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战神王阳明的宗师之路
中华鬼谷子学院阿信
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全面平息宁王之乱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时间,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有一个小故事,可以表现王阳明用兵之神:“王文成与宁王战,尚锐。值风不便,我兵少挫。急令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于铳炮之间,方奋督各兵殊死抵战。贼兵忽见一大牌,书‘宁王已擒,我军毋得纵 杀。’一时惊扰,遂大溃。次日,贼兵既穷促,宸濠思欲潜遁,见一渔船隐在芦苇之中,宸濠大声叫渡,渔船移棹请渡,竟送中军,诸将尚未知也,其神运每如此。”
王阳明之神,更加衬托了宁王之蠢,不能成事是意料之中的。宁王兵败被执,见到王阳明,居然呼道:“王先生,我欲尽削护卫降为庶民,可乎?”王阳明答:“有国法在。”
据冯梦龙《智囊》介绍:“宁藩既获,圣驾忽复巡游,群奸意叵测,阳明甚忧之。适二中贵至浙省,阳明张宴于镇海楼。酒半,屏人去梯,出书简二箧示之,皆此辈交通逆藩之迹也,尽数与之。 二中贵感谢不已。阳明之终免于祸,多得二中贵从中维护之力。脱此时阳明挟以相制,则仇隙深而祸未已矣。”(冯梦龙《智囊全集-通简卷三-王阳明》)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反叛被王阳明擒获后,武宗忽然又想以圣驾亲征为名到南方巡行游乐,朝内奸人们对此各怀鬼胎,王阳明对此十分忧虑。正好有两个太 监来到浙江,王阳明在镇海楼设宴招待他们。酒宴进行一半时,王阳明屏去侍从,去掉楼梯,拿出两箱信函让他们两个看,都是他们和宁王来往的书信,他把书信全 部交还给他们。两个太监感激不尽。
这个故事体现了王阳明的通情达理、仁恕宽容和通权达变。良知是大道德,也是大智慧,是德智的高度统一。真可谓智勇足以克敌,明哲足以保身。以德服人,包括以力,但更重要的是以理、以礼、以情,王阳明对“二中贵”,就是以情服之、感之。当然,这个情,并不违理。
江彬等人忌妒王阳明的功劳,散布留言说,王阳明开始是朱宸濠同谋,在知道皇上要征讨后,才擒拿宁王朱宸濠以洗脱罪名。江彬等人还想要一并擒拿了王阳明以作为自己的功劳。
对此等违天灭礼、荒天下之大唐的荒唐事,王阳明感到万分棘手。武宗皇帝此前曾从南京派来杭州一位太监张永,王阳明知其是忠心体国之人,便与他合计如何应对 此事。张永说,顺着皇上的意思,让皇上获得擒拿宁王的威名,才有挽回此事于万一的可能;否则,若是逆着皇上的意思来,只能白白地激起小人们的怒气,毫无裨 益。
王阳明于是将宁王交给张永带给驻跸南京的武宗,以阻止武宗到江西去上演这幕活剧,并重新递上捷报,将擒拿宁王的功劳全部归了总督军门,然后称病躲到了净慈寺 中。张永回到南京,在武宗面前极力称赞王阳明忠心,并告诉武宗王阳明让功以避祸的意图。武宗皇帝这才醒悟过来。王阳明的大祸也就免去了。
王阳明因平定“宸濠之乱”和江西贵州广西匪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不久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良知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因肺炎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临终之际,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鬼谷子思维评析:
心之纵横,就是纵横之心。鬼谷子开创纵横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江山一统,百姓安居乐业。纵与横,皆是以联盟之力开创新世纪。鬼谷子的目的很显然不是为了自己,因为千百年来他隐居幕后,找不到半点他存在的证据,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里捕风捉影找到些许他存在的痕迹。不管是鬼谷子还是王阳明,他们都有一个圣人之心,一颗纵横之心,纵横是心的体现,心是纵横的目的。
王阳明在平叛成功之后,根据故事发展,他应该加官进爵,而事实上,他差点因此丢了性命。因为皇帝容不下一个人有如此的能力,更容不下一个人的功绩超越自己。所以皇帝是不可能让王阳明活着,加之江彬等人的造谣,污蔑,让王阳明身陷囹圄。一个绝境进入另一个绝境,王阳明深知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良知,如果不能救自己,那和腐儒们的荒谬理论又有什么区别,那么王阳明不就成了第二个“于谦”了?既然要救自己,怎么救?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会自己掌握主动权。就如鬼谷子说“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一切事情既然有锁就必然有打开的钥匙。于是王阳明做三件事:
1、王阳明来见杨一清,请杨一清出主意。杨一清先是赞赏王阳明的功绩,最后他给王阳明出了个看上去不错的注意:找张永;
2、用钱贿赂张永,把擒获宁王朱宸濠的功绩送给张永,让张永解救自己
3、张永帮王阳明说情,顺着皇上的意思,让皇上获得擒拿宁王的威名;
王阳明自己说,幸亏这些人的心都被欲望遮蔽了,所以自己才能活了下来。
经此朱宸濠之变,王阳明益信“良知”二字,真圣门正法眼藏,乃曰:“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又曰:“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有人说王阳明居然会行贿,和太监宦官奸臣混在一起,所以王阳明肯定不干净。那么有一个逻辑,如果良知之学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护,那么这个良知是否有问题呢?王阳明说格物,其实格物有两层意思,一是格心,祛除私欲,存天理,二是利用私欲,只有知道他人私欲是什么,才能格,否则岂不又是纸上谈兵?
鬼谷子认为内楗,就是一把钥匙一把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遵循这个道理,所以遇到私欲时,被私欲蒙蔽的问题就是一把锁,而格除私欲,利用私欲则是一把钥匙。所以道德,党友,金钱和美色可以迷惑每个人,所以如何利用它,找到这把钥匙就能解决问题。王阳明深知对于正德皇帝,江彬,张永等人而言,只要有利益,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 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 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 ,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