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邑龙王庙 九天圣母庙


东邑龙王庙 九天圣母庙

东邑龙王庙

史红魁

东邑,在山西省潞城市东南十里。《说文解字》:“邑,国也。”本义为人居住的地方,多义,也为城镇、国都、封地、小的县城。东邑,带“邑”,说明在很早就是比较大的村镇。东邑,何时建村,尚未查到记载。潞城,在商时为微子国,春秋时为婴儿国,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带。东邑在微子镇南十里,当也是早为人们开发、居住之地。“邑”者,小为县,大为国。东邑,在潞城,是唯一带“邑”的村镇,当时可能就是微子等国的诸侯小国。七十年代,在村南发掘一古墓,其碑文记为“黄移村”。目前查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潞城县志》记全县设四乡三十六里,东邑属葛井乡神泉里。清康熙《潞城县志》仍为葛井乡神泉里东邑村,直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阎锡山推行区村制,潞城改编为五区,百户以上为编村,计八十二编村,东邑为第二区第十二编村,下分十五闾,从此不属神泉里。解放后,设东邑乡。

东邑村南有葛井山,山顶有葛井,南山腰有寒泉,葛井寒泉,潞城旧八大景之一。村西有卢医山,东有龙山,三山环围。全村宛如一条蟠龙,又似凤凰,龙盘凤踞,高居在中间丘坡上,虎视北方,龙翔凤翥,摇摇欲试!村北如高昂的龙头。就在这龙头上,坐落着东邑龙王庙,这就是东邑这条巨龙的头!潞城的旧县志记有潞城城里龙王庙,都没有东邑龙王庙的记载。在《潞城市志》《古建筑》中,记载了东邑龙王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很古公认的神灵,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挂天,秋分潜渊,是司雨水之神,呼风唤雨,保佑生灵。称“九江八河五湖四海行雨龙王之神”。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建龙王庙,祭五色龙祈雨,起于汉代。宋代,各地多有,宋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龙王庙皆封王爵。龙王庙由民俗之神上升为祀典之神,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是神州大地很久的风俗。

传说:东邑西大山很早有大蛇怪,东海龙王为民除害,与蛇怪大战三天三夜,大败蛇怪,龙王也累死,龙爪深深在地上挖下五道沟,一直留存到现在。老百姓为纪念龙王,就在村北五道沟旁,修建了较大的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南北长73.63米,东西宽27.3米,计2010平方米(计三亩)。大庙两进院,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规整有序。原有建筑三十三间。东邑龙王庙原庙碑丢失,建筑年代记载不详。大多数认为正殿是金元风格,也有说是宋代,其余为明清所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单檐硬山顶,山门两侧连八字形影壁墙。山门脊刹有“道光十八年”题记,可能是建造或维修记载。1986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现门前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大理石石碑,庄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邑龙王庙山门

原来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说起石狮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原来庙前有一对漂亮的石狮,不知什么时候,被附近一个村子的人偷去了,安放在本村一座庙前。后来,庙里来了一个傻郑,力气很大,脑子有点不太机灵,游手好闲,就住在庙里。村里人逗傻郑,说龙王庙的石狮被附近一个村的人偷去了,你力气大,敢去把那对狮子弄回来吗?一天夜黑风高,傻郑真的去了,他力大无比,到了那里,慌慌张张一个胳肘窝夹了一个石狮回来了。到天明一看,人家对狮都是脸对脸,这两个狮子是一顺的,都向右看。不管什么样吧,就摆在庙门前,一直到前些年。可惜的是,近几年,这对一顺狮子,又被人偷走了!

跨进山门,第一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在山门西侧有一眼老井,是为祷雨取水之用。迎面是倒坐戏台的后墙,下中间开门,门上半部石雕拱形门额,雕刻莲花、龙形图案。门上方精刻长方形石框,镶“泽润生民”四个楷体大字,苍劲浑厚。此取自《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中国儒家治国之经,也是东邑龙王庙的宗旨和特色。

东邑龙王庙戏台后墙石刻

穿过门道,进入第二院,南面是戏台,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有东西耳房,已被拆除。孔子曰:“兴于礼,成于乐。”神殿与戏台结合,是北宋以后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神殿象征礼,戏台象征乐,每逢庆典,都要在戏台为龙王唱戏。

东邑龙王庙戏台

龙王庙的核心是正殿。在庙北部,有一方台,南北14.76米,东西13.5米,高1.15米,有七步青石台阶,步步登高,显示着龙王的尊严。正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13.24米,进深六椽,11.97米。屋顶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大吻、垂兽、戗兽、套兽均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六条行龙,更显龙王庙的本色和威风。垂脊雕凤,均配饰牡丹。梁架为金代特色:大叉手,平梁,四椽袱对前乳袱。大殿有两根很粗的原木大梁,实是罕见,近千年完好。村里人多少年传说,这两根大梁,一根是荒蒿王,一根是荆棘王。正殿建筑最传奇的是前檐下的三大四小七个斗栱,是典型的宋金斗栱的独有构造特征,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间补间斗栱媲美。当心间、次间斗栱、柱头斗栱均五铺作,单抄单下昂,结构复杂,层次多,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每个斗栱如怒放的花朵。经历千年风雨,至今如花似锦,大概与著名的应县木塔同期,全国极为少见。这是东邑龙王庙的精髓和魅力。

正殿斗栱

原殿内方砖墁地,三墙有人物故事壁画,解放后仍依稀可见。

东邑龙王庙正殿

东邑龙王庙历有修缮,因而风格杂糅。正殿垂脊背刹有题记:“嘉庆元年(1796)五月立”,是修补记载。

正殿过去有龙王爷泥塑,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隆重祭拜,遇天旱,村民们纷纷来祈雨,解放后被毁。

