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简介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图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桂中东部的大瑶山,323国道过境。成立于1952年5月,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森林面积319.35万亩,森林覆盖率87.34%。耕地面积1.44万公顷。行政区划辖3镇8乡80个村民委(含街委),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万。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人,瑶族占总人口的34.8%。人口自然增长率4.34‰。
中文名称:金秀瑶族自治县
外文名称:Jinxiu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辖地区: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
政府驻地:金秀镇
电话区号:0772
邮政区码:545700
地理位置:广西中北部
面积:2518平方公里
人口:15.34万人(2007年)
方言:瑶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莲花山、圣堂山、老虎潭峡谷、花王山庄
车牌代码:桂G
特产:绞股蓝、八角、灵香草
目录
概况 自然条件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 一、综述 二、农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五、国内贸易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九、文广卫体 十、城建和节能减排 十一、人生社会保障
工业建设 林业经济 农业生产 水电能源建设 水利建设 矿产业 交 通 科教文卫 科 教 文 卫
旅游资源
展开
概况
金秀瑶族自治县
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0.6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6亿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4147万元(不变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主要旅游景点有莲花山、圣堂山、罗汉山、板显峡谷、花王山庄、原始森林度假村和银杉公园。重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硅、花岗岩、彩色大理石、铜、金和铁。土特产品有灵香草、八角、绞股蓝、黄笋、甜茶、香菇、木耳等。
自然条件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偏东大瑶山区,北纬23°24′~24°27′东109°60′~110°27′之间,北接荔浦,东邻蒙山,南连平南、桂平,西与象州、武宣交界,西北与鹿寨毗邻。地形地貌是由大瑶山山脉从东北至西面方向纵贯,山体庞大,南北长93公里,东面宽62.4公里,地势是中间高耸逐步向四倾斜,除西北部田村镇一带有些丘陵外,其余乡镇均处在崇山峻岭之中,山高、谷深、坡陡,地貌类型各异,海拔高度一般在700~1500米,最高的圣堂山主峰1979,米,为广西第五高峰。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山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为1209.2小时,年降雨量1860.2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为117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3%。
历史沿革
2000年,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8个乡: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六巷乡、大樟乡、长垌乡、三江乡、七建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493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金秀镇 16344 、桐木镇 34180 、头排镇 18518、 三角乡 5307 、忠良乡 9397、 罗香乡 10985、 长垌乡 5117、 大樟乡 9868 、六巷乡 5005 、七建乡 10677、 三江乡 9536。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03年金秀瑶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3个镇、8个乡: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长垌乡、大樟乡、六巷乡、七建乡、三江乡)(根据当年广西 金秀瑶族自治县[1]
代码整理)
100 金秀镇 辖:民乐社区、荣兴2个社区;六拉、金田、和平、长二、六段、共和、罗孟7个行政村。
101 桐木镇 辖:城中社区;高仁、太山、桐木、鹿鸣、古池、大蚕、龙庆、仁里、古院、那马10个行政村。
102 头排镇 辖:头排社区;二排、头排、同扶、夏塘4个行政村。
200 三角乡 辖:三角、龙围、小冲、六定、甲江、江燕6个行政村。
201 忠良乡 辖:忠山、车田、林秀、双合、六干、六卜、 金秀瑶族自治县
德香、石鼓、巴勒、三合、永和11个行政村。
202 罗香乡 辖:罗香、琼伍、龙坪、山茶、大垌、罗运、罗丹、平竹、大新9个行政村。
203 长垌乡 辖:长垌、平道、镇冲、滴水、桂田、道江、平孟7个行政村。
204 大樟乡 辖:大樟、互助、玲马、三古、新村、花炉、瓦厂、双化8个行政村。
205 六巷乡 辖:六巷、青山、门头、王钳、大岭5个行政村。
206 七建乡 辖:那安、七建、皆村、三友4个行政村。
207 三江乡 辖:三江、同化、古范、合兴、柘山、长乐6个行政村。
2005年,七建乡并入桐木镇。
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行政区划
金秀瑶族自治县辖3个镇、7个乡:金秀镇桐木镇头排镇三角乡忠良乡罗香乡六巷乡 大樟乡 长垌乡三江乡 。
2009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4600人,其中男79874人,农业人口1336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84‰。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经济发展
一、综述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624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201万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4099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工业增加值28934万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46万元,同比增长18.0%。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5%、37.0%和55.5%,其中,工业的贡献率为 金秀瑶族自治县
11.8%。
