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整理 全 新帝国主义 pdf

目录

序言001

第一章 中美汇率大战烽烟起:我的预言从未爽约006

一、我最早预言了中美汇率战006

二、两败俱伤只是痴人呓语007

三、汇率从来就带着政治的标签008

四、升值逃不掉:中国的下一步在哪里010

第二章 亚洲泡沬大战:美国如何制造泡沬绑架新兴市场013

一、泡沬大战:美国的狙击正在上演013

二、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沫战之泰国1997 015

三、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沬战之二:越南2008018

四、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沬战之三:香港1997021

五、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沫战之四:日本1985025

第三章 汇率大战:美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031

一、资产泡沬战早晚躲不过031

二、什么才是中国真正的危机033

三、美国如何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039

四、美国对日“轰炸三部曲”042

五、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045

051 第四章 另类泡沬大战:迪拜危机的真相

051 一、过度恐慌:迪拜究竟发生了什么

052 二、金融梦的背后:迪拜模式缘何破灭

055 三、西方资本的阴谋:谁才是迪拜的真老大

056 四、中国商人败走魔幻城堡

057 五、谁会是下一个迪拜

059 第五章 丰田大战:美国版《潜伏》

060 一、丰田怎么了:公众关注度为什么陡然上升

063 二、日本车PK美国车:谁更安全

066三、为美国车开道:美国版《潜伏》最真实上演

073 四、丰田的眼泪和狙击战的幕后棋局

077 第六章 气候大战:一个惊天大谎言

077一、这一切竟是弥天骗局

079二、二氧化碳与气温:一对被颠倒了的因果

083 三、当“气候门”走进我们的视野’

084 四、谁才是气温上升的真凶

089 五、他们为什么欺骗全世界

095 第七章 低碳美元大战:美国绑架全球经济的碳计划

095 —、新能源:美国的自救之道?

096 二、美国战略转换:从石油美元到低碳美元106

097 三、低碳美元:美国经济的第二驾马车?

099 四、碳关税:美国发展,中国买单?

100 五、我们的未来:连呼吸都要缴税

102 第八章 新能源大战:我们的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

102 一、布满鲜花的陷阱:中国能源新政之痛

二、光伏产业下的阴影暗藏着什么 103

三、风电凭什么“风行” 106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大战:我们真的领先世界吗 109

一、又一出产能过剩的闹剧 109

二、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在哪里 110

三、拿中国做实验:欧美“谦让”为什么 111

四、一个天上的神话:王传福的电池 112

五、走出“大跃进”的思维误区 114

第十章 金融资本大战:一个华尔街的幽灵一高盛 119

一、迪拜危机的幕后元凶 119

二、从金砖四国到新钻十一国:概念和麻烦的制造者 121

三、干掉对手:一个杀戮帝国的时代 123

第十一章 产业资本大战:世界很小,必和必拓很大 129

一、炮舰在前,东印度公司在后 129

二、从钾肥看世界在谁的股掌中 131

三、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一:必和必拓下手中铝 134

四、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二:必和必拓下手中铁 136

五、没有例外和神话:兖矿凭什么逃脱狙击 137

第十二章 转基因大战:来势汹汹的产业资本孟山都 140

一、可笑:轮胎特保案VS报复美国鸡 140

二、阳光下的投毒:转基因的安全之患 141

三、新天方夜谭:转基因=良种? 145

四、可怜!我们所谓的“转基因专利” 148

五、小心!孟山都的鬼影 150

?

154 第十三章 焦炭大战:“焦炭出手,打击矿石”的幻象

154 一、焦炭制衡矿石:一个最天真的想象

158 二、定价权:中国的心头之痛

160 第十四章 文化大战:当孔子遭遇阿凡达

160 一、《阿凡达》:一个我们尚且站不到的高度

163 二、创造力与艺术情怀:中国文化人的悲哀184

167 三、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差距何在

169 四、如何推广中华文化的理念

序言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出版之后收到了读者很多的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建议就是希望我能够更进一步地挖掘新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经济的手法的案例,而这就是《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出版的目的。

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我根据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的理念,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列宁告诉我们,垄断是今天国际经济的常态,金融寡头统治着今天的全球经济,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在瓜分全球的市场。而列宁百年前的警句,正以《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书中所描绘的方式进行着。

1.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仍然不死,也是因为我们内部一直有形形色色的首席谈判代表在帮忙,由于不理解金融寡头所建立的国际游戏规则,从而造成国家巨大损失,例如轮胎特保案、兰州丧权辱“市”的水价和力拓铁矿石谈判等等。

2.金融寡头加上农业寡头(华尔街+孟山都+四大粮商)不但操纵全世界的农业,同时也开始敲开中国的农业大门,从大豆的强迫进口,升级到在中国种植玉米,再升级到中国自愿进口美国棉花,手段真是层出不穷,我们根本无从应对。

3.产业资本寡头的核心转变在于过去他们只是建立垄断联盟瓜分全球市场,现在更进一步利用自己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控制了整条产业链,从而掌控了整个产业。例如沃尔玛收购好又多。

4.有些人可能会说,今天帝国主义不再那么赤裸裸了吧?过去的帝国主义是通过战争来瓜分土地从而占领市场,现在省事多了,通过资本或者垄断联盟来直接瓜分国际市场,进而实现资本的目的。也就是说,过去的“瓜分土地”已经演变成现在的“经济殖民地”了。这就是为什么欧美仍然掠夺非洲,今天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以经济殖民地的方式进行。新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挑拨中非关系,它们简直无法容忍中国以任何形式对非洲大陆的开发与合作。

5.现代美帝国主义虽然放弃了小布什“不是朋友就是敌人”的单边主义,但是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也是不可能改变的。最可怕的是《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最后一章预测中国经济将面临三大危机——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而奥巴马针对我们的三大危机,精心策划了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正好对付我们的三大危机,其目的就是完成中国经济殖民化的企图。

《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在于根据列宁的警句重新诠释新帝国主义,案例讨论不多。但是《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的目的就在于完全以案例形式详细解剖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和技巧。我希望透过第一本书,让读者全面了解新帝国主义的本质,透过第二本书让读者熟悉新帝国主义的操作手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共规划了十四个章节。

我首先在本书第一章讨论美国最近发动的汇率大战的点点滴滴。到底美国对中国发起的汇率大战会以什么方式进行值得我们关切,我认为乘人之危就是个关键。为了了解美国的操纵手法,我们在第二章先行研究美国是如何乘人之危对付亚洲其他国家/地区。我们的结论是美国唆使其代理人,主要是华尔街的金融炒家,在某个国家/地区挑起了资产泡沫的危机,从而误导这个国家/地区的资源远离实体经济而进入泡沬经济追逐高利润。其最后结果不但金融炒家在泡沫爆破之前席卷一把撤出,而且在泡沫爆破之后,由于这个国家/地区的资源被误导而脱离了实体经济,从而打压了这个国家/地区的长远经济发展。我具体的把泡沫大战分成了几个模式,而每个模式都以不同国家/地区的案例作说明,包括泰国、越南、中国香港和日本。

第三章,美国是如何乘中国之危挑起战争的呢?我详细讨论了我们的“危”来自于:第一,资产泡沬化;第二,经济停滞化;第三,通货膨胀化,以及美国利用三大战争——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恶化我们的三大危机。但是我认为汇率大战才是主战场,而另外两个战争只是辅助手段。具体而言,美国透过贸易大战为辅助手段,逼迫我们在汇率大战中让步,从而打击我们的出口。此外,美国透过成本大战为辅助手段,全面拉动国际农矿原材料价格,不但恶化我们的通货膨胀,而且抵消了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进口的好处。但是我认为汇率大战除了打击我们的出口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美国精心策划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我们重蹈日本模式的覆辙,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也就是所谓的一箭双雕。

何谓日本模式呢?20世纪80年代美国表面上逼迫日本开放农业和服务业,由于日本无法开放这两个市场,所以必须在开放金融市场上让步。因此美国迫使日本引入了金融衍生工具戳破了日本的泡沫,让日本陷入了20多年的萧条。这一次,美国对人民币施压打击出口当然是第一个目的,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5%以上将严重打击我国出口制造业,中国政府不愿大幅升值,因此中国必须在其他方面屈服。我判断美国汇率大战的第二个目的和对付日本一样,就是逼迫我们开放金融市场。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果然确定了我们即将开放金融市场,完全与我的看法吻合。

第四章我们将讨论一个和狙击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完全不同的另类泡沫大战——迪拜。

我觉得美国对日本的战争最有意思,也最值得我们学习经验。第二章讨论了美国在1985年如何透过泡沫大战打击日本,而日本的损失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的损失。美国在2010年又针对日本丰田展开贸易大战。美国的借口是丰田汽车的质量有问题,其实这是胡说八道,丰田汽车的质量可能有问题,但是同样的问题一样存在于美国汽车。举例而言,2010年1月底之前的六个月美国总共召回了216次,丰田只有6次,其他大部分都是美国汽车,从数据上实在看不出丰田的质量问题。我认为美国的真正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就是为了解决美国庞大的失业人口,美国必须打破美国人的消费习惯——第一是购买日本高质量的产品,第二是购买中国的低价产品。只有打破这两个习惯,美国人才会回头买美国货,工厂才会开工,工人才能就业,美国失业人口才会降低。第三章就讨论了汇率大战造成人民币升值,中国产品廉价神活自然被打破。而丰田大战就是美国版的《潜伏》,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天大阴谋,目的就是为了打破日本产品高质量的神话。这个所谓的“阴谋论”就是第五章讨论的主题——丰田大战,美国版的《潜伏》。

第六章到第九章,我们讨论气候和新能源大战。由于气候变暖的议题持续发酵,节能减排已经渐渐成为中国的国策。我们天天议论“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可是读者有没有想到所谓气候变暖的议题就是欧美的惊天大阴谋,甚至可以被理解为气候大战。第六章气候大战,我们用详细的数据和图表驳斥了气候变暖的论据,我们发现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而是太阳黑子。第七章低碳美元大战,本章讨论为什么欧美要搞这个阴谋呢?那就是为了透过这个概念逼迫我们购买欧美的碳减排设备或缴付碳关税,从而形成“低碳美元”回流欧美,拉动他们的经济。第八章新能源大战,中国为了节能减排,竟然又用了荒谬的“大跃进”思维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后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更严重的是,制造新能源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遗祸我们的子孙万代,而欧美得到了绿色环保。产能过剩和污染已经敲响了中国新能源战败的丧钟。第九章新能源汽车大战,我们为了节能减排,又开始利用“大跃进”,的思维发展可笑的新能源汽车。请读者想一想,握有新能源技术和汽车发动机技术的欧美,以及日本都不发展电动汽车,我们既不掌握新能源,又不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我们凭什么领先全世界发展新能源汽车呢?大概就是凭着“大跃进”的愚昧思维,最终图利外资,让他们有绝佳的机会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并且搞出来一套他们握有专利的标准。

各位朋友记不记得东印度公司?大清末期,东印度公司本身就带领着英国的炮舰打开了五口通商,对不对?它想通商,我们不让,它就动用炮舰,就是说,以武力为后盾,以通商为借口,然后来剥削我们中国人。但是东印度公司到了19世纪末期慢慢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怡和洋行。因为它想,为了让中国五口通商,派军队,这个成本太大了,太费事了。干脆咱们来点秘密的。透过怡和洋行,它就已经确定了今天的一种形态,那就是它有两个翅膀,一个叫做金融资本,一个叫做产业资本,两个互相配合到中国来掠夺。它的产业资本干了什么事呢?它投资了一家公司叫福公司,就在我们山西跟河南挖矿。那它的金融资本呢,和汇丰银行合作,向汇丰银行借来钱在中国建了很多铁路,包括京沈、沪宁、沪杭甬,都是怡和洋行干的。你看到没有?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已经开始慢慢分家了。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将分成三个章节来讨论21世纪的两大资本如何玩弄我们中国人。

第十章 金融资本大战:一个华尔街的幽灵——高盛;

第十一章 产业资本大战:世界很小,必和必拓很大;

第十二章 转基因大战:来势汹汹的产业资本孟山都。

它们对中国的侵略绝不亚于大清王朝的末期,只是它们的手法翻新了。为了愉悦各位读者,我临时决定加入了第十三章焦炭大战,我们透过中国的焦炭大战的悲剧,谈谈定价权大战的失败。中国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国,但是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联合操纵下,我们连自己的焦炭都没有定价权,无法控制焦炭的国际价格。读者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我们出口稀土的价格总是最低的,因为我们依然没有定价权。

最后,第十四章讲文化大战,我想谈一谈美国的文化侵略。我们把2010年年初上映的《孔子》跟《阿凡达》做一个比较。它们的母题是相同的,都是在讲述救世者的形象。《孔子》这部影片基本节选的是孔子十四年“累累如丧家之犬”周游列国,它描述的是这么一个老者来救世。而《阿凡达》描述的是一个地球人的叛逆者去拯救潘多拉星球。可是一比较,中美文化产业的很多问题就浮出了水面。《阿凡达》跟《孔子》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宣扬一种文化。《阿凡达》宣扬美国文化,《孔子》宣扬中国文化。可是手段呢?那是天差地别。《阿凡达》将美国所要宣传的基督教精神、罗斯福的坚忍不拔和摩尔根的救世情怀统统融合在了男主角身上,成为一个三位一体的载体,同时演绎着我们最关心的环保话题,从而打动了我们,美国成功地输出了文化的价值观。而《孔子》之所以不被人看好的主要原因就是把《阿凡达》的三位一体还原成为基督传、罗斯福传和摩尔根传,请问读者,你会看这三个传记电影吗?当然不会,因为这种直来直去的宣传手法太缺少创意,这就是为什么《孔子》会失败。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各地的孔子学院那种直来直去的手法中,从而遭到各地政府的抵制。我十分怀疑到底我们懂不懂宣传,我们目前应该警惕的已经不是简单地学习《阿凡达》的问题了,而是以《阿凡达》为主的美国的文化侵略已经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这才是我们应该警惕和学习的。

第一章

中美汇率大战烽烟起:我的预言从未爽约

中美关系的新纠结:中美汇率大战。

汇率从来都是带有政治目的的。

我们能逃掉升值的命运吗?

一、我最早预言了中美汇率战

背景提示

继贸易大战、成本大战之后,与人民币升值议题相关的汇率大战,再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美国130名国会议员日前致信盖特纳和骆家辉,要求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4月份发布有关汇率操纵的定期报告时,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随着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乌云压城”,人民币汇率保卫战业已打响。新华社刊发文章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频频指责别国操纵汇率,并不断施压强迫别国改变币值的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汇率操纵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则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警告,如果美国财政部违背事实,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并发起贸易制裁和贸易措施,中国不会熟视无睹。美国财长突然宣布延期三个月再作决定是否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

中美关系又纠结了。各位还记得2009年10月的时候,我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的节目中说过汇率大战开打在即的事吗?当时很多朋友问:“这个开打在即,在即是什么时候啊?”现在有答案了,就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之后嘛。现在不叫开打在即了,叫战火硝烟。

温家宝总理曾经发表谈话认为人民币没有被低估。但是美国参议院反应非常大,在温家宝总理讲活两天之后,美国参议院是怎么讲的?温家宝总理说没有被低估是不是?好,那我告诉你,美国参议院就要准备立法,非逼你升值不可,这就是他们的态度。我们强硬,他们更强硬。美国参众两院的议员遥相呼应,要挟政府。2010年3月底,130位国会议员联合写信给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和财政部部长盖特纳,针对人民币低估的问题,他们建议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

现在整个美国国会的热情被这个火苗点燃起来了。参与联名起草给骆家辉和盖特纳写信的一个议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之前从没见过美国的国会议员就一件事情表达出如此的热情,过去30年也没有哪位总统在强化美国的贸易地位上,采取过如此激进的措施。这就可以看出,现在整个美国国会和奥巴马政府对干这个汇率问题的关切,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国会议员和美国老百姓已经把美国国会和奥巴马政府推上了一个退不下来的平台。你想他们怎么办?就是他们想缓和都缓和不下来了。

二、两败俱伤只是痴人呓语

在这种危急情况之下,中国的媒体和学者竟然强调对抗,误导政府。对抗我是不会反对的,问题是你要怎么对抗。我觉得,我们这个对抗的意识形态本身就是错的。举个例子,大家说,美国如果这么做的话那是两败俱伤。那我请问你:是谁告诉你会两败俱伤的?一旦美国打汇率大战绝对不是两败俱伤,而是我们受重伤、他们最多受轻伤!我们要跟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得自己有本钱。我请问读者:我们的本钱在哪里?别忘了我们是出口国。

我们的学者和媒体在探讨美方的“伤”时总是说,由于你打击我们,导致“中国制造”成本上升了,你们国内消费者不是要用“中国制造”吗?这样你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呵呵,真是感觉良好。如果美国把我们列入汇率操纵国,那么关税将上升27.5%。好了,你上升了27.5%,人家老百姓不买就是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我们大部分的出口产品,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什么杯子、服装,都是无所谓的,他缓点买或者不买,或者买越南的、买泰国的,有什么不行呢?我想敦请我们的学者注意,你们不要再用“两败俱伤”谈问题,“两败俱伤”的说法给政府造成非常多的误导,总认为我们有谈判的本钱,其实我们没有谈判的本钱。如果美国非要我们升值20%以上的活,那中国经济将倒退几年!

我们依然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美国历史上只在1992年和1994年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而那已经是很皁以前的事情了。最近的这几次,媒体说,狼来了,美国有可能要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了,但是大家很快发现,或者因为美国国内政治,或者因为中美的彼此博弈,中美之间全面对抗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最近商务部派团去了美国,说我们现在最大的筹码是什么?叫中美的相互依存。现在学者不是强调“中美国(Chimerics)”吗?一个新造的词汇。

实际上就没有相互依存。所谓的“相互依存”就是我们自己的感觉特别良好。我请问你:你了不了解美国?我再问一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跟美国有没有关系?毫无关系,美国可以不参战的。

为什么美国情愿牺牲几百万美国子弟的性命而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呢?就是为了拥有世界霸权啊!如果当时美国为了霸权会这么干,那么今天为了同样的霸权,它为什么不对付中国呢?这就是我2009年5月份开始的思维。而汇率大战是它达到这种强大权力、维护霸权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也就是说,它对付伊拉克跟阿富汗,用的是传统战争;它对付亚洲国家,一定是汇率大战先行,从来没有例外的。

三、汇率从来就带着政治的标签

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的最后一章,谈到了汇率的问题。汇率是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它不是我们教科书里讲的纯粹的人民币跟美元的比率。最近我们的学者发言都说,请美国不要把汇率问题政治化。那我现在告诉你,它就是要把汇率问题政治化,你想怎么样?或者换句活说,汇率这个东西从一出生那天开始,就贴着政治的标签。也就是说,什么叫汇率?在美国人看来,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叫汇率。谁才是汇率的最大操纵国?美国你天天指责我们,你才是最大的操纵国!

美国一直希望能够成为所有国家的老大,但要让其他国家俯首听命,它就必须要有一个敌人。在苏联成为它敌人的时候,整个西方世界非常好,所有信奉资本主义的国家都团结在美国周围,美国是一呼百应的。但是苏联倒了之后,美国人反而发现自己说的话不管用了,欧洲人有的时候不听他的了。所以从现在来看,美国以往用汇率作为武器向亚洲国家发起的攻击,是战术上的攻击。但是从它这次对付中国开始,那是一个战略转型。所谓的“中美国”的概念,是美国人提出来的。它这个目的可能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美国人高看你中国人一眼,而是它需要一个真正的对手。

日本曾经在经济方面也是美国的对手,而且日本在1985年的时候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我们今天是一样的。现在有人会说,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它应该会有点顾忌吧?那我告诉你,它更不会有顾忌。为什么?因为你是它的敌人,就像1985年时的日本一样。你知道为什么我讲这个吗?因为我们自己沉迷在大国崛起和最大债权国的幻影当中,沉迷在如果跟美国开战的话结果会两败俱伤的幻想症当中,沉迷在一个我们可以不顾其他国家的问题而随意出口的自由贸易的幻影当中,甚至认为美国的汇率大战目前是政治化了。我们完全误解了美国的用意,我们对美国的理解非常肤浅,还是在用我们中国人的想法去判断美国,这样到最后我们肯定会输。

首先,美国号召其同盟国来联合打击中国的汇率政策。可是我们呢,甚至还有点幻想,认为美国登高一呼,四方不会响应。不但内地媒体这么说,就连香港凤凰卫视的评论员也这么说。那我告诉你,这是幻想。为什么?因为四方早已回应了。2009年9月20日,当我们的领导人参加纽约20国峰会的时候,在我们一如既往地向美国也向全世界表达自由贸易善意的时候,奥巴马发言了,说人民币必须升值,中国出口必须减少。在他发言之后,10月3日,七大工业国家在土耳其发表联合宣言,要求人民币升值。第二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度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国当着我们与会的国家领导人的面,要求人民币升值。11月30日,最后一个堡垒——欧盟沦陷,要求人民币升值。我请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刚刚讲的数据,各位都可以去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这回事。你会发现,除了非洲以外的其他大洲都支持美国。

到了2010年1月份,情况更糟糕。我们的媒体宣传说:我们首度超过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我们的经济保八成功,领先全世界回暖;我们的失业人口只有2000万人。好了,欧洲各大报纸注销头版头条说,你看,欧洲经济为什么这么差?因为中国超过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因为中国通过出口使得自己的失业率下降,从而保八成功,领先回暖,但是欧洲人民却付出了沉重的失业代价。这个报导激起欧洲老百姓的同仇敌忾,他们恨死中国了。因此,如果你最近做个调查的话,从2010年开始,日本和欧美各国的老百姓对中国的印象是越来越差,就是因为这些负面宣传造成的。因此美国已经成功地通过话语权,掌控了全世界的民心,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一起来对付中国。

什么是话语权?就是谁有国际信息的操纵权。这个话语权很重要,因为欧美老百姓都比较单纯,他们也没想得那么复杂,通常他们都是看到报纸怎么登,他们就怎么反应的。因此他们要打击我们的话,肯定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激起老百姓的同仇敌忾,然后一起来对付我们,目前就是这种情况。而我们并不掌握话语权!

当年邓小平说要韬光养晦!可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韬光养晦,我们一直把自己的表面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来给人看,到最后惹怒了全世界。举例而言,我们的个别媒体一直在宣传我们只有2000万人失业。美国人一看:哦,你们才2000万人失业啊!失业率那么低啊!美国是10%!美国肯定生气了。到了2010年3月份温家宝总理说不是2000万,是两亿人。如果一年前,当我提到汇率大战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说我们失业很严重的话,就没有今天这个问题了。

四、升值逃不掉:中国的下一步在哪里

现在学术界对目前这个图景给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公式化处理,就是美国的中期选举,加上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等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这幅图景之下,学术界开始探讨,既然现在大棒在前、乌云压城,压力很大,那么我们人民币升值这件事,是该考虑一个升值的路径了。我们是一次性升值,还是渐进升值?

不论是一次还是渐进升值,我觉得美国它都不会同意。我很担心人民币不只是大升跟中升的问题,甚至连小升都很困难。事实上,从2005年7月份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升值了21%。但他们还是不满意。美国原先计划在2010年4月15日决定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如果将中国列入了汇率操纵国,美国就可以逼迫中国政府在未来的六个月之内,就汇率问题和美国谈判。如果人民币不升值或升值幅度美国不满意,那么美国就可以启动超级301条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7.5%的关税。那我想请问各位读者:为什么是27.5%?那就是说,他们希望我们的汇率升值27.5%。如果中国自己不升值,那就透过贸易大战将我们列入汇率操纵国,从而逼迫我们汇率升值。

因此,我认为贸易大战只是手段,而汇率大战才是美国真正的目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美国把我们列入汇率操纵国的活,那就将对我们中国所有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27.5%的关税。但是如果中国报复美国,对美国产品也征收同样关税的话,美国怎么办?当然中国报复的概率是很低的,概率虽低,但也不是不可能,因此美国没必要这么傻冒这个小风险。如果透过汇率大战逼迫人民币升值呢?中国将无从报复,因为是我们自己升值的嘛。那美国为什么又要将2010年4月15日的审判日延期三个月呢?因为美国不想和中国纠缠于双方互相报复的贸易大战泥潭中,它三个月之后再考虑是否将我们列入汇率操纵国已经很明显地告诉我们,贸易大战只是悬在头上边的一把剑,他并不想用这把剑,而其真正目的是汇率大战。2010年4月初,美国总统白宫经济顾问萨莫斯说,中国虽然在伊朗核问题上屈服了,但这并不是美国延期汇率操纵国审判的原因。他这句话很清楚地告诉我们,美国真正要的是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升值。

按照前一阵子媒体的报导,工信部、商务部做过压力测试,如果人民币升值3%的话,我们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利润将全部为零,因为我们平均利润就3%。如果升值超过5%以上的话,我相信会对我们传统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冲击。这样一来,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就得关门了。如果是升值20%呢?这个后果不敢想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一直在抗拒升值,因为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中国政府只同意小幅度升值的话,美国绝对不会满意,除非我们在别的方面让步,到底我们应该如何让步呢?我认为美国有可能希望我们重蹈日本的覆辙。这将是一场我们中国人从未经历过的中美汇率的博弈大战,其过程将极其惨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行了解美国在过去是如何对付亚洲国家的,尤其是日本,我希望能够从这些亚洲国家中学习一些教训,从而了解美国对付我们的汇率大战的思路。

延伸阅读

放纵的资本主义

20世纪50~60年代,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经历了空前的繁荣,相伴而生的是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和迅速提高的生活水平。然而韶华易逝,在20世纪60年代的后半期以及整个的70年代,这个稳定、赢利、增长的经济体系面临着崩溃的潜在威胁。因此,20世纪50~60年代后来就被称为“黄金时代”。看似十分稳固的资本主义制度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20世纪50~60年代的长期繁荣带来了高就业率,也极大地增强了工人的谈判地位。这导致了工人工资的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减少,工人的有力联合使雇主按照他们的意愿经营他们的企业和进行投资的自由受到了挑战。随着欧洲和日本的生产效率逐渐接近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美国领导的相对有序的国际经济体系逐渐走向解体。不同国家程度各异的工资压力,还导致了固定汇率体系的瓦解。20世纪70年代早期,需求高涨导致了食物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并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而投机交易进一步使通货膨胀的压力达到了顶峰。除此之外,还有更不好的预兆,1973年末,在欧佩克的推动下,石油价格增长了4倍之多,而且这些前殖民地国家的立场非常坚定。更具根本性的问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率增长速度严重下降,这一问题从若干年后来看更加清晰。由于生产率增长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公共服务的基本动力,所以,缓慢的经济扩张势必加剧国民产出分配的冲突。

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共同的主题,即“黄金时代”的巨大成功似乎已经逐渐削弱了发展的基础。它带来了全面就业,却也壮大了工人的力量;它导致能源和其他材料的需求高涨,却也增加了可实现供给的巨大压力;它加快了政洲和日本追赶美国的步伐,却也打乱了原有的国际经济关系;它充分挖掘了现有的技术潜力,但生产率的提高却似已筋疲力尽。

本文摘选自[英]安格鲁?格林(Andrew Glyn)的《放纵的资本主义》

第二章

亚洲泡沬大战:美国如何制造泡沬绑架新兴市场

美国狙击亚洲的手法。

泰国、越南、中国香港、日本等都遭到严重的狙击,中国能独善其身吗?

一、泡沬大战:美国的狙击正在上演

美国到底要如何发动汇率大战狙击中国呢?美帝国主义的狙击手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我想最好从美国狙击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说起,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点经验。

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题,一个简单的算数。按照一般道理来讲,一开始呢,亚洲国家是贫穷国家,一年只能赚1块钱,这1块钱有什么用呢?仅够温饱对不对?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富裕了,我们的1块钱变成了10块钱。按照教科书的理论,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应该做两个投资,5块钱投资在股市跟楼市,另外5块钱先放在银行作为存款,准备投资实体经济。什么是一种理想的状况呢?那就是我们投资到实体经济的5块钱先变成了10块钱,股票、房地产呢刚好来反映这个基本面,所以也从5块钱涨到10块钱,整个社会财富变成20块钱。然后呢,实体经济的10块钱再创造更多的财富,变成了20块钱,虚拟经济呢,也是20块钱,因此我们的财富就变成40块钱,多么完美呀!按照教科书理论来讲的话,这就是我们中国甚至亚洲其他国家所应该追寻的经济成长模式。

那我问你,如果真的这么理想的话,以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而言,或者以亚洲这么多国家加在一起而言,如果都按照这种模式来成长的话,那不就超过美国了吗?美国的经济增长很差的,才2%,如果亚洲国家结成一体,每一个国家都以10%的速度增长的话,那整个亚洲加在一起,对美国是多么大的威胁?你再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连郎教授这两把刷子都看得懂的问题,你觉得美国人看不懂吗?如果美国人也看得懂的话,你觉得美国人会做什么?美国人是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抑或是乐观其成?你告诉我,他们有什么理由看我们亚洲国家成功?所以他应该怎么做?我认为美国不应该让这个事情发生,因为对他威胁太大了,他应该挑起资产泡沫。

背景提示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分析和预测,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009年进一步增至50%。亚洲开发银行2009年12月15日也发表最新预测报告指出,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8.2%,2010年将达到8.9%。东亚14个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经济也将增长4.2%,2010年经济增速将达到6.8%。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亚洲将为全球经济走出困境做出重大贡献。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亚洲在历史上并不缺少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但也一次次遭遇到惨痛的泡沫化打击,那么,导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泡沫大战即将开打,我们根据前面的例子再说下去,我们手中的10块钱做两个投资,5块钱投资在股市跟楼市,另外5块钱放在银行准备投资实体经济,加在一起就是10块钱。那就是在你准备投资5块钱到实体经济的前夕,他们立刻先拉抬你的楼市、股市到15块钱,而你这个时候还没投资实体经济呢,还是5块钱银行存款,所以你看,加在一起也是20块钱,表面上看起来和前面说的是一样的,你也以为你很富裕,因为你是愚蠢的人,才以为你很富裕。你知道下一步是什么吗?那就是你看到赚钱这么容易,你什么事都没有干,连实体投资都还没有,你就能够赚到15块钱,干脆我把银行的5块钱存款也拿去投资股市、楼市算了,因此股市、楼市便成了20块钱。我何必拿这个5块钱办厂,太辛苦了,每天生产,每天忙到12点,忙得要烦死了,干脆我不投资实体经济了。好,那么你就没有成长了,因为你没有了实体经济。再下一步是什么?各位猜一下,打破泡沬,让你变成多少钱?变成5块钱,又回到原来的水平,因为你根本没有实体生产,这么多年,实体投资还是个零。最后你发现,这就是你的结果,你不是40块钱,你还是5块钱。

资产泡沬就是汇率大战的基础。你这个国家想发展吗?我就先拉抬你的股市跟楼市,泡沫产生之后,大量实体经济的钱就流入虚拟市场,到最后,外资撤资,泡沫一破,结果呢你就只剩5块钱。为了详细解释这个狙击的过程,我用泰国、越南、中国香港和日本做例子,解释美国四种不同的狙击手法。

二、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沬战之一:泰国1997

背景提示

对于今天准备再次扮演全球经济发动机的亚洲来说,昨天的故事依然历历在目。1997年,一场由泰国开始,最终波及韩国等邻近亚洲国家、地区的金融风暴,令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与股市崩溃,国际汇市剧烈动荡,甚至俄罗斯都被拖入到金融危机之中。亚洲金融风暴成为继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经济事件。那么,郎咸平的泡沫大战公式是否可以解释亚洲金融风暴的原因呢?

首先看一看泰国。注意,如果你这个国家只赚1块钱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一定是你除了温饱之外,财富累积到10块钱之后才有戏。如果你一直这么贫穷,像非洲一样,别玩了,玩也没意思,坑就要坑大的,只赚1块钱有什么好坑的?你要吃饭,总不能让你饿死。一定要到赚10块钱这个阶段才有玩的价值。所以这样讲好了,为什么美国、欧盟这么喜欢听到改革开放,这么喜欢听到经济增长,因为只有增长跟开放之后才能走到这一步,才能够脱离赤贫、脱离温饱,进入积累的阶段,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各国对于亚洲各国的经济增长非常的在意,而且非常的鼓励,甚至透过世界银行,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亚洲各国大量的贷款,希望你增长,从1块钱变成10块钱,这个时刻才来坑你。那我们先看一看泰国。

泰国什么时候从1块钱变成10块钱的?那就是1974年到1985年的11年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的结果,泰铢盯住美元,也跟着贬值,而因为泰铢贬值了,所以对泰国的出口有利,出口高速增长,使得泰国这期间的GDP年增数接近10%。到了10%之后,就等着被狙击了。10%,你们有没有对这个数字觉得很熟悉,不就是中国经济的年增长率吗?好类似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除了“四小龙”之外,亚洲还会有“四小虎”,这些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增长模式。

泰国走到这一步,每年超过8%的速度增长,被视为亚洲奇迹。1986年到1994年,泰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率每年是30%,和中国是一模一样的。在此期间,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原来的36%上升到81%,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2%增加到29%,农业出口比重由47%跌到了13%,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由21%降到了11%,整个数据看起来非常理想,因为泰国富裕了,工业增长了,从1块钱变成了10块钱。

因此,泰国老百姓自然而然地就拿5块钱银行存款准备去投资实体经济,另外5块钱去买股票、买楼。好了,下一步是什么呢?那就是开始制造泡沬。我们突然发现,泰国政府竟然在20世纪90年代鼓励外资进入泰国,我们的数据显示,他们干了两件事:第一个是让泰国的银行跟国外的银行都可以从国外吸收美元存款到泰国来花;第二个是甚至允许外国人自由地借贷泰铢。从1990年到1996年,泰国从慢慢开放资本账户一直到最后完全开放。到了1996年,外资可以随意进来购买股票,随意进来购买房地产,更可怕的是什么?外资可以随意退出房地产和股市。

一旦允许外资随意进出,那就一定要出问题了。外资从1990年开始大量进入泰国拉抬价格,从5块钱拉到了15块钱,我们看看类似的数据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大量外国资本流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引起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飞涨,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1993年,外资投资泰国的股票是30亿美元,1994年到1995年上升了一倍,总共有60亿美元投资于泰国的股票。大量的外资也投资到房地产行业,从1992年到1996年,曼谷总共建了75.5万套房子。住宅的空置率是多少?25%到30%,商业空置率是多少?14%。大量贷款建住宅,使得贷款质量下跌,因此危机开始出现了,就是这个时刻外资大量逬来,也就是说泰国股市从1987年100点为起点的话,到1993年10月底,泰国股市整整飙升了6倍多,泰国的指数创历史高点达到了624点,类似于中国2005年5月到2007年10月的走势。这个期间,泰国的经济仍然处于大幅上升的阶段,所以银行信贷急速扩张,但是就像我前面跟你讲的,大量资金不是流向有效率和高附加值的生产部门,而是流向高风险的楼市和股市。它做的事情完全就是按照我前面讲的例子来发生的。

背景提示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泰国还一直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而自90年代开始,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如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又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年放宽出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泰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管理体系。面对门户大开的泰国,这些汹涌流入的国外资金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而且泰国对外资的开放力度很大,境外大量资本涌入泰国,相当一部分也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固定投资占GDP比重在1989年之前是低于25%的,1989年之后上升到30%,1996年之后上升到42.5%,但是还不如我们高,我们2009年是67%,他们只有42%,就发生了金融危机。

这就是泰国,楼价跟股价已经扛不住了,大幅拉升,也就是拉升到了15块钱的阶段,大量的社会有用资源做什么去了?炒股、炒楼去了。因为你不做实体经济,你存在银行的钱都拿去炒楼、炒股了,大量银行信贷变质了,实体经济投资变零了,现在整个泰国就等着下一步从20块钱变成5块钱了。那么怎么狙击泰国呢?

由于贷款质量下跌,所以金融危机就开始了,到了1996年6月,泰国各个银行的不良资产已经达到了35.8%,1997年8月份,国际评级机构认为泰国的贷款当中有25%没有办法付息了。因此,外资开始撤离。因为外资看到了风险,撤离的结果呢,1996年5月到1997年5月,泰国的股指下跌了60%,到最后一步了,泰国楼市也是狂跌。好了,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泰国在这个时刻碰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呢?因为美元升值了,过去泰国为什么做得好呢?因为美元长期贬值,它们贬值的结果使得出口拉动了经济,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美元在这个期间也就是在1995年左右开始升值了,怎么这么巧?1995年升值之后泰国出口就不行了,1996年泰国出口增长率从24%下跌到了3%。因此,1995年泰国的贸易赤字高达1?亿美元。泰国面临两大困境:第一个困境是贸易赤字;第二个困境是外资大量流出。你猜泰国政府做了什么选择?泰国政府竟然放弃贸易赤字,决定尽力留住外资,怎么留呢?那就是提供更高的银行利率,希望外资可以重新回到泰国,存到泰国的银行里。他们竟然干了这种蠢事!利率有多高?到了1996年,泰国的利率高达13.25%,是整个亚洲地区最高的。正是高利率促成了亚洲金融危机由泰国开始。

背景提示

泰国金融危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因此,理解泰国金融危机被认为是理解亚洲金融危机的起点。1997年以来,各国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探讨泰国金融危机的根源,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郎咸平认为,泡沫大战是击穿泰国经济的罪魁祸首,而1997年的泡沫之所以最终爆破,直接原因就是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膨胀所引发的巨额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如何引发了金融危机,压垮泰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到底是什么呢?

你知道怎么回事吗?这个时刻,出口衰退产生贸易逆差,导致了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你还不来提振经济?你还提高利率?提高利率的结果那不是打压经济吗?企业借钱更贵了,甚至借不到钱,那就不借了,于是企业经营更困难,那么最后呢?很多企业没办法,就跑到国外找外国银行借钱,因此1997年8月泰国央行的外债有900亿美元,其中730亿是私人部门向外国银行借的,为什么?因为本国银行借不到钱了,不是借不到钱,因为利息太高他们不敢借,你这不是打击自己经济吗?最后实体经济就是零了,不但是零,你还在打击它,够蠢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整个国家只剩5块钱,原先10块钱,经过泡沫变成20块钱以后,现在打回原形变成5块钱。那么这个差额,20块钱到15块钱到5块钱,被谁拿走了?猜一下。索罗斯等人。怎么拿走的?那就是透过泰国的外汇放松管制。大量的热钱流入泰国,拉高楼价、拉高股价,最高点的时候卖给泰国人,然后集体撤出,泰国垮台,用最高点把泰国老百姓的15块钱通通掏走了。所以今天泰国人民只剩5块钱了。索罗斯是谁?我告诉你,他就是美国政府的马前卒,他绝对不是个人行为,除非是国家行为,否则哪里有这么大量的资金?哪里有这么大的力量?而且狙击的还不是泰国一个国家,泰国垮了之后,亚洲其他国家也跟着垮了。

最后泰国是什么结果,泰国股市经过了三年的高位震荡以后,从1996年4月开始爆发雪崩似的下跌,从1996年4月初的545点一举暴跌到1998年8月底的44.029点才真的触底,累计下跌了接近90%,泰国的股票投资基金公司从危机前的数十家减少到三家,最后只剩下一家,其他95%以上的基金公司统统破产清算了这就是泰国,整个国家破产了。

你看在金融风暴的前夕,就是狙击的前一天,泰国房地产积压的资金为300亿美金,积压的住房85万套,需要7年才能消化,写字楼和商铺空置率高达20%,从1989年到1996年国内住房贷款额增加了5倍多,房地产贷款超过银行贷款总额的50%,远高于邻国。这就是我要告诉各位的悲剧,这就是濒临崩溃之前跟崩溃之后的情况。

三、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沬战之二:越南2008

讲完了泰国,下面一个可怜的兄弟就叫做越南。越南这个国家也是跟我们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感觉好得不得了,认为改革开放太容易了,随便开放开放他们就发达了。

和泰国一样,越南也是经历过一样的大起大落,而且我们都有一个不学习的习惯,我们从来就不从泰国的教训中学习一下什么叫泡沬大战,所以我在这儿要告诉各位越南的故事,看他们是怎么重蹈覆辙的。

首先从1块钱得变成10块钱,因此越南需要什么?需要像我们一样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什么结果呢?从1994年到2005的12年,越南的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平均增长率为30%,1986年到2006年,越南政府建立了24个高科技园区,集中发展IT行业,所以在越南战争结朿31周年之际,微软的总裁比尔?盖茨先生首次到访越南,他预言越南将成为顶尖的软件外包国家,越南人听了后得意忘形得很,因为越南和我们一样,最喜欢听外国人的吹捧之辞了。

背景提示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香港见到索罗斯,他强烈谴责索罗斯对亚洲经济的所作所为。而索罗斯回应谴责时,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我们,照样会有人做,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市场留有投机空间,那是政府的过错。”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洲经济发展历史,泡沫大战曾屡次上演,那么,为什么这一并不新鲜的手段会在亚洲屡试不爽,先后又有哪些国家在泡沫大战中遭遇重大打击呢?

近10年来,越南年均经济增长率都在7.4%左右。2005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4个百分点,是亚洲经济增长第二快的国家,仅落后于中国。2006年11月7日,越南正式成为WTO的第150个成员。2007年越南经济增长率高达8.5%,差不多和中国一样了。在这个阶段,越南人的财富变成10块钱了,只要到了这个阶段,就等着泡沬大战了。

外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由2005年的40亿美金上升到2006年的76亿美金,到2007年,越南吸收的外国投资高达203亿美金,外资开始流入了,为什么?因为它们准备要制造泡沬了。

这段期间,越南本来可以将5块钱的银行存款投资到实体经济的,而且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例如,韩国三星电子表示,未来将会把部分组装工厂从中国转到越南。中国台湾的台塑将原来在中国大陆加建工厂的计划迁到了越南。耐克把许多本来给中国广东企业的代工订单下到了越南,不但大规模扩充在越南的四个加工厂的生产线,还投资1600多万美元兴建一家加工厂,并计划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越南老百姓本来应该拿5块钱投资实体经济,还会拿另外5块钱投资股市和楼市。

背景提示

1986年越南实行革新开放,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南政府借鉴国外经验,由福利房制度过渡到允许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随着越南经济高速增长,从2006年起,越南股市、地产开始狂涨,很多人靠炒房炒股暴富。经济发展的气象几乎渗透了各大城市的每家每户。那么,越南经济的繁荣景象到底是如何被营造出来的?仅是外资的擞离就可以摧毁越南经济吗?

外资开始把股市和楼市价格拉到了15块钱,它们怎么拉呢?越南对于外资一向是完全放松的,你爱进来就进来,爱出去就出去,好极了,那么它们就把股指拉高,拉到多高呢?拉到了2007年3月份的1170点,楼价呢,以胡志明市滨城市场商铺为例,两年之内涨了40%,你们看看有多离谱。2006年的时候,这个商铺每平方米的售价高达17万美元,如果用黄金计算的话,230两黄金才可以买一平方米,几乎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而东京银座商铺售价才13万美元一平方米而已,你看越南是不是疯了?拉到了这么高,所以大家都不做实体经济了,都跑去做虚拟经济了,5块钱应该做实体经济的钱也投入了楼市和股市,越南人的财富变成了20块钱。

接下来美国怎样狙击越南呢?那就是让美元贬值,美元贬值造成国际能源的大幅上涨,还有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像越南这样的高度依赖进口能源的新兴经济体,最经不起的就是这种冲击的,所以越南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大量进口能源的结果使得大量的外汇流出,造成了贸易赤字,所以在这个时候越南和泰国不一样,它的问题是两个:第一个是贸易赤字;第二个是通货膨胀,他们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外资开始大量撤出。越南证券交易所胡志明指数从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4日,短短的8个月时间,从1106点又跌到了396点,跌去了710点,房地产价格也是跌了一半。

当然了,还有一点我想告诉各位,当越南政府碰到了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的时候,你猜他们做了什么选择?你竟然发现他们的选择和泰国是一模一样的,他们选择了提高利率。2008年1月30日,越南央行把利率从7.25%提高到了8.75%,到了5月17日,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螺旋式上升,把利率从8.57%调高到12%,6月10日利率由12%再上调到了14%。你还记不记得泰国利率当时是多少?13.25%。你看,越南完全重蹈了泰国的覆辙。

好了,外资本来就要大量撤出了,你提高利率是什么结果?你进一步打击股票市场,对不对?外资一撤出,你又提高利率,股价更跌了,股价跌了,楼价就跟着狂跌,跌去了50%,最后造成了越南金融危机,越南人的财富又跌回到了5块钱,到现在还一蹶不振,以后再也不会有越南经济奇迹了。就像日本一样,只要遭受打击,你想再恢复,对不起兄弟,门儿都没有。你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这个会不会对你们有一些警示,如果中国也被别人玩一手呢?你有没有想到你是今天的泰国跟越南吗?到现在,泰国跟日本一个都没复苏,越南就更别提了,才刚开始,复苏还早着呢,我担心永远不会了。各位,有没有听出一点危机意识?有没有一点恐怖?

