目标上来,正确把握规划的目标及其内涵,坚定信心,将个人目标与大周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四是要把思想认真统一到求真务实的作风上来。大周国中长期规划宏伟蓝图的实现要求我们严格服从相父的英明领导,广大参战人员肩负着大周国的未来和希望,有高素质的参战人员才有胜利的保证,我们要严格而一丝不苟地尊行相父的命令。

注意事项:〈军法十七斩〉的最终解释权利归武王陛下及以相父大人为首的帅府,除此之外任何对其的解释均为非法及无效,大夫以上的人员行为疑似与其规定的条例产生冲突时,要上报帅府以进行对其的认定处理。本次认定的结果不能自然延申到下一次。

(四)三月十四日,最后一次活动准备工作情况落实检查。主要负责人:武王陛下、大夫散宜生。此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能按时如期完成,以免出现各种纰漏。主要须要落实的项目有:1.武王陛下以下,各位参加活动的文武百官,友好国家使者是否到位。2.金台是否建造完成.3.所有参加活动的官兵及群众落实到位。4.准备好各级领导及百姓的服装,车辆,场地布置。其中武王陛下与相父特别增加垂膝玉佩饰各一组,武王用规格最高的羊脂白玉,雕夔龙纹,相父用次一级的白玉,雕鹤纹。5.向仙界兜率冶炼定购的元帅金甲及印、剑、旗等重要道具落实到位。6.向异时空的大明王朝定购的三门号炮及一副对联落实到位。7.向仙界申请的凤凰两只落实到位。8.拜将宣誓词落实到位,各台负责人必须熟背。各位参加拜将活动的人员一定要本着国事为重的精神,将上述物品落实到位,如果有到实不能落实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并视情节严重与否给予相应的处理。各岗位人员一定要深刻理解本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与内涵,以十二万分的努力确保准备工作的完成。与仙界与各友好国家及团队有交涉的人员一定要牢记,你们的言行代表着大周国的国民形象,要将自已的表现与大周国民的人均素质联系起来,要本着牺牲一切的勇猛精神,确保计划任务的完成。

注意事项:1.考虑到近期兜率冶炼的价格急剧上涨及相父本人的身体状况,故金甲切不可全用真金,用铜锡合金仿金即可。2.选拔穿越时空去明朝购物的人员一定要通过严格的思想政治水平检验,特别要剔除看过某些天涯煮酒贴的人员,以免其对明朝有了黄金时代的定见,以至于违反纪律留在明代。3.鉴于凤凰在仙界也是一级保护动物,如实在不能与仙界动物园谈妥租用条件,及时采取以下两套应急预案:A.向西方教租借孔雀,以染色剂染成红色。B.采用本土野生红腹角雉,请仙人使法变大至凤凰大小。以上A,B两套应急预案视西方教与本土仙人工费价格而定。8.拜将宣誓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精心编写,既体现时代特色,又能彰显我大周正义之师本色,故此要以最大的努力编写,必要时可以采用穿越的方式,到其他朝代寻求帮助,经费从金台的建设费中调用。但务必体现出我大周风格,以免让后人讥为穿越文!

(五)三月十五日,金台拜将暨纣王陛下发表女娲宫重要题词二十三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主要负责人:武王陛下、王后邑姜、相父姜尚。具体实施细则:在食时前,由武吉将军发动的百姓观礼团到达现场,从相府直到歧山,形成人山人海,百姓拥护的大好局面。同时,南宫括将军率领的清洁队要把路面打扫平整干净,再敷上净土,形成“地被紫朱”的效果。食时一至,武王陛下率文武百官亲到相府门外,奏乐、鸣炮、开门,请相父现身。两人并行,直至登辇,武王陛下要显示自己对相父的尊重,亲手扶凤尾推三步。

乘辇至歧山,歧山上金台人员落实到位。台分三层,象征大地的第一层以黄布包裹,上由邑姜皇后选出一百二十五名精壮宫女,分五方各二十五人站立,每方人员穿着自已代表方位相符颜色的衣着,手持同色的旗帜,以象征构成大地的五行。此台由散宜生大夫负责。