在正殿东西各建耳殿三间,单檐硬山顶,纵向砖券窑洞。

在正殿与戏台之间。东西各有廊坊五间、厢房三间。

东邑龙王庙是东邑老百姓的保护神。传说:二月二,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为”春龙节“、”春耕节“。不知从哪时起,东邑村,二月二、六月六,都要祭祀龙王。特别是,每年二月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要唱大戏,要举行系列赛社活动,涵盖晋东南地区迎神赛社诸多仪式:雩祭,扛桩,抬杠,秧歌。东邑二月二庙会,最出名的是扛桩。一大人扛一个特制的铁架,五、六尺高,儿童化妆成各种造型,坐在上面,几十个扛桩列队在大街上表演,引来各村群众观看。全村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都要上扛桩,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上上扛装吉利,有歌谣曰:二月上过桩,嫁女不用相。

东邑二月二庙会扛桩

解放后,东邑龙王庙成了教育基地,先后办过东邑小学、东邑完小、东邑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子弟,都是“龙子龙孙”。

东邑龙王庙是长治地区少有的龙王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东邑人们能把龙王庙保护到现在,是对文物事业的一大贡献。东邑龙王庙1986年8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近年来,东邑龙王庙逐渐损毁,正殿屋漏墙裂,山门破毁,庙院荒废。


大修前的正殿和耳房

大修前的山门

东邑人民多年积极努力,希望重修龙王庙。在广大群众的呼吁下,潞城市人民政府多年筹划,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终于2011年开始。在庙周围修建了8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建了宽敞的接待室

新建的龙王庙广场和接待室

2012年,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正式开始,对正殿、戏台、山门都精心维修,重建了两遍厢房,经过工匠们的辛苦施工,2013年,大修竣工,一座古老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坐落在东邑大地上!

修葺一新的东邑龙王庙

在正殿,广大村民纷纷解囊,捐款集资重塑龙王像。

正殿龙王塑像

2014年,又是二月二,东邑人民举办前所未有的盛大庙会。二月二,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千年古庙祈福节”,时隔100年之后,恢复了隆重的雩祭仪式:祭拜取水,龙王出巡,斩旱魃,社火表演。扛桩、皇杠、高跷、秧歌,加之现代舞蹈,东邑沸腾了,全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乡亲欢庆节日!



2014年东邑龙王庙二月二祈福节

东邑龙王庙是集文化、民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大庙的营造理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极为珍贵,是全国罕见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龙王庙,是国内及世界的旅游胜地。

东邑二月二龙王庙会,是东邑人千年文化遗产,是潞城以及周边的第一庙会。

东邑龙王是古老的东邑村的象征,是东邑人民的骄傲!龙王庙正殿有副楹联:

波停浪静圣恩长海晏河清神泽远

寄托着东邑多少代百姓的梦想。龙王保佑东邑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东邑人世世代代俸祀恩泽无量的龙王爷!

2014年四月于东邑九果园

东邑龙王庙

史红魁

东邑,在山西省潞城市东南十里。《说文解字》:“邑,国也。”本义为人居住的地方,多义,也为城镇、国都、封地、小的县城。东邑,带“邑”,说明在很早就是比较大的村镇。东邑,何时建村,尚未查到记载。潞城,在商时为微子国,春秋时为婴儿国,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带。东邑在微子镇南十里,当也是早为人们开发、居住之地。“邑”者,小为县,大为国。东邑,在潞城,是唯一带“邑”的村镇,当时可能就是微子等国的诸侯小国。七十年代,在村南发掘一古墓,其碑文记为“黄移(邑)村”。目前查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潞城县志》记全县设四乡三十六里,东邑属葛井乡神泉里。清康熙《潞城县志》仍为葛井乡神泉里东邑村,直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阎锡山推行区村制,潞城改编为五区,百户以上为编村,计八十二编村,东邑为第二区第十二编村,下分十五闾,从此不属神泉里。解放后,设东邑乡。

东邑村南有葛井山,山顶有葛井,南山腰有寒泉,葛井寒泉,潞城旧八大景之一。村西有卢医山,东有龙山,三山环围。全村宛如一条蟠龙,又似凤凰,龙盘凤踞,高居在中间丘坡上,虎视北方,龙翔凤翥,摇摇欲试!村北如高昂的龙头。就在这龙头上,坐落着东邑龙王庙,这就是东邑这条巨龙的头!潞城的旧县志记有潞城城里龙王庙,都没有东邑龙王庙的记载。在《潞城市志》《古建筑》中,记载了东邑龙王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很古公认的神灵,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挂天,秋分潜渊,是司雨水之神,呼风唤雨,保佑生灵。称“九江八河五湖四海行雨龙王之神”。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建龙王庙,祭五色龙祈雨,起于汉代。宋代,各地多有,宋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龙王庙皆封王爵。龙王庙由民俗之神上升为祀典之神,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是神州大地很久的风俗。

传说:东邑西大山很早有大蛇怪,东海龙王为民除害,与蛇怪大战三天三夜,大败蛇怪,龙王也累死,龙爪深深在地上挖下五道沟,一直留存到现在。老百姓为纪念龙王,就在村北五道沟旁,修建了较大的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南北长73.63米,东西宽27.3米,计2010平方米(计三亩)。大庙两进院,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规整有序。原有建筑三十三间。东邑龙王庙原庙碑丢失,建筑年代记载不详。大多数认为正殿是金元风格,也有说是宋代,其余为明清所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单檐硬山顶,山门两侧连八字形影壁墙。山门脊刹有“道光十八年”题记,可能是建造或维修记载。1986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现门前立“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大理石石碑,庄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邑龙王庙山门