四、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沫战之三:香港1997

背景提示

越南经济曾经持续10年7%以上的高增长,仅次于中国,世界排名第二,但随着国际热钱流出,越南的贸易赤字加外债已高达270亿美元,而越南外汇储备只有200亿美元。金融冲击引发的泡沫爆破令亚洲各国为之侧目。实际上,就金融而言,越南只是一个成熟度较低的市场,那么,当泡沫阴影出现在高度发达的亚洲金融中心——中国香港,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讲完这两个简单的国家,我要给你们讲另外两个比较复杂的中国香港和日本。如何在这两个地方打泡沫大战?因为日本人跟中国人都比较聪明,对付这两个地方需要费一点周折,不过还是可以对付。那我们看一看他们如何慢慢进逼到我们的周围,先看看他们如何打击中国香港,手段之高,我非常佩服。

首先,一定要从1块钱变成10块钱。看看香港,1974年伴随着西方经济从石油危机中全面复苏,香港经济和房地产产业重新走上了快车道,从1974年到1983年的10年间,房地产持续多年增长,这段期间里,香港成功完成了以轻纺、成衣、塑料等制造业为主向金融、咨询、公用、电信、海陆空运输、旅游等高附加值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转型。香港经济同时得益于内地改革开放,与华南经济融为一体,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和能量。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香港经济高速发展,银行存款20年间增加了81倍,也就是说香港人的财富变成10块钱了。居民财富开始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跟股市,为什么呢?这是一定的,因为到这个阶段之后,你赚了10块钱一定要5块钱投资实体经济,5块钱投资楼市跟股市。中国香港做的事情也不会比泰国跟越南高明。

但是,和越南、泰国一模一样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国际游资亦加入疯狂热炒。看他们又来了,毫无例外。他们想干什么呢?想把中国香港的股市、楼市价格炒到15块钱,然后剥削你。从1991年到1997年泡沫爆破前夕,香港房价上升了4倍,相比于1985年,1997年的房价升幅更高达了9倍到10倍,1995年到1997年的两年间,香港地产市场升值了80%,恒生指数翻了1.4倍,到1997年8月7日到达顶峰,16 673点。到了这个阶段,已经把你拉到了15块钱,所以香港人再也不想做实体经济了。香港是什么呀?就是一个炒楼、炒股的地方,因为太好赚钱了,所以把应该投资在实体经济的5块钱拿去炒楼、炒股,香港到现在都没有实体经济,因为他不想做了,因为炒楼、炒股这个玩意儿多来劲,做制造业多辛苦啊。

好,怎么对付香港人呢?中国香港跟泰国、越南不一样,他们都有贸易赤字,所以都缺美元,缺美元的结果就是,只要你的政策犯错误,你自己垮。所以当时他们透过国际投资银行,透过国际媒体,宣扬提高利率,他们告诉泰国,你要提高利率,吸引外资;告诉越南,你要提高利率,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两个国家都听了,为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外国人讲的话就是对的,哪里知道这都是他们的阴谋。由于你缺乏外汇,提高利率的结果,使得经济由于政策错误更加滑向低谷,你又缺美元外汇,所以完全无法救治经济,你根本没有转圏的空间。可是,香港人不好对付,香港的外汇储蓄率是非常高的,而且中国人也更聪明一点吧。聪明也好,不聪明也好,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被泡沬大战坑了。

所以,要怎么对付香港呢?索罗斯再次出击,因为香港是非常复杂的地方,要对付香港人,得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如何让香港的泡沫破灭呢?这个不容易,反正原则就是一定要逼香港人像越南跟泰国一样提高利率。越南跟泰国自己就提高了,可香港人不好糊弄啊,香港既没有通货膨胀,又不缺外资,那怎么忽悠呢?

背景提示

金融业是香港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就已经成为地区性的金融中心。70年代以后,香港各项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走向国际化。十多年间,香港发展成为国际性金融市场。1997年,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掀起了对东南亚各国的连番狙击,震惊全球。在横扫东南亚之后,索罗斯把目光移向了中国香港。那么,索罗斯准备怎么做呢?

想啊想啊,想啊想啊,索罗斯想起来了,结果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突然半夜12点,索罗斯在纽约卖空港币。什么叫卖空,我想给你做个解释,就是今天我向一家证券公司借出一张股票,用今天100块的价格先卖掉,明天等股价跌到了60块,我再买回来,把股票还给证券公司,由于我是100块卖的,60块买回来的,所以我就赚了40块。所以和炒股票不一样的是,炒股票要等股价涨才能赚钱,卖空呢,股价跌了才能赚钱。

因此索罗斯要卖空港币的目的就是狙击港币赌港币跌,和卖空股票是一样的,只要港币跌它就能赚钱。但是索罗斯这么做一点都不合理,因为香港的汇率制度非常奇怪,它不是简单的固定汇率,而是所谓的联系美元汇率。为了给读者一个清楚的概念,首先我们谈谈什么是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就是政府定一个外汇价格,例如一美金换七块人民币。如果美元价格高了,政府要抛美元打压美元价格,买人民币拉抬价格来调节,政府通过买卖美元外汇来维持这个汇价,保持一兑七。但香港不是,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什么叫联系汇率?它和固定汇率不一样,那就是香港的三家发钞二银行,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只要他们想发行港币,就一定要先存美元到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就是说我存100美元去金融管理局,银行才能发行750港币。如果不存美元进去,那就不能发行港币,这就是联系汇率制度,这几乎是全世界唯一的。和中国不一样,中国发行人民币是不需要存美元的,只要政府说,一美金换七块钱人民币,如果价格发生变化,政府来调节。香港不是,香港是一定要存进去美元,才能够发行港币。那么香港根本就没有港币啊,他都是美元嘛,因为你每一个港币的现钞后面都有美元,港币实际是什么?不就是美元的代用券嘛。

只要发行港币就一定要有美元,所以港币就是美元,港币也就是美元的面纱。既然是美元的话,请你用屁股想一想,索罗斯怎么可能卖空美元的面纱港币呢?怎么可能跟美元对抗呢?是不是?哪有用美元去狙击美元的呢?各位想想有可能吗?绝对不可能的。而且索罗斯又怎么敢狙击美元呢?他不想活了?美国政府肯定会逮捕他。所以你看这本身就不合理啊?你总得用不同的货币来狙击,对不对?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成功的,你急什么呢?结果我们紧张得不得了,你晓得我们干了什么事情吗?哎呀,当时吓坏了,完了,完了,索罗斯狙击我们了。

所以当场香港的金融管理局就做了个决定,说,不准拆借。索罗斯今天卖空港币,明天呢?他就要到香港市场买回港币,再还回去。如果哥们儿来香港买不到港币呢?也就还不回去了,还不回去就是违约,就要交罚款了,对不对?你就败了,理解我的意思吗?所以我们香港人在想,让他还不回去他不就败了吗?我们不就是把他打败了吗?所以这个时刻呢,我们接下来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让索罗斯借不到港币。借不到港币就还不了钱,还不了钱他就输了。

好,香港金融管理局为了让索罗斯拿不到港币,所以大量抛出美元收购港币,把市面上的港币都收回来,让你买不到港币就还不回去了。由于大量抛出美元收购港币,所以港币就没了,没错,索罗斯也买不到港币了。可是,如果港币没了,那我请问,港币的利率怎么办?你这个货币突然减少了,你这个利率会怎么样?马上上涨对不对?因为没有港币了,我需要港币怎么办?我就得用高利率来借港币,是不是?好了,你由于用美元把港币都换回来了,你以为把港币都收回来之后,索罗斯就还不回去吗?那我告诉你,你把港币收回来的结果是市面上缺港币,因此港元的利率立刻狂涨。你知道涨了多少吗?香港同业拆借利率,一天的利率就涨到了280%的天价。

我们香港人不是比越南人聪明吗?我们不是比泰国人聪明吗?最后你的利率怎么样?你还是涨了,只是这一次他用非常复杂的方法,用声东击西的方法逼迫我们的利率涨了。利率涨了,你还记不记得越南的故事和泰国的故事,股价会怎么样?狂跌。那如果说索罗斯真的想捞一笔的话,他应该对股价做什么动作?先卖空股票,所以我查了数据,在他狙击之前,索罗斯已经卖空了8万个恒生指数的合同,赌什么?赌的就是恒生指数狂跌。什么叫卖空?那就是借出8万个恒生指数,用今天的高价卖掉,明天等到恒生指数跌到低谷以后,再买回来8万张合同还回去。因此高价卖的,低价买的,就赚差价,所以索罗斯真的想靠什么赚钱?靠股价大跌卖空而赚钱,根本不是靠外汇。

背景提示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被认为是风险最小的一种货币制度。索罗斯实际上没有看到香港货币制度上的漏洞,但他却在金融监管体制与经济泡沫问题上找到了机会。在1997年上半年,香港的楼市、股市泡沫正值顶峰。随着居民财富与国际游资的疯狂炒作,香港1997年房价相比1985年,升幅高达9至10倍。由于看好香港回归的前景,香港股市一路暴涨,外资大量涌入香港股市。1997年8月7日,香港恒生指数涨到16 673点的历史最高位。而从1990年至1997年,楼市和股市为香港带来约7万亿港元的“额外财富”,相当于这七年间香港本地的生产总值。面对巨大的泡沫,索罗斯的狙击结果就显得格外惨烈。

结果,在1997年10月23日利率提高到280%的时候,我们的股票价格狂跌,400亿美元的股票市值烟消云散。说到索罗斯的狙击,1997年之后,恒生指数从16 673点的高峰一直跌到了6 660点,跌去了60%。就这么一招,我们就彻底失败了。

还有香港的楼价,从1997年最高峰开始持续下跌,到2003年差不多跌去了60%的市值,也就是说楼市下跌,港人财富蒸发了2.2万亿港元,平均每个业主损失267万港元,负资产人数高达17万人,一直到2009年才恢复到1994年的水平,这是我们的楼市。

更重要是什么呢?那就是1997年之后到1998年,股价大跌、楼价大跌。这两个大跌的结果呢,使得香港被席卷一把,香港老百姓的财富从20块钱跌回了5块钱,所以香港老百姓变得贫穷了。从那个时候开始,香港老百姓产生了索罗斯恐惧症,一听到索罗斯就怕得要死,这就是为什么过去恒生指数涨到一万六、一万七、一万八的时候就开始大幅震荡,叫做索罗斯振荡,就是被索罗斯吓得。而且我们香港人胆子一向小,最近为什么涨了这么多呢?那是大胆人干的,是谁?中国大陆的资金去干的。现在又炒到了2万多点,楼价也炒翻天了。我告诉各位,美国可能又要开始出手了。

但是如果我是他们,我有资金,我肯定这么干,至于用什么方法干,我不晓得。但至少你会发现他对付我们香港人是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你说他们高不高明?说是打击外汇,其实是用股票市场大赚一笔。赚了多少钱呢?至少我们市值损失了400亿美金。我相信他们至少赚百亿美金吧。

五、亚洲历史上输掉的泡沬战之四:日本1985

背景提示

从1997年至今,国际金融资本先后发动了对于泰国、中国香港、越南等国的泡沫大战。由经济奇迹到经济衰退,亚洲遭遇的泡沫打击可谓教训深刻。不过有观点认为,亚洲遭遇泡沫打击的这些国家、地区经济规模较小,与国际金融大鳄在较量中捉襟见肘。实际上,国际金融大鳄的目标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即使是经济规模更为强大、经济结构更为严密的国家,一样会成为泡沫大战的目标。那么,泡沫大战还曾狙击过哪个经济强国,国际金融大鳄在面对不同对手的时候又会采取怎样不同的手段呢?

最后呢,就讲日本,日本也是不太好对付的。为什么不太好对付呢?他们也是跟中国香港一样,从来都是贸易顺差的,而且是不缺外汇资金的,那怎么对付他们呢?而且日本人还特别喜欢做实业,不喜欢炒楼、炒股,所以也没什么泡沫,这就难应付了,怎么办呢?所以美国必须帮他制造泡沫,制造泡沫之后,美国必须帮他击破泡沫,所以美国对付日本是非常辛苦的。

对付小日本可不同了,日本人更狡猾更奸诈,他们不像泰国人、越南人、香港人,赚到10块钱之后,就会拿出5块钱炒楼、炒股。只要国际热钱进来拉抬股价、楼价,然后逼迫他们提高利率,就可以击溃泡沫。

日本人这10块钱,可能都是在做实体经济,他们跟德国人一样根本就不想炒楼、炒股。德国有300万家中小企业,真正想上创业板的没有几家,为什么?他们看不起这个东西,他们想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企业干好,他们没有兴趣炒股的。那你怎么狙击他呢?那么美国人就一定要帮他制造泡沫,然后再击破泡沫,很辛苦的。

各位知道日本在那个时候有多牛吗?三菱公司出资8.46亿美元收购了被称为美国的标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索尼公司动用了34亿美元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松下公司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而且在1986年、1987年日本在夏威夷的投资就高达65亿美元以上,日本买下了珍珠港海滩区域2/3的豪华酒店,大批楼房、大餐厅、购物中心、高尔夫球场等,还有畜牧产业、种植园。所以美国人说,檀香山快变成东京的一个区了,夏威夷俨然成了供日本人修养、疗养的乐园,就像一个新的殖民地。这就是美国人的看法,所以呢你日本太嚣张了,不整治整治你怎么行呢?可是日本非常复杂,要怎么样帮他制造泡沬呢?又要怎么样帮他把泡沫击破呢?这很需要两把刷子。

首先,制造泡沫,日本人不是跟德国人一样喜欢做实体经济吗,那可不行,一定要逼迫日本人去炒股、炒楼。怎么炒股、怎么炒楼呢?想到了一个办法,1985年9月,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五个国家,在纽约的广场酒店签订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要求日币升值。怎么会要求日币升值呢?这是完全不一样的路数,对付泰国汇率贬值了;对付越南汇率贬值了;对付中国香港,他是联系汇率动不了;可是对付日本,就要让他汇率升值。这是干什么呀?兄弟们,他是想制造泡沬。结果三个月内日元兑美元由250日元升值到200日元,升幅高达20%,几个月之后变成149日元,到了1987年变成120日元,也就是说从1985年9月份250日元换1美元,到了1987年变成120日元,等于升值了一倍多。

你知道日元升值一倍多这是什么概念吗?那就是彻底地打击了日本的出口制造业,日本制造业变得无利可图。那他们能干什么呢?美国人就是要逼他们去炒楼、炒股,制造泡沫。1987年10月份,美国纽约股市崩盘,美国政府利用这次天赐良机,透过美国财政部长贝克向日本首相中曾根施加压力说,日本人你们要帮助美国老大哥一把,我们10月份纽约的股市刚刚崩盘,我们是很痛苦的,资金大量流出了,你帮帮兄弟一下吧,好吗?怎么帮呢?你们日本利率太高了,美国资金都跑到日本去了,你这样子做小老弟的不够意思,你们干脆把利率降低一点,这些国际热钱在日本赚不到利息,就回流美国,帮帮兄弟一把嘛。美国人软硬兼施,说什么如果你不帮,到时民主党上台的话,将在日美贸易赤字问题上大做文章,严厉对付你们小日本。但是你放心,贝克说我是共和党,我们如果继续执政的话,保证对你有好处,你看怎么样?你只要帮哥哥一个忙,降低利率,好不好?中曾根没办法了,好吧,结果他就降低利率,降到了只有2.5%。好,那我再问你,由于汇率到了1987年已经升值了1倍,从250日元升值到了120日元,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制造业,让他变得无利可图的时候,日本的商社突然发现利率只有2.5%了。你说他们会干什么?他们发现这么便宜的资金,干脆向银行借钱,借钱去干吗?和我们的国有企业一样炒楼、炒股去了。所以日本人也开始在美国的双重压力之下,开始炒楼、炒股,制造泡沫。

背景提示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从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房地产开发逐渐出现了泡沫特征。1985年东京、大阪的土地价格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猛涨了1万倍。尽管日本1985年的地产泡沫已经相当严重,但不少专家指出厂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仍是可以避免的。日本真正的问题是在泡沫当中发生了错误的经济判断。在后来5年中,日本执行了一系列错误政策,将日本经济推入到泡沫破裂前的“最后疯狂”。那么,日本究竟作出了怎样的判断?是什么力量导致了泡沫的破裂呢?

1987年日币升值一倍,而且利率降到历史的低点2.5%,所以从1987年到1989年,股票价格涨了94%,相比1984年,1989年股票价格更是涨了368%,都市的土地价格涨了103%。所以日本开始有泡沫了。由于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和日本出口制造业无利可图,结果大量的资金被借出来炒房地产,越炒越高,所以房地产价格,像东京,高得不得了,就像我们的上海、北京一样,都疯了。股票最高点被炒到多少呢?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冲到了38915点,日本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呢,也是不得了的涨,日本人的财富变成了20块钱。这个低利率让日本释放出多少货币?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贷款额度除上GDP是50%,到了1989年变成了100%,货币扩张速度成倍增长,因为日本各大企业借出廉价资金炒楼、炒股去了。

炒楼、炒股的下一步是什么?对付日本是完全不一样的。日币是升值的,利率是低的,你记得怎么狙击中国香港、泰国跟越南吗?一定要提高利率、打击股市,对不对?现在对付日本是降低利率,降低利率怎么打击股市呢?不行嘛。因此美国最后发明了一个“核弹”叫做“日经指数期货”和“日经指数期权”,由于这个核弹比较复杂,我们在本书下一章会详细讨论。在这儿,我们只介绍“日经指数期权”当中的“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要说到美国的摩根士丹利,他们首先请日本人坐庄来发行“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他们这么忽悠日本人的,他们说今天日本的股价是100点,我们来参加你的赌局,美国人赌股价跌,日本人你赌股价涨。是不是?怎么赌呢?我们一参加赌局就给你10块的入场费,不管我们玩不玩,入场费都是日本人的。如果指数涨到了100点以上,我们就不玩了。如果从100点跌到60点的话,你就赔我40块。如果100点跌到30点的话呢,你就赔我70块。日本人一听,哈哈,你这个傻帽儿,我们指数怎么会跌?

因此日本人当时认为摩根士丹利是群傻帽儿,而且基本上脑子是进水的,因为日本的股票指数怎么可能会跌呢?大家都在炒楼、炒股,一片火暴,不可能会跌。所以他们很高兴地接受这个合同,也就是说日本人认为钱太好赚了,参加赌局,一个合同就是10块钱,100个合同就是1 000块钱,如果是两亿合同,那是多少钱哪?不得了!而且美国人一定会输的,美国人傻帽儿,怎么可能会跌呢?以至于日本到底签了多少合同我们都不知道,不但日本的大公司签,小公司也跟着签,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指到达了38 915点。我们突然发现,在1990年的1月12日,美国人开始用“核弹”轰炸日本,美国的交易所突然出现了日经指数看跌期权,而且这个看跌期权信誉特别好,因为他们是由高盛来做的,而且高盛为了让这个期权更有价值,还转实给丹麦政府,让丹麦政府来背书,而且高盛本身就是世界上一流的投行,再加上丹麦政府的背书,所以期权信誉度非常高,结果在1990年1月2日竟然在美国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什么结果呢?那就是让全世界的资金来打压日本股票,你只要把它从100点打到了20点的话,你就可以赚80块,即使扣掉10块成本也还剩70块。

因此全世界一起打击日本股票,以便从这个日经指数看跌期权赚钱,结果日经指数被狂打到谷底。从此以后,日本和中国香港、泰国、越南是一样的命运。只是美国哥们儿厉害,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可是结果是一样的,就是让你股市跟楼市完全破灭,最后日本人的财富还是跌到了5块钱。

背景提示

1991年,在泡沫破裂之前,日本银行总贷款额达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90%,而美国仅为37%。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跻身房地产金融行业,总金额高达40万亿日元。这些金融机构为泡沫源源不断输送能量直到最后一刻。泡沫破裂后,许多日本居民成为千万“负翁”,倒闭和被收购的银行和房地产公司不计其数,国民经济陷入了长期的负增长和零增长。那么,日本的泡沫故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好了,日本的股票市场崩盘,首先波及到日本的银行业跟保险业,最终是制造业,因为企业向银行跟保险公司借了大量的钱,而且又不干制造业,和我们一样,都拿去炒楼、炒股。从1990年日经指数暴跌开始,日本陷入了长达二十几年的衰退,到今天日本还没有脱离萧条。日本股市总共暴跌了70%,房地产市场连续14年下跌,到现在都没复苏。在《金融战败》一书中,作者吉川元忠认为,就财富损失的比例而言,日本1990年金融战败的后果几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后果相当,就这么严重。我不晓得各位读者心里有什么感觉?

延伸阅读

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

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的主犯是美国,这是毫无疑义的。而本书想强调的是“仅凭美国是不能引起此次经济危机的”,一定有“共犯”。“共犯”就是为美国提供资金的国家,具体地讲就是日本、中国和欧佩克。这些国家均是对美贸易顺差国,它们把通过国际贸易赚得的美元投给了美国。也就是说,这些贸易顺差经由资本交易回流到美国。另外,由于日本长期实施超低利率政策和政府干预汇市,致使借日元投资美元的“日元套利交易”行为泛滥。这种套利交易使日元进一步贬值,日本出口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催生了美国的住宅价格泡沫和金融泡沫。也就是说,“向全世界(尤其是美国)散发低成本的资金”是日本的“罪状”。

虽说日本是“共犯”,但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利益。从日本整体来看,我强烈地感觉到日本被主犯美国“利用”了,并且今后还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这就是书名用“罚”字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已经受到了一定的惩罚,由于异常的日元贬值正向正常水平回归,日本持有的外国资产已经发生巨额损失,其规模接近因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世界金融机构总损失额的一半。

日本该受“罚”的不只是外币资产的贬值,今后还将遭受未曾有过的经济不景气的袭击。

第一波袭击——出口企业减产、业绩大幅度下滑,相关企业破产并导致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这一波袭击基本完成)。第二波袭击——因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增加和股价下跌导致自有资本减少。这种不景气事态是我们所未曾经历过的,所以很难准确地预测危机在未来的哪个时点爆发。

日本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其一是发放定额的补助金。这种应对策略除了“为选举赚取人气”外,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其二是实施卖空管制和现价冻结金融商品。这种应对策略的实质就是把即将暴露的问题隐藏起来。由此可见,政府是不可信的,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我们只能自卫。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改变日本的社会结构。

本文摘选自 [日] 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

第三章

汇率大战:美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美国用资产泡沫战对付我们,中国怎么办?

中国真正的危机是什么?

美国是如何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

轰炸日本三部曲。

一、资产泡沬战早晚躲不过

美国应该怎么对付中国呢?根据本书第二章的解读,美国一向是乘人之危,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分析中国目前的危机是什么?

我在《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中最后一章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叫奥巴马的三大“礼物”。第一个叫做汇率大战;第二个叫做贸易大战;第三个叫做成本大战。读者以为这三个礼物都是奥巴马的团队随便想出来的吗?那我现在清楚地告诉各位,这都是根据我们的三大危机精心设计的。

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曾经谈过中国经济的问题,一年前写的书中所做的预测很不幸的又被言中了。由于不想失去本书逻辑的连贯性,因此我简要说明一下中国经济的现状,同时加入一些新材料来左证我当时的预测。

我们的危机其实从2006年已经开始了。各位记不记得书中提过2006年,我们也曾经经历过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当时有两派学者谈论这个话题,一派可能就是我一个人;另外一派呢是其他所有人。他们什么观点呢?他们说这一切都是因为经济发展太成功了,老百姓富裕了,所以大家才有这么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这个解读呢就叫做流动性过剩的解读。什么是所谓流动性过剩呢?那就是说手上的钱太多了,炒楼楼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

那么我是什么看法呢?我说这根本不是经济发展太成功了,刚好相反,是我们经济发展太失败了。也就是说,在2006年之前,由于我们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全面恶化,因此制造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从而造成了楼市泡沫、股市泡沫。按照我的理论来看的话,这根本就是制造业危机的开始,因为企业家不干制造业了,而是跑去炒楼、炒股。当然了,你们也晓得政府是一如既往地不听我的,政府推行宏观调控的时候,决定接受另外一派的说法,认为是流动性过剩,为什么接受另外一派的看法呢?因为他们流动性过剩的潜台词就是领导太英明了。

我的看法就特别不好听,什么制造业危机,听着多剌耳,我们这个民族是不喜欢听剌耳的话的。我这人讲话难听,所以我讲话从来没人听。那么政府决定透过宏观调控收回流动性,在他们的想法里面呢,总认为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那我们手中就没有那么多钱炒楼了,也没有那么多钱炒股了,所以楼市泡沬、股市泡沬就一并得到解决。因此2007年,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之下,政府总共六次提高利率,其目的呢就是希望收回流动性,认为只要把流动性收回来之后,那就好了。’但是,请各位回忆一下,2007年6次提高利率是什么结果?你发现,股价全部大涨,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提高利率不就收回流动性了吗?你手中的钱不就少了吗?那就不能炒股了吗?那么股价应该下跌啊,怎么会不跌反涨呢?不好意思,告诉各位朋友,郎咸平的理论才是对的,那就是因为你每一次提高利率的结果,就是更进一步地打击了我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所以哥们儿就更不想干了,他们会做什么呢?他们就拿出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从而造成每一次提高利率,股价都是大涨。因此2006年的泡沫所象征的就是未来的制造业的全面危机,到了2008年年中的时候,也就是在金融海啸还没有来的时刻,广东省制造业就已经倒闭了30%,江浙两省制造业已经倒闭了20%,为什么?因为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从2006年开始全面恶化,我的理论得到了实际数据的全面左证。

?

二、什么才是中国真正的危机

中国真正的危机叫制造业危机,根本不是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只是让问题更严重了。那么到2010年为止,我们制造业危机解决了吗?没有!从2006年到2009年的年底,你觉得制造业的日子好过了吗?不!第一,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比如说这三年对美元升值了20%,金融海啸时期只对欧元升值了40%,那不是亲手扼杀我国的出口制造业吗?第二,出口退税调低,到了2009年的7月份才调回17%,所以当时很多媒体来采访我说,郎教授能不能请你谈一谈我们政府提高出口退税比率的正面意义,我说不可以,我说我很忙的,不要问我这种无聊的问题,下次有关张惠妹的问题再来问我,我还愿意回答一点。我只想问你,你当初干吗调低呀?那不代表你对经济情势的误判吗?你调低出口退税比率,不是又打击我国出口制造业吗?第三,2008年1月份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这个立法的本身我是赞成的,那就是由政府出面保护弱势群体,但是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法案推出既缺乏论证,又缺乏试点,仓促推出的结果,使得我国1/3以上的制造业立刻陷入困境,又打击了我国的制造业,而制造业输的结果,劳工就输,而劳工输政府就必须买单,从而造成政府也输的三输局面,一个法案造成全国都输真正是前所未见,而我们却做到了。第四,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前提就是错的,什么收回流动性,其实是错的,越宏调越打击我们的制造业。第五,2009年各地的税费增加,包括什么摊派的增加,我相信各位企业家都有类似的经验,我也不讲太详细了。

就这五个原因,汇率的上升、出口退税的调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推出、宏观调控的推出以及税费的提高,使得这三年来民营企业的投资经营环境更恶化。

还有金融海啸造成了什么?出口暴跌。请各位读者想一想我们中国为何成了出口导向的国家呢?因为地方政府的两大政策,第一个政策叫做抓建设拉动GDP,第二个政策叫做招商引资。这两个政策有什么问题呢?什么叫做抓建设拉动GDP,那就是地方政府透过修桥铺路等等钢筋水泥堆砌起来了我国的GDP,根本不是我们的经济有什么了不起的增长,而基本上都是靠着钢筋水泥拉动的。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我国GDP当中57%都是钢筋水泥,从而把消费压缩到只占GDP的35%。而2009年更糟糕,GDP当中67%都是钢筋水泥,从而把消费压缩到占GDP的29%。因此中国成为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对比一下,其他国家的消费占GDP的70%~80%,可见我们经济发展有多么扭曲和畸形。

什么叫做招商引资,那就是我国地方政府疯狂的招商引资,至于招商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劳工剥削,地方政府基本上是不管的。比如美丽的青岛竟然引进了高污染的化工厂,旅游岛海南竟然也同样引入了高污染的化工厂,这种遗祸子孙的招商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大力招商引资的结果就是我国产能大幅度扩张,2008年的产能已经高达GDP的70%。请各位读者想一想,2008年我们有70%的产能,却只消费了35%,那么剩下35%消费不了的产能就叫做产能过剩。那怎么办呢?所以只有出口给外国人消费,因此不得以不出口来消化产能过剩,从而透过出口拉动了中国的经济。问题就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消费是什么消费啊?简单地讲就是借钱的超前消费,简称泡沫消费。但是只要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而金融海啸就造成了美国泡沬消费的爆破,从而打击了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所以到了2009年,我们的制造业更辛苦了,不但有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又有产能过剩,因此大家更不想投资了,这不像日本当初一样吗?虽然原因不一样,但是结果都是不想干了。那干什么呢?大量制造业资金进入楼市跟股市,所以从2008年11月份开始,中国的股市领先全世界回暖。为什么?制造业就不想干了!哥们儿去炒股了。2009年年初开始,楼市也回暖了,为什么?制造业不想干了!去买高档楼盘去了,又去买汽车、奢侈品,所以中国经济看起来回暖了,其实是制造业不想干了,从而造成泡沫现象。换句话说,中国经济生病了,第一个病是投资经营环境的恶化,第二个病就是产能过剩,而生病的必然结果就是发烧,但是我们这个感觉良好的民族把发烧解读为回暖。当初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中就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发烧现象,在2010年的第一季度终于证实了我当时的观点,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3月底首度承认中国失业人口高达2亿人,而不是统计局所谓的2000万人。而这个失业数字也是我在2008年9月份上海宝钢演讲的预测,现在回看起来政府如果能够重视我当时的预测,今天情况也不至于如此恶化。

而我们在2008年的年底和2009年,又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政府仓促之间连续开了六大虎狼之药,包括农业改革、医药改革、四万亿、十大产业振兴方案、汽车家电建材下乡、2009年六成银行信贷投入基建。正如我在《郎咸平说:谁在抵救中国经济》一书中所料,农业改革和医药改革都没能治疗我们经济的两个病,而剩下的四大虎狼之药表面上是拉动了内需,但是实际上是利用了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了今天的产能过剩。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以四万亿为例,四万亿基本投资在中西部的基础建设,而以高速公路为例,建好了之后有没有车在上面跑?基本没有。而没有车跑的高速公路统统叫做产能过剩的高速公路,因此路一建好就是产能过剩。但是在建的时候需要钢材和水泥,因此可以消化钢材市场2亿吨的产能过剩,又可以消化水泥市场11亿吨的产能过剩。但是明天建好之后怎么办?建好之后的高速公路就是产能过剩,由于不需要钢材水泥,因此把这两个行业打回原形成为产能过剩。我以为这个产能过剩要到2010年的年中才会出现,没想到在《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一书出版后就出现了。2009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能产能过剩。2010年1月20日和3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说,煤炭、电力、焦炭、铁合金、电石、有色金属、钢铁、建材、轻工、纺织等10大行业全部产能过剩。

这六大虎狼之药没能治愈第一个病,而四大虎狼之药又使得第二个病产能过剩更严重了,既然病更重了,那么发烧就应该更严重了。这个持续发烧怎么来的?就是来源于2009年剩下的四成信贷借给以国企为主的短期信贷。那么我请问各位读者,这些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两个病解决了吗?没解决。既然没有解决,他们突然拿到这么多的银行信贷,他会干吗呢?炒股去了,还有炒地皮,所以更多钱进入股市、楼市,就造成了更严重的发烧。

你以为就这样子没事了吗?你短短的一年就释放出10万亿的货币,我看你好像不太怕通货膨胀,是不是?那我问你,如果通货膨胀来了怎么办?那你们存在银行的钱就毛了,为了让钱不毛,你们敢不敢投实体经济呀,比如说你们几个兄弟开一个什么塑料玩具加工厂,你敢不敢哪?因为你比较正常,你不敢的,除非你脑袋进水了,是不是?你怎么敢投实体经济呢?因为两个病没解决。那你会干吗呢?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只有大量的进入股市、进入楼市,造成更发烧的现象。

好了,讲到最后,你发现股市受到三笔资金的冲击:第一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制造业资金先进入;第二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国企手中的信贷资金不敢投实体,再进入股市;第三笔资金,两个病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不敢进入实体经济,接着再进入股市。所以三笔资金进入股市造成发烧现象。

楼市呢?两个病也没解决,制造业资金首先进入,两个病并没解决,逃避通货膨胀的避险资金不敢进入实体经济,接着进入楼市,这两笔资金叫做投机性资金,基本上冲击高端楼盘,所以造成了股价涨的泡沫现象和楼价同时涨的泡沫现象,而且是高端楼盘拉动。同志们,这就是我们中国2010年的第一个危机——资产泡沫化。

背景提示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日前撰文预测2010年十大国际事件时,将中国经济泡沫列在第二位。该文称,“中国被普遍认为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赢家,经济增长8%,政治稳定,资金充裕,不过,很多资金流向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一些对冲基金开始看跌中国经济。如果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碎现象,将导致全球通货紧缩。”实际上,从一个个亚洲经济泡沫的案例中,我们都能看到,正是外来资本扮演了泡沫引爆者的角色,那么,对于这样的危险,中国经济有没有防火墙呢?

但是我们还有第二个危机,那就是中国经济未来应该怎么办,我们未来经济将陷入经济停滞化的困境。统计局公布2009年的GDP增幅是8.7%,不好意思,我根本不信。其实统计局应该称为“统计的局”,基本上是领导喜欢什么资料,他们就编什么数据。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误导了国家政策,做人做到这个毫无原则的地步也是够悲哀了,所以我也不想再批评他们了。不过就算我批评他们,他们一样吃得饱,睡得足,所以说也白说。2010年,领导定了目标是9%,我相信“统计的局”一定会编出九点几的增长率。

那么中国从2010年开始要如何增长呢?我们就要从三驾马车来谈:第一驾马车消费;第二驾马车出口;第三驾马车政府投资。

我们先谈消费。要消费似乎只有两个来源,第一个薪水,第二个储蓄。首先谈薪水,为了便于和其他国家做比较,我们把工资收入除上GDP,欧美各国是55%左右,中南美洲是33%左右,东南亚包括菲律宾和泰国是28%,中东的伊朗和土耳其是25%,非洲应是20%以下,而我们中国是让我们一听到就感到泄气的8%。而每人每小时工资我们中国是八毛美金,又是排在全世界最后一名。这样的薪资水平怎么消费啊。

那么储蓄呢?我们很多专业学者说了,中国是个储蓄大国,可以把储蓄转成消费拉动中国经济。我发现我们很多学者是不做研究的,是凭空想象的。不需要太复杂的观念,只需要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就可以教育我们的学者了。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算术。全中国的家庭储蓄是多少钱?26万亿元人民币不到,除以13亿人口,小学二年级的水平就可以算出来了,20 000元不到,但是我们的学者是不会算的。只要算一下就会发现人均储蓄20 000元不到,这也叫做储蓄大国?《时代周报》2009年10月份引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财富报告的资料指出,中国0.4%的有钱人占了中国财富的70%。“统计的局”说5%的家庭拥有45%的财富,当然这个数据肯定是低估的。如果把这些人的财富扣除的话,那么人均储蓄不到10 000元,这也叫做储蓄大国?

在人均储蓄10 000元不到的情况下,父母生病怎么办?儿女交学费怎么办?你们家小孩如果有出息考上复旦大学怎么办?一学期的学费就要6 000块,还不算吃住。中国99%的人的平均储蓄就是小孩一个学期的学费,消费怎么提高?难道要靠那些少数有钱人吗?这些人的钱是很多,到处花天酒地没有问题,问题是你一天能吃几碗饭?只有靠这99%的人群,可是他们太贫穷了。消费拉不动,所以第一驾马车没戏了。

第二驾马车,出口。谁拉动我们的出口?美国。美国的消费拉动中国的出口,那么美国的消费是什么消费?都是借钱来进行的超前消费,也叫做泡沫消费。2008年之前,美国的人均储蓄接近于零。可是金融海啸让美国的泡沫消费爆破,因此2009年,美国人的储蓄率变成4.5%,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人的消费减少了这个水平。如果美国的消费减少这么多,中国的出口就要相应的下降,所以中国出口将陷入长期的衰退。第二驾马车——出口也不灵了,也拉不动经济。

这就解释了政府为什么要用四万亿来拉动经济,但是政府的所有投资都是利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消化今天的产能过剩,一旦建完之后,全中国一定变成一个产能过剩的大窟窿。我请问,我们还有新的增长点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未来的经济将陷于长期停滞发展,而经济停滞化就是我们2010年之后所面临的第二个危机。

但是我们还有第三个危机,那就是2009年我们政府释放出了9.59万亿,2010年2月底之前的14个月我们又几乎释放了12万亿银行信贷,因此严重的通货膨胀绝对不可避免,这就是2010年之后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

读者以为《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最后一章谈的奥巴马的三大礼物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请读者想一想,就我郎咸平这两把刷子都能看得懂,你觉得奥巴马的财经团队会看不懂吗?他们比我聪明得多得多。如果他们也看懂了中国经济由于两个病没解决,加上用错药了,因而导致了三大危机。读者觉得奥巴马会雪中送炭呢?还是落井下石呢?想都不用想,当然是落井下石啦。如果他要落井下石,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刚好三对三,我们来画一个简图:

图3-1奥巴马的三对三策略

汇率大战要有效地冲击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要配合资产泡沫化,我们在上一章曾经详细讨论过,美国如何利用泰国、越南、中国香港和日本的资产泡沬化,展开汇率大战,从而击溃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美国原先计划在2010年4月15日决定是否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这个审判日目前延期了三个月。美国以贸易大战为手段,逼迫中国在未来的六个月之内,就汇率问题和美国谈判。如果人民币不升值或升值幅度美国不满意,那么美国就可以向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7.5%的关税。我认为美国的真实目的就是汇率大战,而贸易大战就是汇率大战的前哨战,但是美国志不在贸易大战,而在汇率大战。请各位读者想一想美国能够控制中国三驾马车的哪一驾?当然是出口啦。因此不论是美国透过贸易大战志在汇率大战,还是贸易大战本身,都是直接针对我们的第二驾马车出口而来。因此,中国的未来绝不可以乐观,因为我们的第二个危机——经济停滞化将在贸易和汇率大战双重冲击出口的情况下更加恶化。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奥巴马的成本大战和我国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呢?我最近听到一些学者的谬论,包括中金公司的哈继铭等人。他们的言论都有个共同性,那就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因为中国的制造业形态就是简单的进口原材料和进口机器设备的粗加工,如果人民币升值了,那么逬口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就可以更便宜了,因此对中国制造业应该是有利的。请各位读者想一想,就连这些学者都能看得懂的问题,美国人会看不懂吗?如果美国人一心一意要置我们于死地的话,它有可能让我们捡这个便宜吗?读者猜一猜美国人应该怎么做?他们当然应该打成本大战,全面拉抬国际大宗物资价格才合理,包括农矿原材料。而2010年的1月份,世界银行已经发出警告,今年大宗物资价格将可能大幅度的攀升。这么一来,进口物资价格大幅度地攀升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好处荡然无存了。2010年3月到4月份,进口铁矿石的涨幅几个礼拜之内就从30%涨到了100%,如果不是某个黑手在背后推动,哪有可能涨得这么快呢?所以成本大战的目的不但抵消了汇率升值对进口原材料的好处,同时更进一步地恶化我国的第三个危机——通货膨胀化。

其实危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对危机的低估甚至无知所导致的政策失误。例如我们在本书第二章曾经讨论在美国汇率大战的冲击之下,越南、泰国、中国香港、日本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是自己政策的失误。比如,日本降低利率到2.5%,像中国香港提高利率到280%,像泰国为了留住外资提高利率到13.25%,像越南为了对抗通货膨胀,把利率提高到14%,这都是各个国家政策的失误,从而刺破了泡沫,造成经济长期萧条。我希望我们能够透过他们的失误学习经济,以避免重蹈覆辙。

根据工信部、商务部做过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3%,比如说5%以上的话,将对我们传统出口制造业造成严重的冲击。

这样一来,珠三角很多的工厂就得关门了。汇率如果是升值20%呢?这个后果不敢想象。因此,中国政府根本无法同意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我们不同意的话,那就必须在别的方面让步。我就想起了发生在日本类

似的故事。各位读者还记得美国丢下的第三颗炸弹吗?——“日经指数看跌期权”。读者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华尔街的公司怎么能够在日本发行这种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从而炸毁了日本的泡沫呢?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精心策划的大阴谋。

三、美国如何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

当时的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它的农业和服务业。但是日本人很难开放农业和服务业。以农业为例,因为部分日本议员的议席是按照一个选区农民的数量确定的。城市化之后,农民变少,但是这种选举制度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声音左右了政策/迫使日本政府很难开放农业。举个例子,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很古怪的:政府统一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廉价小麦,以高价在国内市场出售,再用挣来的钱从农民手里高价购买大米,然后平价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实际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而且是美国粮食最大的进口国。读者可能觉得很奇怪,日本政府何必这样瞎折腾呢?日本农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于它有一个叫做“农协”的半官半民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用选票做武器,威逼利诱政府给他们优惠政策,然后用各种优惠政策做武器,威逼利诱农民们抱成一个团以统一的价格在规定的市场上购买农业生产设备和数据,出售农产品。如果政府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而伤害到日本农民的话,其必然结果就是内阁倒台。此外,日本的服务业也很难开放,以零售业为例,日本的零售业有一个《大店法》,它限制大超市的数量,这就使外资很难进入日本的零售业。

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日本无法开放农业和服务业吗?美国人当然知道。既然知道,那为何又要求日本人开放呢?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声东击西策略。本来美国人想跟日本人要的就是金融市场开放,却拿日本的农业和服务业说事。美国人当然知道,日本这套农协制度在那里,谁伤害了农协的利益谁就得下台,所以,美国人偏偏先对农业问题纠缠不休,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纠缠日本的制造业问题之前,70年代末美国就要求日本开放进口美国的牛肉和柑橘。等到日本人说,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好不好?美国人就说,好呀,那我不逼你开放农业了,你给我开放金融吧。

日本人没办法,所以只有开放金融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同意放开金融业的呢?因为日本人信心膨胀,觉得自己是举世无双的财阀体系,大的银行背后都有大的企业集团,大的企业集团下面也都有大的银行,同样,什么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是有大财阀背景的。比如,美国《商业周刊》对世界上的商业银行做了排名,前五名竟然都是日本的银行。在这种虚幻的排名影响下,日本人感觉特别良好,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因为我们四大银行在全世界也是高居前几名。但是我们和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是,金融大战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排名。这方面,我们和日本一样差劲。

当然了,美国人说服日本人还是相当有一套的。美国人搬出来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三个理论,我们发现这三个理论和一些所谓的学者,比如陈志武,在中国兜售的理论也都差不多。

第一个是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所以必须放宽监管。美国人就吹牛说我们美国华尔街这套上市啊、企业债的融资模式,比你们日本传统的模式有更高的效率。甚至就是炒股票,我们的操盘手也比你们的更有技术,背后都有计算模型的。所以,你应该开放给我加入你的交易所,允许我开展投行业务。此外,美国还分析日本的财阀模式,美国人说什么呢?说你这个都是内部自己胡乱定价,怎么能有效率呢?其实,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只是用来忽悠日本人的,美国人真正想干的事就是希望日本放松监管,允许引入一些日本人不懂的金融产品,以便美国人上下其手大赚一把。

这些理论日本人听起来觉得相当有道理,于是就答应让美国的财政部和日本的大藏省对接起来搞一个机构——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而且非常巧的是,日本的大藏省本来只是负责对内财政预算和审计的,跟我们的财政部一样,里面一个外交人员都没有,也没有太多懂国际金融的人,在此之前从来不直接参与对外谈判的,他们根本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直接影响是什么呢?举例而言,1984年4月,放松对日本国内投资的限制;1984年12月,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包销日元债券业务;1985年4月,批准创新的金融产品;最后1987年10月5日,大藏省实施一连串的金融自由化措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融资融券。