第二层象征苍天,以黑布包裹,象征苍天,武王亲选三百六十五名精壮持卫,手持大红旗在此台上站立,象征构成天球的三百六十五度区域,此台由王弟周公旦负责。

第三层象征天下生灵,以代表大周火德的红布包裹,上站七十二员牙将以代表一年中的七十二个物候,所穿衣着均按其所代表物候设计,此台由王弟召公奭负责。

相父至歧山下辇,先接受各级军民及及好国家使者观礼,然后登台。

首先登上第一层台,面南背北,即所谓负阴抱阳,象征为天下百姓请命。由散宜生大夫宣读祝文,向大地之神致意。

然后登上第二层台,面东背西,即受太阳之光,象征领受天命,由王弟周公旦宣读祝文,向苍天之神致意,申明自己伐纣的正义性。

最后登上第三层台,由王弟毛公遂交付象征兵权的黄铖、白旄,奏上古圣王音乐,由王弟召公奭宣读祝文,向至高之神天公地母致敬。

宣读完祝文后,行发鼓竖旗礼,改称相父为元帅,为其披挂盔甲,授予印剑,元帅高举向全军展示。于此时放出凤凰,以示天神保佑,降我瑞兆。

最后请武王陛下在下行八拜之礼,以示尊重军权,然后上台南面端坐,由元帅向其行礼,以示尊重君权。拜将仪式到此结束。

最后一项活动,元帅帅众将官请昆仑仙人批命,以此鼓舞我军士气。

注意:在登辇前,为表示武王陛下对相父的尊敬,务须保证齐头并行的局面,但仍须注意尊卑,故武王陛下务必居于较尊贵的右方位置上。考虑到相父与武王陛下年龄的差距,武王陛下务必注意前进的速度,故两人必须将垂膝玉饰佩戴上身,前行时以玉块撞击的声音是否协调来调整脚步。

另,批命时,要请众仙人把握好分寸,既鼓舞我军的士气,又要让他们看到面临的困难,不要为面前的危险而畏缩不前,要拿出青春、勇气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成为我大周优秀的战士!

各级单位接《通知》后,要认真组织基层协会开展好活动,同时注重收集最新情况,并于三月十四日前将执行情况上报帅府。

大周国武王驾下大夫散宜生书

大周十三年三月初三日

六十七到六十八回中心是比较平谈的历史,细说趣味也不大,但却是比较重要的转折点。慢慢挖封神已经接近尾声,我想说的是,其实我对这部古典名著的再认识才刚刚开始,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正视这部名著,看到其价值所在。在这我只总结一下我对这个转折点的看法,写的是随笔。呵呵,风格又跳了。

六十八 幻想与现实的相遇

金台拜将,是一个转折,我称之为转戾点。

这样的转戾点在中国小说中有很多,比如《水浒》。梁山英雄兄弟同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历次交战虽有些损伤,但也有惊无险,兄弟一个不少,就象那句传颂千古的歌词一般:“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倘若少一个,就是不还乡。”此歌读之如烈酒冲入心胸。

可惜,只是幻想。当幻想与现实遭遇时,势必粉碎。施耐庵既使有擎天之笔也无法将好汉们自随后的悲惨命运中拯救出来。于是,随后,在打方腊的首战中,三名好汉就离世而去,而且走时很平常,在梁山一场习以为常的大胜中就走了,就象以前的小兵一样,没有死于名将之手,没有什么特定描写,但却真的走了。他们的死,虽未多作笔墨,却犹如一块空白,读来六月间仍存一股寒气。原来神奇如一百单八将,也是会象凡人一样死去的。原来战争是如此之残酷!于是我没有再细看后面的情节,因为那儿有更狰狞的血色。

封神也一样,虽然之前神奇的法术、有趣的怪兽让人目不暇接,但能吸引大量未成年读者的可能有英雄的不死性吧?虽然之前西歧也不是没人阵亡,但英俊的黄天化还在,逗趣的土行孙还在,帅气的黄飞虎依然在,这让人多了几分看下去的心思,看自己喜欢的英雄是如何建立功勋,逢凶化吉。但,这却是一个最终会醒的梦。

这梦其实是幻想啊,虽然封神全书充满了幻想,作者狡猾地将一些重要的幻想放在了前面以营造这个梦境。特别是复活这项,黄飞虎、黄天化、哪吒都受益于此,于是才有过五关后的欢笑,大军帐中的嬉闹,但在后面的征程中,他们将失去这项特权。这个梦已经作到头了。

