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上古音朗诵

第四节 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研究

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章炳麟、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的研究概况。

一、章太炎的古韵分部

章太炎(1869~1936年) 名炳麟,又名绛,字枚叔,号太炎,近代浙江余杭人,俞樾的学生,曾问学于黄以周。博通经史,尤精小学,为清代朴学殿军,在语言研究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作有《文始》、《新方言》、《国故论衡》等。研究古音,继承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人的学说。初定古韵为二十二部,即在王念孙二十一部的基础上吸收了孔广森的冬部,后来又证明脂部的去声及相配的入声韵不与平上声韵同押,故将它们独立出来成立队部,这样即成了二十三部[①]:

章太炎古韵二十三部韵目表

歌 队

寒 谆 真—至

泰 脂

青—支 阳—鱼 东—侯

侵 谈

缉— 幽 蒸—之 宵

冬 盍

二、黄侃的古韵分部

黄侃(1886——1935年) 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近代湖北蕲春县人,章炳麟的学生,精通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清代三百年古音学研究的殿后人。音韵学著作有《音略》、《声韵略说》、《声韵通例》、《广韵声势及对转表》、《谈添盍帖分四部说》等,后人辑收在《黄侃论学杂著》中,又有《集韵声类表》一部。他在《音略》中定古韵为二十八部。此二十八部是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础上吸收戴氏的一些部而成的,他说二十八部的确立“皆本昔人,未曾以臆见加入。”下面是黄氏的二十八部:

黄侃古韵二十八部表[②]

阴声八部

阳声十部

入声十部

说 明

歌(歌)

顾氏

寒(元)

江永

曷(月)

王氏

寒曷收鼻

覃(侵)

郑庠

合(缉)

戴氏

覃合收唇

灰(脂微)

段氏

痕(文)

段氏

没(物)

章氏

痕没收鼻

先(真)

郑庠

屑(质)

戴氏

先屑收鼻

添(谈)

江永

帖(叶)

戴氏

添帖收唇

齐(支)

郑庠

青(耕)

顾氏

锡(锡)

戴氏

青锡收鼻

模(鱼)

郑庠

唐(阳)

顾氏

铎(铎)

戴氏

唐铎收鼻

侯(侯)

段氏

东(东)

郑庠

屋(屋)

戴氏

东屋收鼻

萧(幽觉)

江永

豪(宵)

郑庠

冬(冬)

孔氏

沃(药)

戴氏

冬沃收鼻

咍(之)

段氏

登(蒸)

顾氏

德(职)

戴氏

登德收鼻

黄氏分部的最大特点是接受了戴氏的观点。他在章氏二十三部的基础上将“锡、铎、屋、沃、德”五个入声韵(即戴氏的分部)从阴声韵中独立出来,构成了阴阳入相配的格局。可惜萧部的入声他却没有独立出来,所以他晚年很想使之独立,将二十八部增加为二十九部。

三、王力的古韵分部

王力(1900~1986年)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字了一,广西博白县人。24岁入上海南方大学,26岁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中国古代文法。27岁入法国巴黎大学研究实验语言学,获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中山大学教授兼语言学系主任。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北大中文系,王力随至北大任教。王力对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汉语音韵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中国音韵学》(后改名《汉语音韵学》)、《汉语史稿》、《汉语音韵》、《诗经韵读》、《楚辞韵读》、《汉语语音史》、《音韵学初步》、《清代古音学》以及许多单篇论文。他在《汉语史稿》、《汉语音韵》等书中分古韵为二十九部,后来在《音韵学初步》、《汉语语音史》等著作中增加了一个冬部(认为在战国时期才出现),共为三十部。这三十部的具体内容如下表[③]:

王力古韵三十部简表

之[«] 职[«k] 蒸[«N]

之咍半灰半尤半侯半脂1/3 职德屋半代志 蒸登东1/3

支[e] 锡[ek] 耕[eN]

支半佳齐半 麦锡昔半卦寘霁 耕清青

鱼[a] 铎[ak] 阳[aN]

鱼模虞半麻半 铎半陌昔半药半禡御 阳唐庚

侯[?] 屋[?k] 东[?N]

侯半虞半 屋半烛觉半候遇 东1/3钟江

宵[o] 药[ok]

萧半宵肴半豪半 沃半药半铎半觉半锡半号效啸

幽[u] 觉[uk] 冬[uN]

尤半幽萧半肴半豪半 屋半沃半觉半锡半号 冬东1/3

微[«i] 物[«t] 文[«n]

微灰半脂1/3皆半咍半 术半物迄没痕入代未队至 谆半文欣魂痕真半山先1/3

脂[ei] 质[et] 真[en]

