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温岭--风俗习惯之民俗
石塘小人节是分布于温岭石塘镇的石塘、箬山一带,除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外,在七夕当日向七娘妈为未满16岁的儿童祈愿的节日。300多年前,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这一习俗至今仍被民众完好保留。在2006年,“石塘小人节”被列入第一批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七夕最初为曝衣、曝书的岁时性节日,西汉时牛郎织女爱情故事渗透其中,逐渐形成为以穿针乞巧、守夜祈愿为主要内容的民俗节日。北宋期间佛教中摩喉罗六岁出家成佛的故事亦融入其中,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逐渐流行开来。南宋建都临安后,该习俗在南方得到扩布。后,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玩偶即从此发展而来。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需祭拜她。石塘、箬山先民从闽南迁入之时,把这一习俗带入石塘一带。现石塘小人节设彩亭、彩轿、祭七娘妈、祈愿儿童成长,表现了七夕节日内容的延续性。
石塘小人节程序为,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初七清晨,在门口设供桌,摆放彩亭或彩轿,点香烛,放七个酒盅,香蕉、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祭拜仪式结束时,燃放鞭炮,焚化彩亭或彩轿以献给七娘妈。从凌晨一直到上午九点钟这个时段,整个渔区小镇是香烟妖娆、鞭炮声不绝耳,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春节。
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
一、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是指祭祀器物的准备。石塘过“小人节”祭品中必须有玲珑剔透、五彩缤纷的彩亭(彩轿),民间简单称为“纸亭”。它们通常以五彩纸和竹子为主原料,扎成精美绝伦的立体二、三层楼台,每一层又如民间的抬阁,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内容多取自民间戏曲故事人物,如《七仙女》、《八仙过海》、《西游记》等,个个栩栩如生,色彩绚丽。其中的人物长约10公分,头部为立体泥塑,身体用竹签为骨,外饰各色绢纸,栩栩如生。两翼除古装戏故事中的人物外,有些也用彩纸和绢做成的假山、凉亭、石桌等装饰。彩亭大小高度不等,一般为50—100公分,按需制作,价格不等。部分彩亭的亭联为“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虫二”二字,即风月无边的意思。当地16周岁男孩的“纸亭”,因习俗以为他们即将转为大人,是最后一次享受,所以制作异常精美。一般均为三层,在底层戏剧人物场景外,正中位置加一个身背包袱、手拿雨伞外出赶考的男青年。楼台最高层屋脊两端,也加上冲天的金色鱼龙尾,暗示金榜题名。整个“纸亭”金碧辉煌,当地也称为“满金亭”。为女孩制作的“纸亭”,过去没有楼台样式,而是传统的花轿样子,又叫“彩轿”。现在女孩也有用彩亭的。七夕前夕,当地居民(除基督教徒外)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购置彩亭或彩轿。另还需购置鞭炮、香烛、供品等物,供品中还不能少“七色线”或“七色花”,山上采摘七种颜色的野花。
二、“小人节”祭祀程序
1、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六,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祭七女神。不设供桌。
2、初七(小人节当天)清晨,在自家门口场地上设供桌,陈列供品。在供桌中间摆放彩亭或彩轿,或简单地只陈列七娘妈纸人。在彩亭或彩轿前,点上香烛,摆放七个酒盅,香蕉、桃子、葡萄、西瓜、木耳、香菇等时鲜果蔬,以及糖龟(音jiu,为当地的一种面食,用模子压出,一般为砖块大小)、刀肉、鱼干、鸡蛋、粽子等祭品,其丰盛程度视家庭情况而定,
3、点燃香烛,开始正式祭拜,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祈求七女神保佑小孩聪明、健康,也求家庭平安。
4、香燃尽时,全家再次揖拜,燃放鞭炮。
5、最后将彩亭和彩轿焚烧献给七女神,焚烧前,孩子们经常争先恐后扯下纸亭中的戏剧人物把玩。
小人节当日,孩子们身穿新衣,挂上银项圈,戴小香袋。每家每户浸米做圆,送圆并宴请亲朋好友。
小人节的准备和祭祀内容环环相扣,隆重而又庄严肃穆。小人节的流传范围较广,涉及到的几乎是家家户户,所以很难认定哪一家为主要传承人。目前,渔民过小人节大多不亲自制作彩亭、彩轿,所以在传承人的认定上,采用以制作彩亭、彩轿为基本脉络。
糖龟(音jiu),小人节祭祀食品之一陈列的供品
家人为孩子庆祝小人节小人节,天后宫门口把玩绢人的孩子
