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开豪车的原来都是这些人! 为什么豪车都是自动挡

2015-04-17 大视界 华声论坛



在中国开豪车的原来都是这些人! 为什么豪车都是自动挡
两位无业少年,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拥有了让普通人目眩神迷的兰博基尼小客车和法拉利小客车,居然还给撞成了渣渣,这已经够给人民群众添堵的了。今天,新京报记者又从兰博基尼车主唐某母亲那里访到了这样的说辞:一家人非官非商,被撞毁兰博基尼是春节前,唐某用炒股挣的钱,加上唐父赞助买下的。

用炒股赚来的钱买车,这个答案让对车主身份充满遐想的人们大跌眼镜。不过也有网友认为,现在跑车的买家主要就是出生平凡的下层致富者,和金首饰主要是穷人佩戴一样。

那么,豪车在中国这些年,真正的拥趸是谁?



●豪车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大多“特供”国家机关和国企

上世纪80年代末,凯迪拉克和林肯曾是中国人心目中豪华车的代名词。电影《大腕》中,英达曾有一句“装穷”的台词:“你别看我开一卡迪,其实我没挣什么钱”。这个卡迪,说的就是凯迪拉克。

可以说,被称为“总统座驾”的1993款凯迪拉克弗雷特伍德Brougham开启了美国豪华轿车在国内大行其道的先河。这款轿车90年代曾以小贸方式进口中国。所谓小贸,是境外商人来中国之后,与海关的一个协定,他们可以带来一辆昂贵的车,但这车只能是三年前的款型。

当年购买这款车的公司大多数是外交部门、一些中外合资的企业和高级酒店。也有少量的大型弗雷特伍德礼宾车进入到国内,作为高级外宾的接待车。许多车迷回忆:小时候每当经过一些中外合资的大酒店,都会在停车场内搜寻费雷特伍德的身影。在天安门附近,经常能见到以车头悬挂各国国旗的凯迪拉克弗雷特伍德为首的国宾车队。

直到90年代末,这款经典的美式飞船被各大酒店淘汰。从礼宾车慢慢沦为婚庆用车,再到街边废弃的旧车。



美式豪车的衰落,伴随着德系三强ABB(奥迪、奔驰、宝马)的一路高歌。起初这些车也是被国内的政府部门大量采购。而自1988年奥迪进入中国以来,黑色奥迪成为中国公车的首选,被称为“官车”。1993年6月,史玉柱获得1992年度的科技进步奖,奖品是一辆白色奥迪。而上一届的获奖者得到的是黑色奥迪。据说取“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意思。

●90年代,豪车逐渐成为下层致富者的标识

在90年代,家庭轿车属于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有多奢侈呢?1995年,大连市民徐海成在汽贸买了一辆进口达契亚,价格七万多,属于当时的中档车。查阅统计数据,1995年大连城镇人均收入为5711元,这辆车的价格相当于一个大连人14年的全部收入。

所以,对于怀揣钞票,渴望彰显财富的中国先富阶层而言,拥有一辆豪车是不二之选。

1992年,那时的中国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私家车的概念还很模糊。而那一年对法拉利来说,却有着重要意义。当时法拉利在北京亚运村会展中心进行了一次展卖,与其说是展卖,不如说是展览更为确切,因为当时中国内地还没有一辆法拉利跑车。



在北京的展卖会上,法拉利厂家原本打算展览一下就运回去,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内地尚不具备购买实力。没想到香港华达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华以13.888万美元把这辆法拉利留在了北京,他也成为了中国拥有法拉利的第一人。法拉利在天坛举行了为李晓华举行了一个交接仪式,给他配的牌号是京A0001。法拉利公司曾在巴黎的机场里竖起一巨幅广告牌,画面就是李晓华和法拉利的这张合影。广告语则是“来自红色资本主义的挑战者”。



