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09期C版 责任编辑:韩磊
阳光当头照,花儿对我笑,正式一年中出游照相最适合的季节到了,但数码单反相机中不小心感光元件进的灰,让人很是伤神。去维修?还是低成本自己动手清洗?请看我们的《单反灰尘净身宝典》吧!
灰尘从何而来
数码单反相机和DC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更换镜头,由于多在室外拆装,所以很难避免机身进灰,一旦快门帘启动,灰尘就会自动吸附在感光元件上,虽然一次两次不太明显,但久而久之,就会对成像质量造成影响,在照片不同位置固定出现小黑点,非常讨厌。单反相机普遍具备自动除尘功能并不假,但从实际使用来看,无论是抖动除尘,还是超声波除尘,效果都差强人意。难道就此作罢?为啥不自己动手试试看。
下载 (32.29 KB)
2010-3-19 10:07
下载 (26.08 KB)
2010-3-19 10:07
感光元件上出现灰尘后,形成的UFO情况
在家清洗 三套方法
不用跑远门,在家利用身边的小工具我们一样也可以自己动手,对感光元件做清洗。
小提示:
在进行感光元件清洁之前,有两件事必须要做,首先是关门关窗,尽可能少走动,防止灰尘乱飞,有条件的话,最好戴上口罩。其次,给相机充足电,避免在清洁的过程中出现电量不足,反光板落下的“杯具”。
1.暴力吸尘法
下载 (11.66 KB)
2010-3-19 10:07
下载 (18.03 KB)
2010-3-19 10:07
![[2010-09期]单反感光元件除尘宝典 - 《电脑报》原文 - 电脑报官方 cmos感光元件](http://img.413yy.cn/images/31101031/31055528t018153d2c4dd607d3f.jpg)
使用工具:家用吸尘器
效果指数:★★★
风险指数:★★★★☆
成本:200元-700元
吸尘器家家都有,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有些暴力,但实际效果的确不错,关键是零成本。使用时,需要将吸尘器的功率(吸力)调到最低,选择最细的吸尘导管,将单反相机的反光镜升起(否则会被吸掉),使感光元件暴露在外。操作时,吸尘导管切不可伸进卡口,利用泵的吸力,可以吸除感光元件表面的干性浮尘,并对镜腔中的灰尘进行清除。至于深度附着的灰尘、霉点,这招则没有效果。
2.气罐法
下载 (33.45 KB)
2010-3-19 10:07
使用工具:专用高压气罐
效果指数:★★★☆
风险指数:★★★☆
成本:50~80元
气罐法在原理和吸尘法恰好相反,它是利用气体喷出时的高速气流将灰尘吹走。使用时,需要先将单反相机的反光镜升起,由于气罐压力普遍较大,并且喷嘴离感光元件太近容易产生轻微结露现象,所以最佳距离在6-8cm之间,每次喷射时间不超过3秒,事先最好用手掌测试一下。和吸尘法相比,气罐法清除顽固灰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使用时尤其要注意,千万不能倒置,因为会有液态压缩气体喷出,而且温度很低,对感光元件的损害是致命的。
3.粘棒法
下载 (26.64 KB)
2010-3-19 10:07
下载 (28.26 KB)
2010-3-19 10:07
使用工具:果冻棒
效果指数:★★★★
风险指数:★★★
成本:200~350元
粘棒法是目前网络上最推崇的一种感光元件清洁方法,采用“果冻棒”作为工具。之所以称之为果冻,主要是清洁头为一种极软的胶状物质,和果冻质感相似,具有一定粘性。使用前要确保果冻棒绝对干净,尤其不能用手指去触碰,否则沾上油脂,果冻棒报废。对照之前确定的灰尘位置,采用轻压,而不是横扫的方式清洁感光元件,每轻压一次,都要在附赠的除尘纸上按压一次,让清洁纸把灰尘粘走。使用几次之后,果冻棒的粘性可能会下降,这时只要用自来水冲洗,甩干,即可重复使用。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假冒的果冻棒,价格虽然便宜,但清洁头粘性过大,很容易破坏低通滤镜上的镀膜层,所以在选购时候尽可能选择爱尔玛、天马、马田、宾得等大品牌的产品。
小提示:目前大部分单反相机都设计有“反光板锁定”功能(或者清洁感应器选项),可以将反光板升起并打开快门帘幕。
下载 (27.86 KB)
2010-3-19 10:07
如果机型比较老,没有这一功能的话,则可以通过B门的方式,让感光元件暴露在外,建议最好有一个人专门按住快门。
最后想说的是,感光元件清洁不可频繁,如果不是长期在野外拍摄,半年甚至一年清洁一次就足够了。要知道,无论任何方式,都会对感光元件造成损伤,只是轻重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