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 鲁迅
B为本词条添加义项名 ?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及文学评论家。常用的笔名有茅盾、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形天等。189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0月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在文学创作方面,茅盾于1928年发表首部小说《蚀》,代表作有《子夜》、《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等。茅盾无疑仍是现代中国最伟大的共产作家,与同期任何名家相比,毫不逊色”。1981年3月27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其在故乡桐乡乌镇的居所茅盾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姓名:
沈德鸿
别名:
字雁冰,笔名茅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嘉兴桐乡
出生日期:
1896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981年3月27日
个人背景 职业:
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其他信息 其他成就:
新文化运动先驱, 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
其他作品:
《子夜》,《林家铺子》,《蚀》三部曲,《鼓吹集》等
目录
展开
1 人物简介
2 笔名来源
3 生平经历
4 经典作品
5 文学奖项
6 小说意义
7 相关评价
7.1 正面观点
7.2 反面观点
8 茅盾故居
9 作品年表
10 名家评论
1 人物简介
茅盾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且临近上海、杭州、无锡等繁华城市,可以说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群英荟萃的地方,这样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力与文风。他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和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一样,茅盾的“第一教师”是其寡母。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无力升学,便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他初出茅庐,便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引起了文学界的重视,不久他便成了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
左联期间是茅盾创作的黄金时期,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重要作品。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由于工作繁忙,他实际已很难分身创作。文革期间,他的生活也受到较大影响,这一时期,他秘密创作了《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1981年辞世,终年85岁。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这一点,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20世纪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是不公正的。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和“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2 笔名来源
茅盾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刑天、刑风、沈余、微明、东方未明、石萌等,都是他用过的笔名,他还有许多笔名,有几十个。不过,茅盾和蒲牢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茅盾”由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茅盾当时写的这部小说,就是著名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
3 生平经历
茅盾1896年7月4日茅盾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清末秀才,通晓中医,是具有开明思想的维新派人物,颇重视新学,除声、光、化、电和数学等自然科学外,也喜欢传播进步思潮的社会科学著作。母亲陈爱珠,是一位通文理、有远见而性格坚强的妇女。茅盾10岁丧父,童年时代,就接受了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茅盾的启蒙教育开始较早。小学前便读过家塾、私塾。8岁入乌镇立志小学读书,后转入植材高级小学,成为该校第一班学生。在这里,他不仅读到了国文、修身和算术教科书,并且对绘画发生了兴趣。那时,在一般守旧人的眼光里,小说之类被称为诲淫诲盗的“闲书”,是不准孩子们看的,但茅盾竟得到明达的父母的允许。《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等,都是他这时爱读的书。从茅盾小学时代留存的作文中得见,当时便流露出忧国忧民、扶正祛邪的思想端绪。
茅盾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学度过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插班二年级读书,1911年秋季转入嘉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在学校里,由茅盾和几个同学发动,抨击了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校学习,并在那里毕业。在中学时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师长,给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指导,但整个的学习空气是陈旧的。“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气度要清华疏旷”(《我的中学时代及其后》)。这一切曾给茅盾以古典文学的修养,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同时也在他的作文格调上显露出印迹。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预科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便开始工作谋生。
