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插花,盆中养石,虽是寻常供具,实关幽人性情。若非得趣,个中布置,何能生致。——明·陈继儒
花器,在古代曾被称为“金屋”、“大地”,比作鲜花的居室,从字面理解,其实就是供插画使用的器具。
“凡插贮花,先须择瓶”。花与花器的完美结合,营造出的不仅是一个审美空间,还是一种意境所在。因此,在中国的传统插花中,花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花器名目众多,依材质,可分铜器与瓷器两大类;依器形,则有胆瓶、弓耳瓶、纸槌瓶、茄袋瓶、壁瓶、花觚等,细花一枝瓶,即现今常说的梅瓶。
清 炉钧釉直口瓶
张谦德曾云:“铜器之可用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壶,古人原用以贮酒,今取以插画,极似合宜。”铜质花器,其实很早就已经出现,但在北宋以前,所谓“铜瓶”,多作汲水、温酒之用。宋人说到铜瓶,才开始涉及折枝插花和养花的用处。
兽面纹花觚 青铜器
铜瓶的式样或是最为通行的胆瓶,或四方瓶、八方瓶,或仿古式而作成铜觚,亦即后世所谓的“花觚”、“美人觚”
除了审美情趣之外,用古铜器插花,也包含着古人的养花经验与知识。赵希鹄《洞天清禄·古钟鼎彝器辨》:“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如枝头,开速而谢迟,或谢则就瓶结实。”
元 青花缠枝牡丹孔雀纹梅瓶
瓷器晚于青铜器,唐代时开始崇尚窑器。瓷质花器是最为传统和多见的中国传统花器。
“瓷器以各式古壶、胆瓶、尊、觚、一枝瓶为书室中妙品。次则小蓍草瓶、纸槌瓶、园素瓶、鹅颈壁瓶亦可供插花之用.余如暗花、茄袋、葫芦样、细口、匾肚,瘦足、药坛等瓶,俱不入清供。”
南宋 青瓷凤耳瓶
截竹为筒,筒插鲜花,本来也是古人花事中的雅趣之一。竹筒制作的花瓶难久存于世,因此不知它曾否流行。
青花双耳扁瓶
现代插花艺术中,花器的选择仍然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除了中国传统陶瓷花器之外,日式陶瓷和西洋陶瓷也被大量引进,素烧陶器的流行,顺应的正是当下返璞归真潮流的影响,也是追求自然朴素风格的佳器。
在传统的铜、锡、银、铁器之外,金属花器又增加了不锈钢、铝合金等新材质,增加庄重敦厚之感。石质花器的天然纹饰和色彩往往有意外之美,玻璃花器透明感能映衬花材之美,竹、木、藤、草编等自然植物花器富于田园风情,充满自然情趣。
日本花道中,花瓶被按照造型和质地分为“真”、“行”、“草”三个等级,在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分别使用。古铜、合金、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等都属于真花瓶;日本产上釉陶、仿古铜瓶等被称为行花瓶;日本无釉陶及竹、木、藤、瓢为草花瓶。
花艺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