第二个是平衡理论。美国人说,你看看美国从日本买了很多东西,所以,日本得到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这个储备没有用来买美国东西,反而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太多钱买国债,肯定影响了国债的价格和利率,这样不就搅乱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了吗。如果你日本人不愿意改革汇率,那么,你就多买点美国东西吧。可是美国也不产铁矿石,也不产石油,好不容易农业和服务业都搞得不错,你还都不开放。那么,你就多买点美国的股票、房地产、金融产品吧。日本人非常听话,1989年9月27日,索尼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股票;10月31日,三菱宣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地产项目。那么,美国究竟卖了什么金融产品给日本呢?这个就是1988年卖给日本人的股指期货,1989年再度卖给日本人的股指期权。

第三是金融发展关涉国际竞争力,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而且美国人话说得非常漂亮,1983年11月11日的《日本经济新闻》事后披露了一个谈判细节。“日美经济的中心支柱应该向金融、服务等领域转移,在这些领域里美国的竞争力超群,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有希望成为这样的国家,所以,美国敦促日本早日开放资本市场,以便日本未来也得到充分的回报。”你看看这个概念——“日美经济”,比现在的什么G2概念还亲密无间,简直不分彼此了,而且俨然一副分享成功经验的老友之谈,就像我们的有些无知学者热谈的“中美国”概念。具体来说,美国人透过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撰写了一篇长篇报告书,在日元的国际化、国内利率的自由化、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和信用秩序等问题上给日本提供了全方位的咨询意见。

直接影响是什么呢?1983年7月5日,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和.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达成合作意向设立投资信托公司,随后在1984年的3月25日真的把公司成立了,但是日本大藏省就是不批准。作为补偿,日本大藏省1984年批准了摩根士丹利成立东京分行,并且授予了证券业务牌照,但是这时候因为摩根士丹利还不是交易所会员,具体交易还要透过日本的券商交易席位来操作。

更难以想象的是交易所会员准入,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炒家就可以直接进入日本股市上下其手了。可是,1985年11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竟然就批准美国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证券等六家外国证券公司加入,随后在1986年摩根士丹利就一马当先正式开始了证券交易,更在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大阪交易所和名古屋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其中大阪交易所的角色最重要,因为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就是在这个股市交易的。为什么说难以想象呢?因为这本来是触动日本政治体制的问题,要知道,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本来有一个政治捐款基金会,这里面的资金都来自于各个交易所会员,而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是明确禁止外国来源的捐款的。这么棘手的事情,竟然这么迅速解决了,除了高层明确支持,还能有什么原因?实际上,日本内阁大臣的确是把日本证券局的负责人藤野公毅直接派到华盛顿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要知道,这些还只不过是跟日本券商在交易所里竞争的机会,而不是抢夺投资客户的机会。随后在1987年,摩根士丹利首先获得了这个资格,成立了摩根士丹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样摩根士丹利就可以在日本发售和管理基金,用日本人的钱来玩弄日本股市。到这个阶段华尔街基本获准全面进入日本的金融市场操作金融工具。

“轰炸三部曲”第一部曲融资融券、第二部曲股指期货/期权和第三部曲华尔街获准进入日本操作于是完成。现在就等着美国人来炸毁日本的泡沫了。

四、美国对日“轰炸三部曲”

好了,我们谈一下“轰炸三部曲”运作的要点。第一,我们首先谈谈如何利用股指期货/期权赚钱。股指期货怎么赚钱——首先,摩根士丹利找到日本保险公司,然后跟他商量:你看现在日经指数是100点,要是下个月是120点,我就给你20元,要是150点,我就给你50元,依此类推,不封顶,反过来,要是下个月是60点,你就给我40元,依此类推,也不封顶,你愿不愿意跟我赌一把?日本人一听就笑了,傻瓜,日经指数还会跌成负数了?实际上那不就是我盈利是无限的,而亏损是有限的。而且,日本人觉得摩根士丹利肯定是疯了,日经指数还需要赌么?肯定是一路上涨啦!所以,日本人说要赌就赌大的,就这个合约签一万份,而且签上一年怎么样?摩根士丹利说:好,但是每笔合约我要10元手续费。日本人说:成交。

摩根士丹利当然不傻,他们签完这单生意就立刻回美国和欧洲,和高盛等著名投行联合行动打击日本人。他们说什么呢?日本人疯了。一批资深研究员发表重磅报告指出:日本的实体经济只是表面上在高速增长,但很显然,它增长的速度远比不上股市的膨胀,更重要的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是实体经济和各种制成品的毛利在迅速下降,剔除房地产和金融投机的收入,日本一些企业的真正利润甚至已经不如20世纪70年代。显然,这些国际投行是要制造一种恐慌和怀疑的情绪。

然后以高盛为首的投行带着这份报告马不停蹄地找到世界各地投资日本股市的基金,就问一句话:难道你不担心你在日本投资的安全么?所有的基金经理看完报告的结论都是:当然担心,我想对冲风险怎么办呢?这些投行说:没事儿,我们做这个生意好不好?你看现在日经指数是100点,要是下个月跌到60点,我就给你40元,依此类推。反过来,要是下个月是120点,你就给我20元。当然由于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每份合约只要买就立即先送给你5元。基金经理就算了一笔账:还能对冲自己手里的股票组合风险,还能免费捞到钱,划算。

与此同时,无论最后日经指数是多少,因为这两个赌局刚好对冲掉。假设日经指数由100跌到了60,那么日本人赔给美国投行40元。而美国投行刚好拿这笔钱赔给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亏。但是美国投行参加了日本人的赌局收了10元,而美国投行要求基金参加赌局,所以付了5元,美国投行还赚了5元。只需要把发行规模不断做大就能财源广进。

日经指数看跌期权怎么赚钱——和前面的例子类似,美国投行说:你看现在日经指数是100点,我们来参加你的赌局,美国人赌股价跌,日本人你赌股价涨。是不是?怎么赌呢?美国人说由日本人坐庄,我们一参加赌局就给日本人10块的入场费,不管我们玩不玩,入场费都是日本人的。如果指数涨到了100点以上,我们就不玩了。如果从100点跌到60点的话,日本人就赔我40块。如果100点跌到30点的话呢,日本人就赔我70块。

这些投行又找到了基金经理这么告诉他们,你看现在日经指数是100点,你来参加我的赌局,你赌股价跌。怎么赌呢?你一参加赌局就给我15块的入场费,不管你玩不玩,入场费都是我的。如果指数涨到了100点以上,你就不玩了。如果从100点跌到60点的话,我就赔你40块。如果100点跌到30点的话呢,我就赔你70块。

这两个赌局刚好对冲掉。假设日经指数由100点跌到了60点,那么日本人赔给美国投行40元。而美国投行刚好拿这笔钱赔给基金公司,所以根本不亏。但是美国投行参加了日本人的赌局付了10元,而基金公司参加美国投行的赌局付了15元,美国投行还赚了5元。第二,融资融券制度就是打压股价的必备武器。

首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买呢?因为日本之前一系列的金融开放使得基金这时获得了一个免费的提款机。什么提款机呢?首先,日本1987年批准了类似我们的融资融券的制度,这样,这些基金可以跟日本券商借股票过来卖股票。举例而言,你向日本证券公司借出一张股票用今天100元价格卖掉,明天等股价跌到了60元,你再买回这张股票还给日本券商。由于你是100元卖的,60元买的,所以你就赚了40元。而如果大家都这么干的话,那股价就会应声滑落。所以融资融券制度就是打压股价的必备武器。

第三,外资必须成为交易所会员才能操作融资融券。请注意如果东京交易所1987年不批准外资券商成为会员,他们就不会有这种资格操作融资融券,因此也就无法打压日本股市。

实际上,图3-2就把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的作用描绘得最清楚了。三个灰度字表示出来的都是海外推出了日经指数期货或者期权,第一次是在1986年9月的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第二次是在1990年1月摩根和高盛等美国投行在美国的场外交易市场(OTC)推出日经指数看跌期权,第三次是在1990年9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日经指数期货及期权。第一次是将近20%的下挫,第二次是将近30%的下挫,第三次是将近40%的下挫。

而这之前的1987年摩根成为大阪交易所的会员,同时摩根获批成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随后的1988年大阪交易所推出日经指数期货,1989年大阪交易所推出了日经指数期权。从而为摩根等在日本国内布局铺平了道路,你看很巧合,这三个时间点都恰好对应了日经指数大涨,实际上,他们就是要把日本国内做得满是泡沫,然后才能反向做空,这样才能玩儿转上面提到的“提款机”策略。当然,随着日本股指的崩盘,购买了看跌股指期货和期权的美国投行和投资人赚得盆满钵满。

图3-2 日经指数与股指期货走势图

伴随着“日经指数看跌期权”从1990年1月开始上市热销不到一个月,日本股市就已经彻底地土崩瓦解了,那种争相抛售的景象如同末日来临一般。

当然,随着日本股指的崩盘,购买了看空股指期货/期权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股票市场的崩溃率先波及到日本的银行业和保险企业,因为是它们向美国的各家投行们卖出的日经指数期权,大批的银行和保险企业出现支付危机。在金融业出现危机后,日经指数进一步下跌,从而带动了实体企业的股价跟随下跌,日本股市的股灾就此一发而不可收了。当然,日本的股灾无可避免地冲击了楼市,也造成日本楼市的崩盘,到现在都没复苏。

所以,我们离日本当年还有多远?也许只有半步。对照日本股灾的“轰炸三部曲”:第一,我们在2010年3月31日开始了融资融券;第二,2010年4月1日号开始股指期货的交易;第三,我们还不允许外资券商成为交易所会员。因此,美国必须透过各种办法,逼迫我们开放外资成为交易所会员。只要我们再稀里胡涂后退半步就会落入狙击圈,这才是盖特纳和奥巴马的可怕之处。

五、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如果各位读者都看懂了的话,你们认为美国逼迫我们人民币升值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明明知道我们很难让人民币升值20%!其目的就和当初对付日本一样,拿着农业和服务业说事,他们就是拿着人民币汇率说事,其实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我们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资成为交易所会员,以完成轰炸我们的第三部曲,因为我们从2010年3月31日开始了融资融券,2010年4月16日开始了股指期货。

2010年4月8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结束了两天访问印度的行程后,本应直接返回美国,他却突然改变行程,临时到访北京,在首都国际机场贵宾区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开了一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议”。中美双方都分别发表了语焉不详而且是避重就轻的声明:

美国财政部随后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表示:“双方就美中经济关系、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即将到来的第二次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等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议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未向媒体透露会议议程,也是同样说:“双方将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话题交换意见。”

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安德鲁?威廉姆斯在会议前也未向媒体透露会议内容,更拒绝确认人民币汇率问题将是双方讨论的议题之一。

那么,盖特纳究竟获得了什么呢?跟中国达成如此的默契?我们看看海外的人民币汇率就明白了,也就是所谓的海外一年期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汇率(见图3-3)。

图3-3 海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这个图越往下,一美元能换的人民币越少,所以越往下走,人民币的汇率越高。那么,大家看到的这个一路往下走的趋势,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升值预期,虽然我们国内的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大变动,但是海外的市场因为是给华尔街的金融炒家自由交易的,所以这些炒家如果觉得人民币会升值,这个曲线就会往下走,很明显,自从美国对中国施压以来,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就非常明显。

可是神奇的就是2010年4月8日,王岐山在北京会见了美国现任财政部长盖特纳,远期汇率收盘价6.61,其后人民币就开始贬值。远期人民币为什么要贬值呢?因为华尔街认为,美国已经取得了美国想要的东西了,因此人民币不需要升值了,甚至贬值也无所谓了,美国人到底得到了什么?

连奥巴马的表态都非常客气,2010年4月13日奥巴马与胡锦涛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间隙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会谈。“总统重申了他的观点,就是中国迈向一个更为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对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复苏非常重要……”奥巴马政府首席亚洲事务顾问杰夫?巴德(Jeff Bader)表示。同一天,盖特纳更是破天荒地说什么呢?“中国转向灵活的汇率形成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否调整汇率政策是中国政府自己的选择。”

可是你看看国内外的主流学者,却比奥巴马和盖特纳还凶,一边倒地认为要人民币升值。其中比较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央行货币委员会的两位学术委员——李稻葵呼吁人民币小幅度升值,而周其仁呼吁一步到位。

表3-1国内外学者、官员对人民币升值的主张

胡祖六摩根原大中华区主席弹性汇率

龚方雄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升值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浮动汇率

谢伏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浮动汇率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升3%~5%,一篮子货币,盯住美元

陈志武耶鲁大学教授一次升值3%~5%

卢锋北大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小幅升值

陆挺美银美林证券自由浮动长期升值

张斌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一次升值10%年波动3%

范剑平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小幅波动

沈明高花旗银行(中国)则首席经济学家渐进小步升值

霍国庆中科院教授升值

刘勘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升值3%

哈继铭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渐进小步升值

李稻葵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教授小幅升值

田利辉北大教授避免热钱,一步到位

周其仁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避免热钱,一步到位

索罗斯货币投机家一步到位

保尔森美国前财长一步到位

罗格夫原IMF首席经济学家一步到位

理查德?赫德经合组织中国及印度经济研究室主任一步到位

问题是美国人为什么这么照顾我们呢?杰夫?巴德补充的话提醒了我们:奥巴马还就中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壁垒“表达了关切”。盖特纳怎么跟美国国内表态呢?他说:“美国政府将力促中国政府开放市场,并秉持公平交易规则。”

那么,我们究竟答应什么了呢?2010年4月13日消息,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

第一,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而且明确说支持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换句话说,我们允许外资名正言顺地收购中国企业,再在中国资本市场高价套现。

第二,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换句话说,允许外国企业直接在国内上市圈钱。

第三,总投资(包括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完全交给地方核准。换句话说,外国企业可以一步步地增资最终实现控股。既然外国企业都可以在资本市场公然翻云覆雨了,那么华尔街的金融炒家直接成为中国交易所的会员还远么?要知道,现在相当一部分的券商已经是合资企业了,比如高盛高华、瑞银证券、华欧国际、瑞信方正、中德证券、海际大和、华鑫证券等。虽然这个还只是意见,还没成为正式的细则,但是这样增资会是什么后果呢?

不过,这个《意见》已经清楚地说明我们中国即将对外资开放资本市场,也就是只差半步就完成了第三部曲,这半步就是合资券商还没有获得自营业务牌照,就是说他们还不能拿自己的资本对中国股市上下其手,而纯外资的金融机构目前也不许成为交易所的会员。然而,我们不要忘了,狙击日本的“轰炸三部曲”在中国完成组建,这才是美国人真正的目的。可是,由于我们太多的主流学者在呼吁人民币升值,甚至包括央行货币委员会的两个学术委员周其仁和李稻葵。即便是周其仁最近改变了论调,转而强调币值稳定的意义,可是,他们营造的讨论环境仍然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势在必行,他们却忘了美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对汇率制度有意见,实际上是想以此为由逼迫我们同意全面对外资开放金融市场。而且我们政府有个习惯性的动作,那就是喜欢听体制内学者的建议,虽然他们的建议大部分都是错的。因此我更担心我们不但在“轰炸三部曲”方面让步了,我们人民币搞不好还是要升值,那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延伸阅读

富人是必要的吗:关于富人和穷人的经济学

相对优势告诉我们,当我们买进更便宜的进口商品时,可能会使国内的同胞失业,但同时我们也能帮助别的、甚至更多的同胞找到工作。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经济体中,不做什么外贸。后来,外贸开放了,需要做许多调整。如果国内的钢材售价比世界市场上的高,那么制造商就得降价,甚至是解雇工人。国内的许多其他企业都是钢材用户而不是卖家——从相对优势的角度核算,就知道这些企业从钢材降价中的受益远远大于钢铁厂家的损失。反过来,如果开放前的钢材价格比世界市场上的低,那么制造商就会得利——他们多得的远大于国内钢材用户损失的,此时,就业率也会上升。

不管遭遇何种批评,相对优势始终在发挥作用。在全世界分工合作,让包括富裕国家在内的所有人都变得更为富足。比较来看,发展中国家受益更多,这是真的。其实,所有国家都有沾光,贫富鸿沟也在缩小,因为穷国发展得更快。富甲一方可能感觉穷点儿了,因为收入差距缩小后,大家都有钱购买贵重消费品和收藏品。抛开主观感受不谈,富人并未损失财富,相对优势也不会突然制造出赢家和输家,它带来的其实是“共赢”。是的,全球市场让富人的生活更加舒适富足了。

相比之下,穷人会如何呢?穷人会有资产,也许那只是一头牲畜。可把牲畜送到国外卖个高价是不现实的,必须在当地卖,市场上给啥价就卖啥价。如果穷人想买些能提高自身生产率的东西,也会受限——得在当地买,得付高价。如果穷人真的买了进口商品,所付关税也往往高于富人购买奢侈品支付的关税。在所有国家都是如此。譬如,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穷人和中产阶级购买的进口商品——衣服、鞋子等——平均关税率是10.5%,奢侈品的进口关税率却只有0.8%。

归根结底,全球利伯维尔场是有缺陷的,因为人无完人,可是它依然能给穷人带来美好的希望。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高声批判利润制度和其操纵者,但他依旧认为:不管出于何种用意,反对全球贸易都会让穷人更穷。

本文摘选自 [美] 亨特?刘易斯(Hunter Lewis)的《财富的是与非:关于富人和穷人的经济学》

第四章

另类泡沬大战:迪拜危机的真相

迪拜危机,我们真的没搞懂。

迪拜模式破灭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商人败走迪拜,谁会是下一个迪拜呢?

我们亚洲国家/地区大部分都遭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泡沫大战的狙击。但是受这种窝囊气的不只我们,还有迪拜。其实欧美各国狙击迪拜的思维又和狙击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不同。既然谈完了其他国家/地区,我们不妨谈谈迪拜,看看我们这些中东的难兄难弟是如何同病相怜的,我们也可以透过迪拜案件多多地了解另一种类型的泡沫大战。

一、过度恐慌:迪拜究竟发生了什么

2009年的年底,全球的目光都在关注阿联酋的迪拜。迪拜的债务危机看起来很严重,国际市场一时间很恐慌。其实国际市场对这个事情有点反应过度了。之前我们一直以为世界经济是平稳发展的,突然来了个金融危机,现在又来了个迪拜危机,大家吓坏了,紧张得要命。其实真正该担心的不是迪拜危机,而是下一次危机会是什么。

背景提示

全世界正从金融危机的噩梦中慢慢苏醒,然而波斯湾传来的一条消息再次让全球颤抖。一度富得流油、自称“日不落”企业的迪拜世界公司,近日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将延期偿还近600亿美元债务。“迪拜危机”刚一曝光,就如同一颗炸雷响彻国际金融市场上空,24小时内引发全球股市接连暴跌。媒体分析称,一旦迪拜世界无力还债,将成为自2001年阿根廷违约以来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违约事件。而这次债务危机很可能对全球脆弱的复苏带来冲击,再掀新一轮金融风暴。
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整理) 全 新帝国主义 pdf

媒体有一种过度的诠释,把这个事情跟2001年阿根廷的主权违约包括1999年俄罗斯的国债违约并在一起。通常过度诠释的原因是基本没搞懂。我最近看了很多媒体的报导,基本瞎掰,都没搞懂,然后东对比一下,西对比一下,找点新闻热点,甚至说,哎哟,完了完了,金融危机又要再度爆发了,还有什么所谓的第二波金融海啸。

迪拜它这个债务重组的金额已经慢慢缩小了,之前我们听到的是590亿美元的债务金额,后来说是只有260亿美元,就不要重组,真正出问题的是35亿美元,也就是延期6个月偿还的那35亿美元。35亿美元算什么嘛?你想想看,如果只是35亿美元要推迟6个月偿还的话,这是非常小的一笔债务,有什么理由为这35亿美元闹出如此轩然大波?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你看这全球股市,吓坏了。“黑色星期四”、“黑色星期五”,大跌两天。美国股市因为感恩节休市,休市回来以后发现也是照跌。连中国股市也跟着跌,跌破3100点了。人们恐慌的一个原因是担心蔓延效应,尤其是对主权基金。迪拜都这样子了,不还钱,那么以后是不是有其他的主权基金也会这么做呢?大家担心这个事情传染到新兴经济体。一旦资金链断了,那就麻烦了。

有人拿迪拜世界跟当年的因金融海啸而倒闭的雷曼兄弟比。但其实你仔细研究研究资料,你会发现雷曼兄弟掌握的资源、资金,那要比迪拜世界大得多。当年的次贷是一个非常长的债务链条,而迪拜这个债务链条其实很短,就是一个支付危机,它不能跟雷曼兄弟相提并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次级债它是“三聚氰胺”的问题,整个次级债还不出钱,然后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布满了“三聚氰胺”的毒,这才是可怕的。迪拜呢,你还了就是嘛,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还了,危机就化解了。读者如果对金融海啸有兴趣的话,请参阅拙著《郎咸平说:谁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机》以及《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二、金融梦的背后:迪拜模式缘何破灭

我先解释一下迪拜。很多人还没搞清楚。迪拜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之一。在1971年的时候,这七个酋长国(包括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哈伊马角1972年加入)突然说咱们哥儿几个好,我们组织一个国家吧,叫什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是第二大的,第一大是阿布扎比。所以大家要晓得,迪拜只是阿联酋的一个省,而最大的省叫做阿布扎比。那么由于它是最大个头,所以一把手由它当,二把手就由第二大的当,也就是迪拜,其他五个酋长国那都非常小。那么这七个哥们儿呢,就是迪拜得天独厚,过去有一点点石油,然后有很好的转口港,因此它以前是很风光的。不过最近突然发现老大还是老大,在阿布扎比发现了石油,而且是超级大油田,因此就把老二的锋芒给盖住了。

再回头看看这个还不起钱的风暴中心迪拜世界这个企业。以2008年的资料为例,总收入才30亿美元,纯利只有两亿美元,还不够还利息呢。但是这个企业是个国有企业。所以很多人以为,国有企业如果资产出问题,政府会撑着。可是这次好了,迪拜说我不撑。迪拜不撑,但是阿布扎比(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代表国家)要撑。因为迪拜只是一个省,省怎么能够替国家做决策呢?所以国家得撑着,阿布扎比来出钱。

之前我们说迪拜世界是“日不落企业”,资产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城市,到处买港口,跟当初日本一样,疯了。尤其是投资金融,它收购了很多企业的金融资产,还有好些银行的股权,它都买了。美高梅,它也是有股份的,百分之五十几的股份。所以其实迪拜的目的不是要做产业,它是要做金融服务。

20世纪50年代迪拜发现了油田,因为迪拜的资源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据说是2010年就要开采完了,然后他们就有意识地转型去做其他的产业。但是我们看到任何一个历史上的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伦敦——都是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它们都是由制造业慢慢延伸出金融体系来的。但是迪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这次它真的就出事了。

很有意思的是“9?11”之后,因为当时去美国旅游有了很大的一个门坎,那怎么办呢?正好迪拜处于中间地带,它成了很多中东人旅游的一个休闲区。于是它就借这个时机大肆开展地产建设、旅游景点建设。迪拜是整个阿拉伯世界里面第一个允许外国人来投资房地产的,它的投资环境非常宽松。外国人来投资还不仅限于房地产,而且可以投资任何实业,全免税,并且百分之百可以汇回母国去,这是非常非常宽松的。

迪拜的酋长叫谢赫?穆罕默德?阿勒马克图姆,他写了一本书叫《我的愿景》,宣扬他的迪拜模式。他说,迪拜追求创新,要建成世界的经济中心,而且建议其他的阿拉伯国家都学习迪拜模式。你看这个话好熟悉,我们自己也常讲。现在媒体给迪拜模式下了一个定义,就叫大举借债、大兴土木、发展经济。这就是标准意义的迪拜模式。你看它借这些钱都干吗了?所谓世界最豪华的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用了26吨的黄金。打造沙漠神话的穆罕默德,他有句名言,他说,羚羊一定要比狮子跑得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一定要比羚羊跑得快,否则就会饿死。所以他说,不管是羚羊还是狮子,就是一定要比别人跑得快。所以你看迪拜一直跑得很快,大兴土木,要求最快的发展速度,要建世界最高的大楼,还有最大的室内人工滑雪场,极其奢华,整个是中东富翁奢侈消费的地方。

其实我都想去迪拜玩一玩,只是玩不起而已。你看2009年亚特兰蒂斯酒店开幕的时候,请了好多明星,当时光那个焰火就是1000万美元,比北京奥运会那个焰火高出好几倍,真是奢华。我就有一个疑问了,阿拉伯国家挺务实的,怎么迪拜这个地方搞了这么多“政绩工程”?跟我们中国一样。

告诉各位,这一切都有一个本质的原因,你会发现是很有趣的。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006年。那2006年又是一个什么年份呢?那就是阿联酋的二把手在那一年继任了。他是谁呢?他就是迪拜的酋长——穆罕默德。他是二把手,那一把手就是阿布扎比的酋长,叫哈立法。一把手这哥们儿2004年继位,2005年就给公务员加薪,加了100%,然后大家很爽,都很高兴,都支持他。然后2006年二把手这哥们儿上台了,那怎么样呢?新官上任三把火,表现表现,那就大兴土木,建高速公路,建大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绩工程,这种劳民伤财的鬼东西,不仅我们搞,迪拜也干,真是有趣。所有迪拜的主要建设,基本就是这哥们儿上台之后搞的,大概推动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

但是这两个兄弟之间是处得不太好的。到最后你想想看,要不是老大举报老二,迪拜这事情说不定都不会出来。为什么?35亿美元不是问题,你再借就是了。你只要再借到35亿美元的话,你又可以再撑半年。问题是一给你曝出来之后,就没人借你钱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好了,你本来不会有问题的,那我就给你曝出来,你不就有问题了吗?很可能他们之间为了追同一个女朋友有什么矛盾,当然这个细节我是不知道,但是老大把老二给玩了一把,这是真的。这个事情曝出来以后,阿布扎比曾表态说,它不会一揽子把迪拜所有的债务拿过来,说要逐一分析分析,然后选择性地援助,就是看你这个小弟的表现怎么样。

?

三、西方资本的阴谋:谁才是迪拜的真老大

然后我们看到欧美的银行大肆向迪拜借债。欧美银行不是一直很精明吗?狡猾得跟狐狸一样。它们为什么要投资到迪拜世界呢?前面说了,这家迪拜世界一年收入只有30亿美元,纯利只有两亿美元,那你借它590亿美元,只要利息增加了0.3个百分点,它就还不起了,对不对?那你怎么敢借呢?既然它敢借,那就一定要保证,保证出了问题之后它能够拿得回来,否则它不会借的。可是迪拜什么也没有,它凭什么拿回来呢?问题就在这儿,它只是一个省,它的大哥是阿布扎比,它必须来负担。所以到最后怎么样呢?最好你们再多借一点,590亿美元还不够,最好借2000亿美元算了。到最后它们签下一个合同,钱我借给你,没问题,如果你还不起的话,你用油田来做抵押,那不是很好吗?那不是廉价取得油田吗?一定要这么干才可以。所以醉翁之意不在迪拜,而在阿布扎比。

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阴谋。欧美银行大肆的举贷给迪拜有两个目标,一个目标就是阿布扎比的超级大油田,它们瞄准的另外一个就是伊斯兰债券。590亿美元里面大概有90亿属于伊斯兰债券,260亿美元的债务重组里面有60亿伊斯兰债券。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欧美银行可以透过迪拜狙击伊斯兰债券,从而蔓延到整个伊斯兰教的金融系统。

因此这是一举两得。你出了问题,对不对?债券信誉受损。同时,一旦还不起钱的话,抵押你的油田。抵押油田的话,好,华尔街打低油价,再打回到30美元一桶,美国不常干这种事吗?于是廉价取得油田。这个对它们来讲绝对是个好事。这就是西方帝国主义的阴谋。就好像是150年前的故事又在迪拜重演,而迪拜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西方的阴谋。

迪拜是没有信贷评级的,有也是垃圾级。真正有评级的是阿布扎比,AA2,就是两个A。迪拜从来没有评过级,按照我们的数据显示,迪拜的风险比它那几个兄弟省高两到三倍,而且比当年冰岛破产前的信用还要差。所以说很奇怪,为什么欧洲的主要银行,包括我们所熟悉的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巴黎银行,都借给它大量资金?看的就是老大的面子,看的就是阿布扎比的石油,用那个做抵押嘛。所以它们才敢跟它这么玩下去。到最后你发现这一些七星级酒店、各种什么岛之类的,其实讲清楚了,就是欧美的银行让迪拜的穆罕默德去玩的。其实都是我的,你表现不好的话呢,我全部给你收回来。如果你真的搞垮了呢,还有你大哥的油田做抵押。所以你看最聪明的还是欧美的银行,最后你发现真正的玩家不是迪拜,是欧美的银行。人家只是用你迪拜的名字,把东西放在你那里,给你玩。而你根本玩不起,你那个30亿美元,才两亿美元的净利,你怎么还我钱?没关系,还不起就让你哥哥阿布扎比去还,他才是迪拜真正的老大。

欧美的银行多明白,你们是兄弟,真有事的话,你还是要施以援手的,最后不可能让迪拜整个破产吧。一个省破产而国家不破产,这没有可能的。而且我再告诉各位,世界评级机构对于你这个国家的评级,如果评个A的话,你所有的产业、所有的省,一定是A以下,国家评级才是最高的。所以国家主权评级就要负担一切,就这么简单。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阿布扎比也拿出了第一笔资金150亿美元注资。

四、中国商人败走魔幻城堡

你想想看,只要是有利可图的,我们一定拿不到,我们拿到的应该都是最差的。所以这次你发现受损失最大的,又是我们温州同志。我每次讲温州,温州同志就不高兴,说郎教授总是想批评温州。不过这不是我想批评你,你们迪拜温州商会的会长,陈志远,他接受媒体采访说,这次他们亏惨了,亏了大概20亿美元。

在迪拜华商中,有十分之一是温州的商人,他们买了大量的房子。迪拜楼宇的按揭买卖模式跟中国不一样,它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的。他们只要有图纸就可以卖。第一笔款交15%,交了第二笔就可以到处卖了,叫击鼓传花。传到最后,鼓停了,最后一个拿到花的,他就亏了。现在鼓刚好停。你看谁是最后的裸泳者?就是温州人拿到了这个花,所以亏惨了,亏了20亿美元。迪拜的楼价跟我们广州差不多,大概每平方米两万多块。那算什么?我们温州商人他拿上海的水平去跟迪拜比,上海很多楼盘,什么新天地,10万元以上。他觉得这么好的一个转口港,这么好的一个沙漠上的魔幻城堡,至少从两万开始还可以再涨,没想到两万就扛不住了,还没反应过来,泡沫就破了。所以现在温州商人做了一个总结,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我发现这还不出钱的35亿美元,似乎都跟我们中国人有关。是哪一笔投资呢?是迪拜世界的一个下属公司,叫做纳西尔,就是它亏的。这是一个专门骗温州商人的一个公司。击鼓传花这玩意儿,骗阿拉伯人,不好骗,因为是自己兄弟,大家都知道你玩什么游戏。骗欧洲人呢?欧洲人也精得像猴一样。骗美国人呢,更不可能,美国人根本就不来阿拉伯世界。最后只有骗“老中”,而在“老中”的眼中,可能迪拜是世界上一个最奢华、最容易创造概念的地方。

而且问题是,迪拜危机不只是在于现在这个债务重组,还在于将来。迪拜的地产项目,有400多个是停滞的。迪拜最大的人工岛项目,那个棕榈岛,有上海的一个老总、中州国际控股集团的老总,胡宾,他就买下了那个上海岛,还搞什么卢浦大桥、徐浦大桥。他总共打算在岛上建70座别墅,在还没有一块砖的情况之下,就卖了12座。所以说这个世界最大的人工岛,包括世界最高的迪拜塔,800多米高,比台北101大厦要高300多米,都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烂尾工程。

五、谁会是下一个迪拜

迪拜危机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它可能会产生第二波金融海啸,而在于它这个警示意义。它会给中国一面镜子,反观自己。因为刚才说中国也挺喜欢追求高速度的,也挺喜欢这种发展模式的。迪拜不是要搞全世界最大的这个、最大的那个吗?我们不是也常讲嘛。我们要办最大的什么什么。我们最喜欢“最”什么,跟他们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今天整个国家建设看起来也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最快的。

“最文化”其实是值得反思的。2009年3月份的时候《时代周刊》曾经提示说,迪拜你这种模式,泡沫会破灭的,但迪拜不管。在迪拜这个酋长国国内会有一个什么想法呢?那就是从2009年1月份开始,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它采取的是粉饰太平。只要媒体敢报导对酋长国经济不利的消息,最高可以处罚27.25万美元。它采用这种方式来催生“最文化”,不断撑大这个泡沫。

现在迪拜成了一个标本。谁会成为下一个迪拜?希腊、俄罗斯,还有印度,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拜。最近希腊就曝出债务危机。债务占GDP的比例在国际上有个警戒线,60%。迪拜达到了103%,而希腊2009年是99%。

迪拜的危机已经提示了一点,就是新兴市场不一定是很安全的,中国其实就属于新兴市场的一部分。很多媒体其实做出了反应,包括《人民日报》最近一个文章出来,就是说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是不符合国情的。

延伸阅读

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

现在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CCC)确实有点像淘金热时期的城镇:成长迅速、经济转型、累积前所未有的巨额财富、境外人士蜂拥而至。GCC市场昔日遭到冷落,现在却成为全球企业争相竞争的香饽饽。媒体也开始对这个区域进行大肆炒作,譬如,四季饭店或英国跑车制造商Aston Martin等全球企业的重大投资案。还有,这个区域对西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油田服务商Halliburtori甚至宣布计划将公司总部迁到迪拜。没有人能否认GCC绽放的光芒。不过问题是,这些光芒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而GCC经济重镇的地位能不能长久维系下去?现在,海湾各大首都迅速进行扩张,争相兴建豪华办公大楼,以吸引外界的目光,这会不会有一天也出现经济泡沫化,然后成了鬼城?

GCC经济体并非只有石油。但这个区域创造财富的动力,还来自石油和天然气。海湾虽然计划快速多元化发展经济,可是单单阿联酋及巴林,非石油产业在整体出口额所占比例还不到60%。其实这两个国家,石油收入在政府收入中就占了3/4。残酷的事实是,石油价格如果崩盘,会对GCC创造财富的能力造成重大打击,进而降低公共部门及民间部门投资和在当地经济消费支出的能力。GCC未来经济将会如何发展,其实看的是油价未来几年会不会崩盘。

GCC的未来就是赌石油价格能不能维系下去。

由于GCC资产目前价值居高不下,在短期内,某些产业肯定会有市场修正的风险。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房地产市场经历长时间的大涨情景后,价格非常可能遭到高估,而且会有需要调整的风险。在2007年以前,迪拜已经出现这种市场修正的迹象。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也是GCC各产业中可能进行民营化的产业,现在这些类股遭到高估的程度,远高于其他新兴市场的同类股票。

主要产业可能会出现泡沫破灭的情形,这和GCC股票市场2006年需要进行修正,股票评价才会比较合理的道理是一样的。

本文摘选自 [美] 阿米尔?雷曼(Aamir A. Rehman)的《迪拜&CO.:掌握海湾国家商机的全球布局》

第五章

丰田大战:美国版《潜伏》

丰田的关注度陡然上升。丰田这是怎么了?

狙击的真正目的是为美国车开道。

美国版《潜伏》的“余则成”——比勒律师。

美国不屑于丰田的眼泪,同样的狙击会针对我们吗?

请各位读者想一想丰田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难道你真的相信美国的谎言,这一切都是由于丰田的质量问题吗?怎么可能呢?哪有这么简单啊!丰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奥巴马总统透过三大“礼物”——贸易大战、汇率大战、成本大战——打击中国的时间太过接近,因此不由得我不怀疑这是一个阴谋。我越深入地研究这个阴谋论,越发现阴谋论的可能性越高。

请读者好好想一想,奥巴马目前最大的困境是什么?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2010年的年初,美国的失业率是我想提醒各位,如果、加上半就业(就是打零工的、没有正式工作的)人口的话,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美国的失业人口怎么统计的?就是你失业之后不算真正失业,而是你领取救济金几个月之后还没找到工作才算失业。因此从你失业一直到被统计进去起码要半年以上,甚至有的要经过一年时间,因此今天10%的失业率是半年或一年以前的失业率,这就是美国的统计方法,如果把真正的失业人口再加上半就业打零工的人口全部算进去的活,这个比例要更高。2008年5月4日的时候,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真正的失业人口加上半就业人口已经高达15%。到2010年年初,这个比例应该接近19%了。这个数字太可怕了,也就是说每五个美国人就有一个是失业人口。

这些人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工厂关闭了,那么这些工厂为什么关闭呢?因为它们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了,但是为什么卖不出去呢?因为美国消费者不喜欢买美国产品,那么美国消费者喜欢买什么产品呢?就是喜欢买中国的廉价产品和日本的高质量产品。所以对于奥巴马而言,要减少美国的失业人口,就必须要美国人不买高质量的日本产品和便宜的中国产品,要让他们回头买美国的产品,然后美国的工厂才能开工,然后工人才能就业,然后失业率才能降低。因此对于奥巴马而言,他的釜底抽薪之计就是打破日本高质量和中国便宜货的神话。而前面章节讲的就是美国透过贸易大战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之后,中国货便宜的神活就被打破了。那么美国又如何打破高质量日本货的神话呢?那就是丰田大战。美国为了打这个大战,它在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就开始精心策划一个美国版的《潜伏》,请读者细细品味一下美国版《潜伏》的男主角——美国的余则成的精彩故事。

背景提示

丰田危机,谁是幕后策划者?召回背后,谁在左右规则?釜底抽薪,如何让老百姓痛恨日本车?丰田有问题,可是我告诉你,通用和福特一样有问题,而且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召回?

舌战听证会,丰田章男洒泪能否感动美国?听证会过程,就是一个激情的演出。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国会议员中期选举之用,他必须非常尖锐地问问题,非常强有力地问问题,甚至要问很多的问题,以使摄像机不断地照着他。

美国版《潜伏》上演,丰田引“狼”入室。再现谍战情节,神秘先生出手重创丰田。联合狙击,致命表态让丰田无力回天。找了这么多律师行之后,发现只有一个人是每次都打胜,这个人就叫余则成。他把75页对丰田的起诉书,提交给了美国洛杉矶加州东部地方法院。他竟然建议丰田用户停止驾驶丰田车,这句话导致丰田的股价瞬间跌了6个百分点。

一、丰田怎么了:公众关注度为什么陡然上升

可能你们的很多朋友都是开丰田车的。全世界质量排名第一的丰田汽车,最近竟然遭遇滑铁卢。我们发现丰田汽车的质量原来是不行的,在美国遭遇连番羞辱,甚至连丰田的一把手——丰田章男都大老远地跑到美国去,于2010年2月24日接受美国国会的质询。日本人很有意思,在这个节骨眼儿还是用日本人的方式来处理美国人的问题:先鞠一个45度的躬,对方不满意;再鞠一个90度的躬,对方还是不满意;然后开始哭哭啼啼的。那是日本人干的事,在日本,你哭一下,道个歉,日本人都会原谅你。但美国人不会,你太不了解美国人了。

我想问读者一个问题,你们相信吗?你们觉得日本丰田车的质量可能如此大幅度地下滑吗?可能比美国汽车差吗?我看了这个案子,我坦率地告诉各位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肯定是阴谋!

背景提示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眼下,这句广告语所标榜的全球汽车业的标尺——日本丰田公司,正深陷在一个由“脚垫门”、“踏板门”、“刹车门”等引发的大规模召回泥潭之中。2010年1月21日,日本丰田公司宣布召回约230万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8种型号汽车;1月26日,丰田宣布暂停在美国市场销售的8种型号汽车并同时关闭部分生产线;1月28日,丰田再次宣布从美国市场召回109万辆汽车,从中国市场召回7.5万辆汽车;1月29日,丰田宣布从欧洲国家召回180万辆汽车;2月2日,丰田宣布从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召回18万辆汽车;2月4日,丰田宣布从日本和美国市场召回27万辆丰田旗下的普锐斯汽车。即使最资深的行业专家,也从未见过哪家公司同时有这么多车型的汽车陷入危机。日本丰田到底怎么了,丰田危机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呢?

图5-1 丰田召回事件发生前后用户关注度与媒体关注度

我们看一下实际数据,请你看一下公众对丰田的关注度,图5-1中上半部的线就是用户关注度。你会发现,丰田召回事件之前,公众对它是不怎么关注的,直到图5-1的最右边召回事件发生的时候公众的关注度才突然变得非常高。图5-1的下半部是媒体关注度,它也是很低的,几平一直是零,一直到图5-1的最右边开始召回了才开始关注。

福特呢?福特的公众关注度和丰田的不一样,它一直是非常高的。

你看,如果把丰田和福特摆在同一个坐标来看的话,丰田在召回事件发生之前几乎没有什么关注度,而福特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一直都比丰田高。虽然丰田在经历“召回门”之后关注度比福特高,但是丰田过去一直是零,只是最近变得高了。而福特呢,一直很受关注,为什么?因为它的质量有问题,因此媒体经常报导,消费者也特别关注。各位读者懂了吗?也就是说福特和丰田相比,以公众关注度或者媒体关注度而言,过去的这段时间以来,除了最近发生丰田召回事件的特殊时期之外,福特一直很受关注的。为什么?因为它的质量问题特别多,特别受关注(见图5-2)。

通过这两个简单的图已经可以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了。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美国对付亚洲各国的惊天大阴谋。你千万不要以为美国只是对付日本,我担心的是什么?美国会用类似的借口来对付中国。我们中国各行各业的产品质量,坦白地讲,还不如日本。美国如果真要对付我们的活,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看到丰田的故事,我们在幸灾乐祸之余还应该想一想:如果美国将来对付中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因为当美国决心要对付一个国家的时候,它是不择手段的,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图5-2福特汽车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

二、日本车PK美国车:谁更安全

美国为什么要针对丰田,而不是其他的日本品牌呢?因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卖得不好,就会关掉工厂,就会造成汽车工人失业。而这不仅仅是汽车公司工人失业的问题,还会造成其他零配件工厂工人失业,因此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失业问题波及的后果,那是不得了的,将会造成几百万工人的失业。按照我们的估计,如果三家公司都关掉的话,起码造成300万以上的人失业,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所不能允许的,因为他是民主党的总统,他是蓝领阶层的代表。当时就是以汽车工会为首的这些蓝领工人把奥巴马送入白宫的,他今天当然要回馈这些老百姓。所以奥巴马必须从日本最高质量的丰田汽车下手,只要它垮了,不但救了美国汽车工业,而其他日本的品牌还不如丰田,因此可以有效地波及日本其他品牌。

怎么回馈广大选民的支持呢?请你想一想,如果我是奥巴马的话,我会怎么想呢?我们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就是不争气,造的车质量就是不那么好,美国人就是不买。

背景提示

按照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导,在美国,丰田事件被普遍描绘为一家以产品质量取胜的汽车巨头正在遭遇一次难堪的挫折;但是在日本,媒体在报导这件事情的时候,口气却完全不同。许多日本报纸认为,这件事情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紧张关系和美国人对日本企业敌视态度的再现。要知道,就在2008年,丰田汽车以897万辆的销量超过通用汽车,夺走了通用占据77年之久的全球第一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同一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底特律三大汽车公司风雨飘摇。临危受命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听任丰田公司占据全球汽车业霸主的位置吗?