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继之和别人合作译书。这样,便有最初的翻译《衣食住》(卡本脱著)问世。不久,又到国文部编写《中国寓言》,一面也参与《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
1920年初,“五四”文学革命深入开展中,茅盾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这时连续撰写了《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平议》和《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等论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学见解。同年11月,茅盾接编并全部革新了《小说月报》;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1月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当时,茅盾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的探讨、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度,茅盾发表的译著约130余篇。他以充沛的精力,致力于文学革命活动。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辞去了该刊的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
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
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2年后,曾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从事党中央联络员工作。这时期,也曾先后在党所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任教,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
1925年5月10日,沈雁冰在《文学周报》第127期发表长篇论文《论无产阶级艺术》。本月17日,31日和10月24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73、175和196期继续刊载,这是1924年提出革命文学的口号之后沈雁冰为了对无产阶级艺术的各个方面试作探讨,同时也清理自己过去的文学艺术观点而写的。
《论无产阶级艺术》共分5节。第一节探讨无产阶级艺术的形成;第二节论述无产阶级艺术产生的条件;第三节探讨对无产阶级艺术的范畴;第四节苏联的文艺现象讨论无产阶级艺术的内容;第五节讨论无产阶级艺术的形成。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群众革命运动。6月,和郑振铎等创办了《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8月,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国民党召开西山会议后,茅盾和恽代英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的上海市党部。
1925年底,茅盾和恽代英等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留广州工作,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茅盾返沪。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成立国民政府。茅盾赴武汉,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
1927年春,出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从4月至7月间,为该刊撰写社论、述评30余篇。7月,汪精卫组织“分共会议”,公开叛变革命,茅盾撤离武汉,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抵九江后因路途阻塞,经牯岭回上海。这时,又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从此,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
1927年9月,发表《幻灭》。
1928年6月,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同年7月,离上海去日本,先住东京,后迁京都。客居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和《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
1931年,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鲁迅和茅盾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
1932年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和《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5月,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害的消息传来,鲁迅、茅盾等8名作家发起《为横死之小林遗族募捐启》;7月,致电南京政府营救被监禁的国际工联的牛兰夫妇。
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新路。