命令的齿轮即将转动,幻想不得不让位于历史。封神英雄们面对的是更加可怖的死亡深渊,即使是死过一次的哪吒,也难以幸免。即使他们的师父也感到无力与脆弱,他们知道的只是命运的流向而已。因为历史已经写就,但它只是标明现世,注定在上面不会留下哪吒、黄天化、土行孙这些神话中的名字,所以封神英雄的离开,也象水浒英雄一样注定与无奈。

历史如同封神的骨骼。幻想,就是其美丽的容貌。纵然美人一笑倾城百媚生,但故事随着时光走向尾声时,就象小说《人骨拼图》所说那样:“骨头是人体最坚强的部分。我们的肌肤会衰老,但骨头却永远年轻。”三千年后,历史就在黑暗中张着空空如也的眼洞看着我们,而作者绝不会忽略它的存在。历史上阻挡伐殷大军的伯夷叔齐已经到了眼前,与姜尚说着一些来自殷商时代的古语,我相信对于这些语言,明朝的人们看着也未必比我们轻松,因为那是真实接近殷商时代的语言,是比明代的文言文更古老的语言,虽然它们在现代人眼中也被叫做文言文。而我们,早已对它们的区别漠不关心。

离别已经很近了,历史的猛兽在一步一步逼近封神中的英雄们,没有一个能够逃脱。我们可以畏惧,可以憎恨,但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拒绝,因为是历史给了幻想发挥的机会,我们的英雄也在历史对幻想的毁灭中真正再生,肉体虽灭,精神成神。

但幻想在历史面前只有被吞噬的命运吗?不,不是的。至少,我们知道,没有幻想就没有《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而这部小说,至少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近似真实商周的时代。

三千年后,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商周的骨骸,即使是两千年前,上面也没有多少血肉,但正是作者以他超凡的幻想,让这骨骸重生出血肉来。你不要去管它有多么不符合殷商的历史事实,因为这样如同拿一本牛顿力学去证明敦煌壁画上的那些飞天是不能飞行的一样荒谬可笑,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事情的真实往往比幻想更为夸张。

真正的商周之际,未必是一个华丽逊于小说与电视的时代。古人会愚蠢到将所有的好东西都埋在地下,等候三千年后的我们去发掘?以出土的一两座普通贵族墓葬的文物就能还原那个时代的原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正代表那个时代的商王或是周王的墓地,一座也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掘,它们可能已经消失在三千年的岁月洪流之中。

相信进化论的我们,是不会相信有些东西并不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的。事实上,这些东西的确存在,明朝皇陵出土的金凤,在现代人拙劣的仿制技术下,被做得象一只麻雀,大汉王朝流存的钢刀质量远超一千年后的倭刀。武则天的万象神宫已经灰飞了,空让世界最大的木制建筑的桂冠落在了日本。

历史骨骼上的血肉早已消失殆尽,在作为还魂药的时空穿梭机发明前,要让人们看到它最美丽容颜的唯一方法也就只有幻想。封神是幻想水浒也是幻想,《康熙皇帝》《明朝的那些事儿》都是幻想,也许你说后面三部是历史,但历史上的古人真的会象他们那样想,那样说话?他们的事全都真的发生过?别拿什么历史小说与神话小说的分类来蒙事。水浒无视了多少神话情节?明朝人的思想真象当前明月所写得那样活泼?

在这儿只提幻想,没有幻想就没有小说,真要分出现实与神话也能说是幻想的程度不同。

没有幻想的作品只是一部验尸报告,加了些幻想的历史小说可也只是写真,它们都局限在一些东西中,比如说从地下掘起的瓶瓶罐罐或者是一两本破书中,而神话的幻想却是势不可挡的猛虎蛟龙,它冲破了这些束缚,向更广阔的天地奔去,无所畏惧。

尽管横亘在它们面前的是历史的天堑,是不可逾越的“道”。

历史是不能逾越的,因为它是根本,脱离它也就象脱离大地的种子,终究无法长期生存。而幻想是瑰丽的,施与那个远去的时代华丽的光环,在历史大框架的范围内的幻想更给予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接近历史机会,使我们不至于畏缩的落在历史的后面,吃力的翻着古书。

