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军碑贴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崔铉撰文,柳公权书。这些宋代拓片也是在宋朝装订的,是目前幸存的唯一副本。据宋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载:原拓本分装成上下两册,惜下册已佚。
上册最早归属南宋权相贾似道,上有“秋壑图书”章,末页有“封”印。贾似道被籍没之后,此本回归内务府,元时归翰林国史院,明又入内务府,明亡后归清人孙承泽、梁清标、安仪周、张蓉舫等人递藏。上世纪中叶此本流于香港。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以重金购归,今藏北京国家图书馆。
碑文记录了回鹘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柳公权,字诚悬,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于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卒于唐懿宗李淮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他幼而好学,并能持之以恒,12岁即可吟诗作赋,被誉为“神童”,29岁中进士。他一生精经术、晓音律,尤善书法,官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开国公。在朝期间,长期任右拾遗、翰林侍书学士,是—位职业的宫廷书法家。柳公权书法初学二王,后取唐初名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之长,打下了楷书的深厚基础;继而又法颜真卿,对其笔法加以变化运用,终于自成一家。引日唐书·柳公权传》云:“公权初学二王,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家。”他的书法以精练劲健、端庄秀美、神完气爽著称于世,人誉之“柳骨”。
—
书名:神策军碑.楷书.柳公权.宋拓帖
![免费下载:宋拓孤本《神策军碑帖》](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62943t0191b7d69059d5c95d.jpg)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3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