1936年2月,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与茅盾发出致中共中央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同年10月,茅盾和许多文艺工作者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号召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十年来,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的阶段。这期间,完成的有中篇《路》《三人行》和长篇《子夜》。《子夜》是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说。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里程碑。瞿秋白评价说,“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与国货年》)。与此同时,还完成优秀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等的创作;翻译了丹钦科的《文凭》和吉洪诺夫的《战争》等书,此外还在《申报·自由谈》《太白》《文学》等刊物上写下了大量的杂文、文艺短评和作家研究专论。
1937年抗战初期,他参加了《救亡日报》的工作,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上海沦陷后,茅盾辗转长沙、武汉、香港、广州等地。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茅盾被选为理事。4月,他主编的《文艺阵地》在广州创刊,同时又为在香港复刊的《立报》编辑副刊《言林》。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原名《你往那里跑?》),便是这时完成的。12月,应杜重远的邀请,经海防、昆明去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1939年3月抵新疆,在新疆学院任教。4月新疆文化协会成立,茅盾被推举为委长。
1940年,新疆的统治者盛世才反动面目日益显露,茅盾被迫于4月底离开新疆,经兰州、西安于5月末抵达延安。在延安期间,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讲学。在《中国文化》《大众文艺》等报刊撰文多篇。10月,从延安到达重庆,任郭沫若主持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这时,陆续完成了优秀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的创作。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统治区政治逆流日趋严重,茅盾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离开重庆到香港。5月,邹韬奋主持的《大众生活》周刊创刊,茅盾为编委;并在该刊连载了长篇小说《腐蚀》,这是茅盾的又一力作。9月,主编《笔谈》半月刊,计7期。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日军攻占香港,茅盾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游击队的帮助下,离开香港辗转达桂林。在桂林的9个月期间,写下了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劫后拾遗》等作品。
1942年底再赴重庆。
1943年8月起,长篇《走上岗位》陆续发表(未完成)。
1945年,完成了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并于9月在重庆上演。这一年的6月,进步的文艺界为纪念茅盾创作活动二十五周年,举行了庆祝会,并发起茅盾文艺奖金征文。
1946年3月,抗战胜利后,茅盾离开重庆,经广州、香港,5月到达上海。主编《文联》杂志;并参加呼吁和平、争取民主的活动。在香港期间,曾连续发表《应走和平民主路线》《认清国情》等讲演。6月,和上海进步文化界一起呼吁和平,发表《上书蒋主席马歇尔及各党派》;7月,李公朴、闻一多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后,茅盾等致电国际人权保障会,揭露国民党罪行;10月,沈钧儒、茅盾等发表《我们要求政府切实保障言论自由》等文章。同年,翻译的苏联小说集《人民是不朽的》《团的儿子》《苏联爱国战争短篇小说译丛》出版。同年末,茅盾夫妇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邀请,离上海赴苏联访问。
茅盾1947年1月起《游苏日记》陆续发表。4月,从苏联归国到达上海。这次访问,著有《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两部书。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愈加残酷地实行法西斯统治,茅盾被迫于1947年末再赴香港。
1948年5月,茅盾等发表《致国内文化界同人书》在同年6 月,茅盾和香港各界爱国人士联名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吁请海内外同胞团结起来,促成新政治协商会议早日召开。7月,参与了《小说》月刊的编委工作,9月,主编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文艺周刊》。长篇小说《锻炼》便是在该刊连载的,此外还写作了一些短篇,并完成了《脱险杂记》。同年底,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茅盾夫妇离香港,经大连、沈阳,于1949年2月到达和平解放后的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国统区文艺》的报告。会上,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考验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的著述计有《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和《茅盾诗词》(包括建国前的部分),晚年,经受着病衰的苦痛,仍致力于回忆录的撰写工作。
