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壁立千仞海纳百川书法

2010-03-19 来源:长沙晚报作者:刘绪义

真正的无欲,生命中自然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柔性,而不是所谓峻拔,更不是傲岸;无欲,绝不会呈现出刚性来,相反,生命中只会呈现出一种淡定、从容、自然、和谐的柔韧。



因为林则徐的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已然成为许多人的信条。有人说,因为无欲,使他们的生命自然显出一种刚性,有了“壁立千仞”的峻拔,有了“无欲则刚”的傲岸。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壁立千仞海纳百川书法
真正的无欲,生命中自然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柔性,而不是所谓峻拔,更不是傲岸;无欲,绝不会呈现出刚性来,相反,生命中只会呈现出一种淡定、从容、自然、和谐的柔韧。

《老子》第12章中这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色彩太纷乱使人眼睛昏花,音响多变幻使人耳朵发聋,美食太丰杂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给他们内在的充实,不是给他们外在的愉悦。我们行事应据此而取舍。

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五味是酸、甜、苦、辣、咸;五音是宫、商、角、徵、羽。都是不素,都是不华。过去人们认为,老子列数“五色”、“五味”、“五音”的害处,就是主张让老百姓“无知无欲”。“为腹不为目”,是主张让老百姓吃饱肚子,做一个没有头脑、筋骨强壮的好劳动力。他们认为,老子这样主张的目的是为统治者考虑,便于他们统治服务,所以,老子思想又得了一个称号——“南面之术”。

其实,任何一种哲学,其产生都有一个时代背景。剥离了时代背景来理解老子哲学,无疑就会产生种种岐义,导致各种误解甚至曲解。

老子并非是主张要让老百姓无知无欲,“为腹不为目”也不是为了愚民。相反,他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和贵族而言。五色、五音、五味只有统治者、贵族能享受得到,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也都是统治者和贵族的常事,普通百姓哪里有份?

究其实,此句中的“腹”和“目”含义更丰富。“腹”,本义是指身体部位“肚子”,它也有“厚”的意思,《说文》释“腹”即为“厚”;还有“内心”的意思,如“心腹”、“腹诽”;更有“中央”的意思。“目”,本义是指眼睛,它也可以指“名”,如我们讲“名目繁多”,老子讲的名誉、面子(即名与身的关系);也可以讲“首领”,如我们说的“头目”;还可以讲“眼力”,如老子讲的“伎巧”。在人的身体位,“腹”是居于中,“目”居于上。老子反对表面功夫,主张不敢为天下先即不做头目,反对“伎巧”,主张守中,都吻合“目”的内涵。

一个人要健康地生存,有着两种合理的要求。一是物质的,也就是“腹”的问题,即吃饱肚子,至少不处于饥寒;二是精神的,也就是“耳目”的问题,声色犬马虽然是贬义词,但适度的则是属于精神生活的内容,这不简单地归于官能刺激。“为腹不为目”,难道老子主张物质的需要,反对精神的享受吗?这显然违背老子主张注重内心修养、淡泊欲求、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否则怎么会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80章)的主张?

可见,老子讲“为腹不为目”绝不是在物质与精神层面,而是指“守中”,“为腹”即“守中”。而“为腹”的本意又进一步表明,老子主张“无欲”并不是反对一切欲望,而是反对过度的贪欲,行欲要守中(适度)。

在宋明理学之前,中国传统文化是讲究“欲理合一”的,讲求人自身内部欲望与理智关系问题上达到的内心和谐状态。如儒家强调以礼制欲,道家强调以道治欲,佛家讲求以悟抑欲。所以儒家讲节欲,如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不使可欲”等。道家讲无欲,“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无欲则柔,“知足之足常足矣”。佛家讲禁欲,主要是限制生理上的情欲,最高境界还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心经》)直到宋明理学,才突出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突出的仍然是扑灭过分的野心和情欲,以达到理欲合一的境地。后世片面地理解了程朱所谓“人欲”的内涵。古话说:“天欲灭之,必先使之狂。”狂就是一种过分的欲望。

老子所说“无欲”并非杜绝一切欲望,假使一个人连生存的欲望都没有了,还谈得上“做人”或曰“人生”吗?世人都说无欲则刚,可老子偏偏说:无欲则柔。世上有生命的东西,只要是顺乎自然,表现出来的总是一股柔和之气。壁立千仞,本身就是一种欲望的彰显;峻拔傲岸,本身就意味着傲视群雄。刚强的东西容易折断,所以林则徐一生命运多舛;柔韧的东西才能百折不挠,所以老子得以长寿。所以,一个人不要显示刚强,而要显示柔韧。不要显示傲岸,而要显示亲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人都为这样一种情境感慨万千。这是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显示出来的真正的无欲,是真正的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4825.html

更多阅读

无嗔无我无欲无求__bd 无迷则无嗔

无嗔,不抱有怀恨心,责备心,看问题顺其自然。无我,对任何事、物的评价不从自我的角度出发,理智,客观。或者根本就不做评价。无欲,不对任何事、物抱很大的希望,甚至不抱希望,走到哪儿算到哪儿,不被环境所左右。得而不喜,失亦不忧。无求,不追求名与

色界,无欲 谈无欲

这样的秋色如何能有悲秋之情。望着秀美的银杏叶,突有妙想,这叶的境界,莫不是佛说三界之中的色界天。如此的曼妙姿态和秀色,却不会让人升起欲望。无欲,则不贪、也不会嗔,自然不会痴。

声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壁立千仞海纳百川书法》为网友你眸入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