怎么办呢?如何让美国人去买美国产的汽车呢?奥巴马想,不能够号召美国人发挥爱国的精神,因为爱国而买,这美国人是不会干的。那怎么办呢?想啊、想啊、想啊,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他终于想出来了:得釜底抽薪,让美国老百姓痛恨日本车,让老百姓认为日本车的质量是不行的,一定要彻底打击日本车的质量,才能够使得美国的老百姓购买美国车。所以,根据2010年1月份的销售资料来看,美国是成功的,因为丰田的销售量下跌16%,而问题非常多的福特,它的销售量竟然上升了25%。

我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想这件事前前后后的关联性,越想越觉得合理,于是我就开始大量地收集数据,数据收集之后发现,这个太精彩了,整个事件就是美国人精心策划的结果。

所以我在想,如果我是美国人我应该怎么做。一定要学习中国的电视剧《潜伏》。记不记得《潜伏》里面有个男主角叫余则成?当然了,剧情不太一样,可是可以做些修改。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想到《潜伏》吗?请你想一想,美国为了对付苏联,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精心策划打击苏联,最后让苏联解体。对付中国呢?当然也是一样。对付日本的汽车工业呢?肯定也是这样子。你们千万不要小看美国,我告诉各位,美国最可怕的地方就在这儿。它要对付你,不是今天想到今天做,而是精心策划了几十年。在我讲它的阴谋之前,我得给你们提供一个数据,向你们证明一下,日本丰田车的质量究竟如何。

首先看看福特。福特为什么这么受媒体的关注、这么受公众的关注?由于车辆的巡航控制开关引起火灾的问题,福特公司陆陆续续召回了1490万辆车。有人开玩笑说,据有关人士的统计,2004年美国的汽车销量总共才2500万辆,所以福特就要对此承担60%的责任。这是开玩笑讲的话。讲完福特讲通用。通用两次最大的召回是因为:第一,发动机的支撑脱落,堵塞了节流阀;第二,因挂环螺栓不牢引起汽车转向。这两个问题都各有点儿拗口,如果读者看不懂无所谓,读者只要知道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就可以了。丰田呢?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车辆缺陷调查办公室公布的2010年1月份的召回档案里面,我们查到了有关的资料。丰田这次被召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注意到,标号为10V-017的丰田和标号为10V-018的通用,两家汽车都是因同样一个原因被召回。召回的原因是什么?都是油门踏板在极端的温度条件下不能自动弹回。另外一个是标号为10V-23的丰田和标号为10V-24的通用,也是一起召回的。什么原因呢?都是脚垫卡住了油门踏板。所以,各位请你们再看看,这一次丰田的问题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和前面讲到的那些问题相比,简直是非常小的问题。而就是这么小的问题,丰田也是和通用一起召回的。而且我们根据的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车辆缺陷调查办公室调查得出的资料,一个是17号档案,一个是18号档案;一个是23号档案,一个是24号档案,都是相邻的。那我请问你怎么不说通用的质量有问题呢?

我今天不是说丰田没问题,丰田有问题,但它有没有问题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通用一样有问题,福特有更严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召回?为什么它们不受到关注?就凭这个简单的数据已经告诉你了,这就是精心策划的开始。

背景提示

所谓汽车召回制度,是指投放市场的汽车,由于设计或制造方面的原因存在缺陷,不符合有关法规或标准,有可能导致安全及环保问题,厂家必须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该产品存在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以及改进措施等,提出召回申请,经批准后对在用车辆进行改造,以消除事故隐患。美国汽车召回的历史最长,从1966年开始,美国就对有缺陷的汽车进行召回,至今美国已总计召回2亿多辆整车,2400多万条轮胎。汽车召回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丰田汽车为何会在这样的一个时间里陷入到无法自拔的召回窘境之中?

再看看汽车召回,2010年1月份之前的六个月,总共有216起召回事件,丰田6起,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是美国的汽车。你可以看得出来,美国汽车被召回的有多少。而丰田2009年一年之内才4起,到2010年1月底的半年内是6起,也就是说丰田2009年一年的召回比例只有0.8%,而半年的召回比例也不过只有2.78%,可是丰田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高达17%。此外,从历史上看,占据汽车一次召回数量第一名的是哪家汽车公司呢?美国《福布斯》杂志提供的数据显示,是福特公司。2006年4月,因为某种原因召回了720万辆车。第二名是通用,1971年12月召回了670万辆车。第三名还是通用,1981年2月因为某种原因召回了580万辆车。第四名又回到了福特,2005年9月因为某种原因召回了450万辆。第五名还是福特,2009年10月召回了450万辆。第六名是丰田,因为脚垫门事件,召回了426万辆。第七名也是丰田,因为另外一个原因,召回了200多万辆。所以,从历史上的召回事件来看,基本上都是美国的汽车在召回。从最近的召回事件来看,大部分也都是美国的汽车在召回。

从我前面引的资料来看,真正出现问题的是美国的汽车公司。丰田是有问题,可是通用一样出问题,为什么你不拿通用做文章呢?所以虽然我们认为丰田确实有问题,但其实脚垫卡住油门,你不觉得问题很小吗?你不要用脚垫就好了。有那么严重吗?严重得很,为什么严重得很?因为美国针对的绝不只是丰田的问题,只要丰田这一次被狙击成功,本田、三菱等日本汽车公司会被一并拖进来,随后,索尼等非汽车行业也会被拖进来。所以,这是继自1985年的日美汇率大战之后,2010年美国精心策划的又一场大战,是一场全新的、过去从未经历过的贸易大战。美国应该怎么策划对丰田的贸易大战呢?

三、为美国车开道:美国版《潜伏》最真实上演

背景提示

作为丰田汽车现任名誉总裁丰田章一郎的大儿子,丰田章男这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丰田王子”,在2009年终于坐上了丰田汽车最高领袖的宝座,出任丰田公司第11任总裁。然而,等待这位新领袖的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急风暴雨般的“召回”危机,这位还没来得及享受总裁荣誉的丰田家族传人,在危机公关中的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一切都要从1990年年初开始。细说当年,遥想当年怎么、怎么、怎么,这叫做美国版的《潜伏》,首先,要找一个能够“潜伏”的“余则成”,这个人叫做比勒,是一名律师。

背景提示

2009年,随着电视剧《潜伏》的热播,社会公众对谍战题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潜伏”成为当年最为风行的流行词汇之一。然而,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想到,“潜伏”与谍战并非只是电视剧中的历史题材,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谍战身影更是频频闪现。巧合的是,就在《潜伏》令国内观众欷歔不已的时候,一场在美国上演的真实版《潜伏》大戏已经拉开了帷幕。这出谍战戏将刚刚兴冲冲地登上全球汽车销量霸主位置的日本丰田公司推到了火山口上。那么,这出真实版的《潜伏》是如何编排的?谁又是美国版的“余则成”呢?

第一步做什么?物色人物,一定要找到一位肯真心为美国政府卖命的人,这个人就是比勒。美国政府觉得这个人是可造之材,因为他看起来既不像间谍,也不太聪明,而且他长得还有点儿像马英九,看起来很诚恳而且很厚道。但是他其实是个聪明绝顶、具有超高能力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着至高无上的爱国情怀。美国政府找到比勒以后,把他送入福特汽车的“黄埔军校”——青年领军诉讼律师训练团。福特每年在全美范围内,大概只物色16名汽车律师进入它的“黄埔军校”,比勒就是其中之一。比勒在他律师生涯的早期阶段,打赢了众多复杂的商业官司,并成功地为福特应诉了多起案子,因此得到了福特汽车的赏识。福特将他送入“黄埔军校”之后,开始慢慢培养这个间谍。

然后进入第二步,1995年到1997年全面培养比勒,让他加入福特全球总部的法务部接受特训,而且让他亲自下工厂,全面了解汽车生产研发过程,然后再培养他如何把法律和汽车制造的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他成为全世界可以说是唯——个既懂技术工程研发又懂法律的专才。培养好了这么一个律师之后,按照道理来讲,应该留在福特汽车公司为其所用,对吧?

不对,他们为了对付丰田,福特秘密地进行了第三步——准备潜伏。

从1997年到2003年,福特公司竟然让比勒滚蛋。这么好的一个律师,在前面两个阶段从来没打输过一场官司,人不但聪明伶俐,而且知识又非常渊博(当然我是指他对汽车知识非常渊博)。一个连战连捷的高手,福特竟然把他给炒鱿鱼了,你觉得合理吗?炒了他的鱿鱼,让他回到独立的律师行去做律师。而后呢,福特把很多案子交给这个律师行,并且指名道姓让比勒打官司。就在1997年到2003年这六年时间里面,比勒从来没有败诉过,因此他在业界建立了几乎无人可及的威名。可是这个律师行并不是福特公司的律师行,是一个独立的律师行,谁都可以找比勒打官司。

而就在这几年之间,福特通过丰田信任的管道,间接地告诉丰田的领导:你们丰田想在美国顺顺利利地卖汽车,并且不被消费者告吗?那么,你们就需要一个过去打官司从来没败过的好律师,你们好好找找看,应该有这种律师。所以丰田就开始找,找啊、找啊、找啊,找了那么多律师行之后,发现只有一个人每次都能打赢官司,这个人就是比勒。

所以在2003年到2007年,丰田公司聘请比勒当首席律师顾问,掌管丰田对外所有打官司的案件。因此,间谍计划进入第四步,比勒打入敌人内部,就像余则成打入国民党内部一样,窃取机密。

背景提示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5%,国土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工农业产品产值占全世界的25%,而律师则占全世界律师总数的35%。这验证了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说法:“我们要让法律成为这个国家的政治信仰。”对于美国来说,不管你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是后来的移民,不管你是白人还是黑人,你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律师。而对于外来人而言,进入美国时认识的第一个人可能就是律师,离开美国时认识的最后一个人可能也是律师。因此,在美国生存,寻找美国律师是丰田汽车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那么,丰田公司精心挑选的律师又到底做了什么呢?

在这四年当中,比勒代表丰田总共打了12场官司,屡战屡胜,从来没败过,这个哥们儿太厉害了,因为他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汽车律师。因为他经过第一步跟第二步的培训,已经成为一个伟大的汽车诉讼律师。丰田发现,原来靠一个好律师就可以搞定一切,原来质量并不是最重要的,原来律师才是最重要的。日本人懂了,日本人发现,什么都不如律师好,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律师特别多的原因。日本人开始被导入歧途,认为质量出了问题没关系,你尽管否认就可以了。任何人告你,你都要否认,为什么?因为有好的律师可以救你,所以在那四年的时间里,丰田就被训练成这样一个思维。把汽车造好,利用高质量来打开市场的策略到这时完全改变了。怎么改变呢?丰田开始进行大幅度的扩张,认为出了问题没有关系,只要有好的律师,什么都可以解决。丰田在这几年里扩充规模,增加利润,而把质量排在第二位了。所以,从比勒2007年离开丰田之后,丰田整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从“质量第一”变成“扩张第一,品质第二”。因为它认为只要有好律师就能打赢官司,因为比勒证明了一切。它哪里知道比勒是个间谍。

到了2007年9月,比勒离职了。为什么离职了呢?因为美国政府要开始狙击丰田了。到了这个阶段,我的直觉判断是,美国政府、福特和比勒之间,已经达成了一个默契或者勾结,一起整治丰田,因此比勒决定离职。而比勒离职之后,丰田很感念他这三年的贡献,还给了他370万美元的遣散费。

第五步,这个间谍开始发威了,反击的时刻来临了。一直到两年之后,他才开始反击。为什么?因为时机、时机、时机,时机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时机,光有好的间谍是不行的。以《潜伏》为例,如果余则成不是在1945年潜伏的,而是在1929年,那是没用的,那不是个好的时机,一定要在好的时机潜伏才有效果。所以到了2009年之后才开始进入反击的时刻。离职两年之后,到了2009年的7月24日,比勒把对丰田的一份75页的起诉书,提交给美国洛杉矶加州东部地方法院。

背景提示

在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本来身份是国民党军统特工,但是他转变为共产党的潜伏人员却显得顺理成章,没有人对余则成走向革命的行为提出质疑,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电视剧编导为观众展示了余则成的内心世界,一个信仰自己良心的人的所作所为是很容易得到人们理解的。丰田律师团前首席律师比勒遇到的问题也颇有类似之处。在现代商业社会,一名律师信守合同与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比勒指证丰田,自身必将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那么,比勒又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呢?

很多媒体质问比勒:你曾经是丰田的首席律师,你的75页起诉书,把丰田的秘密都暴露出来了,难道你没有对丰田的信托责任吗?你既然曾经是丰田的员工,你在这段时间里为什么不替丰田保守秘密呢?而且你进入丰田的时候,对丰田宣过誓,要替丰田保守所有的秘密,你为什么没有做到呢?比勒说,我的良心驱使我要检举丰田。他讲得声泪俱下,感动了美国老百姓。他在公开说明书中是这么讲的,他说,在他担任丰田首席律师的这几年里,丰田公司隐瞒和销毁了300余起因翻车导致受伤跟死亡有关的信息,同时销匿了它的车辆在工程设计与安全测试中的违规行为,并借此逃避法律制裁。他说:这个隐瞒跟销毁是得到总公司的默许的。也就是说,过去300余起翻车事件,都有可能被重新审问。为什么?因为丰田有意销毁证据,以避免法律的制裁。

我想告诉各位朋友,不管在美国卖汽车、卖玩具或者卖什么其他产品,都是一样的,产品有缺陷没有关系,它有一套程序可以处理产品的缺陷。可是,有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你不能隐瞒。如果你隐瞒的活,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可能要判刑。比勒的起诉说明了丰田对于过去300余起的翻车案件,采取了隐瞒的态度。这个事件一经公布,全美哗然。丰田竟然隐瞒了300余起的车祸事故,丰田为什么要隐瞒?就是因为它的工程设计及安全测试是违规的。丰田没有面对社会大众把问题解决掉,反而采取隐瞒的方式,就是犯罪。各位朋友要注意,我们中国人就有这个毛病,特别喜欢隐瞒,这种态度特别容易引起美国人同仇敌忾。我想请各位制造业的企业家注意我说的这句话。

针对比勒的起诉,丰田准备于2009年9月17日到加州地方法院应诉。可是8月份发生了一起惊天大车祸,其实车祸每个月都有,而且每个月都会发生好几起,但是这次车祸正当其时,而被大肆宣传以打击丰田。2009年8月,加州的一位高速公路巡逻警长驾驶的一辆丰田的雷克萨斯翻车了,一家四口惨死。媒体激情地说,你看这位警官,热心负责、爱美国、爱工作、爱家庭、爱妻子、爱子女,而这么一个充满爱的巡警,竟然开着日本丰田的雷克萨斯翻车了,全家四口死光光,难道死亡就是对这种爱的回报吗?我们老百姓能容忍吗?这句话出来之后,每天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配上这辆汽车损毁的画面。你看看这个爱美国、爱工作、爱家庭、爱妻子、爱子女的人,竟然惨死在日本人的手中。然后呢,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没有经过详细调查,只是通过一个初步的调查报告说,事故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脚踏垫卡住了油门。因此,不合理的油门设计可能就是事故的根源。

你知道丰田犯了什么错吗?在这个时候竟然中了间谍比勒的毒,他们认为,律师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比勒曾经教导丰田绝对要公开否认质量问题,因为律师可以搞定一切,他们哪里知道这个律师就是个间谍。可是,雷克萨斯惨案发生之后,丰田再也扛不住了,因为美国政府说你质量有问题的话,那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因为美国是这么规定的,你要是在美国政府指控你之前把汽车召回的话,你就没有责任了,因为这代表是你自己发现问题的。如果一旦美国政府指控你的话,你就麻烦了,你就有责任了。

只要美国政府出面指控,就代表这是个事实。而丰田在2009年8月份的时候竟然说自己的质量没有问题。如果你说自己的质量没有问题,而美国政府说你有问题,你就是说谎,隐―了事实,那就完了。由于美国政府说你有问题,而你当初还刻意隐瞒,这就激起了美国老百姓同仇敌忾,开始恨死日本人了。到了2009年9月30日,丰田不堪压力,所以宣布召回380万辆脚垫有问题的汽车。

“余则成”每个月爆料一次,让丰田穷于应付。他的目的是什么呢?让老百姓觉得丰田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就在这期间,他又爆料了丰田在日本国内发生的一起车祸,也就是“普锐斯门”。普锐斯是丰田新发明的一种油电混合动力的环保型汽车,但是在日本它的刹车失灵了。“余则成”就说,你看你看,普锐斯的刹车有问题,而且本田有同样的刹车系统,因此不但丰田有问题,本田也有问题,因此简单的推论就是日本的汽车都有问题,把丰田、本田以及日本其他的汽车搞得极其狼狈。而且2009年9月份的时候,《华尔街日报》报导日本的新闻,十有八九都是关于召回问题的大面积的滚动报导,让丰田疲于奔命。

背景提示

雷克萨斯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旗下的豪华车品牌,自1983年被首次提出后,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1999年起在美国的销量便超过奔驰、宝马,成为全美豪华车销量最大的品牌。然而,2009年8月,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美国家庭因驾驶雷克萨斯而遭遇车祸的事件,让丰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之中。当这个美国家庭成员生前亲密融洽的照片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美国人愤怒了。为此,丰田以380万辆的召回方案试图扭转危局,那么,丰田的努力能够止住颓势吗?

到了2009年11月25日,又出来一个新闻。当然,这个新闻是谁提供的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恨怀疑这是精心策划的结果。11月25日,美国的ABC电视台播放美国汽车安全专家的话,他说,丰田的召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是治标不治本。他说丰田汽车刹车系统的安全隐患没有消除。至于他讲的是不是真的,没人知道,因为这是专业术语。而且丰田在美国的经销商也有同样的质疑,因此老百姓就更相信丰田有问题了。与此同时,美国交通部连续发出三次新闻公告,密切关注丰田的问题。11月当月,这样的公告一共才四个,其中三个就是针对丰田的。交通部发出公告那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了。

到了2009年12月份,丰田又召回了380万辆车,但美国政府已经把这件事情升级到贸易战的层面了。政府全面介入,好巧!只要政府一介入,丰田就没有希望了。丰田就得准备遭受更猛烈地打击了。2010年2月1日,交通部部长拉胡德下令让美国交通部扩大对丰田突然加速问题的调查。拉胡德是什么人呢?他是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联邦参议员,并且当了15年的参议员。而奥巴马也是同一个州出来的联邦参议员。这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这使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还记不记得我在讲中美轮胎特保案时指出的,真正提出诉讼的是美国的工会,这个工会就是支持奥巴马成功当选的工会。所以奥巴马所找的人、所找的工会都是跟他有关的,而且是关系极好的。这更让我相信是一个阴谋。

交通部部长拉胡德下令让美国交通部扩大对丰田突然加速问题的调查,也就是查看丰田的电子油门系统是否受到电磁波的干扰。而更重要的线索是什么?你堂堂一个美国政府交通部部长,说话应该是极其谨慎的。但拉胡德于2010年2月3日在国会听证时说了一句话,建议丰田用户停止驾驶丰田车!这句话导致丰田的股价瞬间跌了6个百分点。如果他是真心诚意地这么讲话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一个半小时之后他说: “我说错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叫你们不要开丰田车,我只是建议你们去丰田的经销商那里查询一下,不要搞错了。”可是你一个半小时之前已经告诉丰田用户不要开丰田车了,这个新闻立刻向全世界发布了。而一个半小时之后的更正则是大众不太关切的。我给各位举个我亲历的例子,网站上流传了一篇所谓我写的文章《白领陨落黑领升起》,虽然我一再澄清不是我写的,但是由于大家对这个文章感兴趣,对我的否认是不感兴趣的,因此这篇假借我名义的文章到处流传。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这个事件上。拉胡德先说建议大家停止驾驶丰田车,全世界迅速转载他的话;等他一个半小时之后更正说“我不是这个意思”的时候,就没太多媒体转载了。所以,他的话给丰田造成了特别大的打击。

2010年1月4日,美国交通部下属的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一个新局长上任了。他是2009年12月5日由提出轮胎特保案的那家工会推荐的。这家工会曾经在希拉里跟奥巴马杀得难分难解时转而支持奥巴马,促成奥巴马的最后当选,因此这家工会和奥巴马之间的关系可铁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否则为什么总是在大战前夕透过和奥巴马关系密切的交通部长和这家工会介入呢?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想知道轮胎特保案的故事,可以阅读拙著《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一书。这家工会就是在2009年12月5日建议戴维?斯特里克兰(David Strickland)当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的局长。戴维于2010年1月4日上任,到了2月7日,这个新任局长签署了调查令,要求丰田在30天之内回复他三封长达53页的询问信,而且还列了一个长长的清单交给丰田,并要丰田协助调查。如果丰田不能及时响应的话,就要按照隐瞒证据处理,有关负责人将被判处15年徒刑,罚金将高达1500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如果丰田自己承认发现问题的话,它将面对高达1460万美元的民事赔偿。

背景提示

“我号召大家不要购买丰田汽车,购买了丰田汽车的车主们,我奉劝你们停开!”美国交通部部长拉胡德的这番不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论经过媒体传播,立刻让全美丰田经销商的电话被打爆。有分析指出,由于破产保护,美国政府拥有新通用汽车的多数股份、克赖斯勒10%的股份,像汽车召回这样全球汽车业的寻常之事,在美国的关注度却节节攀升,美国政府难脱大肆打压丰田的干系。2010年2月19日,拉胡德出面重申,丰田本次因安全问题导致召回,美国政府不是幕后的推动者。然而,“只要是对通用汽车有利就是对美国有利”,这也是写在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的信条。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到了2010年2月中旬,比勒又爆料了,他把一份E-mail拿出来。这个E-mail是这么写的:2008年4月3日,丰田美国销售部的副总裁雷诺兹给他的一个E-mail说,2003年到2007年,由于您工作努力、全心奉献、殚精竭虑、完美无缺的法律执行和审判技巧,以及良好的判断能力,减少了丰田接近1亿美元的赔偿金,大大减少了对丰田公司翻车事件的诉讼。在这12起案件中,您也展示了您的聪明才智和勇气。

本来这些档是不准公布的,因为这是你和丰田之间签下的保密合同。可是比勒透露出一点儿口风之后,美国法院就命令他公布。公布之后,美国老百姓一看,原来丰田的车子有问题,本来1亿美元该赔的赔偿金没有赔,就是因为他给你打官司,所以你没有赔。诉讼代表说,你犯了错却没有赔,就是因为通过打官司你才没有赔,说明你真的有问题。你为什么没赔呢?肯定是你搞什么贪污腐败。甚至牵扯到国会议员的问题上去,因为丰田对于国会议员也进行了一些游说公关。有的媒体甚至说:丰田是不是贿赂国会议员,买他们的同意书了?因此美国开始司法介入调查。这些是谁公布的?又是比勒。他先放口风:我有这个资料你们要不要,可是我签了协议我不能公布,怎么办?法院说:那这样的话,我命令你公布。所以这就是标准的间谍嘴脸。

四、丰田的眼泪和狙击战的幕后棋局

至此,美国老百姓对丰田已经完全丧失信心了。2010年2月24日,美国的国会要举行听证会,要求丰田的一把手、丰田的第三代总裁丰田章男到美国来进行答辩。我也要告诉各位朋友,美国国会的听证是不能去的。为什么不能去?因为那是个陷阱。以后我们的企业家碰到类似的美国国会邀请的话,你千万别去。为什么不能去?因为这不是美国国会的调查,不是国会众议院的调查,而是美国国会众议院下属的很多委员会,比如交通委员会、金融委员会等等,它们对这个案件感兴趣的话,就会叫你来听证。甚至议员个人对你的案件感兴趣的话,他也可以要求你出席国会的听证会。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只对热门的事件有兴趣,尤其是丰田公司的。只要一听证,在电视集体转播的情况之下,他们就有露脸的机会了,对他们中期的选举是很有利的。所以到了快要中期选举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举行听证会,但不是国会在听证,而是国会议员或者国会众议院下属的各个委员会在听证。你去了就会很糟糕,因为这个听证会不想知道真理,只想制造激情。

首先找专家说丰田的车子的系统有什么什么问题,然后再找受害者当庭痛哭,控诉他驾驶的丰田车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重大车祸,所以……让我翻车了,让我腿断了一条,让我丧失了工作能力,我们家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他们不能上学,吃不饱肚子……当场声泪俱下,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让美国民众感同身受,对其极为同情。然后国会议员开始质询丰田的第三代领导人丰田章男,问了一句非常技术性的活:你这个什么什么系统是不是有那个专家讲的什么什么问题,所以导致了这位车主的重大车祸啊?

问题是一个管理人员怎么会知道车子的系统有没有什么问题呢?丰田章男就开打太极拳说:“……每个问题都会受到尊重……”但是美国议员不满意,因此又连珠炮似的询问丰田到底技术有没有问题,从而导致这个人的伤残,你只要回答“YES”或者“NO”。但是丰田章男根本无法回答“YES”,也无法回答“NO”。如果你说,“NO”,他们就会说,你怎么知道“NO”,如果查出来有问题的话,你就是在作伪证;如果说“YES”呢?那就更麻烦了,代表丰田的管理人员承认丰田汽车的系统有问题,那还得了,只要承认了,就是丰田的末日。因此他既不能说“YES”也不能说“NO”,只能打太极拳,东讲讲,西讲讲,我这个那个,开始哭一下,站起来道个歉,流个眼泪,这是日本人喜欢干的事情。可是你没有回答问题,美国议员就一直强调,回答“YES”或者“NO”,但是丰田章男根本说不出来,只有把每个问题都避重就轻地作整体回答。美国议员又问他说,你是否能够彻底排除丰田汽车突然加速的故障问题。丰田章男也无法回答,只有长篇累牍地绕圈子。直到国会议员愤怒地发话说,我只想知道能还是不能,你不要说那么多废话。然后,丰田章男只好说,对于我而言,“汽车受损我感同身受”。美联社就评论说,这是日本人在危机中常用的方式,美国的精英曾几何时把自己比作受损的商品呢?不会,只有日本人才说,汽车受损我感同身受,美国人从来不说这个话的。言下之意是美国人不会简单地接受丰田章男的道歉。

所以各位读者要注意,美国的国会听证你不如不去,不去的话,最多媒体和议员骂骂你也就算了。如果去的话,就是丰田章男的下场。而且整个听证会的过程,就是一个激情的演出,其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国会议员的中期选举。他必须非常尖锐地问问题,非常强有力地问问题,甚至要问很多问题,摄像机才能不断地对准他,有利于他的选举。

同样的事件也发生在我们中国的台湾。各位读者晓不晓得台湾的“立法委员”为什么经常打架?不是他们喜欢打架,而是打起架来以后摄影机就照到他们身上,照完之后,老百姓熟悉他们了,下次还会投他们的票。打完架之后,这些“立法委员”干什么去呢?晚上回去,打个电话给对方:对不起,打重了一点儿,晚上喝杯酒吧,给你道歉了。没事了,晚上又成为好兄弟了。第二天再打,甚至女同志还会脱下鞋来丢过去,干嘛呢?趁摄像机照到的时候赶快丢,这对下次选举有利。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也是这样的。整个听证会就是一个搞笑的过程,完全就是一个演戏的过程,而丰田章男跑过去当了一回男主角,但是这个戏演下来,对丰田绝对不会有任何好处。

背景提示

一边是拘谨认错,一边是咄咄逼人,丰田总裁丰田章男与美国国会议员的碰撞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碰撞,53岁的丰田章男在当天的表现被形容为就像犯人过堂一样。而耐人寻味的是,有分析指出,在听证会当天,有议员要求丰田采购美国生产的汽车配件,也有议员提到丰田汽车轻视美国市场,更有议员提到美日两国的贸易赤字问题。美国国会议员对丰田公司的怒火好像越来越大,而这些议员心中显然各自在算另外一本账。

我想提醒各位读者,“和谐”这个词在美国的企业文化里是从来不会出现的,美国人是不讲“和谐”的,只有日本人讲“和谐”,所以日本人希望后退一步通过道歉而达到“和谐”的目的,但是日本人的道歉不表示他们承认车子质量有问题,他们只是希望透过道歉使得双方关系不要那么紧张,先“和谐”一下再说。但是美国人对于道歉的理解和日本人完全不同。美国国会议员说了,“不管你丰田章男怎么道歉,我都没看到你们的真诚悔改”。什么叫悔改?你一定要承认你错了,你的汽车有问题。丰田章男怎么能承认呢?承认就更糟糕了。所以你承认也不行,你不承认也不行。你承认的话,就证明你的丰田真的是不行的;你不承认的话,议员就会说,不管你怎么道歉,我都看不到你的真心悔改。因为对美国人来讲,丰田总裁的公开道歉和老虎伍兹因婚外情而公开道歉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因为老虎伍兹确实有婚外情才需要道歉的。如果丰田车子没问题,丰田章男干吗要道歉呢?和老虎伍兹一样,你确实有问题你才道歉的,是不是?听证代表说,你的车子质量确实有问题你才道歉的,否则你干吗道歉呢?因此,丰田章男在美国人看起来,跟老虎伍兹是同样的问题,但是丰田章男的道歉却同时不承认车子有质量问题的事实确实让美国人难以理解。而丰田根本搞不清楚这种关系。而且美国人说,丰田章男的话听起来很诚恳老实,但是诚意有多少,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就是双方因为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严重隔阂。

好了,这个事件如何演变我不知道,不过2010年1月份的资料就是,福特汽车的销售量上涨25%,通用汽车的上涨13%,而丰田汽车的销量下跌16%。更可怕的是什么?只要美国成功地打击丰田,只要让美国的老百姓憎恨丰田,憎恨日本的汽车品牌,进而憎恨日本的其他品牌,美国的老百姓就会改用美国货。因此美国的失业率就会下降。如果丰田危机也就是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战——美国精心策划的结果,那么,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我们中国怎么办?奥巴马2010年3月11日讲得非常清楚,他必须用强硬态度对付中国的汇率,而且美国财政部长宣布是否在2010年4月15日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将延期,其目的不在贸易大战,而在汇率大战,美国希望透过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使得中国产品不再便宜。而且美国对我们展开贸易大战还更容易,因为我们中国的出口质量还不如丰田,对付中国的出口那更是易如反掌。一个“余则成”能够击垮丰田的话,对付我们都不需要“余则成”了。我们的工业实力,坦白讲还不如日本。如果美国解决日本之后,用同样的思维来对付我们中国怎么办?

延伸阅读

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

此时,信任就成为我们现代社会中陌生人之间实现交易的粘合剂。即便是到路边的市场购买水果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也需要购买者具备仔细地评估产品质量的能力。许多法律系统都倡导“货物出门概不退换,买主对产品质量自行负责”的原则,即买主必须加倍小心,确保不被欺骗是买主自己的责任。我刚刚购买的水果可能在我刚到家时就腐烂了,但这也只能怪我自己没有仔细挑选。但如果水果中含有某种禁用的化学物质,那就需要由法律来解决了。

但法律并未给买主带来可靠的保障。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其他机制已成为买主寻找其他买主作为自己联盟的手段,而更荒诞的是,许多买主也会在卖主中寻找自己的联盟。因为,这种不可靠性也殃及到了许多卖主:一个卖主拥有一部好车要出售,但他却无法向买主证明他的车与邻近展位的普通产品相比优越在何处;一种药疗效甚好,但外表看来却与无数江湖郎中开出的药剂没什么两样。如今,电视广告越来越成为华丽的自我包装和讽刺性的自我推荐,即使是最粗糙的国内产品的广告也要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相信我们在众多平庸的产品中找到了货真价实的一件。

品牌的出现就是对信任的投资。它既是给客户的信号,也是使企业必须符合质量标准的承诺机制。

现代人赢得信任就如同购买食品、服饰和房子一样。有时,他的信赖度的最终保证人就是国家,但更多的时候,他的保证人是与他一样的公民——那些自己的可信赖度也未必可靠的人。

“盗之道”——一个看似矛盾的说法,事实上却蕴涵着最简单的道理:

只有在偷窃者的世界里,“道”才是必要的。任何社会中最严格的道德法规都是控制罪犯行为的法规,因为道义是处理法律所无法干预的事务的最有效方法。你周围人的道义、名誉和可信度都能够成为你在清晨愿意迈出家门与他们打交道的基础。如果一个现代社会的整个社会结构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那么由于银行业丑闻、政治剧变或原本值得信赖的公众人物腐败事件的曝光所导致的社会信任的瓦解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动荡。

本文摘选自 [英] 保罗?西布莱特的《陌生人群:一部经济生活的自然史》

第六章

气候大战:一个惊天大谎言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是一个童话故事吗?

气温升高导致二氧化碳增多,因果竟然被颠倒。

一群四五流的科学家在欺骗全世界。

我来和各位谈一个惊天大阴谋。你们都看过《2012》这部电影,很恐怖是吧?你看地球碰到如此大的灾难,要靠我们中国来建几个挪亚方舟,然后解救全世界,但是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这个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虚构,有时候我在想,电影可以虚构,温室气体排放、哥本哈根整个会议有没有可能也是个虚构?

一、这一切竟是弥天骗局

我虽然经常自我解嘲以娱乐读者,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我自己是个数理基础非常优秀的学者,否则也不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拿到世界顶级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博士,这点我也不需要过谦,否则就是虚伪了。我觉得我在沃顿商学院所学的最重要的治学态度就是科学的怀疑观。什么叫做科学的怀疑观?我就以温室气体排放为例作个说明。

背景提示

因为安徒生的原因,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又被称为童话之都。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超过85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了在这里举行的世界气候会议。巧合的是,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始之前,美国灾难电影《2012》在全球上映。电影所描绘的世界末日情景令人不寒而栗,更多的人越发相信,人类对于环境的无节制索取将为地球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哥本哈根会议也因此被很多人看作是人类自我救赎的“挪亚方舟”。作为好莱坞的商业娱乐片,《2012》是想象力虚构的产物,那么,支撑哥本哈根会议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难道也只是一个童话故事吗?

我相信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对温室气体排放提出质疑的人,很简单,我根本不信。为什么不信?因为,第一,所有的论据竟然来自英国一个我听都没有听过的大学,叫做什么东英吉利大学。我自己是教授,我对全世界大学这么熟悉,我的教授朋友遍天下,我们都没听过这个大学。这个大学做出这么多有关气候的研究,他们说人类开汽车、加汽油,在一起唱卡拉OK,甚至办个演唱会、坐个飞机,就产生二氧化碳,然后改变了气候,所以从今天开始不要开车了,不能唱歌了,也不能去夜总会了,甚至不能坐飞机了,否则气候就变暖了。真的这么恐怖吗?东英吉利大学这一批四五流的学者讲出这种结论,而且全世界相信了,但是我为什么不信呢?因为我在想,大气里边的二氧化碳的比例不过是0.03%,这是多么小的一个比例。而我们开汽车、加汽油、坐飞机、去夜总会,怎么怎么怎么,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又是这么小比例的二氧化碳当中更小得不能再小的比例了,这样就能改变气候,我们人类真的太伟大了,我们还真的是人定胜天了。

火山爆发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比工厂、汽车、植物、人类加起来的多得多,一个更大的二氧化碳来源是死亡的植物,例如秋天飘落的树叶、还有动物、细菌和海洋。我们就以动物和细菌为例,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二氧化碳。而我们人类只制造了微乎其微的65亿吨,简直不成比例。你有什么想法,你把细菌都杀死吗?你把动物都灭绝吗?它们才是真正制造二氧化碳的元凶。而且人类开汽车、加汽油、在一起唱卡拉OK,甚至办个演唱会、坐个飞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更是少得可怜了,大概三五亿吨了不起了。东英吉利大学四五流的科学家就说三五亿吨二氧化碳就能改变气候,真是太可笑了,我根本不信。读者今天读了我的书,肯定会非常震惊。

因此我坚信,这整个气候变暖的议题可能就是一个惊天大骗局,我不断在宣扬我的观点,其实很多人问我说,郎教授,你怎么不在国际上发表这些观点呢?我说我根本没时间,而且我也没有兴趣在国际上发表。不过,我们的结论公布出来之后,一定会得到全世界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研究团队把所有的资料分析出来之后的结论就是:你们所一贯相信的这一切竟然是一个惊天大骗局,就这么简单。

背景提示

2010年1月3日,刚刚拉开新年序幕的北京迎来了59年来最大降雪。北京中小学因此停课一天。大雪过去之后,北京南郊观象台监测的北京地区最低气温跌至零下16.7摄氏度,达到近40年来的最低值。而此时此刻,整个北半球正遭受到强寒流及创纪录的大雪侵袭,从东北亚到俄罗斯,从西欧到北美大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强降雪和大降温。种种迹象显示,2009年至2010年的冬天将成为近30年来最冷的冬天。极度的寒冷开始让人们怀疑,全球真的变暖了吗?所谓全球变暖的说法到底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经拍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影片叫做《不愿面对的真相》,你们看到里面最惊人的画面了吗?一只北极熊,站在一个快融化的冰块上面,无奈地看着遥远的东方,似乎在向世人控诉我们中国人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气候变暖,它都快淹死了。因此,美国政府把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实在不好意思,我还是不信,因此我们开始翻查证据,结果发现阿拉斯加州的州长佩林,就是共和党的前副总统候选人,最近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她控告美国联邦政府将北极熊列为濒危的动物,因为她说事实上,阿拉斯加的北极熊数量最近增加了一倍以上。

二、二氧化碳与气温:一对被颠倒了的因果

戈尔拍的片子显然和事实不符合,那么他怎么得出这么惊人的结论的呢?其实他的论证是基于重要而且权威的——包括北极古气候学家克拉克教授所做的——“冰芯实验”。什么叫冰芯?就是科学家拿一个铁管,在南极海底把这个管打下去,打下去几百米深,然后把土壤挖起来,铁管里面的土壤就是这几百万年来的土壤。然后,科学家把所有的不同年代的泥土里面的二氧化碳和气温全部抽出来并进行测量,总共有24万年的数据,就做成了下面一幅图。戈尔就是根据这幅图,得出了他的结论。

背景提示

由于人类真正有气温记录的历史十分短暂,依靠这样的记录是难以反映漫长地球气候历史的。因此,地球气候历史的研究学者们会通过文献分析、植物年轮、地层遗存等来提出学术观点。例如,我国学者通过对《史记》等文献研究指出,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北界比现在还要推向北方,因此中国汉代的气候应比现在更加温暖。而由于南极冰层是地球演变史的记录器,珍藏着古气候和古环境的信息,南极冰芯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一种方式。问题在于,真实的冰芯数据被提取并绘成图表之后,一定会得到真实的解读吗?

图6-1 24万年至今气温与CO2分布曲线图

那么请各位注意一下。图6-1中上面左边的这条线表示的是气温,而二氧化碳(CO2)是下面的一条线。你突然发现,戈尔是对的,因为当你没有受过严格的统计训练的时候,你看这个图,你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两条线的走势是相同的。你看二氧化碳上升了,气温也上升了,而且二氧化碳下降了,气温也下降了。因此这二十几万年来,真正驱动气温的就是二氧化碳。戈尔就凭这一幅图和他的那个片子,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看起来很有道理是吧?但是我们就用戈尔的数据来驳斥戈尔。我用非常简单的话语指出问题的所在。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我们特别在图6-1的中间画了一个柱状体,请各位读者注意,柱状体的左边,气温在这个时刻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而柱状体的右边,也就是800年之后,二氧化碳(CO2)才达到最高点,然后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气温才是驱动力量,而不是二氧化碳。原来是气温先上升,带动二氧化碳上升,等到气温下降的800年之后,二氧化碳才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气温先到达顶点,800年之后二氧化碳再到达顶点,可见气温先到,二氧化碳晚到。因此是气温带动二氧化碳上升,而不是二氧化碳带动气温上升。

背景提示

由于二氧化碳是可溶的,所以地球上的海洋是二氧化碳最大的吸收者。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其中一半都被海洋吸收,海洋因此被称作地球二氧化碳的内存。按照物理学的原理,温度越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高,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越低。因此,当海水温度升高时,二氧化碳就会从水中跑到空气中。这就像啤酒、可乐在温度升高时,气体会从里面跑出来一样。那么,除了海洋理论,还有什么可以证明今天的地球并没有处在严峻的变暖威胁中呢?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二氧化碳最大的来源是海洋。我引用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叫卡尔的教授的话来说,他是这么说的:“二氧化碳脱离大气之后,会进入海洋;也可以脱离海洋而进入大气”,他说,如果替海洋加热的话,二氧化碳就会出来,如果冷却海洋的话,二氧化碳就会进入到海里面去。而从天气变热到海洋变热,这个过程需要800年,为什么?因为海洋是非常大的一锅水,你要加热这么大一锅水,需要800年的时间。因此,当气候变暖之后,经过逐渐加热的结果,使得海洋800年之后变热,海洋变热之后,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完全不是戈尔所下的结论,而且刚好相反。因此,根本不是二氧化碳驱动气温,而是气温驱动二氧化碳,而这一切来源都是海洋。

我再给读者看一个很有趣的图。图6-2是公元1000年到今天整个1000年的气温图。从15世纪一直到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400年时间,叫做小冰河时期,因为当时气候非常冷。到了17世纪中叶,达到最低点,那是最冷的时候。当欧洲进入小冰河期之后,冷到什么地步呢?我们可以从泰晤士的老神父所遗留下来的很多书籍跟当时的绘画中发现,在小冰河时期的冬天,非常的艰苦,泰晤士河竟然结冰了,人们可以在泰晤士河上滑冰,甚至进行货物销售。而泰晤士河现在是不结冰的。

所以,今天世界气温的上升,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从最低点开始一直往上升,升到现在。但是,如果我们拿现在的气温和中世纪相比,你发现中世纪的气温比我们现在高得多得多。从公元11世纪一直到14世纪,气温达到了顶峰。这段期间大概有三四百年的时间,气温非常高。

中世纪的高温气候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那个时候是教堂地产开发商的黄金时期。你知道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去建教堂吗?是当这个国家极其富裕、无事可干的时候,人们才会去盖庙宇、建教堂。如果日子过得非常艰苦,每天冰天雪地,人们根本没心情的,求一顿饱餐都不容易的时候,没有心情去拜神,没有心情去建教堂。因此教堂通常都是富裕时期建造的。

图6-2 公元1000年至今的气温变化图

本来英国的北方因为太冷所以根本不产葡萄。但就像当时有一个英国诗人乔叟所描述的,在当时的温暖时期,英国北方的葡萄园也是非常的繁荣。这是一个美好富有的时期,因为全世界都很暖和。

看完图6-2之后,我突然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北极熊的小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们的数据显示北极熊当时就是存在的,当气候变暖之后,这一批北极熊哥们儿在干什么呢?北极熊在那阵子,日子过得挺好。北极冰雪有没有融化,坦白讲我们不知道。不过如果现在这种低温都能造成北极冰雪融化的话,当时那种高温,北极冰雪有可能融化,但是我没有数据,不管如何,北极熊还是存活下来了。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北极熊不是在冰上过的,以加拿大北部地区为例,北极熊常常跑到小市镇里面去翻垃圾来吃,它发现跟人过还挺好。然后人也很有意思,看到北极熊来了之后就开枪,不是打北极熊,只是开枪,北极熊怕声音嘛,你一开枪的话,北极熊就摇着它的大屁股,头仰得高高的,就跑掉了,然后下个礼拜它再来。明天,你就把你的垃圾弄好了,放在室外,北极熊吃饱了就走了,人跟北极熊相处得很好。所以,北极冰雪如果真融化的话,按照北极熊老袓先的规矩,它应该会跑到阿拉斯加、加拿大,或者是西伯利亚这些地方,和人类共同生活,这就是中世纪的情况。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阿拉斯加州州长佩林说,最近北极熊的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因为气候对它根本没有影响。北极熊这么几千年来,早就已经适应了气温起伏不定的自然现象。

三、当“气候门”走进我们的视野

其实我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已经提出了我对气候变暖的质疑,我做梦也没想到,我的质疑竟然还说对了。2009年11月17日,俄罗斯的黑客侵入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档库,按照他们的说法,总共找到了上千封的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档,全部盗录下载了,然后贴在网站上面。10天之后,也就是11月27日,东英吉利大学官方发表声明说,他们确认本校服务器被入侵,承认他们的数据库被盗了,上千封电子邮件和3000多份有关气候变化的文件被盗载。从这些在网上广泛传播的档当中,人们发现,在气候变暖这个议题之下,所有来往的电邮透露了一些让人感到非常震惊的现象。那就是科学家把这些原始数据做了手脚,把那些不利于气候变暖的资料销毁殆尽,因为科学家自己对气候是否变暖也表示怀疑。而现存的那些用于证明气候变暖的资料,被东英吉利大学的学者几乎全数修改了。

背景提示

在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主办方特意在市中心制作了一尊北极熊冰雕,按照计划,这尊冰雕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慢慢融化,组织者希望以此提醒民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然而,在本届会议期间,这尊北极熊冰雕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焦点。反倒是会议前夕,几位顶级科学家之间的电邮往来被曝光后,一桩有可能成为“现代科学中最大丑闻”的“气候门”事件,在哥本哈根会议开幕当天即成为热点。那么,“气候门”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这些被盗载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东英吉利大学在2007年所发表的IPCC(IPCC,也就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他们有意识地不采用1976年到2005年的大气温度测量值来作为30年气候趋势基准,而是继续使用1961年到1990年的数值为基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段期间的数据,可以更完美地证明气候在变暖。也就是说他们在操纵数据。

东英吉利大学的CRU主任琼斯教授,在给其他几位气候学家的电子邮件里面,谈到如何利用一种手法来掩饰气温是下降的事实。其实这几年气温是下降的,读者应该感觉到2010年春天冷透了,你看2010年的北方天气,你什么时候感到气温上升了呢?反而觉得气温更下降了,更像北极了,更进入冰河时期了。琼斯还建议他的同事删除那些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有关的电邮。在另一封泄露出来的电邮,琼斯私下里承认,

“……过去10年来,气温一直很稳定,事实是我们根本就不能够明着说缺少变暖的数据,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另一封来自美国气候学家的邮件提到,科学家根本无法解释最近几年气候变暖已经减缓了,也就是这几年气候很平稳。东英吉利大学的另外一位核心专家在他的邮件里说,他会联络英国BBC广播电台的化学记者布菜克,质问对方,“……为何有另一个媒体记者被允许发表含糊的气候变暖怀疑论……”另外一封邮件显示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家辱骂怀疑论者,威胁要把对方打得满地找牙。各位读者看看,这就是东英吉利大学的学术水平,完全应验了我当时对这个四五流大学的怀疑。各位读者,将来你们的子女要到英国留学的话,我建议去牛津跟剑桥,或者曼彻斯特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到东英吉利大学,这就是他们的教授水平。、就是这一批人渣,炮制出了气候变暖的惊天谎言。

四、谁才是气温上升的真凶

背景提示

2009年12月19日,经过13天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在两个星期惊心动魄的气候外交中,中国凭借认真负责的态度,坚决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与大会正确轨道的行动,赢得了大多数国家的高度赞誉,然而,就在气候大会结束之后,某些西方国家抛出了“中国劫持哥本哈根”的说法。对此,郎咸平认为,所谓人类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本身就是一个谎言,哥本哈根会议在保卫人类地球家园的背后也埋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决定全球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谁试图劫持哥本哈根呢?

