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欣赏】
滨江述怀
赵一曼
誓志为人不为家, 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方未艾《赵一曼在哈尔滨》载于《哈尔滨日报》1982年10月。
【作者简介】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女。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受伤被俘,1936年8月2日在珠河(今黑龙江尚志市)被杀害。
【辅导员感悟】
铿锵玫瑰别样红
赵一曼是抗日斗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女英雄,她所作诗篇《滨江述怀》,磅礴大气、字字句句透着豪迈,“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一位女性在民族危亡时刻巾帼不让须眉的革命豪情。1962年4月9日,郭沫若为赵一曼题写了一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蜀中巾帼富英雄,石柱犹存良玉踪。(指明末著名女将军秦良玉)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东北西南齐仰手,珠河亿载漾东风。”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在令人发指的酷刑下,在生死抉择的考验前,赵一曼以她超越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让她的英名传诵至今。
除了震慑人心的英勇事迹,赵一曼的女性身份也是令人动容之处。谈到女性,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如花似水,被冠之以“柔弱”的印象,这常常令女性自身困惑不已。曾经有位选修了我主讲的《女性生涯规划》课的学生在课后问我:“老师,我在和身边的人谈到自己希望能在投行工作的愿望时,无一例外地从他们的语言、神态等方面得到类似的回应,‘一个女生去什么投行,趁着年轻早生孩子才是真的。’”该同学说,“我希望试着以一个女性的身份去做一些事情,但是总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是恰到好处。要么过于强势,要么偏于依赖”。
不可否认,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求职时就业机会的获取困难、职业发展中“玻璃天花板”的阻碍、生涯规划中家庭与事业的难以取舍等问题,让不少女性陷入困惑。也难怪尚未踏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们,面对生涯发展问题有所担忧和迷茫。我想,如何正确看待性别角色恐怕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美国政坛某著名女政治家曾坦言:“身为女性实际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一些来自于个体,一些则是社会长期对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对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女性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辛劳来与横梗在前方的无形壁垒展开博弈”。她同时还指出:“随着你的经历日渐丰富,你会意识到你无法控制生活中的许多事,而真正能控制的是你应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正如赵一曼,作为女性,她有柔美的一面,作为母亲,她有对爱子的无限眷恋与不舍。她不是不知疼痛,但她却超越极限;她不是没有遗憾,但她却义无反顾。是什么铸就了一位外表清秀的女子如此坚强的意志?是什么让一位年轻的母亲毅然与亲爱的孩子生死诀别?在她的诗中我们找到答案,是“新故国、沃中华”的民族气节,是“除敌寇、迎胜利”的人生目标。信仰使人坚定,坚毅使人强大。引古证今,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不惜牺牲生命,为了追求信仰可以克服万难,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又怎能囿于性别的差异而止步不前?
面对校园里朝气蓬勃而稚气未脱的女大学生们,我想,他们正是因为对未来、对人生有无限美好的憧憬,才更担忧可能遇到的羁绊。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梦想未来、规划人生的黄金时期,要做好人生规划,就应该要有宽广的胸怀,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努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
在性别差异问题上,女性也有优势。校园里,因为刻苦用功,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中女生比例很高;职场上,因为缜密周到,女性管理者总是风采奕奕;生活中,因为灵敏聪慧,每一位女性都能成就自己的独特风景。
所以,与其为了不可改变的性别差异大伤脑筋,不如转换思维,将目光聚焦在发挥自身优势上,相信自己,以能力证明实力,以智慧定位人生,以信念坚定梦想。自信是一根柱子,能撑起精神的广漠的天空,自信是一片阳光,能驱散迷失者眼前的阴影,让我们勇敢而自信的前行吧,让铿锵玫瑰大放光彩!
(学生处 方雅静)
【拓展阅读】
《最后的谈话》,赵一曼等著,漓江出版社,199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