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大祠堂
赵家是宋朝皇族后裔。先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魏王赵匡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早亡,到宋朝建立时,太祖赵匡胤有两个弟弟,即赵匡义(光义)和赵匡美(廷美)。根据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的约定,宋朝皇位的传承是兄传弟,叔传侄。然而,天不遂人意,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后,赵匡美先逝,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德芳也早死。于是,赵光义去世后,由他的儿子继位。后来演变成父传子,因此,北宋九个皇帝,七个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于是选定太祖赵匡胤的后嗣继位,皇位传回太祖后人。南宋共九个皇帝。赵匡美后人成为宋朝皇族后裔。
赵匡美的第八世孙,叫赵怿夫,于公元1234年从江西来到广东出任香山县事(县长),死于任上。其子孙在广东香山(今中山)落户生根,就是南门赵家的来历。赵家大祠堂最初为纪念赵怿夫的曾孙赵梅南,于1454年兴建。赵梅南生活在元朝年间,隐居黄杨山,蒙古人多次邀请他出士做官,被他拒绝。他有不少诗作,名为“菉猗诗集”,所以,祠堂叫“菉猗堂”,用蚝壳筑墙。后来扩建成面阔三间,三进夹两天井的建筑群。
赵家大祠堂的坐向与传统建筑坐北朝南不同,是坐东朝西的,面向珠江其中一条支流的出海口,叫崖门。这里有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历史。当蒙古人南下,南宋皇帝航海(逃难)到崖山时,赵怿夫的孙子赵若梓等人招募义勇军前往崖门勤王,被丞相陆秀夫特令他“归以存宗祀,敕赐忠孝义士”,抱宗族祭祀礼器前往黄杨山存放。从明朝开始,赵家族人即在宋朝灭亡之地,崖门一带购置田地,建立国母祠,纪念与大宋社稷同生死共患难的忠孝义士。
从造父被周穆王封赵姓,赵氏家族不断发展壮大,先有赵国,后有宋朝。宋朝能延绵三百载,是华夏文化的传承。赵氏族人是一群遵循自然道德法则的炎黄子孙,因此成为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到家乡广东珠海市斗门镇南门村,在小时候生活过的赵氏祖祠里,仿佛置身亲人的怀抱,感到十分亲切和温暖。的确,这是我的祖先灵位安放的地方。他们荫庇着子孙,使我们志在四方,依然能得到各方贵人的帮助。我为赵家人感到自豪。
赵家大祠堂等古建筑组成的南门村风景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13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奖
赵弘殷(公元899-956年),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魏王赵匡美的父亲。庙号宣祖。(图片来自赵氏族谱)
赵匡美(公元947-984年),又名光美、延美。(图片来自赵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