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教学的社会环境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科恩指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发现对青少年来说,等于一场真正的哥白尼式的革命。”随着高中期孩子性的发育成熟,社会、成人对其态度的改变,他们越来越注意自身,不仅自我意识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而且自我意识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深刻。

(1)“自我”明显分化。中学阶段,儿童时期的那种较稳定、较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分化成了两个“我”:观察者的“我”和被观察者的“我”。“自我”的分化,使中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开始认识到自己那些在小学阶段从来未被注意到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的分化,到高中阶段表现得更为明显。高中期孩子要比初中期孩子更善于从旁观者的新角度来观察自己,更善于内省,思考自己和自己的问题。“自我”的分化导致主体“我”的崛起,使高中期孩子从“浑沌之我”、从“无我”的蒙昧状态中苏醒过来。而崛起的主体“我”要在高中期孩子心中站稳脚跟,确立自己的地位,似乎只有扩张自己。于是这种苏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矫枉过正,它使高中期孩子长久地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对周围的事物不屑一顾。他们充满自我炫耀的冲动,常常表现出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举动,开始不把权威、传统和社会规范放在眼里,唯我独尊,我行我素,老是强调自己,维护自己。这种表现很容易被别人误认为是妄自尊大,自私自利。其实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内心还是脆弱和不自信的。他们只是暂时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或无意识的利己主义者,绝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自私自利者(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孩子在少年时代就已形成了自私自利的劣性)。

(2) 对自己形象更关注。高中期孩子对自我认识的过程,首先表现在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上。从中学开始,个体以新的方式来感知自己的生理面貌,比较注意和关心自己的外貌,如身高、体形、服装等,喜欢受到好评。这种兴趣在高中阶段有所加强,而且女生一般都比男生更关注自己的外貌。在一个有趣的研究中(Musa &Roach.1973),一组中学生被要求根据一个尺度进行自我评定。对外表的满意与否由下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反映:“假如你能对你的外表做出你想要做的任何改变,那么你会改变什么?”学生可以写上自己所希望的改变,也可选择“什么也不愿改变”的回答。结果显示明显的性别差异。首先,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把自己的外表评价为比其同龄人更具吸引力(作出这种评价的男孩为35%,女孩为28%)。其次,48%的男孩对自己的外表非常满意,他们不愿有任何改变,而女孩仅有12%不愿改变她们的外表。另外还发现,在女孩中,对自己外表的修正与否与其对自己外表的评价有关系。一般说来,那些认为自己的外表与同龄人有相同吸引力的姑娘,有着较高的自我修正愿望,而那些把自己的外表评定为比同龄人少些吸引力的姑娘,却反应出一种较低的个人修正愿望。这种关系在男孩中没有发现。

由于外表是高中期孩子自我认识的重要成分,因而高中期孩子喜欢经常照镜子,或用更多的时间去注重衣着。他们不再像童年期那样,父母给买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而开始有了自己的喜好。然而高中期孩子这种常照镜子或用过多时间去注重衣着的举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出于自我满足,而是出自担心和不安之感。在高中阶段,孩子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成为所谓的生理缺陷的牺牲品。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特点,不要轻易把注重打扮视为一种不良行为,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外表,不要把外表看得很重,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更重要的是内在品质。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教学的社会环境
高中期孩子对外表的操心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大多数孩子会慢慢习惯自己的外表,认可自己的外表,那些上升到首要地位的则是“我”的另外一些特征,如智力、才能、意志品质和道德品质。

(3) 对自我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意识。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高中期孩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孩子来说,一切时间计量中最重要的是现在。儿童对时光流逝的感觉很慢,对过去的回顾极少,对未来的观念也是十分笼统的。高中期孩子则不同,他们从少年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越来越使人感到是一种有生命的、具体的、同某些重要事件相关联的东西,而且未来逐渐成为时间的主要量度,时光流逝的主观速度显著加快。时间不可逆转的强烈感受同不愿看到时光流逝的心理,以及时间停滞感在高中期孩子的意识中往往同时并存。他们时而感到自己很年轻,甚至很小,时而又相反,感到自己已经长大。高中期孩子会更经常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前途,从而把今天的自我看作未来“自我”的保证,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关头。“我是谁”的问题在高中阶段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现时特征的评价,而且还意味着,或者说更主要是意味着对前途的能力的评价:我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我将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