读者们想知道气候变暖的真正原因吗?经过这么几个月的调查,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到底什么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首先我给各位看下面这幅图,这幅图是最近120年的全球气温图。从图6-3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气温是从1880年就开始上升的,到了1940年开始稳定地下降,降到了1975年,然后再上升。你晓得这次丹麦哥本哈根会议,这些西方国家说什么吗?他们说,就是由于你们发电厂排出太多二氧化碳,开车开得太多,坐飞机飞得太多,所以制造了二氧化碳,因此气温才上升。那我再请问这些西方的政客,你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汽车使用得多,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汽车使用得多?也就是我们工业化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什么时候?是在1880年吗?还是在1940年之后?现代工业化的起飞基本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我问你,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0~1975年的气温竟然是下降呢?而且不是降一两年,而是连降了35年?

图6-3 最近120年全球气温图

在1975年之后,气温才开始上升,但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上升幅度远远不及11世纪到14世纪的气温上升幅度。

那么问题就是——为什么气温会上升呢?按照我这些数据看起来的话,气温上升、下降其实很正常,实在没必要大惊小怪。读者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叫《史前一万年》?再请读者看看图6-4,这是过去一万年的气温数据,气温上上下下很正常。和图6-4的最右边现在的气温相比,地球最热的时候,比现在热好几摄氏度,而地球最冷的时候,也比现在冷得多得多。气温就这样一直是大幅度地波动。我请问各位读者,一万年之前,你有汽车、飞机吗?你根本没有,可是这个时候的气温为什么比现在还要高很多呢?

所以整个地球这么长的周期当中,气温起伏不定,是非常正常的。而且根据现在的数据报道,最近十年来,气温是非常稳定的,甚至我都担心气温有点儿下降的趋势,变得更冷了。那么驱动因素到底是什么?请大家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驱动?其实我们不要讲太复杂的理论,你们想都能够想象得到是什么样的因素驱动了气温。我请问各位读者,白天为什么比较暖和?有太阳。晚上为什么比较冷?没太阳。就这么简单的道理,你用屁股都能想得通的道理,还需要气候学家告诉我们吗?夏天中午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出去玩呢?因为太热,为什么太热呢?难道因为你开车开得多了?还是因为我们人类电厂多了呢?电视看多了吗?是这些人为的原因呢,还是因为太阳呢?当然了,是因为太阳啦!你看,连我们8岁小女孩都知道的,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家却不知道。就凭这一点,其实我已经告诉你们答案了,那就是——真正驱动气温的是太阳。

图6-4 气温过去一万年的变化情况

1893年,英国的天文学家爱德华?蒙德先生发现,在小冰河时期,太阳没有黑子。什么是太阳黑子?你看太阳的时候,上面会有很多黑点点,叫做太阳黑子。如果太阳黑子多了,就代表太阳活动更猛烈了,太阳更热了。如果太阳黑子少了,或者太阳黑子没有了,就表示太阳活动更弱化了,因此地球气候更冷。所以,太阳黑子就是欧洲历史上用来测量天气暖或者寒的标准。黑子多了,太阳活跃了,因此天气就热了;黑子少了,太阳不活跃了,因此天气就冷了,就这么简单,这叫做“太阳黑子说”。

背景提示

对于哥本哈根会议所使用的气候研究报告,中国的一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就分析指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即IPCC,在四次评估报告中都过分强调了人为因素,实际上,对于气候的研究要考虑多种自然因素。赵宗慈认为,人为因素仅会让中国平均温度上升0.5摄氏度,但自然因素却将使得中国在2020年到2030年之间的平均温度下降0.8摄氏度,也就是说中国的气候将会越来越冷。而更多的科学家则认为,影响地球气候的因素比较复杂,目前断言说地球正在变暖或变冷,都为时过早。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然因素构成了驱动地球气候变化的主因,为何预测气候冷暖会如此艰难呢?

1991年,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记录了20世纪的太阳黑子。他们发现了这个结论。还记得120年的全球气温这幅图吧?单看这个图,1940年之前这个阶段,太阳活动迅速增加,太阳黑子大幅增多,到了1940年,太阳黑子开始减少,因此气温下降,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太阳黑子又多了,太阳又开始活跃了,因此气温上升了。所以,按照丹麦气象学会的科学家们1991年的论文来看,真正驱动气温变化的因素完全是太阳黑子。

背景提示

应该说,从《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到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人类有意识地把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可能遇到的极端气候灾害作为全球共同战略,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进步。各国共同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注意环保,节约能源,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将是人类未来生活的必然趋势。那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气候变暖是不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呢?

但是我觉得我解说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所以我就想给读者展示另外两个图。第一个图,波动比较大的线条是从1880年到现在的北极圈的气温,而波动比较小的线条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图6-5)。第二个图,我们把同样的北极圈的气温复制到图6-6上,而另外一条线就是太阳黑子的活动。读者可以从这两个图的对比中发现,图6-6所显示,太阳黑子更能解释气候的变化,而不是二氧化碳。那么这段期间,二氧化碳有没有增加呢?当然有。可是增加了又怎么样呢?那么小的增加,没有任何的影响。因为二氧化碳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什么叫结果而不是原因呢?是因为气温升高了之后,才从大海里面释放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那么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的观点,我把120年全球气温这幅图,变成400年的图,你看一下,这400年来,气温和太阳黑子这两条线,太阳黑子的变化就完全解释了气温的变化,见图6-7。

图6-5 1880年至2000年CO2与气温变化图

图6-6 1880年至2000年CO2与太阳黑子活动变化图

图6-7 1550年至2000年气温与太阳黑子活动图

五、他们为什么欺骗全世界

背景提示

二氧化碳是否导致全球变暖,这是整个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全球变暖持怀疑看法的大有人在。例如我国著名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葛剑雄几年之前就在各种场合表示,现在下结论说全球气候变暖为时过早,对待地球的气候问题,不能无忧,但也不必过虑。

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争议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各种质疑的声音仿佛都人间蒸发了,只有一些鼓吹气候变暖的科学家的声音被传达了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你看这次丹麦哥本哈根会议当中,有几个太平洋的岛国,来会场哭哭啼啼的,事实上我都怀疑他们是拿了钱来哭的,就像我们很多乞丐要钱一样,那都是背后有一个组织在操纵着。那些人说,你看我们的地球变暖之后,北极、南极的冰川都融化了,海平面上升了,因此我们的国家就快消失了。消失就消失了吧,有什么关系,那么小的国家,无所谓的。他们还登广告,广告上说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了,他们的政府只有在海底的办公桌上办公。其实这些小岛国家所在的岛都是一些观光的小岛。比如说马尔代夫等等,它们的陆地离海平面就只有一公尺不到,不要说什么气候变暖了,就是一个大浪头就可以把马尔代夫给消灭了。而且他们才多少人啊?二十几万人而已。好了,他们到现场作了一个非常好笑的秀,然后让大家产生同情。

其实,这些气象学家为什么要炮制出这么一个荒谬的故事呢?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了研究经费。《华尔街日报》在东英吉利大学造假的电邮于2009年11月17日被披露之后报导说,这些气象学家用一些不实的数据,制造了气候变暖的假像,造成我们恐慌的心理,然后从政府或其他机构手中骗得更多的科研经费。而各国政府的政客,通常都是科学的文盲,否则不会当官员的,我不是说中国,我说的是欧美,因此他们很容易上当。实际上,全球变暖并没有那么严重,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人为夸大和扭曲的。德国的《明镜》,是非常权威的一个周刊,他们说,英国顶级的气候研究机构——哈德里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很平稳,没有上升。其实还说了一句我觉得非常挖苦的话,我觉得非常好笑,德国人在骂人,他们最后作出结论说,“让冰山融化、大水淹没德国汉堡似的谣言见鬼去吧。”

那么,他们除了骗取经费之外,目前已经在欧美各国营造出了一个恐怖的气氛。他们说,如果你怀疑全球变暖这种冗长而枯燥的故事的话,你就突然像一个大屠杀的否认者。比如说,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犹太人,或者日本法西斯制造的南京大屠杀,如果你否认的话,那你就是罪大恶极。所以今天,欧美各国就营造出了这么一个恐怖的气氛。如果你怀疑全球变暖的话,就等同于你否决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否决了纳粹德国灭绝六百万犹太人的事实,所以你不敢否决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的威理逊教授,因为他们这些一流学者做的研究才是最严谨的,而不是什么东英吉利大学的教授做的研究。威理逊说,他同样感觉到很无奈,他自称有太多受挫折的经历。比如说IPCC,也就是那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历来只采用它研究中对气候变暖有利的成果,而对不利的研究成果则一概忽视,这就是联合国干的事。奥巴马的现任科学顾问侯德仁(John Holdren),也曾经直接地驳回了威理逊的科学研究成果,而不加分辨地采用其他人带有明显瑕疵的研究,比如说东英吉利大学的研究。这些国际一流大学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被甩进了垃圾堆里,反而是四五流大学的研究被采用,这本身就是不科学,本身就是不合理。

现在有一个事实很可怕的,那就是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尤其在欧美,是依赖于全球变暖产业。如果全球变暖了,你就不要用石油了,你就不要用火力发电了,你要用什么呢?用太阳能发电,用风力发电,而这种太阳能发电跟风力发电将来要养活几百万人、几千万人,甚至这种可笑的行业还要养活整个国家。欧洲在这方面是最优秀的,你说欧洲除了拿这个气候变暖出来忽悠之外,他还有什么竞争力呢?是不是?不过有一位世界一流的学者,就讲了一句很有趣的话,他说,对,欧洲想要用太阳能发电,想要用风能发电,可是,我们可没见过太阳能的电池板可以给钢铁工业提供电力,也没见过太阳能发电板可以给铁路提供电力。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一个电视机提供电力,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发展到能够给火车、钢铁工业提供电力,你觉得有可能吗?我想这句话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那就是根本不可能。

因此,我想到一个话题,你到底想干什么?你欧美各国炮制这个气候威胁论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背景提示

全球是否变暖绝不仅仅是一个气候问题,更是一个牵扯政治和经济的大问,题。事实上,在遭受严重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在其推出的经济振兴计划中,将新能源科技置于最为重要的位置。而欧洲许多国家,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明确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减缓地球变暖”的口号,并制定“碳排放”指标,谋求其政治和经济的领先优势。提出“保卫地球”,使得欧美国家占据了人类道德的制高点,那么,在“低碳”与“新能源”等口号掩盖下,这些国家又在进行着怎样的经济运作呢?

而且让我感到异常奇怪的,就是美国的华尔街特别地激动,他们激动什么呢?你华尔街跟气候有什么关系?于是我只能想到,这肯定有一个巨大的商机。因为你晓不晓得欧美各国最近搞出个碳交易市场。举例而言,生产1吨的钢,就会释放出1.8吨的二氧化碳;生产1吨的水泥,就会释放出1吨的二氧化碳;生产一件衣服,就会制造出5公斤的二氧化碳,你任何活动都会制造出碳。而我们制造出二氧化碳,那就是不道德,就是混蛋,所以我们就要赎罪,那么怎么赎罪呢?你就要到美国或者欧洲的碳交易中心,把你排放的碳折算成现金给他们来赎罪。下一个问题就是,那么又是谁在控制这些交易的交易所呢?猜一猜,当然是华尔街嘛,这不和股票交易是一个样子吗?我要做股票交易,透过华尔街的中介机构,每交易一笔,给他们1‰的手续费,或者1%的手续费,原来这些哥们儿靠这个方法赚钱。因此,欧美国家打着气候变暖的旗号,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来骗钱的。

此外,最低效而且高价的能源是由谁发展的?比如说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基本是由欧洲做主导,现在美国也想做主导了,因为太有利可图了。原来是由于他们发展出来的这些低效高价的新能源的费用是火力发电的三倍,因此难有市场。而且以法国为首的核能发电,我看也是卖不出去吧,而且核能发电多危险,万一爆炸了怎么办?那么专门造核电厂的法国未来该怎么办呢?于是乎干脆大家勾结在一起,炮制一个二氧化碳跟气候的关联,让这些可怜的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东南亚,当然还有我们中国以后都不要再用传统方式发电了,以后不要再制造二氧化碳了。而且感觉上他们就是想说,就是你们13亿中国人释放出了太多二氧化碳,每个人呼吸一次,还得了啊,而且你们放的屁,也会制造二氧化碳,因此地球气候变暖主要就是你们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干的事,而最后却让我们美国人、欧洲人享受到了气候变暖的恐怖。所以以后中国人放屁,就要去交钱,打个嗝儿呢,也要交钱,开个车呢,也要交钱。这就是欧美人所炮制的一个可笑的游戏。

那么中国威胁论一下就成了欧美各国关注的重点,虽然我从来不认为中国会对世界构成威胁,但是中国威胁论对他们来讲,一直是一个心头大患。中国持续发展对他们是极其不利的。中国的持续发展,使用了大量的铁矿石制造钢材,中国的制造工业,包括钢铁业、化工业,都要用大量的电,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造就了中国国力增强的同时,又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何打压像中国这一类的国家呢?那就是以后不能再用火力发电来炼钢了,以后你们中国人坐火车也不能够坐那种什么什么火车或者飞机了,那玩意儿制造出太多二氧化碳,所以你们都不要发展了,最好像以前一样,干脆骑单车算了。你们如果不听话的话,那下次你们中国国航的飞机飞到欧洲来,我们就要征收碳排放钱,因为飞机会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收费。还有,你们中国出口到我们欧美的衣服都要收钱,因为制造一件衣服排放5公斤碳,我们就收5公斤碳的钱。中国以后对欧美的出口,全部要收碳关税。那么你还想出口吗?想出口的话,就不能不增加成本,对不对?那最好不要缴纳碳关税,对不对?好,那你只好减排碳,这个减排碳的设备向谁买呢?向欧美买。你们有没有觉得郎教授把话都讲清楚了,这一切就是我讲的惊天大阴谋。欧美各国炮制了一个可笑的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的假像。而这个可笑的学说,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这种顶级名校不屑于干的,因为大家都有学术的尊严,于是只有找那种四五流的学者,我听都没听过的什么东英吉利大学的学者,只有他们才会像俄罗斯黑客揭露的那样敢于违规造假,造假的最后结果,就是炮制出一个可怕的现实,那就是你不能够否认地球在变暖,否则,你就罪大恶极,然后让以我们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陷于停顿。最后,你想发展吗?就要发展低效高价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那么向谁买设备呢?向欧美买。然后,你想出口是吗?可以,减排碳才能出口,否则征收你碳关税,怎么减排碳,向他们购买设备,因此大量美元就开始回流欧美,促进欧美未来的经济发展。

最后一句话,很恐怖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异教徒”的故事,一个荷兰科学家和两个美国科学家因为怀疑气候变暖而被炒鱿鱼。欧美是以宗教为主的国家,他们自认为是正统的基督教,你只要敢反对气候变暖,你就被打成异教徒。在欧美各国,你如果是异教徒的话,你就要被处死,甚至被钉在十字架上烧死。现在他们用同样的思维,把反对气候变暖的人全部打为异教徒,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抱怨荷兰科学家跟美国科学家因为怀疑气候变暖而丢掉了工作。因为这些仗义执言的所谓异教徒坏了欧美的惊天大阴谋,那还得了啊,肯定要整治你的。

延伸阅读

2025年世界将发生什么……

控制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在工业革命之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仅为280PPMV(指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所占空气体积的比例为百万分之一),目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为430PPMV。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能源消粍量的增长将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以每年1.6%的速度递增。

从长期来看,气温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中东、北非、非洲中部、南非、中国西北以及中亚),气温上升和降水减少将严重影响河流、植被和土壤,并加快干旱和荒漠化过程。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将在短期内就有所体现。在温带地区(如西欧、美国东部)和热带地区,气温和降水将同时提高,并由此造成洪涝灾害频率上升,热浪也将加剧。热带地区还将遭遇更多的飓风威胁。

两极冰川融化明确地反映了气候变暖现象。根据200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极地气候在未来几十年的上升速度将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自1978年以来,地球海洋冰川面积以每十年8%的速度减少。也有人认为,不排除在21世纪下半叶极地冰盖将可能彻底消失。北极以及其他冰川地区(尤其是格陵兰岛)的气候变暖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如生物种类的显著改变、海平面上升以及大西洋地区气候的巨大变化。由于冰川融化造成的北大西洋海水淡化,将减缓寒流与暖流的交换速度,并减弱湾流的影响。根据最近的研究显示,湾流的影响自20世纪中期以来已降低了30%。

如果说气候变暖将从长期影响环境的话,那么工业化、农业过度开发、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则会在中短期产生作用。环境恶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将更为严重。总之,穷人将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

本文摘选自 [法] 妮科尔?涅索托(Nicole Gensolto)、[意] 吉奥瓦尼?格雷维(Giovanni Grevi)的《2025年世界将发生什么……》

第七章

低碳美元大战:美国绑架全球经济的碳计划

消费如何拉动经济?经济怎样尽快复苏已成为困扰全球的难题。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中国是个储蓄小国,知道吧?我们的储蓄低得不可想象。

平静中酝酿最大变局,“石油美元”或将走向终结。

所以这种“低碳美元”将取代“石油美元”,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第二驾马车。

美国“碳计划”曝光,你的呼吸要缴税。

所以各位你们的未来,在你呼吸以后,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收费了。以后周迅、周杰伦开演唱会都要付碳排放钱,并且在几十年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付钱给美国人,为什么?

一、新能源:美国的自救之道?

新能源现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项目,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新能源,不过不是泛泛而谈,我要谈一个各位读者可能没听说过的新观念,那就是美国人到底在想什么。美PIGDP当中70%~80%都是消费创造的,可是他们的消费叫做借钱的超前消费,也就是泡沬消费。金融海啸的冲击导致美国人的泡沫消费爆破,所以美国的问题就是如何拉动消费的问题。于是奥巴马想出了一个绝招来拉动美国经济。

?

背景提示

截至2009年7月,美国旧房销售量已连续4个月增长,其中7月份涨幅为10年来最高。8月21日,纽约股市强劲上扬,三大股指再创2009年新高,大宗商品价格也纷纷上涨,纽约市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每桶74美元。巴菲特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美国经济现在已离开“急救室”。然而,同样如巴菲特所言,美国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如何让经济重振旗鼓并恢复繁荣。作为全球金融海啸的震源中心,触底之后的美国经济显然需要一种强大的自救手段,那么,美国找到这样一种手段了吗?美国政府是否已经在智囊的精心谋划下,开始了新一轮影响世界秩序的布局?

二、美国战略转换:从石油美元到低碳美元

背景提示

在过去100年中,全世界发生过多次经济危机,美国人总是一次次利用危机反败为胜。在1929年“大萧条”背景下,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新政”,限制电力公司、电话公司等企业的跨州垄断,为美国发展新型发电输配电技术、普及电话通信技术以及民航业等扫平了道路,美国因此在这些领域长期保持了全球优势地位,影响至今。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导致全球石油危机,美国却借此危机实现了“金本位”美元到“石油本位”美元的转变,一举掌控了全球经济的命脉。而本次金融危机已经引发全球经济的深度震荡,那么,美国又会围绕这样的震荡做些什么呢?

美国每一次拉动经济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投放,美国是怎样让全世界向美国投入大量美元的呢?比如说互联网,互联网开始于美国,我们每注册一个域名就要向美国人付钱,我国每年向美国支付的使用互联网的费用,包括域名注册费、解析费和通道资源费及其设备、软件的费用等,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他们就是靠这种方式,让大量的美元投放到美国,从而拉动美国经济。此外,对冲基金也吸纳了大量美元流到美国,拉动美国经济。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石油美元”。

中东产油国赚了很多美元,用来做什么呢?用来购买美国的国债,或者投资美国的股市,或者投资美国的企业等。于是大量所谓的“石油美元”回流到美国,拉动美国经济。因此美国一定要想方设法让钱流到美国,不管用什么方法,购买美国国债也好,使用互联网也好,反正只要让资金流到美国就行。那么我们来猜测一下奥巴马总统在想什么。奥巴马最近想啊想啊,终于想通了,如何拉动美国经济?,那就是必须让大量美元回流美国。

那要怎么回流呢?该回流的都回流了,互联网热已经过了,石油美元的故事也快讲完了,因为替代能源马上就要出来了,石油的重要性大不如前,不可能再靠石油美元了。那还有什么呢?奥巴马想了想,最近“金砖四国”——印度、巴西、中国、俄罗斯都很嚣张,中国还好点儿,你看巴西、印度、俄罗斯多嚣张啊。而这些国家,像巴西和俄罗斯都是产油国,再加上中东产油国,最近常常跟美国在国际市场上发生口角,这是美国不能容忍的。再看一看中国和印度,最近好像也比较嚣张,还要搞超主权货币,而且经常在一起开会,再加上这两个国家又是以出口为主的。一看到中国和印度的出口,就让美国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日本也是通过进口矿产资源生产出汽车和家电产品之后出口到美国,结果成了一个富有的国家,开始跟美国叫板,甚至收购了美国的洛克菲勒中心,可以跟美国说“不”。好,“金砖四国”一分为二,两个靠石油,两个靠出口,都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奥巴马就想,如何让大量资源、美元回流美国呢?最好就是让这些国家买单。让这些对美国有威胁的国家出钱,让美元回流美国。让你们不再像过去那么强硬,同时实现美元回流美国,这个计划是不是非常完美?你们认为奥巴马会不会这么考虑呢?如果他这样考虑的话,他就一定要发展某一个新的行业。这个行业就叫做新能源。

三、低碳美元:美国经济的第二驾马车?

背景提示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美国智囊们正在向奥巴马贡献一张未来时代的蓝图。在这张蓝图当中,人类将建造一个能源开发、储存、使用、服务等高度整合的新系统,这一系统将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连接在一起,智能化控制将使整个系统得到优化。为实现这一构想,奥巴马任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华裔新能源技术专家朱棣文出任美国能源部长,并在诸多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展开探索与创新。然而,这些探索与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极大进步,它们还是美国利用自身优势再造国际分工,再次领跑、驾驭全球的新手段。那么,美国现在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美国想打着一个环境保护——由它所带动的环境保护的大策略的旗号,其真实的目的,就是让美金大量回流美国,同时打击“金砖四国”。

全世界只有美国的技术跟美国生产的设备,才可以符合美国碳关税的标准,你信不信?我告诉各位,这么一来大量“低碳美元”必将回流美国造成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1998年签订的环境保护法案《京都议定书》,美国一直没理它。到了奥巴马总统时代,他又把它捡回来了,他开始想办法了,他想打着一个由美国带动的环境保护的大策略的旗号,其真实的目的就是让美元大量回流到美国,同时打击“金砖四国”,让美国的控制力得到加强。举例而言,2009年6月加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个法案,叫做《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这个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征收碳关税,也就是说对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美国可以收取碳关税。

美国以前就提出过要征收碳关税,但德国、日本和中国都反对。可是美国是个非常厉害的国家,美国说无所谓,你赞成也好,反对也好,反正我就这么干了。因此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授权政府对于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碳关税,一吨二氧化碳征收10~70美元。这个法案在2010年4月份的时候,还要在参议院表决,欧盟正在大力游说参议院通过这个法案,我们拭目以待。

你可不可以不理美国的规定呢?当然可以,你只要不对它出口就可以不理美国了。但是你只要向美国出口任何东西,美国都要征收碳关税。这么一来,我们就不得不替美国买单了。美国政府还显得很仁慈,把时间定在2020年。你可能会说,不急不急,我们还有11年。但请你想一想,美国人那么聪明,他们为什么给我们11年的时间呢?

以中国和印度为例,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大出口制造国,印度紧随其后,这两个国家如果在2020年的时候还想继续出口产品到美国,就必须符合美国的碳减排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一吨二氧化碳就要征收10~70美元的碳关税。你要想不被征收碳关税,就必须在2020年之前大量购买设备、大量引进技术来减排碳,如果你做不到的话,.到2020年就要付高昂的关税。这时候你会突然发现,全世界只有美国的技术和美国的设备才能符合美国碳关税的标准,你信不信?

如果美国在2020年要对付中国和印度的活,美国的碳关税标准一定会非常高。我相信,中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它的标准和技术绝对达不到美国的标准。我们如果能达到美国的标准,美国还玩什么?如果中国和印度要大量出口产品到美国,,那么在这11年当中,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大量进口美国的技术跟设备。因此大量“低碳美元”将回流美国,而且是由中国和印度买单。这种低碳美元将部分取代石油美元,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第二驾马车。

?

四、碳关税:美国发展,中国买单?

背景提示

所谓“碳关税”,就是指对高耗能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等的进口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2009年7月,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与能源部长朱棣文访华,所带来的一个陌生话题正是“碳关税”。按照《京都议定书》公约相关精神,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暂时不承担强制性碳减排义务,但美国的“碳关税”法案却明显针对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快速上升,中国承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碳关税”以及各种名目的绿色贸易壁垒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美国的“碳关税”计划一定能够成功吗?

美国这一次的计划已经找到买单的人了,那就是我们中国和印度。其实我们的出口是非常艰难的,赚的利润非常低,最后还得替美国买单,帮助美国的经济发展,成为美国消费以外的第二驾马车,拉动美国经济。

美国最近拨出了大量资金用于开发新能源,包括风力和汽车能源。美国政府似乎通过这个新能源法案逐步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如果美国真的开发出大量的新能源,那么全世界对于石油的需求就会下跌,因为大家可以改用新能源了。

如果美国开发的新能源成为世界主流的话,那么产油国,包括中东国家、“金砖四国”中的另外两个国家俄罗斯和巴西的国际地位将一落千丈。美国这个战略太厉害了,一石几鸟啊。根据这种想象,请各位读者再想一想,如果我想的是对的,美国需要的是什么?是美元。那么他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除了拿出大量的资金开发新能源技术之外,他们现在就要开始布阵。那么应该在哪里生产呢?生产这东西是有污染的,当然最好到中国和印度去生产,所以我突然发现,目前中国风电设备市场七成多的份额已经为外资所垄断。德国巨头西门子2009年5月31日在上海投资一亿欧元建设中国最大的风电设备生产企业;美国的通用电气能源集团2006年6月在沈阳成立中国首个风机组的装厂设备企业;西班牙的歌美飒公司2006年9月进入天津,也是搞风力发电。天然气方面,英国的康普艾公司2009年7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的压缩天然气设备制造公司。第二代生物燃料技术也将被外资企业带入中国市场,比如纤维素乙醇,用非粮作物,例如蓝藻等做生物柴油、生物质液化等等。欧洲跟美国配合得非常好,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全面布阵,就等着迎接2020年。将来会有更多形式的新能源工厂进入中国,因为我们中国政府正在做新能源招商引资的工作,这些工厂到了中国之后,纯粹是外资,将来赚的钱合法地汇到欧美。

五、我们的未来:连呼吸都要缴税

什么叫碳?举个例子,生产一吨水泥就会产生一吨二氧化碳,一吨二氧化碳就要缴纳10~70美元的关税,想想看,有多贵?一吨转炉钢会产生1.8吨二氧化碳,一吨电炉钢产生0.6吨二氧化碳,这些可能不太具体,具体一点来说,麦当娜最新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带来了1635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征收碳关税的活,1635吨乘以10美元或者70美元,假设碳关税是30美元一吨,那么麦当娜的演唱会要缴纳的碳关税就是1635吨乘以30美元,49050美元。周迅为了抵消她在2009年飞行149483公里所产生的碳排放,大概19.5吨,她得花6000元买238棵树,来弥补这个碳排放。

背景提示

按照西方一些机构所出示的数据,2007年中国能源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已达60多亿吨,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近年也呈迅速上升之势,按国际能源署统计,1990年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3%,2000年上升为60.5%,2005年达到拟%,目前已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虽然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3,但已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无论这些数据的准确程度如何,“碳”这一问题都注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矛盾焦点,那么,碳到底是什么,“碳关税”又会如何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呢?

北京的八达岭,以后叫做碳汇林林场。你花1 000块钱买到的碳汇林就可以抵消你所排放的5.6吨二氧化碳,一个中国家庭两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就是5.6吨,每一吨多少钱?各位读者想一下你们的未来,以后连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收费了。事实上这个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欧洲不但建立起了市场,而且建得非常好,包括各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也都建立起来了。我再告诉各位读者,美国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美国对新能源的开发,把这一切的低碳美元全部移转到美国去,通过收税让美国成为真正的新能源的中心。

现在我们申请一个域名都要付给美国钱,以后开演唱会也是一样的。以后周迅、周杰伦开演唱会都要付钱给美国。为什么?碳减排。只要这个收费中心设在美国,美国就可以像开发互联网一样,设立各种名目收费,包括我们做电视节目也要付钱给美国。这就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的整个野心和企图,这就是气候变暖的真实政治目的——为美国的第二驾马车买单。

延伸阅读

大拯救:金融瘟疫席卷全球,如何自救?

商品或许是由中国生产,服务则外包给了印度。然而这些商品和服务的最终客户却大部分住在美国和欧洲。如果美国和欧洲的消费剧减,那么世界其他地区根本不可能不受影响,置身事外。世界许多其他国家已经专职分工,各自成为美欧消费者的产品制造、服务提供,以及原材料生产地,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国家依然没能创造出足够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以躲过由于美欧消费减弱而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有部分专家认为,由于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金砖四国”取得了傲人的经济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以及全球经济状况已经能够和美欧脱钩。但是如果仔细验证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国家的经济规模依然弱小,并且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世界各国股市的变化步调其实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唯一的例外就是像尼日利亚和俄罗斯这样的产油国,这些国家的股市一般都会在油价攀高时走强。与此相反,美国等石油消费国的股市则会由于高油价而趋弱。不过,在长期范围内,即便这样的差异也会被消除,因为如果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低迷,石油需求就会相应减少,油价随之下落,尼日利亚和俄罗斯也会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而受到打击。

在《华尔街时报》网站上,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证明全球经济与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脱钩,就是绘制一幅全球股指变化图和一幅排除了美国股市的全球股指变化图,将这两幅图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这两幅图上的变化曲线几乎可以完全重合,关联如此紧密,全球经济已经很难做到与美国脱钩。

美国面临的困境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蔓延到全世界。首先,许多外国政府和它们的商业银行将由于持有美国房贷资产和房贷抵押证券而遭受直接损失;其次,那些经历过暂时性房产泡沫的国家终将出现房价的迅速下跌;第三,那些以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为主的国家将由于美欧消费需求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萎缩;第四,对于那些已经受到经济危机威胁的国家,货币流动将会放大它们的损失。不仅是企业和银行将会承受压力,整个国家都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本文摘选自 [美] 约翰?塔伯特(John R. Talbott)的《大拯救:金融瘟疫席卷全球,如何自救?》

第八章

新能源大战:我们的新能源经济为谁绽放

第四次科技浪潮席卷而来。

最近在中国,我们国内有18个省份,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朝阳产业与行业暴利引发了什么?现在卖多晶硅最赚钱。

真实的荒诞,小人物命运折射产业尴尬。可是这哥们儿很有意思,你卖电给国家电网,应该可以拿回一点钱,是吧,补贴一下他的电费;可是他忘了一点,中国的电表只能相加。

预警中国新能源,产能问题,症结何在?

你们投入几万亿的资金发展风电,发展光伏产业的下场,和我们电视机是一样的。

一、布满鲜花的陷阱:中国能源新政之痛

最近我做了一项研究,探究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最近我们国内有18个省份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基地的计划,更有100多个城市把太阳能和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这样看来,我们中国会在美国之后走人一个全新的领域,叫做新能源,通过新能源的投资来拉动中国经济。

我清楚地告诉各位读者,这个听起来很伟大的计划,到最后一定会全盘失败。如果是以前的话,我讲到这里一定会非常激动,然后一条条说出来为什么会失败。但是我现在不会生气了,因为看多了,人也成熟了,再碰到这种事,我整个心态都改变了,我会用轻松的心态来看这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新能源是怎么来的。

背景提示

当前,整个世界不只面临着金融危机的挑战,还在危机中迎来了第四次科技浪潮。继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之后,一场新能源的革命已悄然揭开序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其中前两者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早已关注新能源的发展,以风能为例,200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风电特许权招标。2005年2月,胡锦涛主席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此后风电产业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年度数据显示,随着2008年实现风电装机1221万千瓦,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很多人认为,现在是中国风力发电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遭遇到一些人士的质疑。那么,中国新能源产业到底怎么了?出现这些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呢?

二、光伏产业下的阴影喑藏着什么

我们中国为了发展新能源,有18个省份、100多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城市的支柱产业,也叫做一把手工程。听起来好像很好,因为光伏产业投资大、产业链长、产值高。一般而言,上一个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所谓的多晶硅就是制造太阳能玻璃板的原料——至少会拉动当地投资10亿元人民币,投产后每年可以形成6亿~8亿元人民币的产值,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对地方政府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外,它还是一个暴利行业,每公斤多晶硅可以卖到300美元,而成本才50美元,几乎是五倍以上的利润。我开玩笑说,中国什么行业最赚钱?以前说是贩毒,卖毒品最赚钱,现在看来卖多晶硅最赚钱。别的话不多说,就这个利润,触动了全中国的人,各省市领导纷纷下定决心,全中国开始大面积地上马,因为它不但拉动产能、拉动就业,同时还是一个暴利行业。

多晶硅的暴利并不完全是一个玩笑。从2004年开始,受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扶持光伏发电政策的影响,欧洲的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呈现了高速增长态势。装机量的大幅提升推动了对光电转换材料,也就是对多晶硅需求的急速扩大,由于产能不足,多晶硅现货价格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的每公斤480美元。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是大量投资者进入多晶硅制造业的原因。那么,当大量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多晶硅制造领域之后,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

那么这几年盲目发展的结果是什么呢?2001年的时候,中国只有峨眉半导体厂和洛阳单晶硅厂两家企业生产多晶硅,年产量只有80吨。到了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的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达到每年3万吨,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只有1.7万吨,而且还有十多家企业正在建设当中,也要扩建多晶硅项目,规划总产能到2011年将超过10万吨。10万吨是什么概念?超过全球需求量的两倍左右。

这种投产完全没有国家的规划,美国的经济发展全部都是国家的意志,发展新能源也是国家出面,认真做好规划,绝对不会造成产能过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更像是社会主义国家。讲得难听一点,美国是计划经济,而我们是自由放任经济,各省市地方政府爱做什么做什么,所以才会造成大量的浪费。想想看,投资多晶硅一个项目要花多少钱,这些钱拿来做什么不好?你开个餐馆都比这个好。投资多晶硅,建设好了之后,中国有二三十个工厂,产能超出全世界需求量的两倍以上,这会造成巨大的产能过剩的浪费。这个宝贵资源本来可以做更好的产业,让我们的民营企业赚钱,进而藏富于民,结果各个地方政府为了上马新能源项目全部浪费了。而且你要投资这些项目,你向谁买技术?你要向欧美买技术,从而造成大量低碳美元回流欧美。

根据我们的统计,我们这些投资多晶硅项目的企业,有八九成是不掌握技术的,有很多做房地产的老板也在搞多晶硅,你能相信吗?不要说各位读者难以相信,我都觉得匪夷所思。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地产商,赚了一点钱之后牛得不得了,就觉得自己是最伟大的人,什么都敢做,竟然去做多晶硅,我看他可能连多晶硅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都没有搞清楚就开始投产了。

多晶硅是从哪里提炼出来的?从石英砂里提炼,但是我很遗憾地告诉各位读者,中国90%以上的多晶硅工厂都没有这个技术,所以原材料必须从国外进口。我们已经开始把所谓的低碳美元向美国或欧洲回流了。

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怎么办?除了进口原材料之外,我们甚至还要进口硅废料,这个硅废料是绝对的高污染,而且生产多晶硅的过程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会产生贻害后代子孙的剧毒四氯化硅。你生产完了把污染留在中国,把做好的太阳能玻璃板卖到美国去、卖到日本去、卖到欧洲去,他们开始使用,利用太阳能发电,他们获得了绿色环保,我们得到的是全国的四氯化硅的污染。

背景提示

2009年8月下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多晶硅、风电明确被作为被抑制产能过剩的行业。然而,正如相关专家所指出的,国家出台产业引导政策,并非遏制新能源发展,相反,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中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只不过新能源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应该引起行业的警醒,尤其是在产业链分工上,不能走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道路上去,那么,我们的一些企业有没有这样的理解,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如果我们不投资这个所谓的新能源,拿着上万亿的资金给老百姓减税、给企业减税多好。如果我们的民营企业一年免税的活,就凭这一点,你知道可以拉动多少民营企业的投资?可是我们都大量浪费掉了。

这种多晶硅制造的光伏发电,也就是太阳能发电,就是在屋顶上装上太阳能的面板,这个面板就是用多晶硅做的。这种技术,日本已经推行了30年,根据我的资料,日本应该有1/10左右都是使用太阳能的发电设备。德国原计划在2003年年底实现10万套光伏屋顶系统,德国政府为此提供了4.6亿欧元的财政预算,西班牙也进行了太阳能项目的补贴。

日本、德国、西班牙等国都在大力推动这种屋顶太阳能设备,那我们中国呢?中国只有一个人在做,他就是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的所长赵春江,他自己花了20多万元,从日本三菱买回的设备,在自家建了22块,大约21平方米的光伏屋顶,自己发电。这是全国唯一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他说自己发电,目前已发电4000多度,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可以与国家电网并网,向国家电网输入1300度电。可是这件事很有意思,你卖电给国家电网,应该可以拿回一点钱吧?可是他忘了一点,中国的电表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你用了100度电,再多用100度电变成200度,再用100度变成300度,你用多少度就要交多少度的费用。可是电表没有减法功能,你如果用了5000度电,交5000度电的费用,然后你卖了3000度给国家电网,应该是减掉3000度,只交2000度电的费用吧?结果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的电表不会做减法,所以就变成了5000加3000,变成8000度,还要多交3000度的电费。不要说我们国家没有鼓励政策,连我们的电表都不符合光伏产业的需要。

而且,太阳能发电的成木是煤发电的11~18倍,是沼气发电的7~12倍,是风能发电的6~10倍。为什么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都有财政补贴?就是因为太阳能发电太贵。我们是非常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可能花这种钱。

我们中国人是不太喜欢研究数字的,比如说中国的古籍,说“天大旱,死若干”,到底死了多少人?不知道。我们的中华文化是不喜欢数字的文化,所以我们的各级省市领导推动光伏产业的时候,是不看数据的。全世界产值当中,能源项目只有10%,能源当中新能源只有10%。也就是说全世界产值当中,新能源的比重只有1%。今天我们18个省份、上百个城市发展太阳能,这么疯狂,就是想用1%的产值拉动中国经济。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一句话,不是傻子,就是没有看过数据。完全没有想过,这个行业是拉动不了中国经济的,但是中国现在就像疯了一样在做这个事情,这种“大跃进”的思维实在太可怕。

三、风电凭什么“风行”

其实不只这个,还有风电。各位读者去海边或者去内蒙古都会看到,像荷兰风车一样的风电发电设备,我们最近也在疯狂地搞这个东西。我这里有个资料,地方上都愿意发展风电,一个县级市动辄规划出10万亩、20万亩的土地来发展风电,至于当地适不适合建,怎么建,能不能建成,还有发电之后送到哪里去,如何上电网,这些全都没有规划。很多风电项目既不考虑技术,也不考虑市场,更不考虑配套设备,非常的盲目。

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风力发电就走上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从2004年的6家企业发展成现在的70多家,企业增加10倍以上,而全世界生产风电整机的厂家也不过10家,我们中国已经有七八十家了。2007年,中国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叫做金风科技,毛利率是30%左右,现在跌到了20%,2009年5月份的风机价格,也跌到了5400元每千瓦,下跌了将近16%。

国外很多做风电的工厂看到中国这么多地产商都开始做这个行业,就把那些技术不过关,或者是陈旧技术的设备高价卖给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所以我们买了很多国外的垃圾,我们风力发电机械的故障率高达20%。

此外,国家发改委是这么说的,国家发改委还算比较清醒,说我们将来有三五家风电企业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我们有70多家企业在做,而且好多地方都在打造风电基地。其实我在想,这个规划的10万亩、20万亩土地,他们会不会用来盖别墅?在风电设备下面盖个别墅还是很有卖点的,广告可以说,我们享受一下荷兰的风车吧。我们很多人也没有见过荷兰风车是什么样子,以为风力发电那玩意儿就是风车,这是个很好的卖点。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除了买人家的陈旧设备以外,中国大部分的风电企业都是买别人的图纸,现在七八十家企业里应该有70家就是买图纸。不光买图纸要花钱,而且还有合同,每生产出一台风力发电机,还要给对方多少钱。而且这个产业是不准出口的,里面的技术你也不能随便改动。当然老外不用担心,就算他们允许我们改动,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改,这就是我们风电技术的水平,大部分都是门外汉在做这个行业。

背景提示

鉴于国内新能源发展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日前更新了《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其中,多晶硅被从《目录》中删除,“2兆瓦以上风力发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也被从《目录》中删除。有关专家认为,控制部分过热新能源的产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政府的用意所在。从大环境看,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京都议定书》中并未承担碳减排义务,但未来中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2012年到期的哥本哈根协议谈判中,欧美国家已经要求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承担碳减排责任。发展新能源不只是政治博弈的筹码,也关乎中国人可持续生存的百年大计。

如果我们继续推动风电产业的话,你知道是什么结果吗?我相信这种严重的产能过剩必然引发恶性竞争,会像我们中国的电视机产业一样,到最后一台电视机只赚5块钱。这就是因为缺少国家规划,而且大家把风电看得太简单了。你看在内蒙古建了很多高楼,建了很多风电机,看起来很好,那我问你,风来了可以发电,如果风停了怎么办?那就必须靠原来的火力发电来弥补风力发电的不足。那么从风力发电转成火力发电的这个转换的技术是谁的?还是美国和欧洲的,这种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是不掌控的。我们造风力发电厂的时候,旁边可能还要配一个火力发电厂,请问有必要这么麻烦吗?你干脆搞火力发电算了。而且制造风机所使用的某种铜的元素,跟多晶硅一样,是高度污染的,而且这个污染一旦进入到土地中,将会危害我们的后代子孙,永远不会消退。

表面上看起来,风电和光伏,好像是很好的概念。其实最后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我们中国发展这个行业,不但现在就开始把低碳美元回流到欧美,让欧美设备制造商赚钱,更可恶的是我们的绿色产品出口,保护了国外的环境,黑色的污染全部留在了国内,贻害各位读者和我们的子孙后代。而且,上万亿的投资里面,我相信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打了水漂,还有圈了这么多土地,我也相信大部分可能都会用来盖别墅,这就是我们新能源的未来。

延伸阅读

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在世界能源领域,太阳能发电技术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2007年,与燃煤发电超过1000吉瓦的能力相比,全球的所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容量仅仅只有6.6吉瓦;在美国,太阳能电池提供的电能还不到电力供应总量的0. 05%。最大的障碍是光伏电池还没有价廉到可以大规模竞争。

