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2011-09-29 09:05:08)[ 标签: 文化

分类: 推荐

一、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垂髫、始龀】:童年泛称。髫(tiáo)、龀(chèn);

【幼学】:10岁;

【束发】:15岁;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50岁。又称为: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或直称:年逾半百;

【花甲】:60岁。又称为: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古稀】:70岁。又称为: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杖朝之年】:80岁;

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耄耋(mào dié);

【鲐背之年】:90岁;

【期颐之年】:100岁。期颐(jīyí)。

二、古代的计时

【十二时辰制】:

十二时辰制始用于西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五时辰制】:总共15个名称,是否每个辰制有三个名称,暂时未知(编辑者注)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与时辰有关的名称】: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戊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

三、古今死的说法

一个国家,谁也不愿意去,但最后每一个人还是不情愿地去了,这国家,就叫天国,这只是死人去的地方。据说,好人死后,进入天堂;坏人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进入天堂也好,打入地狱也罢,最后都免不了一个“死”字,但其“死”的意义则不同。司马迁和毛泽东都说过,有的死重于泰山,有的死则轻于鸿毛.。俗话说得好,一样的生,百样的死。年龄不同,地位不同,死法不同。

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死”的文字表达形式也有千差万别。也就是说,死的说法有很多,下面是收集到的206种关于死的不同说法。可分为33类:

1、常见说法(13种)

去世、过世、谢世、辞世、死去、离世、长逝、死亡、永逝、.咽气、死了、安眠、.安息。

2、委婉的说法(17种)

永眠、长眠、永别、仙逝、归西、千古、升天、光荣、照山、合上眼、入地宫、归地府、当林业员、见马克思、姥姥家去了、永远地睡着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3、古帝王死的说法(6种)

驾崩、大薨、山陵崩、登遐、崩、晏驾。

4、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死的说法(2种)

薨、薨逝。

5、为国为民为正义的说法(10种)

捐躯、牺牲、殉国、殉难、就义、国殇、殉职、.殉、壮烈、舍身。

6、因病而死的说法(6种)

病故、病卒、病逝、暴卒、病死、病亡。

7、和尚死的说法(5种)

圆寂、坐化、示寂、示灭、涅槃。

8、意外死的说法(11种)

遇难、非命、死于非命、横死、遇害、毕命、被难、死难、山高水低、罹难、丧身。

9、未成年死的说法(6种)

夭折、短命、夭亡、短阳寿、夭逝、夭殇。

10、仇敌死的说法(16种)

毙、呜呼、乌呼、丧命、毙命、归天、完蛋、断气、见阎王、回老家、归西天、玩儿完、一命呜呼、命归西天、一命归西、一命归天。

11、正常死的说法(4种)

寿终正寝、善终、老逝、寿终。

12、忌讳死的说法(2种)

老了人、坏去了。

13、父母死的说法(4种)

大故、如丧考妣、弃养、失怙(死了父亲)。

14、妻子死的说法(2种)

悼亡、断弦。

15、狱中病死的说法(1种)

瘐死。

16、道教徒死的说法(1种)

羽化。

17、作战中死的说法(1种)

.阵亡。

18、因丈夫死而自杀的说法(2种)

殉夫、殉节。

19、因恋爱受阻而自杀的说法(1种)

殉情。

20、自杀的说法(13种)

自杀、自杀、蹈海、自裁、自焚、自尽、自戕、自刎、自缢、自经、自绝、.自寻短见、轻生。

21、死在他乡或国外的说法(1种)

客死。

22、被人杀害的说法(2种)

凶死、凶杀。

23、突然死亡的说法(3种)

溘逝、溘然而逝、猝死。

24、饿死的说法(2种)

饿殍、殣。

25、掐死的说法(2种)

扼死、扼杀。

26、老年人死的说法(3种)

凋谢、油尽灯灭、走完了人生旅途。

27、伟人死的说法(4种)

兰摧玉折、巨星陨落、与世长辞、逝世。

28、高龄而死的说法(1种)

登仙。

29、死的讥笑或诙谐说法(3种)

伸腿、翘辫子、呜呼哀哉。

30、用枪打死的说法(5种)

.击毙、倒毙、枪毙、吃花生米、吃枪子儿。

31、死了配偶的说法(1种)

丧偶。

32、用绳勒死的说法(1种)

绞杀。

33、其它关于死的说法(55种)

卒、亡、故、殁、殂、作古、生天、仙去、殒、哈喇、弃世、亡故、死灭、断送、身故、永生、殪、永诀、故世、殒命、陨灭、归休、已故、下世、没了、超升、超生、完了、长辞、丧亡、气绝、物故、物化、灭亡、遁化、.迂化、迂神、隐化、解驾、仙游、捐舍馆、弃堂帐、启手足、没气了、故去了、掉气了、掉了气、断气了、断了气、化了灰、没有气、咽了气、命赴黄泉、命丧黄泉、一瞑不视、撒手人寰、遽离人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5943.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划分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界限? 婴幼儿年龄划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的通知1992年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

声明:《古代对“年龄、时间、死”的称谓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为网友我会一直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