原来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说起石狮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原来庙前有一对漂亮的石狮,不知什么时候,被附近一个村子的人偷去了,安放在本村一座庙前。后来,庙里来了一个傻郑,力气很大,脑子有点不太机灵,游手好闲,就住在庙里。村里人逗傻郑,说龙王庙的石狮被附近一个村的人偷去了,你力气大,敢去把那对狮子弄回来吗?一天夜黑风高,傻郑真的去了,他力大无比,到了那里,慌慌张张一个胳肘窝夹了一个石狮回来了。到天明一看,人家对狮都是脸对脸,这两个狮子是一顺的,都向右看。不管什么样吧,就摆在庙门前,一直到前些年。可惜的是,近几年,这对一顺狮子,又被人偷走了!

跨进山门,第一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在山门西侧有一眼老井,是为祷雨取水之用。迎面是倒坐戏台的后墙,下中间开门,门上半部石雕拱形门额,雕刻莲花、龙形图案。门上方精刻长方形石框,镶“泽润生民”四个楷体大字,苍劲浑厚。此取自《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中国儒家治国之经,也是东邑龙王庙的宗旨和特色。

东邑龙王庙戏台后墙石刻

穿过门道,进入第二院,南面是戏台,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有东西耳房,已被拆除。孔子曰:“兴于礼,成于乐。”神殿与戏台结合,是北宋以后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神殿象征礼,戏台象征乐,每逢庆典,都要在戏台为龙王唱戏。

东邑龙王庙戏台

龙王庙的核心是正殿。在庙北部,有一方台,南北14.76米,东西13.5米,高1.15米,有七步青石台阶,步步登高,显示着龙王的尊严。正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13.24米,进深六椽,11.97米。屋顶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大吻、垂兽、戗兽、套兽均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六条行龙,更显龙王庙的本色和威风。垂脊雕凤,均配饰牡丹。梁架为金代特色:大叉手,平梁,四椽袱对前乳袱。大殿有两根很粗的原木大梁,实是罕见,近千年完好。村里人多少年传说,这两根大梁,一根是荒蒿王,一根是荆棘王。正殿建筑最传奇的是前檐下的三大四小七个斗拱,是典型的宋金斗拱的独有构造特征,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间补间斗拱媲美。明间、次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结构复杂,层次多,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每个斗拱如怒放的花朵。经历千年风雨,至今如花似锦,大概与著名的应县木塔同期,全国极为少见。这是东邑龙王庙的精髓和魅力。

正殿斗拱

原殿内方砖墁地,三墙有人物故事壁画,解放后仍依稀可见。

东邑龙王庙正殿

东邑龙王庙历有修缮,因而风格杂糅。正殿垂脊背刹有题记:“嘉庆元年(1796)五月立”,是修补记载。

正殿过去有龙王爷泥塑,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隆重祭拜,遇天旱,村民们纷纷来祈雨,解放后被毁。

在正殿东西各建耳殿三间,单檐硬山顶,纵向砖券窑洞。

在正殿与戏台之间。东西各有廊坊五间、厢房三间。

东邑龙王庙是东邑老百姓的保护神。传说:二月二,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为”春龙节“、”春耕节“。不知从哪时起,东邑村,二月二、六月六,都要祭祀龙王。特别是,每年二月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要唱大戏,要举行系列赛社活动,涵盖晋东南地区迎神赛社诸多仪式:雩祭,扛桩,抬杠,秧歌。东邑二月二庙会,最出名的是扛桩。一大人扛一个特制的铁架,五、六尺高,儿童化妆成各种造型,坐在上面,几十个扛桩列队在大街上表演,引来各村群众观看。全村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都要上扛桩,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上上扛装吉利,有歌谣曰:二月上过桩,嫁女不用相。

东邑二月二庙会扛桩

解放后,东邑龙王庙成了教育基地,先后办过东邑小学、东邑完小、东邑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子弟,都是“龙子龙孙”。

东邑龙王庙是长治地区少有的龙王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东邑人们能把龙王庙保护到现在,是对文物事业的一大贡献。东邑龙王庙1986年8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近年来,东邑龙王庙逐渐损毁,正殿屋漏墙裂,山门破毁,庙院荒废。

大修前的正殿和耳房

大修前的山门

东邑人民多年积极努力,希望重修龙王庙。在广大群众的呼吁下,潞城市人民政府多年筹划,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终于2011年开始。在庙周围修建了的广场,建了宽敞的接待室

新建的龙王庙广场和接待室

2012年,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正式开始,对正殿、戏台、山门都精心维修,重建了两遍厢房,经过工匠们的辛苦施工,2013年,大修竣工,一座古老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坐落在东邑大地上!

修葺一新的东邑龙王庙

在正殿,广大村民纷纷解囊,捐款集资重塑龙王像。

正殿龙王塑像

2014年,又是二月二,东邑人民举办前所未有的盛大庙会。二月二,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千年古庙祈福节”,时隔100年之后,恢复了隆重的雩祭仪式:祭拜取水,龙王出巡,斩旱魃,社火表演。扛桩、皇杠、高跷、秧歌,加之现代舞蹈,东邑沸腾了,全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乡亲欢庆节日!