传统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在过去30年里一直统治着市场,在2007年仍控制市场的93%。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者相信,在世界上廉价制造商的帮助下,他们能够达到那个价格。2007年,中国成为继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太阳能电池制造者,并且为进一步扩大产能,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募集了数十亿资金,在此进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亿万富翁。该领域排名第一位的公司无锡尚德市值55亿美元、拥有员工3500人,并将其产品的90%出口德国。

尽管这种全球扩张导致了晶体硅的短缺,但是更快速的扩张肯定需要尽快在实验室研究出能够走向商业市场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晶体硅有许多限制。这种限制导致大多数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者放弃硅而偏爱其他半导体材料,通常是几种材料的混合物:通过混合或者层积具有不同带隙(临界能量)的元素,就能获得更广范围内的光波,使入射的太阳能损失更少。许多制造商也已经放弃芯片而开始偏爱“薄膜”,用廉价、快速、整卷加工制程(roll-to-roll)制造的大量方便实用的柔性材料,代替昂贵、沉重、不易使用的批量生产模块。其他厂家正在开发太阳能浓缩器,它把超高效微电池和低成本的镜片结合在一起。就像能把无助的妈蚁烧焦的放大镜一样,这些设备也能使稀薄的阳光增强几百倍。

本文摘选自 [美] 弗雷德?克鲁普(Fred Krupp)、米丽亚姆?霍恩(Miriam Horn)的《决战新能源:一场影响国家兴衰的产业革命》

第九章

新能源汽车大战:我们真的领先世界吗

新能源产能过剩的闹剧在上演。欧美在拿中国做实验,可谓险恶用心。

新能源电池的神话——王传福。

我们又掉进了“大跃进”的误区了。

背景提示

面对产能过剩的危机和低碳理念的革新,环境税箭在弦上。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桂冠让中国汽车市场重担在身。继政府提供资金补助个人购买新能源车的消息传开后,2010年3月9日又有媒体披露,国家电网计划于2010年12月前在全国27个城市开建电动车充电站。而从全国两会传出的消息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将是2010年汽车产业的热门话题和重头戏。来自各大汽车公司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带着自己的议案、提案,开始了影响中国汽车发展的群英论道。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要一个理性而深刻的思考。

一、又一出产能过剩的闹剧

低碳经济现在是持续发酵。有大学要开始设低碳经济专业了,现在是没有教师,只有专业。而且你看现在各行各业都想沾沾这个低碳的热乎气,处于领跑之势的是新能源汽车。而这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电动车。这个江湖可以说是风起云浦,应者云集,遍地开花。

现在媒体把2009年叫做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元年。我想到了工信部产业政策司的司长讲的一句话,他说,目前新能源汽车生产呈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之势,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上,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盲目创造条件也在上。这个话好熟悉哦,你记不记得前面说过的新能源的机会与陷阱?包括风能发电,包括光伏多晶硅。到最后,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力推动的结果,使得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的8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风能过剩,太阳能发电也是过剩,尤其是多晶硅。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盲目推动的结果,有条件、没条件大家都上。

好了,同样的问题突然又出现在汽车上面。各地政府又开始推动了。我们这里有几个资料,比如长安汽车宣布,投产后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最终产能达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哇!听得好激动。中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国。哟,我想起我们的多晶硅了。今天呢,多晶硅的产能是3万吨,可是需求只有1.7万吨。一两年之后,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0万吨,而全世界的需求5万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在我已经闻到这个味道了。“新能源”之后,现在加个“汽车”,以后再加个什么“风车”,再加个什么“脚踏车”,反正不管什么车,只要前面是“新能源”,到最后结果一定是产能过剩。为什么?在我们没有了解这个情况之下,各地政府大力推动。

这个未来啊,实在让我感到非常忧心。

而且现在不光是新能源汽车一窝蜂上,充电站现在也是风起云涌。

像几大石油巨头,可能除了中石油没有表态之外,都开始往电网这个方向去努力了。然后国家电网已经开始在20多个城市里面布局了。央企开始向这个新的领域、新的“蓝海”虎视眈眈。这个应该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这等于还没有经过成功的示范就大规模地普及啊。我们把这么宝贵的资源用在风险奇高的行业,这真的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二、新能源汽车的瓶颈在哪里

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的最核心的区别是什么?是动力。那么这个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就有几种,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不是2009年才提出来的问题,而是由来已久了。因为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所以汽车行业一直想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最早乙醇汽车红过一段时间,后来又搞燃料电池。前几年燃料电池很热,大家全部都搞燃料电池。但燃料电池成本太高,无法商业化,所以现在又转过来搞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甚至是比传统汽车还早的一个产品。传统汽车是1886年问世的,但是1873年英国就有电动汽车了,是靠电池来驱动。最早是铁锌电池,一次性电池,但一直没发展起来,关键是它的电池不过关。实际上大家都认为,如果以电池做动力,是最好的。但是为什么就是发展不起来呢?真正的高科技就是这个电池的问题。

美国跟日本也没办法做真正商业化的电池。其实电动车本身不是高科技,那个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就是个装配吗。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电池,这是一切一切问题的核心。那么为什么美国、日本做不出来呢?我们就不要讲太复杂的经济理论,只要想一想就知道,做不出来的原因只有一个,技术不达标,无法商业化,不可能有别的。实验室里的逻辑跟大规模商业化的逻辑是两回事。

因为电池有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容量的问题,叫比容量。汽油的比容量是多少?一升汽油产生的是12000瓦斯的能量,但是电池呢,一般电池才40瓦斯,如果是锂类电池的话,才100瓦斯多一点。所以说这个比容量差得特别大。汽车如果跑350公里左右的话,一般30升汽油就够了,对吧?但是如果要用电池的话,我要带上400多公斤的电池才跑得下来,比乘客都重。

汽车在外面跑的话,续航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啊,一般起码要三五百公里吧。我们所有的对象都是便携化的,可是一个电池上去以后,就变成臃肿化了。这个电池的重量真的占了车的三分之一了。最后汽车变得像坦克车,开着电动坦克。

三、拿中国做实验:欧美“谦让”为什么

其实我今天只问一句话,汽车发动机真正领先的是哪个国家?美国跟日本,还有德国。新能源方面领先的又是谁?欧洲领先,美国其次。我们汽车方面不如欧美,也不如日本,我们新能源方面不如欧洲,不如美国,也不如日本,如果这真是一个可行的项目的话,美国跟日本、欧洲他们更有条件做,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做?竟然还轮到了一个发动机和新能源都不领先的中国来做,读者们不觉得有点可笑吗?不过这种可笑的事在我们中国太多了,真的是见怪不怪了。

美国很多大学有汽车机械工程系,他们的教授申请了很多研究经费,一直在实验室里做研究,他们从来没有停过。我们不一样,我们是一窝蜂上。美国不是的,我很多的教授朋友是搞汽车专业的,有的在麻省理工学院,因此他们就有几百万、上千万研究经费,一直在研究电动汽车、电池。他们是持续研究,没有停过。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让人感到可怕。当它一旦决定要做的时候,它那种工业实力已经是积蓄了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到时候它要转变成商业化的话,它绝对比我们有条件得多。日本也是一样,欧洲也是一样,它们是持续不断做研究。我们这方面的研究是不如人家,这个我们得承认。好,它们这么做研究,已经这么先逬了,可是它们为什么不做?这一点我们都还没有搞清楚之前,我们就开始激动地做新能源汽车,我大惑不解。

这个正是我要说的重点,就是大家要冷静一下。像2009年车展的时候,日产给广州一个协议,生产“叶子”汽车,在广州这边试行。那么这个车为什么在日本不用?要拿到广州做实验?这就是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国外不用,而是拿到中国来做实验。比如说转基因稻米,国外也不用,拿我们这边做实验。转基因玉米,也是,拿我们这边做实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边法律各方面都很缺乏,而且我们又喜欢一窝蜂上,这么愚蠢的好试点全世界去哪里找啊。

在美国,你推出一个新能源汽车,如果出了问题的活,汽车制造商要负多大的法律责任啊。但是我们不必啊。美国那里,试错的阶段更多的是出在实验室里,而咱们这里经常是商业化推广或者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再试错,真是有趣。

更可笑的是什么?有一个消息说,德国的戴姆勒,就是制造奔驰汽车的公司,居然跑来跟比亚迪合作。这怎么可能?你想想看,哇,奔驰汽车来跟我们合作,它有汽车制造的技术,那我们有什么?我们不受宠若惊的前提,是我们自信满满,因为比亚迪是我们民族企业的骄傲啊!我根本不是这么看问题的。它来跟我们合作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最好的测试场所,可以商业化来测试,并且没有法律责任。而且呢,在整个电动车的制造过程当中,各种的零配件都有一个制造的标准。好了,它在我们这种可以随意测试的国家制造的话,可以从中推广它的标准。所以这也是个话语权之争嘛,制造标准本身就构成活语权。

你以为它是跟我们合作啊?人家是透过跟我们合作,首先抢下话语权,抢下定价权。谁控制汽车制造的标准,谁就有话语权。它现在正在干这个事,这才是我所了解的奔驰。

四、一个天上的神话:王传福的电池

王传福也想抢活语权,他也想通过一些对电池的概念的炒作抢夺活语权,但是我想他抢不到,但他抢到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这也不错了。最近《福布斯》的百富榜,王传福也没有跌出前五。那么就王传福引以为自豪的所谓电池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

西方的或者日本的所有有关电动汽车的资料,网站上可以查得到。可是王传福这个电池数据,却查不到。王传福这个电池,按他的说法,包括比容量在内的各方面指标,在国内来说应该还算是可以的。但是目前我们没有看到真正的车在外面跑,这就是关键的问题。我举一个例子。譬如说汽车喷水式发动机。成都威特、一汽无锡、广西玉柴在实验室里面设计的原型发动机的指标参数呢,基本都符合国际水平,可是就是不能商业化。一批量生产,质量就失控。所以讲到王传福这个电池,我看结果差不多。

据说他已经交了100辆给深圳出租车试运行了。现在也就是政府采购、大集团合作。这样做应该说是对的,先在局部范围里面,出租车啊,公交车啊,做一些尝试。但是100辆出租车的试运行结果还没出来,如果这时候大规模普及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我的感觉就是比亚迪这家公司啊,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换句话说,是听得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而且比亚迪特别喜欢炒概念,譬如说,哎哟,巴菲特买它的股票,哎哟,戴姆勒跟它合作。国家的项目它基本都不参加的,像2009年年底全国十大汽车联盟,它没参与,国家的一些重点的“863计划”,它也不参与。它摆明自己做自己的,所以我们对它的技术不是很了解。很多人甚至在怀疑比亚迪是否拥有这种电池的核心技术。

欧美、日本的这种电池技术,网上都查得到,这是公开的信息,因为它们非常注重专利,因此就非常注重文献的发表。有人在网上这么查过,包括磷酸铁锂电池在美国有多少多少专利。可是有没有查到比亚迪的?没有,所以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陷阱,就是所谓知识产权的陷阱。现在有很多担心,担心新能源汽车是不是会像中国的DVD产业一样,几亿几十亿砸进去了,最后发现产业标准,包括核心技术是人家的。人家先发制人啊。

我觉得这是一定的。你要想象到,今天什么叫做电动汽车行业?那就是个杀戮战场啊。如果连我们这种水平的国家都知道它是下一代的汽车的话,你觉得美国会不知道吗?如果它是下一代汽车的话,美国现在要做什么事呢?就是在各个制造的环节上面取得所有的专利权,甓如说转基因稻米。我们后面的章节会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当然可以做转基因稻米,但是要经过59项专利,这些全部被美国掌控。那如果新能源汽车是这么重大的一个新发明的话,是下一代汽车的话,你觉得美国会不控制这个专利权吗?它肯定要控制的。

就是对于普通发动机汽车而言,我们也没有核心技术,对不对?否则我们大部分的汽车厂何必和外资合资呢?核心技术的所有专利都在别人手上。那么新能源汽车呢?包括这个电池,结果也是一样的。王传福的这个新能源汽车电池,现在国际通用的叫磷酸铁锂电池,他把它称作—个什么“铁电池”,他自己定了一个名字。

这个磷酸铁锂电池,国际上在打官司,官司还没有尘埃落定。什么官司呢?就是得克萨斯州大学和它商业授权的加拿大魁北克水利公司指控美国的著名电池制造商高博能源公司侵权。这个诉讼案现在还没打完。但是王传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明确表态说,这个专利到底属于谁呢,我们还不知道,官司打完之后,专利是谁的,我们就买谁的,专利费就交给谁。那也就是说,他所谓的铁电池本身并没有专利,不然你何必买专利呢?搞了半天都是欧美的技术、日本的技术,就是这么简单。

你只要听了王传福这么讲活,我们大家可以冷静思考一下,原来这就是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真正水平,利用别人的专利搞了一个电池,电池要交大量费用给别的国家当专利费,然后像过去那些合资企业一样,把汽车组装起来,放个电池取代发动机。然后到那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生产的电池、电动汽车,所有的技术、所有的专利,还在别人手上。这就是我们干的蠢事。

五、走出“大跃进”的思维误区

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方向有两种。一种方向就是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池带动的。还有一个就是前几年研究的燃料电池,包括氢动力的那种,这在前几年也是炒得特别热。它是通过氢跟氧的化学反应,而不是通过燃烧,所以它效率比较高。而且氢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是后来的感觉是,第一,它成本非常高;第二,氢怎么来?氢分解需要能源,这里面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你分解氢先需要电源,然后氢再产生电。所以你能源哪里来?我们还绕不过这一关。我们现在说电动汽车看起来很环保,但是电动车充电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现在的电,主要的依然是传统的煤电,也就是用燃煤来发电。2009年我们国家74.6%的电是火电。就算是我们能够成功地制造出电动车,但是你充电的电还是来自于火电,你还是制造了大量的污染。过去是用汽油来驱动车对不对?汽油有污染,你发现转成电动车之后,你还是有污染。什么污染呢?就是你的电从哪里来?还是从火电来,污染更大。

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电动汽车的问题,而是你的能源如何取得的问题。你说在欧洲发展电动车还有一点道理,为什么?他们的能源取得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慢慢偏向环保,臂如说风力发电,譬如说核能发电,他们电的来源就是环保的,所以再用环保汽车的活,相辅相成。那我们是什么样呢?我们的发电来源就是不环保的。如果要用环保的能源来发展环保电动车的话,那我们要做整个系统的改变,那又是一个巨大的“大跃进”的工程哦。我们跟欧洲是不同的,因此最适合发展电动车的应该是欧洲。那我想问一下,它为什么不推动新能源汽车呢?

欧洲的思维不一样,尤其是德国、法国,他们主要是柴油汽车,柴油车的比例占了一半以上。而且他们更多看重的是传统发动机的节能技术,也就是在现有的发动机技术之下慢慢做改进、做节能。这个我比较赞同,这种方式就不容易出大错,对不对?改进才是一种科学的进步,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精益求精。而我们呢,我们对这个是没有兴趣的,我们要一步登天,整个的换一部新能源汽车。这样不行,万一错了怎么办?

德国做新能源汽车的话,等于是它整个的配套都会发生改变,包括它的能源结构,包括它整体的充电站的网络,包括它整体的工业标准,还有各个环节的流程。所以它提出来的是电动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而不是电动汽车的概念。包括电力结构,包括配送电,包括充电站,整个系统布局,它肯定要好好规划。

而且现在传统汽车还有一段寿命,如果说这段时间里,传统车就不要了,会造成多大的后果?2009年就1000多万辆,如果你全部改成纯电动汽车,后果什么样?宝马做清洁能源汽车做了很多年,你看它那个宝马7系,拿来我们这边展览过,很好,但它一直作为技术储备,一旦条件成熟了,它们会拿出很象样的产品。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也都是这样子,它们很多汽车摆在那里,开发出来了,但是并没有推向市场,它们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简单地说就是传统汽车还有钱赚,它们可能并不一定非得要重点发展电动汽车,但是一旦电动汽车差不多了,它们可能就拿出它们的杀手锏了。

所以它们是引而不发,厚积薄发,而我们车厂是什么呢?我们的车厂还没有什么车出来呢,就先给它贴上新能源的标签,因为国家有补贴嘛。我们最喜欢拿这个来圏钱。很多人开始造声势了,我们要投资,国家给钱。

我们想的是什么?把传统汽车废弃了,算了,我不研究你了,我就从新能源汽车里面超越。但是超越实际上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相信偶然性,非常相信小概率事件。人家是脚踏实地地做,它不是不想做新能源汽车,而是发现这个是需要阶段性的,首先把现有汽车的发动机改成更节能减排,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一步步改进,再过5年、10年、15年,慢慢走向新能源汽车。德国的这种计划排到了2020年。所以这才是科学研究。

我们呢,“大跃进”思想又来了。所有的学习、研发、积累过程通通都不要,干嘛呢,从0跳到100,就像当初的“超英赶美”。这话我听了几十年了,今天既没超英,也没赶过美。

德国汽车工业的主席,叫维斯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他的表态方式跟我们的这些汽车行业里的人的表态方式不一样。咱们表态是说新能源怎么怎么样,他表态是说,我们德国最近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非常满意。他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10项指标中,他们德国汽车有9项指标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汽车。他把这个当做自己骄傲的一个点。而且他说,在未来的五到七年里,他预测德国制造的柴油发动机可以降低30%的油耗,汽油发动机可以降低25%的油耗,他们整个的着力点都是在节能上。这个才是真正的科研的态度。在2009年年底的广州汽车车展,沃尔沃展出了一个汽车,C30,它的1.6升的柴油机一公里的二氧化碳排量降到了99克,非常非常低。

而我们的媒体在炒作一些什么呢?现在有很多媒体转载了这个文章,就是亚新科公司的总裁杰克?潘考夫斯基的一番话。他说,2009年可以被视作全球汽车业的令旗从美国交接到中国的一年。我们中国最喜欢听这个美丽的谎言了,因为我们崛起了,中国一下子成为全球汽车业的翘楚,一个领头羊。

其实这个只能说中国市场大,不能说明问题。我倒是觉得它可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去买汽车?因为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已经不想投实体经济了,手上钱多了之后呢,就去炒楼、炒股、买汽车、买奢侈品,这就是我们汽车市场为什么好。但是好的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我们的投资经营环境全面恶化,严重产能过剩,企业家不想干了,结果都去买楼买汽车了,所以才造成汽车市场好。什么是汽车大国?不是你用多少汽车,而是你有没有汽车整个流程的研发过程,有没有办法像美国、德国一样有这么完整的系统工程,努力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做科研,而这个,我们是没有兴趣的。

中国2009年的1300万辆汽车,60%都是由几家合资厂生产出来的,这是第一个问题,证明核心技术还不在我们这里,大部分还都是国外品牌的汽车。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出口非常少,这个基本能说明我们自有产品的能力,说明我们不是汽车强国。

现在中国的各个车厂都开始生产新能源汽车了,然后很多地方又开始推动了,谁来生产新能源汽车,我给它最好的招商引资的条件,就像过去的新能源一样的“大跃进”又上演了,最后铁定又像多晶硅和风能发电一样的严重产能过剩。我知道一个人,以前给日产配套经营零部件的,他现在也不做了,改做电动汽车的车架了,给别人做配套了。现在就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家一哄而上,那么小的一个小厂它也开始做这方面的零件。而且我最近接到一个邀请,是什么电动车行业协会要我讲一个题目,叫“电动车的未来”。哎哟,电动车都有行业协会了,叫我给他们讲这个题目,你看多时髦、多热门。以后各个大学都来一个什么新能源汽车专业,或者讲得更具体一点,如何制造电动车电池的专业。

我觉得是我们在思维方面要和国际接轨,而不是新能源汽车。我刚刚谈到的德国人的观念,我觉得这个才更应该值得普及。我们应该学习德国人如何造汽车,不是说他们技术好不好,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这些思想,他们整个汽车工业或者说电动交通的思路更值得我们学习。只有彻底理解了这些思想之后,我们才能够更有效地制定出一套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目前我们这个是没有的。我们就是一窝蜂、“大跃进”式地上电动汽车项目,这个风险太大。我个人是反对的。当然了,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我认为要用一个审慎乐观的态度看。但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呢,我认为我们要更冷静、更理性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要有目标,看看德国人怎么做,学习他们的思路之后,我们再重新规划,可能会更好一点。

延伸阅读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

随着油价向每桶200美元逼近,我们几乎不敢想象汽油价格将会涨到什么程度。到时候,人们即使没有被迫完全放弃驾车,也肯定会去选择那些节能型汽车。

目前,最节能的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这种车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组合在一起构成汽车的动力源。在制动时,混合动力系统可以将动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车可以节省40%以上的燃料,而且对于时走时停的车辆节能效果尤为明显。尽管混合动力汽车比普通的汽车要昂贵许多,但同时也有很多的好处。首先是节能环保,降低了驾驶成本;其次,车主还可以享有很多的税收优惠。另外,在很多地区还有其他一些鼓励性的举措,比如混合动力车可以无限制地进入高载客车辆的专用车道,在圣何塞市和加利福尼亚州甚至还可以免交停车费。

丰田汽车是我们最喜爱的节能车制造商,并且在发展中国家汽车业也是最具增长潜力的产品之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在汽车制造方面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丰田汽车公司拥有强大的财政实力——它是少数具有3A级信用的跨国公司之一,并且具有非凡的制造能力,因此,它最有条件生产其他国家所需要的大量的节能型汽车。我们相信丰田汽车将很可能会成为未来世界汽车业的沃尔玛。

同时,本田公司也是不可忽视的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目前它拥有两款节能车。一款是本田因赛特,该款车在美国创造了每加仑汽油可行驶66英里的超低油耗纪录;另一款是思域混合动力汽车,这款车依然保留了非混合动力车的外表,但油耗之低更是耸人听闻——一箱油可以行驶650英里。

除了汽车制造商之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投资相关的技术提供商,从而在混合动力车市场上分得一杯羹。比如,松下电动车能源公司(由丰田公司和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于1996年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就是一家这样的技术提供商,它负责向丰田汽车公司和本田汽车公司提供高性能的镍氢蓄电池。

本文摘选自 [美] 斯蒂芬?李柏、格伦?斯特拉西的《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

第十章

金融资本大战:一个华尔街的幽灵——高盛

迪拜危机四伏,幕后真凶是谁?

“金砖四国”被狙击。

高盛要干掉一切对手!

一、迪拜危机的幕后元凶

其实直到今天,我们谈过的很多个领域都有一个幽灵在来回游荡,一个华尔街的幽灵,这就是高盛。我们看起来对它很熟悉,其实它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

背景提示

成立于1869年的高盛集团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最有权势的投资银行。从当年的马夫门面店到今天的华尔街大佬,从一间地下室一个雇员到如今上万亿美元资产的影子操控者,高盛经历了无数次风雨沉浮,走过一个多世纪洒满鲜血的征途,终于登上全球金融的巅峰。从1929年起,世界上任何一次大萧条和对美国之外的国家进行的狙击,高盛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高科技股到高油价,高盛主导了大萧条后的每一次市场操作。现在,高盛又要开始行动了。

高盛号称是泡沫制造专家,没有谁比它更会制造泡沫,也没有谁比它更会引爆金融核弹,包括最近这次迪拜危机。我先夸一下自己,又预言正确了,阿布扎比的100亿美元这不投过来了吗?我说过的啊,我早就知道它会这么做的。

迪拜危机的背后,隐性的权力和关联很值得探究。迪拜危机,是不是高盛和奥巴马政府的国际阴谋呢?它们可是一起的。为什么我说高盛在其中是一个推手呢?因为这一次第一个跳出来对迪拜债务实施延期的就是日本的三井银行,这个银行的大股东之一就是高盛。它站出来,虽然是延期半年,但是它传递了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是什么呢?我给你的半年时间是最后的期限。这就表示迪拜没有钱了,对不对?那么其他银行就会逼债。这个时候,欧洲的银行,比如说汇丰银行等等,它们就全力地来找迪拜要钱。高盛它要得到一个什么效果呢?就是让汇丰它们疲于追债。它自己手中的这一把尖刀,除了要剌向中东的石油外,更重要的就是打击欧元区的经济。你们可能会问,都催债,都要钱,三井也要钱,汇丰也要钱,为什么就能打击汇丰呢?因为汇丰在迪'拜的投资,除了我们现在看到的160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还有大量的没有暴露的部分。而高盛跟汇丰是老冤家,每一次汇丰出现问题,高盛所谓的名牌分析师都会第一个跳出来说,它有多少风险,要计提多少,会对它有多大的影响等等。

高盛这种银行,它的主要策略是什么?就是事先布好局,过一阵子才开始狙击你,从中获利。它就是这么一家公司,非常可怕的。它怎么做呢?它事先卖空,包括汇丰银行、迪拜世界。什么叫卖空?就是我今天向证券公司借出一张股票,用今天的价格100块卖掉,等明天的股价跌到70块,我再买回来还给证券公司。我是100块卖的,70块买的,我就赚差价。所以高盛卖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赌股价跌。它一定会事先卖空一大堆股票,然后突然发布坏消息,导致股价大跌,它就大赚一笔,这就是它干的事情。

所以你看高盛发布的这个消息就很有意思。高盛经常发布消息,每次发布消息之后,它就会有一系列跟上来的动作。但是高盛在美国不敢乱来,它只敢在亚洲、欧洲和中东玩,因为这些国家的金融水平普遍很差,而且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监管。

但是,面对这一次迪拜引起的欧元区的问题,比如说希腊的债务危机,高盛没有直接跳出来,它是让南非标准银行出面。这个银行我们之前很少听到,但是这一次它跳出来了,说希腊跟爱尔兰等国可能会因为它的债务问题退出欧元区。这个是很可怕的。为什么我说高盛是在操纵?因为高盛是中国工商银行战略投资的最大股东,现在依然持有中国工商银行133亿股股票,而中国工商银行同时又持有南非标准银行20%以上的股份。当初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就是高盛做的首席财务顾问。这一次南非标准银行站出来一说,欧洲人马上就受不了了。然后他们循线一追,发现中国工商银行是南非标准银行的大股东,开始怀疑中国了,然后又开始制裁中国了。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愚蠢,帮高盛做替罪羔羊。

你看,高盛的操纵多英明。自19世纪以来,它就很英明。只是现在我们变得比较聪明一点了,现在我们看得比较明白了。

二、从金砖四国到新钻十一国:概念和麻烦的制造者

你看,我们聊到高盛的两个手法: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信息披露或者制造概念,还有一个手法就是所谓的影子操纵,它经常会扶植一些傀儡帮它来做事情,它在幕后“垂帘听政”。高盛最喜欢创造一些针对新兴市场的概念。它2001年的时候就创造了“金砖四国”,最近又创造了一个叫什么“新钻十一国”,它就是这样经常给这些国家镶钻贴金。

这些国家就得意得不得了,包括“金砖四国”,也包括什么“新钻十一国”,被高盛一评,这些国家感觉到好像真的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了,哪里知道这是它的策略之一。尤其是那个越南,越南刚成为“新钻十一国”,结果呢,美国马上狙击越南(请参阅本书第三章)。它给出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就是要人们把泡沫给炒起来。比如说越南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越南一贴上标签,经济马上就崩溃了。当高盛走的时候,整个越南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

高盛这家公司太可怕了,将来它会造成多大的危险都很难预料,而且话说回来,你以为它只是搞金融的吗?高盛什么都搞。我们中国人最重视什么东西?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吃的民族,猪肉就很重要,猪肉就占了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10%。我现在发现,高盛也开始在中国养猪了,它竟然控制了中国的猪,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它在2004年首先收购了猪肉的下游加工厂雨润集团,2006年又以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双汇下游加工厂。搞定下游之后搞上游,高盛在湖南、福建花了3亿美元收购了几十个养猪场。2009年又开始搞中游的管道。所以高盛几乎是中国唯一的一家掌控着这么一个庞大产业的上中下三游的公司。你要知道,只要掌控这一条产业链,成本就是最低的。一个产品的价格是怎么决定的呢?通常都是由最低成本者所决定的。所以它不需要控制全中国的猪,只要控制这一条从福建到湖南到江苏到河南的猪肉产业链,通过高效整合,变得非常有效率之后,它就能够掌控全中国的猪肉。

最近重庆打黑案里边有一个“猪霸”,他控制了重庆生猪市场的70%,是多少呢?大概是220万吨,可以供13亿中国人民吃两天。他控制的这些生猪,可以影响到中国的生猪指数。高盛掌控的猪,跟这个黑社会相比,实力就更加强大了。也就是说,高盛哪天想让猪肉涨价,中国的老百姓就得买高价猪肉。

中国人是不能不吃猪肉的。所以说对这个“猪霸”而言,薄熙来打黑有他的必要性。大家不要只是把这个“黑”当成一般所谓的黑社会,比如说威胁你一下,开个赌场什么的。不是这么简单的。最可怕的是什么?这些黑道操纵着国计民生的一些行业,控制了经济领域,这是最可怕的事。而且我更怕什么?当然我没有证据,不过我呼吁各级政府要注意,高盛这种外资机构会不会也跟黑道挂钩?这点要注意。

我们的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时候往往存在病态心理,专门收购资源类的企业,因而受到各国的抵制。可是,高盛这种大的投资银行,它在做什么?静悄悄地操纵你的国计民生,例如猪肉,从而扼住我们的_喉,我们竟然还乐观其成,这还不是一般的傻。

2000年微软如日中天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比尔?盖茨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最怕的竞争对手是谁?比尔?盖茨说是高盛。记者问,你们做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高盛跟你有什么关系?比尔?盖茨说,人才,它抢走了第一流的人才,我们最缺的人才都被高盛抢走了。

高盛招聘人有什么原则?它找那些最聪明但看起来比较木讷的。所以你跟他们讲活,觉得好像他们的水平不是太高,有安全感,其实他们是聪明得不得了。像结巴的、木讷的、看起来比较老实的,但内心极其聪明的那些人,它特别喜欢。不过我得说一句话了,大家不要对我们在高盛做事的中国人有什么异样的眼光,那都是跑龙套的,他们都是不上台面的,也是很可怜的打工仔。真正掌握高盛权势的都不是这些人,都是白皮肤的。即使高盛给你一个什么董事总经理,这对它来说也不算啥,因为全球太多了。什么叫董事总经理?如果说拿来给一个中国人的话,那就是说你是销售员的小领导、小科长的意思。比如说我们搞一个论坛,请一个高盛的董事总经理,就激动得不得了。我们对高盛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来了一个董事,就以为他“很懂事情”。它的一个小部门里边都有好多董事总经理,高盛的整层楼里面,一层楼都是副总裁,另一层楼都是董事总经理。

很多人评论高盛说,就像在整个经济版图上的一只饿鹰,它的视角特别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个捕捉利润的机会。整个世界版图哪里有机会,它马上就飞奔向哪里,去狙击这个国家或者这个行业。咱们掰着指头算算,能数得上来的这些泡沫、这些金融危机,全有高盛的身影。咱们可以倒着往回数,越南算是最近发生的一个了,还有之前炒作的金融危机。

三、干掉对手:一个杀戮帝国的时代

这次金融危机,谁搞死了雷曼兄弟?高盛嘛,还用怀疑吗?谁还有这种水平呢?当时韩国的产业银行要来重组,本来雷曼是很有机会重生的,因为那个银行的行长是原来雷曼首尔的首席代表。当时雷曼的老总,还跑到韩国去求救。

但雷曼最后还是被高盛搞死了。高盛搞死雷曼是很隐秘的,它没有直接干死雷曼,怎么干?它让韩国的国民银行站出来,说这个雷曼太烂了,我们不可能重组。事实上,雷曼的总裁根本就没有去找他谈。而当时韩国的金融服务委员会(相当于中国的银监会)说,你看韩国的国民银行都说雷曼很烂,韩国的银行不能去干这事。韩国的产业银行要去买雷曼,议会的议员就跳出来说,你看监管机构还有其他银行都说雷曼这么烂了,你为什么还要去买?哦,原来你持有雷曼的股票。这实际上就是高盛的一种策略。而这个议员之所以跳出来,实际上是由于高盛拿了大量的资金给李明博集团,让他们去参加竞选。

在中国不是一样吗?我举个例子。我们银行业的改革是谁在推动的?高盛。高盛过分到什么地步?全世界都没有这样子的交易。高盛说,你们中国建设银行要把坏账全部撇清,撇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然后拿一个干净的壳给我,我用低价买你的壳,比如说用一块钱买建行的一股股票。最后的结果是高盛的好朋友美国银行当了大股东,读者如果对这个关联有兴趣的话,请参阅拙著《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因此你看,在2007年年底的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说,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它们受到巨大的损失。但是建行的上市呢,让它们赚了1300亿。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那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块。这就是我们政府所做的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如果政府能够听我的,把这个1300亿平均分配给老百姓的话,这不是会得到老百姓更高的拥戴吗?实在不知道从事金融改革的这批官员是怎么盘算的,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里面的秘密大概只有当事人知道吧。

所以你看这个高盛,说捅你一刀就捅了你一刀,搞掉了雷曼,搞掉了贝尔斯登,把AIG弄得半死。然后呢,权力重组,AIG的一把手换成高盛的人,美林的一把手换成高盛的人。还有美联银行(Wachovia Corporation),也换成高盛的人。美国证监会的二把手也换成高盛的人,证券交易所也换成高盛的人,期货交易所也换成高盛的人,甚至两任财政部部长都是高盛的人。你看人家什么水平!高盛才是金融海啸的真正幕后推手,它绑架了美国政府。高盛拆开叫什么?叫“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所以你看我们中国一直以来的金融改革,基本上都是什么?我们听信了高盛的话,才碰到这么大的麻烦。到最后落得个什么结果?完全让高盛的兄弟妲妹们获利,而我们自己的老百姓则要承受巨大的损失。这就是你跟高盛为伍的下场。你是它的一颗棋子,你在被它玩了之后,它还要坑你一把。这个兄弟特不厚道。不过我前一阵子听到网上的一个消息,那就是请高盛的董事总经理胡袓六出任央行副行长,这样一来可好了,高盛慢慢可以打逬中国的权力核心了,这不是我们太傻,而是高盛太聪明。

我们再往前追溯,比如2000年纳斯达克高科技股泡沫的爆破,那也是高盛干的。网络科技股泡沬爆破的时候,高盛的威名叫什么?叫网络股IPO之王。当时纳斯达克损失了5万亿美元,而高盛才被罚了1亿美元。当时美国证监会的官员说,我们怀疑你高盛有操纵股价的嫌疑,你事先买好股票,然后制造泡沫,最后抛售赚了一笔。按照美国《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只要你宣布投降的话,它就不会再进行调查了,证监会也可以就此结案;你呢,也不会受到惩罚,就是罚钱而已。所以一抓到高盛,它聪明得不得了,马上投降,“我错了,我错了”,交出1亿美元罚金就没事了。然后,证监会就不再查你了,对外宣布它们打胜仗了。高盛就罚了1亿美元,算什么?对于它们的利润来说很少很少,它们其中的一个合伙人的红利都不止这些。

再往前追溯日本。日经指数的对赌,金融核弹带来日本20年的萧条,也是高盛点起来的。

再往前追溯,大家都熟悉的1929年大萧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1929年大萧条也有高盛的影子。它们当时在水牛街发行一些所谓的债券,其实那个时候人们很弱智,它们就是发行一些债券,说:我这个抵押给你,从100炒到500。最后一下子泡沬刺破了,跌到多少呢?跌到一块钱,就相当于啥都没有。高盛当然在这一次也有损失,但它的那个损失,带动的是整个华尔街、整个美国经济的大萧条。当时的胡佛总统为此下台,也就是说它的这个操纵是可以影响到政治的。

就拿最近一次希拉里的败北和奥巴马的上台来说,跟高盛也有莫大的关联。其实高盛一开始它是两个都捧的。当然,它的赌注一开始还是重点押在奥巴马身上的。实际上希拉里是有很大前途的,她在2008年5月份的时候的支持率甚至一度赶上了奥巴马。但是希拉里有点儿急功近利,因为手上没有牌,就抛出了国会的一个报告。希拉里的报告说得很明确,说高盛在油价里面赚了20亿美元。这个事件就让高盛很被动。大家都知道油价是高盛在操纵,但是到底赚了多少钱呢,谁都不知道。希拉里一下子就把高盛的裤衩给扒下来了。不该讲的嘛,讲了把高盛给得罪了怎么办?原来高盛的总裁在开家庭会议的时候都在给希拉里筹集竞选资金,后来突然没有了,一分钱也没有,全给了奥巴马。奥巴马因此拿到了大量的资金。高盛,包括布伦伯格他们这些犹太人,还有索罗斯,他们就开始狂推奥巴马。奥巴马最后当然就把麦凯恩给战胜了。高盛除了操纵企业(操纵企业当然都是技术活了),它还操纵政治。为什么高盛的CEO被评为十大丑闻人物的第一名?奥巴马说严禁他们拿高薪,但是高盛的CEO依然拿高薪,你拿他没办法。他理都不理你,因为你都是他选的。对呀,是我把你推上去的,你不要搞不清楚。

说到希拉里讲的石油问题,又一个国家出来了,就是被高盛狙击的俄罗斯。油价的被操纵把俄罗斯折腾得好惨,多少企业的资产流入高盛的手里,普京想赎都赎不回来,有兴趣的读者朋友请参阅拙著《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因为当初的股价被炒得很高,企业股票被高价抵押出去,贷了大量的款。现在的股价压得很低,你拿什么还?根本还不了。俄罗斯抵押了多少?6000亿美金。比如他们的俄国铝业公司,大概25%的股权都抵押出去了,俄罗斯的所谓联通抵押了40%的股权。为什么呢?原来是当时包括高盛在内的一大堆公司,以非常低的利息借钱给俄罗斯,大概年利息才在2%~3%之间。俄罗斯本国的利率是多少呢?基准利率13%,2009年10月份的企业贷款利率是16%~18%。然而高盛这些公司说,我给你2%。俄罗斯人高兴得不得了。俄罗斯人肯定都在想,高盛真是个傻帽儿,这么便宜就借给我们了。那你要抵押吗?要!用什么做抵押?用股票做抵押。我相信俄罗斯一定高兴死了。你们不晓得俄罗斯的股票都是泡沫股票吗?你要,好,统统都给你。这就是高盛要的。要什么?要你俄罗斯的股权。到最后俄罗斯才发现被华尔街控股了。

高盛还要出手打压油价。石油的价格如果下跌1美元的话,俄罗斯的损失就是20亿美元,它的经济是和石油密切相关的。高盛跟美国政府的关系之暖昧,是你不可想象的。比如说,要打压油价的时候,是谁先讲话的?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说什么?要举行国会听证会调查油价为什么是147美元一桶。而后华尔街高盛等开始逬场打压。这种配合让你感到恐惧。

但是在147美元这个历史高点之前,高盛发言说油价能涨到200美元—桶。它豢养了很多马前卒,比如说罗杰斯就是,他跟着忽悠200美元一桶。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杀入市场去囤积原油,但亏惨了!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就亏惨了,请参阅拙著《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我看了一下高盛的操作记录,它实际上就相当于中国坐庄的对敲,通过对敲就把油价敲上去了。它的成本是很低的。所以说,它“啪”的一下把油价打1美元下来,俄罗斯就亏了20亿美元。只要油价跌到60美元一桶的话,俄罗斯就是财政赤字;只要跌到40美元一桶的话,俄罗斯就是国际收支赤字;只要跌到30美元一桶的话,俄罗斯就陷入全国性的危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油价后来变成了30美元一桶,它就是要通过对油价打压让俄罗斯造成经济危机。你再不听话,看我怎么整治你。到2008年的时候,平均每一桶原油,在最终被消费掉之前要倒手27次。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一个东西,被高盛它们这么一折腾,倒手27次。

但是高盛除了整治俄国人之外,也没少整治我们中国人。比如它和我们的深南电签订了一个对赌合同,当时油价是100多美元一桶,它们对赌62美元一桶。我相信深南电的领导看到这个合同之后一定很激动,油价怎么可能跌到每桶62美元以下呢?他们也跟俄国人一样认为高盛是傻帽儿。如果跌穿62美元一桶,深南电付给高盛80万美元;以后每跌1美元,再付40万美元。你自己算一下,原油最多跌到30美元一桶,你亏了多少钱?我们深南电一家国有企业就替我们国家亏了至少1000多万美元。

高盛的宗旨叫什么呢?叫“长远的贪婪”。它们说短期交易的损失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它们最终追求的是长远的贪婪。它们要干掉一切对手,赢下整个世界。其实它狙击中国,除了刚才说的和企业对赌外,还包括石油、房地产行业。高盛布局中国房地产也是由来已久,1994年高盛就叩关进入中国。西安的长安城堡大酒店,上海的虹桥公寓、高腾大厦,都是高盛的产权。而且高盛做房地产是标准的美国式房地产,就是它不直接做房地产,它依靠一个资产管理机构,一个代理人,来做房地产。它是通过日本财团进入中国房地产的。当然中国人有仇日情绪,我们就说小日本又来搞我们的房地产了。但是,事实上你把日本人的衣服扒开,里面藏着的就是高盛。

后来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高盛一开始说房地产价格很高,其实前几年并不高,那个时候它是在为进来寻找一个很好的机会,实际上跟操纵华尔街的股票是一个道理。等它低位进来了,你再也不会听到高盛说任何话了。当然等到它要套现的时候,那它又会出来发言,说你中国的房地产怎么怎么样,然后拉高。也就是说,它偷偷摸摸地进货,要套现的时候开始拉抬,拉抬之后我们中国人跑去买。等卖给你们了,它就全部撤资。它对付中国人跟对付越南人是一模一样的,当初对付越南人就是这么干的。撤资就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像迪拜。迪拜现在不就是房地产没有资金?一旦高盛撤资,真正死的不是高盛,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什么任志强、潘石屹这些人。

当高盛退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是裸泳者。这些人现在说没有泡沫,实际上就跟中国的“股票黑嘴”一样,是在跟人抬轿子,跟高盛在高高地抬轿子。他们自己感觉好得不得了,还不知道他们是在抬轿子,甚至不知道被高盛利用了。高盛实际上它最终操纵的就是经济和民生这两条线,把你给卡死了,你就得听我的。所以,请珍爱生命,远离高盛吧!

延伸阅读

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

有关这个通俗故事的另一种说法是,市场被分割成两部分——聪明的投资者和我们这些普通人。聪明人将资金聚集起来,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名为“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的定义相当简单,它与赌博中的两面下注没有任何关系。对冲基金是一个资金池,由少数富有的投资者的资金和更大数额的银行贷款组成。对冲基金能进行高度的杠杆操作。对冲基金可以卖空。你可以这样理解,基金临时从长期投资者那里借来证券,因为对冲基金经理认为这种证券的价格会下跌。如果我们看到它们毫无理由地积极出售证券,那就意味着该证券一定存在问题。一旦证券价格下跌,对冲基金就可以买进事先借入并且已经出售的股票,把现在购买的股票给初始拥有者,从而赚取差额收益。

市场不能良好运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大的市场参与者可以操纵市场价格。隐蔽的串谋难以察觉,在对冲基金这样虚实难辨的世界中更是如此。

事实上,更有问题的是实际存在的串谋会妨碍竞争。一个隐蔽的固定价格的例子是飞机票价目录系统,它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种比较价格的简易方法。如果一家航空公司调低价格,可以预期,同一市场中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会相应降低价格,这意味着最早降价的航空公司失去了以较低的成本出售更多座位的优势。相反,一家航空公司可以尝试将其价格稍微提高一点,看看其竞争者是否会跟进。换言之,对价格的宣传可以视为一种协调价格的隐蔽串谋,而不是进行价格竞争的方法。

就像航空公司价格领先的例子,庞大的对冲基金可以向市场发出信号,表明它认为市场被高估了,并预计市场将会降至均衡水平。对冲基金可以抛售一些股份,静候追随者跟风抛售。一旦股价下跌到期望值,对冲基金就会大量收购。当别人再次跟风时,股价就会反弹。先行者,也就是对冲基金可以在几乎完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获得丰厚的利润。

对冲基金能够轻而易举地实现同样的目标,因为它们的行为对内部人是透明的,而对消费者、投资者却是不透明的。

本文摘选自 [美] 科林?里德(Colin Read)的《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

第十一章

产业资本大战:世界很小,必和必拓很大

28年之后,再次剑拔弩张。

最近英国和阿根廷的海军再一次在福克兰群岛对峙,因为发现了石油。不惜一切代价,手段令人震惊。

必和必拓以每小时400澳元的价格雇用说客,对政府进行高层公关。翻云覆雨,海外收购缘何变形?我们中国人花了这么多钱收购的对不对?到最后却是一个纯粹的澳大利亚公司。

一、炮舰在前,东印度公司在后

我和各位读者说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在福克兰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的故事。当时阿根廷政局非常混乱,老百姓对阿根廷政府非常不满意,所以政府想了一个方法,制造问题,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阿根廷政府竟然在1980年派兵攻打福克兰群岛。福克兰群岛对于阿根廷的意义,跟香港对于中国的意义是一样的,这是英国的一块殖民地。我们是通过一个和平的方法收回香港主权的,不过阿根廷当时不是。为了避免国内人民抗议政府执政不力,转移老百姓的注意力,阿根廷政府竟然派兵进攻福克兰群岛,把英国人赶走了。他们以为没事了。可是他们太不了解英国人了,英国是个什么国家?英国和美国是一样的,它们是帝国主义国家。各位知不知道北海石油的事?北海石油的归属权还不确定的时候,冰岛人说是冰岛的,英国人说是英国的,结果英国立刻派兵把这个地方给占了,少啰嗦,不跟你谈什么,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做法,跟美国是一样的。为了北海石油,英国不惜和冰岛这个小国家兵戎相见,因为它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择手段的。

背景提示

“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福克兰群岛重新升起”。这是在阿根廷出兵之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议会上院演讲时所说的话。这片位于南大西洋上,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人称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地方,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场战争而被全世界所牢记。分析认为,阿根廷之所以敢于出兵,很可能是认为英国根本不可能展开一场行程达14000公里的军事行动,而英国却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捍卫这片岛屿主权的决心,有关媒体甚至披露,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英国不仅派出了规模庞大的远征舰队,并且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在特混舰队中携带了核武器。那么,除了捍卫领土主权的政治原因之外,英国劳师袭远是否还隐藏着其他目的呢?