按户籍人口计算,2009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9757元,同比增长12.1%。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08年的32.1:27.3:40.6调整为30.2:28.0:41.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实施项目6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311万元。全县私营企业144个,个体工商户4603个,同比分别增长19.1%和8.1%,全县私营企业从业人数4621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8556人,同比分别增长9.9%和9.7%。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200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0人;同比增长23.6%;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55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32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增长16.6%。城镇登记失业率3.6%。 二、农业
200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85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34238万元,同比增长6.1%;林业产值14309万元,下降13.7 %;牧业产值16684万元,增长1 金秀瑶族自治县
1.0%;渔业产值988万元,增长5.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5万元,增长11.5%。
全年粮食总产量4.36万吨,增长4.1 %,其中,稻谷产量3.62万吨,增长4.2 %;玉米产量0.42万吨,增长16.4 %。油料产量691吨,增长120.8 %。甘蔗产量13.66万吨。水果产量2.91万吨,增长14.3%;木薯产量0.28万吨,增长7.4%;食用菌产量275吨,增长450.0%。
全年木材砍伐量7.11万立方米,下降67.0%。完成造林面积763公顷,同比下降23.4%。森林覆盖率为88.35%,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全年生猪出栏8.32万头,增长7.2 %,牛、羊和家禽分别出栏2101头、410只、83.67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7960万吨,增长9.0 %;禽蛋产量253吨,增长21.6%。
全县水产品养殖面积221公顷,增长5.2%;水产品总产量1224吨,增长5.6%。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235公顷,比上年增长3.2 %。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835公顷,增长4.3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993公顷,增长1.4%;蔬菜种植面积3456公顷,增长4.1 %。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46.1%调整为46.3%,上升0.2个百分点。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91047万千瓦,增长4.2 %;农村用电量2350万千瓦时,增长14.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17 吨,比去年增长15.8%;化肥施用量(折纯)2748吨,增长0.4%;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608公顷。全县77个村委全部通上了电,其中74个村委还通了汽车和电话。自来水受益村68个,比上年增加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275万元,比上年增长7.9%, 金秀瑶族自治县
实现工业增加值28934万元,比上年增长7.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8 家,比上年增加1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40452万元,增长10.7%;完成增加值15007万元,增长7.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36823万元,增长5.0%;完成增加值13927万元,增长8.1%。年末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5.3%,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为0.65,同比下降0.01%。
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329万元,同比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8.8 %;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0991万元,同比增长3.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71.2%。
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2009年,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2060万元,比上年增长50.1%。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4450平方米,同比增长63.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86平方米,下降83.1%;建筑业利润总额46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6979万元,比上年增 金秀瑶族自治县[2]
长63.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7546万元,增长110.3 %;农村投资完成17680万元,下降19.2 %。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8860万元,增长62.8 %;更新改造投资18864万元,增长3591.6%;房地产开发投资9495万元,增长94.1%。全县共有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和城乡私人建房项目)115个。
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04万元,增长26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074万元,增长230.4 %,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8074万元,增长230.4%,占城镇投资的比重达20.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6868万元,增长118.9%。
房地产业。商品房竣工面积6786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68652平方米,下降11.5%;商品房销售额11965万元,增长4.9 %,其中,住宅销售额11965万元,增长4.9%。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07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分城乡看,县城市场实现零售额16489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518万元,增长25.7%。城乡市场呈现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实现零售额2893万元,同比增长9.0%;集体企业实现零售额1726万元,同比增长29.3%;股份合作企业实现零售额1709万元,增长4.1%;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零售额3501万元,增长8.9%;私营企业实现零售额246万元,增长4.7%;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5932万元,增长21.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0339万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95万元,增长12.8%;其他零售额73万元,增长9.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77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在运输方面,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7851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6%。
