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帅he蒙帅如厕法:看谁是战争艺术大师

介绍几个蒙帅的小“伎俩”,从细节看一看隆帅和蒙帅哪个更富战争艺术。

=====================================

例一:沙漠作战等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动,很难逃避空中侦察。蒙帅为了欺骗隆帅,不暴露自己的装甲反击有生力量,专门把在第八军团工兵部队服役的英国建筑设计师(名字忘记)挖了出来,作为自己的“隐蔽”参谋。

坦克停放在沙漠上,不能挖个洞藏起来也不能在沙漠上种出大片森林来。怎么办呢?干脆不隐蔽,于是这名工程师设计了布罩,将坦克罩起来。布罩上画成汽车的图案,从天空看下去是运输车队,达到了迷惑隆帅的目的。在阿拉姆 哈勒法战役中,隆帅又“三板斧”式抡出了右勾拳,这时蒙帅的“运输车队”揭开“面纱”,露出了“狰狞”面目,给予隆帅的装甲部队以迎头痛击,完全破坏了非洲军团的进攻企图。

例二:沙漠广袤无边,士兵光屁股、随地大小便等小节问题时有发生。在沙漠野战中指挥官也往往忽视很多这样的细节问题,比如士兵如厕大便问题。

英军士兵战术手册对士兵如厕有详细和严格的规定,尤其是由于粪便是引发流行疾病的温床。蒙帅事无巨细,上任后严格执行了“如厕守则”。

其实英军的方法很简单,士兵先在沙漠上挖一个坑,然后把弹药箱扣放在坑上,这样就有了“马桶”,粪便添满粪坑后立即掩埋,防治类似痢疾等流行疾病传播,士兵由于痢疾等流行疾病减员少,保证了军团的基本战斗力。

而德军呢?非洲军团在沙漠上随地大小便,致使痢疾等流行疾病蔓延,士兵由于疾病减员严重。隆帅本人也感染了严重的肠胃道传染疾病,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几乎有时几天不能进食,只能喝一些葡萄酒充饥,严重影响了隆帅集中注意力指挥作战。最后隆帅私人医生将隆帅病情报告元首,元首强令隆帅临阵离开,不但影响了士气而且在蒙帅发起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初始阶段不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不能严格执行士兵“如厕”纪律,造成将帅士兵战斗力降低,不能不说是作为主帅的失职。

例三:蒙帅不但善于迷惑对手,也善于迷惑自己人,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英军以大规模炮击开始,蒙帅在发出战役开始命令后对各级指挥官在电话中说:“按照我的作战计划打,胜利就在眼前”,然后钻回自己的帐篷蒙头大睡,拒绝接任何电话和汇报。

二战后蒙帅的作战参谋回忆说,其实当时英军进攻炮火地动山摇,地面上放置的桌子等物上下跳动,很难想象正常人能够睡着。而且他们判断蒙帅肯定也睡不着,是在“假寐”。但蒙帅蒙头大睡却鼓舞了士气,消息传出后将士信心大增,不再怀疑蒙帅的作战计划,更加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的胜利。





例四:蒙帅右勾拳-以牙还牙。

隆帅善于打“勾拳”,法国人和英第八军团吃尽了隆帅左右勾拳的苦头,但蒙帅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对隆帅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右勾拳。

与隆帅的勾拳不同的是蒙帅的勾拳是后打而不象隆帅那样先打出来。在准备阿拉曼战役阶段,蒙帅将澳大利亚部队部署在右翼(北部),作为一支诱敌进攻力量。

蒙帅的阿拉曼进攻计划是从炮击开始,随后中央突破,由战斗工兵在战场的正中央隆帅的雷区开辟一条通道。英军工兵英勇顽强,硬是在布满了反坦克和反步兵地雷的雷区打开了一条供装甲部队通过的通道来。但英军装甲部队在进入通道开始突破的时候一方面遭到隆帅88毫米高射炮的迎击,而且在通道中拥挤一团,出现混乱,面临被歼灭的危险。