对时光的飞速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意识,一方面使高中期孩子开始关心、思考自己的前途,富于理想;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遇到了“生存有限”的问题,碰到了“死亡”这个概念。孩子很小就开始对死亡的本质发生兴趣,但他们最初的兴趣是属于认识方面的,并且融合到这样的哲学人类学的问题中:人从什么地方出现,又消失到什么地方?而且他们必须直面这样的人生课题:人人都会死,但我要活下去。死亡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思考和日记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去掉了长生不老的幼稚幻想,接受了死亡不可避免的观点。对死亡的意识,虽然常常使许多高中期孩子惊慌失措,难受恐惧,但它却促使他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考虑如何更好地度过一生。

(4)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个性品质,更经常、更深地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高中期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儿童而言,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外部世界,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力全部集中在这个外部世界。儿童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一般并不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12岁以下的孩子,大多数都把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随着行动或事物而产生的东西。如果他生气了,那么他对此的解释是,是谁使他生气的。而对高中期孩子来说,外部世界只是主观经验的条件之一,他本人则是这个主观经验的中心。他们不再把自己的情感领会和理解为某些外部事件的产物,而是看作“自我”的内心状态。高中期孩子对内心的问题特别敏感。心理学家们曾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过这样的测验,即要求儿童读写一篇未完成的故事,或根据一幅图编写一个故事。结果表明:儿童和年龄较小的少年通常描写动作、行为和事件;年龄稍大的少年和青年则主要描写人物的思想和情感。这表明高中期孩子对别人和自己精神世界的关注。另外,高中期孩子喜欢记日记也表明了他们希望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关心自己个性成长的要求。他们的日记多是作为观察者的“我”对作为被观察者的“我”的观察记录。前者在对后者的观察中所产生的种种内心体验,需要找个朋友说,希望有个倾吐的对象,但又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内心的秘密,于是只好采取自己向自己倾吐的方式。虽然高中期孩子已开始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水平还不高。

(5)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高中期孩子的自我评价开始是注意自己身体、衣着,以及别人对自己态度的评价,随后注重自己的社会活动、社会名誉和社会关系的评价。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评价比初中孩子要客观些、全面些,但还未达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水平。自我评价的独立性较初中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对自己进行独立评价。

在高中期孩子的自我评价中,常常存在着一种自我有利化倾向,即自我评价总是趋向对自己有利。比如,在评价自己取得的成绩时,常自觉不自觉地将其归功于自我的能力、素质和主观努力;而在评价自己的失误、错误时,有意无意地夸大客观中的困难和障碍,为自我的能力、素质、主观努力不够开脱责任,以避免不愉快的感受,使自己“问心无愧”。在评价他人时则存在一种与自我评价相反的倾向。评价他人成绩时,总爱去找有利于他人取得成绩的客观因素,从而间接地减轻自我的压力;而在评价他人的失误时,又倾向于证明他人主观努力不够和素质太差,从而间接地肯定自己的素质。

另外,高中期孩子的自我评价还容易出现高估自我或低估自我的倾向。不少高中期孩子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评价是颇高的。对自我的高估,一方面使一些孩子目中无人,眼高手低;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他们的不公平感,易感到受了委屈,因而牢骚满腹。但也有一些高中期孩子有低估自我的倾向,容易背上万事不如人的沉重包袱。所以家长应注意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以免对个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6)强而敏感的自尊心。随着自我意识的触角对主体内心世界的指向和深入,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越来越强。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容别人歧视、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自我态度。自尊心是高中期孩子自我意识最敏感、最不容许别人亵渎、侵犯的部分。高中期孩子绝大多数都期望自己在集体中居于适当的地位,得到较好的评价和重视。他们最怕别人看低自己,最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鼓励。他们总以各种方式在各个领域表现自己,处处争强好胜。这种获得承认和赞赏的需求,如果不能以合乎社会角色规范的方式得到满足(比如在学习、工作、业余爱好中取得成绩,赢得荣誉),就可能用不符合社会角色规范的方式去寻求满足(比如寻衅滋事、玩世不恭、打架斗殴、搞恶作剧等)。高中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纠纷和攻击行为,往往都是由于自尊心受到威胁而引起的。应注意的是,自卑的孩子也有强烈的自尊心,只是由于自我的压抑而被扭曲。他们对自尊心的强烈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以妒忌、暴怒等过火方式来谋求和表现自尊心,还可能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满足自尊心。因此,对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应给予关心和保护,而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引导他们正当地表现自尊心,并使他们懂得,要取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的道理。