茅盾的著作,经人民文学出版社及其他出版社印行的计有:《茅盾文集》10卷集,《脱险杂记》《茅盾论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茅盾文艺评论集》《茅盾译文选集》《世界文学名著杂谈》《神话研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以及长篇《锻炼》等。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的40卷本的《茅盾全集》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1981年3月14日,沈雁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吐露出心声,他是李汉俊介绍入党的,应当是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因战争原因与党失去了联系,盼望死后仍承认他是党员之一。这年的8月3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他的党籍的决定,明确指出:“1921年沈雁冰在上海先后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这一正确结论,也是对李汉俊革命功劳的肯定。
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临终前,他恳切地向党提出:“如蒙追认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将是我一生最大荣耀。”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他的作品《森林中的绅士》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4 经典作品
长篇小说
《子夜》、《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腐蚀》《虹》《锻炼》《霜叶红似二月花》《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烟云》《有志者》《自杀》。
散文
《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人造丝》《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鞭炮声中》《谈月亮》《雾中偶记》《大地山河》《黄昏》《雾》《天窗》等。
5 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之一,每四年才颁发一次的低频率更是增加了该奖项的权威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已故)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4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 魏巍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 莫应丰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
《黄河东流去》 李准 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 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 孙力 余小惠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浴血罗霄》 萧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 徐兴业 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
《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 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 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
《抉择》张 平
《尘埃落定》 阿 来
《长恨歌》 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
《张居正》熊召政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无字》 张 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英雄时代》柳建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东藏记》宗 璞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 (2008年四部长篇小说)
《秦腔》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
《暗算》麦家
《湖光山色》周大新
第八届(2007~2010) (2011年,五部长篇小说)
《你在高原》(10册)张炜
《天行者》刘醒龙
《蛙》莫言
《推拿》毕飞宇
《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6 小说意义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生生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林家铺子》是在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轰炸了上海,矛盾原来供职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及涵芬楼图书楼,毁于炮火。矛盾陪母亲回乡居住的一段时间,所见所闻所感是一篇30年代悲剧画面,深深感受到“一·二八”战争像一颗炸弹,把压抑、沉默的人们骤然惊醒。回到上海,恰逢《申报月刊》向,茅盾约稿,茅盾立刻想到,写一篇反映小镇商人生活的小说。茅盾发现故乡商人勤俭、怯弱、谨慎、奉公守法、缺少决断、有会做生意的个性,是小商店老板的共性。写完之后,茅盾提上《倒闭》二字,交给主编后,主编连夜读完,发现是一篇难得的好小说,作品展现的社会生活丰实、复杂,故事线索脉络清楚而富有个性,林老板形象极有地方特色,语言形象化个性化。但一看题目。觉有不妥,建议修改题目,和茅盾商量之后,起用“林家铺子”这个题目。
因祖母去世,茅盾回乡,进一步熟悉了故乡的状况,加深了他对丰收成灾的感受。茅盾决定用这个题目写一篇小说,小说写成后,就是茅盾的短篇名作《春蚕》。小说通过农民老通宝家境的变迁,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民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封建地主、高利贷者联合剥削下的苦难生活。全篇以养蚕为线索,小说结构灵巧又绵密。语言精巧秀丽,恰似一幅江南春蚕风俗图。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广泛赞扬。朱自清肯定茅盾的创作路子;"我们现代小说,正应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也有读者认为:“作者处处从侧面入手,用强有力的衬托,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深入到农村,以及数年来一切兵祸、苛捐等种种剥削后的农村的残酷景象,尽量暴露无疑。”故乡农村的艰辛,连上海也都见报了,加上自己对故乡的了解和把握,茅盾便顺着《春蚕》里的情节,在1933年4月,写了《秋收》,写了老通宝的稻子收成好反而又欠债,农民走投无路,自发吃大户;6月间,又写了《残冬》,描写了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自发的抗租斗争已经非武力所能压制,爆发了农民的斗争,这三篇小说合称“农村三部曲”。
