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米教是由张陵创立的,张陵,东汉人,传为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传说,张母夜梦神自北斗而降,给她服下了一颗香气袭人的丸药,于是她就怀孕了。又说张陵降生时,异香满室,数日不散。
张陵自幼聪明,与“道”结下不解之缘。7岁时,他就开始研读《道德经》和天文地理、河图洛书等书籍。24时,他被乡里举荐,入太学学习。
后来,张陵被朝廷征召为巴陵郡江州(今重庆)令。在任期间,他体恤下情,勤政爱民,深受老百姓的爱戴。但是,张陵很快辞官归隐,到北邙山修道。
多年后,他带着弟子离开北邙山,寻找更好的修炼场所。传说他们在一只仙鹤的指引下,来到了山色秀美、人迹罕至的云锦山,于是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开始使用九鼎丹法炼制仙丹。
炼丹成功后,为了向世人传道,张陵便率弟子数人从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金牛古道进入蜀中地区,将风景秀丽的鹤鸣山选为传道基地。
在鹤鸣山中,张陵将《道德经》的作者老子神话为太上老君,奉其为道教教主。他将《道德经》作为道教主要经典,并撰写了《老子想尔注》等24部道书。
有一年,蜀地瘟疫盛行,张陵便和弟子运用灵符、法水、神咒等救治世人。人们口耳相传,都说他医术神奇并能降妖伏魔,都纷纷拜入门下,跟随他修习道术。张陵常教导弟子要修心养性、救治百姓。他还教老百姓制盐谋生,人们极为敬服他。
此外,张天师还设置了专门的静室,让病人在静室里打坐,诚心诚意地向神灵忏悔,再由教徒为病人写“三官手书”。即将病人的姓名和服罪的意思,写成文书,手书内容说自己遭受疫灾,难以医治,诚心忏悔,祈愿太上老君及三官消除前世今生的罪业。
经过这样的心理疗法之后,再辅以张陵配制的符水、药物,治愈了很多病人。老百姓从此将张天师视为神明,争相皈依他的大道。
入道的人需交纳五斗“信米”,这便是“五斗米教”之由来!遇到饥荒时,就拿这些米来接济灾民。在那个灾殃不断的时代,这一举措受到了穷人的欢迎,入道的人越来越多。另外,由于张陵有“天师”之称,所以该教派也叫“天师道”。
可以说,张陵才是道教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据说,他活了123岁时得道成仙,和夫人雍氏、四个女儿在青城山云台峰白日飞升,其子张衡继承了天师之位。
张陵所创建的五斗米道,是一个具有道德性、社会性的宗教团体。道教这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之所以能盛行千年,与其早期就建立起了完善的体系有很大的关系。作为道教的创始人,张陵受到历代信道君王的尊崇,被尊为天师、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在张陵之后,其子张衡、其孙张鲁相继担任天师,继续传播五斗米道。张鲁任天师时期,五米教发展迅猛,教团组织愈加严密,而且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区性政权。张鲁以教法治民,讲究诚信,统治汉中多年,得到了百姓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