邮电通讯业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085万元,增长15.7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38万元,增长12.1%;电信业务总量15747万元,增长15.8%。
旅游产业 2009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1.41万人次,增长42.04%,实现旅游总收入1.497亿元,增长5.4%。其中莲花山接待游客5.8万人次,增长14.6%,实现旅游总收入263.4万元,增长24.4%。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 全年财政收入10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金秀瑶族自治县
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71万元,同比增长21.3 %。税收收入9004万元,同比增长19.94%。一般预算支出44569万元,增长18.7%。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为45.75%,同比增长1.0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财政收入达693.1元,比上年增长18.5%。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354元,比上年增长20.4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金融业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098万元,同比增长28.2%;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753万元,同比增长21.5 %。各项贷款余额72483万元,同比增长72.1%。
保险业 2009年保费收入1413万元,同比增长6.8 %;其中财产险收入444万元,人身险收入969万元;赔款、给付337万元,其中财产险176万元,人身险161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 2009年,全年共组织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2项,其中农业科技开发项目6项,工业创新项目4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项目2项。争取到自治区科技项目2项,即广西瑶山石崖茶开发示范基地建设和庞桶药浴开发与研究科技项目。
教育事业 2009年,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36人,比上年减少95人,下降41.1 %;普通高考上线率65.1%。年末全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专任教师84人,在校学生1334人;职业中学1所,专任教师42人,在校学生2144人(包括在外实习生699人,成人教育班761人);初中6 所,专任教师308人,在校学生4541人;小学71所,专任教师824人,在校学生9794人;全县各类幼儿园30所,在园幼儿289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6%。每万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数308人,同比增长7.56%。 九、文广卫体
文化事业 2009年末,全县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县级公 金秀瑶族自治县
共图书馆1个,藏书6.3万册;县级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2009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大力实施“求知、求技、求乐”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农村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得到大力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全县共有村级文艺舞台65个,村级灯光球场65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开展,县城广场,文化中心,村级农民文体广场蔚然兴起,配套篮球架、健身器材、乒乓球台一应俱全,农家书屋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县涌现,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更为农民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提供了平台。
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高质量、高标准通过自治区的验收。2009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为8852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为3713户。全县广播覆盖人口12.84万人,覆盖率83.3 %;电视综合覆盖人口12.86万人,覆盖率83.4 %。
卫生事业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查机构1个。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522张,卫生技术人员541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得到加强,全县共有村卫生室38个,增长5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达120289人,参合率90.01%。
体育事业 在全市比赛中,金秀瑶族自治县体育健儿共获金牌3 枚,银牌2 枚,铜牌3枚。体育基础设施和群众运动场所不断增加,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 十、城建和节能减排
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全年共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17.04万元。年末实有城镇街道道路面积14.28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路灯998 盏,排水管道长度7公里,与上年持平。自来水供水总量66万立方米,用水人口1万人。液化气供气总量229吨。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8.04公顷。2009年城镇化率为19.9%。