2014年东邑龙王庙二月二祈福节

东邑龙王庙是集文化、民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大庙的营造理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极为珍贵,是全国罕见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龙王庙,是国内及世界的旅游胜地。

东邑二月二龙王庙会,是东邑人千年文化遗产,是潞城以及周边的第一庙会。

东邑龙王是古老的东邑村的象征,是东邑人民的骄傲。龙王有副楹联:

波停浪静圣恩长海晏河清神泽远

寄托着东邑多少代百姓的梦想。龙王保佑东邑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东邑人世世代代俸祀恩泽无量的龙王爷!

2014年四月于东邑九果园

东邑龙王庙

史红魁

东邑,在山西省潞城市东南十里。《说文解字》:“邑,国也。”本义为人居住的地方,多义,也为城镇、国都、封地、小的县城。东邑,带“邑”,说明在很早就是比较大的村镇。东邑,何时建村,尚未查到记载。潞城,在商时为微子国,春秋时为婴儿国,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带。东邑在微子镇南十里,当也是早为人们开发、居住之地。“邑”者,小为县,大为国。东邑,在潞城,是唯一带“邑”的村镇,当时可能就是微子等国的诸侯小国。七十年代,在村南发掘一古墓,其碑文记为“黄移(邑)村”。目前查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潞城县志》记全县设四乡三十六里,东邑属葛井乡神泉里。清康熙《潞城县志》仍为葛井乡神泉里东邑村,直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阎锡山推行区村制,潞城改编为五区,百户以上为编村,计八十二编村,东邑为第二区第十二编村,下分十五闾,从此不属神泉里。解放后,设东邑乡。

东邑村南有葛井山,山顶有葛井,南山腰有寒泉,葛井寒泉,潞城旧八大景之一。村西有卢医山,东有龙山,三山环围。全村宛如一条蟠龙,又似凤凰,龙盘凤踞,高居在中间丘坡上,虎视北方,龙翔凤翥,摇摇欲试!村北如高昂的龙头。就在这龙头上,坐落着东邑龙王庙,这就是东邑这条巨龙的头!潞城的旧县志记有潞城城里龙王庙,都没有东邑龙王庙的记载。在《潞城市志》《古建筑》中,记载了东邑龙王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很古公认的神灵,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挂天,秋分潜渊,是司雨水之神,呼风唤雨,保佑生灵。称“九江八河五湖四海行雨龙王之神”。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建龙王庙,祭五色龙祈雨,起于汉代。宋代,各地多有,宋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龙王庙皆封王爵。龙王庙由民俗之神上升为祀典之神,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是神州大地很久的风俗。

传说:东邑西大山很早有大蛇怪,东海龙王为民除害,与蛇怪大战三天三夜,大败蛇怪,龙王也累死,龙爪深深在地上挖下五道沟,一直留存到现在。老百姓为纪念龙王,就在村北五道沟旁,修建了较大的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南北长73.63米,东西宽27.3米,计2010平方米(计三亩)。大庙两进院,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规整有序。原有建筑三十三间。东邑龙王庙原庙碑丢失,建筑年代记载不详。大多数认为正殿是金元风格,也有说是宋代,其余为明清所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单檐硬山顶,山门两侧连八字形影壁墙。山门脊刹有“道光十八年”题记,可能是建造或维修记载。1986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现门前立“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大理石石碑,庄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邑龙王庙山门

原来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说起石狮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原来庙前有一对漂亮的石狮,不知什么时候,被附近一个村子的人偷去了,安放在本村一座庙前。后来,庙里来了一个傻郑,力气很大,脑子有点不太机灵,游手好闲,就住在庙里。村里人逗傻郑,说龙王庙的石狮被附近一个村的人偷去了,你力气大,敢去把那对狮子弄回来吗?一天夜黑风高,傻郑真的去了,他力大无比,到了那里,慌慌张张一个胳肘窝夹了一个石狮回来了。到天明一看,人家对狮都是脸对脸,这两个狮子是一顺的,都向右看。不管什么样吧,就摆在庙门前,一直到前些年。可惜的是,近几年,这对一顺狮子,又被人偷走了!

跨进山门,第一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在山门西侧有一眼老井,是为祷雨取水之用。迎面是倒坐戏台的后墙,下中间开门,门上半部石雕拱形门额,雕刻莲花、龙形图案。门上方精刻长方形石框,镶“泽润生民”四个楷体大字,苍劲浑厚。此取自《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中国儒家治国之经,也是东邑龙王庙的宗旨和特色。

东邑龙王庙戏台后墙石刻

穿过门道,进入第二院,南面是戏台,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有东西耳房,已被拆除。孔子曰:“兴于礼,成于乐。”神殿与戏台结合,是北宋以后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神殿象征礼,戏台象征乐,每逢庆典,都要在戏台为龙王唱戏。

东邑龙王庙戏台

龙王庙的核心是正殿。在庙北部,有一方台,南北14.76米,东西13.5米,高1.15米,有七步青石台阶,步步登高,显示着龙王的尊严。正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13.24米,进深六椽,11.97米。屋顶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大吻、垂兽、戗兽、套兽均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六条行龙,更显龙王庙的本色和威风。垂脊雕凤,均配饰牡丹。梁架为金代特色:大叉手,平梁,四椽袱对前乳袱。大殿有两根很粗的原木大梁,实是罕见,近千年完好。村里人多少年传说,这两根大梁,一根是荒蒿王,一根是荆棘王。正殿建筑最传奇的是前檐下的三大四小七个斗拱,是典型的宋金斗拱的独有构造特征,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间补间斗拱媲美。明间、次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结构复杂,层次多,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每个斗拱如怒放的花朵。经历千年风雨,至今如花似锦,大概与著名的应县木塔同期,全国极为少见。这是东邑龙王庙的精髓和魅力。