这时蒙帅果断打出了右勾拳。澳大利亚步兵在右翼遭受了重大伤亡后仍然步步推进,大有突破隆帅防线的势头。

蒙帅的右勾拳既是虚幌一枪,也是进攻力量,能突破就突破,不能突破仍然起到吸引德军主力的作用,虚虚实实,大师风范。

德军指挥官(隆帅在德国养病,但战役开始后返回前线)错误判断澳大利亚右翼进攻部队为真正进攻方向,装甲部队北调迎击澳军。

蒙帅在得知德军装甲部队北调的情报后立即组织装甲部队再次从雷区通道发起进攻,这时德军才意识到蒙帅的主攻是在战场中央,装甲部队南调反击英军装甲进攻部队不但为时已晚,而且连到达中央战场的油料都不够了。

最后的结局各位都很了解,不再赘述。

图:大战前夕



10月23日晚上10:00,蒙帅发起进攻。



10月24日下午6:00,德军装甲部队开始反击。



10月25日下午隆帅返回前线,德军试图反击,被澳大利亚第九旅击溃。



10月25日晚,蒙帅试图突破防线。



10月25日晚上10:30至26日凌晨3:00,蒙帅从三个方向在左翼发起进攻。

可以看出德军第21坦克师被调到了左翼。



10月26日下午5:00,第51山地师攻占“腰子岭”,意大利第133装甲师反击。可以看出左翼德军第21坦克师被粘住,右翼德军具备队第90轻步兵师被澳大利亚第九旅的进攻所吸引,不能动弹。



10月26日至27日,双方重新部署兵力。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第九旅的进攻牵制并吸引德军第15坦克师北调,预备队第90轻步兵师前调。德军第21坦克师北调至中央战场。



10月27日早上8:00德军反扑“腰子岭”失败,英军仍然控制中央雷区通道。



10月28日蒙帅用澳军和印军打出左右勾拳,吸引了德军的有生力量。

隆帅he蒙帅如厕法:看谁是战争艺术大师


10月29日可以说是战役的关键,澳大利亚第九旅的顽强猛烈进攻吸引牵制了德军第90轻步兵师和第15坦克师,德军第21坦克师北调。



1942年10月31日,虽然澳军右勾拳没有突破,但吸引牵制了几乎所有德军有生力量。



11月2日蒙帅主攻力量乘虚突破,晚上10点德军开始撤退。



第4阶段:增压行动

这一阶段的战役开始于11月2日凌晨1点,目标为消灭敌军装甲部队,迫使敌人在开阔地上作战,消耗轴心国军队的油料储备,切断敌军补给路线,最终瓦解敌军。增压行动是战役开始以来最紧张,最血腥的阶段。这个行动的目标为攻占泰尔阿尔-阿恰齐尔,轴心国最后一道防线。

这次进攻以空军连续7小时对泰尔阿尔-阿恰齐尔和希迪阿巴德阿尔-拉赫曼的轰炸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是360门炮连续4个半小时的炮轰,它们一共打出了15000发炮弹。增压行动最初的攻击任务落到了新西兰军队身上(尽管用于进攻的步兵是英军步兵师中的两个旅,而用于进攻的装甲部队为新西兰师中的英军第9装甲旅)。新西兰军队的指挥官弗雷伯格本不想让他的部队执行这个任务,因为他的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但是上级没有答应,于是在这个11月中的寒冷夜晚,新西兰军队出发了。

步兵们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但是就像战役第一天的“轻足行动”一样,直到第二天早晨,工兵才在雷场中开辟了安全通道。因此第9装甲旅无法借着夜色掩护去攻击敌军。在11月2日破晓时分,德国88毫米炮击中了一辆又一辆的英军坦克。第9旅没能完成他们的任务。实际上,他们有75%的人员伤亡,并且在128辆坦克中有102辆被击毁。但是,他们在敌军防线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因此现在第10军团中由雷蒙德·布里格斯率领的英军第1装甲师可以开始与敌人战斗了。在正午时分,120辆意大利和德国坦克开始出发,它们的目标是打赢阿拉曼战役中规模最大,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场坦克大战:阿恰齐尔山脊之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天。