7 相关评价
7.1 正面观点
茅盾是“社会分析派”的典型代表作家,其所开拓的革命现实主义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大多数研究者高度评价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1)张光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将社会的历史的茅盾研究,引向主体的个人的茅盾研究。
(2)严家炎《中国小说流派史》:从思潮流派角度充分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精深地概括了“社会分析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
(3)姜文《论〈子夜〉创作的多重动因》: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对作家的创作动因作了深层心理剖析,得出了茅盾的四重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原型情结。他反对那种以“政治图解”、“时事命题”来解释《子夜》的创作动机的简单化倾向。
(4)孙中田《理性精神与茅盾小说》:高度评价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茅盾作品既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更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环境,而转化为作品的“大角色”。即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每一次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环境,被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这就是以理性精神烛照而产生的宏大严整 的艺术结构。
7.2 反面观点
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他的“社会剖析”的创作,主题先行,一味追求政治倾向的明晰性、反映生活的整体性,作品思想大于艺术。因此,许多人对于茅盾的被奠定了的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地位,提出了质疑。
(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是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的。这种配合现实政治斗争、指向性很强的描写,根本谈不上反映现实的真实性,是笨重而使人生畏、可读性较差、缺乏艺术魅力的“高级社会文件”。缺乏主体性体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作为恒久启示,缺乏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的透视。
(2)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茅盾创作中有滑坡现象。《蚀》三部曲是在“对往事的情感记忆中获取灵感”,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姿”;《子夜》、《林家铺子》等则是“每每是从判断时事的抽象例题出发去进行构思”、“拥有明确的社会政治主题”。茅盾是随时代潮流而变化。他从最初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有强烈的功利欲求,此后十几年政治热情不减,到30年代大爆发,以致掩盖、压抑了自身艺术素质的充分发挥。
(3)邱文治:茅盾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性和社会化”,然而随之而来又存在着令人深思的矛盾现象。自觉的理性思考,既有助于组织题材、发挥想象力,也可以阻碍想象力,使主体失落。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类型,是中外小说发展的较高艺术形态,但又是导致茅盾多部作品难以完成的原因之一。茅盾某些作品风格沉闷,显示出单纯追求艺术广度的缺陷。
8 茅盾故居
茅盾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茅盾于1974年12月到1981年3月在这里居住。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是两进的小四合院。入门,有茅盾半身汉白玉塑像,像高83厘米,放置在黑色大理石底座上。前院有房屋15间,西厢房原是会客室和藏书室,布置维持原状,室内陈设为茅盾生前所用旧物。陈列室有茅盾从青少年时代至逝世时期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迹以及两册小学时的作文(是茅盾留存于世的最早墨迹)。后院正房6间,安放有茅盾夫人孔德沾女士的黑漆镂花骨灰盒。茅盾(1896.7―1981.3),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籍贯浙江桐乡县乌镇。1916年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茅盾全集》10卷本。逝世前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茅盾生前把25万元稿费捐作奖金,用于设立“茅盾文学奖”。
各界人士纪念茅盾
今天的时代、今天的作家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纪念茅盾先生?茅盾茅盾先生的一生,是笔耕不辍、呕心沥血、为文学事业倾尽全力的一生。我们缅怀茅盾先生的崇高精神,总结他的创作成就,就是要从革命前辈那里汲取营养和力量,更好地为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勤奋创作、努力工作。