尊重历史,也要尊重幻想。是历史让我们的英雄有生有死,有血有肉。是幻想让我们的心与英雄们一起插上翅膀飞翔。

重新认识封神,认识商周,以幻想填充历史的空白,以历史支撑起更宏大的幻想。

六十九 单挑王孔宣

姜子牙的计数能力明显有问题,连加法都能搞错,直到正面遇上孔宣才惊觉:“啊,少算一路!”以此数学能力怪不得元始天尊不发毕业证给他了。

但算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这路讨伐军才是真要命的。从闻太师死后,来征西歧的各路军团加起来都没孔宣一半强。就算是殷郊,三头六臂,一身的法宝,但西歧人马来个一窝蜂流氓战法也会弄个灰头土脸。唯独孔宣同志,我刷,我刷,我刷刷。左边刷,乾坤圈、哮天犬没影。右边刷,哪吒、李靖失踪,西歧大将十一员被俘。真正作到了以一挡百,西歧兵败如山倒不说,最叫人惊心的莫过于黄天化同志的壮烈牺牲,这几乎让老姜的伐纣大计就此断送。

黄天化同志的死的确是对西歧莫大的损失,尽管他师父清虚道德真君为此已经付出了力所能及的努力,就差没告诉他遇到高继能就逃跑了,但还是不能改变他的命运。这不能怪他救护不力,或是黄天化不听师父教诲,其实神仙的预算能力也就只有这个水平,就拿《大话西游》中紫霞的话来说,就是:我猜出了开头却没猜出结尾。以清虚道德真君的预算能力精度也是相当高的,但他还是算不到爱徒遇难的细节。

严格来说,高继能杀死黄天化完全是仗了孔宣--先将哪吒与我家大哥两位刷了,他才能对毫无防备的黄天化得手。这事前有谁料到孔宣这么猛?而作为一名战将,黄天化也不可能在战场上不战而逃,所以他的死完全是无可挽回。

至于为什么这次道德真君不让黄天化复活。传统一点的看法是天命如此,小黄气数已绝。但我更愿意相信主要原因是仙界的灵药数量有限(你以为天底下都是象猴子那么牛的家伙让谁活就活啊?)加之小黄尸首不全,因此老姜只好长叹一声:“天意难违啊。”

但他还是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孔宣没有加入闻太师的部队,要是那样的话,恐怕历史早就改写了,闻太师同志发动所有好兄弟布阵合剿才干掉西歧方九名炮灰自己也伤亡殆尽,我可以想象当他在封神台中听到孔宣如此战果时想找块豆腐撞死自己的神情。不过他铁定找不到了,那时还没豆腐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孔宣同志与闻太师擦肩而过呢?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但明显这错过不是一次两次,更是三次四次。孔宣同志是作为三山关的总兵登场的,而三山关根本就是个攻打西歧的预备兵营,首任是邓九公,次任是张山,再下一任是洪锦,最后才是他孔宣。前三位让人举荐去攻打西歧时哪个不是被夸得唾沫横飞,就差没说他们是超级塞亚人了,但一打起战来却是一蟹不如一蟹。邓蝉玉好歹还把哪吒、黄天化打得鼻青脸肿,到了张山就成了一勇之夫了。至于洪锦,也只会用时空转移的花招欺负凡人。最后却来这么个猛人,还是由名头不好的飞廉大夫举荐的,这不由让人感到奇哉怪也,莫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朝庭居然让这样的猛人雪藏如此之久。

对此也是封神中的一个不解之谜。当然,以老许的书生本质创造这样的谜也不是一个两个,不过以我的宗教与历史知识倒可以为这个谜找出两种解释——正统的与八卦的。

先来正统一些的:孔宣是什么?

看完小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只孔雀,不过孔雀又是什么呢?是一只鸟啊,事实上大商王朝与鸟就有不解之缘。

现在历史学家公认大商朝起自东夷,也就是与姜恒楚他们是邻居,而东夷的图腾前面就说了是鸟。大商王朝流行的就是鸟崇拜。

大商朝的始祖契据说就是他老母吃了燕子蛋生下来的,而大商朝的军旗上也时常绘上鴞(猫头鹰)纹,而商王更是以十天干为庙号,专家们相信,这代表着太阳崇拜。

太阳与鸟有关系吗?十金乌啊!中国神话中,太阳就是一只在天上不断飞行的鸟。商王以已自比,当然也是把自己当成了鸟。

现在有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是由东西两大民族交融而成的。西边就是夏民族与周民族,图腾是龙。东边是商民族,图腾是凤。