“沙漠在热浪中抖动。它只能被看作一个被高爆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尘土笼罩的地方,一个被燃烧着的坦克和卡车产生的烟弄得很昏暗的地方,一个被无数枪支的火光照亮的地方,一个红色,绿色和白色曳光弹满天飞的地方,一个在轰炸中震颤的地方,和一个被双方的炮火弄得震耳欲聋的地方。”

这次坦克大战的结果被后人称作“彻底击败了德国坦克”。尽管双方损失了大约同样多的坦克,但是这个数量对于英军来说只是一小部分,对于隆美尔来说则几乎是全军覆没。

隆美尔将在南方的意军阿利埃特装甲师调到了泰尔阿尔-阿恰齐尔来协助德军进行最后的防御。在当天夜晚,轴心国部队只剩下32辆坦克还在前线。就在非洲军团于阿恰齐尔作最后的斗争时,隆美尔开始向富卡撤退了。

第5阶段:突破隆美尔向希特勒发送电报说他的部队现在不堪一击,现在正在准备撤退,但是希特勒告诉他让他再多坚持一下。冯·托马告诉隆美尔说:“我现在就在战场周 边。第15装甲师只剩10辆坦克,第21装甲师剩下14辆,里特瑞奥装甲师还有17辆。”隆美尔给他看了希特勒的电报,于是他留了下来,继续指挥非洲军 团。

冯·托马与他那几乎被全数歼灭的第15和第21装甲师并肩作战,他们迎击的是英军150辆坦克。他坐在指挥坦克中亲临指挥,一直到最后一辆坦克被摧毁。最后,冯·托马独自一人站立在他自己那辆燃烧着的坦克旁边,那个地方后来被称为“德国坦克坟场”。

轴心国剩余的军队仍然在战斗。他们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一个12英里宽的缺口。“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这里的话,我的部队连三天也坚持不了……如果我执行元首的命令,那么我的部队可能拒绝服从我……我的部队是第一位的!”隆美尔违背希特勒的指示,最终命令部队大规模地撤退。

D+12日,1942年11月4日

11月4日,战役中最后的战斗开始了。英军第1,第7及第10装甲师穿越了德军防线,正在开阔的沙漠地区行驶着。盟军获得了胜利。轴心国部队正在撤退。这一天,意军的阿利埃特装甲师,里特瑞奥装甲师和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师全军覆没。

在这次战役中,隆美尔损失了12000人和350辆坦克,他的部队只剩下80辆坦克可以用。盟军的损失也很惨重:有23500人伤亡或失踪,这是第 八军团步兵人数的四分之一。当道格拉斯·温伯利将军向第9装甲旅的约翰·居里询问哪些是他剩余的部队,他指着12辆坦克说:“他们是我剩余的装甲部队。” 温伯利将军说:“不许再这样了。”



意大利就靠着地中海,却不能给隆美尔最低限度的后勤。 英军对非洲军团海上运输的干扰和破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巴顿非常不鸟蒙哥马利,是真的么? 是呀,如果不是艾克的管理技巧,巴顿可能要向蒙帅发起进攻了。

巴顿对蒙帅的不满是从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英军久攻不下卡昂开始的。

不过后来蒙帅的花园行动计划和阿登战役初期的措施也确实不怎么的。

很多年前读过这个片断,是用来强调战场处理垃圾和秽物的重要性时候引用的,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其实一个小细节甚至会决定一支大军的命运。

美军在越战和伊拉克战争中用焚烧的办法来处理粪便。另外,隆帅由于不重视“如厕”,自己肠胃感染脱离战场本身就说明战场卫生有多么重要。

例五:大家都熟悉蒙帅头戴贝雷帽的形象,但可能不知道这也是蒙帅的良苦用心。

贝雷帽是第八军团英国坦克部队的制帽,但英军的坦克部队在蒙帅到来之前几乎被隆帅打德闻风丧胆,不能说是豪无斗志,但也是奄奄一息了。况且第八军团的步兵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坦克部队在关键时刻能够反击救自己一命。用现代语言来说是口碑比较差。

蒙帅步兵出身,特意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戴坦克兵的贝雷帽,不但如此,还把坦克部队的标记配置于帽子中央,其作用可能各位都明白了。

一顶小小的贝雷帽戴在指挥官头上及时传播了信任的信息,鼓舞的士气。



哪位愿意侃侃为什么蒙帅在阿拉姆 哈勒法战役取得胜利后却停止追击的妙用?