正殿斗拱

原殿内方砖墁地,三墙有人物故事壁画,解放后仍依稀可见。

东邑龙王庙正殿

东邑龙王庙历有修缮,因而风格杂糅。正殿垂脊背刹有题记:“嘉庆元年(1796)五月立”,是修补记载。

正殿过去有龙王爷泥塑,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隆重祭拜,遇天旱,村民们纷纷来祈雨,解放后被毁。

在正殿东西各建耳殿三间,单檐硬山顶,纵向砖券窑洞。

在正殿与戏台之间。东西各有廊坊五间、厢房三间。

东邑龙王庙是东邑老百姓的保护神。传说:二月二,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为”春龙节“、”春耕节“。不知从哪时起,东邑村,二月二、六月六,都要祭祀龙王。特别是,每年二月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要唱大戏,要举行系列赛社活动,涵盖晋东南地区迎神赛社诸多仪式:雩祭,扛桩,抬杠,秧歌。东邑二月二庙会,最出名的是扛桩。一大人扛一个特制的铁架,五、六尺高,儿童化妆成各种造型,坐在上面,几十个扛桩列队在大街上表演,引来各村群众观看。全村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都要上扛桩,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上上扛装吉利,有歌谣曰:二月上过桩,嫁女不用相。

东邑二月二庙会扛桩

解放后,东邑龙王庙成了教育基地,先后办过东邑小学、东邑完小、东邑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子弟,都是“龙子龙孙”。

东邑龙王庙是长治地区少有的龙王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东邑人们能把龙王庙保护到现在,是对文物事业的一大贡献。东邑龙王庙1986年8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近年来,东邑龙王庙逐渐损毁,正殿屋漏墙裂,山门破毁,庙院荒废。

大修前的正殿和耳房

大修前的山门

东邑人民多年积极努力,希望重修龙王庙。在广大群众的呼吁下,潞城市人民政府多年筹划,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终于2011年开始。在庙周围修建了的广场,建了宽敞的接待室

新建的龙王庙广场和接待室

2012年,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正式开始,对正殿、戏台、山门都精心维修,重建了两遍厢房,经过工匠们的辛苦施工,2013年,大修竣工,一座古老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坐落在东邑大地上!

修葺一新的东邑龙王庙

在正殿,广大村民纷纷解囊,捐款集资重塑龙王像。

正殿龙王塑像

2014年,又是二月二,东邑人民举办前所未有的盛大庙会。二月二,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千年古庙祈福节”,时隔100年之后,恢复了隆重的雩祭仪式:祭拜取水,龙王出巡,斩旱魃,社火表演。扛桩、皇杠、高跷、秧歌,加之现代舞蹈,东邑沸腾了,全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乡亲欢庆节日!

2014年东邑龙王庙二月二祈福节

东邑龙王庙是集文化、民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大庙的营造理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极为珍贵,是全国罕见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龙王庙,是国内及世界的旅游胜地。

东邑二月二龙王庙会,是东邑人千年文化遗产,是潞城以及周边的第一庙会。

东邑龙王是古老的东邑村的象征,是东邑人民的骄傲。龙王有副楹联:

波停浪静圣恩长海晏河清神泽远

寄托着东邑多少代百姓的梦想。龙王保佑东邑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东邑人世世代代俸祀恩泽无量的龙王爷!

2014年四月于东邑九果园

东邑龙王庙

史红魁

东邑,在山西省潞城市东南十里。《说文解字》:“邑,国也。”本义为人居住的地方,多义,也为城镇、国都、封地、小的县城。东邑,带“邑”,说明在很早就是比较大的村镇。东邑,何时建村,尚未查到记载。潞城,在商时为微子国,春秋时为婴儿国,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带。东邑在微子镇南十里,当也是早为人们开发、居住之地。“邑”者,小为县,大为国。东邑,在潞城,是唯一带“邑”的村镇,当时可能就是微子等国的诸侯小国。七十年代,在村南发掘一古墓,其碑文记为“黄移(邑)村”。目前查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潞城县志》记全县设四乡三十六里,东邑属葛井乡神泉里。清康熙《潞城县志》仍为葛井乡神泉里东邑村,直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阎锡山推行区村制,潞城改编为五区,百户以上为编村,计八十二编村,东邑为第二区第十二编村,下分十五闾,从此不属神泉里。解放后,设东邑乡。

东邑村南有葛井山,山顶有葛井,南山腰有寒泉,葛井寒泉,潞城旧八大景之一。村西有卢医山,东有龙山,三山环围。全村宛如一条蟠龙,又似凤凰,龙盘凤踞,高居在中间丘坡上,虎视北方,龙翔凤翥,摇摇欲试!村北如高昂的龙头。就在这龙头上,坐落着东邑龙王庙,这就是东邑这条巨龙的头!潞城的旧县志记有潞城城里龙王庙,都没有东邑龙王庙的记载。在《潞城市志》《古建筑》中,记载了东邑龙王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很古公认的神灵,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挂天,秋分潜渊,是司雨水之神,呼风唤雨,保佑生灵。称“九江八河五湖四海行雨龙王之神”。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建龙王庙,祭五色龙祈雨,起于汉代。宋代,各地多有,宋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龙王庙皆封王爵。龙王庙由民俗之神上升为祀典之神,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是神州大地很久的风俗。