脂1/3皆半齐半 质栉屑半黠半术半至霁半 真半臻谆半先1/3

歌[ai] 月[at] 元[an]

歌戈麻半支半 月曷末黠半鎋薛屑半霁半祭泰夬废 元寒桓删山仙先1/3

缉[«p] 侵[«m]

缉合洽半 侵覃咸半添半

叶[ap] 谈[am]

盍洽半狎叶帖业乏 谈咸半衔盐添半严凡

王力的分部有三个特点:

1.采用阴、阳、入三声分立的相配形式,这是继承了戴震、黄侃的格局。

2.建立了一个“微”部[④]。“微”部是在章太炎“队”部及王力自己的《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一文的启发下建立的,它由江有诰的脂部分离而出。江氏归入脂部的《广韵》齐韵字及脂、皆两韵的开口字王力仍视为脂部;江氏归入脂部的《广韵》“微、灰、咍”三韵的字及“脂、皆”韵的合口字王力则改归微部。

3.以“歌”与月、元相配, 这是受了黄侃的影响。

王力所建立的“微”部基本上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他的月部与江有诰的祭部内容相同,包含有“祭泰夬废”这四个《广韵》去声韵,这是因为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韵,《广韵》的去声韵在上古多数都属于入声。清代的古韵学家都不用歌部与月、元部相配,因为无论从押韵还是从谐声看,歌部与月、元的联系都较少。王力在《汉语音韵学》中曾批评中国大多数的音韵学家都有强求整齐的毛病,而他以歌、月、元相配,也难免有强求整齐之嫌。

四、罗常培、周祖谟的古韵分部

罗常培(1899—1958年) 字莘田,满族。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自1923年先后任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的教授,研究员及系主任等职,主要从事汉语音韵、方言调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45年至1948年赴美任朴茂纳大学和耶鲁大学访问教授,讲授中国语言学和中国文学,1948年回国。1950年任中科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罗常培学识渊博,长于著述,其许多研究都是开创性的。他在汉语音韵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汉语音韵学导论》、《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周祖谟合著)及许多单篇论文。

周祖谟(1914——1997年) 字燕孙,北京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38年起任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抗战胜利后到北京大学任教。解放后一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氏自青年时代即潜心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对文字、音韵、训诂、古籍整理和版本目录等学科均有精深的造诣,著作甚丰。音韵学方面的专著主要有《广韵校本》、《汉语音韵论文集》、《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与罗常培合著)、《唐五代韵书集存》、《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及许多单篇论文。

罗、周二人共同对上古韵部进行了研究,他们分古韵为三十一部,具体情况见下表:

罗常培、周祖谟古韵三十一部表[⑤]

之 职 蒸

幽 沃(觉) 冬

宵 药

侯 屋 东

鱼 铎 阳



支 锡 耕

脂 质 真

微 术(物) 谆(文)

祭 月 元

缉 侵

盍(叶) 谈

罗、周的分部采用了王力的“微”部。与王氏不同之处有二:

1.王力的月部包括《广韵》的去声韵“祭泰夬废”和入声韵“月曷末黠鎋薛”,罗、周二人则将“祭泰夬废”独立为祭部,故比王氏多出一部。罗、周这样的处理和他们认为上古有四声相关。

2.王力以歌、月、元相配,罗、周二人则以祭、月、元相配,歌部仍然保持独立,这是继承了清代多数学者的配法。

第五节 上古韵部系统及拟音

上古韵部经过有清几代人艰苦卓绝的相继努力,基本上已成定局,清代以后的研究只是作了一些局部性和总结性的工作,但是这些工作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清人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发展,它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清人研究结论的严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今人的分部,我们认为罗常培、周祖谟与王力分部都比较合理。罗、周二人的分部与王力的差别实际很小,主要只是在祭、月二部的分歧上,而这两部的分合对上古韵部的系统并无多大影响。目前多数教材、辞书、专著都采用的是王力的分部,本书采用的则是罗、周二人的分部(原表中“沃、术、谆、盍”四字今分别改作“觉、物、文、叶”),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的存在,不同意王力的“古无去声说”。在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前提下,当然就不能承认去、入声韵合为一体的归部。下面是上古三十一韵部的音值表,表中的音值基本上采用的是王力《汉语语音史》中的拟音,只是将脂、质、真三部的主要元音改拟为[i],原因是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很难找到没有[i]韵母的方言,由此推论,上古汉语不可能没有[i]元音的韵母。这个[i]元音作为脂、质、真三部的主要元音比较合适。另外,表中“祭”部的拟音采用的是王氏原歌部的拟音,而将歌部的拟音改作后低元音[A]。