我们缅怀茅盾,用他的精神激励今天的文学创作,对今天的文学创作队伍来讲,有多方面的启示:在今天,我们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文学道路,虽然方方面面的情况发生变化,部分作家的注意力从文学创作转移到其它领域,但仍然坚持要通过文学创作推出更好的作品。
9 作品年表
1917年:出版了《中国寓言初编》,是中国最早的一本“寓言 选”。
1919年:8月,用白话翻译了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在家里》,这是茅盾的第一篇白话翻译小说。
1920年: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这是连续编写了《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平议》和《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等论述,表露了茅盾的早期的文学见解。10月,茅盾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开始为《共产党》月刊写稿。
1924年:编辑《民国日报》的副刊《社会写真》,后改名为《杭育》。
1925年:6月和郑振铎等创办了《公里日报》,不久被迫停刊。
1927年:4月初,担任《汉口民国日报》的总主编。9月中旬,写完《幻灭》,11月到12月间,写了《动摇》。
1928年:6月,写完《追求》《幻灭》《动摇》,先后在《小说月报》连载,并出了单行本,出版了《神话的研究》《小说研究吧ABC》《欧洲大战与文学》。
1929年:7月,茅盾出版了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野蔷薇》,收入五篇作品。与此同时,他写了论文《读<倪焕之>》,并开始写作长篇小说《虹》。还写了《卖豆腐的哨子》《雾》等十几篇散文。出版《神话杂论》《中国神话研究ABC》《六个欧洲文学家》《骑士文学ABC》《近代文学面面观》《现代文学杂论》。
1930年:接连写了《豹子头林冲》《石碣》《大泽乡》等三篇以上传说和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出版《北欧神话ABC》《西洋文学通论》《希腊文学ABC》《汉译西洋文学名著》。五月,出版《蚀》。
1931年:2月。完成了中篇《路》。五月出版《宿蟒》(小说、散文合集)。11月,又写成中篇《三人行》。编辑出版了《前哨》。第二期改名为《文学导报》。开始写作《子夜》。
1932年:出版《路》。写了几篇农村集镇生活题材的作品:《小巫》《林家铺子》《春蚕》和散文《故乡杂记》。
1933年:写《秋收》《残冬》和《春蚕》通称“农村三部曲”。出版《子夜》《茅盾散文集》。
1934年:2月,出版《话匣子》。
1936年:5月,《泡沫》出版。10月,出版《印象·感想·回忆》。出版《西洋文学名著讲话》《创作的准备》。
1937年:5月,出版《多角关系》《眼云集》。
1938年:3月27日,被推为《抗战文艺》的编委。
1939年:4月,出版《炮火的洗礼》。
1941年:2月,写《风景谈》。同年写了日记体的长篇小说《腐蚀》,在《大众生活》上连载,10月出版。主编专门登载杂文的刊物《笔谈》,在《客座杂忆》这个总标题下发表了一些随笔。
1942年,3月,出版了中篇《劫后拾遗》。写作短篇《某一天》《虚惊》《耶稣之死》《参孙德复仇》《列那和吉他》《过封锁线》等,除《某一天》外都收集在《耶稣之死》集中。8月写作长篇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杂文、文学评论等。12月,出版《文艺论文集》。
1943年:4月,出版《见闻杂记》。7月,出版《茅盾随笔》。10月,出版《霜叶红于二月花》。
1945年:出版《第一阶段的故事》《委屈》《时间的记录》。10月出版《清明前后》,12月出版《耶稣之死》。
1946年:3月,和叶以群主编中外文艺联络社的《文联》半月刊。
1948年:4月,出版《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
1949年:7月,茅盾参加筹备并出席全国文代大会,在会上作了在《在反对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
1958年:8月,出版《夜读偶记》。
1959年:1月,出版《鼓吹集》。
1962年:10月,出版《鼓吹续集》。11月出版《关于历史和历史剧》。
1963年:11月,出版《读书杂记》。
1979年:11月,出版《茅盾诗词》。
1980年:5月,出版《茅盾近作》。
1981年:5月,出版《锻炼》《我走过的道路》。
1982年:4月,出版《少年印刷工》。
1984年:10月。出版《茅盾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陆续出版《茅盾文集》,
10 名家评论
茅盾王瑶在《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中说:“茅盾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好些专著···一个作家,对他有兴趣的人多,研究他的文章或著作数量大,真本身就说明了他的历史地位。从文学的发展情况看,历史就是如此。在现代作家研究茅盾的文章和专著比较多,也说明了他的作品为人们所喜爱,是一位经得起时间考验,为人民大众所欢迎的作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讲,我以为把茅盾当做有重大贡献的少数作家之一,是有充分根据的;这个根据不仅是党中央给他的历史性评价,而且包括人民对他的作品的喜爱的程度。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让他的文学遗产在我们攀登文学艺术高峰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对他进行深入的研究”。
严家炎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认为,由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时一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甚至影响了后来写作的《李自成》《上海的早晨》等作品的一些作家。
历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十二届(2013-) 杜青林 令计划 韩启德 帕巴拉·格列朗杰
董建华 万钢 林文漪 罗富和
何厚铧 张庆黎 李海峰 苏荣
陈元 卢展工 周小川 王家瑞
王正伟 马飚 齐续春 陈晓光
马培华 刘晓峰 王钦敏
第十一届(2008-2013) 王刚 廖晖 杜青林 阿沛·阿旺晋美
帕巴拉·格列朗杰 马万祺 白立忱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李兆焯 黄孟复 董建华
张梅颖 张榕明 钱运录 孙家正
李金华 郑万通 邓朴方 万钢
林文漪 厉无畏 罗富和 陈宗兴