关于隆美尔的身体状况:

1911年11月,20岁的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军校校长给这个诚挚的年轻人写了一份评语。在射击和操练方面,军校校长说,隆美尔“相当出色”,体操、击剑、骑马“可以胜任”,不过校长有些忧虑地说:“他身材中等,瘦弱,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

在甘布特,隆美尔的司令部正好处于英军的炮火射程之下。然面,在整个夏季隆美尔几乎每天都乘坐指挥车在沙漠里颠簸,走遍了每一个兵营,并多次驱车到萨卢姆前线,检查新的战术据点的修筑情况。沙漠的战地生活此时已开始损害隆美尔的健康。这年夏季,他在家信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感觉不好,有时闹肚子,有时肝疼。事实上在非洲军中,像他这样的年龄没有一个能这样长时间地忍受沙漠恶劣环境的侵害。现在他终于挺不住了,8 月间,医生诊断隆美尔患了黄疸病,因而规定他吃刺激性小的食物并须保证有足够的休息。他只接受了饮食习惯方面的要求,但对其他却置之不理。在北非沙漠中,其实是没有顺口饮食的,常常是几个月吃不到新鲜蔬菜,只能吃点罐头,水也总带有咸味,甚至咖啡和茶也带咸味。隆美尔的早餐通常是三明治、沙丁鱼罐头和几片面包,吃不了时再留到下顿吃。晚餐是三餐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但也不超过20 分钟,通常是一些简单的食物,外加一杯葡萄酒。隆美尔时常独自吃晚饭或跟几个亲近的参谋一起吃,他要求无论本人还是他的参谋人员,饮食标准跟部队普通士兵一样。一天他邀请一位意大利将军野餐,一共才只有三份面包,并已存放多日,隆美尔也感到难为情。

隆美尔的疾病应该还要算在后勤上,长期的沙漠作战生活也是一大原因。

隆美尔的性格似乎很难和其他高级将领处理好关系,希魔估计也知道这点,把他派到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战场也算是一种对贴身侍卫长的照顾和体恤。作为仅有几个轻装甲师的“小部队”,非洲军给的是军团编制,隆美尔更是早在大将军衔就领着总司令(集团军司令)的薪水。

希腊,南斯拉夫方面遇到的抵抗远不如北非英军的强大,但希魔派到希腊,南斯拉夫的装甲力量要比非洲军多得多。

虽然喜爱这个侍卫长,但不意味着能给他更多的部队去折腾,因为北非的部队任务是防止意大利丢了非洲而已。而不是真的就得拿下开罗。

希特勒可能没有拿下开罗的计划。但拿下开罗进入中东,战略意义太重要了。

第一,拿下开罗,切断补给线就意味着北非英第八军的末日。

第二,印度缅甸的英军直接面临崩溃。

第三,鼓舞日军,使日军西进信心更强,目的早日达到。

第四,轴心国力量在中东连成一线。

所以说硬是给把“轴心国”这个称呼加给德日意,有些不公平。对比盟国的合作协同,德日有啥合作?甚至连战略协同都谈不上。如果是战略合作,德日两个方向夹击苏联,战争早结束了。

例六:蒙帅识破隆帅“三板斧”

隆美尔的侧翼进攻有些人喜欢叫“勾拳”,也可以叫“侧翼包抄进攻”,比较科学的叫“杠杆进攻”。以前隆美尔的勾拳在法国人和第八军团身上是百试百灵,这也是隆美尔平步青云深受元首宠爱的秘密。