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2.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6.98 %;万元GDP能耗0.8030吨标准煤,增长13.68%。2009年度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实际排放量分别为5167吨、6529吨,全部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3起,比上年下降14.8%,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人,比上年下降30.8%,受伤人数29人,增长11.5%;造成经济损失22.26万元,增长6.0%。其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20起,死亡8人,受伤26人;工矿生产安全事故3起,死亡1人,受伤3人。 十一、人生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75元,比上年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50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118元,增长13.7%。
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深化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全县低保对象7611户,共21368人;其中农村6492户,19214人,城镇1119户,2154人;发放城市低保金341.5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501.2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0999人,救助资金108.5万元;城市医疗救助3905人,救助资金47.75万元。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到2009年底,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4%,同比增长3.77%。全县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647人,其中在职3784人,退休1863人,比上年净增907人(在职211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4230.12万元,比上年净增1751.48万元,其中当期1627.79万元,发放养老保险金1644.95万元;医疗保险参保7890人,比上年净增36人;工伤保险参保4906人,比上年净增67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4906人,比上年净增524人,生育保险覆盖率85%,上升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469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133.2万元。
工业建设
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五十周年来,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大力发展地方民族工业,使解放前几近空白的县内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建设经过对内搞活,对外招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改革整顿,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矿产、林下土特产加工、化工、造纸、水电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电石、松香、炸药、灵香浸膏、中成药、保健品、重晶石矿等。2001年,金秀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总产值达到7637万元,销售收入6786万元,工业增加值2326万元,产品销售率92.2%。
林业经济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山区,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属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7℃,雨量充沛,是广西多雨日地区之一。土壤质地多为壤土,肥力较高,蓄水性强,十分适宜林木生长,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的 大瑶山
珍稀植物,如植物活化石——银杉,罗汉松,红豆杉等24种,有野生动物372种隶属32目、72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的如动物活化石——瑶山鳄晰,金斑喙凤蝶等22种。
自治县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林业经济。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中国八角之乡”等荣誉称号,先后被批准兴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全县有林业用地224889.3公顷,森林面积212897.3公顷,其中:水源林105966.7公顷,用材林87455.0公顷,自然保护区林21868.3公顷,竹林8025.7公顷,经济林18455.9公顷(其中八角12400公顷,2000年八角干果产量达824吨)。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36.7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7.3%。
“九五”期末至今,全县共完成“珠江防护林”工程造林共11000公顷,完成封山育林9266.67公顷,完成“世行项目”造林485.2公顷,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程,完成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其中:生态公益林129921.7公顷、占全县的65.l%,商品林69708.6公顷、占全县的34.9%。八角、毛竹、茶叶、水果四条林带共完成造林14000公顷,其中:水果林带4300公顷,八角林带7900公顷,毛竹林带1800公顷,茶叶林带400公顷。全县完成八角低改10000公顷,毛竹低改10000公顷,累计建沼气池5842座,沼气入户率达20.7%,年产气量达233.68万升折柴达1.75万吨,相当于使8700亩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
“十五”及今后林业发展方向,为增强大瑶山这一天然绿色水库的降雨能蓄,干旱能吐的水源调节功能。金秀林业将以建设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为重点,实施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实行严格管理,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低产林改造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大瑶山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提高和改善其对桂中和桂东南地区的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障作用。对商品林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等形式发展商品林基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商品林。山外桐木、头排、七建、三江四乡(镇)主要发展沙田柚、麻竹、脐橙等名优水果;山内金秀、忠良、三角、长垌、六巷、罗香、大樟7乡(镇)主要以发展八角、毛竹、茶叶及林下经济作物(绞股蓝和灵香草)等,特别是要把“中国八角之乡”的牌子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优质八角种植和进行低产林改造,使它们成为金秀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农业生产