传说:东邑西大山很早有大蛇怪,东海龙王为民除害,与蛇怪大战三天三夜,大败蛇怪,龙王也累死,龙爪深深在地上挖下五道沟,一直留存到现在。老百姓为纪念龙王,就在村北五道沟旁,修建了较大的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南北长73.63米,东西宽27.3米,计2010平方米(计三亩)。大庙两进院,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规整有序。原有建筑三十三间。东邑龙王庙原庙碑丢失,建筑年代记载不详。大多数认为正殿是金元风格,也有说是宋代,其余为明清所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单檐硬山顶,山门两侧连八字形影壁墙。山门脊刹有“道光十八年”题记,可能是建造或维修记载。1986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现门前立“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大理石石碑,庄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邑龙王庙山门

原来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说起石狮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原来庙前有一对漂亮的石狮,不知什么时候,被附近一个村子的人偷去了,安放在本村一座庙前。后来,庙里来了一个傻郑,力气很大,脑子有点不太机灵,游手好闲,就住在庙里。村里人逗傻郑,说龙王庙的石狮被附近一个村的人偷去了,你力气大,敢去把那对狮子弄回来吗?一天夜黑风高,傻郑真的去了,他力大无比,到了那里,慌慌张张一个胳肘窝夹了一个石狮回来了。到天明一看,人家对狮都是脸对脸,这两个狮子是一顺的,都向右看。不管什么样吧,就摆在庙门前,一直到前些年。可惜的是,近几年,这对一顺狮子,又被人偷走了!

跨进山门,第一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在山门西侧有一眼老井,是为祷雨取水之用。迎面是倒坐戏台的后墙,下中间开门,门上半部石雕拱形门额,雕刻莲花、龙形图案。门上方精刻长方形石框,镶“泽润生民”四个楷体大字,苍劲浑厚。此取自《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中国儒家治国之经,也是东邑龙王庙的宗旨和特色。

东邑龙王庙戏台后墙石刻

穿过门道,进入第二院,南面是戏台,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有东西耳房,已被拆除。孔子曰:“兴于礼,成于乐。”神殿与戏台结合,是北宋以后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神殿象征礼,戏台象征乐,每逢庆典,都要在戏台为龙王唱戏。

东邑龙王庙戏台

龙王庙的核心是正殿。在庙北部,有一方台,南北14.76米,东西13.5米,高1.15米,有七步青石台阶,步步登高,显示着龙王的尊严。正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13.24米,进深六椽,11.97米。屋顶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大吻、垂兽、戗兽、套兽均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六条行龙,更显龙王庙的本色和威风。垂脊雕凤,均配饰牡丹。梁架为金代特色:大叉手,平梁,四椽袱对前乳袱。大殿有两根很粗的原木大梁,实是罕见,近千年完好。村里人多少年传说,这两根大梁,一根是荒蒿王,一根是荆棘王。正殿建筑最传奇的是前檐下的三大四小七个斗拱,是典型的宋金斗拱的独有构造特征,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间补间斗拱媲美。明间、次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结构复杂,层次多,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每个斗拱如怒放的花朵。经历千年风雨,至今如花似锦,大概与著名的应县木塔同期,全国极为少见。这是东邑龙王庙的精髓和魅力。

正殿斗拱

原殿内方砖墁地,三墙有人物故事壁画,解放后仍依稀可见。

东邑龙王庙正殿

东邑龙王庙历有修缮,因而风格杂糅。正殿垂脊背刹有题记:“嘉庆元年(1796)五月立”,是修补记载。

正殿过去有龙王爷泥塑,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隆重祭拜,遇天旱,村民们纷纷来祈雨,解放后被毁。

在正殿东西各建耳殿三间,单檐硬山顶,纵向砖券窑洞。

在正殿与戏台之间。东西各有廊坊五间、厢房三间。

东邑龙王庙是东邑老百姓的保护神。传说:二月二,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为”春龙节“、”春耕节“。不知从哪时起,东邑村,二月二、六月六,都要祭祀龙王。特别是,每年二月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要唱大戏,要举行系列赛社活动,涵盖晋东南地区迎神赛社诸多仪式:雩祭,扛桩,抬杠,秧歌。东邑二月二庙会,最出名的是扛桩。一大人扛一个特制的铁架,五、六尺高,儿童化妆成各种造型,坐在上面,几十个扛桩列队在大街上表演,引来各村群众观看。全村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都要上扛桩,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上上扛装吉利,有歌谣曰:二月上过桩,嫁女不用相。

东邑二月二庙会扛桩

解放后,东邑龙王庙成了教育基地,先后办过东邑小学、东邑完小、东邑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子弟,都是“龙子龙孙”。

东邑龙王庙是长治地区少有的龙王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东邑人们能把龙王庙保护到现在,是对文物事业的一大贡献。东邑龙王庙1986年8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近年来,东邑龙王庙逐渐损毁,正殿屋漏墙裂,山门破毁,庙院荒废。

大修前的正殿和耳房

大修前的山门

东邑人民多年积极努力,希望重修龙王庙。在广大群众的呼吁下,潞城市人民政府多年筹划,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终于2011年开始。在庙周围修建了的广场,建了宽敞的接待室

新建的龙王庙广场和接待室

2012年,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正式开始,对正殿、戏台、山门都精心维修,重建了两遍厢房,经过工匠们的辛苦施工,2013年,大修竣工,一座古老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坐落在东邑大地上!

修葺一新的东邑龙王庙

在正殿,广大村民纷纷解囊,捐款集资重塑龙王像。

正殿龙王塑像

2014年,又是二月二,东邑人民举办前所未有的盛大庙会。二月二,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千年古庙祈福节”,时隔100年之后,恢复了隆重的雩祭仪式:祭拜取水,龙王出巡,斩旱魃,社火表演。扛桩、皇杠、高跷、秧歌,加之现代舞蹈,东邑沸腾了,全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乡亲欢庆节日!