王志珍 何厚铧
第十届(2003-2008) 王忠禹 廖晖 刘延东 阿沛·阿旺晋美
巴金 帕巴拉·格列朗杰 李贵鲜 张思卿
丁光训 霍英东 马万祺 白立忱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郝建秀
陈奎元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徐匡迪 李兆焯
黄孟复 王选 张怀西 李蒙
董建华 张梅颖 张榕明
第九届(1998-2003) 叶选平 杨汝岱 王兆国 阿沛·阿旺晋美
赵朴初 巴金 钱伟长 卢嘉锡
任建新 宋健 李贵鲜 陈俊生
张思卿 钱正英 丁光训 孙孚凌
安子介 霍英东 马万祺 万国权
毛致用 胡启立 陈锦华 赵南起
白立忱 经叔平 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王文元
第八届(1993-1998) 叶选平 吴学谦 杨汝岱 王兆国
阿沛·阿旺晋美 赛福鼎·艾则孜 洪学智 杨静仁
周培源 邓兆祥 赵朴初 巴金
刘靖基 钱学森 钱伟长 胡绳
钱正英 苏步青 侯镜如 丁光训
董寅初 孙孚凌 安子介 霍英东
马万祺 朱光亚 万国权 何鲁丽
第七届(1988-1993) 王任重 阎明复 方毅 谷牧
杨静仁 帕巴拉·格列朗杰 胡子昂 钱昌照
周培源 缪云台 王光英 邓兆祥
赵朴初 屈武 巴金 马文瑞
刘靖基 王恩茂 钱学森 钱伟长
胡绳 孙晓村 程思远 卢嘉锡
苏步青 司马义·艾买提 侯镜如 丁光训
洪学智 叶选平
第六届(1983-1988) 杨静仁 刘澜涛 陆定一 程子华
康克清 季方 庄希泉 帕巴拉·格列朗杰
胡子昂 王昆仑 钱昌照 董其武
陶峙岳 周叔弢 杨成武 肖华
陈再道 吕正操 周建人 周培源
包尔汉 缪云台 王光英 邓兆祥
费孝通 赵朴初 叶圣陶 屈武
巴金 马文瑞 茅以升 刘靖基
华罗庚 王恩茂 钱学森 雷洁琼
汪锋 钱伟长
第五届(1978-1983) 乌兰夫 韦国清 彭冲 赵紫阳
郭沫若 宋任穷 沈雁冰 许德珩
欧阳钦 史良 朱蕴山 康克清
季方 王首道 杨静仁 张冲
帕巴拉·格列朗杰 周建人 庄希泉 胡子昂
荣毅仁 童第周 刘澜涛 陆定一
李维汉 胡愈之 王昆仑 确吉坚赞
何长工 萧克 程子华 杨秀峰
沙千里 包尔汉 周培源 钱昌照
刘斐 董其武
第四届(1964-1978) 徐冰 陈叔通 高崇民
第三届(1959-1964) 康生 李维汉 陈叔通 包尔汉
第二届(1954-1959) 李维汉 陈叔通 章伯钧 包尔汉
第一届(1949-1954) 周恩来 李济深 沈钧儒 郭沫若
陈叔通
中国现代作家 阿英(原名:钱杏村) 艾芜(原名:汤道耕) 艾青(原名:蒋海澄) 巴人(原名:王任叔) 巴金(原名:李尧棠)
白桦(原名:陈佑华) 冰心(原名:谢婉莹) 丁玲(原名:蒋冰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 胡适(原名:胡嗣糜)
柳青(原名:刘蕴华) 鲁迅(原名:周树人) 老舍(原名:舒庆春) 落花生(原名:许地山) 鲁彦(原名:王燮臣)
茅盾(原名:沈雁冰) 秦牧(原名:林觉夫) 柔石(原名:赵平复) 绿漪(原名:苏雪林) 田汉(原名:田寿昌)
田间(原名:童天鉴) 唐弢(原名:唐瑞毅) 魏巍(原名:鸿杰) 闻捷(原名:赵文节) 萧军(原名:刘鸿霖)
萧红(原名:张乃莹) 西谛(原名:郑振铎) 夏衍(原名:沈端先) 殷夫(原名:徐祖华)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周扬(原名:周起应) 邹韬奋(原名:邹思润)
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沈雁冰 陆定一(1965.02-1966.05) 肖望东(1966.05-1967.01(代部长)) 于会泳(1975.01-1976.10) 黄镇(1977.12-1980.12)
周巍峙(1980.12-1982.04(代部长)) 朱穆之(1982.04-1986.03) 王蒙(1986.03-1989.08) 贺敬之(1989.08-1992.11(代部长))
刘忠德(1992.11-1998.03(1992年11月代理部长1993年3月-1998年3月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
孙家正(1998.03-2008.03) 蔡武(2008.03-)
茅盾 主要作品 虹 蚀 三人行 前哨 子夜
林家铺子 话匣子 泡沫 腐蚀 锻炼
多角关系 霜叶红似二月花 报施 石碣 水藻行
小巫 有志者 农村三部曲
词条标签: 历史人物 文学家 作家 世界语 文化部长
茅盾 的相关词条
更多阅读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大民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一些纪念活动。我想起一个悬案——鲁迅究竟抗战没有呢?网上也早有人发贴,揭发鲁迅在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做过多少抗战
鲁迅公园甜爱湖 上海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甜爱湖 这个题目绝对冷僻。我游览了鲁迅公园十多次,沿湖漫步了上百次,这公园里的大湖见怪不怪,湖面上微风吹皱涟漪水波,湖上架有几座桥,湖里荷花、睡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如数家珍,熟谙于胸。但偏偏这
专题学习:孔庆东“文本细读”鲁迅《伤逝》一
孔庆东“文本细读”鲁迅《伤逝》孔庆东,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超越雅俗》、《谁主沉浮》等专著。曾在电视台和大专院校讲授金庸小说,广受欢迎,人称“北大醉侠”。他语言驾驭出色,文章不仅生
鲁迅《风筝》主题解读研究综述 鲁迅风筝读后感
鲁迅《风筝》主题解读研究综述海客谈瀛洲《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刊于同年2月2日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1927年4月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一部真实记录鲁迅独特思想、心境的作品,它表达了鲁迅对人生、对世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八浪中心校徐平功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抓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句子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品味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别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