一、农业概况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桂中地区的东部,隶属柳州地区,毗邻八个县。全县辖3个镇,8个乡,77个村民委,总人口1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3万人。全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8万亩,占县总面积5.9%。2001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75万亩,人均水田面积0.65亩。
金秀瑶族自治县属49个国定贫困县之一,200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2399万元,全县农业总产19.89万吨,其中水稻总产量5.4万吨,甘蔗7.49万吨,生姜0.91万吨,辣椒1.11万吨,水果0.84万吨。
二、农业生产基地
①优质谷生产基地 面积4万亩,总产量1.8万吨,主要品种有:香粘、七桂粘、桂小粘等。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②生姜生产基地 年产生姜1万吨,主要布局在忠良、六巷乡。
③水果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0.323万吨,主要品种:脐橙、 柑等,主要布局在桐木、头排镇、七建乡。
④辣椒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总产量1.2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
⑤茶叶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干茶750吨,主要布局在金秀镇、三角、罗香、大樟乡。
⑥大果批把生产基地 面积1万亩,年产量0.75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七建乡、头排镇。
⑦甘蔗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1万亩,总产量6万吨。2002年计划面积1.5万亩,总产量9万吨,主要布局在桐木镇、头排镇、三江、七建、大樟乡。
⑧桑蚕生产基地 2001年面积0.5万亩,鲜茧产量317.7吨;2002年计划面积0.8万亩,鲜茧产量520吨。
水电能源建设
金秀县水电事业发展迅猛,成效显著。1956年前,金秀县各族人民还是用松明、植物油点灯照明,用小碓、水碾或木臼加工粮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极为落后。1957年金秀县建成了第一座10千瓦的火力发电厂,结束了金秀县无电的历史。此后又建成了4800千瓦的和平电站,600千瓦的田村水库坝后电站,还在国家的扶持下,充分利用山区丰富的水资源,指导林农兴建了1952处村办或户办微型电站,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千家万户,昔日偏僻的山村瑶寨如今成了“不夜天”。1990年,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相继成为广西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实现全国“第 100个”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化之一。接着1992年开工建设装机容量2500千瓦的河口电站,1998年,又投资3800万元对和平电站进行扩容技改建设,新增容量6300千瓦,基本完成了金秀河流域的梯级开发。到 200年底止,全县水能资源已完成装机容量1.42万千瓦,年均上缴税利100多万元,水电成为金秀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农网的建设与改造已在全县顺利展开。到2001年底止,共完成新建10千伏线路144公里,改造94公里;低压线路新建81公里,改造218公里;完成台区改造352个,共完成总投资 2793万元。农网的建设与改造,使金秀县的 11个乡镇352个自然屯从此摘掉了无电的帽子,给11万人带来了光明。农村初级电气化在金秀县的顺利完成实施,标志着金秀县农村电气化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为金秀县在2005年全面实现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上半年,已完成了一期农网改造高压输配电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及第二期农网改造的规划上报工作。一期高压输配电工程已启动,二期农网第一批项目到位资金310万元,水利局技术部门全面完成中期电气化的编写上报工作,并得到国家水利部的批复,成为全国100个水电农村中期电气化建设的县份之一。
目前,金秀县的水能资源仅开发了1.42万千瓦,尚有9.29万千瓦的电能亟待开发。今后我们将积极抓住本部开发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金秀县的电源电网进行更深入的建设与改造,进一步利用县境内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实施“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电源、电网、电荷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重点抓好滴水河流域梯级的罗丹电站、下六甲电站等工程项目开发,以促进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山区形成普及用电、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良性循环,使金秀县山区的水电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为全面推动金秀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水利建设
自治县成立以来,县人民政府对水利工作非常重视,大力发动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兴修水利。1984年,象州县的桐木镇和鹿寨县的头排镇划归金秀县管辖后,水田面积由原来的2万多亩增加到9万多亩。这两个大镇已成为金秀县重要的“粮产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步扩大。全县先后兴建了中小型水库11座,总库容量2364万立方米,塘坝工程72处,引水工程4712座,提水工程925处,使全县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9.55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增加了6万亩。特别是自1995年以来,金秀县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扶贫政策,采取县财政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受益群众投工备料等方式,大力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累计完成农水投资1504.8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517.36万元;县自筹260.58万元;乡镇自筹 110.45万元;其他资金270.34万元;群众自筹346.l万元。共完成水毁工程修复153处;完成了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新增库容320万立方米。近十年来,年均投入面上水利维修及硬化的水泥就有650吨。仅2001年的水利冬修中,就投入239万元建设了桐木仁里、头排龙坪、七建那安等五座引水陂坝工程和硬化引水渠道8公里,极大地改善了产粮地区的农田灌溉条件,为金秀县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1999年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获全区优秀奖。同时水库除险加固成为全区八个一年全部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县份之一,荣获全区通报表扬。