当时阿根廷认为英国不会大动干戈,因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已经大量流失,它根本不会为了一个小岛而长途跋涉14000公里。但是出乎全世界的意料之外,英国竟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组织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大的一支远征军,从英国大老远地一路开到南美洲打仗!开战之后,英国的巡洋舰被阿根廷军队击沉了,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但是英国的陆军表现得很好,在没有海军跟空军掩护的情况之下,英国的陆军成功地夺回了福克兰群岛。那么这个事件似乎告一段落了,从1980年年初一直到今天,经历了30年都没发生什么事情。但你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最近英国和阿根廷的海军再一次在福克兰群岛对峙,因为在该地发现了石油。

而我有理由相信,30年前英国就知道这里有石油,所以它不可能放弃这块岛屿。而更有趣的是什么?英国竟然让本国的迪塞尔石油公司负责石油的勘探工作。而且根据2010年2月份的最新报导,英国政府向必和必拓等四家石油公司颁发了开采许可证。你听了肯定会觉得很奇怪:必和必拓不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公司吗?

背景提示

2010年2月22日,英国迪塞尔石油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在英国与阿根廷有争议的福克兰群岛,也就是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海域钻井。而英国政府则为必和必拓、迪塞尔等4家公司颁发了开采许可。阿根廷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派军舰封锁了通往马岛的航道,英国也开始秘密增加马岛的防御力量。在经历了1982年英阿战争28年之后,这个南大西洋群岛再次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那么,被英国政府授予海上石油开采权的必和必拓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这家公司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英国皇家海军为什么要保护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公司?不合理啊。你好不容易打仗打下这块土地,开采石油,怎么不给英国自己的公司?怎么给了澳大利亚的公司?所以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查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必和必拓的英文是什么?BHP Billiton,BHP翻译成必和,Billiton翻译成必拓。原来必和是澳大利亚的公司,必拓是英国的公司。我们发现,必和必拓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和一家英国公司合并的结果,而澳大利亚本来就是英国的殖民地,不,不是殖民地,它是大英联盟的国家。由于福克兰群岛的故事,让我想起必和必拓这家公司。

二、从钾肥看世界在谁的股掌中

各位读者晓得必和必拓这家公司多有影响力吗?我念一段话给你听:铁矿决定了钢铁工业的成本,铝矿决定了铝的成本,而钢铁和铝几乎决定了建筑、汽车、飞机、火车等等几乎所有工业制成品的成本。工业占了中国GDP的43%,工业总产值一共是40多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只有13个行业。这13个行业里面不受必和必拓直接控制的只有3个行业。也就是说,13个行业里面有10个行业是直接与必和必拓相关的。

中国的农业占了GDP的11.3%,而农产品的价格取决于农业机械、燃料和化肥的成本。只要控制了钾肥,就控制了全部的化肥。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复合肥料都离不开钾肥。而在中国的化肥里面,钾肥的自给率不到30%,而且中国缺钾耕地的面积已占到总耕地面积的56%,因此,只要控制钾肥,就能控制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我再请问各位,是谁在控制钾肥?目前是其他的公司,但是必和必拓已经积极筹划进入这个市场以便控制中国的农业。

也就是英国跟澳大利亚完成合并之后的必和必拓,既控制了中国工业13个行业里面的10个行业,又积极筹划控制中国的农业。我以前也没太注意这家公司,只是发生了福克兰群岛的事件之后,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才知道。这叫什么?这叫新帝国主义。过去的帝国主义要通过船舰炮弹、劳民伤财的方式才能占领殖民地。我现在发现,今天的新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花样却是翻新了。

背景提示

2010年2月11日,必和必拓发布半年财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半年时间内,该公司实现净利润6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6.4亿元,净增134.4%,这一数字已接近中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利润的总和。而根据中钢协2009年年末提供的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2009年利润比上年下降31.43%,全年销售利润率仅为2.55%。正如有国外媒体报导指出的,2010年以来,以必和必拓为代表的国际铁矿石三巨头态度显得非常强硬,他们要在2009年度价格基础上再次上涨40%。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理解必和必拓呢?

英国这一次和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对峙的局面,不就是我们大清王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吗?东印度公司想跟中国做贸易,不就是通过英国的军舰强迫我们五口通商吗?各位还记得吗?对付阿根廷呢,又是现代的东印度公司必和必拓在后面。它为了开采石油,所以又召集了英国的舰队,组织远洋舰队前来征服阿根廷。大清王朝的故事不断地重演,不过它的利益都归于谁呢?归于东印度公司,而必和必拓就是现代的怡和洋行,从而继承了东印度公司的灵魂。

各位读者记不记得,就在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中国的钢铁企业协会和铁矿石供货商谈判,一个叫做必和必拓,一个叫做力拓,一个叫做巴西的淡水河谷,其中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占了40%,比例最大。2009年谈判的结果是,它们只同意降价33%,而我们的钢协一怒之下就不谈了,决定用现货价格进货,而不签长期协议合同。长期协议合同有什么好处呢?比如说签上一年的长期协议合同价格是100块,如果现货价格涨到了130块,那么就按照长期协议的合同价格100块进货。如果现货价格跌到了70块,它就转成现货价格,就不根据长期协议合同了。因此对我们而言,只要跟它们这三大铁矿石公司签订了长期协议合同的话,我们可以根据长期协议买矿石,如果现货价格低的话,就直接用现货价格买矿石,这是对我们有利的。但这个可恨的钢协不谈判的结果使得我们的钢企丧失了签订长期协议的机会,我想请问钢协是谁给予你们不谈的权力,实在太可恨。就是我们钢协的这种谈判水平,使得我们的钢企在过去两三年亏损了7000亿元人民币。

可是从2010年2月份开始,三大铁矿石公司不同意了。它们说这玩意儿赔钱,它们不愿意干了。所以很不幸地告诉各位,它们决定要以现货价格为基准和中国谈判。也就是说,我们中国过去通过哪个价格便宜就买哪个货的有利条件,被三大铁矿石公司给剥夺了。这其中呢,就有必和必拓。必和必拓的可怕地方是什么呀?它的可怕就在于,一步一步地紧紧抱着我们的喉咙。我讲这个话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是什么呢?就是我刚刚讲的肥料的故事。我想用肥料的故事和各位谈谈,它是怎么控制我们的。

这家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操控中国,我想跟各位念一段话:必和必拓在加拿大拥有超过10000平方公里的钾肥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但是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很有意思,对开采权兴趣是不大的,而是喜欢谈判。但是谈又不会谈,每次谈都谈个最高的价格出来。

一个这么不会谈判的民族还最喜欢谈判,而不喜欢釜底抽薪,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我给读者举个例子。两年前,加拿大的一位华人叫做周丹元,两次回到中国寻求帮助开发她的钾矿,但没有一个人对她感兴趣,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前往加拿大考察周丹元的钾矿。她在加拿大的阿萨帕斯卡尔钾盐有限公司,控制了加拿大第二钾肥矿的勘探开采权,目前拥有38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而且还拥有其他地方的开采权,总共是4000平方公里,很好的一个矿源。当她和我们的国有企业接触时,我不知道为什么,国有企业对这个兴趣不大。我们国有企业最不会谈判还特别喜欢谈判,对于周丹元主动送上门来的东西看不上。最后,等到中国企业回过神来以后,已经晚了。你知道为什么回过神来?因为2010年必和必拓宣布,以2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周丹元的钾肥公司。等到必和必拓收购了之后,我们的国企才说,完了,来不及了,这就是我们的水平。

背景提示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胡士泰、王勇、葛民强、刘才魁等四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一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力拓胡士泰间谍门事件进入到了审判环节。胡士泰事件不仅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秘密的泄露,会给中国大型行业企业造成怎样严重的后果,同时也让各方深切体会到跨国商业谈判的严酷。目前,中国与以必和必拓等三大矿商为首的铁矿石卖家正在激烈博弈。作为铁矿石全球第一大买家,中钢协相关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6.2亿多吨,比2008年增加了1.8亿吨。但是,从以往的历次交锋来看,这个第一买家的身份很难在谈判桌上兑现成为话语权。那么,除了谈判而外,我们有没有其他摆脱国际铁矿石垄断行业的方式呢?

我们铁矿石的价格是越谈越高,我们钾肥的价格也是一样的,越谈越高。我们中国自给率不到30%,每年需要进口500万到700万吨的钾肥,我们为此每年要支付200亿元人民币。我们谈了五年了,价格越谈越高。从2005年开始谈判钾肥价格以来,价格便一路猛涨,到了今天,钾肥合同价格大概高达565美元每吨,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每吨。所以中国的农业市场已经进入了高价钾肥的时代,这个无疑会增加我们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因为你根本不晓得如何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必和必拓看到我们的这种谈判水平之后,觉得机不可失,不坑我们国家实在太对不起自己了。

首先,收购所有可以收购的富矿,包括2006年进入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省,收购美洲安格洛,收购阿萨帕斯卡尔钾矿,短短三年之内拥有加拿大10000平方公里钾肥的开采权,在埃塞俄比亚拥有超过17000平方公里的开采权,把所有的富矿全部都收购了,当然,还包括周丹元的钾矿。

其次,着手钾肥运输与港口仓储方面的建设工程,完成它的管道建设。最后,这点最重要,他们不需要直接搞定中国有关单位的领导,他们一定会和俄罗斯等国的钾肥供货商全面勾结,重演铁矿石三大供货商操控全世界铁矿石的历史,重新复制中国铁矿石谈判的屈辱历史。为了完成和其他钾肥供货商的全面联盟关系,他们绝对不会自乱阵脚,更不会自相残杀,这种蠢事是我们中国企业的专利,因此他们必须要维护市场供应的稳定,因此决不能提高产量杀价竞争,而要根据需要和这些盟友共同决议产量。这就是为什么必和必拓不会像我们一样大幅增产杀价竞争,而它每年只生产1000万吨左右。这个数量是多还是少呢?这刚好就是中国整整一年钾肥的需求总量。限制产量的结果能保证价格只涨不跌,而且中国一定会向这个联盟购买。我们不向周丹元买,我们会向这个联盟买。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一个不会谈判却又喜欢谈判的民族。这就是必和必拓的布局。你听了我讲的铁矿石的故事之后,再听听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在必和必拓的主动控制之下,我们的铁矿石跟钾矿,已经完全受制于人了。

三、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一:必和必拓下手中铝

背景提示

《必和必拓“钾肥局”,中国人又慢了一拍》,这是在必和必拓布局钾矿之后,《经济观察报》所发出的感慨。根据相关报导,1999年,中国与蒙古国最大的铜矿擦肩而过,最终被力拓集团曲线拿下;2002年,必和必拓曾派人游说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钢铁企业,邀请其参与开发旗下矿山,最终无果而终。业内专家因此叹道,“与这些大的矿业巨头相比,中国企业明显缺乏长远的目光”。按照粗略估算,自中国开始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钢铁行业为此付出了超过7000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而钾肥行业5年间进口化肥的金额也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实际上,中国企业始终在寻找着突围的机会,例如中国铝业注资力拓就是近在眼前的案例,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力拓以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毁约,那么,在力拓毁约的过程中,必和必拓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呢?

还不止于此,各位还记不记得我们中铝在2008年年末的时候,收购了力拓9%的股份,成为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2009年2月12日,中铝宣布通过收购可转债的方式再度注资195亿美元,使得其对于力拓的控股权从9%上升到18%。只要中铝能够做到这一步的话,中铝就能够控制力拓。可是各位再想一想,力拓是多么重要的一家公司,怎么可能让我们控制呢?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其实这个案子出来的时候,我不是在跟各位吹牛,全中国只有我一个说中铝不会成功的,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太好了,各位懂我的意思吗?弄个差的项目我们才有可能成功,好的项目我们绝对不可能成功。为什么?因为这个项目太大了。你想想看,中铝控制力拓,力拓是什么公司?可能让你控制吗?不可能。你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现在很多时候,你听听郎教授讲课就好了,很多事情就不用你尝试了。你用直觉就可以判断,必和必拓会答应吗?

最后什么结果各位知道了吧?必和必拓和力拓的股东重合人数超过70%,因此可以看做是同一家公司,所以力拓必须去找必和必拓谈判。但问题就是必和必拓不可能让我们中铝取得力拓的控制权。为了使中铝和力拓的交易谈崩,必和必拓不惜血本。根据2009年10月15日出版的《悉尼先驱晨报》报导说:必和必拓以每小时400澳元的价格雇用说客,对澳政府进行高层公关。他们到总理陆克文、财政部长韦恩?斯万、资源部长马丁?弗古森以及他们的顾问处进行游说。结果财政部基本上接受了这些建议,认为中铝投资入股力拓交易将危及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必和必拓甚至花了大量血本,说服了澳大利亚上议院的反对党领袖,让他站出来说话。反对党领袖说得很煽情,讲得很感动澳洲人,但我们听了很不爽。反对党领袖说,“我们绝对不能卖掉澳大利亚的财富来源”;他又说,“我们不能让另外一个政府拥有澳大利亚”。他讲的这是什么话嘛,可就是如此的煽情,让澳大利亚老百姓对收购事件产生了极度的反感。由于他站出来了,支持收购的民意立刻急转直下。根据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调查,接近90%的澳大利亚人相信,中国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领导者,而60%的人对这个前景表现出不安。因此,经反对党领袖这么一忽悠:我们不能让别国政府来控制澳大利亚,立刻激起澳大利亚老百姓的同仇敌忾,控制了舆论的制高点,因此否决了中铝。力拓最后回到了必和必拓的手中。

背景提示

从经济合作的角度看,力拓是全球第三大多元化矿产资源公司,中铝则是中国的大型国企,两者之间有着诸多合作需求。而在国际金融海啸的背景下,一些西方大公司陷入困境,纷纷向中国公司发出求助信息。中铝与其他中国大型国企一样,执行“走出去”的战略,扩大资源来源,在海外扩展业务,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西方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中国企业步入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中铝与力拓的合作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当力拓毁约之后,国外媒体立即分析指出,此举是对中国企业在全球收购活动的一次重大打击。中铝自此失利,实际上是遭到力拓的股东、澳洲政府甚至必和必拓连手狙击的结果。

四、我们如何被狙击之二:必和必拓下手中铁

我们的中铁也做了同样的事。中铁的全称叫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它是做钢材贸易和铁路服务业务的,因此可以被理解为一家贸易公司。他们准备以每股1.35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11.38%的股权。我们能够出去收购别人的铁矿资源非常好。但是,你觉得可能吗?又回到原来的那句话,你觉得可能吗?其实很多人听我演讲,猛然一听就懵了,甚至觉得郎咸平的观点是不是太偏激了。可是我反问那些批评我的人,当我们中海油在几年前要收购美国优尼科油田,闹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全中国是谁第一个站起来说不可能成功的?就是我,最后结果呢?完全应验了我说的。中铝的案子是谁说不可能成功的?还是我,最后呢?果然不成功。为什么?因为你不懂国际游戏规则,你就少玩国际游戏,就是因为有必和必拓在,你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它有什么理由让你成功呢?

但是中铁没有听我的演讲,就想在2009年9月份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中铁答应两个条件:第一,用1.35澳元一股来收购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11.38%的股权;第二,必须连续十年每年进口300万吨的铁矿石。铁矿石是必和必拓的心头肉,怎么可能给你呢?因此它开始介入了。中铁报价每股1.35澳元,必和必拓报价1.3澳元,比我们中国还低,它却赢了。它怎么蠃的?还是像对付中铝一样,花钱搞高层公关。除此之外,还跑去找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的负责人说,你卖给中铁有什么意思?你晓得中铁是干什么的吗?它是家贸易公司,双方哄堂大笑。贸易公司能够帮你们兄弟什么忙,帮不了,做铁矿石你需要什么?你需要开采,对不对?你需要勘探,你需要运输。这些东西中铁都没有,谁有?我有。告诉你,我有开采、勘探跟运输的本领。我虽然只给你1.3澳元一股,可是我用现金收购你的所有股权,怎么样?中铁呢,只有能力收购11.38%。必和必拓总共花了2.04亿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联合矿业公司的全部股权,从而打败了中铁。

更有意思的是等必和必拓成功之后,2009年10月22日,它的董事会主席阿格斯先生公开劝导中方要放下敌意,不要生气,他说:“你们中国人要学会与大孩子打交道。”你说是不是对我们的侮辱?对的,他侮辱你,你又想怎么样呢?你又敢怎么样呢?你又能怎么样呢?而且他还说:“你不但要与大孩子打交道,而且要学习与我们大孩子打交道。”他甚至说:“我自己不知道中国人对我的敌意是怎么产生的。”他竟然还说他不知道,你说好不好笑?

五、没有例外和神话:兖矿凭什么逃脱狙击

当然了,讲了这么多负面的案例,总得讲点儿正面的吧。必和必拓毕竟法外开恩,放了我们中国人一马,最后,它允许我们的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收购菲利克斯煤矿。这是个非常小的煤矿,小到必和必拓都看不上眼。请看以下它小到什么地步:2008年煤炭产量只有711万吨,2009年也只有800万吨。在澳大利亚的一个省——昆士兰省的煤矿年产量2.4亿吨当中,也只占了3%左右。在昆士兰只占了3%,对于整个澳大利亚就更不用说了。可是澳大利亚的投资银行怎么说呢?它忽悠我们说,这个煤矿储量有20亿吨,为澳大利亚的第三大煤矿企业。我实在不晓得澳大利亚的投资银行所说的是真是假。我只是想不通他们如果有这么大的储能怎么年产量只有800万吨,你不能多生产一点吗?

2010年1月初,收购事件尘埃落定。为什么这个可以成功呢?不是因为必和必拓睡着了,也不是因为我们侥幸,而是因为对于必和必拓来讲,这个煤矿太小了,它根本不在乎。可是必和必拓还是棋高一着儿,它动员了澳大利亚外资审查委员会,给我们设下四个条件。

请你看看这四个条件:第一,必须全部用现金收购。因此我们的兖州煤业为此付出了32亿美元。第二,收购了以后,必须由现有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负责在澳大利亚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及销售团队全部来自澳大利亚,因此,整个公司还是澳大利亚人管的。管理团队也好,销售团队也好,工人也好,全部都是澳大利亚人,中国人不能进去。第三,这个煤矿所生产的全部煤炭,不能够由中国人说了算,要全部按照国际市场价格,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销售。同志们,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干吗还要收购?你是不是多事,吃饱了撑的?到最后和必和必拓以及别的矿产按一样的价格方式出售,你有什么必要收购?你干脆向它买算了,何必花32亿美元呢?真是笨,郎教授讲话确实不客气,可是我讲话一针见血。第四点更有意思,这个煤矿最迟于2012年在澳大利亚上市。好极了,我再问你:在澳大利亚上市,谁是股东啊?还是澳大利亚人。

你知道必和必拓最后给我们设了一个什么套吗?那就是中国人当了冤大头,花了32亿美元,白花花的银子给了澳大利亚人。而最后你会发现,整个公司上上下下全部是澳大利亚人,管理团队、销售团队、生产团队全部是澳大利亚人,而且生产出来的煤炭价格中国人说了不算,完全按照市场价格销售,我们不能决定价格。而按照市场价格销售所赚到的利润,最后通过上市回馈给澳大利亚的股东。

各位读者,这就是我们干的蠢事。读者可能要问郎教授,如果是郎教授你去收购呢?不好意思地告诉各位读者,如果是我去收购的话,结果也是一样的,但是至少我不会去收购。

读者可能要问我,如果必和必拓又不同意呢?那我们就毫无机会了。所以我可以告诉各位,从2007年开始,我们不是想走出去吗?不是想走出去收购矿产资源吗?我当时就告诉过我们的政府,也告诉过我们的国有企业,说你甭走了,下次你们想走出去,可以,先来听听郎教授讲课,搞清楚了之后再走。下次要不要收购?可以收购。想走出去吗?好啊,我建议你们先和必和必拓打好招呼之后,它同意了,你再走出去。如果它不同意,你就别走出去了,因为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延伸阅读

印度来了:经济强国如何重新定义全球贸易

如果印度决策者不实行土地改革,那么只会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然而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这么多农村人口的准备。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业补贴起到了稳定农村人口的作用。印度刚独立时,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2%,2007年时,这一数位为72%。相反,在同一时期,尽管实行了控制严格的关闭城市制度(通过户口),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88%下降到了60%。

有一项政策比补贴和空洞的土地改革都要好一些,那就是加大对于农村医疗和教育的投入。这样,包括农村工业在内的农业活动的效率会逐渐提高。把发展得来的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迎接农村移民的政策,都比现行的政策要好。相反,把资金以补贴的形式拨付只会使农村很少一部分人致富,而大部分人还是穷困潦倒。

印度决策者曾经考虑过农村工业化,但是他们很快认识到,就像30年以前的中国,把资源投放到大型的城市群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果。

如果印度的决策者不能解决印度农村的问题,印度农村会发生叛乱吗?这正是尼赫鲁最担心的。但是,尼赫鲁低估了农民的忍耐力。

那么印度穷人为什么不造反呢?相反,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每一次选举中,他们都会蜂拥至投票亭。印度的投票率为55%,但是城市里的穷人以及农村地区的投票率却高达80%,比富裕的城市居民40%的投票率要高。这与西方的趋势恰恰相反。

通常的评论把焦点集中在国家主义,并把它作为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农村地区的穷人参与投票,是因为他们想要显示自己作为公民的存在。选票就像一种消费品,乐趣就来自于消费本身。这些评论通常配以照片,照片上投票亭都张灯结彩,人们穿着最好的衣服赶来参加这个活动。

现实中,为了民族的利益同心协力以及集体行动,这些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观念,对于那些完全依赖于耕种别人的土地获得一点微薄工资的人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本文摘选自 [美] 拉斐奇?多萨尼(Rafiq Dossani)的《印度来了——经济强国如何重新定义全球贸易》

第十二章

转基因大战:来势汹汹的产业资本孟山都

一语惊人,转基因水稻离我们有多远?

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教授在2010年1月6日宣布,转基因水稻最迟五年内走上我们中国人的餐桌。

翻开转基因底牌,看专家缘何慎对高科技。

如果转基因稻米的农药用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释放出了某种物质,可以把虫子毒死,那么人呢?

科技流程背后,谁是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

如果我们中国大量开始生产转基因水稻的话,我请问你,28项专利费你要不要付?

一、可笑:轮胎特保案VS报复美国鸡

我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2009年9月12日,我们碰到轮胎特保案。前六次特保案都被美国总统否决了,只有第七次通过了。通过之后后果不堪设想。亚洲、美洲、欧洲各国纷纷对我们国家的产品发动制裁。我们商务部也开始报复了,报复什么呢?最后决定报复美国的鸡。我必须得声明一点,我不晓得鸡跟轮胎有什么关系。你为什么要报复鸡?因为美国鸡很便宜。那你能不能够先想一想为什么很便宜,你再报复也来得及吧。

第一,在美国养鸡要建鸡舍、盖鸡笼,那我问你,在美国建鸡舍、盖鸡笼的成本会比中国低吗?不会。第二,在美国聘人工养鸡,美国人工会比我们低吗?不会。第三,在美国孵小鸡的流程和中国是一样的,它成本会低吗?也不会。第四,美国人跟中国人养鸡的意识形态不一样的。美国人养鸡是人道式养鸡,我们养鸡是不人道养鸡。你们知道这有差别吗?那就是在美国养鸡,鸡跟鸡之间要保持几只鸡的距离,所以在美国做鸡是很爽的,空间非常大,累的时候还可以蹲下来跟隔壁的鸡聊聊天,挺好的。在中国就不是,中国人是不人道养鸡,因为中国的鸡跟鸡之间没有距离,所以中国的鸡这一辈子都没有蹲下来过,为什么呢?因为太挤了,蹲不下来。所以在中国做人难,做鸡更难。就凭这第四点,在美国需要更大的空间,它也不会便宜。那我问你,以这四点来看,美国鸡没有便宜的道理,那为什么便宜呢?能不能够请商务部想清楚之后再报复也来得及嘛。好了,没想清楚就报复。报复之后,美国的什么肉鸡协会立刻宣布,全部退出中国,很有个性的。不来申诉一下吗?不到世贸去告一下吗?不!

美国肉鸡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我听了之后毛骨悚然,因为这就是不祥之兆。他们怎么这么有个性?你不要中国市场了吗?他们根本不理我们,不要我们的市场。为什么?因为我们报复错了,你真正应该报复的根本不是鸡,你应该想想,美国鸡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饲料特便宜。饲料为什么那么便宜?因为制造饲料的玉米特便宜。美国玉米为什么特便宜?因为美国政府平均每一年补贴30亿美金,也就是200亿元人民币。请各位想一想,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对一个产品补贴30亿美金一年,而且现金补贴,你能不能想象到这个国家的富强与可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它的玉米特便宜,所以饲料特便宜,所以鸡特便宜。

各位知不知道,对我们中国的真正威胁是什么?不是鸡,而是它背后的玉米。这个玉米将来会成为我们中国人的心头最痛。这个话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说过,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总是不听。最近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我们又得出来一些非常非常可怕的结论,那就是美国玉米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制裁它的鸡那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对付美国的玉米。也就是说,美国所展开的玉米大战,对我们中国的冲击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二、阳光下的投毒:转基因的安全之患

读者记不记得2009年12月底的时候,我们粮油上涨了10%,怎么上涨的?是因为我们在2003年开放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的进口,从而淘汰了中国的大豆。只要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上涨,我们的粮油价格就上涨。我就在想一个可怕的故事,如果奥巴马想控制中国通货膨胀的话,除了控制粮油之外,你觉得他会控制我们CPI,也叫做消费者物价指数,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奥巴马要选择CPI当中最大的一块——食品。食品占了整个CPI的34%,其中包括粮油,还有鸡、鸭、鱼、牛、羊、猪、蛋、乳等副食品,其中猪肉的比重就占了整个CPI的10%,当然还有大米、小麦等主食。再请各位朋友想一想,美国要如何控制中国副食品和主食的价格呢?首先谈谈副食品,要控制副食品的价格就必须先控制饲料,要控制饲料必须先控制玉米。因此在我看来,美国必须要打玉米大战。美国为了控制中国的CPI,它必须先透过大豆控制粮油,再透过玉米控制饲料,控制饲料之后再控制副食品的价格。那就可以掌控34%的CPI了。当然了,我们也承认,美国人比我们聪明得多得多。如果我都能想到,美国人必定这么干。所以我一直警告我们的政府跟我们的企业,还有老百姓,美国一定要展开玉米大战,否则他就不是美国。因为他们一定要打击中国的CPI,就这么简单。

中国的玉米最大的产地是黑龙江,5900万亩。那里最近发生了什么事?中国很多的饲料工厂,要求进口美国玉米。为什么呢?因为价格倒挂。之所以倒挂,是因为玉米收购价格上涨了,而饲料价格不准上涨,他们不赚钱。不赚钱的结果,他们希望进口美国玉米。为什么美国玉米便宜?因为美国政府打着发展玉米酒精的新能源旗号,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从而一年补贴30亿美元。

所以中国国内的加工厂商要求玉米进口,而真正掌控90%玉米的,就是我一再谈到的四大粮商。四大粮商掌控了90%的玉米,他们希望中国进口,因此目前我们是内忧外患,内有饲料淀粉等加工业者要求进口美国玉米,外有四大粮商通过美国政府给我们施加压力。只要一旦逬口了美国玉米,美国就控制了饲料,进而控制了副食品的价格。

你们可能会想,我们拼了命就是不进口,那又如何呢?请你想一想,可能吗?如果我们坚持不进口,你觉得美国应该怎么做?美国政府就应该学习毛泽东思想,从敌人内部攻克敌人的碉堡,对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在广西种植了1062万亩美国孟山都的迪卡007号玉米。我最近出的一本书《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就详细地谈到过美国政府通过控制大豆、玉米、棉花,进而控制中国物价的惊天大阴谋。但是美国如果只是控制我们的物价的话,情况可能还没那么糟糕,今天我想警告各位,情况比我想得糟糕。因为美国大豆、玉米和棉花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其实是一场阳光下的投毒事件,其危害绝不亚于三聚氰胺之于中国人的健康隐患!

难道这个投毒事件真的发生了吗?广西新闻网在2009年11月发布了一则新闻,广西医科大学承接了世界银行的一个项目,对广西19所高校的217例大学男生志愿者逬行了精液的质量分析,最后发现有56.7%的大学男生的精液质量异常。你们听到这个数据之后有什么感想?

因为广西的主粮是大米,但是有五分之一的粮食是玉米。我们在北京,在其他城市可能都是吃大米、吃面粉多。但是广西五分之一的粮食是玉米。你可能会想,五分之一的玉米,会有这么大影响?我们再来看看收集到的研究结果。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我想再问一下,广西种植的是什么玉米?叫做迪卡007号玉米,这个玉米就是孟山都的玉米。

2008年,又有一个研究结果出来了,说吃了玉米之后的小白鼠,免疫系统受到伤害。这个研究成果发表在2008年的《农业与食品化学》专业期刊上①。2009年法国科学家继续揭露了孟山都NK603和MON863型转基因玉米,能让老鼠的肝脏、肾脏和其他器官受损,导致例如尿毒症或者肾衰竭、肝中毒等严重后果,这个研究发表在2009年12月的《生物科学》专业期刊上。而绿色和平组织证实,早在2004年和2005年,我们中国已经批准进口这两种玉米了。各位朋友,转基因玉米的转基因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它是“优秀品种”,因此它有毒!

什么叫有毒?只要这个转基因的一粒玉米掉到了一桶玉米当中的活,这一桶玉米很可能就被污染了,就这么可怕,像放射线一样。甚至玉米输送过程当中,掉了几粒到农田里面的话,这个农田就被污染了,这就是转基因的可怕。

从2001年到现在,广西已经和美国的孟山都在广西推广了1 062万亩的迪卡系转基因玉米,玉米作为继水稻之后的广西的第二大主食农作物,至今还是广西5 000万人口当中1000万人不可缺少的主要口粮。玉米在美国只是作为工业原料来种植,譬如说生产酒精、新能源。而广西广大农民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已经种了1062万亩。

奥地利政府在2008年11月11日发布的科学研究报告,首次证实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研究结果显示,在长达20周以上的持续喂养评估实验中,请注意,被喂养饲料当中只放了33%的转基因玉米,而非100%的转基因玉米,结果是,小白鼠从第三代开始,体重、体长和数量都明显地减少。同志们,这是为什么?因为公白鼠的精液一定是异常的才会这样,否则你的体重、体长跟数量怎么会减少呢?

这是2008年11月发表的科学研究,而我们在2001年就已经种植了转基因玉米了。按照我们的数据,广西老百姓如果只吃一部分的话,比如说五分之一,20%,会造成这种精液异常的现象吗?也会的。不晓得你们听到这个玉米大战心里有什么想法,美国不但控制我们的价格,而且控制我们的健康。

我再给你们讲一个我们最新研究的结果,你听了会毛骨悚然。这家公司没有中文译名,因为我们大家都不知道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叫做Epi-cyte,是圣地亚哥一家生物技术公司。2001年9月,该公司宣布创造了转基因玉米的终极版本,叫做避孕玉米。各位朋友,玉米还可以用来避孕。这种玉米因为可以杀死精虫,叫做杀精玉米。吃了玉米的人精液都会异常。我现在都不敢吃玉米了,不管是野生玉米,还是美国转基因玉米,反正跟玉米有关的东西我都不吃了。这种杀精玉米,是对世界人口问题的一大贡献。当我们批评这些公司的时候,我顺便批评一下我们自己,你进口美国的转基因玉米,都不做研究,就让我们广西老百姓来吃。他们说,杀精液的玉米可以于2007年之前投入市场,你们还敢吃玉米吗?

它不是避孕,是让你的精液异常,你这一辈子再也不会有孩子了,真的是对遏制人口膨胀的一大贡献!2004年5月,美国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没有中文译名,它的名字叫做Biolex,收购了这家圣地亚哥公司,从而掌控了杀精玉米的转基因技术。当然了,我没有任何的证据证明,迪卡007系列是杀精虫的,因为这一切都是美国最高生物科技机密。

如果我是奥巴马的话,我必定要重施玉米大战。为什么?很少有农产品能够达到两个目的的,只要奥巴马成功地控制玉米,不但能够控制中国的饲料,还能同时控制中国副食品的价格。而吃了这些玉米饲料的家禽跟家畜,不但会产生肝脏跟肾脏的问题,数量还会减少,在控制34%的CPI之外,你发现,如果让老百姓吃的话,还可以对这个国家展开生物大战,控制我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在2003年经历过“非典”。2009年我们也经历了H1N1流感。当时很多人怀疑“非典”跟甲流就是某个国家的生物战。这一种生物战算什么呀?太明显了,搞个甲流,搞个“非典”,这个生物战太明显了,你会有防备的。如果美国真的要打生物战,我觉得打玉米大战是很好的,我们欢欣鼓舞地引进美国的玉米,就像小白鼠一样,吃了20周之后,只要当中33%是美国玉米的话,你的后代体重减轻、身材变矮、数量变少,因为你的精液异常,这样子的生物战打起来才有价值。当然了,我没有证据来指控美国。不过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玉米啊,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新天方夜谭:转基因=良种?

背景提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50年代,华生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1970年,DNA重组技术出现,从转基因技术问世至今,时间跨度仅仅40年。而上百位专家学者在致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公开信中也指出,“转基因不是杂交,自然界里从来不存在转基因生物,它是按照某些人的意志合成的人工生物广更多的人相信,对于转基因生物将造成的怎样的后果,目前难以预料。那么,大家所热议的转基因水稻问题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谈过了美国通过控制转基因大豆控制粮油,又谈过了美国通过控制转基因玉米控制饲料,再来控制副食品价格和控制我们的健康。当然还有转基因棉花,从2009年开始,我们有一两百万吨的棉花缺口,其中有百分之四五十是从美国进口其政府补贴的转基因棉花。你可能会想说,棉花还好,转基因就转基因,没关系,因为服装你不吃嘛。可是请你们再想一想,如果你是美国人的话,你会只搞这三种转基因吗?你觉得如果美国人够聪明的话,他下一步应该搞什么?既然搞定了粮油、副食品,那当然就应该搞主食啦,也就是搞转基因大米和小麦才合理。这样才可以像玉米一样,不但控制我们的价格,更能控制我们的健康,美国人如果不搞大米和小麦,我觉得那就不是美国人了,那就真的有点儿蠢了。

先看一段新闻。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获得两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和其同事。而且这个新闻报导很高兴地说,这是中国首次为转基因水稻颁发安全证书。安全证书是转基因作物品种上市之前最难的一个关口。这意味着该品种的生产性实验结朿了,并获得农业主管部门的认可,技术方面的障碍基本扫除,接下来就可以申请生产许可证了。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即将打开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的闸门。

背景提示

2010年3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两会递交提案,呼吁暂缓转基因水稻商品化。而在此之前,100多名专家学者已联名签发一封公开信,邮寄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人大立即撤销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认证。—时之间,转基因水稻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那么,转基因水稻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又为何会引发公众广泛的质疑与担心呢?

华中农业大学的张启发教授在2010年1月6日宣布,转基因水稻最迟五年内走上我们中国人的餐桌。而农业部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三名委员最近做客人民网的时候,严厉批评媒体和公众的负面舆论。当然了,.我就是负面的舆论,他们也是要批评我。我为什么这么说呢?那就是这位张启发教授的资历似乎很显赫,他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计划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这个没什么问题,张启发最大的研究合作方是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业公司——美国的孟山都,他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孟山都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的主任。

他们说,像我这种不上道的人,阻碍了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进程。他们宣传的转基因水稻有两个好处:第一个是减少农药用量;第二个会增加产量。

先说减少农药用量。我想请问你,为什么?我们今天不要讲任何大道理,就用一个直接的判断,因为虫子不敢来,或者虫子会死。那么再问你,虫子不敢来也好,虫子吃了水稻它会死掉也好,为什么?因为转基因水稻会释放出某种毒素,否则虫子怎么会跑掉、怎么会死呢?如果释放出养分的话,虫子更高兴,来得更多。你一定是释放出负面的毒素它才不敢来。如果转基因水稻可以把虫子毒死,那么人呢?人吃了就没事了吗?我建议张教授在这五年当中,先让你自己的子女吃你们的转基因稻米,没事的话,再放在我们的餐桌上。

作为中国人的主食,我国每年要消费1.7亿吨大米。自2009年11月底农业部门颁发转基因水稻、玉米生物安全证书之后,有关转基因争议就持续不断。有人将其称为“一个向十三亿人碗里扔转基因的计划”,分析指出,目前全球已推广的转基因品种基本上不涉及人的口粮,包括转基因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中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行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种植的国家吗?目前通过安全认证的转基因水稻是不是对人体有危害呢?

我相信他们的回答肯定是“不会”,煮熟了之后会破坏里面的所有元素成分,因此不会有毒素。如果要煮熟了之后才没毒,那你还敢吃吗?你有把握吗?按照你目前的仪器检测没毒,就真的没毒吗?任何转基因作物,农药用量下降只有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是一定释放出毒素,毒死虫子。比如说转基因棉花最大的特性是什么?是防止棉铃虫。为什么可以防止棉铃虫呢?因为转基因棉花可以释放出某种毒素。可问题是这种毒素只能对付棉铃虫。但是,我们发现它防止了棉铃虫,防不了其他害虫,像什么炳粉虱、红蜘蛛、蚜虫,还有什么蝽象,最后,小虫集中大爆发。因此,我想请问你们,转基因水稻到底防了什么虫?为什么可以防这种虫?防了这种虫之后,还防别的虫吗?如果你连别的虫都能防的话,那我告诉你,这个毒素可大了。也就是说,各种虫都能防的原因,那一定是有各种虫都害怕的毒素。那你给我们人吃,我们放心吗?

其实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转基因作物的农药用量根本没有减少。英国科学与社会研究所(ISIS)2010年1月18日的报告称,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使美国农业农药施用量从1996年到2008年增加了3.83亿磅。2006年以来,已商业化的三大主要转基因作物玉米、大豆和棉花的农药需用量都持续上升、且已大大超过天然作物的农药需用量。所以他们所谓的农药用量减少是毫无根据的。

接着,他们说除了农药用量减少之外,产量可以增加。我们发现,转基因稻米平常增加8%,但一旦碰到灾害,比如说大雨、大雪等天气异常现象出现的话,转基因水稻的产量下降幅度大于一般水稻。想一想实在有点可笑,华中农业大学的转基因水稻产量大概可以增加8%而已,我们却要承受这么大的毒素。

不过我很遗憾地告诉读者们,我们还没能完全了解这些转基因大米的毒性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人吃下肚了。

美国《新闻周刊》2004年12月20日报导,“张启发说,在进行着中国最大的转基因水稻田间试验的武汉,‘一家种子公司获得了转基因水稻的种子,并已经开始向当地的农民销售。’张启发还说,有超过100公顷转基因水稻正在被种植。”而这些种子的源头现在已经很清楚了,都来自张启发自己的公司。

绿色和平组织在2005年春季到湖北调查,其结果就是2005年4月13日公布的一份震惊世界的调查报告——《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根据种子公司和农民所提供的资料,我们综合估计湖北2009年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10年的种植面积至少为20000~25000亩,如果不加阻止的话,可产转基因大米10000~12500吨。而且,因为转基因大米会被混入到普通大米种植区,因此受污染的大米数量远不止此数字。由于转基因大米与普通大米外表无异,而且没有标示,湖北省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还没有经过国家批准的转基因大米,对公众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四、可怜!我们所谓的“转基因专利”

背景提示

中国人民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周立在分析转基因技术在中国推广时提出七种动因:跨国粮商得利润、外国政府得战略、地方政府得政绩、中资公司得好处、科研院所得经费、国家部门得租金、种粮农民得利益。然而,这个看起来各方都有好处的链条当中,却存在着诸多有待重新思考的内容。比如郎咸平教授多次提及的国际转基因公司代表——孟山都。那么,在转基因水稻问题上,国际转基因公司又是打的什么算盘呢?

我想再跟各位读者谈一个话题。绿色和平组织和第三世界网络组织在最近的研究报告里面有一篇文章,标题就是《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他们在这篇报告里面说:我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和研究的8个转基因水稻里面,没有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产权。8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系列,至少牵涉到了28项国外的专利。而这些专利分别属于美国孟山都、德国拜耳和美国杜邦。专利是要付专利费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中国开始大量生产转基因水稻的话,28项专利的专利费你要不要付?要付多少钱?同志们,我们农民过去种水稻就是种子的钱、肥料的钱、农用机械的钱。只要我们全国改种转基因水稻之后,这8种水稻我们还要付28项专利费用,因此成本更高。当然,我们不能只根据张启发自己的话或者绿色和平组织的话来判断,《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调查的结果是按照江夏区的种子价格,非转基因稻种每斤5块钱左右,转基因稻种至少每斤15块钱,最高价时可以卖到40多块。这就证明了转基因大米的价格更贵。

我们凭什么增加这些费用?因为我们不掌控转基因大米的研发流程。只要研发转基因大米就一定要按照图12-1的研发流程,而这个研发流程就是孟山都等公司所设计的研发流程。你可能问我了,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创一套,不走这个流程。我不是说不可以,而是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研发流程,都应该包含在里面了,因为孟山都比你聪明得多得多。如果有更好的研发流程的话,他们绝对会比你更早采用,你怀疑都不要怀疑。其实孟山都的研发流程就等于是我们用的计算机是微软窗口,你们回答我一个问题,我今天有一篇文章要做个演示,如果我不准用微软窗口,不准用里面的所有的工具,包括它的PPT,你告诉我,怎么做?你有可能自己创造一个和微软完全不同的窗口吗?孟山都的研发流程也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你今天在中国所做的所有PPT演示,你的基础一定是微软窗口,要用它的窗口你就一定要付专利费。你想做水稻转基因吗?可以,你必须用这个流程,因为这就是孟山都等设计的最有效率的研发流程。你可不可以不用微软的窗口?可以,你自己搞一个窗口,可是你有这个能力吗?就算你有能力搞,等你大概搞明白了窗口Windows 95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呢,人家都推出第六代第七代产品了,开始发售Windows 7了。另外,等你自己研发差不多搞懂DVD技术了,人家HD-DVD都把蓝光挤出市场一统江湖了。

图12-1转基因水稻硏发流程图

如果这是最高效的微软窗口、最高效的转基因流程的话,我告诉你有多少专利在里面。第一,从细胞染色体开始到这一步,叫做分离目标基因跟基因克隆。这当中就牵涉到22项专利。第二,使用农杆菌或者基因枪法对胚胎进行转化,这牵涉到7项专利。第三,选择培养已获得转化的胚胎株系,牵涉到6项专利。第四,从转化的胚胎愈伤组织再生幼苗,也就是说,割伤了之后让它长出来,牵涉到15项专利。还有基本组件,这牵涉9项专利。这是你唯一可以走的研发流程,你走完之后就牵涉到累计59项专利。按照绿色和平组织的说法,我们8个转基因水稻走完这个流程之后,总共牵涉到28项国外专利,我们要付钱。

背景提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而曾因致信朱镕基总理,从而引发中央对“三农”问题关注的李昌平近日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中国人很善良,光明磊落,总担心世界上其他人吃不饱,但随着生物能源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都可以“武器化”。围绕食物安全的“战争”将成为国家之间的最常规“战争”。那么,以孟山都为代表的国际转基因公司在科技上抢占先机之后,又会怎么做呢?

