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姓源流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

来自:网文

富姓,拼音:fù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第219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

根据不同记载,有八种起源。有姬姓说、满族说、蒙古族说等等。但公认的始祖是富辰,史称他为春秋第一忠臣。

富辰本为周宗室,因其封地在富,所以人称富辰,其子孙就以封地为姓,奉富辰为富姓的始祖。

富氏人口总数到2009年1月为止,在中国大姓氏排名里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十九位门阀。

富氏最早发祥于今山东中西部地区,早期主要在山东、河南一带居住繁衍。

汉、唐时期,富氏族人在齐郡形成郡姓望族。

宋朝以后,因战乱、仕宦等原因,逐步扩散到浙江、江苏等江南广大地区以及陕西、辽宁等地。

满族富氏是当今富氏家族中最为庞大的一支。辽东地区满族中的富氏与傅氏,为同一原始满族姓氏中富察氏的后裔。

富与傅二者之间,只是在冠用汉字时所出现的同音异字。满族富察氏是清朝道光末年,仿效汉族文化习俗,取其满族多音节姓氏中的第一个音节富、傅,而冠用的汉字姓。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襄王时期姬姓大夫富辰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周王室有个大夫名姬辰,是周天子的亲戚,在朝中身居高位,很有权势,直言敢谏,不避贵胄,为人称道。

姬辰是周王朝宗室贵族,因其封地在富邑(即盖臧,音讹为姑臧,今甘肃武威民勤),所以世人称其为富辰。

周襄王姬郑执政时期(公元前651~前619年在位),因郑国与楚国相通,周襄王就想攻伐郑国,于是他准备向西戎族翟人借兵。卿大夫富辰坚决反对这种借外族兵力的做法,他对周襄王说:“郑国虽有不对,毕竟与周同宗,是兄弟关系;而翟人凶狠残暴,若向他们借兵,无异于引狼入室啊。”但周襄王却不听劝阻,向翟人借兵,夺了郑国的栎城(今河南新蔡)。

为了笼络翟人,周襄王又打算娶翟王之女为妃。富辰又反对,他对周襄王说:“翟人有功,表彰慰劳一番就可以了,怎么能以天子之尊娶外族之女呢?翟人本来就贪婪,如果联姻,翟人就会觊觎中原了。”周襄王又不听,坚持娶翟女叔隗为妃,还宠爱无比。

不想,那位叔隗与周襄王的弟弟姬太叔私通起来,结果被周襄王发觉,姬太叔就逃到了翟人那里挑拨离间。而翟王早就想入侵中原,就乘此机会联合发兵进攻周王室。

周襄王八年(郑文公姬踕二十九年,公元前644年),翟人联合诸戎攻周,周王室打不过翟人,富辰就劝周襄王逃到郑国去。周襄王因借翟兵打过郑国,担心郑国不肯收留,富辰就说:“郑伯先世曾有功于周,现在大王去郑国,给郑侯以立功的机会,郑侯一定会十分高兴的。”

待周襄王出奔赴郑后,富辰又率宗族数百人为周襄王断后,与追来的翟兵血战。当时他已经多处受伤,族人都劝他先撤离:“您曾多次向大王进谏,您的忠心天下人都知道,现在危急,您快走吧!”

富辰却说:“我多次进谏,大王却不听,才落到这个地步。我若不死,大王将不好意思见我啊!”于是血战至死,同宗族的数百人与他一起皆战死于沙场,无一退却。

最后,还是郑文公召集诸侯联合出兵击退了诸戎联军,将周襄王送回成周(今河南洛阳)。周襄王经历了此次事件,悔恨不已,隆重敛葬了富辰及其子弟兵。史称富辰为“春秋第一忠臣”。

在富辰(姬辰)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奉富辰为富氏的得姓始祖,是为齐郡富氏。若按姬辰是富氏始祖来推算,富氏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古老历史了。

姬姓富氏族人皆尊奉富辰(姬辰)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姜姓富氏合谱。

富姓源流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大夫富父终甥,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公族大夫,姜姓,复氏富父,名终甥,为炎帝之后。

富父终甥时为鲁国大将,骁勇善战且智谋百出,使鲁国著名的军事家。他曾在周顷王姬壬臣四年(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5年)农历10月率军在咸邑(今山东枣庄东北部)一举击败侵扰的北狄军队,并捕获其首领侨如。之后,“富父终甥桩其喉,以戈杀之,埋其首于子驹之门,以命宣伯。”

这位“宣伯”,就是鲁国上大夫公孙侨如,为鲁桓公姬允(姬轨,公元前711~前694年在位)的五世孙,时为“三桓”集团的首脑。因北狄首领侨如与公孙侨如同名,富父终甥觉得十分有趣儿,因此要告之公孙侨如。

在富父终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分衍有许多姓氏:富父氏、富氏、终氏、钟氏、甥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其富氏是为济阴富氏。

姜姓富氏族人皆尊奉富父终甥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富氏合谱。

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巴颜氏,亦称巴雅氏,源出辽国时期的五国部(黑水靺鞨的五个部落,即剖阿里部、盆奴里部、奥里米部、越里笃部、越里吉部),以部为氏,蒙语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25101011/83932.html

更多阅读

昝姓源流

来自:网文昝姓,拼音:zǎn 。亦可读作qián 。不可读作cǎn 。在《百家姓》中排第165位。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个在朝廷做大司空的官叫咎单,他的家族很昌盛时代姓咎,后后世子孙改为昝姓。又如春秋时晋国大夫舅犯的后人咎氏,后改为昝氏。咎,

逯姓源流 逯姓取名

来自:网文逯姓,拼音:lù xìng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0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上古周代时,秦国有一位公族受封于逯邑,后来逯邑公族子孙就以封地为姓,世代姓逯。黑龙江地区逯的读法有Lù和Lǜ(律)两种,均为四声,争议

澹台姓源流 姓氏源流

来自:网文澹台姓,拼音:tán tái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20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澹字,很多人读成zhan(詹),包括一些教师,甚至电视台播音员。这是错误的。澹字是一个多音字,但作为复姓澹台只能读tantai(谭台)。澹

黄姓起源、黄姓的来源 埇桥区黄姓来源

黄姓的起源,黄姓的来源姓氏:【黄】拼音:Huang郡望:江夏郡名人:黄歇,黄香,黄峭,黄庭坚,黄遵宪,黄祖耀胜迹:泉州开元寺檀樾祠文献:黄氏五族总谱历史:黄姓是中国当今第八大姓,南方人所占较多,在台湾排名第三位。黄姓出自嬴姓,是古帝少昊的后代。少

国姓源流 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

来自:网文国姓,拼音:guó xìng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54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

声明:《富姓源流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为网友一直都在努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