人畜饮水工程成绩显著。人畜饮水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县党委、县政府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当着关心群众,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1998年,地区行署要求,金秀县要在当年3月15日前完成人畜饮水工程46处,解决15690人吃水难的问题。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奋斗,全县实际完成了60处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解决饮水困难4265户、20857人、大牲畜18920头,仅当年就完成总投资317.7万元。该项目经区、地专家进行工程竣工验收,除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国重点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先进单位荣誉奖外,还有2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同年,金秀县又投资35.976万元,建成了三江自来水厂。1999年在完成上级下达的12处人畜饮水井上配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还计划外完成了大樟奔腾人饮工程建设,共完成投资209万元。经自治区水利厅有关部门的验收,所有工程达到优秀等次。到2002年6月止,全县完成人饮投资1850万元,完成人饮工程389处,解决6万人、大牲畜3万多头的饮水困难问题,既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给予的温暖与关怀,又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矿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大瑶山山脉横贯其中,区域内截今累计探明和发现的矿种有金、铜、铅、锌、钨、锡、铁、锰、稀土、重晶石、硅石、水晶、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等,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铜(3.65万吨金属)、重晶石(550万吨)、花岗岩(310万立方米)、石灰石(1380万吨)等,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约52亿元,资源较为丰富。
受历史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金秀县矿产资源均未得那很好地开发利用,直至改革开放国家允许集体、私营企业采挖矿产资源后,金秀县的矿产资源开发才算真正起步,上述矿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利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至今形成了以重晶石矿为主导,铜、石灰石、粘土共同发展的矿业产业格局。二十多年来,在上级的关怀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秀县矿产行业取得了辉煌业绩:为国家和地方建设提供了一千多万吨优质矿产资源,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仅在“九五”期间,矿石总产量为380万吨(其中铜矿6万吨、重晶石矿80.2万吨、石灰石161万吨、粘土58万吨,其它建筑用石料68万吨),完成矿业总产值1.75亿元,累计上缴矿产资源税费1530万元,为金秀县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作出具大贡献。当前全县矿业形成了依法办矿,科学采矿,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并做到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逐步走向了持续健康发展之轨道。
l、重晶石矿
重晶石是金秀县的矿产主导产品,分布在桐木、七建、头排、长垌、大樟等乡(镇),年产量10万吨左右,产值600万元,其中桐木镇产量占95%以上,其重晶石质量好,埋藏浅、矿体规模大,易于开采,目前有九个矿山(区)从事于重晶石生产,生产能力可达22万吨规模。为促使矿石增值,县、镇政府在桐木先后投资建成了三个矿粉厂,生产能力5万吨,目前年产量3.5万吨左右,产值420万元。
2、铜矿
铜矿分布在金秀县大瑶山西北部的桐木、七建、头排、三江、三角等乡(镇),规模大的矿区为桐木那马矿区、三江金龙河—长乐铜矿区,目前有南宁、金城江、柳州、荔浦等外地老板到上述矿区开发,累计投资额达650万元,已具备年产3万吨、选矿2.4万吨矿石生产能力,现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年产量仅在1万吨矿石左右,产值450万元。
3、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桐木镇,目前已开发利用的有独庆山、银山寨两个矿区,年生产能力40万吨左右,年产值600万元,可完全满足金秀县水泥厂、石灰窑等工业和公路、建筑等用料需要。
4、粘土
粘土广泛分布在金秀县各乡镇,目前开发利用的仅为四个砖厂的粘土矿区,年产量12万吨左右,产值50万元,粘土开发潜力较大。
交 通
金秀县交通事业50年的发展史,是瑶山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坚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的光荣历史。五十年间,瑶山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开山劈岭沟通了山内山外,使大瑶山区壮乡瑶寨旧貌换新颜。1957年,金桐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金秀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从此金秀公路交通事业翻开了历史第一页;1992年十六公里至忠良公路的建成,瑶山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奋斗目标;1994年,金秀头排二级过境公路的建成使用,结束了金秀无高等级公路的历史;1995年,金桐公路沥清路面的铺筑,使通县城公路实现了全线“黑色化”;2000年建成的北通道金秀至荔浦修仁公路,使县城的出口公路由建县时的一条增至四条,彻底改变了交通死角状况;2002年3月31日,金秀至头排二级公路顺利动工,将实现金秀主干线公路全部二级化。50年的发展,瑶山公路交通从无到有,从低等级到高等级,从“华山一道”到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0年来,全县完成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22387.27万元。目前,全县境内干支线公路总里程达656.9公里,其中国道22.44公里,省道26.07公里,县乡公路共59条608.4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398.18/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4.82公里,三级公路8.4公里,公路总里程为建县初期50公里的13倍。全县11个乡镇73个村民委通了公路,村民委通公路率达93.6%。形成了以国道323线头排至八里塘、省道20134线仁里至头排、县道金桐线、金新线、金修线、刘马线为主骨架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昔日出门要爬坡,今日招手有车坐”,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县已开通客运班线24条,其中客运专线2条,分别通达柳州市和周围毗邻县以及县内各乡镇。2001年,全县共完成客运量78.36多万人次,客运周转量达5101多万人公里;形成了以桐木镇为中心的集散货物运输网络,2001年货运量7.3320万吨,货运周转量430.3万吨公里;全县现有各种车辆达1400多辆,其中大型货运车辆436辆,客运车辆182辆,民用各种车辆800多辆,全县的交通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瑶山路通百业兴”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金秀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大瑶山脱贫致富的步伐。