上古韵部音值表

阴声韵 入声韵 阳声韵

第一类 之部[«] 职部[«k] 蒸部[«N]

第二类 幽部[u] 觉部[uk] 冬部[uN]

第三类 宵部[o] 药部[ok]

第四类 侯部[?] 屋部[?k] 东部[?N]

第五类 鱼部[a] 铎部[ak] 阳部[aN]

第六类 歌部[A]

第七类 支部[e] 锡部[ek] 耕部[eN]

第八类 脂部[i] 质部[it] 真部[in]

第九类 微部[«i] 物部[«t] 文部[«n]

第十类 祭部[ai] 月部[at] 元部[an]

第十一类 缉部[«p] 侵部[«m]

第十二类 叶部[ap] 谈部[am]

附录

十三家古韵分部异同表

王力

(30部)





























































罗常培

周祖謨

(31部)































































黃 侃

(28部)





























盍末

歌戈

寒桓



痕魂



















章炳麟

(23部)















































朱俊声

(18部)





































夏 炘

(22部)













































江有诰

(21部)











































王念孙

(21部)











































孔广森

(18部)




























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上古音朗诵





(合)





段玉裁

(17部)

一 部

三 部

二 部

四 部

(三部)

五 部

十六部

十五部

(十二部)

(十五部)

(十七部)

(十四部)

(十二部)

(十三部)

(十 部)

(十一部)

(六 部)

九 部

七 部

八 部

戴 震

(25部)













(讴)

(屋)





































江 永

(28部)

二 部

入声六部

十一部

入声一部

六 部

入声四部

(十一部)

(入声一部)

三 部

(入声四部)

二 部

入声五部

二 部

入声二部

二 部

入声三部

七 部

五 部

四 部

八 部

九 部

十 部

一 部

十二部

入声七部

十三部

入声八部

顾炎武

(10部)

二部

五部

三部

二部

六部

四部

七部

八部

九部

一部

十部

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第一节 清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上古声调的研究象上古韵部的研究一样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明代陈第认为上古没有声调,例如他在《毛诗古音考》中于“怒”字下这样注道:

上声。颜师古《匡缪正俗》曰:“怒,古读有二音,但知有去声者,失其真也。今除‘逢彼之怒’、‘将子无怒’、‘畏此谴怒’、‘宜无悔怒’皆去声,不录,录其上声。”愚谓颜氏之言固善,然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且上、去二音,亦轻重之间耳。

清人基本上都认为上古有声调,但对上古声调特色及多少的看法则各有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三派。一派以顾炎武、江永为代表,他们都是用中古的四声去看待上古的四声。一派以段玉裁为代表,他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王念孙、江有诰为代表,他们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一、顾炎武的“四声一贯”说

顾炎武对上古声调的主张是“四声一贯”,他在《音学五书·音论·古人四声一贯》中说:

四声之论虽起於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平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合、軜、邑、念”四字皆平而韵“骖”。“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发、烈、褐”三字皆去而韵“岁”。今之学者必曰:此字元有三音,有两音,故可通用(吴才老《韵补》实始此说),不知古人何尝屑屑於此哉?一字之中自有平上去入,今一一取而注之,字愈多,音愈杂,而学者愈迷,不识其本。此所谓大道以多歧亡羊者也。……平上去三声固多通贯,惟入声似觉差殊。然而“祝”之为“州”,见于《榖梁》;“蒲”之为“亳”,见于《公羊》;“趋”之为“促”,见于《周礼》;“提”之为“折”,见于《檀弓》。若此之类,不可悉数。迨至六朝,诗律渐工,韵分已密,而唐人功令犹许通用,故《广韵》中有一字而收之三声四声者。非谓一字有此多音,乃以示天下作诗之人,使随其迟疾轻重而用之也。后之陋儒未究厥旨,乃谓四声之设同诸五行、四序,如东西之易向,昼夜之异位而不相合也,岂不谬哉?且夫古之为诗,主乎音者也。……音者无方而易转,夫不过喉舌之间、疾徐之顷而已。谐于音顺于耳矣。故或平或仄,时措之宜而无所窒碍。《角弓》之“反”上,《宾筵》之“反”平;《桃夭》之“室”入,《东山》之“室”去,惟其时也。《大东》一篇两言“来”,而前韵“疚”,后韵“服”;《离骚》一篇两言“索”,而前韵“妬”后韵“迫”,惟其当也。

