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地,
山上,林中,庭院,田间,皆有小径,
直者自然随意,曲者一径通幽,
小径隐隐约约或长或短,如筋似脉,
将大地连缀得纵横交错。
诸般美妙,无法言传。
田间小径,横竖交错,
虽凹凸不平,杂草丛生,
却能将田地勾勒出方形菱形三角形,
春夏秋冬,色彩斑斓。
那郊外野地,荒草之中,
竟能被人踩出一条小路来。
路边野花带笑,间有蝴蝶相顾,
走过去,裙边、裤角,
沾了淡黄的花粉和花瓣儿,
碎草叶儿,露水珠儿,
间或有带刺的苍耳。
惹来一声半声抱怨,要不是图近些,
才不走小路呢!边说边用手帕掸去。
小径却是笑靥如花,
它一路都在听姑娘们的悄悄话呢。
《桃花源记》里的小路尤为唯美,
阡陌交通,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如此世外桃源,
怎不让那外乡渔人羡慕之?
直径方便,曲径幽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个“上”字一个“斜”字,
山中石径的蜿蜒曲折尽现眼前。
李渔在《闲情偶记》里说,
径莫便于捷,而又莫妙于迂。
就是说,最方便的路莫过于便道,
而最妙的路莫过于迂回曲折的小道。
陈从周《说园》里也写道,
风景区之路,宜曲不宜直,
小径多于主道,则景幽而客散,
使有景可寻、可游,有泉可听,
有石可留,吟咏其间。
小径于郊野乃天然生成亦很实用,
在园林则增了艺术的味道,
造园者会根据园林需要设置小径,
园林中路径的分合、隔通、曲折、高下、
远近等设置的丰富性与和谐性,
使园林空间序列的构成和变化充满了妙趣。
《红楼梦》中贾政携宝玉等人初游大观园,
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
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贾政道:我们就从此小径游去,
回来由那一边出去,方可遍览。
由此可见,
小径是大观园中结构和组织一切园景要素的纽带。
盖在河滩上的芦雪庵,
四面皆是芦苇掩覆,
一条去径,逶迤穿芦渡苇过去。
刘姥姥眼中的潇湘馆,
则是: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上苍苔布满,
中间羊肠一条石墁的路。
有此小径,方能够感受那凤尾森森、
龙吟细细之清冷韵味。
大自然中巧夺天工的奇趣妙景,
一山,一石,一泉,一木,或花或草,
总在不经意处得见,
是以小径必曲,方能通幽。
曲径,
如练如带,婷婷袅袅,婉转,含蓄,
耐人寻味。
人行其上,
小径便引、探、绕、转,领你分花拂柳,
尽览佳色,口齿噙香,物我皆忘,
不知身之所在,遑论径焉?
小径悠远,
宜散步,宜谈心,宜捧一本书,边走边读,
累了,倚树而坐也好,扶石发呆也罢,
看小径顾自延伸而去,
凭思绪发散,让心灵空明。
小径幽僻,
适合独处,适合思索,适合静静地缓步轻踱、徘徊。
是以,千年前的晏殊对酒听歌,
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
面对满园落花,归来燕子,
惋惜、欣慰、怅惘,诸般思绪流淌在小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终究求不出一个答案,
夕阳下,
一个“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身影
在词中流传至今。
小径伏地而行,
如诗似画,春承飞花,秋怜落叶,
径有变化,景亦无穷,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若有闲时,
立于径,负手徐行,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人间妙境,人生清景,莫过于此。
![小径幽幽临画境 画境 vr](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60334t01a4774355a6abba21.jpg)
图片选自好友行者空间
《十条美的令人窒息的小路》 感谢
纳仁凝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