所谓图腾也就是种神话,人们相信某一种动物是自己的祖先,能够以神力保护自已的民族。对于鸟的崇拜的集中体现就是凤,凤凰崇拜在中国神话中也有很浓重的影子。

在西游记中,老孙练成法术,回山打败了混世魔王,坐在花果山头想事,忽然想到要是禽王、兽王打过来如何?所谓禽王就是凤凰,虽然在小说中没有正式出场,但能让初生牛犊的老孙怕成这样,一定不是好鸟。果然,在随后的狮驼国,老孙就吃了大鹏的大亏,如来告诉他:“大鹏是凤凰的么儿,老大就是孔雀,我都要叫‘她‘?一声‘妈’。”

一种生物可以生出另一种生物吗?这在现代人眼中当然是不可能的,按照物种进化论,同一种物种的演变要经过数千万年的时间才能转化,但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好象不是这么回事,龙生九子,老虎生彪,说生就生了.这种物种的变化法因此也被我们看成了荒诞不经的神话.

其实这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证明.现在的比较普遍的历史共识就是,凤凰本来就是孔雀.

虽然我们已经在生物学上判了龙凤麒麟这样的神话动物死刑,但让人头痛的是古书上有大量龙凤麒麟的记载,其真实度让研究者实在犯迷糊.当然可以用误解或者是古人的某种需要的说法来忽悠我们这些普通人,但掌握的资料太多了,这些说法已经不实用了,比如说凤凰吧,有记载中国的音乐“十二律”就是根据它的鸣叫发展而来.更神的是上古时代它们似乎比现在要多得多,<诗经>中就反复歌咏:“凤凰鸣兮,于彼高岗, 梧桐生兮,于彼朝阳”,要是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有了如此不凡的想象力,现代的奇幻小说家可以集体跳楼了.更神奇的是它们似乎也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开法而减少.<淮南子>中有云:当伏羲、神农统治天下的时候,凤凰都飞到人家的天井中来了。当尧舜禹三代时,凤凰还是会飞到人家门口的,但到了周代,凤凰就只会飞到离人远远的湖边上了。虽然这是表达作者的一种社会退化的主张,但如果不是当时人的一种建立在普遍信仰上的共识,说出来谁信?象今天中午,我一边剔着牙齿一边说:“西方教未曾参加万仙阵大战。”马上就让老大抓着破绽,海扁一顿。所以,信口胡说也是要有依据的。

所以,凤凰的出现一定有其依据,这个依据,很多人相信就是孔雀。

商周时代的中原气候类似于现在的西双版纳,不少现在只在热带出没的生物都在这儿出没,比如犀牛大象,孔雀的踪迹也有发现。前面已经说了,大风的原形就是孔雀。孔雀有着艳丽的毛色,当它开屏时更是美得惊人,被当作百鸟之王是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我并不认为古代的凤凰可以与我们所熟悉的孔雀划等号,因为物种是很神奇的东西,就象我们都熟悉的狗,既有重过二百斤的马士提夫犬,也有可以放在荷包中的吉娃娃。虽然是同一物种,但体型脾气相去何异天壤!上古的孔雀被人敬畏,害怕,恐怕也不是光凭着其毛色,而是凭着其凶猛的习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叫声,凤凰的叫声启发了中国古人的音乐思维,而现代孔雀的叫声网上就有,你可以找来听听。

现在的孔雀主要有三种颜色:白、绿、蓝,白色与绿色尚算珍贵,而蓝色就是食用鸟了。体长也不过1.4米,给人的感觉更象是衣着华丽的花花公子,没啥能耐,但请注意,孔宣同志是红孔雀!而且还能让淮提坐上去,这岂是体长2米以下(除去尾毛后)办得到的?这样的孔雀站在你面前是什么感觉?你不要拿动物园的现实孔雀来想象,最好是看一幅大尺面的国画孔雀图来想象,当它开屏的时候,恐怕就只有画上的四个字可以形容这感受了:“富贵逼人!”