李晓华草根出身。改革开放催生了一批出身底层,赤手空拳打拼的致富者,他们成为豪车消费的主力群体。90年代日系豪车的代表雷克萨斯LS400,1989年刚刚在美国上市便被迅速地进口到国内销售,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商、矿主等私企老板们争相购买。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浙江地区是豪华轿车的主要消费地之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浙江义乌人掀起了买宝马、奔驰等豪华车的热潮,消费群体主要是民企老总及个体老板。时至今日,义乌仍然是中国豪车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据义乌市车管所的统计,2006年底义乌拥有迈巴赫2辆、法拉利56辆、世爵跑车2辆、蓝博基尼5辆、莲花跑车8辆、宝马2814辆、奔驰1302辆、奥迪3698辆、保时捷163辆、悍马36辆、劳斯莱斯8辆、宾利32辆、凯迪拉克184辆,其中车价最高的达1600多万元。



●如今部分豪车不再是稀罕物,宝马奔驰开始走入家庭

入世十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001年的230多万辆跃升至2349.19万辆,已经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宝座。而在如此牛市的大背景下,中国豪华车市场也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高峰。201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高达80%;2011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超过30%;2013年,中国汽车总体市场表现低于预期,但豪华车需求仍然增长迅速。以奥迪和宝马为例,二者2013年在华销量均超40万辆,占各自全球销售总量的31%和24%。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相关报告,最早在2016年,中国就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

对一般人来说,虽然拥有豪车仍是难以企及的,但在大街小巷上看到一辆豪车,已不复90年代在北京街头看到一辆凯迪拉克的激动心情。



在不少地方,豪车是一场像样的婚礼中的标配。2014年11月23日,唐山市一支由30辆劳斯莱斯幻影组成的豪华婚礼车队霸气过市,车队首尾距离约达500米。有好事者计算,车队总价值超过2亿。开着豪车摆摊的景象也常见不鲜。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北京阜成门地铁站,一位妇女开着捷豹等多款豪车摆地摊卖化妆品十几年。

那么,豪车品牌背后的车主们到底是什么人?2014年,胡润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豪华车品牌特性研究白皮书》,描绘了八大主要豪车品牌及其车主的“形象标签”:中国豪华车车主整体属性为年轻、高学历、高收入,平均年龄33.5岁,男性占76%,将近一成在国外时间超过3年,平均家庭年收入达到105万,认为自己自信、坚强、热情。

宝马和路虎的车主被认为是炫富的暴发户、富二代、新富人群、包工头等,宝马还被贴上了“二奶车”的标签;这两类车主的自我认识是中小企业家、外企中高层、专业人士、新富人群。另外,奔驰车主的形象是企业家、高品位、成功,雷克萨斯车主的形象不鲜明,沃尔沃车主被认为是社会中坚、低调、注重精神生活和家庭,开凯迪拉克是白领、成熟、成功的象征,而英菲尼迪车主的标签是中性、富二代、活泼、“外貌协会”。

就在宝马、奔驰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用车的选择时,兰博基尼、法拉利、迈巴赫、宾利等位于金字塔顶端的豪车依然遥不可及,胡润的研究报告也未将其纳入八大主要豪车品牌。虽然它们同为豪车,但内部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穷富之别。2014年6月,云南一辆捷豹车和一辆奔驰车在行驶中发生了“不愉快”,随即两车主大打出手。亮点在于,在战斗中占据上风的奔驰车主,边打边喊,“有钱你就拽,你爹妈没教你,穷人也是人啊!”



财力雄厚,对玩车有要求的人组建起了私密性更强的跑车圈。据业内人士介绍,跑车圈在2009年后逐渐兴起,开得起跑车的人非富即贵。SCC是北京超级跑车俱乐部的简称。该俱乐部自2009年成立至今,现已有1600多位超级跑车车主会员,分会遍及全国23个省市,注册超跑数量超过1600辆,入门车型为售价过百万的保时捷911。

曾有一篇媒体特稿,将目光对准了SCC。这篇特稿写道:创始人张宽以高调、炫耀、极富感染性的魅力为SCC定了基调,而这种流光溢彩、无忧无虑的生活为张宽笼络住了两类人,一类是他自己,获得了财富,渴望抓住青春最后的尾巴,一类是胸怀大志,但目前无力可施的财富第二代们。CNN曾采访了SCC,问为什么要买跑车时,一个被众人推上前的孩子用英文回答:Because my father is very rich。(因为我爹有钱)