科教文卫
科 教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辖3镇8乡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73万人,其中瑶族占34%;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瑶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县的民族教育也十分有特色。 文 卫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卫生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经全县广大卫生工作者50年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县、乡(镇)、村)卫生服务网络,为全县近15万同胞的身体健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为金秀县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金秀县拥有国营卫生医疗机构17个,包括行政管理局1个(县卫生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县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县妇保院、县防疫站、县药检所、县瑶医门诊部),乡(镇)卫生院11所以及合格村卫生室17所,另有个体诊所55家。统计至2002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系统现有干部职工405人,其中本科17人,占卫技人员4.7%;大专70人,占卫技人员19. 5%;中专271人,占卫技人员75. 6%;已取得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3人。全县有乡村医生108人,接生员343人。
2001年,全县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人数达29,7247人,住院人数达6571人。其中县人民医院门诊人数为11,5519人,住院人数为5314人次,病理手术例数达1878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81.5%。全县医疗业务总收入达1128.3万元。
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
5月23日上午, “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在素有“金山秀水”之称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国内国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高峰论坛,共同就瑶族丰富的文化艺术,瑶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开发和传承等问题展开了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院士孙汉董,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自治区原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乙生,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少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秀隆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曾艳出席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副市长秦全贵主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覃溥,以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曾艳在论坛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杨龙会对论坛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这次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有力措施。
高雄在开幕式上说,来宾、金秀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人民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还积累了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衷心希望金秀瑶族自治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打造民族精品,促进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充分展示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曾艳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说,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县,金秀瑶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弘扬瑶族文化任重道远。我们热切希望与世界各国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携手共进,进一步加强瑶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瑶族文化的时代内涵,不断拓展瑶族文化的发展空间,让瑶族文化在新时期浩瀚的文化长河中闪耀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此次高峰论坛邀请到来自北京、湖南、广东、云南、广西区内等省市及越南专家学者110人,设置四个分论坛。开幕式后举行的总论坛上,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莫金山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覃录辉,中央民族大学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朱雄全,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先后进行了主题演说。在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金秀瑶族文化资源在世界瑶族文化、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的独特地位;费孝通先生与金秀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瑶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瑶医瑶药独特治疗和保健作用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四个专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专家、学者对金秀瑶族文化资源的前景普遍看好,对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战略决策给予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此次论坛通过观点的交锋、经验的分享,对瑶族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推动瑶族地区文化发展,推动来宾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