2014年东邑龙王庙二月二祈福节

东邑龙王庙是集文化、民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大庙的营造理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极为珍贵,是全国罕见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龙王庙,是国内及世界的旅游胜地。

东邑二月二龙王庙会,是东邑人千年文化遗产,是潞城以及周边的第一庙会。

东邑龙王是古老的东邑村的象征,是东邑人民的骄傲。龙王有副楹联:

波停浪静圣恩长海晏河清神泽远

寄托着东邑多少代百姓的梦想。龙王保佑东邑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东邑人世世代代俸祀恩泽无量的龙王爷!

2014年四月于东邑九果园

东邑龙王庙

史红魁

东邑,在山西省潞城市东南十里。《说文解字》:“邑,国也。”本义为人居住的地方,多义,也为城镇、国都、封地、小的县城。东邑,带“邑”,说明在很早就是比较大的村镇。东邑,何时建村,尚未查到记载。潞城,在商时为微子国,春秋时为婴儿国,很早就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带。东邑在微子镇南十里,当也是早为人们开发、居住之地。“邑”者,小为县,大为国。东邑,在潞城,是唯一带“邑”的村镇,当时可能就是微子等国的诸侯小国。七十年代,在村南发掘一古墓,其碑文记为“黄移(邑)村”。目前查到,最早记载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潞城县志》记全县设四乡三十六里,东邑属葛井乡神泉里。清康熙《潞城县志》仍为葛井乡神泉里东邑村,直至民国初年。民国八年,阎锡山推行区村制,潞城改编为五区,百户以上为编村,计八十二编村,东邑为第二区第十二编村,下分十五闾,从此不属神泉里。解放后,设东邑乡。

东邑村南有葛井山,山顶有葛井,南山腰有寒泉,葛井寒泉,潞城旧八大景之一。村西有卢医山,东有龙山,三山环围。全村宛如一条蟠龙,又似凤凰,龙盘凤踞,高居在中间丘坡上,虎视北方,龙翔凤翥,摇摇欲试!村北如高昂的龙头。就在这龙头上,坐落着东邑龙王庙,这就是东邑这条巨龙的头!潞城的旧县志记有潞城城里龙王庙,都没有东邑龙王庙的记载。在《潞城市志》《古建筑》中,记载了东邑龙王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很古公认的神灵,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挂天,秋分潜渊,是司雨水之神,呼风唤雨,保佑生灵。称“九江八河五湖四海行雨龙王之神”。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建龙王庙,祭五色龙祈雨,起于汉代。宋代,各地多有,宋徽宗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龙王庙皆封王爵。龙王庙由民俗之神上升为祀典之神,修龙王庙,供奉龙王,是神州大地很久的风俗。

传说:东邑西大山很早有大蛇怪,东海龙王为民除害,与蛇怪大战三天三夜,大败蛇怪,龙王也累死,龙爪深深在地上挖下五道沟,一直留存到现在。老百姓为纪念龙王,就在村北五道沟旁,修建了较大的龙王庙。

东邑龙王庙坐北朝南,占地南北长73.63米,东西宽27.3米,计2010平方米(计三亩)。大庙两进院,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规整有序。原有建筑三十三间。东邑龙王庙原庙碑丢失,建筑年代记载不详。大多数认为正殿是金元风格,也有说是宋代,其余为明清所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屋顶单檐硬山顶,山门两侧连八字形影壁墙。山门脊刹有“道光十八年”题记,可能是建造或维修记载。1986年8月,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现门前立“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东邑龙王庙”大理石石碑,庄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邑龙王庙山门

原来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威武雄壮。说起石狮还有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原来庙前有一对漂亮的石狮,不知什么时候,被附近一个村子的人偷去了,安放在本村一座庙前。后来,庙里来了一个傻郑,力气很大,脑子有点不太机灵,游手好闲,就住在庙里。村里人逗傻郑,说龙王庙的石狮被附近一个村的人偷去了,你力气大,敢去把那对狮子弄回来吗?一天夜黑风高,傻郑真的去了,他力大无比,到了那里,慌慌张张一个胳肘窝夹了一个石狮回来了。到天明一看,人家对狮都是脸对脸,这两个狮子是一顺的,都向右看。不管什么样吧,就摆在庙门前,一直到前些年。可惜的是,近几年,这对一顺狮子,又被人偷走了!

跨进山门,第一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在山门西侧有一眼老井,是为祷雨取水之用。迎面是倒坐戏台的后墙,下中间开门,门上半部石雕拱形门额,雕刻莲花、龙形图案。门上方精刻长方形石框,镶“泽润生民”四个楷体大字,苍劲浑厚。此取自《尚书.毕命》:“道洽政治,泽润生民。”是中国儒家治国之经,也是东邑龙王庙的宗旨和特色。

东邑龙王庙戏台后墙石刻

穿过门道,进入第二院,南面是戏台,单檐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有东西耳房,已被拆除。孔子曰:“兴于礼,成于乐。”神殿与戏台结合,是北宋以后本土宗教场所的显著特征,“无戏楼则庙貌不称,无戏楼则观瞻不雅”神殿象征礼,戏台象征乐,每逢庆典,都要在戏台为龙王唱戏。