从顾氏的这些议论中可以看出,他的“四声一贯”说认为上古是有四声的,只不过人们在诵读诗歌时,可以临时改变韵脚字的声调以求相协而已。顾氏的这种看法反映了他对上古声调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犯了以今律古的错误。上古韵文中的韵脚字,其声调在中古看来不相同,并非意味着在上古也不相同,很可能在上古它们本来就属于同一声调的押韵。例如“享”字在《切韵》中属上声字,在《诗经》中“享”字作为韵脚字的地方共有八处,全部都与平声字押韵,这样就不宜认为“享”字在上古仍然是上声,而在诗中临时改变声调与平声字相协了。此举一例:

吉蠲为饎, 是用孝享,(上,养)

禴祠烝尝,(平,阳) 于公先王。(平,阳)

君曰卜尔, 万寿无疆。(平,阳)

《小雅·天保》四章

二、江永的四声说

江永的看法与顾氏小有不同。他认为上古有四声,这一点与顾氏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他把中古不同声调的字在上古一章诗中作韵脚字的现象视为上古的异调相押,就象词、曲中的异调相押一样,而不认为是临时变调。他在《古韵标准·例言》中说:

四声虽起江左,按之实有其声,不容增减,此后人补前人未备之一端。平自韵平,上去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有谐适,不必皆出一声,如后人诗余歌曲,正以杂用四声为节奏。诗韵何独不然?前人读韵太拘,必强扭为一声,遇字音之不可变者,以强扭失其本音。顾氏始去此病,各以本声读之。不独诗当然,凡古人有韵之文,皆如此读,可省无数纠纷而字亦得守其本音,善之尤者也。

由这番议论可以看出,江永对上古声调的认识和顾氏一样,仍然停留在上古四声同于中古四声的阶段。

三、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

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反映了清人对上古声调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不但指声母、韵母是随着时间、地点的转移而发展变化的,同样也指声调会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发展变化。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用发展变化的历史的观点去看待上古的声调。他在《六书音韵表·古四声说》中论道:

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洎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声,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乎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有古平而今仄者,有古上入而今去者。细意搜寻,随在可得其条理。今学者读三百篇诸书,以今韵四声律古人,陆德明、吴棫皆指为协句,顾炎武之书亦云平仄通押,去入通押,而不知古四声不同今,犹古本音部分异今也。明乎古本音不同今韵,又何惑乎古四声不同今韵哉?如“戒”之音“亟”,“庆”之音“羌”,“享”、“饗”之音“香”,“至”之音“质”,学者可以类求矣。

接着又指出:

古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上与平一也,去与入一也。上声备于三百篇,去声备于魏晋。

段氏能看到古今声调的不同,这是他的贡献;他从用韵及谐声材料中发现去声在上古与入声关系密切,这是他的卓识;但是他认为上古根本就没有去声则缺乏充分的论证。

四、王念孙、江有诰的四声说

王念孙、江有诰二人都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并认为每一个字的声调古今不一定相同。王氏曾一度改从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但晚年改定《合韵谱》时认定古有四声。江有诰起初也认为古无四声,后经反复研究,断定古实有四声。他在《再寄王石臞先生书》中说[⑥]:

古韵一事,至今日几如日丽中天矣;然四声一说,尚无定论。顾氏谓古人四声一贯,又谓入为闰声;陈季立谓古无四声;江慎斋申明其说者,不一而足,然所撰《古韵标准》仍分平上去入四卷,则亦未有定见;段氏谓古有平上入而无去;孔氏谓古有平上去而无入。有诰初见亦谓古无四声,说载初刻《凡例》,至今反复紬绎,始知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声与后人不同,陆氏编韵时不能审明古训,特就当时之声误为分析。

江氏观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但认为古有四声,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上古的四声不同于中古的四声。通过对《诗经》押韵字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切韵》中的有些上声字在上古读作平声,如“享、饗、逞、颡”等;《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平声,例如“讼、化、震、患”等;《切韵》的有些平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偕”字;《切韵》的有些去声字上古读作上声,如“狩”字,等等。

清代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除了以上介绍的几家外,还有孔广森的观点需要提及,孔氏的主张正好与段氏相反,他认为上古无入声,这种观点谁也没有同意。他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为了迁就他的阴、阳分部和“阴阳对转说”,同时和他为曲阜方言所囿而斥入声为吴音有关。

第二节 今人对上古声调的研究

今人关于上古声调的观点主要可分为两派,一派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上古没有去声,一派以周祖谟先生为代表,主张平上去入四声在上古既已存在。

一、王力的古无去声说

王力的观点可以看作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补充和修正。王力与段玉裁都认为上古没有去声,这一点他们是一致的,但是段氏认为上古只有平上入三个调类,王力则主张上古有四个调类,他认为上古声调不但有音高的分别,而且有音长的分别,他将上古声调分为舒促两类[⑦],即:

平声,高长调 长入,高长调

舒声 促声

上声,低短调 短入,低短调

王力解释说:

我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和段玉裁所订的上古声调系统基本一致。段氏所谓平上为一类,就是我所谓舒声;所谓去入为一类,就是我所谓促声。只是我把入声分为长短两类,和段氏稍有不同。为什么上古入声应该分为两类呢?这是因为,假如上古入声没有两类,后来就没有分化的条件了[⑧]。

根据王力在《汉语史稿》、《诗经韵读》等书中的说法,中古阴声韵的大部分去声字在上古属长入,小部分属平、上声;中古阳声韵的去声字在上古全部属平、上声。或者说中古的去声字有两个来源,即来自上古的长入和平、上声。其中阳声韵的去声字全部来自上古的平、上声,阴声韵的去声字大部分来自上古的长入,小部分来自上古的平、上声[⑨]。此将这种说法用线条表示如下[⑩]:

上古声调 中古声调

平 平

上 上

长入 阳去阴去

短入 入

王力先生的“长入说”主要是为解释一部分去声字在上古与入声字关系密切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在上古阴声字与入声字的关系比较密切,这种密切关系可以在以下几种材料中得到证明:

诗经押韵 在《诗经》的押韵中,去声与入声(指中古读作去声、入声。下同)押韵的例子相当多,据笔者统计,约占去声用韵例总数的20%,例如:

舒而脱脱兮!(末)

无感我帨兮!(祭)

无使尨也吠!(废)

《召南·野有死麕》三章

冬日烈烈,(薛) 飘风发发。(月)

民莫不榖, 我独何害?(泰)

《小雅·四月》三章

谐声字 从谐声系统看,去声与入声互谐的现象也相当多,例如:

1.声符为入声、被谐字为去声者

北:背 弋:代 白:怕

则:厕 责:债 益:缢

辟:嬖 各:路 赤:赦

斥:诉 肃:啸 石:柘

卜:赴 谷:裕 卓:掉

勺:豹 翟:耀 卒:醉

弗:沸 巿:沛 必:袐

戌:歲 折:逝 列:例

2.声符为去声、被谐字为入声者

乍:昨 夜:液 告:鹄

至:窒 兑:脱 最:撮

害:割 世:泄 祭:察

《广韵》去入两读字 一部分字在《广韵》中有去入两读,据陆志韦的统计,《广韵》中同一字既作入声又作阴声的共有260条,而其中作入声又作去声者占202条[11]。王力认为去入两读现象说明是先有入声,然后分化为去入两读。这类例子如:

去声 入声 去声 入声

害:胡盖切 又何割切 作:藏故切 又则落切

易:以豉切 又以益切 塞:先代切 又苏则切

帅:所类切 又所律切 约:於笑切 又於略切

画:胡卦切 又胡麦切 乐:五教切 又五角切

食:祥吏切 又乘力切 告:古到切 又古沃切

识:职吏切 又赏职切 暴:薄报切 又蒲木切

足:子句切 又即玉切 藉:慈夜切 又慈亦切

数:所据切 又色角切 射:神夜切 又食亦切

恶:乌路切 又乌各切 宿:息救切 又息逐切

古籍中的去入相通现象 在先秦两汉的异文、通假、声训等材料中都有去、入相通的现象。例如:

1.异文

《春秋·文公十二年》:“秦伯使術(入)来聘。”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遂(去)者何,秦大夫。”

《老子·十四章》:“此三者,不可致诘(入)。”

马王堆帛书《老子》作“三者不可至计(去)。”

《老子·十五章》:“深不可识(入)。”

马王堆帛书《老子》作“深不可志(去)。”

2.通假字

《尚书·汤誓》:“时日害(去)丧?予及女偕亡。”

按:“害”为通假字,本字为“曷”,“曷”属入声。

《墨子·明鬼下》:“岂女为之与?意(去)鲍为之与?”