24日,参会专家、学者还前往金秀瑶族博物馆、莲花山、圣堂山景区实地考察。
旅游资源
奇特神韵的瑶山文化
金秀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传统文化神奇的民族,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了大量的歌舞,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瑶族不同支系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表达了人们的悲苦和欢乐、理想和愿望。
金秀瑶族自治县长期流行于民间多彩的歌曲,是瑶族人民生活和斗争的艺术再现,无论在丛林、田野、山坡劳作或是在木楼、棚、火堂边,歌声总是不绝于耳,尤其是逢年过节,聚汇歌堂,唱歌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五个瑶族支系聚居的地域不同,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绚丽多姿,风格各异,体现在“香哩”、“离惯”、“刮架”、‘嘎直”、“门钟”、“贵金钟”、“机社”、“吉冬诺”、“央唱”等数十种不同称谓的瑶族传统民歌。这些广泛传于民间的歌曲,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奇色彩及古今融汇的思想,是金秀瑶山人民聪慧的结晶。
大瑶山上的民间器乐同样很多,而且源远流长。盛行
大瑶山主峰圣堂山[3]
的有“好金”,人称床头琴,系瑶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双双坐在床头边用琴声交流感情而得名;“杂”即唢呐,其形态、制作及演奏方法同于汉族,但曲调却有“三十六段”和“七十二调”,多用娶亲喜庆及送丧的场合;“尼王公”就是黄泥鼓,用于每年八月或十二月还盘王愿。
瑶族民间舞蹈艺术别具一格、风情独特。它是大瑶山人民意识的反映,不仅与本民族的劳动生产,生活环境,思想感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同时与其历史传统,风俗语习惯,以至图腾膜、神话传说等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别、形式、体裁及各自的风格特点。主要有黄泥鼓舞、出兵收兵舞、八仙舞、跳盘王、三师舞、白马舞、舞灵舞等到具有独特代表性的瑶族舞蹈。居住在林瑶山上五个支系的瑶族人民,千百年来,他们古老而纯朴的艺术得以完整地流传至今,缘由是这里始终保持着完整的艺术队伍。目前本县的农村业余文艺队伍达60多支,尤其是坳瑶,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支队伍且演员阵容较大。如金秀县六巷乡的古陈屯。全屯不过120人,演员就有40多人,是一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瑶族民间艺术队伍。1996年,他们在国家民委的关怀和帮助下,赴日本成功演出历时一个多月,把瑶族文化艺术逐步推向国际舞台。此后,日本的瑶族友人多次到六巷乡回访。
金秀瑶族民间活动内容丰富,五个支系均有自己盛大的节日,如盘瑶的《还盘王愿》、茶山瑶的《功德节》、花蓝瑶的《游神节》、坳瑶的《浪坪节》及山子瑶的《度戒节》等。《度戒节》是金秀瑶山人民专为男子举行的成年礼,接受度戒以后的男性青年,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方可结婚成家。每当举行度戒活动,方圆几十里的瑶民便函会聚集到这个村寨,祝愿受戒者,受戒成功。在热烈锣鼓、炮竹和鸟枪的宣闹声中,受戒者要接受过火海、上刀山、咬碗、吞筷条、足踩烧红的犁头等考验,从而形成千古流传的绝技。 金秀瑶族民间艺术的蕴藏量十分丰富,为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提高民族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年成立金秀瑶族艺术团,该团的成立,使优秀的瑶族文化艺术得到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瑶族支第多、服饰多彩的特点,金秀瑶族艺术团成立以来相继创作了《瑶族歌舞》、《瑶山五色云》等具有传统特色、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节目。他们一方面采取本民族精湛可借鉴部分,另一方面又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精粹,进行艺术再创作。如黄泥鼓舞,艺术编导对他进行了提高和改造,使鼓开多样,舞姿刚健纯朴,刚中有柔场面活跃,在节目《欢腾的盘王节》中,黄泥鼓、大小长鼓奏出密集的鼓点,极大地丰富了瑶族的鼓文化。香哩歌《姑娘,长得象朵花》是流传在茶山瑶地区的民间歌谣,通过整理修改,现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瑶族特色民歌。《瑶族歌舞》应国家文化部和中央民委的邀请于1998年12月晋京演出,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北京观众的高度评价。 目前,金秀瑶族艺术团又紧锣密鼓地进行第三台瑶族歌舞节目《瑶山鼓歌》的创作,该歌舞以立体交响表现手法,把瑶族民歌、器乐放在瑶山的“春”、“夏”、“秋”,“冬”四季民谷背景下形成的演唱、演奏,集中表现瑶族优秀的传统民歌和器乐精华,该歌舞的创作演出,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金秀瑶族艺术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一朵奇葩;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将盛开得更加绚丽!
更多阅读
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招标项目 青龙满族自治县旅游
青龙满族自治县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招标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RHC-C011401290016-1-11. 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青龙满族自治县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招标项目,招标人为青龙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明星品牌 金秀贤与ZIOZIA的那些事儿_韩国新世界 金秀贤ziozia广告
我想大家肯定都不会对ZIOZIA这个牌子有多么陌生,因为经过长期与韩国的一线艺人Rain,元彬,Dennis,张东健乃至现在的金秀贤的合作,粉丝们知道都非常清楚的知道ZIOZIA的地位和影响了。 目前一直炙手可热的金秀贤也成为了ZIOZIA的代言人,这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千年瑶寨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
景区概况千年瑶寨,位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寨门海拔808米,宋代城墙内占地面积11公顷,鼎盛时期有排瑶700多栋,1000多户,7000多人,被称誉为世界瑶族首领排。古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此寨建于
我向往的祖籍---新宾满族自治县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
满族崛起的地方--新宾赫图阿拉努尔哈赤皇太极我的祖籍在新宾满族自治县,祖上是镶白旗,曾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征战,直至进京,在清朝朝廷为官,官职三品。怀着对祖上的崇敬之心,在网上寻觅新宾满族自治县和满族的渊源,找到了一些珍贵的资
湖南省瑶族概况 巴马瑶族自治县概况
湖南省瑶族概况湖南省瑶族共有704564人,主要分布在永州市的江华、江永、蓝山、宁远、道县、新田,郴州市的汝城、北湖、资兴、桂阳、宜章等县,邵阳市的隆回、洞口、新宁,怀化市的通道、辰溪、洪江、中方,衡阳市的塔山以及株洲市的炎陵等县