蒙帅刚刚上任,但已经对隆帅的“三板斧”是了如指掌。在准备防御中准确判断隆帅的主攻仍然是右勾拳,所以将精锐防御力量部署在隆帅右勾拳的必经之地阿拉姆 哈勒法岭后。在关节时刻阻击挫败了隆帅的整个攻势。

下面是阿拉姆 哈勒法战役简介。

=================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英语:Battle of Alam el Half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西部沙漠会战”一部份,德军非洲军团司令埃尔温·隆美尔 (人称"沙漠之狐")领军大战英国埃及军团司令是伯纳德·劳·蒙哥马里元帅;在败无可败的英军经过蒙哥马里重新战略布置,且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有效截断德军军事物资补给,终于在埃及击退弹药缺乏的非洲军团,护卫中东油田免被德军夺占;是能战著名的非洲军团在北非的第一场大败仗。

隆美尔谋略

隆美尔在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受挫后并未放弃找机会击败英埃联军;但是非洲军团的军事物资在地中海被盟军马耳他岛派出海军空军攻击后越来越少;不仅如此,所有非洲军团军事物资须远从班加西车运至,德军特工侦知即将有10万吨英国军车抵达北非战场增援助战,[2].在知悉英军补给越来越丰沛时,隆美尔决定先攻击英军和埃及军。

盟军防御

从8月13日起,英国第8军团改由伯纳德·劳·蒙哥马里陆军中将(后来被晋升为英国陆军元帅)指挥,蒙哥马里预计轴心国一轮新的进攻即将来临,他在视察前线后简化盟军的计划,北部地区(大约从阿拉姆哈勒法岭至海岸线)由英国第30军防守以迎击轴心国的主要进攻,在阿拉姆哈勒法岭以南的一个坚强的哨所(新西兰哨所)由英国第13军之北翼防守,由于南面平坦的地形令守军难以对抗一次装甲突击,蒙哥马里选择在由新西兰哨所至奎塔拉洼地附近的奎塔拉哨所的15英哩防线上以部署轻度防御以迎击隆美尔的进攻,前线上布置地雷及铁丝网而英军第7装甲师则在此区提供机动防御,由于只部署火炮及轻型坦克,他们没有预计可以粉碎一次装甲突击,但可以骚扰轴心国军队的侧翼及补给线,当进攻部队转向北面及指向在第 8军团战线侧边的阿拉姆哈勒法岭时,它们将进入主要防御区域,在这里蒙哥马里选择集中他手中的大部份中型及重型坦克(集中在英军第22装甲旅)和反坦克炮以等待轴心国的进攻,在英军装甲部队背后的高地上,是英军第44步兵师的两个旅及集中师团及军的火炮[3],而英军第10装甲师已经在尼罗河三角洲整补以装备配有有效的75毫米火炮的M3李/格兰特坦克,当完成后便前往阿拉姆哈勒法岭布防,大部份英军第8装甲旅在8月30日到达以部署在第22装甲旅的左边,而第23装甲旅则最迟在9月1日坟补在其右边的空隙[4]。

克劳德·奥金莱克自己的计划和蒙哥马里的方向大致相同,但他亦有一系列的应急计划,以应付防线被突破后的局面,包括在亚历山卓港及开罗的防守工作,这做成了指挥官之间对防守艾尔阿拉敏或撤退的意向的不一致(这在6月底时就有关防守马特鲁港的问题已经出现过),蒙哥马里的简化是放弃其它选择及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其选定之地区,这影响他解释其意图给其上司及投放一些单位到前线圈(如英军第44步兵师),而这是之前保留下来以应付应急计划。

之后,Ultra截听证实了英国有关隆美尔进攻方向的情报。



战斗序列

同盟国:

英国第8军团: 伯纳德·劳·蒙哥马里中将

英国第13军

* 新西兰第2师

o 新西兰第4步兵旅

o 新西兰第5步兵旅

o 新西兰第4步兵旅

o 英军第132步兵旅 (接受第44步兵师指挥)

* 英军第44步兵师

o 英军第131步兵旅

o 英军第133步兵旅)