按:“意”为通假字,本字为“抑”,“抑”属入声。

3.声训

《释名·卷二·形体》:“肺(去),勃(入)也。”

《释名·卷三·姿容》:“觉(入),告(去)也。”

《释名·卷四·言语》:“詈(去),历(入)也。”

从以上几种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古的阴声去声韵与入声韵在上古关系密切这是客观事实。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看待中古去声韵在上古的性质,是把它直接看成入声韵呢,还是仍然看作阴声韵,或作别的处理,这是古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和入声韵有纠葛的中古去声韵主要是阴声韵,所以对阴声去声韵在上古性质的认识还牵涉到上古整个阴声韵的结构问题。王力先生所以把中古的阴声去声韵在上古看作是入声韵,主张上古没有去声,主要是为了解释去声韵与入声韵的押韵、谐声等现象,他的长入、短入说的提出,则是为了解释他所说的一部分入声字(即中古去声)为什么到中古会变为去声,而另一部分入声字(中古入声)为什么到中古没有发生变化。关于这一点王力在《古无去声例证》中解释说:“长入由于元音较长,韵尾-k、-t容易失落,于是变为去声。”

和王力的“长入、短入说”大同小异的观点还有陆志韦的“长去、短去说”及李新魁的“次入韵说”。陆志韦在《古音说略》中写道[12]:

不严格地说,上古有两个去声,一个是长的,跟平上声通转;又一个是短的,跟入声通转。……上古的短去声通入声,因为音量的相像。后来混入长去声,因为调子的相像。

陆氏把中古的去声在上古分为长去、短去,同样也是为了解释中古去声在上古何以能和入声押韵、谐声以及后来它们为什么会是去声的问题。陆氏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王力是相同的,只是视为长短的对象与王力不同而已。

李新魁与王力的观点极为相似,只是他认为上古入声的长短之分在更早的时代。在《诗经》时代,长入已不收[-p]、[-t]、[-k]尾,而是收喉塞音[-/]尾。这种[-/]尾入声与[-p]、[-t]、[-k]尾入声的差别在《诗经》时代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韵尾的不同[13]。

二、周祖谟的古四声说

周祖谟的四声说是对清人王念孙、江有诰、夏燮等人观点的继承和发挥。清人段玉裁主张古无去声说,近人黄侃又提出古无上声说,故周氏于1941年发表《古音有无上去二声辨》一文专门论证上古不但有平、入声,而且有上、去声。周氏在文中指出了段氏“古无去声说”的论断之误[14],同时又批评了黄侃的“古无上声说”。周氏认为考察上古声调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是《诗经》等先秦韵文的用韵,他引用了清人夏燮在《述韵》中对上古四声的论证,证明上古确有平上去入四声无疑。他说[15]:

夫王江(王念孙、江有诰)两家能知古有四声,诚为段氏之后一大进步。然而两家对于古人所以确有四声之故,犹未阐发。至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当涂夏燮(嗛甫)为《述韵》,始道其详。(夏炘、夏燮尝与江晋三为友,而《述韵》中无一字论及江书。江氏《唐韵四声正》道光七年刻,夏燮盖未之见)撮要言之,约有三证(见卷四):一、古人之诗,一章连用五韵六韵以至十余韵者,有时同属一声,其平与平、入与入连用者固多,而上与上、去与去连用者亦屡见不鲜,若古无四声,何以四声不相杂协?是古人确有四声之辨矣。二、诗中一篇一章之内,其用韵往往同为一部,而四声分用不乱,无容侵越,若古无四声,何以有此?是四声分用之例,即判别古韵部有无四声之确证也。三、同为一字,其分见于数章者,声调并同,不与他类杂协,是古人一字之声调大致有定。苟古无四声,则不能不有出入矣。即此三事,足以辅赞王、江之说,亦可证顾、江、段、孔之言尚非通论。兹举夏氏所列诗中一章四声分用之例,以明古人之严于审音:

脂部 《邶风·谷风》二章:迟违畿(平)荠弟(上) 平上分用

《小雅·节南山》五章:惠戾届阕(去)夷违(平) 平去分用

《小雅·大田》三章:萋祁私(平)稺穧穗利(去) 平去分用

《小雅·采菽》五章:维葵(平)膍戾(去) 平去分用

之部 《鄘风·载驰》四章:麦极(入)尤思之(平) 平入分用

《魏风·园有桃》二章:棘食国极(入)哉其矣之之思(平) 平入分用(矣,上声字)

《小雅·六月》二章:则服(入)里子(上) 上入分用

《小雅·采芑》一章: 芑亩止试止(上)翼奭服革(入) 上入分用

《小雅·我行其野》三章: 葍特(入)富异(去) 去入分用

《小雅·大田》一章:戒事(去)耜亩(上) 上去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幽部 《邶风·谷风》五章:慉雠售(去)鞠覆育毒(入) 去入分用