张启发教授的转基因水稻牵涉到几项专利呢?12项专利。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也有一个CpTI转基因水稻,牵涉到7项专利。福建农科院CpTVBt转基因水稻牵涉到了11项专利。也就是说,在农药用量减少可疑的情况下,在产量只能增加8%的情况下,我们牵涉到这么多的专利,将来都要付钱。现在转基因水稻进入中国,以后你们每天吃的饭,它还有一个最大的成本来源,就是使用微软窗口的成本,这么多的专利,专利费多少你目前还不知道。

它们的专利系统是一个地雷阵,能够把你做转基因任何可能用到的技术,全部给你做好专利,因此我们只要一走进去,就会碰到地雷阵。我们的专利只是它们地雷阵之外、细枝末节的一些小专利,真正的主要专利全部在西方各国的种子公司手中。我可以这么大胆地讲一句话,将来我们研究任何农产品的转基因,百分之百的大专利都是别人的,咱们只能做一些周边的专利。因此我们只要走上转基因的道路,就是受制于人。如果我们不想受制于人的话,就完全放弃转基因,好好地、扎扎实实地按照我们自己的土方法,种我们自己的野生大豆,种我们自己的玉米、棉花,这个才是我们真正应该依赖的生产方式,而不是走入到另外一个绝境,把我们的未来交给这些国际的跨国巨头,由他们来席卷我们的财富。

五、小心!孟山都的鬼影

我再告诉各位,你晓不晓得微软当初为什么让我们中国人免费地去盗版?刚开始它不管,那是它的最大阴谋。因为它的系统构建得非常完善之后,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是最高效的,而我们中国人免费盗版使用它的窗口,可以把窗口在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全部淘汰出局。我们中国人当你想做一个类似微软窗口的时候,你发现你根本不是盗版的对手,为什么么?盗版不要钱,而且质量又好。我们自己开发需要成本,而需要成为你卖的软件就要收钱,要收钱的话,别人就不买了,因为它可以免费盗用微软窗口。因此微软前七年不收钱的原因,主要目的就是淘汰中国竞争对手。淘汰之后呢?那就开始整治你了。两个办法:第一,透过美国政府向中国施加压力,透过法案让你非付钱不可。第二,在窗口上面放一个黑屏,如果你是非正版的话,一下屏幕就被黑掉了。透过这些方法逼迫你付钱。到最后,你能不付吗?不能。因为它已经席卷了中国市场,它可以予取予求。

那么现在,我们所生产的转基因水稻都没问题。为什么没问题呢?

因为给你免费用。你以为他们不知道我们在侵犯他们的知识产权吗?不是不知道,而是时候未到,等转基因水稻摆上我们中国人的餐桌之后,它才透过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开始收专利费。

背景提示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是这样描述转基因农业未来的:“转基因作物绝对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哪个国家先种植推广,哪个国家就会掌握农业的先机。传统的育种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了,未来必然是转基因作物的时代。”2008年,中国政府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的科技专项,这是一个与大飞机研制并列的重大专项,预计到2020年投入将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国历史上资金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项目。中国政府的目标就是要培育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在转基因农业的发展战略上是正确的。那么,本次转基因水稻争议所暴露出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你发现你吃的粮油、大米、玉米全部都是转基因。而且这些鸡、鸭、鱼、牛、羊、猪和蛋、乳这些副食品吃了转基因玉米所做的饲料之后,它会产生什么病变,我们不知道,至少以小白鼠的例子来看,它的数量会减少,身材会减短,体重会减轻,这是肯定的。我们吃了这些副食品以后会是什么结果呢?我们也不知道。人自己吃转基因玉米呢,自己吃转基因水稻呢?会是什么结果?会对我们民族有什么伤害?我们统统不知道,这种危害远远超过清朝末年的鸦片。

我并不是反对转基因的研究,因为转基因本身也是一种科研,我们应该鼓励。问题是什么呢?转基因食品的整个研发流程竟然是不透明的,甚至你用了什么样的专利,我们也不知道,一切的研发过程,都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之下进行的,这一点是我不能接受的。因为转基因带来的巨大风险,是我们国家所不能承受的。所以我在此呼吁,转基因水稲可以做研发,可是,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本身,我质疑,甚至我表示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接受?政府曾经出了一个很好的档,也就是在2008年7月9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一个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其中包括,在2020年之前,总共投入200亿元人民币转基因研究专项基金。我已经说过,对这种研究本身,我是支持的,因为这是科学的一种,政府推动研究的方向是对的。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是不是良种,我们不知道。转基因水稻出来之后,它是不是好稻米,我们不清楚。所以要搞专家委员会来做评估对不对?那么专家委员会叫什么呢?叫做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简称转委会。里面有哪些专家呢?根据新华社属下的媒体报导,转委会里面,很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或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非常少,这其中的利益关系让人担心。这就是我一再批评的,你的研发不透明、不公开、不公正。所以现在,我对于政府2008年7月9日所批准的项目是支持的,因为我们国家需要科研,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科研。可是,科研的流程必须透明化、公开化。我们老百姓有权知道,因为这关乎我们这一代以及下一代的生存问题。

不过最后我想告诉我的读者,在2007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就已突破1万亿斤,根本不存在所谓粮食紧缺问题。目前,我国还是大米的出口国。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2月份中国大米出口量为68 638吨,环比增加1.4%;2009年1~12月份中国大米出口量累计为136 906吨。“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认为,我国现在的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在目前的技术下,至少10~20年内根本不会短缺,而且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急于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生产,尤其是我们对转基因农产品的危害没有彻底了解之前,这么推动将给我们的民族带来巨大伤害。

延伸阅读

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直到1997年Bt农作物才被引进中国,中国农民发现他们在农药方面的支出减少了,因为农作物中的Bt挡住了螟蛉虫的危害。但2004年他们再次发现,现在对这些农作物喷洒农药的次数是以前的3倍,几乎与他们对传统种子喷洒农药的次数一样多,因为一种没有受到Bi影响的次生害虫有了一种新的生态群,螟蛉虫的数量只是暂时得到了控制。2005年,以产量太低为理由,印度安得拉邦禁止孟山都公司向印度出售基因改良过的棉花种植。他们声称,跟非基因改良棉花相比,这种棉花种产量太低,而且容易生害虫。这个试验代价惨重:安得拉邦和马哈拉什特拉邦的维达巴地区自杀农民中有90%种植了基因改良棉花。

对于食用型农作物来说,消费者关心的是农作物的安全问题。他们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有时候,农作物的安全研究根本没有进行。2005年,孟山都公司同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缴纳15万美元的罚款,这是继1997年至2002年期间该公司为撤销印度尼西亚对其Bt棉花的审查而用以行贿的70万美元浮出水面之后的又一次大额支出。

为证明其行动的合法性,农药行业采取的第二个策略是对知识本身的控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土壤科学教授伊纳肖?查佩拉应该深知这一点。他和伯克利的研究生戴维?奎斯特于2001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披露了他们的发现,即奥科萨卡的玉米有被基因改良玉米污染的痕迹,结果,这家杂志做出创刊133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举动。该杂志社收回了这篇文章,声称不再信任其原创性。这是个异乎寻常的举动。在1997年的运动中,当一些有影响力的欧洲运动家向孟山都提出异议时,孟山都试图用“让收割开始”的口号来对抗这个观点,并成功地把农业生物技术描述为“基因改良食物”,通过这一举动,生物技术行业改变了斗争策略。它把种族政治动员利用起来。这是生物技术行业把其作物合法化过程中采取的第三个策略的一部分。这一策略表达了全球南方国家农民的需求,这些农民想要基因改良作物,但却受到欧洲和美国中产阶级环境保护论者的阻止。

本文摘选自 [英] 拉吉?帕特尔(Raj Patel)的《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第十三章

焦炭大战:“焦炭出手,打击矿石”的幻象

焦炭可以制衡矿石价格吗?

中国企业为什么没有定价权?

我们受到的剥削和清朝无甚区别啊!

背景提示

2009年度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跌宕起伏,一波三折。2010年年初,铁矿石谈判本该进入逐步升温的“预热期”,但业界却一片“风平浪静”。来自业内的消息显示,澳洲三大矿商近来明显减少了与中国的接触,转而将谈判的主要力量放在日本,这可能导致中国定价、议价话语权的又一次旁落。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钢铁厂都必须使用的两种原料是铁矿石和焦炭。长期以来,焦炭都被看做是中国钢铁业的“杀手锏”,是制衡铁矿石谈判的有力筹码。焦炭出手,打击矿石,成为当下业界和媒体的关切与诉求。

一、焦炭制衡矿石:一个最天真的想象

过去的一年,由于中国更多地关注“铁公机”的建设,所以钢铁的需求量特别大,而铁矿石的价格又如此之高,导致整个中国国内的钢企在获取铁矿石这个问题上“集体无力”啊。谈判又谈得不好,没有话语权,所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大家似乎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新的路径,叫“焦炭出手,打击矿石”。我认为媒体和业界似乎有一种焦炭的幻觉,因为中国是焦炭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所以希望通过控制焦炭的出口,来影响全球的钢铁产量,进而影响钢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然后从铁矿石的供需关系上制衡这些矿业巨头,间接地增强我方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实际上,这是媒体和业界的一个美好想象,我们真是一个可爱的民族。不过很遗憾地告诉各位读者,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是焦炭大国,但是现在从杀手锏转变成了一个被狙击的对象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所谓的杀手锏只是我们的良好感觉,我们从来没机会使用。因为从1996年到2006年间,中国的焦炭出口增长了14倍,但都是低价出口,并没有换回任何的好处。我们曾经想过,如果铁矿石不够意思给我们这么高的价格的活,我就还给你一个更高的焦炭价格来作为报复。不好意思,我们从来无法拉抬焦炭价格,因为我们没有焦炭的定价权。

我和各位读者作个比喻,你要用武器你得会用啊,你要开枪你得会开啊,不是拿着枪就能赢的。我再举个例子,你不要说焦炭了,稀土是不是中国特有的资源?结果呢,最贱价出口。为什么?没有定价权。所以今天我想讲一句话,全世界最可怕的是什么?就是定价权之战。我们铁矿石谈判为什么这么惨?因为没有定价权。换成焦炭呢?我发现我们的定价权也在慢慢地流失。我想给各位看一个图。图13-1的柱状体就是我们2007年到2009年的这段时间的焦炭出口量,而线条是出口价格。读者会发现我国焦炭出口量到2008年已经开始大幅下滑,2009年我们下滑的幅度大概超过95%,而我们进口增加了1200%。这个节点是在2008年的八九月份。

你看好不好笑,当2009年我们增加进口的时候,你发现价格上升了。当我们以前一直出口的时候,价格很低。

我们再换下面一幅图,再看看原油的价格和焦炭的出口价格的比较。图13-2中左上的线条就是原油的价格,右下的线条就是焦炭的出口价格。我什么废话都不多说了,清各位读者自己看一下就明白了,原来焦炭价格是由原油的价格决定的。原油价格上升之后,焦炭价格跟着上升。当原油价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焦炭价格还没有达到最高点,过了一段时间才达到最高点。也就是说,原油先行,焦炭滞后。因此,原油跌,焦炭也跟着跌;原油涨,焦炭也跟着涨。也就是说,这些外资,或者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已经通过原油价格完全操纵了焦炭价格。所以我们不但丧失了铁矿石的定价权,现在连我们自己感觉良好的武器——焦炭的定价权也拱手让人了。美国只要操纵原油价格,就可以控制我们的焦炭价格。

图13-1 2007年到2009年中国焦炭出口量与出口价格图

图13-2 焦炭出口均价与NYMEX原油指数走势图

所以焦炭出手打击矿石完全就是幻觉。以前我们说中国是焦炭的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但是图13-1已经很清楚地说明,现在中国焦炭的出口已经锐减了,而且开始变成进口国了,中国现在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焦炭进口国,所以焦炭就应该涨价了。有一个研究机构预测,在中国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澳大利亚焦炭的价格2010年有望从目前的每吨175美元上涨至每吨200美元,有一个15%左右的增幅。

铁矿石我们还有谈判的对象,虽然人家不理我们,但是起码还有个谈判的机制,虽然谈也没什么结果。但是你看,焦炭现在更惨,连个谈判的机制都没有,我们谈都没得谈,直接把我们焦炭的价格控制住。我再请读者想一想,玉米有谈判的机制吗?也没有啊。你会发现,玉米价格和石油价格也是挂钩的,因为玉米可以做酒精,酒精是生物燃料。美国现在搞的生物燃料,它跟石油之间有替代关系,比如石油价格涨了,他们就多用酒精;石油价格跌了,他们就少用酒精。因此酒精跟石油之间又形成一种互补关系。所以美国通过控制石油价格就可以控制玉米价格。大豆有谈判的机制吗?也没有啊。你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焦炭是没有谈判机制的,其实我们除了铁矿石有谈判机制,而且我们还不会谈之外,其他产品基本上都没有谈判机制。那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我们教科书里面讲的供需关系吗?根本不是,基本上就是华尔街控制的,通过各种方法来操纵。那么站在华尔街背后的是谁呢?那不就是美国政府吗?所以,就是说如果有谈判机制的话,起码还有谈的可能。没有谈判机制,就是《孔子》里说的那样,“给个话吧”。这就是可怕的地方。

基本上一直以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受制于人。一方面它们会指责我们低价倾销,另一方面还会指责我们限制销售,简直是欺人太甚。什么叫低价倾销呢?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焦化企业非常多,山西那一带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企业,因为互相竞争,就用低价向欧盟出口焦炭。到1999年的时候,欧盟就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到了2004年3月份的时候,暂停反倾销调查;到2005年的时候,反倾销措施终止了,这是第一个阶段。到了第二个阶段,2006年烽烟再起,当时国际原材料价格开始疯狂地上涨,欧盟又要求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2008年作出裁决,实施反倾销税。

我们被制裁后作出了积极反应,中国在2008年对焦炭出口两次提高关税以降低出口。结果到2008年年底,全球的原材料价格大跌,而中国的焦炭价格高出全球价格,出口锐减,同比减少了95%以上,对欧美出口全停滞了。但是欧盟联合美国又向WTO提出诉讼,指控我国对包括焦炭在内的工业原材料采取出口限制措施,认为中国应该提高上述产品的出口配额数量或降低出口关税,以增加出口。

十年间,焦炭的命运都可以拍一部电影了,整个一场焦炭的闹剧!它们就拿焦炭作为手段,就跟对待玩偶一样来操纵我们。各位读者想一想,我们还不是一般的可怜,我们倾销不行,我们自己不卖了,自己设限不出口总行了吧,结果也是不行。我不知道大清王朝的老祖宗看到我们这么窝囊,他们心中怎么看我们这一些子孙后代。

二、定价权:中国的心头之痛

我们提高出口关税减少出口的时候,是不是认为价格也会上升呢?我们再看看上面那幅图。2008年8月,我们提高出口关税的时候,出口就应该要下跌了,那么价格就应该上升了吧。结果你会发现价格从9月份开始下跌,为什么?因为定价权已经拱手让人了。我们提高了关税,出口下跌了,它们就不高兴了,就开始操纵打压我们的价格。而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焦炭进口国之后,它们又开始拉抬价格,造成我们进口的损失。

很多人对这个事情逬行了反思,尤其是山西,因为山西是中国生产焦炭的很重要的大省。从2007年开始,山西的焦化企业也搞了一个联盟,有点想仿照欧佩克,也就是想通过组建联盟来调节产量,平衡供应,控制价格,最终掌控话语权。

但是,如果我们想通过这种方法来控制价格的话,你太小看西方帝国主义了。广东的钢企告诉我说,为了控制价格,自己搞了个期货市场。我听了哈哈大笑,.我说你们的期货市场能控制什么价格?你们的期货对国外根本没有什么影响。焦化企业在山西虽然很多,但它们并不齐心协力,就跟铁矿石的贸易商们一样,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一个统一的行动,这个联盟只是形同虚设。即便统一行动也没用,等你真正统一的时候,你会发现价格不是由你决定的。如果全部统一行动,就是别人定了价之后,我们再来出口或者进口。不统一行动呢,就是自相残杀,价格就更差。

西方各国实在可恶,它们自己把焦炭厂关了,放到中国来生产,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承受多少污染?之后,它们还来怪我们,哎哟,你们生产的焦炭要不然就是低价倾销,要不然就是限制销售,我们怎么做都不对。那我请问你,你们自己的焦炭厂干吗关掉呢?让我们生产,然后还怪我们不对,最后说我们的焦炭厂制造二氧化碳,如同我在本书前面章节所言,还要我们缴纳碳关税形成“低碳美元”回流美国,帮助它们发展经济,我们真惨啊,我们受到的剥削和清朝相比似乎改善不大。

延伸阅读

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

克鲁格曼、斯文森和艾格森都力主日本政府调低日元汇率。他们认为这样不仅能够通过扩大出口来刺激经济,同时还可以提高贸易商品价格,进而达到提升国内公众通胀期待值的目的。这个提议的关键缺陷在于,日本已经是世界最大贸易出超国之一,强行将日元贬值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必然会遭到贸易伙伴的激烈反对。而来自海外的反对会将外汇市场参与者的焦点聚集在贸易不平衡上,最终不仅不能降低汇率,反而有可能使汇率提高。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1999年6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当时日本的大藏省财务官榊原英资在退休前一周宣布要将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17日元兑1美元贬值到122日元兑1美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已经动用3万亿日元来收购美元。

日本政府介入外汇市场的消息传到华盛顿后,当时美国的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闻讯大怒。由于对因为日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而深感愤怒的美国国会态度,以及日本经济所面临问题的本质有着深刻了解,萨默斯立即宣布将不会承认这种对于外汇市场的介入。总之,他的主张就是,美国绝对不会容忍日本政府操纵汇率的举动,日本政府应该努力扩大内需,而非完全依靠外需。萨默斯对日本政策的激烈反应震撼了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们,将他们的注意力骤然集中到了两国间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之上。最终日元升值到了接近100日元兑换1美元的地步。

虽然萨默斯在1999年6月的反应对于其后日本的政策制定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那些鼓吹日元贬值的外国学者们却完全忽视了这个插曲。就在这件事发生四个月之后,前面已经提到过,1999年10月,我和克鲁格曼教授进行了一场90分钟的辩论。当时我非常震惊地得知,克鲁格曼教授根本就不知道萨默斯关于美国政府不会允许日本依赖海外需求来使自身从经济衰退中脱身的发言。作为一名学者,或许不需要每天都阅读报纸照样可以领取薪水,但是作为拥有庞大贸易顺差的日本,在没有美国以及其他贸易伙伴的同意下想要实施日元贬值政策简直是天方夜谭。

本文摘选自 [美] 辜朝明(Richard C. Koo)的《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

第十四章

文化大战:当孔子遭遇阿凡达

《阿凡达》只是瑰丽的3D效果吗?背后的三大理念我们不掌握。

《孔子》拍的就是官本位的思想,而孔圣人真正有教无类的传播自己的理想根本看不出来。

孔子学院的生存空间令人尴尬。

背景提示

作为虎年春节贺岁档的一部国产大片,《孔子》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上映,成为第一部与《阿凡达》正面对抗的影片。在其他国产影片纷纷“闻《阿凡达》

之风便逃”的大势所趋下,《孔子》却反其道而行,希望在《阿凡达》热潮慢慢退去的间隙里获得上佳表现。也许路开始已选错,结果还是错,《孔子》首周只有2800万的票房,而《阿凡达》仅用了38天的时间就将同门大师兄《泰坦尼克号》在12年前创造的单部影片全球票房18.45亿美元的纪录彻底变成了历史。

一、《阿凡达》:一个我们尚且站不到的高度

各位记不记得《阿凡达》的主角?是一个残障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军人。读者不觉得很奇怪吗?传统美国大片里的英雄,就算不是施瓦辛格这类的猛男,或者莱奥纳多这类的帅哥,也应该是《2012》里的那些又聪明又勇敢的好男人吧!为什么《阿凡达》里的主角却是一个身体残废的退役军人呢?有些人说这是因为只有身为弱者,才会同情和帮助拯救弱者。可是这怎么解释那几个与他并肩作战的人呢?你要注意,这些人并不是被说服或者感染而去搭把手的,而是出于本能的或者内心的、与生俱来的价值观,这就是基督教的救世精神。而且这种基督教精神在片子当中被更深化地演绎。各位读者记得圣母树、爱娃吗?圣母树掌控一切的生命。爱娃是谁啊?爱娃就是天主教里面的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这种西方宗教精神所塑造的大爱精神就是《阿凡达》这部电影塑造主角人物方面的第一个要素。

正相反,这个表面的弱者恰恰是最强大的人,因为他的意志最为坚强。比如学习意志,他是所有人里外星语言基础最差的,但是之后却是跟当地人沟通最好的。为什么?他在电影里一语道破:语言就是不断练习。也正因如此,他是第一个成功学习了全套外星人技能的地球人,并且通过了重重磨炼和考核。其实这一切都只是在说一个人的故事——美国总统罗斯福。罗斯福身残志坚,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最传神的地方是什么呢?《阿凡达》里主人公没有双腿,可是却能纵横驰骋,掌控制空权,成为幻影骑士,而现实中的罗斯福虽然身患麻痹,但却在七年的海军助理部长和十来年的总统生涯中,建设了世界上最有作战能力的海军,使海军成为美国谋求强国地位的有力“大棒”,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凡达》里演绎的种种冷嘲热讽,罗斯福都没少经受。罗斯福所代表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就是这部电影塑造主角人物的第二个要素。

可是,罗斯福身上并没有太多的为少数民族打抱不平的影子,那么,这又是哪里来的呢?这都来自于美国知名的民族学专家,美国民族大熔炉政策的切身推动者——摩尔根。他的《易洛魁联盟》开创了民族学这个学科,他的《古代社会》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科学界有关古代社会和社会进化的看法。

我相信各位读者朋友可能对摩尔根都比较陌生。他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他在1846年的时候就进入到印第安人的一个叫易洛魁人的部落,然后当他们的义子,在那边生活,一起玩,一起拜他们的神,参与他们的各种礼教、各种习俗活动。印第安人在美国混得是很惨的,他们等于是一个被上帝所遗弃的民族,美国白人欺负他们,骗他们的土地,骗他们的人,骗他们的钱,搞得他们一穷二白。摩尔根这个人的一生非常传奇,早年与志同道合的青年们一起组织了“大易洛魁社”,就专门给印第安人打抱不平,比如说打个官司夺回被诱骗出卖的土地啊,再比如说动员舆论界为印第安人的利益呼吁,筹款给塞内卡部落的子弟上学。摩尔根筹款资助的一个学生——艾利?帕克,学习能力非常强,也算是同时了解部落内世界和部落外世界的人才,所以他俩后来也结下了很深的友谊。这个学生呢,后来成为将军、被尊奉为印第安人的英雄。而电影《阿凡达》里呢?主人公是当地公主的学生,学习能力非常强,也算是同时了解部落内世界和部落外世界的人才,所以他俩后来也有了很深的感情。当然了,成为幻影骑士的那一刻,他也就成为当地人的英雄了。靡尔根所展现的就是美国强势文化之下这么样一个理解落后民族、帮助落后民族的人。这影射的不就是潘多拉的纳维人吗?《阿凡达》的主角也是被纳维人接受之后,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才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摩尔根所代表的探索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投影就是这部片子的第三要素。

而这个三位一体的男主角就构成了整部片子的中心。但是这部电影为什么能这么触动我们的心灵呢?因为不管你是基督教里面的玛利亚,还是佛袓,或者是其他教派的先知,它们讲的都是一种跟自然的通灵的关系,就是跟自然是合一的。这种合一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文明的发展被阻断了。以前的这些古人写的《黄帝内经》、《易经》的内容,实际上都跟《阿凡达》里边的理念是一样的——对自然的珍惜。在电影中,当他们杀死一个动物的时候,你看他们在膜拜,说“你是勇敢的”,“谢谢你把你的身体给我”。你看,甚至为了救这个阿凡达,女主角杀死了几只狼,她说,狼不该死,就是你的愚蠢让这些狼死的,这代表她珍惜自然所孕育的万物,也就是它透过这个电影表达环保的一种态度,从而感动了我们。

中国的这些导演,比如冯小刚,就说《阿凡达》这个故事,实际上在他看来很一般。他说得也对,也不对。《阿凡达》的故事元素,实际上以前都用过了,比方说《与狼共舞》、《最后一个武士》也是类似的故事,因此故事毫无新意。而且,卡梅隆导演在《泰坦尼克号》十四年归来之后用重金砸出潘多拉的3D瑰丽世界也不是个重点,这种砸重金的做.法,在中国导演身上包括张艺谋等人都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都不是重点:其实中国导演的可悲之处包括冯小刚等人没有搞清楚的就是《阿凡达》的真正灵魂就是让基督教这种大爱,加上罗斯福这种奋斗,再加上摩尔根这种救世情怀,帮助落后民族维护属于他们的大自然。我很担忧我们中国的导演看不到灵魂,而将注意力都放到了时尚的3D的话,那就太遗憾了,因为3D只是技术的空壳,没有灵魂。

此外,当我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一看,我心里就笑了。笑什么,你知道吗?纳维人不就是落后民族吗?男主角不就是一个罗斯福的化身、怀揣一个基督教的救世情怀、一个摩尔根的救世情怀,来帮助落后民族吗?我们中华民族不就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落后民族——纳维族吗?男主角杰克来拯救我们这些落后民族了,然后我们这些落后民族的人看这部电影还看得挺高兴,你说是不是很讽剌、很好笑。

我想让读者了解一下美国的几次对外战争,包括打日本、打伊拉克、打阿富汗,都有它的先头部队。先头部队不是海军陆战队,而是一帮人类学家,也就是电影中那个女科学家的形象,他们先去研究这个民族的民族性,这一招很厉害。我再给各位读者举个例子,美国打日本之前,美国军方就资助本尼迪克特对日木人的民族性作了深入的科学调研,从而写出一本巨著《菊与刀》,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伟大文献。

二、创造力与艺术情怀:中国文化人的悲哀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孔子》这个电影。我们不要讲它的拍摄技巧,不要讲它的故事情节,《论语》里面怎么讲,它就怎么拍,那些我们不谈了,都是技术性的细节。我想请问你,《孔子》跟《阿凡达》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你把阿凡达这个人转化成为罗斯福,拍了一个《罗斯福传》来宣扬美国文化,这就是我们《孔子》在干的事。我请问你,如果你拍个罗斯福传记的话,有没有人会看这个电影?基本没人会看。我们还会像疯子一样每天排那么长队看3D的《罗斯福传》吗?

所以《阿凡达》它把罗斯福升华了,升华成阿凡达。但是我们呢? 是把阿凡达退化了,变成罗斯福,变成了拍罗斯福的纪录片。这就是《孔子》不受欢迎的原因。我们是在用一种非常现实、毫无创造力的手法,想用“孔子”这两个字来传达我们的文化,是绝对失败的。想想看为什么会失败呢?你会不会去看《耶稣救世》?会不会看《罗斯福传》?会不会看《摩尔根传》?你不会看,你觉得无聊。但是我们《孔子》干的就是这种事。

我们的《孔子》是把《阿凡达》给世俗化了,把阿凡达回归成一个凡人,叫做摩尔根,叫做罗斯福。而且即便是回归,它回归得也不好。即便还原,也还原得不好。那种《论语》片段化式的处理,存在好多硬伤,有好多技术性的问题我都懒得说了。举例而言,片子中有一个噱头,叫“子见南子”,把周迅跟周润发作为主角。咱先不说历史上有没有“子见南子”这回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情节就是当时周迅跟周润发交流,说《诗》三百篇里面很多都是描述男欢女爱的,然后周润发是这么响应的,他说,《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叫“情思绵绵,没有邪念”。其实你回过头来真的去读《论语》的话,就发现它的还原都有问题。《论语》中“思无邪”的思,其实是一个发语词,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他把“思”一个发语词解释为情思绵绵,真是误读无处不在。而且整部片子对于“圣人”的解读竟然是从我们可笑的官本位的角度出发的。孔圣人为什么是圣人,就是因为他非常坚持自己的理想,有教无类传播自己的思想。你再看看这部电影呢?孔子丢了官位,就受不了了,驱驶着马车在雨中狂奔,然后车子陷在泥里了就仰天大哭,你不觉得这是什么韩剧里面的情节吗?韩剧啊,还是为了爱情呀什么的有点理想的东西,你这里却就是为了官位,你想想看,这还是圣人吗?这是我们官员干的事。

正是因为导演连这个都没搞清楚,所以下面的情节都是非常荒谬的。孔子明明是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在这部电影里却被拍成逃难的了。圣人在没饭吃的时候,把最后一碗汤跟同志们分了。这个不是圣人的作为,所以你发现孔子又被拍成了一个跟手下同甘共苦的大官了。圣人的神圣在哪里?不在于这时候给大家兄弟般的关怀,也不是为人处世的哲学,这是我们官员们想的事。而圣人就是要坚持并且有教无类的传播自己的理想。

而且你想想看,我们现在是一个讨厌说教的时代。我看这个电影,看得都睡着了,痛苦不堪。片子中的孔子在任何时候都站在一个高处,用一种说教的语言来跟你讲话,你说烦不烦人呢。你再看《阿凡达》里面,它不是用说教的形式,而是用现代的科幻,用一种最直观的方式,把它想表达的理念,透过这几个人物,非常深刻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水平的差别。

而且说到故事,其实只有简单的故事才可以传播。《阿凡达》里面的人物关系非常简单,就那么几个人。但因为孔子的学生“四科十哲”,子路啊,子贡啊,太多了,而且长相都差不多,看《孔子》的观众,看了半天也没有搞清楚谁是谁。

周润发讲了一句话,你还记不记得?他说,看《孔子》不落泪者不是人。你晓得我什么感觉?周润发这一群人看起来就像地产开发商,没有学者儒雅的气质,他这么说只是让我感到一丝的恶心。

咱们平心而论,从《孔子》这部片子,我是能够感觉到中国这批文化人内心的这种焦虑。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已经离我们原来基本的价值观走得太远了,完全是跟着西方的生活方式走。那我们怎么办呢?于是去拉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来救我们。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荒唐的命题。即便找孔子救你,你也应该是在自己能够对孔子的内涵有所发现的前提下,这样才能找到一种跟现代的人对接的口径。

而且我们现在的艺术家,包括一些导演,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就是没有一点艺术的情怀。比如说张艺谋,拍了《三枪拍案惊奇》之后,那么多人骂他,那完全是商业片。你发现他没有任何反思,反而他觉得恨正常。他的目的完全就是要赚到钱。你赚钱没有错,可是你有没有想到,以你如此地位崇高的一位导演,到最后你做的事情是这么样的拜金主义,你能拍出什么片子?你能拍的片子,差不多就是我们讲的像《孔子》这类的片子,用非常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一切,没有办法带领中国的艺术产生一种创造性的思维的高度。而这种高度是我们的导演、我们的艺术家基本做不到的。

而且张艺谋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有包括之前那个《英雄》。他是非常典型的找出几个中国文化的标识,几个“logo(商标)”,然后把它们攒在一起,搞个琴棋书画、刀光剑影。

其实它没有灵魂,至多也就是中国文化的装修。所以他接下来很可能干什么?他会去拍3D,搞的也是非常复杂的武侠片,什么刀光剑影啊,就在那3D片里面杀来杀去,缺乏灵魂。就等于把《阿凡达》这个电影分为《三枪拍案惊奇》,第一枪,拍摩尔根,第二枪,拍罗斯福,第三枪,拍圣母,三个合在一起,上中下三枪,构成了一部电影,然后找小沈阳和赵本山来拍。

《孔子》这部电影跟《阿凡达》同一个档期上映,也被看作是中国本土文化人的一次反击。问题在于咱们是没有境外野心的,美国人是有境外野心的。它拍的《阿凡达》是未来的视野、全球的视野,甚至都已经超出地球了,这是一个境外的野心。咱们还是一个民族的叙事,最多是围绕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围绕着春秋战国那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囿于民族,囿于自己的文化,哪里有国际化的视野呢?

而且我们这个《孔子》应该以《阿凡达》为我们的目标,如何用这种卡通化、幻觉式的人物把孔子的思想非常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你可以请章子怡去表达,你也可以请更漂亮的明星去表达,表达的手段是无所谓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够把中华文化的理念跟精神,透过这些人,这些传达者,像《阿凡达》一样用所谓三位一体的创造性方式表达出来呢。

我们的《黄帝内经》、《易经》里边所表达的人和自然那种关系,要比《阿凡达》这个电影表现的深刻得多。但是如何把它影像化、艺术化,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是什么?真正的高科技!真正的高科技不是3D这种高科技,是如何把理念跟精神完全升华,用一种特殊的形象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做不到的,这是真真正正的高科技,叫软件的高科技。

其实关于传播效果和表达效果之前有过公案,就是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一位文化学者,他前两年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论语》都有效果,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有未来。他这前半部分讲的是对的,后半部分是胡说八道。话不能这么说的。不是说重视章子怡是因为章子怡代表中华文化,而是章子怡本人透过她的演技,把中华文化像《阿凡达》一样表现出来,这才是你该追求的事,而不是追捧个人,张教授完全搞错了。还是回归到我刚才一再批评的,你又把这个人当成了一个目标,讲到的还是个表面现象,而没有讲到真正灵魂的问题。章子怡不重要,问题是章子怡如何透过演技,把孔子用最简单而且愉悦、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我们老百姓能够接受。

其实,教授文化要用一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孔子怎么数码化?至少要在理念的表现方式中减少说教,这是一个关键。实际上以前我们很多的文化人也做过类似的尝试,比如说台湾的漫画家蔡志忠,他画了一系列的《老子》、《列子》、《孔子》,都很好啊,用简单的故事来讲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喜闻乐见的。我觉得新一代的西方人看了这种东西,是可能接受的。

孔子和他的弟子之间,实际上是有很多有趣故事的。比如说,他们周游列国,最后落魄街头的时候,孔子让他的弟子去化缘。到了一个饼店,孔子说你们谁去把饼要过来?第一个弟子就去了,然后饼屋的老板就说,我写一个字看你认识不认识。这个老板写了一个“真”字,真假的真,然后这个弟子就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想他肯定不会是让我就真说“真”字吧,他肯定是在考验我,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于是这个弟子就说,这是个“假”字。那个老板说,你走吧走吧,连“真”字你都不认识,你还配当孔子的学生?这个饼你吃不着了。弟子回来跟孔子说了事情的经过,不行,饼没要回来。孔子说,哎呀,连“真”字你都不认识啊!下一个谁去?另外一个弟子去了,那个老板又说了,这个字认识不认识?还是那个“真”字。这个弟子这时候就两难了,心想怎么又拿出这个“真”字来,他不敢说,答不出来。弟子回来以后,孔子说,哎呀,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还认什么真啦”!实际上这个是对他自己周游列国十四年的一个总结,一个反讽。这个故事把孔子“累累如丧家之犬”推销不了自己的理念,影像化了。用这种故事方式来表达,比《孔子》这个电影的表达要更高一个境界。但是这种表达离《阿凡达》还是有一大段的距离。但是如果能够用《阿凡达》的方式,那观众的兴趣会更大。

?

三、从孔子学院看中国文化差距何在

说起孔子学院,也是一样,我们又把孔子拿出去,建了孔子学院。中国的文化人一受伤,就会到老袓宗那里寻找资源,发现孔子是我们共同维系的一个纽带、一个标识、一个招牌。

其实世界各地都在推它们自己的“孔子学院”,像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协会,法国的语文学院。大家都在推,但是你看我们的形象,就是一个作揖行礼的老者,实际上西方人是看不懂你这个动作的。但是你看歌德学院在中国推广德国形象的时候,它用的是歌德一个什么形象?手里拿一个手机,而且还是智慧手机,膝盖上放了一个笔记本电脑,然后旁边是一些经典古籍。这么一个歌德,就是一个数码化的歌德,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形象语言。拿我们和别人一比,这里边存在巨大的反差。但有意思的是,其实现在德国大学里的很多教授和学者是特别讨厌用手机的。德国的教授,尤其那些哲学的、社会学的教授,他们会认为用手机是一种耻辱,是对他们的人格,包括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侮辱。但是在推广他们的文化、推广他们的语言的时候,还是用到了流行语言。

而现在学者们对于孔子学院的评论是,它仅仅还处在教汉语和太极拳的阶段。如果中国文化有“术”跟“道”的区分的话,那就是迄今为止,孔子学院还停留在教“术”这个技术层面上。汤一介就直接评论说,对于全球开花的孔子学院,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教语言,而文化教得太少。而且这些“术”,包括太极拳、汉语,都是我们老袓宗留下来的。我们就不太明白怎么输出和解读我们自己的观念,《孔子》这部电影对中国人都没法传递这套思想。而孔子学院则是在对外输出的时候也很失败。你觉得,在美国能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呢?你想想看,如果美国要在中国建立“苏格拉底学院”或者“林肯学院”,能做过新东方吗?最简单的例子,你去看看雅思考试,这个背后的机构就是英国大使馆下设的英国文化协会,可是他们有自己去开办什么“英国学院”吗?没有!反而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环球雅思这类中国本土的英语培训机构。

据新华社报导,截至2009年12月,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成效是吧?可是你知道真实的处境吗?

首先是成本,新华社报导说,每个孔子学院的成本就是10万美元。换句话说,不算在中学里开办的孔子课堂,仅仅是孔子学院的成本就有2 800多万美元。在财政部网站中标公告中的“网络孔子学院网站”,中标金额则高达3520万美元。

但是平心而论,要是真能提升中国形象,促进中外交流,这钱花得也算值了。可是现在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处境却非常尴尬。孔子学院主要就是在三个地方——东南亚、欧洲,还有北美。东南亚把这个当成了孔教,北美当成了情报机构,欧洲就完全没当回事儿。

东南亚一些国家对孔子学院存在着警惕和防备的心态。2008年,在越南国内就河内大学要不要建孔子学院引起了公开的大规模辩论。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孔子学院在当地被视作“孔教”,而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对外来宗教组织的建设和传播非常谨慎。后来虽然越南大学也达成了办学意向书,可是越南教育部就是不同意,直到2009年,越南大学校长阮春旺当上越南教育部高管这事儿才定下来。孔子学院在印度尼西亚的处境更糟糕。为什么呢?因为印度尼西亚是伊斯兰文化非常浓厚的国家。就算是万隆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作为排名靠前的私立大学也在教育部的严令禁止下,不得不停止挂牌。而玛琅国立大学作为印度尼西亚教育部直属大学,更是不肯挂牌。最后只能找个民间的雅加达汉语教学中心来挂牌。

2008年,加拿大各大报纸均转载了一则“惊人”的消息——“中国利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笼络人心”。据加拿大新闻社报导,2008年5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施展‘软功’,争取全世界的民心。”加保安情报局负责人贾德甚至还承认,他们花费了大量精力监控中国方面的活动。

在欧洲人看来呢?“孔子学院”是没有法律保证、没有校舍、没有教师的“三无学院”。所谓“没有法律保证”是指“孔子学院”没有国家间条约或协议的保证。所有的“孔子学院”都只是在人家已有的单位挂块牌子,无一例外。“汉办”总是使用“挂牌”这个词,倒也恰当。我们本来要抄袭德国“歌德学院”的模式,可是歌德学院共有3000多个员工,而“孔子学院”可以说一个教师也没有。“孔子学院”的实质性工作是:中国大学的对外汉语院系向国外有汉语教学的地方派汉语教师或专家,这些教师或专家在那里从事教学、教材、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现在,中国设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校有几百所,它们都与国外院校(院系)有校际交流关系。只要双方达成协议,中国的学校随时可以派教师出国教学。这个工作,中国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以往出国教书,只要带上必要的数据就行了,现在则可能还得扛块“孔子学院”的牌子。

现在我们知道,所谓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方面的校际交流根本没有区别。不对,我差点儿忘了,“孔子学院”和校际交流有一个重大区别:在校际交流中,中国派教师,洋人往往要付工资的;“孔子学院”是我们付给洋人钱——毕竟人家挂了我们的牌子!

四、如何推广中华文化的理念

我们自己作个总结,我们自己的文化招牌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西方呢?美国把咱们的一些文化要素拿过去,把它拍成影片,比如《功夫熊猫》、比如《花木兰》,反而会再席卷我们,倒过来摧枯拉朽式地搞垮我们的票房。

卡梅隆的《阿凡达》这部片子,说是反人类,我觉得它是人类自己跟自己的战争。它表现的那个星球,恰恰就是我们远古时代地球的样子。

那棵大树轰然倒塌的过程非常壮观,那个壮观,压缩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实际上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在做摧毁这个大树的事。这个过程,用高科技的手段压缩成了短短的3个小时。

一部片子所以伟大,不是靠3D,不是靠简单的主人翁,不是靠故事情节,而是能不能够打中这个时代的灵魂,或者叫做“集体人格”。那么这个片子可贵在哪里呢?大树倒塌的那一刹那,我相信每一位读者朋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里面那种痛会油然而生,会想到什么呢,哎呀,我们的环境被破坏了,我们的文明破坏了多少东西?这些坏人又在破坏一个原始社会,一个美丽社会,一个大树。这不是我们正在干的事吗?这就是击中了我们这个社会的集体人格。因此整个《阿凡达》的成功,就是 “三位一体”击中了我们的灵魂,击中了我们的集体人格,塑造了一个伟大的《阿凡达》。

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导演们去做经典阅读,真正去读我们最根本的那些东西,而不要去看这些所谓流行的东西。你去跟,那永远跟不上。你要超越,怎么超越你知道吗?我觉得我们的导演以后要开始把你们的理念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击中这个社会最关切的话题。你不要直接讲,哎呀,不要污染,不要怎样,讲这个就太差了。如何像《阿凡达》一样,透过一种形象的表示,击中我们的集体人格,这才是我们该努力的方向。

延伸阅读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功夫熊猫》之所以所有的观众都欢迎,一定是因为它刺激到了整个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或者叫做文化。中国人的文化有两面,一个是隐藏的爱,一个是黑暗面。黑暗面大家都看得很透彻——自私无情,就是以大龙为代表;另一面是熊猫阿宝,虽然解读的水平不如阿Q精神那么透彻,但是也批评到了一部分。我认为最感动的地方就是,师父对于大龙始终不变的爱和阿宝在成功以后依然渴望得到爸爸的赞许,这一点隐藏性的爱的突出,使得我们更加认同这个电影。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这一生拍的所有电影里面,在每部电影的结尾,他一定会显示出人性的光辉。我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到最后那么多人牺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完成国家给他的这一份对同胞的爱,把大兵瑞恩解救回来。《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到了最后它所展现的爱呢,是表现在熊猫的爸爸身上,以及师父对于大龙小时候那种难以割舍的爱。可是我告诉读者,梦工厂拍的这部电影并不是想突出我们中国人的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只是用这部电影的结尾来展现出他们过去拍电影一贯展现出的爱,而不是针对中国人。那么这种中国人隐性的爱,什么时候才被展现出来了呢?那就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后。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你不觉得大家会对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全新的看法吗?因为从这个电影里面,依然能够看出来,我们中国人隐藏的爱和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文化层次上和各国达成共识的话,才是我们文化传播真正的成功。

我认为,就目前我国这些导演的水平而言,他们都还没有认清楚这个道理。例如,张艺谋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就没有达到我期望的水平。这个开幕式并没有完整地表达出我们中国人的集体人格,也没有把这种大爱的精神通过开幕式表现出来。开幕式就像我在以前的电视节目中所预期的一样,是一个以“术”为主的开幕式,就像《英雄》或其他电影一样,场面搞得非常大,颜色槁得非常绚丽,以为泱泱大国就该让大家有这种感觉,什么都是大的,什么都是华丽的。但是,这不是文化,奥运开幕式所显示出来的就是“术”。

本文摘选自郎咸平的《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8025.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代孕妈妈在中国不受法律保护 中国法律不保护男人

情感咨询来信请至我的新浪微博佘浚溪,请关注并@佘浚溪也可以微博私信,留言给我,我将一一做出回复。为什么代孕妈妈在中国不受法律保护文/佘浚溪相信怀孕,做妈妈,是女人一生最渴望,也最值得开心,值得喜悦的事。爸爸和妈妈,两个人共同努力

声明:《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整理 全 新帝国主义 pdf》为网友夢里飄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