* 英军第7装甲师

o 英军第4轻装甲旅

o 英军第7摩托化旅

* 英军第10装甲师

o 英军第22装甲旅

o 英军第8装甲旅

o 英军第23装甲旅

轴心国:

德国非洲装甲军团: 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

德国非洲军 (瓦尔腾奈宁直至在8月30日受伤后由弗里茨·拜尔莱因代替

* 德军第15装甲师

* 德军第21装甲师

* 德军第90轻步兵师

意大利第20装甲军

* 意大利第132阿里亚特装甲师

* 意大利第133利托里奥装甲师

* 意大利第101亚里斯特摩托化师

意大利第10摩托化军

* 意大利第185闪电伞兵师

* 意大利第27帕维亚步兵师

* 意大利第17布雷西亚步兵师

坦克力量:

在1942年8月,非洲装甲军团共有34辆轻型及193辆中型坦克,其中有27辆是配备了一门75毫米KwK 40 L/43炮的新型四号坦克F2型,这比盟军的坦克有更大的射程范围,另有243辆意大利坦克,但大部份均是落伍的菲尔特 M13/40型坦克[6]。

同时,昭盟军共有712辆坦克[7],其中500辆将参加该战役,其中大约170辆是M3李/格兰特坦克,是当时盟军最好的坦克;余下的是轻型及其它中型坦克(斯图亚特坦克,十字军坦克)和步兵坦克(维克斯坦克)。



进攻

进攻在8月30日晚上展开以取得满月的优势,开始时战况已对隆美尔不利;英国皇家空军对轴心国车辆集结地进行猛烈轰炸,皇家海军的大花青鱼式鱼雷轰炸机投下照明弹给威灵顿式重型轰炸机及火炮照射目标;还有,地雷阵密度是由稀疏到密集,英军在地雷区的单位是第7装甲师的两个旅(第7摩托化旅及第4装甲旅),它们得到命令在撤退前给予敌军最大杀伤,它们完成任务及轴心国的损失开始上升,包括内林将军在空袭中受伤及第21装甲师师长冯·俾斯麦少将在迫击炮攻击中阵亡。

虽然面对这些困难,隆美尔的部队在翌日中午突破盟军的战线,英军慎重地后撤,但隆美尔因非洲军燃料短缺而被阻延,这个原因加上英军第7装甲师继续其侧翼进攻令隆美尔转向北面指向蒙哥马里的侧翼,这比原定的偏向西面及直接陷入英军在阿拉姆哈勒法岭的预定防区内,坚守岭内的是英军第22装甲旅的92辆 M3李/格兰特式和74辆轻型坦克,加上有英军6磅反坦克炮及英军第44步兵师和新西兰第2师的战防炮支援[8]。

当装甲部队到达阿拉姆哈勒法岭时,四号F2型坦克在远距离开火及击毁一些英军坦克,英军的M3李/格兰特坦克受制于装在车身的大炮,这限制了必须等待敌人进入正面范围内,它才能从车身上开火,当德军进入射程范围内,英军立即开火及德军坦克被击中,德军意图攻击英军侧翼的行动被反坦克炮挫败,到夜幕降临时德军装甲部队后撤,在战事中,德军损失了22辆坦克而英军损失了21辆[9]。

入夜后,大花青鱼式鱼雷轰炸机及威灵顿式重型轰炸机重临攻击轴心国军的补给线,令它们没有喘息之机,这增加了隆美尔的物资运输困难,令他不能得到意大利人承诺供应的汽油,因此跟着,在9月1日的进攻行动只有第15装甲师发动,它的进攻开始时尚且顺利,但很快便被英军第8装甲旅的侧翼进攻所阻止,德军损失较少,因为英军根据命令留下其坦克以应付即将来临的进攻。