这样的孔雀已经不存在于现实,与凤凰的差距更小了,在清朝的官服补子上,孔雀名列三品,还在锦鸡之下,这个位置恐怕是根据现代孔雀的形态得出的。虽然我印象中似乎现在还有巨孔雀的存在,但网上查不到资料。

顺便说一句,与龙相同,凤凰其实也是一个大家族,我们所熟悉的金凤凰也不过是这个家族的代表之一,据说有凤属按其颜色分为五种:赤者凤、黄者鵷鶵、青者鸾、紫者鷟鸑,白者鹄。(小学钳珠)。不过国人早就不注意这些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雀与大商国的关系,一个是以鸟为神的国度,一个是鸟王国中的王子公主,那么,孔雀不保大商保谁?至于为什么这时候才让他出征,可以理解为他老人家的出场费用太高了,请注意纣王下给他的那封诏书:“……你的功劳在这国家,让我也感到光荣。我就是把江山分你一半都不可惜,只为表扬你的功劳,……”已经根本不是上级对下级下命令的语气,而是一种哀求的口吻了。几乎可以就此认定,孔宣同志是大商最后的保护神,是大商的老底,不过与老闻不同,老闻是攻,他是守,所以老闻出征了,还将他留了下来,以备不时之须。但今时不同往日,西歧已经气焰高涨了,所以小纣最后还是请这位大明星出场了,以解决西歧这个烫手山芋。

这样的解释合理否?只有一点不合理,那就是既然孔宣这么伟大,那么他为什么在大商朝还只是个总兵职称?用现代的岗位评定也只是个地师级待遇?以他的功夫至少黄哥的位子该他坐嘛。他真的不求名位到了这种境界?所以还有一个八卦些的解释,不过信不信就由你本人了。

这个八卦就是性别.别,别慌着丢臭鸡蛋,听我说完.我们凭什么认为孔宣是男人?恐怕无外乎两点.其一,按我们的习惯,古典小说中没有特别加以说明的都是男人.其二,按我们的经验,孔雀只有雄的才有尾羽才会开屏.那我就根据这两个论点来一一解说一下.

其一,其实书中没有明言孔宣同志的性别的,只有土行孙同志与他大战时“匹夫” “匹夫”地乱骂.但是土行孙同志的整蛊搞怪劲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要想法气人的话,别说骂孔宣“匹夫”,就是骂他太监也没问题.所以这个论据也不太可靠.

前段时间网上很流行女性考,三国英雄自曹刘以下,几乎全让“考”成了女性,现在我就按封神中对孔宣的记载来“考”一下,看能不能得出同样的结果.

一. 好美好打扮.孔宣牛吗?很牛!但牛不过准提等教主级人物吧!看人家准提,拿一根树枝就来了,不好美也不张扬,而他孔宣呢?背后老拖着五色飘带,醒目得很,真是孔雀极了.

二. 心慈手软.论捉将,哪个比得上他?问题是落在他手中的他没杀一个,只是关着请人家吃免费伙食.这在开始还好理解,胜利在望嘛.但到了后来,他手下大将全死光光了后,自已看营挑战两头顾不来,就该减少点消耗嘛,可他不.还是将兵马扎在大路口,完成了守株待兔的把戏,这就很让人怀疑他的真正用意了.

三. 爱惜容颜啊,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在日漫<男塾>中,一个长得完全不象女人的斗士就是在临危时用手护了一下脸暴露了女儿身.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孔宣身上,当他让土行孙夫妇联手打得灰头土脸时,致男性的土行孙不顾,抛开好男不与女斗的规条,一心要找邓蝉玉单挑.为什么?同性相斥啊.你这丫头竟然敢毁老娘容,看我把你脸划个稀巴烂.

照这么推下去黄天化的死更是疑云重重.高继能明明可以活捉他的,平日也无仇无怨,干嘛就这么把小帅哥给害了?之前落到孔宣手中的三位,洪锦是名草有主,我家大哥则其貌不扬,小哪吒是七岁小孩的身体,有美学价值无实用价值.而黄天化正是正当妙龄,独身一人,真正让孔宣捉过去了的话很难说会不会发生某些带颜色的事.于是高继能一见就知道要提前预防,于是杀了一了百了.

以上的八卦也许只能证明可疑,但还是不能下定论,其实下定论的如来那家伙,封了归入佛教的孔雀什么号?“佛母”啊!又不是佛公,佛爹,偏偏给一个女号就很有问题了.在寺庙中大多数孔雀明王的相都是女像的.照这套上孔宣自然也该是女相.

当然大多数佛教徒是不认这点的,他们会引经据典说这是“男生女相”,.看着是女的,其实是男的.这正好可以用对孔宣性别判定的第二个疑点来回答:只有雄孔雀会开屏能证明孔宣是男的吗?