满金亭上的小人女孩子(未满十六岁)用的是七仙女纸牌和供品
16岁的小人节庆典俗称“满金亭”,被赋予了神秘而神圣的内涵,是当地男女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文化的一条分界线。因此,16岁过小人节有许多特殊之处,年满16岁时,就要有一个手拿雨伞的小纸人的“满金亭”,喻示这孩了从此长大成人。在其他年份,七盅酒可以是半盅,到16岁时,一定要用满盅的酒,以示圆满。在彩亭的底下左右两边,要用两个糖龟。糯米水圆,平常年份,只要一碗就可以了,16岁这一年,一定要用两碗糯米水圆。连炮仗(爆竹)、小炮仗(鞭炮)也有讲究,要求必须是两盒炮仗、三串小炮仗。
十六岁的满金轿中装饰的绢人也有雨伞且有七彩的长命缕丝线。
最后一年的小人节还有许多讲究,七月七这一天,家人都要穿上新衣新裤新鞋,连毛巾、牙刷、牙罐全部都要换上新的,还要求衬衫必须是长袖的。满金亭上,还挂有七色线和一挂金锁。上香,也一样要上三次香,擎香祈祝后,将7枝香插在彩亭前,上香完毕,将七色线和状元锁挂在孩子脖子上,然后,将彩亭在铁镬上焚烧掉,在去燃放了爆竹、鞭炮。而这些之后,就是客人大快朵颐的时候了,富有渔家特色的美味佳肴摆满桌子,家家户户喝酒声此起彼伏,单是一大盆的正宗箬山“绿豆面”,里面炒进鱼鲞鳗鲞等各种渔产品,其美味会让客人啧啧称奇。因此有人戏称,七月七小人节不仅是当地孩子们的“儿童节”,同样还是大人们的“美食节”。在一切仪式告毕后,此后他们成为成年人便不再过小人节,不再享受小人节的荣誉和祝福。这样,小人节又有“成人节”的内涵。
石塘小人节在节日习俗和仪式上有其鲜明的地方性特征,这种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使其拥有独特的节日表现形态和历史文化价值。石塘是中国至今惟一保留着“小人节”的地方。这对我们认识七夕文化生命的演变,传统节日的传承途径和方法,及今天的文化传播和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舞龙
舞龙是温岭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该项活动早在解放以前就很盛行,一般都是在农历正月初四舞到正月十六夜结束。松门最早舞龙的是乐家和张家,该两家是于乾隆20年入迁松门的,两家每逢过年闹元宵都要舞龙,尤其是解放后庆祝胜利舞龙特盛,在大跃进期间乐家的龙舞出名气,到公社化时停舞。1980年,由村人乐纯建、乐纯更、乐可平、张一飞等人率先制作出布龙在乡间舞,到“东海明珠”创建时,即1996年该村舞龙达到顶盛,至今不衰。
旧时一般在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之间舞。如果要想正月初一开舞,必须在年前的十二月三十夜龙队到四门的庙里参拜过菩萨后方可,如今不作兴这套。但正月初一要舞的话,镇政府大院是必到之处。传统的形式在龙队有两人用秤杆挑着大铜锣敲十三记锣开道,以显示黄龙的神圣壮严。观众大铜锣基本不用了。
龙随鼓点起舞,有参拜祝福、盘龙磕首、游龙翻滚等一系列动作,其中舞龙头者有3人轮换,第二节和龙尾者各有2人轮换。舞时有牌灯一对,鱼虾蟹灯二对。舞龙的特点是场面大,热闹。打击乐器有中鼓、大锣、月锣、小锣、大钹、中钹、小钹及叫锣等。乐曲主题是二焕及普通狮子锣鼓。
目前松门有东城、松东、东升等村都建有舞龙队,每支龙队都有近40人,还有东升村还专门组建训练了一支少年舞龙队,发展状况良好。旧时一般仅以正月初四至正月十六夜舞,平时不能舞。如今只要有大型的活动都能舞,如一些商铺开或庆祝喜事等都可以进行。
更多阅读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
湘西苗族的风俗习惯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图腾、节庆、婚嫁、饮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一、服 饰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 多达130
日本风俗业之不完全报告 日本的风俗业
(一)送交者: 财散人安乐 [布衣] 于 September 11, 2011 21:42:53已读 次
每天了解点56个民族风俗习惯
56个民族 56种风俗 56套服饰 56张邮票56幅图腾 56首歌曲 56个故事全面解读中华56个民族中华56个兄弟姐妹的民族,56个民族 、56种风俗、56套服饰、56张邮票、56幅图腾、56首歌曲、56个故事 风采各异。“全面解读中华56个民族”发扬民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苗族)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
回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首先,要告诉你我们回族有的是信仰,不是风俗习惯!1、信仰:中国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2、饮食:禁食猪肉,动物血,自死物等一切不洁物。3、礼拜:每天五番拜,每周有周五的主麻聚礼。4、节日:开斋节等。有人说:回民不吃猪肉,不喝酒是一种“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