空袭在整天持续及直至9月2日早上,由于明白到进攻已经失败及其部队留在突出部内只会令损失增加,隆美尔决定撤退[10]。

隆美尔撤退

在给予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信息中,隆美尔解释其放弃进攻的决定是由于缺乏燃料、盟军的空中优势及突然增加的损失,在9月2日对轴心国的不利战况依然持续,第8轻骑兵团第4营(属于第4装甲旅)的装甲车突入轴心国的补给线及攻击300辆军车,击毁了其中的57辆,结果,意大利的装甲部队被调来保护补给线及阻止新的进攻。

一架英国皇家空军马田·巴尔的摩轰炸机,巴尔的摩及DB-7道格拉斯轰炸机在日间飞行和威灵顿式重型轰炸机及大青花鱼式鱼雷轰炸机在晚间巡航,以对德国非洲军团保持一定的压力

双方在第二日不太积极,除了在空中,在这里沙漠空军共有167架轰炸机及501架战斗机[11]。

蒙哥马里明白到德国非洲军已经撤退,他策划英军第7装甲师及新西兰第2师进行反攻,但要避免出现重大伤亡。

当第7装甲师的行动只是骚扰性的袭击时,新西兰第2师发起重大进攻,共有2个旅参加,在装甲部队支援下,向南越过非洲军的补给线及在盟军战线以东弧立它们,在9月3日晚上开始,进攻开始受阻及完全失败,皇家坦克旅的46辆维克斯坦克在黑暗中被击毁,其中12辆是因为陷入地雷区而损失的,第90轻步兵师在步兵凶猛进攻下损失了972人,因而不能阻止隆美尔逃脱[12]。

新西兰师的另一个旅在晚间的进攻被弗里茨.拜尔莱因中将的部队挫败,[13]当时的印度第10步兵师正在塞浦路斯,因此在新西兰师北面布防的是印度第5步兵师(这个师在9月9日被印度第4步兵师所取代):

“我们德意志国防军对印度第10步兵师的进攻,主要是集中在敌人为对战线中央进行反攻而集结的地区,导致集结在这里的敌人单位分散,还有,由其它单位为攻击我军侧翼的进攻,特别是新西兰人,因为太弱而未能做成突破—他们因而被挫败,另一个针对意大利第10军的晚间进攻导致英国人的大量损失,数不清的敌人在战场上倒卧死亡及俘虏了200人,包括新西兰第6步兵旅的指挥官克利夫顿少将。”

当为消灭掩护德军撤退的意大利第185闪电伞兵师及第132阿里亚特装甲师失败后,蒙哥马里决定停止进攻,非洲军因而可以撤退,但遭到沙漠空军的攻击,在24小时内损失了957人[14],到9月5日,轴心国的军队几乎退回到原出发地及战役结束。









隆帅穿过的非洲军团制服,现存于“德意志坦克博物馆”。



隆帅的“死亡面具”。制作死亡面具是欧洲的传统,很多名人在去世后都制作死亡面具保存下来。



独当一面,也算是独有钟爱。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8805.html

更多阅读

普洱茶的泡法:标准喝法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普洱茶的喝法很多,那么普洱茶的标准喝法是哪样的呢?   普洱茶的泡法:标准喝法——工具/原料一、条件:1. 冲泡水温:通常用100℃沸水,至少不能

玫瑰花的折法:如何用钱折玫瑰组图全说明

玫瑰花的折法:如何用钱折玫瑰(组图全说明)——简介玫瑰(学名:Rosa rugosa),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1]玫瑰原产是中国,在日本Rosa ru

全身美白法:怎么美白皮肤 吃什么美白皮肤最快

美白是现在很多MM都在努力的功课,下面给你们十二招全身美白的方法,不要错过哦!全身美白法:怎么美白皮肤?脸部美白方法是一种追求,全身美白的方法则是一种至高境界。气质时尚MM要的不仅仅只是“面子”功夫,全身白皙动人才是真的白。十二招全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亦是行人但愿初相遇

过了懵懂阶段,规划案写的倒也开始流畅。中午,看到吉他忙碌在线上,MSN的签名改成了这样几个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句话出自苏轼·《临江仙》,原是如此: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

声明:《隆帅he蒙帅如厕法:看谁是战争艺术大师》为网友眉目清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