众所周知,虽然只有雄孔雀会开屏,但是表演孔雀舞的却是女性啊.其实最开始的孔雀舞表演也是由男性担任的,但男性实在不如女性能将孔雀的柔美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最后跳孔雀舞的都是女性了.我们看到孔雀开屏,就首先想到的是姑娘的花花裙子.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民族心理.事实上鸟类的女性化倾向还是得从百鸟之王凤凰身上找原因.我们都知道,凤为雄、凰为雌,但在后世,把凤作为皇后的象征后,就带动了整个鸟类的女性化。只要是色彩艳丽的鸟儿,总会让人想起姑娘,哪怕明知色彩艳丽的多为雄性也改变不了中国人这心理。

其实雌鸟未尝不能长出艳丽的羽毛,只要它们能活上千年。(现实中恐怕没鸟能活这么久。)

其实判定性别这玩意,依据的就是个民族心理问题。判定孔雀明王是男人,就是因为古印度人心理中对男性的崇拜所致。在印度神话中洋溢的就是对男性力的夸大与神化。而将美丽的鸟儿看成美丽的姑娘,这就是中国人的心理了。而你,会采用哪种心理看事物呢?

以八卦的观点解释孔宣问题,结果就是因为是女性,不被重用,实在没办法后才叫她出场摆平周军,就这么简单。

不过老许显然没想这么多了,他要写的就是一个西方教的同仁们又捡了便宜的故事,但让准提出马摆平孔宣也应该还是在佛经中有渊源了,因为准提同志在佛经中也有个号:万佛之母!又是个性别有问题的家伙。

同样的性别问题在佛教中比比皆是,要以纯佛教的知识来判别佛门中人性别的话,佛教称之为人妖大教也当之无愧了。真是想到就寒啊。

七十 三路分兵的真实原因

我相当怀疑老许是个网站的签约作家,出版社规定了他每日要更新的字数的,所以他没时间好好思考,搞得封神后面越写越让人哭笑不得,与历史常识的对接愈发生硬,浪费了大好的素材.

就拿这第七十一回来说吧,总算收拾了孔宣,西歧大军终于来到了大商的地面上,哪吒说:“这可以展开攻击了吧?”老姜说:”NO,我要分兵.”

事实证明,这是个堪与纣王派到西歧来的前几路扫荡军一样臭脚的主意,.如果不是老姜真的老糊涂了就是有意让这些人当炮灰,虽然西歧也算兵多将广,三路分兵象是平均主义,但要害处就在于真正派得上用场的超人类战士(专指上阐大学习过那几个)根本没有分出去,几乎全都还在他老姜帐下.洪锦还好,有个老婆算猛人,而黄飞虎那一路,就只有孙焰红为喷下火,不过好象还烧不死人..

于是这种三路分兵的后果可想而知,黄家军几乎伤亡殆尽,洪锦吃了亏而老姜旗下猛将也疲于奔命.那么,老姜为什么还要三路分兵呢?他真是居心不良吗?

其实,这还是怪不得老姜,因为三路分兵是历史,不能改的,而老许正是要借这三路分兵,将大量不属于历史的角色从小说的舞台上赶走.

我相信,真正历史上的老姜带着周兵向朝歌进发时,那心情决不会象有人说的那样泰然,而是充满着忐忑不安,毕竟这是中国有王朝以来的第二次改朝换代,危险并不只来自眼前的敌人,更多的是来自那莫测的苍天.

六百年的时光,早就让商朝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神道国家,正所谓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臣民们对商王的敬畏,已经深入骨髓.如果对这不了解的话,可以看看日本,那就是一个以天皇为神的国家,二战期间他们所有的战斗都自称是为了天皇的荣耀.而他们不只是军队如此做.军队的信仰其实是建立在广大国民信仰的基础上,为天皇而死是他们最大的光荣,于是,哪怕连吃败仗,哪怕国内已是哀鸿遍野,哪怕已经被巨大的战争机器榨成枯骨,他们依然相信天皇,认为有神保佑的天皇必胜,依然对战胜有信心,直到原子弹丢下的一刻.

日本虽然战败了,但他们对天皇的信仰却没有减退,裕仁之所以没有受到应有的报应,就是有千万为他死忠的臣民替他上了绞刑台.这种信仰让美国也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上作出了妥协.时至今日,日本人依然崇拜天皇,认为他是在世的神人,是上天眷顾之人.当天皇皇室添丁时,每一个国民都自发的庆祝.报纸上登过一个幼儿园的庆祝场面,看到老师与孩子们那真心的微笑,我了解了天皇就是民族的支柱,而这种支柱是不会轻易崩塌的,因为它建立在人们心中.