●这些人给中国人做了豪车品牌的知识普及

在中国,豪车向来是和富人群体联系在一起的,而开豪华车的富人又经常也被联想到“为富不仁”,类似“有豪车,任性”的新闻屡见不鲜。

但这些任性的车主也在无意中为大众做了豪车知识普及。

2009年8月底,在力帆集团投资俱乐部紧缩银根的背景下,网络曝料力帆集团创建人尹明善的儿子尹喜地3000万购名车布加迪威龙而引发网络热议,尹喜地也成为世人瞩目的网络红人。对中国市场来说,法国超级跑车品牌布加迪是一个陌生的品牌。2008的北京车展上,2500万元的布加迪卫航16.4成为当时最贵的新车。

2010年,尹喜地和朋友驾驶豪华跑车飙车,因超越正在执行紧急任务护送四川省某高官的警车而被警察截获,四个人当场接受处罚,并撅着屁股趴在兰博基尼的车盖上写检讨,场面十分好笑。



如果玛莎拉蒂要在中国找一个代言人,郭美美可能是最好的人选。2011年6月21日,20岁的郭美美在微博秀其与玛莎拉蒂的图片,炫耀其奢华生活,而其认证身份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由此引发全社会对中国红十字会的质疑。

从玛莎拉蒂的在华销售数据看,郭美美绝对可谓“销售功臣”。2013年,玛莎拉蒂在华销售4000辆,同比猛增430%;2014年,玛莎拉蒂在华销售9400辆。



●中国远未形成成熟的汽车文化

按照国际惯例,每当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达到20辆以上,这个国家就进入了汽车社会。自2009年汽车业产销量突破千万辆以来,中国便开始加速步入汽车社会。

但中国的汽车文化还远未成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观念、路况、法治意识及行为上,中国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比如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淡化汽车的社会地位,而在中国,汽车的功能除了作为交通工具外,更被“赋予”了身份、实力、特权象征的地位。

中国车主对汽车品牌也未形成比较明晰的认知和认同。当人们谈到自己想买一辆车时,他们往往只考虑要花多少钱,并不十分关心每个品牌各自的内涵。像凯迪拉克,对美国的黑人而言就是“美国梦”的象征,中国车主很难理解这样的背景。

汽车产品背后是汽车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奢侈品品牌研究中心教授李杰认为,豪车首先是有功能价值,代表的是一种卓越的品质,比一般产品的质量更高。其次,很重要的是情感性,比如其中蕴含的历史传承、文化、审美、设计感。“一个好的品牌,需要有三品:品质、品位、品格。每一个品牌的经历不同,成功路径不一样,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这样才构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

而汽车品牌背后则是一个国家的汽车文化。不同国家的汽车文化的不同,使诸多汽车品牌有了鲜活的底蕴。人们常说,美国车大气,德国车严谨,法国车浪漫,意大利车热烈,日本车精致,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各国汽车产品背后所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度总结。

当人们谈到汽车文化,其实说到底是在谈人。人拥有的素质、人创造的科技、人对车的痴迷。只有人成长了,眼界开了,中国的汽车文化才会有成熟的一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7738.html

更多阅读

在中国,关于大麻的刑罚 中国古代刑罚大全

最近关于各种大麻的的新闻不断,昨儿看到陈同学被入刑事罪,顺手查了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大麻的刑罚,发现原来我国的刑法相当地科学。跟毒品相关的行为,主要分为三类,自用,教唆收容他人,运输贩卖,牵扯到未成年人的,都要从重处罚。在这三类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沟通障碍的内在原因是

连锁销售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中国连锁销售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行业的存在不仅有内在的因素,还有外在的因素,这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结合决定了中国连锁销售的根本价值,也因此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机会。但我们也深知中国的国情决

声明:《在中国开豪车的原来都是这些人! 为什么豪车都是自动挡》为网友要一直坚持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