东邑龙王庙戏台

龙王庙的核心是正殿。在庙北部,有一方台,南北14.76米,东西13.5米,高1.15米,有七步青石台阶,步步登高,显示着龙王的尊严。正殿建在高台上,面阔三间,13.24米,进深六椽,11.97米。屋顶为单檐悬山顶。琉璃脊饰,大吻、垂兽、戗兽、套兽均为琉璃雕花,正脊每面六条行龙,更显龙王庙的本色和威风。垂脊雕凤,均配饰牡丹。梁架为金代特色:大叉手,平梁,四椽袱对前乳袱。大殿有两根很粗的原木大梁,实是罕见,近千年完好。村里人多少年传说,这两根大梁,一根是荒蒿王,一根是荆棘王。正殿建筑最传奇的是前檐下的三大四小七个斗拱,是典型的宋金斗拱的独有构造特征,可与佛教胜地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明间补间斗拱媲美。明间、次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结构复杂,层次多,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每个斗拱如怒放的花朵。经历千年风雨,至今如花似锦,大概与著名的应县木塔同期,全国极为少见。这是东邑龙王庙的精髓和魅力。

正殿斗拱

原殿内方砖墁地,三墙有人物故事壁画,解放后仍依稀可见。

东邑龙王庙正殿

东邑龙王庙历有修缮,因而风格杂糅。正殿垂脊背刹有题记:“嘉庆元年(1796)五月立”,是修补记载。

正殿过去有龙王爷泥塑,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隆重祭拜,遇天旱,村民们纷纷来祈雨,解放后被毁。

在正殿东西各建耳殿三间,单檐硬山顶,纵向砖券窑洞。

在正殿与戏台之间。东西各有廊坊五间、厢房三间。

东邑龙王庙是东邑老百姓的保护神。传说:二月二,天上主管云雨龙王抬头,为”春龙节“、”春耕节“。不知从哪时起,东邑村,二月二、六月六,都要祭祀龙王。特别是,每年二月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要唱大戏,要举行系列赛社活动,涵盖晋东南地区迎神赛社诸多仪式:雩祭,扛桩,抬杠,秧歌。东邑二月二庙会,最出名的是扛桩。一大人扛一个特制的铁架,五、六尺高,儿童化妆成各种造型,坐在上面,几十个扛桩列队在大街上表演,引来各村群众观看。全村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都要上扛桩,家长认为自己孩子上上扛装吉利,有歌谣曰:二月上过桩,嫁女不用相。

东邑二月二庙会扛桩

解放后,东邑龙王庙成了教育基地,先后办过东邑小学、东邑完小、东邑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子弟,都是“龙子龙孙”。

东邑龙王庙是长治地区少有的龙王庙,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东邑人们能把龙王庙保护到现在,是对文物事业的一大贡献。东邑龙王庙1986年8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近年来,东邑龙王庙逐渐损毁,正殿屋漏墙裂,山门破毁,庙院荒废。

大修前的正殿和耳房

大修前的山门

东邑人民多年积极努力,希望重修龙王庙。在广大群众的呼吁下,潞城市人民政府多年筹划,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终于2011年开始。在庙周围修建了的广场,建了宽敞的接待室

新建的龙王庙广场和接待室

2012年,东邑龙王庙大修工程正式开始,对正殿、戏台、山门都精心维修,重建了两遍厢房,经过工匠们的辛苦施工,2013年,大修竣工,一座古老的龙王庙焕然一新,坐落在东邑大地上!

修葺一新的东邑龙王庙

在正殿,广大村民纷纷解囊,捐款集资重塑龙王像。

正殿龙王塑像

2014年,又是二月二,东邑人民举办前所未有的盛大庙会。二月二,举办“二月二龙抬头千年古庙祈福节”,时隔100年之后,恢复了隆重的雩祭仪式:祭拜取水,龙王出巡,斩旱魃,社火表演。扛桩、皇杠、高跷、秧歌,加之现代舞蹈,东邑沸腾了,全村群众和周围村庄的乡亲欢庆节日!

2014年东邑龙王庙二月二祈福节

东邑龙王庙是集文化、民俗、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古建筑群,大庙的营造理念、民俗文化、艺术价值极为珍贵,是全国罕见的内容丰富的保存完好的龙王庙,是国内及世界的旅游胜地。

东邑二月二龙王庙会,是东邑人千年文化遗产,是潞城以及周边的第一庙会。

东邑龙王是古老的东邑村的象征,是东邑人民的骄傲。龙王有副楹联:

波停浪静圣恩长海晏河清神泽远

寄托着东邑多少代百姓的梦想。龙王保佑东邑人风调雨顺,平平安安!东邑人世世代代俸祀恩泽无量的龙王爷!

2014年四月于东邑九果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5693.html

更多阅读

永安贡川正顺庙 永安贡川李宝峻故居

正顺庙,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延城路,始建于宋,现存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建,民国时期重修,由门楼、前殿、后殿等组成,座西朝东,面积350平方米,为三明地区始建年

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东正教 天主教 基督教

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教的区别基督宗教, 基督教, 天主教堂, 梵蒂冈, 东正教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宗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

阿贵庙传说 炉石传说盒子

阿贵庙是一座黄教喇嘛庙,始建于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后经过250多年的陆续修建,形成了气势宏伟的建筑群落。由于座落在阿贵山上俗称阿贵庙,清康熙皇帝敕名《善福寺》,蒙语叫赛恩音图,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

北京的东黄寺与西黄寺 西黄寺

东黄寺位于北京城正北,1652年在五世达赖来京之际,由顺治下令模仿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当时布达拉宫正在唐代废墟上重生,规模远不如今日宏大),作为五世达赖在京驻锡之所。寺址原来就有古寺,历史可上溯到辽代,因达赖属于黄教,故当时称为“黄寺

声明:《东邑龙王庙 九天圣母庙》为网友命脉凯源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