它与人的知识智慧无关,而是一种信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观.中国也有这种情况,满清行将灭亡时, 两江总督冯汝骙手下的人起义要让其当督军,但他不从,因为在他心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否定皇帝就等于否定了过往的一切,于是他自杀了.这样的人我们以前总是轻蔑地视他们为迂腐,但事实却未必是如此.冯汝骙的孙子中国著名建筑家冯纪忠评价其祖父,认为其极聪明,思想也很活跃,但他最后还是没有迈过心中的那道坎.

造反,决不是小孩的游戏,成本是相当高的,而这成本不仅来自肉体,更多的来自心灵.今天的人们还如此的执着于君臣之份,遑论古代.特别是几乎没有前例可引的商朝.即使是几十年前,我们还相信不孝的孩子会遭天打五雷轰,做恶事的人会下地狱.几千年前的人们哪不担心这些?他们的担忧只会比我们更甚.

周是商的属国,接受商文化已经有百年以上,老姜等人更是在朝庭当过官,可以说几乎个个造反领导层都是受过商人的神权政治教育的.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你相信他们手下的小兵会全是无神论或亡命徒?

虽然老姜他们是有文化,够聪明,决定了做造反这项高风险事业,找到了各种征兆证明来表示上帝是站在自己一边的,但有哪个投资者不考虑一下风险?上帝真的会对向商王朝进攻不闻不问?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因为他们是领袖,他们就是这军阵的胆,他们一但表露出怯意,下面的小兵会如何?

伯夷叔齐的劝说就可以看做当时一种普遍观点,商是君,周是臣,有如子不能恶父,臣是绝不能伐君的.有此思想的人绝不会是少数.

大周军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心理压力最大的一支反叛军了,到了后世,秦时周室早已衰微.而后刘邦这个流氓都当了皇帝,无论如何是让天下之主这位置掉价掉惨了,就是司马迁将他的出身写成龙子龙孙,也依然洗不去皇冠沾上的泥土味,”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声音开始在中国人心中回响.不过,大周朝的官兵是不可能知道这句话的.

对于伯夷叔齐两人,姜子牙可以将他们赶走就是了,可发生的另一些事就不是赶走能了结的.

老天爷似乎真的是要与大周过不去,历史有载,在行军途中,天上出现了慧星(似乎不是哈雷).

从东到西,慧星都是不吉利的象征(可见老姜是多么恨他老婆了),在这个节骨眼上来这东西,肯定是不祥之兆.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眼看就要有事发生了.

幸好老姜够机灵,三步并作两步跳上了讲台:”兄弟们,不要怕,这不是坏事!”他说:”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大扫帚,让我们扫除纣王这个大坏人!”

这样,一场失败才在老姜以人格为担保后得以阻止.但不知老姜下来后有没有擦去额头上的冷汗.

可这与三路分兵有啥关系呢?事情是这样的,其实老天爷整盅大周国的不只慧星这一项,更大的考验还有的是.且说某日,一阵大风过后,周军大旗断为三截.

这下也是全军震动,要知道,哈雷也就七十年来一次,那年代除了老姜这样的超级BT恐怕没人能见两次,所以他说的话人们信,可中军大旗断了,那是公认的不详之兆啊,老姜会如何圆呢?

在众人惶恐的目光中,且见老姜脸不改色心不跳,将断开的三截旗杆抱起来,又开始演讲:”弟兄们,上天给我们下指令了,让我们兵分三路,进击朝歌.”

又一次人格担保,又一次恍然大悟,众人提到嗓子眼的那颗心终于落了地,大军又整齐的前进了,不过真的分成了三路.

就这样,老姜以自己的智慧一次次改写了败局,千古兵法之祖果然不是盖的.

这知识熟读古书的老许应该知道,可他居然就写成了书上那样,妙棋变臭棋,如果不是八股文把脑袋搞僵了那一定是赶稿的问题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9710.html

更多阅读

印度教的“封神传说” 印度教传说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每一个拥有悠长历史文明的国度都有它自己的神话,而每一段神话都会涉及到一个神的诞生,即神的创造。在中国,上至女娲伏羲,下到钟馗秦琼,无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其中造神最为集中的一段,则是由民间传说改编的封神演

声明:《慢慢挖封神7 慢慢挖封神》为网友看透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