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就开始带出境团的中青旅客户部副总经理张华已经亲眼看到或听说过太多关于中国旅客在国外的不文明例子。“导游或领队们经常会互相聊起带团时经历的各种‘笑话’。其实,细想起来,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悲哀,根本不可笑。我们确实需要在游客中倡导一种文明旅游的礼仪,否则,即使以后我们有条件真正畅游世界时,我们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一种缺乏素质的形象。”
关键词:就餐自助餐狂灌饮料路上喝

前些年带团到澳大利亚,看到一位团友在酒店吃完自助早餐后,拿出随身携带的大号雀巢咖啡杯子,旁若无人地去灌牛奶,当别人提醒他时,他笑笑说,这里的牛奶好喝,带着可以路上喝。结果,因为天气热,到了下午,大半瓶牛奶只好全倒掉了。有一次在泰国也遇到类似情况,一个国内的旅游团,其中有一个老太太在用带来的茶杯去灌橙汁时,被服务员看见了,冲她说“NO”,她没有理会,继续灌,服务员上前伸手想关掉开关,被老太太一把推开,险些跌倒。直到领队出面制止,这才走开。
分析:
众所周知,自助餐须酌量而取,不能带走,国内国外都一样,但这个规矩在旅途时大家常常“忘记”。少数同胞在酒店餐厅满盘满盘地装盛食物,最后吃不完造成浪费也不觉愧疚,遇上酒店自助餐上有大虾等美食时,有的人还宁可围在菜前站着吃,不顾任何礼仪。更有甚者把早餐酸奶、水果及鸡蛋携带出来,无所顾忌地在旅游车上或停车服务区等公众场合取出来享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怕自己吃亏,或贪小便宜的心理。
关键词:食宿宾馆毛巾擦皮鞋
一般来说,日本酒店客房的洗手间都会配备三卷手纸,一次一个旅游团入住酒店后,第二天就有客人反映房间的手纸没有了。结果仔细一问,是被同屋的人兜走了。还有一次在韩国,旅游团在退房时,被酒店查出客户配备的一双并非一次性使用的拖鞋不见了踪影,而且没有人承认自己拿走了,为避免出现让大家开箱检查的尴尬局面,领队只好掏钱赔付了事。不少游客退房前会恶作剧般将毛毯、枕头踩脏,用毛巾来擦皮鞋。更有甚者,会将宾馆的毛巾、杯子等低值东西带走。在东南亚旅游时,一些游客贪图省事会少带换洗衣物,因为他们备有“高招”:将小件衣服洗后,挂在台灯上连夜“烘”干,因此,台灯罩上常常会出现一道道黄色的水渍。
分析:
一些中国游客常跟旅行社抱怨,旅行社为什么不联系更好的酒店,其实,对于旅行社来说,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一些中国游客不爱护酒店的设施,一些档次较高的酒店因此不愿意接待中国旅游团。
另外,中国游客的吵闹喧哗是一大特色。马尔代夫2000多个小岛上遍布度假村。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几个度假村愿意与中国的旅行社合作接待中国客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不了中国人的大嗓门。一个餐厅只要进去哪怕只有七八个中国游客,也马上会变得人声鼎沸。常常影响到安静进餐和小声谈话的其他客人。
关键词:乘机机上餐具装进兜
去年欧洲游开放,首发团乘坐芬兰航空公司航班前往欧洲,途中,机上一改通常芬兰语、英文、中文的广播顺序,突然用中文广播,通知大家“请把餐具放回原处,服务员会前往收取”。原因很简单,不少中国游客因为“喜欢”上了机上的不锈钢刀叉,而把它们偷拿到了自己的兜中。即使是在听到了广播后,几个身穿“梦特娇”服装的中国游客,还是在迟疑片刻后,仅将其中一把叉子放回餐盘中以蒙混过关。
分析:
除了夹带机上餐具用品这种陋习外,中国游客上了飞机后喜欢换位置也是比较出名的,本来这是无可非议的,只是不少人会因为换位置从而堵塞过道的通行。此外,还有不少人喜欢在飞机下降过程中打手机,根本不顾及这是危及全机乘客安全与生命的险事。在公路交通方面,一些游客不注意保持车上卫生,乱扔果皮垃圾等,也是不文明的令人反感的举动。
七种陋习应当消灭
一些中国游客在海外最易显露的七种陋习为:
一脏:一些内地游客缺乏公德心,不注意公共卫生,所到之处留下满地垃圾。
二吵:一些游客在飞机上、车船上、餐厅,甚至在酒店大开着房门,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
三抢:在航班上时常看到游客争抢行李箱空位。有的还任意摆放行李,堵塞通道,影响后来者。
四粗:在一些游客身上,看不到对他人起码的尊重及礼仪。如问完路没有一句“谢谢”就扬长而去。
五俗:一些中国游客将家乡习以为常但难与国际接轨的行为举止带出国门,比如在豪华酒楼赴宴,竟脱了鞋赤脚搁在椅子上,或盘腿而坐。
六窘:衣着不整为不雅,衣着光鲜却举止不适当,同样令人尴尬。如有的人西装革履蹲在街头,有些人身穿睡衣在入住酒店的房间串门,引起其他旅客误解。
七泼:一些游客在海外遇到纠纷的时候,显得火气特别大,碰到不顺心的事,不是粗言恶语就是拳脚相加。
最后
祝即将出游的中国同胞们,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