(7) 容易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儿童对自卑感的体验较少。因为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对优劣的判断还只是局部性的、表面的,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是人生的意义。而青年期是最容易产生自卑感的阶段。随着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更加强烈地关心自己,急切希望一切超过别人。他们常常梦想着怎样一鸣惊人。这种自我显示的欲望往往是与本人的能力有距离的。另外,也有一些高中期孩子因总是考虑着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自己究竟有多少真本领等问题,而陷入了神经质的状态。在这种心理基础上,高中期孩子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事而产生自卑感。甚至一些在成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的问题,但他却往往为此产生了自卑感。如自己的个子太矮、脸上的粉刺太多、自己的东西不时兴等等都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

自卑感强的高中期孩子,往往在其反面都有着强烈的想超越别人的欲望。智力低和自卑感并不是互相联系的。关于这一点曾有人做过调查,结果发现:真正在某一方面能力不高的人,倒不一定是自卑感强烈的人;而在那些具有一般能力以上的人中,倒是有很多自卑感强烈的人。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而自己又一知半解地知道一些,就更加想显示自己的缘故。特别是在那些什么都想超过别人,什么都想得满分的人中,自卑感强烈,性格乖僻的孩子格外多。

自卑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防卫心理。高中期孩子因自卑感而产生的防卫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

伪装。自卑的人往往知“我”,却不敢袒露“我”。既不承认或不接受本来的自我,也不致力于去克服弱点,而是工于矫饰,把自己伪装成另外一副样子出现在别人面前。比如,有的高中生不愿承认自己能力的限度,盲目地从事力所难及的工作。

转嫁。由于见到别人比自己强,又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就把对自己的不满情绪转嫁到他人身上,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优势,来平衡失重的心态。这是某些自卑者常用的保卫自我的方式,也是劣化人际关系的祸根。

回避。往往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回避他人,希望尽量少与人接触,以使自己接受刺激的可能性减少,从而增加安全感;二是回避实际行动,特别害怕失败。实际上,这种回避躲闪往往会引起比自身缺陷或弱点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得多的内心紧张感。

自暴自弃。由于轻视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总是把别人的优越之处,看成是自己的低能。于是有的自卑者容易全面否认自我,作出自暴自弃,甚至危害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若被自卑感所笼罩和统治,他的精神活动就会遭到严重的束缚,会变得不肯面对现实,从而丧失独立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是否有较强自卑感的倾向,即是否有上述表现模式。如果有,应尽快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逐渐从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以免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8) 动态发展的自我调控。自我调控的确立,是个体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高中期孩子的自我调控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还很不成熟,很不稳定。具体表现为:

行为动机的自我确立从多样性向统一性发展。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心的发育,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社会地位的变化和社会交往的增多,青少年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大大地发展起来,满足需要的动机变得复杂、多样。而复杂多样的动机,使得个体行为的意向多样而不稳定,到青春中晚期,随着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个体各种分散的、具体的动机被统一起来,动机结构趋向稳定,由以前的“常立志”变为“立常志”。高中期孩子就处于这种由“常立志”发展到“立常志”的过渡状态中。

行为调控的动力由外部控制为主向内在控制为主发展。小学生对自己行为调控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在控制力,受社会与成人的要求所支配,服从于传统和权威的安排。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开始摆脱传统和权威的束缚,要求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他们以各种尝试力图向别人和自己证明,他们能独立进行判断,能自主地进行活动,能自己克服困难。在个体与客观现实的相互关系中,高中期孩子自我的独立意向越来越成为行动的主导因素。

行动的执行由自发性、冲动性向自觉性、计划性发展,自我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孩子在高中以前,在从事某项活动前一般不会作深思熟虑的安排,常常是“走到哪个坡,就唱哪个歌”,对行动目的与计划缺乏深远的估计。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经验的增多,孩子行动的自觉性与计划性逐步增强,在从事某项活动前,不仅已预计到行为的后果,而且还将规划出行动的方式。同时,高中期孩子对行动的自我调控能力也比初中期孩子有了提高,行为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这表现在他们开始能较好地根据新的形势决策新的行动目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开始能较好地根据行动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来的目标与方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活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6386.html

更多阅读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意识形态渗透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张允梅 的工作室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文意识渗透培养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渗透 培养论文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事实上,不了解一个民

做一个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中学生 社会公德意识

做一个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中学生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

《意识的能动作用》教学设计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第二节意识的本质和作用第二框意识的能动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认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理解不同意识的不同作用, 懂得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课内

认识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和执拗敏感期 儿童执拗敏感期

之前说起Terrible2,就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大意无非是2岁多的孩子特别烦人,脾气特别差之类的。现在钟小安两岁5个月了。妈妈算是对这个Terrible2有了确切的体会。如果现在问我,Terrible 2究竟是什么?我会说,Terrible2就是自我意识敏感期+秩

声明:《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教学的社会环境》为网友为迩战兲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