《豳风·七月》六章: 薁菽(入)枣稻酒寿(上) 上入分用

宵部 《卫风·氓》五章:劳朝(平)暴笑悼(去) 平去分用

鱼部 《小雅·斯干》三章:阁橐(入)除去芋(平) 平入分用

《小雅·十月之交》四章:徒夫(平)马处(上) 平上分用

《大雅·韩奕》五章:土訏甫噳虎(上)居誉(去) 上去分用

侯部 《唐风·绸缪》二章:刍隅(平)逅逅(上) 平上分用

《小雅·巧言》五章:树数(去)口厚(上) 上去分用

东部 《商颂·长发》五章:共共厖龙(平)勇动竦总(上) 平上分用

真部 《大雅·桑柔》二章:翩泯(平)烬频(上) 平上分用

谆部 《小雅·小弁》六章:先墐(平)忍陨(上) 平上分用(按:夏氏未举此例)

元部 《大雅·民劳》五章:安残(平)绻反谏(上) 平上分用

此四声分用例之见于诗经者,而群经诸子《楚辞》秦刻石亦往往有之,如:

阳部 《墨子·七患》:当殃(平)仰养仰养(上) 平上分用

《楚辞·远游》:行乡阳英(平)壮放(去) 平去分用

宋玉《舞赋》:装芳扬方(平)仰往(上)怅象(去) 平上去分用

耕部 《庄子·在宥》:听静正(去)清形精生(平) 平去分用

《韩非子·主道》:令命定(去)情正名形情(平) 平去分用

支部 秦琅邪台刻石:帝地懈(去)辟易画(入) 去入分用

脂部 宋玉《高唐赋》:气鼻志泪瘁硙(去)隤追(平) 平去分用(志,之部字)

秦石鼓《灵雨》:癸□济(上)洎逮(去) 上去分用

之部 《易·贲·象传》:疑尤(平)喜志(去) 平去分用

《易·大畜·象传》:灾尤(平)志喜(去) 平去分用

《荀子·赋篇·雲》:塞偪□塞(入)忌置(去) 去入分用

《韩非子·扬权》:富代(去)殆子起(上) 上去分用

《吕览·君守》:恢恢疑来(平)识事备(去) 平去分用

《吕览·任地》:时时谋时(平)治富(去)止起倍(上) 平上去分用

秦琅邪台刻石:始纪子理士侮(上)事富志字载意(去) 上去分用

《楚辞·天问》:市姒(上)佑弑(去) 上去分用

《楚辞·惜诵》:恃殆(上)志态(去) 上去分用

《楚辞·怀沙》:怪态(去)采有(上) 上去分用

鱼部 《管子·内业》:舍图度(去)下所(上) 上去分用

《管子·度地》:下距(上)汐作(入)把餔女野(上) 上入分用

《吕览·任地》:逆慕薄郄(入)下苦下处(上) 上入分用

《楚辞·离骚》:夜御(去)下予佇妒马女(上) 上去分用

据此可知古音诸部之上去确与平入分用,学者於古有四声之说当无疑难矣。

除用一章之中四声分用的材料进行证明外,周氏还对上去二声在古韵中独用合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上古确有上去二声,因原文较长,此仅举一例(独用例)[16]:

宵部 有平上去入四声

(上声)独用例 《诗》: 藻潦(采蘋) 悄少少摽(柏舟) 皎僚纠悄(月出,僚古有上声) 旐悄(出车) 藻镐(鱼藻) 藻蹻(泮水) 诸子: 佼槁(吕览·音律)

(去声)独用例 《诗》:芼乐(关雎) 暴笑敖悼(终风,傲古有去声) 暴笑悼(氓) 倒召(东方未明) 照燎绍懆(月出,懆从五经文字) 膏曜悼(羔裘) 傚傲(鹿鸣) 罩乐(南有嘉鱼) 盗暴(巧言) 教傚(角弓) 到乐(韩奕) 昭笑教(泮水) 群经:号笑(易·萃·初六) 桡校(周礼·考工记·弓人) 校剽(同上) 庙朝学(礼记·礼运,朝古有去声) 濯暴(孟子·滕文公上) 诸子: 妙徼(老子·体道) 庙校(管子·牧民) 要效(韩非子·扬权) 教诏(吕览·君守) 屈宋: 到照(天问) 耀(远游)

主张上古有平上去入说的学者除周祖谟以外,还有李方桂、张世禄、严学宭诸人。

第三节 对上古声调的考察

根据我们的考察,我们认为上古确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下面是考察的结果:

一、《诗经》用韵

《诗经》中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独用的韵段远远超出了相互混押的韵段,这种现象说明上古有四声的存在。

严学宭先生在《周秦古音研究的进程和展望》一文中指出:“从《诗经》押韵看,大体平上去入同类的字相押,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混押不及半数。”[17]根据我们的统计,《诗经》中平上去入字同类相押者共为1339段[18],约占总押韵段的76%[19],其它混押段之合为416段,约占总押韵段的24%。以下是统计的具体结果:

《诗经》用韵统计表[20]

平声独用段 693 (阴平306,阳平387)

上声独用段 275 (阴上259,阳上16)

去声独用段 128 (阴去102,阳去26)

入声独用段 243

平上混押段 102 (阴平上63,阳平上39)

平去混押段 127 (阴平去62,阳平去65)

平入混押段 3

上去混押段 67 (阴上去59,阳上去8)

上入混押段 5

去入混押段 64 (去为阴声)

平上去混押段 35 (阴平上去20,阳平上去15)

平上入混押段 1 (平上为阴声)

平去入混押段 3 (平去为阴声)

上去入混押段 5 (上去为阴声)

平上去入混押段 4 (平上去为阴声)

除了通过独用数与混押数进行总体的比较外,还可以通过各调分押与混押的数字进行比较。从上列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古平上去入四声字在上古的分押数远远超过了混押数,此亦足以说明平上去入在上古的存在,例如:

平上分押数 693+275=968:平上混押数102

平去分押数 693+128=821:平去混押数127

平入分押数 693+243=936:平入混押数3

上去分押数 275+128=403:上去混押数67

上入分押数 275+243=518:上入混押数5

去入分押数 128+243=371:去入混押数64

关于《诗经》的用韵,最能说明上古存在四声的材料莫过于四声在一篇各章中的交替使用,这方面的材料清人夏燮已作过详细的统计,现在我们举出几个典型的例证:

麟之趾,(上)

振振公子。(上)

于嗟麟兮!

麟之定,(去)

振振公姓。(去)

于嗟麟兮!

麟之角,(入)

振振公族。(入)

于嗟麟兮!

《周南·麟之趾》

终风且暴,(去)

顾我则笑。(去)

谑浪笑敖,(去)

中心是悼!(去)

终风且霾,(平)

惠然肯来。(平)

莫往莫来,(平)

悠悠我思。(平)

终风且暴(去)

不日有。(去)

窹言不寐,

愿言则嚏。(去)

曀曀其阴,

虺虺其雷。(平)

寤言不寐?

愿言则怀。(平)

《邶风·终风》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平)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去)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去)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入)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入)

《卫风·有狐》

二、谐声材料

《说文》谐声系统在考证上古声调方面的价值不及《诗经》用韵,原因是谐声字的制造并不严格按照声调相同的原则配置声符。谐声字的声符和谐声字本身的声调可以不相同。同声符的谐声字其声调也往往互不相同,例如:

專—— 敷溥傅博

平 平上去入

这类现象虽然为数不少,但从《说文》总的谐声情况来看,谐声字与其声符的声调保持相同仍为主流。因此根据谐声材料考察上古声调也是有一定可靠性的,可把它看作是价值仅次于《诗经》用韵的参证材料。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本着以下原则对《说文》的谐声关系进行了统计[21]:

1.一个主谐字与其所有的被谐字一起称作一个谐声系,被谐字作为主谐字时,与其被谐字一起算作另一个谐声系。例如:

品——臨嵒

臨——瀶

2.主谐字与被谐字中的一种声调一起称作一个谐声组,一个谐声系的被谐字中有多少声调(包括一字多调)即有多少谐声组,例如:

(1) 秦—— 蓁榛溱臻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4892.html

更多阅读

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上古音朗诵

第四节 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研究上古韵部经过清人的辛勤研究,虽然大局已定,但是清代以后对上古韵部的探讨工作仍然没停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我们主要介绍章炳麟、黄侃、王力、罗常培、周祖谟等人的研究概况。一、章太炎的

第十章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法规

第十章食品标准与法规第一节 概述一、食品法规、标准对食品工业的重要性食品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特殊商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与一般商品不同的商品。由于食品是由人们自己选择、随意食用,所以对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特别严格。食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第十章 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 Solution)前面已学习了非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理论,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来说,运用该理论时,与实际结果出现了偏差。例如:运用依数性解决KCl~H2O。已知:H2O的Kf=1.86(273K),KCl水溶液:m=0.20mol·kg-1,求:该溶液的凝固

《求医不如求己3》之:第十章--肝经大药房

《求医不如求己3》之:第十章肝经大药房保命的万灵丹  肝经上的穴位,有的可以一带而过,了解一下名称即可,有的则需要每天反反复复地揣摩、深思。因为,有的穴位会像您最亲的人一样,不离不弃地伴随您一生。肝经的穴位比较少,就14个,有很多

声明:《第十章 上古音的声调 上古音朗诵》为网友依稀泪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